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梵天寺木塔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 苏教版

《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梵天寺经幢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梵天寺路西端原梵天寺前。

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

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

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鄮)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

后城南塔毁于火。

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

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吴越国国王钱缴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释迦舍利,于梵天寺前建塔,名南塔,后毁于火。

宋乾德三年(965),钱弘在原址建石刻经幢两座,相距10米余,高15.67米,现保存较完好,为浙江省现存经幢之最高者。

梵天寺木塔已经没了在杭州,曾经有一座香火鼎盛的梵天寺。

如今,梵天寺在历史变迁中,终于损毁殆尽,而名噪一时的梵天寺木塔彻底消失在的尘世。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译文】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梵天寺木塔文言文翻译]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文言文翻译]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文言文翻译]梵天寺木塔梵天寺木塔一:梵天寺木塔的阅读答案梵天寺木塔的阅读答案《梵天寺木塔》阅读材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阅读题题目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钱氏据两浙时()(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3)但逐层布板讫()(4)人皆伏其精练()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3.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4分)4.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4分)《梵天寺木塔》阅读题答案1.①统治②派③终了,完毕④通“服”佩服(2分,对2-3个得1分)2.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2分,有两个实词错不给分)3.(4分)未布瓦,上轻;(2分)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2分)(多与少均不给分)4.(4分,)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

(2分)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2分)《梵天寺木塔》参考译文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

《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梵天寺经幢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梵天寺路西端原梵天寺前。

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

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

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鄮)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

后城南塔毁于火。

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

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吴越国国王钱缴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释迦舍利,于梵天寺前建塔,名南塔,后毁于火。

宋乾德三年(965),钱弘在原址建石刻经幢两座,相距10米余,高15。

67米,现保存较完好,为浙江省现存经幢之最高者.梵天寺木塔已经没了在杭州,曾经有一座香火鼎盛的梵天寺.如今,梵天寺在历史变迁中,终于损毁殆尽,而名噪一时的梵天寺木塔彻底消失在的尘世.【文言文】《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译文】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梵天寺木塔》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梵天寺木塔》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梵天寺木塔》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钱氏①据两浙时,于②杭州梵天寺③建一木塔,方④两三级⑤,钱帅⑥登之,患⑦其⑧塔动。

匠师云:“未布⑨瓦,上轻,故如此。

”乃⑩以瓦布之,而动如初(11)。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12)之妻,贻以金钗(13),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14),但(15)逐层布板讫(16),便(17)实(18)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19),塔遂(20)定(21)。

盖(22)钉板上下弥(23)束(24)。

六幕(25)相联如胠箧(26),人履(27)其(28)板,六幕相持(29),自然不能动。

人皆伏(30)其精练(31)。

[注释]①钱氏:指五代时割据浙江的吴越王临安人钱鏐liú(852-932)及其子孙。

②于:在。

③梵(fàn)天寺:后梁贞明2年(916)始建。

④方:刚,才。

⑤级:这里指层。

⑥钱帅:指钱俶chù(929-988),钱鏐的孙子。

⑦患:担心,嫌恶。

⑧其:那。

⑨布:铺。

⑩乃:于是。

(11)初:原来。

(12)喻皓:宋初建筑家,浙东人,曾任杭州都料匠。

善于营造,尤善建塔,所著《木经》三卷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专著,惜已散失。

(13)贻以金钗:即“以金钗贻(之)”,状语后置。

(14)耳:句末语气助词,含“不过如此”的意味。

(15) 但:只要,只不过。

(16)讫:毕,完。

(17)便:立即。

(18)实:结结实实地。

(19)如其言:按照他的话。

如,按照。

(20)遂:就。

(21)定:稳定。

(22)盖:因为。

(23)弥:弥合,紧合。

(24) 束:约束,控制。

(25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

(26)胠箧(qūqiè):箱子。

(27)履:踩,踏。

(28)其:那些。

(29)相持:互相支撑,互相牵制。

(30)伏:信服,佩服。

(31)精练:精巧熟练。

[译文]吴越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了一座木塔,刚刚盖好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 句解 苏教版

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 句解 苏教版

以虫治虫(沈括)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界:地域,范围。

方:正当,正在。

为:成为。

之:结构助词,的。

害:危害。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第一层:说明虫害发生大的年代、季节和范围。

一个“方”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其:它的。

蔽地:遍地。

蔽,遮盖。

则:就。

以:用。

之,指子方虫。

悉:都,全。

为:成为。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旬日:十天。

岁:年成。

以:因。

大穰:庄稼大丰收。

“岁以大穰”即“岁以之大穰”,之,指消灭子方虫。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第二层: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千万蔽地”说明数量多;“以钳搏之,悉为两段”说明威力大。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其:这样,这种。

旧:过去,先前。

之:语气助词,无义。

(第二个)之:它,指子方虫的天敌。

土人:当地的人。

谓:称,叫。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第三层: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

启示: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梵天寺木塔(沈括)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方:才。

级:层。

之:指正在建造的木塔。

患:担忧。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云:说。

布:铺排。

故:所以。

如此:这样,指木塔不稳定。

乃:于是,就。

以:用。

而:表转折,但是。

初:从前,当初。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梵天寺木塔》《喻皓造塔》阅读答案对比翻译

《梵天寺木塔》《喻皓造塔》阅读答案对比翻译

《梵天寺木塔》《喻皓造塔》阅读答案对比翻译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喻皓造塔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①甚精,都料匠喻皓所造也。

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人怪而问之,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上百年,当正也。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注释:①制度,规划,设计。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1)而动如初(2)都料匠喻皓所造也【2】解释划线的词(4分)(1)逐层布板讫(2)匠师如其言(3)人履其板(4)塔初成【3】翻译(4分)(1)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其用心之精盖如此!【4】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于”字,意思与例句中划线的“于”字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5】读了以上两则短文,你觉得喻皓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分)参考答案【1】(1)而/动如初(2)都料匠喻皓/所造也【2】终了,完毕;遵照;走,踩踏;刚刚【3】(1)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2)他建塔时的考虑问题,就是这样的精密周到!(喻皓精巧的用心大概像这样!)【4】B【1】技艺高超,心思细密,考虑周到,是个杰出的建筑家。

(结合具体内容略)参考译文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梦溪笔谈》二则(沈括)梵天寺木塔

梦溪笔谈》二则(沈括)梵天寺木塔

梦溪笔谈》二则(沈括)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fàn)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hào)之妻,贻(yí)以金钗(chāi),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qūqiè),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
虚词归类
1 喻皓之妻
便实钉之
2 患其塔动
密使其妻
人履其板
伏其精练译句:1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
3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1 初读,纠正读音
2 自己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你认为难翻译的词语和句子。

提出难译的词语和句子,要求你的挑战组来回答提醒每个组每个同学时时做好准备,提问对方组,否则你就只会被动地被提问.
(自发提问的组加上一分,对方组回答正确加一分,答不上,其他组帮忙回答正。

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

7、请你对匠师的表现作一简要 评价
匠师的用心良苦是好的,但他怕难堪,不正 面求教,是有待改进的。
8、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匠师和喻皓的人物形象。
展示四:读出启发
假如在塔动问题解决后的某一天, 匠师偶然遇到了喻皓,他们各自会对对 方说些什么?请你设计一段对话,注意 两人说出的话一定要发自肺腑且符合各 自的身份特点,最好能客观评价一下对 方,特别是喻皓。
3、工匠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4、匠师和喻晧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 什么不同?
匠师分析的是“未布瓦,上轻”。 喻皓分析的是木塔的上下不约束。
4、“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什 么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 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难堪和用心良 苦。
• “笑”字既透露出喻皓对匠师无能的 嘲笑,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 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沈括
作者简介
沈括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关于《梦溪笔谈》
它的内容涉及天文、生物、地理、 气象、农业、文学、建筑等各个方面。 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 别是北宋的科学成就。
展示一:读通课文
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注意正确的停顿。
疏通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梵天寺 fàn
喻皓 hào
贻以金钗 yí chāi 讫 qì
云: 说 布: 铺排 故: 所以 如此:像这样,指木塔不稳定
译文: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 上面轻,所以才像这样。”
乃 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乃: 于是,就 以: 用 之: 代木塔 而: 表转折,但是 如: 像 初:当初
译文:于是就用瓦片铺在塔上, 但木塔还像当初一样动。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 问塔动之因。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 苏教版

《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梵天寺经幢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梵天寺路西端原梵天寺前。

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

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

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鄮)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

后城南塔毁于火。

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

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吴越国国王钱缴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释迦舍利,于梵天寺前建塔,名南塔,后毁于火。

宋乾德三年(965),钱弘在原址建石刻经幢两座,相距10米余,高15.67米,现保存较完好,为浙江省现存经幢之最高者。

梵天寺木塔已经没了在杭州,曾经有一座香火鼎盛的梵天寺。

如今,梵天寺在历史变迁中,终于损毁殆尽,而名噪一时的梵天寺木塔彻底消失在的尘世。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译文】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梵天寺木塔阅读及答案参考

梵天寺木塔阅读及答案参考

梵天寺木塔阅读及答案参考梵天寺木塔阅读及答案参考文言文阅读(14分)梵天寺木塔沈括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4分)①患其塔动()②是吾剑之所从坠()③虽乘奔御风()④项为之强 (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履:郑人有欲买履者人履其板B.于: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C.之:至之市钱帅登之D.以:何不试之以足乃以瓦布之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但逐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小题4:上文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找出文段中描写喻皓心理活动的一个词语,说说表现了他当时什么样的心理活动?(3分) 参考答案:小题1:①担心②这儿③即使④ 同“僵”,僵硬小题2:D小题3:略小题4:词语是“笑”,(1分)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1分)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小题1:试题分析:“患”:一词多义,担心。

“是”,一词多义,这儿。

“虽”,古今异义,古义:即使。

“强”,古今异义词,古义:同“僵”,僵硬。

小题2:试题分析:A.前一个“履”是名词,鞋;后一个是动词,踩踏。

B.前一个“于”是动词,在,到;后一个是介词,在。

C.前一个“之”是动词,“到……去”,后一个是代词,代指“木塔”。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但逐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时,要注意把“但”(只)、“讫”(完毕,终了)、“实钉”(用钉子钉实、钉牢)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翻译“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时,要注意把“实钉”(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即下文举例所用箱子的六个面)、“履”(踩踏,走)、“相持”(互相支撑)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梵天寺木塔》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梵天寺木塔》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梵天寺木塔》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梵天寺木塔》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注释:(1)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

吴越国为钱镠所建。

(2)据:统治。

(3)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4)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

此处的梵天寺木塔指宋乾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

原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

(5)方三两级:才建了两三层。

方,才。

级,层。

(6)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后归顺北宋,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

(7)患:嫌,担忧,忧虑。

(8)故如此:所以像这样。

(此:代指塔晃动)(9)瓦布:盖瓦。

布:铺设。

(10)密:私下(11)使:派(12)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生卒年代不详,普通木工出身,北宋初年曾任都料(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人称预都料。

他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善于学习,勤于思索,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多层宝塔和楼阁。

相传喻皓曾撰成《木经》三卷。

《木经》为我国古代重要建筑工程著作,可惜亡佚,具体内容现已无法窥究。

沈括《梦溪笔谈·技艺》中还有一条笔记专记《木经》,虽然文字不多,但是为我们提供了与《木经》有关的弥足珍贵的资料。

(13)贻:本文译作赠给。

赠送财物之意。

赂在上古并不作贿赂讲,其由“赠送财物”引申出的“贿赂”之义是后起的。

“贿赂”在古代叫“赇”。

(14)易:容易(15)耳:语气助词,无实义(16)但:只。

《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

于是,便
可是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从前,当初

翻译: 于是就把瓦片铺 排在塔的上面, 可是木塔还是像 当初一样晃动。
————————— —————————
暗中,秘密地

他的,指匠师的
赠送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 钗,问塔动之因。 询问,打听 助词,的 助词,的 用,把
翻译: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 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 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因为
更加紧密束
六面
连接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 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走,踩踏

支撑
自然,当然
箱子
翻译: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 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 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 然不会晃动。
人皆伏其精练。
他,指喻皓 精熟
同“服”,佩 服
课文并不是平实地说明木工知识,而是 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并通过人物的语 言、神态等具体描写塑造了人物形象, 寓知识于叙事、描写当中,使文章更有 可读性。
2、《梵天寺木塔》一文的写作特点 与《以虫治虫》的相似吗?
相似。全文用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 “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 作、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其 中写喻皓的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 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 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 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故以 “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 出了文章的中心。
中心概括
本文记述北宋著名建 筑学家喻皓解决高层建筑 木塔不稳定的过程,反映 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之 成就的辉煌。

梵天寺文言文翻译

梵天寺文言文翻译

梵天寺文言文翻译原文: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译文: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时,钱俶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说:“还没有盖瓦,上面轻,所以才会这样。

”于是在上面盖了瓦,但是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办法了,工匠就暗地里让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给她送了金钗,求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上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晃动了。

”工匠按他说的(去做),塔身于是稳定了。

因为钉牢木板以后,各层上下更加紧密连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一只打开的箱子。

人踩上去,上下及周边四面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技艺精熟。

注释:(1)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

吴越国为钱镠所建。

(2)据:统治。

(3)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4)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

此处的梵天寺木塔指宋乾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

原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

(5)方三两级:才建了两三层。

方,才。

级,层。

(6)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后归顺北宋,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

(7)患:嫌,担忧,忧虑。

(8)故如此:所以像这样。

(此:代指塔晃动)(9)瓦布:盖瓦。

布:铺设。

(10)密:私下(11)使:让(12)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生卒年代不详,普通木工出身,北宋初年曾任都料(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人称预都料。

梵天寺文言文翻译

梵天寺文言文翻译

原文: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译文: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时,钱俶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说:“还没有盖瓦,上面轻,所以才会这样。

”于是在上面盖了瓦,但是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办法了,工匠就暗地里让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给她送了金钗,求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上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晃动了。

”工匠按他说的(去做),塔身于是稳定了。

因为钉牢木板以后,各层上下更加紧密连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一只打开的箱子。

人踩上去,上下及周边四面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技艺精熟。

注释:(1)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

吴越国为钱镠所建。

(2)据:统治。

(3)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4)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

此处的梵天寺木塔指宋乾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

原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

(5)方三两级:才建了两三层。

方,才。

级,层。

(6)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后归顺北宋,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

(7)患:嫌,担忧,忧虑。

(8)故如此:所以像这样。

(此:代指塔晃动)(9)瓦布:盖瓦。

布:铺设。

(10)密:私下(11)使:让(12)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生卒年代不详,普通木工出身,北宋初年曾任都料(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人称预都料。

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作品原文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怕别人知道他的无能,表现出他的难堪和良苦用心,还从侧面描写出了他的要面子。

【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弥束】牵制,约束。

【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

【胠箧】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词解(1)据:统治,割据 (2)于:在 (3)方:才 (4)级:层(5)之:指正在建造的木塔 (6)患:嫌,担心(7)其:这个 (8)匠:工匠(9)师:师傅 (10)云:说 (11)布:铺排 (12)故:所以(13)如此:这样 (14)乃:当“于是,便”讲 (15)初:从前,当初(16)密:秘密 (17)使:派 (18)之:的 (19)贻:赠给(20)以:用 (21)之:的 (22)此:这,指塔动之因(23)耳:无实意 (24)但:只 (25)讫:终了,完毕(26)实:使……结实,使动用法 (27)钉:用钉子钉 (28)之:木板(29)如:遵照 (30)塔:塔身 (31) 遂:于是,就(32)盖:因为 (33)弥:紧密 (34)履:走,踩踏 (35)相:相互作品译文钱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担心这座塔晃动。

工匠师傅说:“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像这样。

”于是就用瓦片铺盖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没有办法,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把金钗送给她,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梵天寺木塔翻译赏析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注释】(1)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

吴越国为钱镠所建。

(2)据:统治。

(3)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4)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

此处的梵天寺木塔指宋干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

原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

(5)方三两级:才建了两三层。

方,才。

级,层。

(6)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后归顺北宋,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

(7)患:嫌,担忧,忧虑。

(8)故如此:所以像这样。

(此:代指塔晃动)(9)瓦布:盖瓦。

布:铺设。

(10)密:私下(11)使:派(12)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生卒年代不详,普通木工出身,北宋初年曾任都料(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人称预都料。

(13)贻:本文译作赠给。

赠送财物之意。

赂在上古并不作贿赂讲,其由“赠送财物”引申出的
“贿赂”之义是后起的。

“贿赂”在古代叫“赇”。

(14)易:容易(15)耳:语气助词,无实义(16)但:只。

(17)讫(qì):完毕,终了。

(18)实钉:用钉子钉实、钉牢。

(19)如:遵照。

(20)遂:果然。

(21)盖:因为。

(22)弥束:全部紧束,文中指“通过逐层钉板,使塔体得到紧固、结构得到加强”的意思。

(23)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即下文举例所用箱子的六个面。

(24)胠箧(qū qiè):打开的箱子,胠:从旁边打开,撬开。

(25)履:踩踏,走。

(26)相持:互相支撑。

(27)自:自然。

(28)伏:通“服”,敬佩,信服,佩服。

(29)精:精熟。

(30)定:稳定(31)持:支持【翻译】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时,钱俶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说:“还没有盖瓦,上面轻,所以才会这样。

”于是在上面盖了瓦,但是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办法了,工匠就暗地里让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给她送了金钗/b/20230,求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上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晃动了。

”工匠按他说的(去做),塔身于是稳定了。

因为钉牢木板以后,各层上下更加紧密连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一只打开的箱子。

人踩上去,上下及周边四面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技艺精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