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效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喹诺酮类构效关系:

1、A环是必须的药效团,3羧和4酮为抗菌活性不可少的部分;

2、B环可以是苯、吡啶、嘧啶;

3、1位乙基及环丙基活性强,环丙基最佳(环丙沙星);

4、2位取代活性低;

5、5位氨基可增强活性.(司帕沙星)

6、6位F改善细胞的通透性;

7、7位引入杂环,增强抗菌活性,哌嗪最好;

8、8位F、甲氧基或与1位成环,增强活性(左氧氟沙星),甲基、甲氧基光毒性减少

二、苯二氮卓构效关系要点.

1、3位引入羟基(奥沙西泮)降低毒性,并产生手性碳,右旋体作用强。

2、7位有吸电子基可增加活性,吸电子越强,作用越强,其次序为NO 2>Br>CF3>Cl

3、5位苯是产生药效的重要基团,5位苯环的2’位引入体积小的吸电子基团.(如F、Cl )可使活性增强。

4、1,2位拼入三氮唑可提高稳定性,并提高与受体的亲和力,活性显著增加。

5、苯环用生物电子等排体噻吩杂环置换,保留活性。

6、1位取代基在体内代谢去烃基,仍有活性。

三、吩噻嗪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以氯丙嗪为先导化合物,对吩噻嗪类进行结构改造。三方面:

1、吩噻嗪环上的取代基:吩噻嗪环只有2位引入吸电子基团时可增强活性。作用强度与吸电子性能成正比,CF3>Cl>COCH3>H>OH。2位乙酰基可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2、10位N上的取代基:母核上的10位N原子与侧链碱性氨基之间相隔3个直链碳原子时作用最强,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的基本结构。侧链末端的碱性基团常为叔胺,也可为氮杂环,以哌嗪取代作用最强。

3、三环的生物电子等排体。

四、μ受体选择性激动剂构效关系

1、芳环和碱性叔胺氮原子是μ受体激动剂的必要结构部分,二者通过2个或3个碳原子的碳链相连接。

2、芳环3位酚羟基的存在使活性显著增强。氮原子上以甲基取代活性好,当N-取代基增大到3~5个碳原子时,如烯丙基(纳洛酮)、环丁基甲基时,由激动剂转变为拮抗剂。

3、μ受体选择性激动剂的药效构象相同,其芳环以直立键与哌啶环相连。

五、抗胆碱药构效关系

1、6,7位有氧桥(东莨菪碱),分子极性减少,中枢作用增强。

2、6位有羟基(山莨菪碱),分子极性增强,中枢作用减弱。中枢作用强度顺序是:东莨菪碱>阿托品>山莨菪碱

3、引入季铵(丁溴东莨菪碱),不进入中枢神经

六、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构效关系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结构及构效关系

1、具有β-苯胺的结构骨架,苯基与氨基以二碳链相连,氨基N上大多有一个烷基,α碳可带一个甲基,β碳上带有一个羟基,苯环上不同位置通常带有各种取代基。

2、手性中心C的活性构型为R构型,转变为S构型失去活性。

3 、氨基N上的取代基决定对α和β受体选择性,①无取代基主要是α受体效应,②当取代基增大(异丙基、叔丁基和环戊基),β受体效应增强,③但氨基上必须保留一个氢不被取代。

4、少数药物α碳原子上可以带有甲基,称为苯异丙胺类,如麻黄碱。引入甲基,α碳原子也成为手性中心,其活性构型为S构型。甲基使作用时间延长,但活性降低,中枢兴奋毒性增大

5、苯环上酚羟基的存在一般使作用增强,但极易受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代谢而失活,所以不能口服。当苯环上无酚羟基时,作用减弱,但可以口服,且作用时间延长。

(二)β受体拮抗剂的结构与作用特点

1、可归类为两类基本结构,即芳氧丙醇胺类(普萘洛尔等共7个)(多一个亚甲氧基)和苯乙醇胺类(索他洛尔)。侧链含手性中心,N上大多带一个取代基

2、侧链手性中心的活性构型,①苯乙醇胺类R构型左旋体为活性构型。②芳氧丙醇胺类,S-(-)拮抗剂的作用大。

3、对芳环部分的要求不甚严格,可以是苯、萘、芳杂环和稠环等。环上取代基在芳氧丙醇胺类中,①.芳环为萘基或类似于萘的邻位取代苯基化合物,对β1、β2受体的选择性较低,为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②.苯环对位取代的化合物,通常对β1受体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4、氨基上的取代基对β受体拮抗活性的影响大体上与β受体激动剂相似,常为仲胺结构,其中以异丙基或叔丁基取代效果较好

七、降压药物

(一)ACE类药物构效关系

1、按结构分三类:含巯基的是卡托普利,含磷酰基的是福辛普利,含二羧基的有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喹那普利、雷米普利。

2、赖诺普利和卡托普利非前药,其余都是成酯的前药

(二)、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构效关系

1、代表药都是地平类

2、1,4-二氢吡啶环必要的,双键还原就失活。

3、4位常常为苯环,环上都有取代基。硝苯地平2硝基,群、莫、尼卡3硝基,氨氯地平2位氯

4、3,5位上羧酸酯很重要,不相同就有手性碳,除了硝苯地平都是手性碳

5、2,6位上都为甲基,但氨氯地平是氨基醚

八、降血脂药

(一)他汀类药物构效关系

1、按来源不同分两类:

第一类从微生物得到的洛伐他汀,半合成的辛伐他汀,均含多个手性中心的氢化萘环。

第二类是全合成的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均有含氮杂环。

2、都具有二羟基戊酸(或其内酯环)的基本药效结构片段。

3、3,5-二羟基羧酸是产生酶抑制活性的必需结构,含内酯的化合物须经水解才能起效,是前体药物(见洛伐他汀)。

4、改变C5与环系之间两个碳的距离会使活性减弱或消失。

5、在C6和C7间引入双键使活性增加或减弱。当环系为十氢萘时,非双键活性有利;为其他环系时,双键对活性有利。

6、十氢萘环与酶结合是必需的,以环己烷取代,活性降低

7、环B中W、X、Y可为碳或氮,n为0或1。(即是五元或六元杂环)。

(二)苯氧乙酸类的构效关系:

1、基本结构为芳基和脂肪酸两部分,异丁酸结构是产生活性的重要基团。

2、芳基部分保证了药物的亲脂性。

3、大部分在苯环对位都存在氯。

九、巴比妥类药物构效关系.(重点)

1、巴比妥类药物属于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其作用强弱、显效快慢、作用时间长短与药物的理化性质,与药物的酸性解离常数、脂水分配系数和代谢失活过程有关。

2、C-5上的两个取代基原子总数在4~8之间,大于9出现惊厥;

3、氮原子上引入甲基,增加脂溶性,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且更易代谢;

4、2位氧以电子等排体硫取代,解离度增大,脂溶性也增加,易透过血脑屏障,起效很快持续时间很短。

十、H2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1、都具有两个药效部位,①碱性的芳环结构;②平面的极性基团。受体上谷氨酸残基阴离子作为碱性芳环共同的受点,平面极性基团与受体发生氢键键合的相互作用。

2、常见的氢键键合的极性基团有:氰胍、二氨基硝基乙烯、氨磺酰脒等。

3、药效基团的连接:两个药效基团的连接链,长度以4个原子为宜,第2位硫原子可使链更具柔性。

十一、非甾体抗炎药的构效关系

(一)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的构效关系:

1、水杨酸中的羧酸是产生抗炎活性的必要结构。酸性降低,保留镇痛作用,抗炎作用基本消失。

2、若改变苯环上的羧基和羟基的邻位关系,可使活性消失。

3、分子中游离羧基的存在是引起胃黏膜刺激的主要原因,将阿司匹林制成盐或酯,可减小副作用。

4、水杨酸苯环的5位引入芳环(酯的对位),可使其抗炎活性增加。

(二)芳基乙酸类理化性质、代谢特点和毒性

1、具有酸性,对胃肠道有刺激,且对肝功能和造血系统有影响。

2、代谢特点:吲哚美辛和双氯芬酸钠代谢产物活性降低或消失;舒林酸、奈丁美酮、芬布芬均为前药,在体内代谢生成活性药物而发挥作用。

3、制成前药后,可减少此副作用。吲哚美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大,毒性最大。

(三)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的构效关系:

1、分子内有一平面结构芳环或芳杂环。

2、羧基与芳环之间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碳原子。在羧基的α位有一个甲基,以限制羧基的自由旋转,使其保持适合与受体或酶结合的构象,以增强抗炎镇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