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各部位影像学图

医学影像学各部位影像学图
优缺点
头颅CT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颅内 结构,但存在辐射损伤的风险。
详细描述
头颅CT能够清晰地显示脑组织、脑室、 脑池等结构,对于脑出血、脑梗死、 颅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适用人群
适用于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等 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前评估。
头颅MRI
总结词
头颅MRI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头部进行扫描,通 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影像,用于观察颅脑内部结构的一种检 查方法。
四肢影像学图
四肢X线片
总结词
用于观察骨骼结构,判断骨折、关节脱位等骨骼病变。
详细描述
X线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四肢骨骼的结构和病变。 通过X线片,医生可以诊断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等疾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肢CT
总结词
用于观察骨骼和软组织的细节,提高对病变的检出率。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腹部X线片主要用于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和位置,如胃肠道、肝脏、胆囊、胰腺等。它可以显示脏器的轮廓、大 小、密度以及是否存在异常肿块或钙化灶。腹部X线片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但敏感度较低,对于早期病变 可能难以发现。
腹部CT
总结词
腹部CT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详细检查的影像学方法。
胸部X线片
总结词
胸部X线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 观察胸部结构和病变。
详细描述
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肺部、胸膜、胸壁、纵隔等部位的 病变,常用于检查肺炎、肺结核、肺癌、胸腔积液等疾 病。X线片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分辨率 较低,对一些微小病变的检出能力有限。
胸部CT
总结词
胸部CT是一种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显示胸部结构和病变。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三节: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三节: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常采用“九区分法”:即用两条水平线和两 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上水平线为经 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 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 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所分的九个区,上部为腹上区、左季肋区和 右季肋区,中部为脐区、左腰区和右腰区, 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区。
侧面定位标志 肩胛上角
肩胛下角
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脐上3cm 脐 脐下3cm 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耻骨联合
肋弓下缘(最低点) 髂嵴 髂嵴下3cm
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颅骨形态结构复杂,相互重叠。在X线摄影 中须根据体表定位点、线、面,准确地摆放 头颅的体位及 中心线入射点(中心点)。
体表定位标志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1、内踝:胫骨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腓骨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14、髌骨: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18、髂嵴: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髂前上棘: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1、定位点 (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称为眉间。 (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称为鼻根。 (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称外耳孔。 (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称为枕外隆凸。 (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 (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称为下 颌角。

X线技术 人体各部位技术操作

X线技术 人体各部位技术操作

部位焦-片距及中心线包括的影像注意的细节、用途上肢:手正位焦-片距75—100cm、中心线-第3掌指关节(或第3掌骨头)。

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影像,其余四指的掌指骨及关节、腕部诸骨及桡掌关节与尺桡关节均呈正位影像;如需测定手部异物和观察骨折或脱位时的骨块移位情况是需加照手部侧位片(中心线对准第二掌骨头)手斜位75-100cm,中心线-第5掌指关节,掌面与胶片呈45度。

主要检查第2、3掌骨的斜位;第1-5掌骨、指骨及骨间关节呈斜位影像,第4、5掌骨基底部相互重叠。

腕关节正位75-100cm,中心线-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处,手半握拳显示腕关节正位影像还有舟骨后前位哦。

腕关节侧位75-100cm,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显示腕关节侧位影像,尤其对月骨脱位的诊断更有价值。

注意侧位腕骨解剖位置。

尺桡骨正位75-100,中心线-前臂中点,手掌朝上,腕部稍外旋显示尺桡骨、腕关节及肘关节的正位影像尺桡骨侧位75-100cm,中心线-前臂中点,肘部约屈90度,肩部与肘部放在同一水平,使肘部与肱骨远端贴在探测器上。

显示尺桡骨及腕关节与肘关节的侧位影像,肘关节正位75-100cm,中心线-肘关节横纹中点(或肱骨内外上髁间中点),肩部与肘关节在同一平面上,腕部稍上抬。

图像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上段;关节间隙呈一字样,肱桡关节面无骨性重叠肘关节侧位75-100cm,经肘关节间隙,肘关节屈90度,尽量在同一平面肱骨内外髁重叠构成圆形致密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肱骨正位片75-100cm,站立位、上肢伸直、手掌向上,上臂和肩部紧贴探测器面上。

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

焦片上下缘包括肩关节与肘关节。

肱骨侧位片75-100、手臂上抬,前臂内旋、肘关节弯曲、拇指向上;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同上。

肩关节正位75-100,经肩胛骨喙突,屏气曝光,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为使肩关节无肱骨头重叠呈切线显示应取15度斜位,肱骨头与肩胛盂有1/3呈纺锤状重叠面;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cm不应重叠,肱骨大结节显示;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mm的肩锁关节面;肩关节斜位75-100,经肩部上缘内下方各5cm处,倾斜45度角,屏气曝光显示关节盂和肱骨头间的关节间隙肩关节腋窝位肩关节穿胸位冈上肌出口位 1.体位:患者取后前立位或坐位,被检侧肩关节靠近并贴紧成像板,身体冠状面与成像板成60°夹角;检测手腕置于对侧肩上或者别于身前,使肱骨向对侧上移或尽量后移,使肱骨近段不与肩胛骨重叠。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对比剂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对比剂

(1)钡剂
医用硫酸钡:为纯净的硫酸钡粉末,多用于食管、 胃、肠、窦道及瘘管检查。
(2)碘剂
1)泛影钠 为无色透明溶液,粘稠度较小,常用 于静脉肾盂造影和各种血管造影。也可用于瘘管、 胆管“T”型管造影。
2)泛影葡胺 常用于静脉肾盂造影、心血管及脑血 管造影。该药粘稠度较大,不易做高浓度快速 注射。
(二)对比剂引入体内的方法
1.直接引入法 是通过人体自然孔道、病理瘘管或 体表穿刺等途径,直接将对比剂引入造影部位。 有:①口服法②灌注法③穿刺注入法。
2.间接引入法 是将对比剂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入体 内,经过吸收,利用某些器官的排泄功能,将 对比剂有选择地聚集到需要检查的部位而产生 对比。有:①生理排泄法②生理吸收法。
一、对比剂
(一)对比剂的分类、种类及临床应用
对比剂分为阳性对比剂和阴性对比剂两大类。
1.阴性对比剂 是一种密度低、吸收X线少、原子 序数低、比重小的物质。
在X线照片上显示为密度低(黑色)的影像。常用 的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阳性对比剂 是一种密度高、吸收X线多,原子 序数高、比重大的物质。在X线照片上显示为 密度高(白色)的影像。常用的对比剂有钡剂 和碘剂。
7)碘苯六醇 为非离子型对比剂,可直接用于心血 管造影。由于此药较甲泛葡糖对神经的毒性更 低,副作用更少,且不需临时配制,常取代甲 泛葡糖。临床多用于椎管、心血管、尿路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CT增强检查等。
8)碘曲伦 是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椎管对比剂,也 常用于选择性血管造影等。
9)碘番酸 常用于口服胆囊及胆总管造影。 10)胆影葡胺 临床上仅用于静脉胆系造影。 11)碘化油 常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也用于瘘管、
(三)对比剂的药敏试验、阳性反应及急救措施

正常人体各部位X线详解

正常人体各部位X线详解

X线的物理特性
01
02
03
穿透性
X线能穿透人体组织,使 不同密度的组织在影像上 呈现不同的密度影。
荧光效应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出 荧光。
感光效应
X线能使胶片感光,从而 形成影像。
X线成像原理
穿透与吸收
X线穿透人体时,不同组织对X线 的吸收程度不同,形成对比度。
聚焦与放大
通过特定的透镜系统,将X线影像 聚焦并放大,以便更清晰地观察。
均匀。
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袋 状结构,密度均匀,蠕
动波可见。
泌尿系统的X线表现
肾脏
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密度均 匀,肾盂肾盏显影良好。
输尿管
X线表现为细长的管状结构,走行自然,密度均匀。
膀胱
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囊状结构,充盈时呈圆形或 椭圆形,排空时呈锥形。
生殖系统的X线表现
男性生殖系统
颅内组织的X线表现
脑实质
由于脑实质富含水分,X线平片上呈现相对较低的密度,不易显示其细微结构。
脑脊液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脑脊液在X线平片上呈现黑色影像,有助于判断脑室大小 和形态。
颞骨的X线表现
颞骨骨质
颞骨骨质在X线平片上呈现致密的白色影像,可清晰显示骨皮质和骨松质的细微 结构。
颞骨气化
颞骨部分区域可发生气化,X线平片上呈现密度较低的影像,有助于判断颞骨气 化的程度和范围。
无骨质增生或破坏。
胸椎
胸椎X线表现为各椎体大小、 形态正常,椎间隙均匀一致,
无骨质增生或破坏。
腰椎
腰椎X线表现为各椎体大小、 形态正常,椎间隙均匀一致,
无骨质增生或破坏。
骶椎
骶椎X线表现为各椎体大小、 形态正常,椎间隙均匀一致,

X线技术人体各部位技术操作

X线技术人体各部位技术操作

二、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尺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内侧的突起。

2、桡骨茎突为前臂近腕外侧的突起。

3、尺骨茎突鹰嘴为肘关节的茎突。

4、肱骨内上髁为肘关节内侧的突起。

5、肱骨外上髁为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6、肱骨大结节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7、锁骨为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的内高外地的骨骼。

8、肩峰为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9、肩胛骨喙突为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的突起。

10、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11、内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为胫骨上段前缘的突起。

14、髌骨为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为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为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为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18、骼嵴为骼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骼前上棘为骼骨前上方的突起。

,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为股骨上段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

三、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段连接,平对气管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11胸椎椎体高度。

4、肋弓构成胸廓下□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

四、脊椎体表定位标志。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92259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92259

②听眦线,外眦角与外耳孔的联线,又称 头颅基底线。
a
3
• 另外,头颅骨摄影时要用滤线栅,吸收 散射线,提高摄影效果。由于新的检查 技术的出现(CT、MR),使许多传统 的头颅位置不用或少用,如:颌下顶位、 眼眶位、鼻骨、颞骨、乳突、鼻窦的一 些摄影和位置等,本节不再述。
a
4
1.头 颅 后 前 位
7. 尺 桡 骨 侧 位
a
63
8. 肘 关 节 前 后 位
a
64
9. 肘 关 节 侧 位
a
65
10. 肱 骨 前 后 位
病人取仰卧位。
被检侧上臂紧
暗盒。前后位
时手臂伸直,
手掌向上。侧
位时肘关节弯
曲,前臂内转
成侧位姿势。
中心线均对准
肱位
a
67
12. 肩 关 节 前 后 位
有生理弯曲存在。 摄影时要注意:
• ①矫正生理弯曲,尽量减少影像失真; • ②除第1、2颈椎外,其他颈椎、胸椎、
腰椎、骶骨前后位、侧位的摆法 基本 相同,中心线均取所摄位置的中心;
a
29
③ 下部脊柱摄影前要清除肠内容物及 排尿;
④ 脊柱多采用前后位和侧位,必要时 须加摄斜位片。如外伤、脊椎病等
⑤必须用滤线设备吸收散射线 ⑥ 拍摄脊柱片时必须深吸气后曝光 ★ ⑦ 胸腰段及骶骨侧位的摄影条件 ★
病人取仰卧位。 肩胛骨喙突对准 台面中线,肩部 紧靠台面。手臂 伸直,手掌向上。 中心线对准喙突。
a
68
(四) 下肢
a
69
1. 足 部 前 后 位
7. 乳 突 罗 氏 位
a
13
8. 乳 突 许 氏 位
a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脊柱摄影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脊柱摄影

【影像显示】显示颈椎斜位 影像,右(左)前斜位显示 右(左)侧椎间孔和椎弓根; 椎间孔呈卵圆形排列,显示 于椎体与棘突之间,椎弓根 投影于椎体正中,上下关节 突显示清晰;椎骨纹理清晰; 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5.胸椎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胸椎正位形态及椎旁软组织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 垂直于床面并重合于IR中线;两臂置于身旁,下肢伸直 或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两足平踏床面;IR上缘平第7颈 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相当于胸骨体中点), 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显示第十一胸 椎至第二骶椎椎骨侧位及部 分软组织像;第三腰椎椎体 无双边现象;椎弓根、椎间 孔、椎间关节、腰骶关节及 棘突显示;椎体骨皮质和骨 小梁结构清晰显示;周围软 组织层次可见。
10.腰椎斜位
【摄影目的】观察腰椎斜位形态、排列曲度、棘突、椎 间孔、椎弓根、上下关节突及骨质等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两臂上举抱头,身 体向后仰,使冠状面与床面成45°角,第三腰椎棘突置 于床中线后4cm。IR上缘包括第十一胸椎,下缘包括上 部骶椎。 【中心线】中心线经第3腰椎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 第3~12胸椎 侧位影像显示于照片正中, 胸椎序列略呈后突弯曲;椎 体前后缘呈切线显示,无双 边影现象;椎间隙显示清楚, 各椎体及附件结构清晰均包 括在照片中。
7.上段胸椎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上段胸椎侧位的形态、曲度及骨质等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身体稍后倾,近床侧上肢上举, 远床侧上肢外旋并尽量伸向后下方,使双侧肩部交错。 【中心线】经远床侧锁 腰骶关节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腰骶关节面骨质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两臂置于身旁,双 下肢伸直并拢,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重合于IR中 线;IR上缘包括第4腰椎,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中心线】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5°~20°角,经两侧髂前 上棘连线中点处射入。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在全脊柱畸形矫治工作中,虽然CT、MRI也能 获取全脊柱影像,但不能进行立位检查,无法观 察脊柱在重力情况下的功能状态图像,故全脊柱 X线摄影技术是脊柱侧弯矫形术前、术后检查的 首选方法。
临床应用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
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 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பைடு நூலகம்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
* 全脊住X线摄影中注意事项:
➢ 需站立位检查,避免平卧位时由于重力因素改变以及自身体位的改变,所测的角度和站 立位会有部分差别,进而影响准确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 检查时需脱鞋,光脚站在地上或者医生要求的平台上。(因为有的患者鞋里垫着矫正鞋垫,
忘了拿出来。就算没有矫正鞋垫,有的鞋底也已经被磨的变了形,会影响拍摄结果的)
➢ 一般不建议脱掉支具后立刻拍片,因为脱支具后脊柱会逐渐出现一些反弹。建议脱支具 24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拍片。但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时间要求,一切以医嘱为准。
➢ 向被检者详细解释检查步骤,被检者保持静止为检查成功的重要因素。 ➢ 由于摄影距离大,曝光量大,应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脊柱侧弯的患者,可以观察整段脊柱的侧弯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 以通过站立式的脊柱全长片,观察患者的体态改变,受力方向。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 全脊住正位体位设计 ★
患者立于踏板上,面向球管,背靠 床面。
双手扶住把手,双下肢直立,双足 略分开,保持身体静止。
双眼平视前方,头,颈,胸和腹部 的矢状面保持同一水平面,矢状面 和床面垂直。
人体正中线与床面中线重合。

X线投照规范

X线投照规范

3 .第1 肋弓及颈旁软组织均应包括在照片内。

(三)颈椎——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 1 .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人体正中矢状面平行于摄影架面板,外耳孔与肩峰连线置于暗盒中线。

2 .头部后仰,下颌前伸,使上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连线与水平面平行。

3 .双肩尽量下垂,必要时辅以外力或持重物向下牵拉。

4 .胶片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肩峰。

5 .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6 .摄影距离为100 ~150cm 。

7 .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前后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8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1 .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 .根据X 线机性能,尽量加大摄影距离,以减小影像放大。

3 .照片包括外耳孔、第7 颈椎及颈部前后缘软组织。

4 .外伤危重病人只能采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

应尽量减少头的搬动,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帮助,避免在检查时加重损伤(四)颈椎——后前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 1 .病人面向立式摄影架前站立,身体旋转,被检侧前胸靠近面板,对侧远离。

使人体冠状面与摄影架面板约呈55 o ~ 2 .头部偏转呈侧位姿势,下颌略前伸,上肢尽量下垂。

3 .颈椎椎体序列置于暗盒长轴中线。

4 .暗盒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第 1 胸椎。

5 .使用滤线器。

6 .摄影距离为100 ~150cm 。

7 .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8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1 .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 .尽量加大摄影距离,以减小放大失真。

3 .照片包外耳孔、第7 颈椎及颈部前后软组织。

4 .此位置亦可采取俯卧位摄影或选择前后斜位。

5 .特别注意左右标志准确,它代表着照片中所显示的是哪侧的椎间孔。

(五)颈、胸段——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 1 .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检查操作规程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检查操作规程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检查操作规程1 摄影前准备摄影前应做好如下准备:——脊柱X线摄影图像中一定要包括邻近具有明确标志的椎体,以便鉴别椎体的序列。

——上、下部脊柱X线摄影要注意性腺、甲状腺、眼晶状体等部位的辐射防护。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均应使用滤线栅。

——脊柱外伤受检者,搬动时易损伤脊髓和血管。

因此,动作要谨慎避免二次损伤。

——除无呼吸训练外其它同胸部摄影检查。

2 第1、2颈椎开口位2.1 操作方法——受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影像探测器中线重合。

——头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照射野和探测器包括第1、2颈椎上下缘。

——站立位摄影距离150cm~180cm减少肩部与颈椎部分椎体放大、重叠。

——源-像距离为100cm;——中心线经两嘴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影像探测器。

——曝光时,受检者口尽量张大并发“啊”声。

2.2 图像显示要求——第1、2颈椎及寰枢关节间隙、齿状突于上、下齿列之间清晰显示,第2颈椎位于其正中。

——上、中切牙牙冠与枕骨底部相重,第2颈椎齿突不与枕骨重叠,单独清晰显示。

——寰枢关节间隙及齿状突清晰显示;齿突与第1颈椎两侧块间隙对称,寰枕关节呈切线状显示。

——影像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体外异物伪影、运动伪影和切割伪影等。

1.1.2.3 注意事项——颈椎开口位摄影时,应除去口内的活动假牙。

——外伤受检者的检查应尽量减少头的搬动,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帮助,避免在检查时加重损伤。

3 颈椎前后正位3.1 操作方法——受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或仰卧于摄影台上。

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影像探测器中线重合。

——头略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影像探测器上缘与外耳孔平齐,下缘包括第一胸椎。

——源-像距离为100cm;——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角,通过甲状软骨下缘射入影像探测器。

3.2 图像显示要求——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第3~7颈椎与第1胸椎显示于图像正中。

人体常见部位X线摄影

人体常见部位X线摄影

X线常用摄影体位(一)上肢X线摄影一、手后前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测手掌伸直,掌心向下,五指伸直自然分开。

第三掌骨头置于IR中心。

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若同时摄取双手,中心线经两手第3掌骨头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

3.显示部位:显示被检侧手掌的正位影像。

被检测二至五掌指骨呈正位影像,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像,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显示良好。

二、手后前斜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掌面向下,桡侧抬高,手指内旋,使掌面与IR成45°角。

五指均匀分开稍弯曲,各指尖触及摄影台面,第三掌骨头置于IR中心。

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3.显示部位:显示手的斜位影像,被检侧二至五掌骨指呈正位影像,第四五掌骨基底部有不同程度重叠,手背侧内部及掌侧外部的骨皮质呈切线位显示,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三、腕关节正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掌面向下,肘部弯曲成90度角,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

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置于IR中心。

2.中心线对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入射。

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3.显示部位: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正位影像,桡腕关节面清晰,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四、腕关节侧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尺侧在下,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尺骨茎突置于IR中心。

照射野包括尺桡骨远端和掌骨远端,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经桡骨茎突垂直入射。

3.显示部位:显示腕关节,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侧位影像。

腕骨重叠较多,月骨显示较为清晰,腕部诸骨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八、前臂前后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肩部放低,前臂伸直掌面向下,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或掌心向上前臂长轴与探测器长轴平行)。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X线摄影方向、体位的基本知识及概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X线摄影方向、体位的基本知识及概念
腰椎前后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胸部后前位
心脏后前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
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一、X线摄影方向 X线摄影时,X线中心线投射于被检部位的方向
1. 矢状方向 X-ray中心线与人体矢状面平行的投射方向 前后方向(anteroposterior;A-P) 头部也叫额枕方向 后前方向(posteroanterior;P-A)
胫腓方向 腓胫方向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3. 背底方向 X线束由足背射入,从足底射出。 4. 底背方向 X线束由足底射入,从足背射出。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背底方向 底背方向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三、头部摄影方向
4 俯卧位 被检者的面部及腹侧朝下,贴床面。身体矢状面及水平面(横断面) 与床面垂直,冠状面与床面平行,平卧于床面上。
5 侧卧位 被检者身体一侧朝下,贴床面上。身体矢状面与床面平行,冠状面 与床面垂直,侧卧于床面。左侧朝下为左侧卧位,右侧朝下为右侧 卧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立位 被检者的身体直立,垂直轴与地面垂直。 坐位 被检者的身体呈坐的姿势。躯干部分后仰时
称为半坐位(半卧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立位
坐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上肢X线摄影

上肢X线摄影

骨折与脱位
骨折
X线片上可见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断 端移位,周围软组织肿胀。根据骨折 线的形态和走向,可判断骨折类型, 如横行、斜行、螺旋形等。
脱位
关节的正常对应关系消失,关节间隙 增宽或变窄,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 胀。X线片有助于确定脱位的方向和程 度。
软组织损伤与炎症
软组织损伤
X线片上可见软组织肿胀、密度增 高,有时可见皮下气肿或异物。 对于深部软组织损伤,需结合CT 或MRI检查。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数字化和智能化
三维成像技术
远程医疗服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和智 能化技术将在上肢X线摄影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 ,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帮助医生 更准确地解读X线图像,提高 诊断效率。
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立体 、更真实的骨骼和关节图像, 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 的病情。未来,三维成像技术 将在上肢X线摄影中得到更广 泛的应用。
肌肉与肌腱
上肢肌肉丰富,通过肌腱 与骨骼连接,实现上肢的 各种运动功能。
血管与神经
上肢血管和神经分布密集 ,为上肢提供营养和感觉 、运动功能。
X线摄影设备与器材
X线机
产生X射线的设备,分为固定式 和移动式两种。
探测器
接收X射线并将其转换为可见光 的设备,常用的有影像增强器 、数字平板探测器等。
胶片与暗盒
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效率的建议
制定标准化流程
制定上肢X线摄影的标准化流程,包括患者准备、体位摆放、参数设置、图像获取等步骤 ,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沟通与协作
加强与患者、其他医护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摄影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图像质 量的稳定。
引入数字化技术
引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可以实现图像的即时查看、处理和存储,提高工作效率和便捷 性。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和减少废片率,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婴幼儿骨关节摄影,常规同时摄取双侧影像对比。 7.较厚部位摄影时,应使用滤线栅装置,且选用适当厚度的滤
过板。焦―片距取75~100cm。
三﹑上肢常用摄影体位 (一)手
1.手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一侧;被检 侧手置于暗盒上,掌面 向紧贴暗盒,五指伸直 并稍分开,第3掌骨头 置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 骨头,垂直暗盒射入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茎 突连线中点垂直暗盒射入。
腕关节后前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 显示腕骨、 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 远端的正位影像;腕桡关 节面清晰;软组织影像显 示良好
【用途】多用于腕部外伤, 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 取双侧腕部正位。
腕关节后前位显示图
2.腕关节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 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手 呈半握拳或伸直,腕部尺 侧在下靠近暗盒;尺骨茎 突置于照射野中心。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 不屏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尺桡 骨及前臂软组织侧位 的形态和骨质变化。
尺、桡骨侧位显示图
(四)肘部
1.肘关节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阴极端; 被检侧肘关节伸直, 尺骨鹰嘴置于照射野 中心。
【中心线】对准肱骨内 上髁和外上髁连线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
肘关节前后位摄影体位
腕部尺偏位显示图
(三)前臂
1.尺、桡骨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摄 影床阴极端,背侧在下平放 于暗盒上;暗盒中线与尺、 桡骨长轴平行,并包括其两 端或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 前臂中点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垂直 暗盒射入。
尺、桡骨前后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正位影像;软组 织影像显示良好
• 手后前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片显示】 显示2—5掌、 指骨及腕骨正 位影像,拇指 呈斜位像,软 组织轮廓显示清晰。
手后前位显示图
3.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查侧坐于 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手 掌向下,掌面与暗盒约呈 45°角;各手指均匀分开 且稍弯曲,并使指尖触及 暗盒;第3掌骨头置于照 射野中心。
二、四肢摄影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摄影申请单。 2.四肢长骨摄影时,肢体的长轴应与暗盒长轴平行。且包
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一端时,应至少包括邻近病 变一端的关节。 3.同一张照片上显示正侧位像时,应使肢体方向一致。 4.上、下肢正位基本为前后位,要求矢状面与暗盒垂直。
5.对外伤患者进行摄影时,应尽量采用改变X线中心线方向 或移动摄影床来满足摄影体位的要求。
【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垂 直暗盒射入。
腕关节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腕骨、掌 骨近端和尺桡骨下端的侧 位影像;腕骨重叠较多, 月骨显示较为清晰;腕部 背侧及掌侧软组织影像显 示良好。
【用途】对检查腕骨,尺骨 和桡骨下端骨折移位和关 节脱位情况很有帮助。
腕关节侧位显示图
3.腕部尺偏位(外展位)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 垂直暗盒射入
手后前斜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影像显示】拇指 呈侧位。其他诸骨均呈 斜位影像。
【用途】用于观察第1、 2、3掌、指骨及其关 节的影像结构。因4、 5掌骨部分重叠,4、5 指骨显示为斜位影像, 故适于观察各掌指骨的 背侧皮质。
手后前斜位显示图
5.拇指正位
【体位设计】被检查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前 臂伸直,手及前臂极度内旋,使拇指背侧紧贴暗 盒,其余四指伸直。 【中心线】对准拇指掌指关节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拇指及第1掌骨正位影像。 【用途】观察拇指及其关节或软组织影像结构。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 摄影床旁;被检侧手和前 臂伸直,手掌面向下并向 尺侧偏移;腕部置于远端 抬高与床面而呈20°角的 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茎 突连线中心垂直暗盒射入。
腕部尺偏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为舟骨长 轴展开影像,与其他骨的 邻接面显示清晰。
【用途】此位置可获得舟骨 正面投影,并避免与其它 骨重叠。
6.拇指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 侧前臂伸直,2~5指弯曲呈半握拳状,手背向上, 拇指外侧向下紧贴暗盒。 【中心线】对准拇指掌指关节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拇指及第1掌骨侧位影像。
(二)腕部
1.腕关节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 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手 呈半握拳,掌面向下紧贴 暗盒;尺桡骨茎突连线中 点置于照射野中心。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近端及肱骨远端, 肘关节前后位影像; 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概括观察肘关 节正位投影形态和骨 质情况。
肘关节前后位显示图
2.肘关节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 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肘 关节屈曲约呈90°角,尺 侧在下平放于暗盒上;肱 骨内上髁置于照射野中心。
第10章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
技术
第二节 四肢摄影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尺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内侧的突起。 2.桡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外侧的突起。 3.尺骨鹰嘴为肘关节后侧的突起。 4.肱骨内上髁为肘关节内侧的突起。 5.肱骨外上髁为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6.肱骨大结节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7.肩峰及到的突起。 9.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10.锁骨为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到的内低外高的骨骼。 11.内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为胫骨前上缘的突起。 14.髌骨为股骨远端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为股部远端膝关节内侧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为股部远端膝关节外侧的突起。 17.腓骨小头为股骨外上髁下方可扪及到的突起。 18.髂前上棘为髂骨前上方的突起。 19.股骨大粗隆为股骨外上方的突起。 20.髂嵴为髂骨最高位置处的突起。
【用途】概括观察尺、 桡骨和前臂软组织的 正位形态和骨质情况。
尺、桡骨前后位显示图
2.尺、桡骨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旁。被检 侧前臂伸直,肘部弯 曲呈90°角,肩关节放 低与肘关节相平。前 臂中点置于照射野中 心。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
尺、桡骨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尺骨、 桡骨、腕关节或肘关 节的侧位影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