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王实甫与《西厢记》

合集下载

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与《西厢记》

2,篇幅虽长而结构严谨,剧情虽多双线并 篇幅虽长而结构严谨, 进展曲折,关目自然,富于变化. 举,进展曲折,关目自然,富于变化. 《西厢记》就全面剧情安排情节,一方面 西厢记》就全面剧情安排情节, 是波澜壮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是波澜壮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方 面是巧妙曲折的情景安排. 面是巧妙曲折的情景安排.根据内容的需 要,为了表达莺莺与张生悱恻缠绵的爱情 纠葛在一折中设置了种种场景. 纠葛在一折中设置了种种场景.
西厢记》的成书》 第一诸宫调与王实甫《西厢记》 的联系与区别
1,文化心理不同:《董西厢》代表北方观众草原 文化心理不同: 董西厢》 文化心理,武打场面安排的多, 王西厢" 文化心理,武打场面安排的多,"王西厢"代表 汉民族文化心理,武打场面安排的少. 汉民族文化心理,武打场面安排的少. 2戏剧结构不同:《董西厢》安排的是单线结构; 戏剧结构不同: 董西厢》安排的是单线结构; 王西厢"安排的是复线结构, 王西厢" "王西厢"安排的是复线结构,"王西厢"不但 安排了以老夫人,惠明,郑恒等为一方与张生, 安排了以老夫人,惠明,郑恒等为一方与张生, 莺莺,红娘为一方的矛盾;还安排了张生,莺莺, 莺莺,红娘为一方的矛盾;还安排了张生,莺莺, 红娘内部矛盾的一条线索,构成复线结构. 红娘内部矛盾的一条线索,构成复线结构.
3,语言特色,辞采华美,清丽婉约,具有 语言特色,辞采华美,清丽婉约, 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是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作品擅长情景 是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 交融的描绘,善于吸收和熔铸前人的名句. 交融的描绘,善于吸收和熔铸前人的名句. [混江龙] 混江龙] 落花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 落花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 兰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 兰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 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 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 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消减了三楚精神. 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消减了三楚精神.

解析《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的人物特点

解析《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的人物特点

解析《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的人物特点摘要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奇故事之一,其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

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

王实甫,是元代剧坛的杰出作家之一。

王实甫是一个熟悉官妓生活的落拓文人,和演员、歌妓往来密切,擅长于写儿女风情一类的剧本,《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

号称“北曲压卷之作”,在于他运用美不胜收的词章,通过人物之间跌宕起伏的情感纠葛和渗透其中的真情实感,来寄寓作者的思想。

历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对《西厢记》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这部元曲之所以历经数代、持久不衰、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受到广大观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阐述了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王实甫《西厢记》的作者和作品人物主要包括:张生、莺莺、红娘、老夫人等人物特点进行了分析,表现了王实甫高超的改编技巧和创造性笔法,使得《西厢记》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戏剧的最高峰。

关键字:王实甫;《西厢记》;作者;作品;人物特点The characters of Wang Shifu "the West Chamber"authors and worksAbstractWang Shifu's "the West Chamber" is one of the famous folk tales in China,which was born in rich in the drama of the Yuan Dynasty,is one of the earlier to more drama even play a story script. Creative activities generally in Yuan Zhen Yuanchengzong,Dade years. Wang Shifu,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writers of Yuan Dynasty drama. Wang Shifu is a familiar with its own life of literati,and the actors,their close contacts,good at writing children style a kind of script,"the West Chamber" is his masterpiece. Known as "the most outstanding masterpiece," "he is using beautiful words through one's real feelings between the characters,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emotional entanglements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author's thoughts,to stay.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research on many men of literature and writing "the West Chamber" characters,artistic characteristics,structure and layout,the yuan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generations,enduring,win universal praise,widely circulated,by the majority of the audience,readers and.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the Wang Shifu "the West Chamber" of the author and the characters include:Zhang,Ying Ying,the matchmaker,the old lady and other characters were analyzed,showing Wang Shifu's superb adaptation skills and creative writing,so that "the West Chamber" artistic achievements have reached the peak Chinese classical drama.Keywords:Wang Shifu;"the West Chamber";the author works;characters;目录一、王实甫和《西厢记》的相关介绍 (4)(一)王实甫的相关介绍 (4)1、王实甫的简介 (4)2、王实甫的生平轶事 (4)3、王实甫的身世与创作 (5)(二)《西厢记》的相关介绍 (5)1、《西厢记》的简介 (5)2、《西厢记》的特点 (5)3、《西厢记》的影响 (6)二、《西厢记》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特点分析 (6)(一)聪明智慧、追求婚姻自由的典型叛逆封建礼教一崔莺莺 (6)(二)善良、聪慧、痴情的书生一张生 (7)(三)封建礼教门阀制度的统治者一老夫人 (8)(四)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勇敢机智、热情泼辣的裨女一红娘 (9)三、《西厢记》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艺术 (9)(一)作者善于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彰显人物的个性特征 (9)(二)以人物在不同场合的情态表现,塑造人物典型的个性形象 (11)(三)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深刻挖掘与细腻描摹 (11)(四)红娘形象特征的刻画对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 (12)四、《西厢记》作品中人物塑造的社会意义 (12)(一)对封建社会门第观念的揭露 (13)(二)对腐朽的封建礼教的抨击 (13)(三)对佛教徒的讽刺 (14)(四)提出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婚恋观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8)一、王实甫和《西厢记》的相关介绍(一)王实甫的相关介绍1、王实甫的简介王实甫,(1260年-1316年)。

西厢记诸宫调

西厢记诸宫调
西厢记诸宫调
一、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杂剧作 家,约生活于1260-1336年间元杂剧的鼎 盛时期。剧作有《西厢记》《破窑记》、 与《丽春堂》等传世,大都以青年女性反 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 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
《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是 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也是以爱情为 题材的元代杂剧的高峰。
戏 故事之美 曲 人物之美 之 曲词之美 美 意境之美
赏析
【端正好】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艺 (前幅蓝紧结心情现限术 学空五天,尾目感了感选间句白北两中动崔伤效 生广,云雁句,而莺的取果 小阔一,南莺经变莺心了、句黄飞莺霜红因境如组色一花,自的的张。哪彩景 满 霜问树,生一何讨自林用即个斑, 地 林些?论答是夸将“斓点 , 染意。为张远染的染 西 红)在她手离”图了 风 。象莺的法而字画一 凄 以?莺离表无,:
一沟组通具了有景深与秋情时的节联系特,征使的得景大物自, 衬然托的出景莺物莺融为入离凝别重的所离烦愁恼,的蒙痛上
北雁南飞。 苦一压层抑沉心郁情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
晓来谁染霜林醉的意?秋境景悲与凉悲,凄委的婉心深境沉化、而令为人一感,伤。
总是离人泪。
一曲【端正好】,诗意浓郁, 哀愁绵长,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 互统一,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 绝唱:
拓展探究: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 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 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 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 肠,化作相思泪。
绪重“现而构碧则情了略 成云隐。此际秋带一天寓二天色寒幅“句 山,其句斜极与意 色将 、黄中,阳地秋的 彩青 水叶。由”的波秋 斑山 融地埋眼点苍相烟 斓摄 为”怨中出莽连。的入一二“实所秋于这画画体句芳景状景天里面面,,草转乃。边,。,交一”为薄,碧并相高无意暮而云使辉一情中之依,天映低,虚秋偎黄、。,正景景着叶地一见,,秋,、俯出而此波绿一作离的波仰者情则,,多别是翠展情空烟、翠,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的创作来源 王实甫的词曲代表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的创作来源 王实甫的词曲代表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的创作来源王实甫的词曲代表王实甫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为世代官宦世家出生,从祖父到其父亲都在朝为官,特别是他父亲王逖勋跟随成吉思汗西征,立下累累军功,曾赠通议大夫、礼部尚书、太原郡侯等职。

当然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就已经发迹了,然后迁居到大都,所以王实甫是在大都出生的。

作为元朝著名的戏曲家,王实甫和另一位戏曲名家作者关汉卿齐名,留下了《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贩茶船》、《芙蓉亭》等杂剧约十四种。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西厢记》讲述的是普通书生张生与崔相国之女崔莺莺在寺庙中相遇相知进而相爱,随后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得以圆满结合的故事。

这部杂剧故事恢弘,人物形象丰满,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王实甫所作的《西厢记》,突破了老套的才子佳人和夫贵妻荣的婚姻模式,恋爱模式,彻底否定封建传统的联姻方式,强调的是爱情自由和婚姻自由。

在他的戏剧中,爱情被放置在功名利禄之上,青年男女的恋爱和婚姻也不强调门当户对,而是完全从爱情角度出发,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明确的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有极高的思想觉悟。

《西厢记》并不是王实甫原创,其在最早的故事来源,是唐朝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后来又有了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以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其故事情节与董解元的《西厢记》香相差无几,但是在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故事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特别是在思想层面上,他明确表达对封建婚姻制度和等级制度的反对,强调青年男女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绝对是一个大大的进步。

所以元末明初贾仲明说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羡,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王实甫词曲代表《凤求凰琴歌》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译文及赏析答案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译文及赏析答案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译文及赏析答案《西厢记·长亭送别》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同学们肯定很好奇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了吧?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厢记·长亭送别》朝代:元朝|作者:王实甫(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王实甫和《西厢记》

王实甫和《西厢记》
• 《西厢记》的价值则在于标志着以王实甫为代表的 元代仕人努力于用情来作为建立社会新伦理基础的 深沉自觉的最终形成。特别是此自觉的形成又代表 着元代仕人从反抗解构到整理重建的心态初步勾画。
明清时代对情的解读:
《牡丹亭》、《长生殿》——张扬情的无限性。 《杜十娘》——探讨情与风流之关系。 《桃花扇》——总结情与理的关系
王实甫晚年自述:
“住一间蔽风霜茅草丘,穿一领卧苔 莎粗布裘,捏几首写怀抱歪诗句,吃几 杯放心胸村醪酒。这潇洒傲王侯,且喜 的身登身登中寿。有微资堪赡赒,有亭 园堪纵游。保天和自养修,放形骸任自 由。把尘缘一笔勾,再休题名利友。”
——套数《商调·集贤宾·退隐》之《后 庭花》
“西厢”故事的演变(1)
• 唐·元稹《莺莺传》
• 莺莺被弃后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 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 君之惠也。”
• 张生说:“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 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成宠娇,不 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 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 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 天下谬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 情。”
• 三、《西厢记》的思想意义和人物形象
• 反封建战斗性:
• (一)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 幸福的爱情生活。
• (二)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 情标准。
• 董解元强调“自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 子。”而王实甫则鲜明地提出:“永志无别 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 属。”强调“情”的自主,是进步潮流对封 建伦理、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
《红楼梦》——全面展开情感与梦幻人生的关系。
明清的市情文艺的主题是 “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 离合之致”,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明清文艺的确通过情表现出对色 空观念的深度理解。另一方面情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夹杂着庸俗浅 薄和层层相因,情的探讨命题泥沙俱下成为明后期浪漫洪流的最 大特征。

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与《西厢记》

八、关于第五本优劣评价问题
徐评本于《草桥惊梦》一出批道:“天下事
原是梦,《西厢会真》,叙事固奇,实甫既 传其奇,而以梦结之甚当。汉卿纽于俗套, 必欲以荣归为美,续成一套,其才华虽不及 实甫,犹有可顾;关后复被后人拾郑恒求配 处插人五曲,如乞儿疮疽,臭不可言。惜乎 汉卿,欲附骥尾,反坐续貂。冤哉!”
七、《西厢记》艺术特色
《西厢记》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作中国古典
戏剧的巅峰之作,无论在内容开掘还是形式 构建上,都堪称典范。
延阁刊本卷首还有鲁浚的“叙”一篇,其开头就说 道:“天地间自有绝调神遇、断不容人再脱者,文 如子长之《史记》,经如《楞严》,小说家如罗贯 中之《水浒传》,曲则王实甫之《西厢记》。” 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今无来者,后掩 来哲,虽擅千古绝调。”
王实甫一生有十三个杂剧,现有全(足)本 流传的是《西厢记》、《四丞相高宴丽春 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此外还存有 《芙蓉亭》、《贩茶船》各一折曲文。《其 中《西厢记》是其代表作,王世贞《曲藻》: “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自明朝成化、 弘治之后,有学人提出本剧是实甫与关汉卿 合作完成,略备一说。 “元曲四大家”相关讨论。

六、《长亭送别》简析
峰回路转的情节设置和逆转中的心态张力。
情理挣扎的抒情背景 层层渲染铺叙的爱情心态 崔莺莺形象的层次感 诗性语言对紧张情感的虚化功能 互文性中情感的诗意化和程式化
明人何俊良曾有过一番感叹:“王实甫才情
富丽,真词家之雄;但西厢首位五卷,曲二 十一套,终始不出一‘情’字,亦何怪其意 之重复,语之芜类耶?”
五、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莺莺 :“可人儿”、“假意儿”(美丽善良、 矜持多疑、爱情至上) 情感历程:试探、渴慕、沉溺、呵护

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与西厢记

宋元文学第十四章王实甫和《西厢记》教学目的:了解《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在戏曲史上的地位知识点:1.《西厢记》题材的演变2.《西厢记》的主题和戏曲史地位3.《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关键词:《西厢记》题材主题意义诗剧重点提示:《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内容:《西厢记》是中国戏剧史上最重要的爱情剧目之一。

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艺术上的异常精美成熟,而且还在于它体现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内涵。

正如郭沫若当年所说:“《西厢记》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的而且普遍的生命。

”(《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作者的性格),《郭沫若全集》15卷,P321页)。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些戏曲名著,并不一定是文学名著,而《西厢记》既是戏曲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堪与《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古典名著相媲美,但与上述古典名著相比,它又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的艺术生命力和舞台生命力特别强。

无论是古老剧种、新兴剧种、大剧种、小剧种皆有余本戏或析小戏,无怪乎前人评价云:“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贾仲明《凌波仙》)。

“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明王世贞《曲藻》)。

不仅代表了元人杂剧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的突出成就。

第一节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一、生平: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录鬼簿》)名列“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确认为前期元杂剧作家。

共创作杂剧十三种,除《西厢记》外,还有《丽春堂》、《破窑记》流传于世。

关于王实甫的生平与才华,我们还可以从后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信息:明初贾仲名吊王实甫的[凌波仙]词有云:“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这里的“风月营”,“莺花寨”,“翠红乡”都是是元代官妓聚居的地方,元代的官妓有不少是杂剧演员,显然王实甫也是一个熟悉当时勾栏生活的剧作家,不仅如此,王实甫还有着出众的、卓越的艺术才华:“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古代文学课件-王实甫与西厢记

古代文学课件-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西廂:“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王西廂改編的“質變”:重“情”的現代意識
——人的覺醒
三、《西廂記》的戲劇衝突
一、以老婦人為代表的封建家長和以張生、鶯鶯、紅娘 為代表的封建叛逆者的矛盾衝突。
二、張生、鶯鶯、紅娘三人之間的性格衝突。 一主一輔兩條線索,相互制約,起伏交錯,推動劇情的發
展。
劇情介紹之《驚豔》
❖ 創作:有雜劇13種,有完整劇本流傳的3種:《西廂記》、
《破窯記》和《麗春堂》;存有殘曲2種:《芙蓉亭》、《販 茶船》,餘者均佚。
❖ 評價:
1、明•朱權《太和正音譜》: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 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 采蓮洛浦。
2、明·金聖歎《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必須掃地 讀之。掃地讀之者,不得存一點塵於胸中也;《西廂記》,必 須焚香讀之。焚香讀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西廂記》,必須對雪讀之。對雪讀之者,資在潔清也;《西 廂記》,必須對花讀之。對花讀之者,助其娟麗也。
第三章 王實甫與《西廂記》
講授要點
一、王實甫的生平與創作 二、西廂故事的演變 三、《西廂記》的戲劇衝突 四、《西廂記》的人物形象 五、《西廂記》的藝術成就
一、王實甫的生平與創作
❖ 生平:名德信,大都人。與關、白、馬屬同一時期。
鐘嗣成《錄鬼簿》將他列入“前輩已死名公才人”之列。 1、明•賈仲明《淩波仙》吊詞:風月營密匝匝列旌旗,鶯花寨明
颩颩排劍戟。翠紅鄉雄糾糾施謀智。作詞章風韻美,士林中等 輩伏低。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 2《後庭花》支曲雲:“住一間蔽風霜茅草丘,穿一領臥苔莎粗布 裘,捏幾首寫懷抱歪詩句,吃幾杯放心胸村醪láo酒。這瀟灑傲 王侯,且喜的身登中壽。有微資堪贍赒zhōu ,有亭園堪縱遊。 保天和自養修,放形骸任自由。把塵緣一筆勾,再休題名利 友。”

第三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三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三阶段:元· 王实甫《西厢记》
元代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又将其改编成杂剧《西厢 记》。 1、戏剧结构不同:《董西厢》安排的是单线结构;“王西厢” 安排的是复线结构,“王西厢”不但安排了以老夫人、郑恒等为 一方与张生、莺莺、红娘为一方的矛盾;还安排了张生、莺莺、 红娘内部矛盾的一条线索,构成复线结构。 2、反对封建婚姻的深刻程度不同。“王西厢”反封建婚姻制度 的程度比“董西厢”更为彻底和深刻。王西厢对西厢故事有质的 提升 元杂剧—— 王西厢:“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王西厢改编的“质变”:重“情”的现代意识 ——人的觉醒 3、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同,“董西厢”与“王西厢”塑造的人物, 虽然都很显明,但“董西厢”中的人物形象没有“王西厢”人物 形象塑造的复杂、完美。 4《西厢记》对传统杂剧的突破:突破四折的通例,扩展为五本二 十一折;几个角色都可以唱;使用多种宫调,用韵广泛多变。
剧情介绍之《听琴》
剧情介绍之《闹简》
剧情介绍之《赖简》
剧情之介绍《酬简》
剧情介绍之《拷红》
剧情介绍之《送别》
《西厢记》戏剧冲突

佛店巧遇→孙飞虎事件→张生计退贼兵→老夫人赖婚
矛盾转移为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
拷红 四两拨千斤 郑恒的“赖婚”,实则是老妇人的又一次“赖婚”
《拷红》讲析
戏剧冲突的三次高潮之一 赖婚——赖简——拷红
拷红(庭前巧辩):虽然当事人张生莺莺未 出场,但老夫人和红娘这场火辣辣的尖锐 冲突,实际上是由张、莺情事所引起;冲 突的发展和解决,关系着爱情婚姻的命运, 更关系着全剧的主题命意。
拷红的原因
红娘的职责:“但去处行监坐守”。 老夫人的逻辑: 1、女儿是相府千金,“这等事不是俺相国人家 的勾当”; 2、若是有此,也是因红娘“迤逗的胡行乱走”; 3、早已指派过红娘的职责。女儿“做下来了”, 则是红娘未尽到行监坐守的职责。 追究责任,拷红势在必行。

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与《西厢记》

五、分析杂剧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1、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 明确:(1)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 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 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2)对功名富贵的 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 “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 煞强于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 名,蝇头微利”。
五、赏析第一部分:“送别途中”(长亭路上、 赶赴长亭)。 (一)赏析【端正好】 1、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 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 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 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
(二)试从【二煞】中找出一个词来描绘莺莺离别
之时的心理活动。 明确:怕。 “怕”什么? 明确:怕“停妻再娶”;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为什么“怕”?明确:莺莺的担心在男尊女卑的 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莺莺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 时代局限性:莺莺的倔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 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 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 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 命运的痛苦。
一首真挚的抒情诗, 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
赏析《长亭送别》
故事之美
人物之美 意境之美
曲词之美
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 (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莺莺“眼 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 “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西厢记》

《西厢记》



她的性格的光辉之处,集中表现在“拷红” 一折,她与老夫人的冲突上。面对老夫人的拷打 追问,她理直气壮,有胆有谋,索性把事实真相 全盘托出,并反守为攻,尖锐地指出造成这一事 件“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 也。”然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老夫 人宣扬的孔孟之道来制服老夫人,谴责了老夫人 的言而无信和对待张生不公平。“当日军围普救, 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 岂肯区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 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其事,只合酬之以 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张生于书院, 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 端”。

孙飞虎围寺抢亲,他挺身而出,解救危难。 见义勇为的行动,进一步赢得了莺莺的心。在莺 莺眼里,他是个志诚种。他进京赴试是为了美满 婚姻,中了状元后,还是“梦魂儿不离蒲东路”。 •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却缺乏应变的能力,往 往被搞得狼狈不堪。用红娘的话说,就是“苗而 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他和红娘初次相识、 就打听莺莺的情况,并笨拙地自我介绍:“小生 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 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显得十 分可笑,可笑中显出他追求爱情的大胆主动。结 果自讨没趣,被红娘抢白了一顿。
王实甫与《西厢记》
• 一、王实甫的生平创 作 • 大都人,名德信。 • 杰出戏剧家
•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四丞相歌舞丽春堂》
二、崔张爱情故事的演变
崔张爱情故事的演变经历了三个主要过调) (《董西厢》) 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杂剧) (《王西厢》)
(二)思想意义
• 《西厢记》通过描写张珙和崔莺莺的爱情 故事,猛烈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 度,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主 的斗争,表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 眷属”的进步理想,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 封建礼教的思想倾向。

王实甫及西厢记概述

王实甫及西厢记概述
王 实 甫 《 西 厢 记 》
一、《西厢记》的创作时间
• 崔珏 • 第一折:这寺是先夫相国修建 的,是则天娘娘的香火
院。 • 第二折:贫僧乃相国崔玨的令尊剃度的。此寺年深崩损,
又是相国修造的。 • 楼钥:《中興顯應觀記》:百神在天地間,昭布森列,皇
朝咸秩,無文非有功不祀其間靈效顯著遠邇奔走者,不過 數處,而䕶國顯應真君其一也.真君崔姓,廟在磁州,旁 為道觀,河朔人奉之,五百餘年矣。靖康中,高宗由康邸 再使金。磁去金營不百里,既去,謁祠下,神馬擁輿,
• 1、人类的爱美的天性 • 2、人的认识由外到内 • 3、张生莺莺二人所处的时代只能是由外到内 • 4、二人的爱情具备“心”“智”“体”三个方面
• 正撞着五百年前的风流业冤”,“风魔了张解元”, “引了人意马心猿”。
• 往常“但见个外人,氲的早瞋;但见个客人, • 厌的倒褪”,但此时,尽管红娘催促她: • “小姐,那壁有人,咱家去来”,她却仍然大胆地偷看
• 《诸宫调》
• 诸宫调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的 方式,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有接近代言体的部分。诸宫调为后世 戏曲音乐开辟了道路。宋代已用诸宫调的曲调来演唱宋杂剧了。 至元代,其曲调对北方杂剧的形成却起了重要的影响,它的重要 的艺术手段,都为元杂剧所吸收。它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奠定 了基础。据宋王灼《碧鸡漫志》卷而载:“熙丰、元祐 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 之。”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 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 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 《府君廟》在城西四十里,祀唐相崔珏。武德三年,民 懐其德,為之建祀。太宗夢與神遇,遂封號曰府君之神。 宋大中祥符三年,祈嗣有應,加封地曹判官。遣使致祭。 元(仁宗1320)延祐二年,封為䕶國西齊王,建廟始

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与西厢记

闹斋
• 张生:小娘子莫非莺莺 小姐的侍妾么? • 红:先生万福。 • 张生:小生姓张,名珙, 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 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 七日子时建生,并不娶 妻。 • 红:谁问你来? • 张生:敢问小姐常出来 么?
和诗
•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 月色横空,花阴满庭。 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 步儿行:悄悄冥冥,潜 潜等等,等待那齐齐整 整、袅袅婷婷、姐姐莺 莺。
《西厢记》的思想意义
• (一)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幸福的 爱情生活。 • (二)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情标准。
• 董解元强调“自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而 王实甫则鲜明地提出:“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强调“情”的自主, 是进步潮流对封建伦理、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是元杂剧对后世剧坛最 有影响的作品,版本众多,明清版本达九十多种。评 点者众多,并有著名画家为之绘图,足见后人对《西 厢记》的喜爱。它所宣扬的反对封建婚姻、争取爱情 自由的思想,成为后代爱情作品的精神源泉。它与明 代的《牡丹亭》、清代的《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文学 史中三大爱情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
•金代董解元把它改编成大型说唱文学样式《西厢记 诸宫调》,世称《董西厢》,是规模宏伟的长篇叙 事诗或诗体小说。 它虽然取材于《莺莺传》,但在主题思想、情节安 排、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元代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又将其 改编成杂剧《西厢记》
王实甫对《西厢记》的创新
• 体制的创新: 1.突破传统杂剧四折的通例,扩展为五本 二十折; 2.突破一人主唱的通例。 几个角色都可 以唱;使用多种宫调,用韵广泛多变。 • 题旨的改造: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第五讲 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五讲 王实甫与《西厢记》

1~4折分别是:惊艳、借厢、酬韵、闹场
惊艳——一见钟情 “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 [元和令]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宠儿罕曾 见。则着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 尽人调戏軃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上马娇]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呀,谁想着 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胜葫芦]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旦 云)红娘,你觑: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 (末云)我死也!未语人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 露,半晌恰方言。 (红云)那壁有人,咱家去来。(旦回顾觑末下)





酬韵——二见倾心 说者无意(红娘),听者有心(莺莺) 月下联吟 “月色溶溶夜,花影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 人?” “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 人。” (红云)姐姐,有人,咱家去来,怕夫人嗔着。(莺回 顾下) [幺篇]我忽听、一声、猛惊。原来是扑剌剌宿鸟飞腾, 颤巍巍花稍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 [绵搭絮]恰寻归路,伫立空庭,竹稍风摆,斗柄云横。 呀!今夜凄凉有四星,他不瞅人怎待生!虽然是眼角儿 传情,咱两个口不言心自省。 [幺篇]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芳心暗许
莺莺因爱恋而相思,因相思而伤神,因伤神而憔悴,因 憔悴而坐卧不安、精神恍惚。
寺警——孙飞虎兵围普救寺——矛盾全面激化
三计——牺牲自己、了断自身、秦晋悬赏
赖婚——双方矛盾激化 (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着!(末背云)呀,声息 不好了也!(旦云)俺娘变了卦也!(红云)这相思又 索害也! 第二本第四折到第四本第一折,崔、张与老夫人的正面 冲突再度处于蛰伏状态,而崔、张、红之间的心理与性 格冲突则波澜迭起、喜剧性的小高潮令人应接不暇。

元代文学第二讲 王实甫与《西厢记》

元代文学第二讲 王实甫与《西厢记》

• 4、人物形象:
• 《王西厢》让人物形象更为鲜 明、复杂。
作词章,风韵美,士林
中等辈伏低。新杂剧,
旧传奇,《西厢记》天
下夺魁。
二、题材源流
1、唐: 唐传奇:元稹《莺莺传》(《会真记》) 诗歌:杨巨源《崔娘诗》 、李绅《莺莺歌》 2、宋金: 宋鼓子词:赵令畤 《商调·蝶恋花》 宋杂剧:《莺莺六幺》 金院本:《红娘子》 金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 2、冲突线索:
• 《董西厢》是单线结构; 《王西厢》为复线结构:老 夫人、郑恒与张生、莺莺、 红娘一方的冲突;还有张生、 莺莺、红娘内部冲突。
• “赖婚” • “赖简” • “拷红”
3、情节结构:
删减了《董西厢》许 多不必要的情节,使结构 更加完整,情节更加集中。
《董西厢》张生主动提出 进京求功名,《王西厢》 改为老夫人“逼试”。
末云:敢问小姐常出来么?
红怒云:先生是读书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 不亲,礼也。”君子“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道不得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 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 向日莺莺潜出闺房,夫人窥之,召立莺莺於庭下, 责之曰:“汝为女子,告而出闺门,倘遇游客小僧 私视,岂不自耻。”莺立谢而言曰:“今当改过从 新,毋敢再犯。”是他亲女,尚然如此,可况以下 侍妾乎?先生习先王之道,尊周公之礼,不干已事, 何故用心?早是妾身,可以容恕,若夫人知其事, 决无干休。今后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胡说!
第二讲 王实甫与《西厢记》
一、王实甫(?-1324前)
•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 大约与关汉卿同时。早年为 书会才人,晚年幽居园林。

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与《西厢记》

七、经典台词 •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 罗衣不奈五更寒,愁无限,寂寞泪阑干。 • 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 花影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
猜灯谜
谜面 谜目 谜底
落红成阵
血染沙场
六才
空军一号
才高不如 俗人机
二、历史来源
金代董解元的 《西厢记诸宫调》 唐代元稹所著的 传奇小说《莺莺 传》
基础
来源 元王实甫 《西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情节
主要人物: 书生 张君瑞 崔相国之女 崔莺莺 婢女红娘 老夫人 孙飞虎
•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5)选择和融化古代诗词中优美的词句
和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熔铸成自 然而华美的曲词。
《长亭送别》一折最能体现这方面的特色。如[正 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五、成就
对戏剧创作,《西厢记》也显示出超凡的影响。 他开创的青年男女密约幽期,反抗家长专制,最后 走向喜剧大团圆结局的模式,形成后世的一个基本 套路。明清以来,以爱情为题材的戏剧受其影响, 如《红楼梦》也都不同程度地留有《西厢记》的某 些印记,至于其他遍及天下的言情小说,受其才子 佳人恋爱格局的影响,更是不胜枚举。
(2) 《西厢记》的结构宏伟而紧凑,严整
而巧妙,呈现出纵横交错、跌宕多姿的 复杂面貌。它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 开了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使全剧围绕 两条线索全面展开,刚好的完成了莺莺、 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其形 象更加突出, 具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子佳人多月亭》(佚)
★《西厢记》的故事创作源流 1.元稹《莺莺传》(《会真记》) 2.杨巨源《崔娘诗》 、李绅《莺莺歌》 3.晏殊词、苏轼诗 4.秦观、毛滂“调笑转踏”歌舞曲 5.赵令畤《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 6.《绿窗新话》卷上《张公子遇崔莺莺》 7.周密《武林旧事》卷十《莺莺六么》 8.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红娘子》、 《拷梅香》 9.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大名有男女以私情不遂赴水者。后三日,二尸相携出水滨,是岁陂荷俱并蒂。
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谁点 注,香潋滟、银塘对抹胭脂露。藕丝几缕。绊玉骨春心,金沙晓泪,漠漠瑞红吐。 连理树,一样骊山怀古。古今朝暮云雨。六郎夫妇三生梦,幽恨从来艰阻。须念取, 共鸳鸯翡翠照影长相聚。秋风不住,怅寂寞芳魂,轻烟北渚,凉月又南浦。
2.唱腔的创新
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 由末和旦轮番主唱。
《 西 厢 记 》 主 唱 、 用 调 及 用 韵 表
◇第四本 楔子:红娘 第一折:张生 第二折:红娘 第三折:莺莺 第四折:张生、莺莺 ◇第五本 楔子:张生 第一折:莺莺 第二折:张生 第三折:红娘 第四折:张生、红娘 莺莺
宫调 仙吕 仙吕 越调 正宫 双调
★王实甫资料:
名德信,大都人,《录鬼簿》列 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据 此推断他大约与关汉卿同时或稍后。 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成书1234 年),可知王实甫于泰定元年(1324)前已去世。 1、明贾仲明增补《录鬼簿》[凌波仙]词: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 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 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 厢记》天下夺魁。
一见钟情:爱情的发生
外在原因:“男女授受不亲”的社 会
“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 “颠不剌(顶,最。指上等)的见了万千, 似这般可喜娘的脸儿罕曾见。” “谁想着寺里遇神仙”
内在原因:男女之间的心灵感应
“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 钿。”“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 边。” “未语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 半晌恰方言。”“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 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 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 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回顾觑末”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 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赵令畤· 商调《蝶恋花》
夫传奇者,唐元徽之所述也。以不载于本集而 出于小说,或疑其非是。今观其词,自非大手笔, 孰能与于此?至今士大夫极谈幽元,访奇述异,莫 不举此以为美谈。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 惜乎,不比之以音律,故不能播之声乐,形于管弦。 好事君子,极宴肆欢之余,愿一听其说,或举其末 而忘其本,或及其略而不及终其篇,此吾曹之所共 恨者也!今因暇日,详观其文,略其繁亵,分之为 十章。每章之下,属之以词。或摭其全文,或止取 其意;又别为一曲,载之传前,先叙全篇之意。调 曰商调,曲名[蝶恋花],句句传情,篇篇见 意。…… “最恨才多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苑。” “天长地久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
★王实甫的作品:
◇著有杂剧14种 现存《西厢记》、 《丽春堂》、《破窑记》 残存《贩茶船》、《芙 蓉亭》 ◇《西厢记》版本: 1、明弘治十一年(1498) 金台岳家刻本《奇妙全 相注释西厢记》 2、金圣叹《贯华堂第六 才子书西厢记》 3、王季思校注《西厢记》
★创作情况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存) 《四大王歌舞丽春堂》(存)完颜乐善
苏小卿与双渐的爱情故事,产生于北宋,并且在民间极为流行。它从口头到书面,传承千年而不衰,足 以说明国人历来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憧憬。 记载这个故事的说唱版,今见于《水浒传》第51回白秀英说唱的 《豫章城双渐赶苏卿》,将其编为传奇说唱编为戏剧的历代都有,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双蕖怨》(佚)
【摸鱼儿】 元· 李冶
《韩彩云丝竹芙蓉亭》(残) 《苏小卿月夜贩茶船》(残)
明· 梅禹金《青泥莲花记》:
存曲词一折
双渐 苏小卿 冯魁
苏小卿,庐州娼也,与书生双渐交昵,情好甚笃。渐出外,久之,不还。小卿 守志待之,不与他狎。其母私与江右茶商冯魁定计,卖与之。小卿在茶船,月夜弹 琵琶甚怨。过金山寺题诗于壁以示渐云:‘忆昔当年折凤皇,至今消息两茫茫。盖 棺不作黄金妇,入地当寻折桂郎。彭泽晓烟迷宿梦,潇湘夜雨断愁肠。新诗写记金 山寺,高挂云帆入豫章。’渐后成名,经官论之,复还为夫妇。
2、僧房假寓
3、墙角联吟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4、斋坛闹会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5、白马解围
6、红娘请燕(宴)
7、夫人停婚
【江儿水】佳人自来多命薄,秀才每从来懦, 闷杀没头鹅,撇了赔钱货,不争你不成亲呵, 下场头那答儿发付我! 【殿前欢】恰才个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 痕多。若不是一封书将半万贼兵破,俺一家儿 怎得仔活。他不想结姻缘想甚么?到如今难着 莫。老夫人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你个母亲, 今日败也是您个萧何。 [离亭宴带歇指煞]……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 花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 挫。白头娘不负荷,青春女成担阁,将俺那锦 片也似前程蹬脱。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 名儿误赚了我。
《吕蒙正风雪破员外之女月娥在彩楼上抛绣球择婿,偏偏看中穷秀才吕蒙正,并且坚持要嫁给他,刘员外劝说无效,
一怒之下将她赶至吕蒙正破窑中居住。吕蒙正在白马寺中赶斋,刘员外让长老不必接济他,又想带月娥回 家,月娥不肯。吕蒙正自觉羞辱,与好友寇准进京应举。十年后,他中状元回家乡任县令,为试探月娥, 先让媒媒婆谎称自己己死,劝月娥另嫁,月娥严词拒绝;后又假装不曾得官,月娥也没有嫌弃他,他这才 讲出实情。白马寺中,吕蒙正夫妇前往烧香,刘员外认婿,表明自己羞辱吕蒙正正是为激他上进,免得迷 恋富贵,父女终于和好。恰巧寇准做官因采访贤士也至此,众人团圆。
★《西厢记》 ◇张生:坚贞不渝的情人 红娘:“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花阴, 则去那窃玉偷香上用心。”(3/4) 张生:“自古人云:‘痴心女子负心汉。’今 日反其事了。” (3/4)
《西厢记》的改写策略
否定“始乱终弃”的道德正当性
陈寅恪《读莺莺传》:“舍弃寒女,而别 婚高门,当日社会所公认之正当行为也。” 赵令畤:“天长地久终有尽,绵绵不似无 穷恨。” 董解元叙写崔、张团圆 戏文《王魁负桂英》、《赵贞女蔡二郎》
《娇红记》(佚) 《诗酒丽春园》(佚) 《赵光普进梅谏》(佚) 《东海郡于公高门》(佚) 《孝父母明达卖子》(佚) 《曹子建七步成章》(佚) 《作宾客陆绩怀橘》(佚)
汉陆绩,字公纪,吴郡人。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六岁时,于九江 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其三枚,及归拜辞,橘堕地。术笑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 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选自二十四孝)
★《西厢记诸宫调》 ◇以二人私奔而最终获得团圆 “自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报德难从礼,裁诗可作媒;高唐休咏赋,今夜雨云 来。”(莺莺的自我表白)
把莺莺对张生的爱,与“报德”连在一起。董解元尽管歌颂年青人对爱情的追求,但又竭力表明 他们的越轨行为有其合礼的一面。他所塑造的莺莺是深受封建思想束缚,而又羞羞答答地追求爱情的 大家闺秀。
西厢记
参考书目
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上 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 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上海 文艺出版社,1963。 霍松林:《西厢述评》,西安:陕西 人民出版社,1982。
段启明:《西厢论稿》,成都:四川 人民出版社,1982。 孙逊:《董西厢和王西厢》,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吴国钦:《西厢记艺术谈》,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张燕瑾:《西厢记简说》,天津:百 花文艺出版社,1986。 张人和:《西厢记论证》,长春:东 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陈寅恪《读莺莺传》:“舍弃寒女,而别婚高门,当日社 会所公认之正当行为也。”
【调笑转踏】崔家有女名莺莺,未识春光先有情。河 桥兵乱依萧寺,红愁绿惨见张生。张生一见春情重, 明月拂墙花影动。夜半红娘拥抱来,脉脉惊魂若春 梦。 春梦,神仙洞。冉冉拂墙花影动。西厢待月知 谁共?更觉玉人情重。红娘深夜行云送,困亸钗横 金凤。(秦观《淮海词》) 【调笑转踏】春风户外花萧萧,绿窗绣屏阿母娇。白 玉郎君恃恩力,尊前心醉双翠翘。西厢月冷蒙花雾, 落霞零乱墙东树。此夜灵犀已暗通,玉环寄恨人何 处。 何处?长安路。不记墙东花拂树。瑶琴理罢霓 裳谱,依旧月窗风户。薄情年少如飞絮,梦逐玉 环 西去。(毛滂《东堂词》)
“一见钟情”的意义 寻求爱情的艰难性和急迫性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关汉卿《拜月亭》:“愿天下心 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 白朴《墙头马上》:“愿普天下 姻眷皆完聚。”
比较白朴《墙头马上》 裴少俊与李千金 “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 锦褥枉呼作鸳鸯被。流落得男游别郡, 耽阁得女怨深闺。” “休道是转星眸上下窥,恨不得倚香 腮左右偎,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 席。既待要暗偷期,咱先有意,爱别 人可舍了自己。”
4、郭沫若《西厢艺术上之批判与其作品之性 格》: 反抗精神,革命,无论如何, 是一切艺术之母!元代文学不仅限于戏曲, 全是由这位母亲产生出来的。这位母亲产生 出来的女孩儿,总要以《西厢》为最完美、 最绝世的了。《西厢》是超时空的艺术品, 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西厢》是有生命 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底凯歌、纪念塔。
★《莺莺传》(故事发生在801年) 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 孤,非礼不可入。 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 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 从母。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 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 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 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 情。” „„ 时人多许张生为善补过者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