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

语文课堂属于真正需要学习的人,不属于哗众取宠的表演者。能不能受到学习者深度地共鸣,取决于语文老师是否坚守语文教育的真理,取决于语文课堂是否呈现本真的面目。紧紧抓住语言文字学习这一根本,积极对话,构建语言文字吸收、鉴赏、创造的能力,习得真正的语文素养,促进终生发展,健全良好人格,净化个人精神世界。

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坚守真理语文课改纷纷攘攘,拿来主义、复古流派、创新新锐,激烈碰撞交锋。各种公开课、示范课、交流课粉墨登场。这使得语文老师一时间感到新奇有趣,但又不觉茫然:语文课能够照搬教研团队历经长时间打磨推出的所谓优质课吗?常

态课到底该怎样去上呢?笔者认为,语文人必须抓纲,提纲挈领;必须寻本,坚守根本,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

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返璞归真呢?

一、没有僵死的模式,只有永远鲜活的真理

全国在高效课堂探究上,先后出现了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等9种影响比较大的模式。我们发现,这9种模式其实殊途同归,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健全精神人格、培养与时俱进的现代公民素质,实施的原则无不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突出学习者主体地位,以生为本,实施的措施无不是鼓励自主学习、问题引导,及时反馈。再回过头来看,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经过长期的研究、吸收、实践,我们的语文

教育可以说找到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锁定了基本的理念,这就是我们语文课堂应该坚守的真理。

高中语文课堂的主体是即将走向成人世界的高中生,我们更应该宣扬真理,尊重个性,高举语文教育真理的旗帜。但是,真理的推行需要具体的实践措施或者行为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思想提醒我们课堂操作的模式只能吻合个体的实际需要,绝不可“大一统”,这就是所谓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所以,模式是僵化的,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没有哪一种模式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必须坚守真理,坚守语文理念,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二、没有学生和教师,只有动态发展的对话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什么呢?“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堂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读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文本与文本、作者与作者的对话。《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所呈现的孔子讲学的风格,其实就是师生一起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为什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俯首帖耳?教师是万能的、学生是无知的吗?课堂是重要的交流场所。语文的人文性较强,对于语言文字、各种作品的理解最易呈现多元状态,甚至模糊、不确定的,那么每一个人几乎都可以借助丰富的学习资源,理出属于个体的思路,获得独有的心得。很显然,个体的阅读体验,需要交流。那么,语文课堂上又有谁可以称得上老师,或暂时用学生称呼呢?学高为师,学低为徒,无他耳!韩愈在《师论》一文中

早就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所以,语文课堂上师生全是学生,也全是老师,或者说没有学生,没有老师,只有读者、探究者、辩论者、生成者。一厢情愿的老师不会得到学生的真诚呼应,彻底降低姿态,以学生的身份潜水于学习、冒尖于课堂,像普通学生一样听说读写思,才会赢得学生的深度共鸣。

总之,纯净的语文课堂是动态发展的,是学者们体验和思想的大融合。

三、没有飘浮的粉饰,只有扎实有效的习得

李白在《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洗尽铅华方能呈现素姿,这两句诗道出了自然之美。同样,语文课堂不是表演课,而是扎扎实实地习得语文能力的课堂。它不排斥思想启迪,也不排斥情感濡染,但思想启迪、情感濡染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才能有效地实现。语文包罗万象,涵盖古今中外,但它绝不是大杂烩,而是有明确地担当。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是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就是语言文字课。语文课堂存在的价值,就是研究语言文字的意蕴,研究语言文字的建构,习得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和学生一起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请看高中语文必修2第1课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此文的魅力在哪?不是靠老师的单向灌输或是仅靠查阅资料所能深刻体悟

的。如果抓住语言文字这一核心,我们自然就能剥笋般地发现散文的内核,展开深度对话,从而越过感性层面,抵进理性认知,留在心底不断发酵。在这个动态、充满惊喜的课堂上,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就会分享、同化、顺应个人习得。

举出一例。品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等一组语言。师生研读,各自展示,出现了碰撞场面:(1)学生联想到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并很有感情地背诵了这首诗;又有学生认为,秀美的村姑更能体现莲花本色。这样,白莲上叠加了娇羞的日本女郎和朴素的乡村姑娘的印象,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此形象的体验。(2)老师则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以前所学文章《赤壁赋》等让学生思考:为何朱自清在半夜要到荷塘边去赏景?(3)这是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摹出具体可感、又富有韵味的形象。(4)“点缀”“袅娜”“羞涩”等词语的美妙。

这样,师生们构建一个强大的学习共同体,体验到这篇散文的语言美、建筑美、情感美,经受了又一次心灵的洗礼,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自然这样的语文课堂是纯粹的,唯美的,语文的。

真理永远是朴素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践行真理的地方,一切偏离真理的渠道最终要走入死胡同。我们力求把语文课堂打造成朴实、扎实、厚实的语言文字的收集、筛选、鉴赏和创造的阵地,让它回归本来的面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