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线摄影技术

合集下载

胸部X线检查技术(胸廓、心脏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胸部X线检查技术(胸廓、心脏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屏气方式: 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 2.中心线 向头端倾斜10°~15°角,经剑突与 脐连线中点射入探测器。
3.标准影 像显示胸部 膈下肋骨正 位影像,肋 骨清晰可见, 对比良好。
膈肌 肋骨 第12胸椎 第1腰椎
膈下肋骨正位
肋骨斜位
• 目的 : • 观察腋中线附近肋骨的影像。 • 照射野选择: • 12×15或14×17英寸,探测器置于摄影架
• 3、膈上及膈下肋骨摄影最好分别曝光, 膈下肋骨应采用滤线器摄影;
• 4、胸廓摄影应在摄影时注意屏气; • 5、尽量使病变部位贴近胶片。
(七)胸骨正位
摄影目的: 观察胸骨正位的骨质影像。
照射野选择: 8×10英寸或8×10英寸,探测器直放于
摄影床上,下方垫高5㎝。 摄影距离:
焦—皮距,45—50㎝。
主动脉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主动脉段 肺动脉段 心室段
(四)心脏Leabharlann 前斜位摄影目的 用于观察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及胸部主动脉 的形态。
照射野选择 12×15英寸或12×15英寸,探测器直放于摄影架 上。
1.体位设计 被检者斜面向摄影架前站立。左侧胸壁紧贴
摄影架,躯体冠状面与摄影架呈60~65°角。 右臂上举,屈肘环抱头部,左臂内旋伸向后下 ,手背置髋后。摄影架上缘包括第7颈椎,下缘 包括第12胸椎,探测器左右两侧缘包括右前及 左后胸壁。
体厚与入射点、中心线倾斜角的关系
胸廓前后径(㎝) 入射点距胸椎棘突距离(㎝)
15
6.0
16.5
6.3
18
6.5
19.5
6.7
21
6.8
22.5
6.8
24
6.9

胸部摄影PPT课件

胸部摄影PPT课件

胸部摄影的重要性
胸部摄影是筛查和诊断肺部和胸部疾 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能够检测出肺部炎症、肺结核、肺 癌等疾病,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这些 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胸部摄影的历史与发展
胸部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X射线技术刚刚问世。
目前,胸部摄影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 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广泛应用 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实现连续动态成像,更好地观察肺部功能和病理变化。
无创无痛检查
研究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提高患者舒适度。
胸部摄影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融合发展
与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互补融合
综合利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诊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确性。
多模态成像技术
结合多种成像模式,如功能成像、分子成像等,提供更全面的疾病信息。
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配合医生指示
在检查过程中,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呼吸、屏 气等动作,以确保拍摄的影像清晰。
保持静止
在拍摄过程中,应保持身体静止,避免移动,以 免影响影像质量。
遵循辐射安全规定
在进行胸部摄影检查时,应遵循辐射安全规定,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辐射环境中。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及时获取检查结果
在检查结束后,应及时与医生或医疗机构联系,了解检查结果及 后续处理建议。
等,无异常密度或形态改变。
正常胸膜腔
胸膜腔内无积液、积气或占位性病 变。
正常肺野
肺野透亮度适中,无异常密度影或 纹理改变。
异常胸部摄影图像
异常胸膜腔
胸膜腔内有积液、积气或占位性 病变,影响胸膜腔的正常形态。
异常肺野
肺野透亮度异常,出现异常密度 影或纹理改变,如炎症、肿瘤、
肺气肿等。

胸部X线检查技术(透视、胸部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胸部X线检查技术(透视、胸部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静呼吸中屏气曝光。 5. 肺摄影的曝光时间短,心测量用片要求曝
光时间不超过0.1秒,使心影清晰。
6. 两侧肺部密度相比悬殊的患者,可用高kV 技术摄影。
7. 明确摄影目的,肺片主要观察肺纹理和肺 实质影像。心片主要观察心血管形态。
8. 成像野大小12×15英寸或14×17英寸,小儿 视具体情况酌减。
二、透视操作技术
一般取站立位,先从正位开始,先观察胸部全貌,然后 按顺序逐一观察,对所发现的病变作重点观察。
1.平静呼吸时,观察两侧胸廓是否对称;两侧肺 野、肺纹理及透光度;肺门的大小、密度和位置。 两侧肋膈角是否锐利;两侧横膈形态、位置及运动 情况;纵隔的轮廓及位置有无改变;心脏大血管有 无异常。 2.深呼吸时,观察肺通气有无障碍,纵隔有无移 动及横膈运动等情况。
·
3.标准影像显示
胸部侧位影像,肺 部、膈肌及前后胸壁 ,胸骨及胸椎呈侧位 像。膈肌前高后低, 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 ,能连续追踪到气管 影像。
(六)站立胸部前凸(前弓)位
摄影目的 为胸部正、侧位的补充位置,主要用于显示肺
尖、锁骨下区及右肺中叶的病变。 照射野选择
12×15英寸或14×17英寸 摄影距离
标准影像显示 为胸部正位影像,两胸锁 关节对称,上部四个胸椎 清晰可见,肩胛骨投影于 肺野之外,肺门阴影结构 可辨,肺纹理清晰可见, 乳腺和左心影内可见肺纹 理,膈肌包括完全且边缘 清晰,肋膈角锐利,心脏 纵隔边缘清晰锐利。
肺尖 上腔静脉
肺门
乳头 横膈
胸部后前位
主动脉弓 肺动脉
左心室 心尖
(二)仰卧胸部前后位
体外金属物体对影像的影 响
(一)站立胸部后前位
摄影目的 观察胸廓、肺部、纵隔及膈肌的病变,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一、胸部【适应证】1.肺部及支气管病变。

2.心脏及大血管病变。

3.纵隔和横膈病变。

4.胸膜和胸壁病变。

5.肋骨骨折及骨质改变。

6.常规体格检查。

【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7.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8.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9.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10清除病人胸部可造成影像伪影的衣服和饰物。

11对病人进行吸气、屏气训练。

(一)胸部一后前立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取后前位,两足分开,站稳。

2.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暗盒长轴中线重合,下颌略仰,暗盒上缘超出两肩。

3.双肘屈曲,手背置于臀部,肘部尽量向前贴紧摄影架。

4.使用滤线器。

5.摄影距离为150s180cm。

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第6胸椎垂直射入暗盒。

7.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8.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设备条件具备时,应采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比值不小于10:Io2.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

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4.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半卧位或仰卧正位摄影。

(二I胸部一一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靠近胶片。

5.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

两足分开,以稳定身体。

6.胸部腋中线对准暗盒长轴中线。

7.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下缘包括前后肋膈角。

8.使用滤线器。

9.摄影距离为150-180cmo10中心线经腋中线第6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11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12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

1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14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侧卧位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

胸部X线摄影技术

胸部X线摄影技术

胸部右前斜位
X线片标准: 结构显示:从肺尖至肋膈角的双侧肺野都应包括。含气的气管、大血管和
心缘在60°左前斜位上观察效果最好(45°右前斜也可以显示这些结构) 定位:在评价旋转45°时,远离IR一侧的肋骨外缘至椎体的距离大约为靠
近IR一侧的2倍。 投照野和CR:投照野的上下缘对应CR,平T7。 曝光标准:无移动;膈面和心缘应该锐利。最佳的曝光和对比可以显示透
通常,照相时使用高电压(100kv以上)需要使用滤线器。移动滤线器或 细线焦点固定滤线器均可。床边投照除外,这时可能因为设备的关系,kV 值被限定在80~90kV,可以不用滤线器。但一般不推荐这种方式的检查。
技术参数
曝光时间和毫安(m As-毫安秒)一般,胸片需要较高的电流和较短的曝 光时间,以减少运动造成的清晰度丧失。足够的电流用来提供肺部和纵隔结 构的最佳密度。在后前位胸片中,用来确定这些因素的方法是能够看到心脏 和纵隔其他脏器后方的中上段椎体和后肋的模糊边缘。
下方)。 SID为72英寸(180cm)。 投照野:投照野投照野对齐肺部感兴趣区。 呼吸:深吸气屏气后曝光。 注:如果病人虚弱或不自主,不能进行立位前弓位,
则应在仰卧位上进行前后半轴位投射。肩膀旋转向前, 胳膊放置同前弓位。CR向头部成角10°~20°,对准胸骨中心。
胸部前弓位
X线片标准: 结构显示:全肺野和锁骨均应包括。 定位:锁骨应该显示为近水平位,在肺尖上方,并且锁骨中段与第一肋骨
胸部侧位
图中所示为过度旋转的 侧位胸片,造成了左右 侧后肋的较大分离以及 肋膈角的分离。这表明 体位不正,常需再次摄 片。
胸部侧位
注意事项: 胳膊抬高:确保病人胳膊抬得足够高以 防止叠加在上肺野。虚弱病人或不自主 病人需要有人辅助。如果病人的手臂举 得不够高,上臂的软组织会叠加在上肺 野,如图所示。箭头表明上臂软组织的 边缘重叠于上部肺野上。需要重新摄片 以避免之。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

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

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

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

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

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

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

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

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

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

距离:150cm.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距离150cm。

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

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X线摄影位置学-2胸部摄影位置

X线摄影位置学-2胸部摄影位置
高能电子转变为X射线
高能电子在撞击阳极靶面时,其动能 迅速降低,并转变为X射线发射出来。
X线的性质和用途
01
02
03
穿透性
X线能够穿透人体组织, 使人体内部结构显影。
荧光作用
X线能够激发荧光物质发 出荧光,用于医疗诊断。
摄影作用
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荧光 作用,拍摄人体内部结构 影像。
X线检查的安全与防护
X线摄影位置学-2胸 部摄影位置
目录
• X线摄影基础 • 胸部X线摄影基础 • 胸部X线摄影位置 • 胸部X线摄影的影像解析 • 胸部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 • 胸部X线摄影的未来发展
01
X线摄影础
X线的产生
高速电子撞击阳极靶面
当高速电子撞击阳极靶面的金属原子 时,会使金属原子内层电子跃迁,同 时释放出X射线。
肺癌
X线胸片可以观察到肺部肿瘤的形态、大小、边缘 和密度,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胸膜疾病的诊断
胸腔积液
X线胸片可以观察到胸腔积液的存 在和量,有助于判断积液的性质 和病因。
胸膜炎
X线胸片可以观察到胸膜增厚、粘 连等病变,有助于胸膜炎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
胸壁疾病的诊断
肋骨骨折
X线胸片可以观察到肋骨骨折的部位、 数量和形态,有助于肋骨骨折的诊断 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正常肺部呈半透明状,肺纹理清晰, 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无异常 密度影。
纵膈
纵膈居于胸廓中央,内含心脏、大血 管、气管、食管等重要器官,密度均 匀,形态规则。
异常胸部X线影像解析
胸廓畸形
胸廓形态异常,如鸡胸、漏斗胸 等,骨皮质密度不均。
纵膈病变
纵膈内出现密度增高或减低区, 形态不规则,如肿瘤、囊肿等。

胸部X线摄影技术

胸部X线摄影技术

胸部X线摄影技术胸部X线摄影技术应用解剖胸部:分为胸廓(胸骨、肋骨、胸椎)、肺、纵隔(心、大血管、食管、气管)。

肺:分左右两部分,位于胸廓之内,纵隔两侧,上达胸廓上部,下达膈面,右侧大于左侧,上部为肺尖,下位肺底,外为肋面,内为纵隔面,肺尖高于锁骨,右侧膈肌高于左侧平均1~3cm,肺底向上凹陷,肺组织质软而轻,内含气体,肺比重低(0.35~0.75)。

心、大血管:心由两房和两室构成。

左心房在上,位置最高,稍偏后;右心房位于心的右上部。

右心室位于心的前下部,左心室位置最低,在心的左下缘偏后,构成心尖部分。

主动脉升部起于左心室,上升至第四胸椎水平走向左后,形成主动脉弓,并沿胸椎的左缘下行为主动脉弓的降部。

肺动脉起于右心室,向上后方至主动脉弓下分为左、右肺动脉。

体表定位标志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

5.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心脏位置用A B C D四点表示:A点左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中线3.5cm,B点在左侧第5肋间距中线8cm,C点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距中线3cm,D点在第6胸肋关节。

主动脉弓在第2胸肋关节与第4胸椎平面,肺动脉位于心底上方。

摄影注意事项1.认真阅读摄影申请单,正确选择摄影体位,胸部常规为站立位后前位,病情严重可采用半坐位或卧位。

2.胸部摄影采用远焦片距摄影成人肺像为150~180cm,心像为180~200cm,小儿为100cm。

3.肺像及膈上肋骨摄影为深吸气后屏气,心像为平静呼吸下屏气。

4.肺部摄影要求摄影时间尽量缩短,以免心脏.跳动产生模糊。

5.两肺密度差别较大时,可采用高千伏摄影。

6.常规胸片如观察肺像曝光条件要用较小的条件,心像则采用较大的曝光条件。

胸部疾病的X线检查方法

胸部疾病的X线检查方法

胸部疾病的X线检查方法
胸部疾病的种类繁多,X线片是其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主要分为:胸部摄片、胸部透视、特殊检查(高千伏摄影)及造影检查。

一、胸部摄影
其常见的体位包括正位(P-A位A-P位)、侧位(左右侧)、斜位、前弓位。

优点:射线较透视少;有永久记录,便于复查。

缺点:不能动态观察。

1、正位
2、侧位
3.斜位片:常用来显示肋骨腋段的骨折。

4.前弓位:主要用于显示肺尖部及锁骨、肋骨重叠的病变。

二、胸部透视
多作为胸部摄片的补充检查,对比度不及胸片。

优点:方法简单;多体位、动态观察。

缺点:不易发现细小病变;没有永久记录。

三、特殊检查(高千伏摄影)
高千伏摄影,是用120kV以上的管电压产生的能量较大的X线,获得在较小密度值范围内显示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影像的一种摄影方法。

由于DR、CT及MR的应用,现应用已不多。

特点:电压≥120kv、5-7mAs;减少胸壁、软组织及肋骨对肺部病变的干扰。

四、造影检查
血管造影主要有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造影,用于检查肺动脉瘤、肺动静脉瘘、肺动脉发育不良及不明原因的咯血。

胸部X线检查技术(心脏大血管造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胸部X线检查技术(心脏大血管造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 4、左冠状动脉造影蜘蛛位: • 也称左前斜头位,即影像
增强器置于左前斜(LAO)40 ~600,并向足倾斜15~250( CAU)。显示左主干、中间支 、前降支及回旋支分叉部,及 各分支近段。
• 5、右冠状动 脉造影LAO 30~400位:
• 也称正位或 摄影体位,右 冠状动脉主干 显示呈“C”型 切线位。
(二)左心造影
1.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①左心先天性心脏病及血管畸形患者; ②瓣膜性心脏疾病患者; ③各种肥厚扩张、限制性心肌病; ④心脏占位性疾病患者。
• (2)禁忌证: • ①对碘过敏患者; • ②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 ③严重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患者; • ④严重心率失常、电解质紊乱患者。 • ⑤.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 • ⑥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
• 5.标准影像显示 • 胸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清晰显示。主动
脉升部与降部在前后位影像上略有重叠 ,侧位影像显示主动脉展开。
(四)腔静脉造影
1.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①腔静脉内血栓; ②腔静脉位置异常; ③周围病变所致腔静脉狭窄、梗阻及受累情况。 (2)禁忌证:同前
• 2.检查前准备同前 • 3.检查方法 • Seldinger穿刺技术,上腔静脉一般在肘正
• (2)禁忌证: • ①对碘过敏患者; • ②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患者; • ③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 ④电解质紊乱患者;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患
者。
2.检查前准备
①术前谈话,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测定出凝血时间及碘过敏试验; ③训练术中呼吸和屏气方法; ④术前2~3小时禁食、禁饮; ⑤对精神紧张者给予适当镇静;
2.检查前准备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胸部摄影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胸部摄影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气曝光。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胸部正位影像,肺尖、两侧 胸壁及双肋膈角包括在照片内,两侧胸锁关节对 称,肩胛骨不与肺组织重叠,心脏大血管边缘及 双膈顶锐利,肋骨纹理清晰。
2023/6/8
13
循环系统X-ray检查
2023/6/8
14
循环系统X-ray检查
2.心脏大血管左侧位(常规位)
1.胸部后前位(常规位)
【滤线器】+ 【焦-片距】150cm
胸部后前位显示图
【标准影像显示】双肺后前位影像。肺尖、两侧 胸壁及双肋膈角包括在照片内。两侧胸锁关节 对称,肩胛骨不与肺组织重叠,T1~4显示清 晰,心脏大血管边缘及双膈顶锐利,肋骨纹理 清晰。
【用途】胸部后前位平片是X线检查胸部的疾患 的初选位置。
【中心线】水平投射,经胸骨角与 剑突连线中点,垂直暗盒射入。
胸部前弓位(前后 方向)体位
2023/6/8
7
胸部X-ray检查
3.胸部前弓位 (前后方向)
【滤线器】+
【焦-片距】180cm
【呼吸方式】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标准影像显示】此位置显示肺部前凸位影像,常用 来观察肺尖与锁骨上或肋骨重叠的病变。
2023/6/8
2
胸部X-ray检查2023/6/8源自3胸部X-ray检查
2.胸部侧位(常规位)
【体位】被检者侧立于摄影架前, 两臂上举,交叉抱头,使两肩尽 量不与肺部重叠;暗盒或上缘平 第7颈椎,前胸壁及后背部与暗盒 边缘等距。
【中心线】水平投射,平第5胸椎高 度经侧胸壁中点,垂直暗盒射入 。
【呼吸状态】深吸气后屏气 【滤线器】+
【用途】此位置主要显示下胸部轴位影像,对 叶间积液和右肺中叶不张等有诊断价值。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一、胸片(一)适应证1.肺部及气道病变。

2.心脏及大血管病变。

3.纵隔和横膈病变。

4.胸膜和胸壁病变。

5.肋骨骨折及骨质病变。

6.常规体格检查。

(二)禁忌证无。

(三)注意事项1.对站立有困难者及婴幼儿,可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摄影。

2.常规使用高电压摄影,使用滤线器(栅比不小于10:1)。

3.前弓位属于胸部平片的一种特殊体位,在观察肺尖病变、下胸部叶间胸膜积液及右中叶肺不张时予以采用。

(1)当患者身体后倾角度不够时,中心线可向头侧倾斜12°,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联线的中点,射入照射野中心。

(2)因该摄影体位要求患者的倾角较大,故胸片架要稳固可靠,以防患者摔伤。

(3)婴幼儿及体弱不能配合者不宜选择该体位。

(4)观察下胸部叶间胸膜积液及右中叶肺不张时可采用前弓位的后前向。

4.做好患者屏气训练。

(四)操作方法1.后前位(1)患者面向胸片架站立,前胸壁紧贴胸片架面板,两足自然分开.身体站稳。

(2)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照射野中线,下颌稍仰,置于额托之上,照射野上缘超出两侧肩部。

(3)双肘届曲,上臂内旋,手背置于髋部,锁骨呈水平位。

(4)中心线通过第4 胸椎处垂直射入。

(5)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2.侧位(1)患者侧立于胸片架前,被检侧靠近胸片架。

(2)两足分开,身体站稳,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

(3)胸部腋中线对准照射野中线,前、后胸壁与照射野两侧缘等距离。

(4)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

(5)中心线对准第4胸椎平面的侧胸壁中点并垂直射入胶片。

(6)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3.前弓位(前后向)(1)患者背向摄片架直立,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准照射野中线。

(2)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肘部弯曲,手背置于髋部,双臂(3)身体稍离开摄片架,上胸部向后仰使上背部紧贴胸片架面板,腹部向前挺出。

(4)照射野上缘须超出肩部上方约7cm。

(5)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2°,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联线的中点,垂直射入照射野中心。

胸部线摄影护理课件

胸部线摄影护理课件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安静
在胸部线摄影检查过程中,保 持室内安静,避免影响医生对
影像的判断。
配合医生指令
按照医生的指令正确摆位,确 保影Biblioteka 质量。穿着适当保持平静
在检查前应更换适当的衣服, 避免穿着带有金属扣子或钢圈
的内衣,以免产生伪影。
在检查过程中,尽量保持平静, 避免因呼吸或身体移动导致影
像模糊。
曝光不足或过度
曝光不足或过度会导致 影像质量不佳,影响诊
断结果。
位置不正
伪影干扰
位置不正会导致影像变 形,影响诊断结果。
伪影干扰会导致影像出 现异常,影响诊断结果。
患者配合不佳
患者配合不佳会导致影 像质量不稳定。
问题发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曝光不足或过度
原因可能是设备参数设置不正 确或曝光条件不合适。处理方 法为调整设备参数或曝光条件,
胸部线摄影中的护理
01
02
03
定位
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检查要 求,选择合适的体位和角 度,确保影像清晰可见。
防护措施
在胸部线摄影过程中,护 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 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 手套等,确保自身安全。
观察患者反应
在胸部线摄影过程中,护 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反 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或 停止检查。
胸部线摄影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前景
早期筛查
胸部线摄影在早期筛查肺癌、肺 结核等胸部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价 值,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
率。
病情监测
胸部线摄影可用于长期监测患者 的病情变化,为制定治疗方案和
调整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康复评估
胸部线摄影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康 复情况,指导康复训练和判断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X线摄影技术
胸部X线摄影技术
应用解剖
胸部:
分为胸廓(胸骨、肋骨、胸椎)、肺、纵隔(心、大血管、食管、气管)。

肺:分左右两部分,位于胸廓之内,纵隔两侧,上达胸廓上部,下达膈面,右侧大于左侧,上部为肺尖,下位肺底,外为肋面,内为纵隔面,肺尖高于锁骨,右侧膈肌高于左侧平均1~3cm,肺底向上凹陷,肺组织质软而轻,内含气体,肺比重低(0.35~0.75)。

心、大血管:
心由两房和两室构成。

左心房在上,位置最高,稍偏后;右心房位于心的右上部。

右心室位于心的前下部,左心室位置最低,在心的左下缘偏后,构成心尖部分。

主动脉升部起于左心室,上升至第四胸椎水平走向左后,形成主动脉弓,并沿胸椎的左缘下行为主动脉弓的降部。

肺动脉起于右心室,向上后方至主动脉弓下分为左、右肺动脉。

体表定位标志
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

5.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
心脏位置用A B C D四点表示:
A点左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中线3.5cm,
B点在左侧第5肋间距中线8cm,
C点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距中线3cm,
D点在第6胸肋关节。

主动脉弓在第2胸肋关节与第4胸椎平面,肺动脉位于心底上方。

摄影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摄影申请单,正确选择摄影体位,胸部常规为站立位后前位,病情严重可采用半坐位或卧位。

2.胸部摄影采用远焦片距摄影成人肺像为150~180cm,心像为180~200cm,小儿为100cm。

3.肺像及膈上肋骨摄影为深吸气后屏气,心像为平静呼吸下屏气。

4.肺部摄影要求摄影时间尽量缩短,以免心脏.跳动产生模糊。

5.两肺密度差别较大时,可采用高千伏摄影。

6.常规胸片如观察肺像曝光条件要用较小的条件,心像则采用较大的
曝光条件。

7.胸部主要检查肺脏时,常规取后前位与侧位;主要检查心脏时常规取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与左侧位(称“心脏三位片+左侧位片”),为观察左心房与食管的关系,须口服医用硫酸钡。

8.胸片摄影一般用滤线器,如为高千伏则不需要使用。

9.成人摄影用胶片为12×14英寸、14×14英寸或14×17英寸,小儿酌减。

10.摄影时去除衣物、异物、敷料,应注意对被检者的X线防护。

一、胸部后前位
1.摄影目的:
观察胸廓、肺部、纵隔及膈肌的病变,同时了
解心及大血管的形态和大小。

2.胶片及放法:
12×15英寸,瘦长者暗盒竖放,矮胖者暗盒横放。

3.摄影距离:
150㎝(肺)或180~200㎝(心)的焦片距。

4.摄影体位
①患者立于摄影影架前,面向胶片,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前胸紧贴暗盒,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胶片中线且垂直;
②头稍向上仰,下颌置于暗盒上缘,双手向内翻转270°,手背放在髂骨处,双侧肘部向前移,将肩胛骨拉向外侧;
③肩部下垂使锁骨呈水平位,有发辫者将发结置于头上或暗盒背后;
④胶片上缘超出锁骨2㎝~6㎝,两侧腋部皮肤与胶片边缘等距,下缘包括第十胸椎。

5.中心线:
①观察肺部中心线对准第五胸椎,水平投照,垂直暗盒射入胶片中心。

②观察心、大血管时,中心线对准第七胸椎(肩胛下角)垂直暗盒射入胶片中心。

6.屏气方式:
①肺像深吸气后再屏气曝光。

②心像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7.标准片显示
(1)空气曝光区深黑,两侧膈肌以下透明;
(2)肩胛骨投影于肺野以外;
(3)第1~4胸椎显示清晰,其余胸椎隐约可见;
(4)肺门到肺外带纹理清晰,心脏边缘清晰;
(5)心脏边缘、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及两侧膈肌边缘锐利,肋骨骨小梁清晰可辨;
(5)锁骨与第4后肋重叠,胸锁关节左右对称,肺尖充分显示;(6)标记无误,排列整齐,照片内无伪影。

二、胸部侧位
1.摄影目的:
①观察病变侧肺组织和心影后方肺组织及前后肋膈角的病变。

②观察左心室、右心室、主动脉、肺动脉的情况及心脏与食管之间的关系。

2.胶片及放法:
12×15英寸,直放于摄影架上。

3.摄影距离:
150㎝(肺)或180~200㎝(心)的焦片距。

4.摄影体位:
①患者侧立于摄影架前,身体冠状面与胶片垂直;
②肺部摄影将病变侧贴近胶片,心脏摄影时将左侧胸部贴近胶片;
③双足轻度分开稳定身体,两臂上举屈肘前臂交叉抱头,肘关节向前,将肩胛骨拉向上后方,前胸壁及后背包入片内;
④暗盒竖放于摄影架上,胶片上缘平第七颈椎,下缘达第十二胸椎的高度,摄取心大血管时,曝光时需口服硫酸钡使食管显影。

5.中心线:
①水平投照,对准第五胸椎的高度侧胸壁的中点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②摄取心大血管时,中心线经第七胸椎的高度侧胸壁的中点水平射入胶片。

6.屏气方式:
①肺像深吸气后再屏气曝光。

②心像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7.标准片显示:
①第4胸椎以下椎体清晰可见,无双边影。

②两侧后肋、两侧膈肌重叠良好,肺尖部清晰显示,胸骨两侧缘重叠良好。

③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可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

④心脏、
主动脉移行部及降主动脉走向清晰显示,如吞钡则钡剂充分显示在食管上,边缘锐利。

⑤空气曝光区深黑,标记无误,排列整齐,照片内无伪影。

三、胸部右前斜位(第一斜位)
1.摄影目的:
用于观察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及肺动脉段的形态。

2.胶片及放法:
12×15英寸,直放于摄影架上。

3.摄影距离:180~200㎝的焦片距
4.摄影体位:
①患者面向胶片站立,身体向左旋转至冠状面与暗盒呈45°~55°角;
②右侧前胸壁紧贴暗盒,左臂上举屈肘抱头,右臂内旋,伸向后下方,手背置于髋后;
③曝光时口服硫酸钡,以显示食管;
④暗盒竖放于摄影架上,胶片上缘超出锁骨上5㎝~6㎝,下缘包括第十二胸椎,左、右缘包括左前和右后胸壁。

5.中心线:
水平投照,中心线对准第六或七胸椎水平线,经左侧肩胛骨下缘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6.屏气方式: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四、胸部左前斜位(第二斜位)
1.摄影目的:
用于观察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及胸部主动脉的形态。

2.胶片及放法:
12×15英寸,直放于摄影架上。

3.摄影距离:180~200㎝的焦片距
4.摄影体位:
①患者面向胶片站立,身体向右旋转至冠状面与胶片呈60°~65°角;
②左前胸紧贴暗盒,左臂内旋,伸向后下,手背置于髋后;
③右臂上举屈肘抱头;
④暗盒竖放于摄片架上,胶片上缘超出锁骨5㎝~6㎝,下缘包括膈肌以下,两侧缘包括右前及左后胸壁。

5.中心线:
水平投射,经第六或七胸椎水平线,经右侧肩胛骨下缘垂直射入,垂直暗盒射入胶片中心。

6.屏气方式: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五、胸部前凸前后位
1.摄影目的:
用于观察肺尖的病变。

2.胶片及放法:
12×15英寸,横放于摄影架上。

3.摄影距离:150㎝的焦片距
4.摄影体位:
①被检者面向X线管站立,身体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并对准暗盒中线;
②双足在摄影架前20cm处分开站稳,身体保持平衡;
③手背置于髋部上方,肘关节屈曲内旋;
④身体后仰,肩部紧靠暗盒,头轻度前倾,腹部前凸挺出,使冠状面与暗盒呈45°角,胶片超出锁骨上约6—7cm。

5.中心线:
水平投射,经胸骨柄下缘,向头侧倾斜5°~10°垂直胶片射入。

6.屏气方式:
深吸气后再屏气曝光
六、胸部后仰后前位
1.摄影目的:
用于检查右中叶肺不张及斜裂下段积液。

2.胶片及放法:
12×15英寸,横放于摄影架上。

3.摄影距离:150㎝的焦片距
4.摄影体位:
①被检者面向摄影架站立,身体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并对准暗盒中线;
②腹部前凸贴于摄影架,双手持摄影架,稳定身体。

③身体后仰
,使冠状面与暗盒呈45°角,胶片超出锁骨上约6—7cm。

5.中心线:
水平投射,经第4胸椎水平垂直胶片射入。

6.屏气方式:
深吸气后再屏气曝光。

特体位殊仰卧前后位
仰卧侧位
侧卧前后位
半卧位
病重、术后不能起床而需观察胸腔液体者需直坐或半坐前后位,坐起也有困难者取仰卧前后位。

少于200ml的胸腔积液,在立位片因存留在肋膈角内往往不能显示;因病重不能起坐而有液、气胸的患者,均可用侧卧后前位摄片。

不能起立的患者,需观察胸部侧位影像者及因胸腔积液遮蔽的前部肺野皆可用胸部平卧侧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