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1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1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一):(庄子的)“虚静”说[提出]“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内涵]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

[影响]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提出]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内涵]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影响]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提出]这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内涵]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一、先秦部分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XXX《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XXX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论语》的“XXX”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XXX。

"”提出了“XXX”说。

“XXX”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3.《论语》“诗可以怨”说XXX在《论语•阳货》提出了“诗可以怨”。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XXX),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都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

古代乃至现代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和揭露黑暗现实的内容,例如XXX、XXX、XXX、XXX、XXX、XXX等的批判黑暗政治的诗歌都可以说是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

物化与虚静

物化与虚静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

“虚静”即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虚静"说渊源于先秦哲学,最早由老子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养论之主旨。

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乃至宇宙鸿蒙一切都起源于他所谓的“道”,并受其支配。

而“道”性为“虚”,为“静”。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庄子的虚静说,从哲学上讲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获得思想解放,使创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闪现灵感火花;还能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庄子·天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这里所谓的虚静,即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又说:“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为天乐。

”《人世间》中也说:“唯道集虚”。

但他有进一步超越和发展老子的虚静主张,把它推延到主体创造实践的各个领域。

庄子曾拿水作比喻,说明“水静犹明”能照见人的须眉,如果人的精神静下来就能如明镜,照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万物之美。

例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它十分形象的说明了“虚静”的心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梓庆能够制作出“见者惊犹鬼神”的作品来,正是因为他经过了“斋以静心”,进入到“虚静”的创作心理状态中。

他排除一切功名利益的诱惑,排除一切世俗的观念的干扰,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在虚静中能够准确的观察、认识木材和鸟兽的天性,并以主体的天性去契合客体的天性,制作出的鐻才能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家”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庄子的) “虚静”说(庄子的)“虚静”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期末复习重点~~~~

“三表法”:(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三表法是指立言辩说,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即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现实和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的实践价值。

(4)此说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带有功利主义的特点与历史局限。

得意忘言:《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

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类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类的认识实践。

“得意忘言”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的文学观识记:“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

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

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的作用。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

雍也》。

孔子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视。

孔子认为就一个人来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引申到文学作品也是同样。

(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思无邪”: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孔子删诗的标准。

也是他进行文学批评的标准。

所谓“无邪”就是说《诗三百篇》的思想内容都是符合儒家的政治伦理原则,纯正没有邪念。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庄子的“虚静”说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理解庄子的思想,以及对于中国哲学的整体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庄子“虚静”说的深入探讨。

一、庄子“虚静”说的背景和内涵庄子的“虚静”说源于古代的道家思想。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道”所生,而“道”的本质是“无”,即“虚”。

这种“虚”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指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存在方式。

在这种存在方式中,万物得以保持其本真的状态,即“静”。

这种“静”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指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庄子的“虚静”说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他认为,人的心灵应该效仿“道”的这种特性,即“虚”和“静”。

具体来说,“虚”指的是一种去除主观偏见和欲望的状态,使人的心灵更加接近真实的自然;“静”则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安宁,使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二、庄子“虚静”说的实践意义庄子的“虚静”说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方法。

在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虚静”的状态:1.减少欲望和私心:庄子认为,欲望和私心是导致人心不宁、烦恼的根本原因。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减少欲望和私心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同时也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为自己和他人设立过高的期望和标准。

2.专注内心:庄子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专注内心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在冥想、艺术创作、自然观察等活动中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摆脱外界干扰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3.遵循自然规律:庄子认为,“道”的本质是“无为”,即不强制、不干预。

人们可以通过遵循自然规律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顺应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不强行违背自然的意愿。

三、庄子“虚静”说的影响庄子的“虚静”说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的方法,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

浅析庄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庄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庄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作者:吕冰房永彬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5期摘要: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产生期,这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理论家,庄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的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和“虚静”、“物化”、“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论在现代也有很深的影响。

“虚静”是庄子认为在艺术创造上达到“天籁”、“天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的思想境界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对后来的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虚静;艺术创作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54-02先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学思想是可以与儒家并驾齐驱的大派别,道家文艺思想的基本特点着眼于文艺的审美特征以及文艺的创造过程。

庄子否定人为,赞成天然的事物,这因为庄子及其痛恨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对社会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因此他悲观失望主张回到古朴的先民时代。

“虚静”、“物化”、“得意忘言”是庄子的艺术创作论,“虚静”是庄子认为在艺术创造上达到“天籁”、“天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的思想境界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

老子曾提出过“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继承此思想并提出“虚静”说,这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从哲学上讲,这种虚静说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时的一种精神状态。

庄子认为审美或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大明”,这种“大明”也是种虚静之境。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劳汝静,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也。

浅析庄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庄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往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 , 灵感 闪现 , 就像是 刘勰 说 : “ 思理
表 。他 的崇尚 自然 、 反对人为 的文 艺美学思 想和“ 虚静” 、 “ 物化 ” 、 “ 得 意忘言” 的 艺术创作论在现代也有很 深的影响。 “ 虚静” 是 庄子认 为在 艺术创造上达到“ 天籁” 、 “ 天乐” 、 “ 解衣般 礴” 、 “ 言意之表 ” 的 思想境界 必须要具备 的一种精神
生 。慎汝 内, 闭汝外, 多知为败, 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也 。” 庄子
的这种看法 是要求 主体超脱世俗, 忘 其身后, 心怀空明澄澈 , 从
而获得精神解脱和心灵 自由。它是主体人生观 的反映, 为 日常
立身行事 的基本行 为准则所制 约。今 天我们所 说的磨练与修
养和庄子的固守本性是一致 的。不但如此 , 庄 子在分析虚静境 界时, 还 把它视为 由“ 无为 ” 达于“ 无不为 ” 的主体 条件, 是 由虚 至” 的表现 。“ 圣人之静也 , 非 曰静也善, 故静也, 万物无足 以挠 心者, 故静也, 水静则 明烛须眉, 平 中准, 大匠取法焉。水静犹 明, 而况精神? 圣人 之心静乎 ? 天地之鉴也, 万物之境也 。夫虚静恬
坐 。宋 元 君 选 中 了他 , 正 是 因 为 他 能 放 开 所 有 的名 利 , 专 心 作
庄子认为 审美 或创作 的最 高境界是 “ 大明” , 这种 “ 大 明” 也是种虚静之境。 “ 至道之精, 窈窈冥冥, 至道之极, 昏昏默默, 无 视无听, 抱神 以静形将 自正 。必静必清, 无劳汝形 , 无劳汝静, 乃
术 构 思 时 的一 种 精 神 状 态 。
心力专一为“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 大端 ” , 强调在凝神 专注基础 上的虚静心态是进入审美创作活动 的必要条件 。五代宋 初画 家赵光辅 , 非 常擅 长画 马 , 凡是在作画前 , 必然先潜心思 考 , 一 心一意 , 不受外界 干扰 , 然后才作 画。苏轼有诗 日: “ 欲令诗妙 语, 无厌 空且静 。静故 了群动 , 空故纳万境 。” 苏轼所表达 的意 思也 是排除外界一 切的干扰 和专注于 内心洞察事 物的变化 , 又能 聚精会神 的思考 , 想象力 丰富 , 灵感便会出现。 庄子对于达到虚静 的方法提 出了“ 心斋 ” 和“ 坐忘” 。心斋 大意为不靠外界刺激而是用 意念体会 、感悟事物微妙 的变化 从而达到虚境 。 与“ 心斋 ” 相通 的是 “ 坐忘” , “ 坐忘 ” 的境界便是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选择题第一章:先秦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于以( A )A、“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D、“思无邪”为核心的批评观2、孔子的“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A )A、“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B、“引譬连类”C、“考见得失”D、“和而不流”3、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韶》乐是( A )A、“尽美矣,又尽善也”B、“尽美矣,未尽善也”C、“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D、“尽善矣,未尽美也”4、教材认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C )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5、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这里的“其人”是指( D )A、圣人B、今人C、读者D、作者6、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

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 A )A、“仁政”理论B、人性无善恶理论C、人性恶理论D、人性善理论7、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 B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8、《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C )A、“仁政”和人性论B、“虚静”和“物化”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9、《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10、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 B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B、《庄子》较深的影响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第二章:两汉1、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因而总结出了( B )A、“直谏”说B、“发愤著书”说C、文应“实录”说D、“疾虚妄”说2、《毛诗大序》的作者据《汉书》的《儒林传》、《艺文志》应该是( A )A、卫宏B、刘安C、孔子D、毛公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C )A、“劝百而讽一”B、“怨而怒”C、“主文而谲谏”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4、“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备史》名词解说《中国文学责备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对于文学责备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备标准就是倡导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可以过于强烈,应尽量做到委宛波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说为:兴,指诗歌生动详细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喜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取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应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俗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偏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涉现实、责备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如人意”说:这是孔子在评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由是由于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备的要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论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认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类文学责备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给了较客观实在的责备原则,后代大批的诗话、词话,大略是在此原则下睁开文学谈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对于文学责备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一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行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而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类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品涵养下手,拥有崇高的道德质量,而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查看文章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2007年06月28日星期四 09:22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清代近代)一、名词解释:1. “现量”说:在诗歌创作上,王夫之强调主体创作过程的当下性与自发性,他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现量说:对诗歌创作来说,现量说的“现在”义,就是诗人主体置身于当下情境中,景是眼前的景,情是当下之景触发的情。

这也就是传统诗论所说的“即兴”。

现量说的“现成”义,指的是创作过程的自发性,所谓“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是超思维的,主体不能也不应该人为地强制这一自发过程。

现量说的“显现真实”义,乃是前两方面的必然结果。

当下的情与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发地运动而构成意象,则情和景必然是真实不妄。

“现量”说强调情景的当下独特性,强调创作过程的自发性,这就从审美对象和审美表现过程两方面保证了诗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2. 王士禛“神韵”说的中心,是诗歌的审美表现问题,主张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必作全面精细的刻画,譬如画龙只画其一鳞一爪,画山水只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但通过这所画的一鳞一爪,天外数峰,可以表现出龙的整体风貌和无边的山水景象。

在情感和物象二者之间,王士禛认为物象应该完全为表现情感服务,物象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不符合现实自然的真实,如王维画“雪里芭蕉”,王士禛称其为“兴会神到”,正是上乘之作。

“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所谓“清”,是一种超脱尘俗的审美情怀;“远”则有玄远之意,也是一种超越的精神。

这种情怀和精神最宜于寄托在山水之中。

3. “立主脑”说: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

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的主脑也。

”其所谓“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而作,为何事而作。

4.王国维“境界”说:1.他总结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有关意境的美学特征的论述,指出“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特征,这和宋代严羽的“兴趣”、清代王土禛的“神韵”一样,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

第一讲先秦二、名词解释题1.(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可打印修改)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可打印修改)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 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
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 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
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 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
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 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 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 静" 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
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 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 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 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
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 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 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 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
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 “得意忘言”说
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 "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
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
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 (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 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 法。《庄子·外物》篇说:" 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
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 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 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 致的了。
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 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 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 第二讲 两 汉
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 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 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 二、名词解释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庄子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就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者。

庄子的"虚静"与“物化”说就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就是讲艺术创作特别就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

“虚静”即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虚静"说渊源于先秦哲学,最早由老子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道家修养论之主旨。

在老子瞧来,自然万物乃至宇宙鸿蒙一切都起源于她所谓的“道”,并受其支配。

而“道”性为“虚”,为“静”。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庄子的虚静说,从哲学上讲属认识论,就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就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获得思想解放,使创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与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闪现灵感火花;还能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庄子·天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这里所谓的虚静,即就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又说:“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为天乐。

”《人世间》中也说:“唯道集虚”。

但她有进一步超越与发展老子的虚静主张,把它推延到主体创造实践的各个领域。

庄子曾拿水作比喻,说明“水静犹明”能照见人的须眉,如果人的精神静下来就能如明镜,照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万物之美。

例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它十分形象的说明了“虚静”的心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梓庆能够制作出“见者惊犹鬼神”的作品来,正就是因为她经过了“斋以静心”,进入到“虚静”的创作心理状态中。

她排除一切功名利益的诱惑,排除一切世俗的观念的干扰,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在虚静中能够准确的观察、认识木材与鸟兽的天性,并以主体的天性去契合客体的天性,制作出的鐻才能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

所以,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虚静心理就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艺术家怎样才能进入到这种心理状态呢?于就是庄子又提出了所谓“心斋”(使心灵“虚而待物”精神高度集中,心无旁物)、“坐忘”(“离形去知”)等一系列观点。

“心斋”反复强调要“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屏除耳目心知,与外界绝缘,用“气”来感知万物。

而“气”则就是一种无限的东西,就是“虚而待物”的,只有用这种虚空的心境直观,方能把握“道”。

这样才庶几乎能够“同于大道”或“达于至道”(以上引文见《庄子》一书的《人间世》、《大宗师》与《在宥》诸篇)。

与“心斋”通的就是“坐忘”就是指从人的生理欲望中解脱出来。

忘掉自己身体四肢的存在,抛开自己的聪明,塞耳闭目,离析形体,身如枯木,心如死灰,与大道相通。

这种从生理与心理的欲望中的解脱,其实就就是《逍遥游》中所说的“无物”、“无名”、“无己”的自由精神境界。

这种境界就就是虚静。

虚静的这两种心理状态的方式极为后人推崇与重视。

但就是庄子的“心齐”、“坐忘”、“虚静”说也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

它完全否定了艺术创造活动中人的感官作用,也否认了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与理性逻辑思维对艺术创造作用,这就是她消极的一面,不过后来的文论家与艺术家却更多地吸收“虚静”说积极的一面,屏气其消极的一面。

从魏晋开始,庄子的“虚静”说被广泛的运用到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中了。

陆机就是最早将虚静理论自觉运用于文学创作研究中的。

《文赋》开篇即云:“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罄澄心以凝思”等都就是强调作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保持一种虚静凝神的心理状态。

刘勰又进一步将虚静理论运用于艺术构思心理研究中。

刘勰认为:虚静就是创作构思的必要心理准备。

只有摆脱外物的困扰,进入到超功利的虚静的精神状态中,才能打破“神有遁心”的局面,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中,这一点就是与庄子一致的。

然而,刘勰又大大超越了庄子虚静中的“去智与故”、“无知无欲”的片面性,开始注重知识要在虚静的审美心态中,通过虚静发挥出来,要与作家的情感与想象融合一致。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吸取与发展了庄子的“虚静”思想,要求作家具有“虚静”的审美心态,进入到“身与竹化”的审美体验中去。

战国时代,除了老庄的“虚静”外,还有像管子与荀子提出的认识论上的“静观”学说,“静观”说突出理性与思维的作用。

如《管子》提出的“虚—而静”的命题,“虚”就就是排除主观的成见,“静”就就是保持心的安宁平静,主体只要做到“虚---而静”,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就会自动在您面前呈现出来。

这于庄子的“虚静”说有着重大差异。

庄子的虚静着重主体积极独特的自由体验,它能很容易地开启艺术家创作心理过程与读者欣赏心理过程的“本体自由”精神。

排除一切主观与客观杂念的干扰,才能达到智慧的日月,洞鉴万物,使主客观进入到“物化”的状态。

人们在解读庄子的时候容易产生两种误解,一就是庄子的“虚静”说容易被人误解的就是,1)认为“虚静”乃倡导的浑浑噩噩愚昧无知之说,2)认为“虚静”乃死寂之静。

因此就给庄子扣上“虚无主义”的大帽。

其实庄子所说的“虚静”就是与“明”、“动”、“游”分不开的,可以说它们就是一体两面。

庄子在否定、消解人的世俗欲望、名理概念知识,强调无知无欲的同时,实际上也就引生、肯定可大知与精神自由解放的另一面。

这样说来,离弃就不只就是一种否定。

而就是也就是一种肯定。

在这瞧似离弃的行为却对具体、整个宇宙与生命的肯定与对未受概念左右的活生生世界的拥抱。

美籍华人学者叶维廉称之为“离合引生”叶面。

另外一个需要澄清的误解就就是,片面地割裂了庄子“虚静”说的静与动的辨证关系,只承认庄子“虚静”有静的一方面。

王元化先生在《刘勰的虚静说》一文中认为,老庄提倡的“虚静”的目的却就是为了达到无知无欲浑浑噩噩的虚无之境;而刘勰提倡的“虚静”的目的却就是为了通过“虚静”达到也“虚静”相反的思想活跃、感情焕发之境。

实际上,庄子的“虚静”说不仅从心理态势,还就是体现在人格类型,或就是体现在文章风格来讲,“惊”、“动”,“淡泊”与“放旷”,“淡漠”与“雄浑”都就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动”就是“静”的必然结果,“静”乃就是“动”的必要前提。

“虚静”思想,作为道家哲学重要内容之一,也曾受到老庄哲学消极负面的影响带来的空蒙虚幻的色彩,但在儒家理性精神的调节下而未走向迷茫的神秘世界。

由此造就的中国艺术既悠然意远又切近现实人生,同时也造就了中国艺术家的人格胸怀既超脱又入世。

审美心灵的诞生,在忘我无欲的刹那。

这一刹那的心态特征,中国古代美学用“虚静”二字概括,并由此建立了富于民族特色的“虚静”说审美理论。

一千多年来,这一理论不仅作为中国艺术的主导精神之一,而且作为一种审美人格学,铸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大厦与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其意义就是深远的。

认识论就是很玄虚神秘的,未必科学;但具体运用到审美与文艺创作领域,则有其相当多的合理成分,因为它揭示出了审美与文艺创作中主题心灵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往往就是超功利的。

假如在文艺创作或艺术鉴赏中,审美主体不能摆脱功名利禄等世俗观念的侵扰,则很可能流于失败,甚至必然会失败。

美学与文学理论上的这一极其重要的现象与规律,在西方美学史上就是到近代由康德明确提出的;在中国,则就是远在先秦的老庄道家就已经有所触及。

“物化”的思想,本来也就是庄子提出的哲学认识论,即主张作为主体的人在体认客观事物之“道”的过程中,在心灵“虚静”的状态下,最后要达到、也能够达到一种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即彻底泯灭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

”——《庄子·大宗师》“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也,此之为物化。

”——《庄子·齐物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物化“。

庄子通过梦蝶的故事给我们引出了”物化“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对于准确理解它的本质具有一定的误导作用。

一般我们说的”物化“,想当然就认为就是人化为物,甚至认为就是人被物化了。

而我们细读一下就会发现,庄子在这里并不就是要我们做如就是解。

她选择了蝴蝶作为自己梦幻的对象,可谓就是别有用心。

因为这个意象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诸侯争霸割据,战争延绵,面对动荡不安的”人世间“,庄子采取了一种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虚已“而”游世“。

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社会中必定会受到各种思想行为的限制,处于一种”有待“的状态,庄子所主张的就就是要消除这种”有待“,追求轻松自由的逍遥”无待“。

而蝴蝶正就是她选择作为她的梦想的理想意象。

它就是自由、放达的象征,将人转化为蝴蝶,借蝴蝶来实现”自适其志“:蝴蝶翩翩起舞,不受时空的限制,也没有陈规的约束,它所做的只就是遵循心灵的指导,尽情享受无止的自适与畅达。

物化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也就是艺术的境界。

具体来说,”物化“境界中有周梦为蝶,碟化周所产生的超越于感性存在的境界,与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由作为现实存在或现象的实境生发让人浮想连翩、玩味不已的虚静过程就是隐约暗合的,所以,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求作品能够细致入微地描绘实境,更主要的就是能够让实境发出虚境,使读者能够透过文字符号的表层发掘出无限丰富的意蕴与旨趣。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周与蝴蝶则必有分艺”这句话显然与上文分析的结论就是矛盾的,既然说物我就是交融的,为什么后来又说“必有分”呢?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这样理解的:作为社会存在的物的物、我就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庄周就是庄周,蝴蝶就是蝴蝶,二者本不相同,必定就是“有分”的。

但就是,在庄周之梦中,庄化蝴蝶,蝴蝶化为庄周,作为人的庄周与作为物的蝴蝶已经超越了各自自身的局限,在精神领域中达到了契合无间、不分彼此的内合状态,产生了观念上的互化与心理上的沟通,通过表面上的“有分”,实际上投射出的就是两者内在的“无分”,这才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

所谓“物化”的物当然不就是一般的物,她以物的概念来代指万世万物。

指事物的“自然”性,“无为”性,即自然的状态与性质,将“自然”视为物性,物本,物根。

这个物之自然,庄子视为“天”、“道”,就是物的本质与本原。

要获取事物的本质、本原,就要使事物还原归本,回到事物的初使本根状态中去,以事物的真性、真情,以事物的本来面貌与自身规律去反映出事物本质。

它就是以“自适”为心理感受与体验,以“心斋”、“坐忘”(含“丧我”,也就是通过对主体意识的淡化来达到“物我不分”的精神境界)为自我修养方法与途径,由此而达到的一种“物我不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