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性格分析共30页
《项羽之死》赏析

《项羽之死》赏析一项羽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赏析:此则文字是司马迁笔下项羽被围垓下的一节文字,其千古悲歌使无数骚客文人,豪杰英雄无不唏嘘扼腕,仰天长叹!大幕刚启,夜空中传来若断若续,如泣如诉的四面楚歌之声,在这样的背景音乐烘托之下,我们的末路英雄演出了一幕霸王别姬的历史活剧.其苍凉感喟,其悲歌慷慨,怎使读者不为之动容呢?"力拔山兮气盖世",极言自己所创功业至伟."时不利兮骓不逝",时运不济呀乌骓马不能再跑,这里"乌骓"具有双关意:战马不能闯出重围,当然表示出了处境的危险,但又何不是对自己骑着乌骓马驰骋疆场的怀念呢?想英雄当年,杀宋义,沉渡船,持三日粮,声震距鹿;破函谷,灭强秦,自封西楚,分封诸侯,谁与争锋?!那真是风流倜傥,纵横捭阖,其霸王雄姿,世所罕匹呀!但今天呢?由于入秦前后,坑降卒,杀子婴,掠财宝,烧宫室,搞分封等一系列政策上的倒行逆施,大失民心;由于鸿门宴上,不听忠言,优柔寡断,大施妇人之仁,不打落水之狗,致使沛公得以东山再起,酿成大错;由于自己胸无大志,沐猴而冠,非弄什么"衣锦还乡"的把戏……,终于落得个敌围千重,四面楚歌,故地尽失,孤家寡人的境地,又怎么能不千肠百结,泣数行下呢?所唱之"虞兮虞兮"的悲歌,只是为知己红颜-哭吗?不!那是在为英雄自己而哭,为霸业消逝,风光不在而哭啊!试想当此末路凄凉之时,纵有拔山扛鼎的气魄,还能做什么呢?于是只好泣下数行,掬一捧伤心的泪水呀!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更何况是一个已经尝到了胜利,走到霸业顶峰的英雄呢?在这里我们仿佛见到那历史长悲的大画面呀:英雄挺立,饮泣悲歌,其左右,其美人都为英雄气短而洒同情之泪,大帐内外一片呜咽呀!这只是项羽在哭,部属红女在哭么?不,这是司马迁在施展平生本事,在驱使手中的笔墨,为惊天地泣鬼神的末路英雄祭奠而哭呢呀!是在为自己纵有胸中百万丘壑,终于不能被当路所重,能力不能施展而一洒触景生情之悲呀!正如<史记评林>引吴贤齐所说:"一腔怨愤,万种低徊,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史记》原文(续前霸王别姬段):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项羽之死》历史代表人物文言文鉴赏译文解析

《项羽之死》历史代表人物文言文鉴赏译文解析项羽,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 的代表人物。
接下来小编会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历史调表人物项羽乌江自刎的文言文。
【项羽之死】两汉:司马迁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项羽之死》的悲情英雄形象赏析

《项羽之死》的悲情英雄形象赏析作者:夏绍勇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5年第06期【摘要】从三个方面,对《项羽之死》一文中的悲情英雄形象进行赏析。
【关键词】《项羽之死》悲情英雄形象【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84-02《项羽之死》是高中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课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以热情洋溢却不乏客观冷峻态度的笔触,记述了项羽由起事到兴盛终至失败的全过程,刻画了一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悲情英雄形象。
《项羽之死》记叙的是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由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部分组成,集中展示了项羽英勇豪迈、知耻重义、宁死不屈的光辉品质,文章于荡气回肠、跌宕起伏的事件描述中呈现浓郁的悲情色彩,寓大悲于大美,以大美衬大悲。
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立足于文章本身,同时联系《项羽本纪》的相关内容,扩展思维,深化认识,体会隐藏在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的情节中的浓浓悲情,从而把握项羽这一悲情英雄形象。
一、霸王别姬:虞姬难揾英雄泪《项羽之死》开篇就交代了项羽的险恶处境:“兵少食尽”且面临汉军及诸侯军队的重重包围,从而拉开了英雄之死的悲剧序幕。
在如此的困境中以及显而易见的心理重压下,外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掀起项羽心中的巨大波澜,从而引发其情感的宣泄。
于是,当汉军施以攻心计,四面楚歌响起,项羽大惊失色,以为“汉皆已得楚”,心绪不宁的他“夜起,饮帐中”,继而慷慨悲歌别虞姬。
本文对虞姬着墨不多,仅“有美人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寥寥数语,其形象却呼之欲出:婀娜多姿柔情似水,与项羽情深意切相伴相随;歌声婉转凄切,如天籁之音。
霸王别姬的情节和虞姬这一美人的作用在此不可或缺,试想,曾叱咤风云、威震诸侯的一代英雄项羽在心爱的美人面前慷慨悲歌“虞兮虞兮奈若何”并泣不成声之时,那是何等凄凉的情景?而作为一个多情柔弱的女子,此时除了心如刀割哀切地流泪并忠贞不渝地生死相依,又有什么力量帮助心爱的男人走出困境?因此,虞姬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为了表现项羽儿女情长及两人的生死离情,更主要的是,柔美的虞姬反衬出项羽的悲愤与无奈,表现辉煌过后的英雄末路,从而为文章渲染了浓浓的悲情氛围。
浅谈项羽的悲剧性格

浅谈项羽的悲剧性格摘要: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因其自矜功伐,自大虚荣,残忍独断,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
多疑小气,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的性格而致使他最后自刎乌江边,不能成为历史舞台杰出的舞者,笔者通过《史记项羽本纪》浅谈项羽的悲剧性格。
关键词:自矜功伐自大虚荣残忍独断软弱迂腐呆板项羽少有志向,作战勇猛,率直坦荡。
算得上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他是一个武力超群的壮士,一呼百应的将领。
巨鹿之战,项羽沉着镇定,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
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引兵北上,逐鹿中原。
问鼎咸阳,烈士封王。
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在短短的七个春秋里,他从起兵到独裁天下,最后到兵败自刎,英雄气概始终贯穿于他的一生。
“籍长八天佘,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他的英雄气概在《项羽本纪》中多处都有所体现。
一开始与项梁在会籍起义,之后率兵攻城略地,即使在垓下被围仍不减以一敌众的气势。
然而因他难以克服的性格弱点,酿就了他的人生悲剧。
通过《史记、项羽本纪》,我们具体透析一下项羽的性格弱点。
一、自矜功伐,自大虚荣项羽小时候“学习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很生气,项羽却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读到这里,可能惊讶于项羽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抱负。
但当项梁教其兵法时“籍大喜,略其意,又不肯竟学。
”自大虚荣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攻秦时,秦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
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式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
项羽“大怒”,下令“旦日卒,为击破公军。
”这里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已不恭不敬。
在他看来沧是天下唯一的、无与伦比的盖世英雄和百胜将军。
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词“谢罪”所化解。
项羽之死 课件

【第三类】①新与旧;②现象与本质;③时尚与传统;④心美, 世界才美;⑤凡事不要急于下结论;⑥对人才多一些宽容、关爱, 少一些简单粗暴。
供参考补充: 发现美;修饰出来的美丽;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才也需要修饰;架起理解的桥梁;朽木亦能飘香 (另有“朽木可雕也”);价值(万事万物都有价 值,人亦然);发挥本来的美;给人生调好音;相 信自己,勿自暴自弃;伯乐之缺;术业有专攻;玉 不琢不成器;隐藏的价值;也谈眼力;善举的影响; 独具慧眼看绝路(不轻易放弃者,坚信绝处可以逢 生者,东山再起者);我们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人(事物);被隐藏的美;掸去 心灵的灰尘;美需要时间、调整和发现;变废为宝; 用心雕琢;埋在牛粪中的金子;改变,亦是新起点; 慧眼;人生需有一位导师;转机;擦亮人生;修正 人生;美丽无处不在;打造精彩;好琴需要好琴师。
可以假想并设问:①如果我是那把小提琴,会想些什么?②如果 我是那位老人,又是在通过调弦启发世人思考什么?③如果我是 命题人,又是想通过这一故事让考生思考认识什么?这三个问题 的答案分别对应于三个最佳角度得出的三类立意。 【第一类】①擦拭心灵琴弦的尘垢;②美不自美,因人而美 ;③ 人生需要调整,人生才能实现潜能最大化,人生最优化;④是琴 就要会展现自我,勿被自卑、懒惰的灰尘封住了优美的乐音!⑤ 是金子总会有闪光的时候。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二类】①千里马更需伯乐; ②不人云亦云,不盲目从众;③ 发现人才的人最可敬。④为伯乐击掌。⑤社会需要千里马,更需 要伯乐。⑥厚积方能薄发。
毛泽东的评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司马迁: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
在《鸿门宴》中,司马迁表现了项羽性格中的 哪些特点? 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结合《史记·项羽本纪》的有关情节分析项羽性格特点: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骁勇善战,军事天才 坑秦卒,屠咸阳,烧阿房宫 好勇斗狠,大失民心 出卖曹无伤 冲动轻信,沽名钓誉 疑范增,走韩信、陈平、英布 多疑好忌,刚愎自用 重用项伯 任人唯亲,是非不分
项羽人物性格形象分析(2)

项羽人物性格形象分析(2)项羽人物性格形象分析2.项羽的性格中有做事轻率草莽、不计后果的一面。
项羽在西进关中时,投降楚国的秦军受楚军虐-待,产生了敌对情绪,导致军心动摇。
项羽为了稳定军心,一夜之间在新安城南袭击活埋了20万投降的秦军。
20万人命,一夜之间成了军事斗争的牺牲品,激发起了众多的民怨。
火烧了阿房宫,熊熊燃烧的大火三个月不灭,大火宣泄着项羽对暴-政的愤怒,但这样做更是他草莽轻率的体现。
其行为只会让他尽失民心,没有民心的政权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源本,他的政治统治基础就处处潜藏着危机。
3.项羽的性格中有优柔寡断的一面。
《鸿门宴》开始,项羽处于主动地位,用樊哙的话来说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找机会处死刘邦是易如反掌。
但是项羽耳根子软,他在项伯的劝说下,改变了原来的意图。
最后在项庄舞剑时,亚父多次示意下手,项羽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没有动手,一次次错失了良机,由主动转向被动。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乌江河畔,他不思如何破敌脱困,只想着美女宝马、儿女情长,葬送了自己。
他没有冷静而果决的心智,缺少成为帝王所必需的理智与冷酷。
4.项羽的性格中有胸无城府、缺少谋略的一面。
他没有做大事的计划与战略目标,在刘邦为了得天下而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的时候,项羽想着的却是如何在前进的路上,在只走了一半的情况下衣锦还乡,向父老炫耀。
打仗时他不是在阵中统筹全军,而是披甲冲杀在队伍最前方,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只是匹夫之勇,而非将帅。
甚至在决战垓下之时,他还想快战一场,以显英勇,鲁莽而只顾一时的痛快,使他逞了一时之能,却败了一世伟业。
尽管项羽性格中存在种种缺点,但我们仍认为项羽是一个悲壮而色彩浓烈的英雄。
项羽的性格中有着悲剧人物所无法抗拒的命运。
一个人的性格就像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自己踏上命定的轨道上。
项羽一生被自己的性格羁绊,正好验证了这句话,因此,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缺少谋略。
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执著于自己的人生,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这种固执往往在他遭遇苦难时,容易使他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折磨,甚至遭受失败的命运。
一 项羽性格分析

•一项羽性格分析一个把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极点的人,能够把这种力量传递或者说是渲染给所有他的部下,破釜沉舟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一个真正坦率的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那么多虚伪的偏护。
容易得罪人,也容易拉拢人,不掩盖人性的本质。
一个融合自负与懦弱的人,这也来自与英雄主义和人性另外的本质。
一个把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极点的人,能够把这种力量传递或者说是渲染给所有他的部下,破釜沉舟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一个真正坦率的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那么多虚伪的偏护。
容易得罪人,也容易拉拢人,不掩盖人性的本质。
一个融合自负与懦弱的人,这也来自与英雄主义和人性另外的本质。
项羽——缺乏耐心,眼高手低,但他自信心强,做事积极。
刘邦-—我行我素,喜欢吹牛,但他慷慨好施,善交朋友。
.。
...。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项羽的性格特点,既突出了他“气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质,又写出了他的缺点、错误和失败,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为了刻划项羽的形象,司马迁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通过“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等最具典型性的情节和场面,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在不同人物性格的碰撞和对比中,突出项羽的性格特点。
司马迁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声有色的描写和渲染,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
例如写项羽在垓下被围,面对美人名马慷慨悲歌,生动表现了他的内心矛盾,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氛围;“东城之战”的酣畅淋漓,则进下展示了项羽一往无前的气势与才情;而乌江自刎前的一系列表现,则又使人深深感受到项羽性格中憨厚、刚直、豪爽的一面。
项羽人物性格形象分析(2)

项羽人物性格形象分析(2)2.项羽的性格中有做事轻率草莽、不计后果的一面。
项羽在西进关中时,投降楚国的秦军受楚军虐-待,产生了敌对情绪,导致军心动摇。
项羽为了稳定军心,一夜之间在新安城南袭击活埋了20万投降的秦军。
20万人命,一夜之间成了军事斗争的牺牲品,激发起了众多的民怨。
火烧了阿房宫,熊熊燃烧的大火三个月不灭,大火宣泄着项羽对暴-政的愤怒,但这样做更是他草莽轻率的体现。
其行为只会让他尽失民心,没有民心的政权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源本,他的政治统治基础就处处潜藏着危机。
3.项羽的性格中有优柔寡断的一面。
《鸿门宴》开始,项羽处于主动地位,用樊哙的话来说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找机会处死刘邦是易如反掌。
但是项羽耳根子软,他在项伯的劝说下,改变了原来的意图。
最后在项庄舞剑时,亚父多次示意下手,项羽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没有动手,一次次错失了良机,由主动转向被动。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乌江河畔,他不思如何破敌脱困,只想着美女宝马、儿女情长,葬送了自己。
他没有冷静而果决的心智,缺少成为帝王所必需的理智与冷酷。
4.项羽的性格中有胸无城府、缺少谋略的一面。
他没有做大事的计划与战略目标,在刘邦为了得天下而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的时候,项羽想着的却是如何在前进的路上,在只走了一半的情况下衣锦还乡,向父老炫耀。
打仗时他不是在阵中统筹全军,而是披甲冲杀在队伍最前方,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只是匹夫之勇,而非将帅。
甚至在决战垓下之时,他还想快战一场,以显英勇,鲁莽而只顾一时的痛快,使他逞了一时之能,却败了一世伟业。
尽管项羽性格中存在种种缺点,但我们仍认为项羽是一个悲壮而色彩浓烈的英雄。
项羽的性格中有着悲剧人物所无法抗拒的命运。
一个人的性格就像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自己踏上命定的轨道上。
项羽一生被自己的性格羁绊,正好验证了这句话,因此,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缺少谋略。
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执著于自己的人生,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这种固执往往在他遭遇苦难时,容易使他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折磨,甚至遭受失败的命运。
项羽之死人物分析

从“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几个情节中,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在刻画人物时,具体运用了什么样的描 写手法?
2021/11/14
2
故事 人物形象
语言
写法
垓下 之围
多情善感
惊曰、歌
动作、语言 映衬
东城 快战
骁勇善战 自负
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
“遂”
动作、语言 场面
乌江 自刎
2021/11/14
6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
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
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
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
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
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
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
2021/11/14
17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 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 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 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 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 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 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5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xū),人有
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 印刓(wán)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 也。”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 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 失天下心。”
注:①呕呕:和悦的样子
②印刓敝:把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被摸
圆了。 20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