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配方原理
乳胶漆成膜原理
![乳胶漆成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d8308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a.png)
乳胶漆成膜原理
乳胶漆成膜原理是指乳胶漆在施涂时液体状,经过干燥后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膜状涂层。
乳胶漆的成膜原理主要包括聚合、溶剂挥发和乳胶微粒聚结三个过程。
首先是聚合过程。
乳胶漆中的聚合物通过交联、共聚、环化等反应方式发生聚合,形成长链大分子结构。
乳胶漆中聚合物的选择对漆膜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可以使乳胶漆具有不同的性能,如耐候性、柔韧性和耐久性等。
其次是溶剂挥发过程。
乳胶漆中会添加一定量的溶剂,如水和有机溶剂等,用于将乳胶液稀释成施涂时的适宜粘度。
在施涂乳胶漆时,涂层中的溶剂会逐渐挥发,导致乳胶液中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从而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
最后是乳胶微粒聚结过程。
乳胶漆中的聚合物以微小的粒子形式存在,这些粒子被稳定剂所包覆,防止粒子之间的相互结合。
在溶剂挥发过程中,溶剂的挥发使得聚合物微粒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稳定剂的作用也逐渐减弱。
当溶剂挥发完全后,聚合物微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会增强,导致微粒的相互聚结,形成致密的漆膜。
综上所述,乳胶漆成膜的原理是聚合、溶剂挥发和乳胶微粒聚结的综合作用。
这些过程使得乳胶漆在施涂后能形成均匀、平整的漆膜,提供保护和装饰作用。
PU弹性涂料配方解析
![PU弹性涂料配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68d73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f.png)
PU弹性涂料配方解析弹性漆又称橡胶漆,类肤漆,是一种手感漆,常用于经常接触的物件表面,给人以柔和的质感,是现在流行的一种油漆.下面简单介绍弹性漆的配方及其原理。
二丙酮醇30弹性树脂30-35%流平剂1-3%哑粉6%弹性剂1-8%手感剂2%催干剂2%5070d0-5%拜耳3390100%c组分:1u6qks({#b按照a:b:c=8-10:1:3的比例酿制油漆,喷好工件后,风干15-20分钟,然后70℃×30分钟或自干24h。
过早蒸煮,漆膜中溶剂尚未溶解回去,潮湿后,漆膜手感极差。
2各组分对弹性漆性能的影响弹性油漆手感的建议通常存有两种,一类就是相似橡胶或人类皮肤的弹性感觉。
第二类象绒毛的弹性感觉,在配方设计时,针对相同的手感,用料必须予以区别。
目前较常用的树脂是饱和聚酯,如拜耳的1650,长润的5800-x-70,盖斯塔夫的317以及巴斯夫的树脂,若要求一类的手感,应选择伸展性较大的树脂,第二类手感树脂的伸展性中等即可流平剂的挑选-要求一类手感,流平剂一般用非有机硅类流平剂如byk-354,表面不需要爽滑而要求第二类手感的流平剂则选择有机硅类流平剂,如byk-333,byk-306等。
固填充料对弹性漆的手感,存有减少的促进作用,挑选哑粉的时候,尽量挑选消光效果不好而粒径大的品种,如ok-520,ok-6072.4弹性粉的选择对第一类手感效果,弹性粉尽量少加或不作,因弹性粉主要提供更多毛绒的手感。
2.5溶剂的选择溶剂中无法用醇类溶剂,否则可以与固化剂反应,以致油漆干性高,弹性亦高。
溶剂亦无法太弱,否则对底漆或底材存有腐蚀性,溶剂中理应少量环己酮,它对弹性粉和弹性剂存有少量溶涨促进作用,手感可以进一步增强。
2.6固化剂的选择tdi类型固化剂刚性较强,切割后漆膜较软,手感极差,且不耐热黄变,通常不使用。
hdi类型固化剂因链段较长,反应物坚硬。
较常用于2kpu弹性油漆,其中变小二脲固化剂如n-75,反应较快,也很少用。
水性漆原理
![水性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3e30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d.png)
水性漆原理
水性漆是一种以水为基础的涂料,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水基胶体悬浮体系:水性漆是由多种颜料、填料和其他添加剂经过混合形成的胶体悬浮体系。
在水基介质中,颜料和填料会均匀地分散悬浮,形成稳定的颜料粒子。
2. 乳化剂的作用:水性漆中的乳化剂可以降低涂料中油质成分的表面张力,使其能够与水混合。
乳化剂能够将水基介质与有机颜料或填料之间形成分散体系,使其稳定地存在于涂料中。
3. 水的挥发性:水性漆中的水具有较低的挥发性,涂料涂在物体表面后,水会逐渐从漆膜中蒸发,使得漆膜得以干燥固化。
水性漆的挥发性较低,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和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生成。
4. 交联反应:水性漆中的聚合物基质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坚固的漆膜结构。
这些交联反应可以在涂膜表面产生一种具有良好耐久性和抗化学品侵蚀性能的层状结构。
总的来说,水性漆通过水基介质、乳化剂、水的挥发性和聚合物交联反应等机制实现了其涂装效果。
它与传统的有机溶剂型漆相比,具有无毒、无害、环保等优良特性,并被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和建筑行业。
油漆配方原理
![油漆配方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47993967ec102de2bd892d.png)
• 12.3.3 反应成膜
• 反应成膜是指可溶或可溶的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涂 覆在基材表面以后,在加温或其它条件下,分子 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而转变为坚韧 的薄膜的过程,是热固性油漆的共同成膜方式, 其中如含干性油或者半干性油的不饱和聚酯油漆、 醇酸树脂油漆等通过氧气发生氧化交联反应成膜, 环氧树脂与多元胺或者酸酐反应交联成膜,多异 氰酸酯与含羟基低聚物如聚醚多元醇反应生成聚 氨酯成膜,有机硅树脂通过烯氢加成反应成膜, 光固化油漆通过自由基或阳离子聚合成膜等。
涂料招商
油漆配方设计
• 12.1 概述
• 油漆是一个多组分的配方产品。由于基材和使用 环境不同,对涂膜的性能也提出种种不同的要求, 油漆配方中各组分的用量及其相对比例又对油漆 的施工性能(如流平性、干燥性等)和涂膜性能(如 光泽、硬度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油漆必须进行 配方成
• 油漆一般由成膜物、颜(填)料、溶剂(或稀释 剂)和助剂组成。油漆施工后,随着溶剂和稀释 剂的挥发,成膜物干燥成膜。成膜物可以单独成 膜,也可以粘结颜(填)料等物质共同成膜,所 以也称粘结剂,它是油漆的基础物质,常称为基 料、漆料和漆基。
表12-1 油漆的基本组成
组
成
原 油料
• 12.3.4 成膜过程表征
• 目前,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动态热机械分 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透射电镜、扫描电子显 微镜、小角度中子散射、直接无辐射能量转移、 动态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技术等 已经广泛用于成膜过程表征。透射电镜可以观察 涂膜形态研究胶乳成膜过程,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可以测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以及研究固化动力学 确定固化工艺,原子力显微镜可在立体三维上观 察涂膜的形貌。
• 12.2.4 助剂
• 助剂用量虽少,但对油漆的生产、储存、施工、 成膜过程及最终涂层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有时甚 至可起关键作用,随着油漆工业的发展,助剂的 种类日趋繁多,应用愈来愈广,地位也日益重 要. • 常用助剂包括颜料润湿剂、分散剂、流平剂、消 泡剂、催干剂、增塑剂、防霉剂、防紫外线剂、 流变剂等。
工业油漆稀释剂配方比例
![工业油漆稀释剂配方比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68c35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d.png)
工业油漆稀释剂配方比例介绍工业油漆稀释剂是一种用于调节油漆粘度和控制涂料流动性的溶剂。
它能够将浓稠的油漆稀释成适合喷涂或刷涂的粘度,并且可以提高油漆的易处理性和涂覆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工业油漆稀释剂的配方比例及其影响因素。
工业油漆稀释剂的基本原理工业油漆稀释剂主要由溶剂组成,它可以与油漆中的树脂、颜料等成分进行溶解和混合。
通过调整稀释剂的添加量和类型,可以改变涂料的粘度和流动性,使其更易于涂覆和加工。
工业油漆稀释剂的配方比例工业油漆稀释剂的配方比例是根据涂料的性质和使用要求来确定的。
通常,配方比例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油漆类型不同类型的油漆对稀释剂的要求不同。
例如,水性油漆常使用水作为稀释剂,而溶剂型油漆则需要有机溶剂进行稀释。
在确定配方比例时,需要考虑油漆类型对稀释剂的兼容性。
2. 粘度调节稀释剂的添加量可以改变油漆的粘度。
较高的稀释剂含量可以使油漆更加稀薄,适合喷涂和刷涂。
而较低的稀释剂含量可以增加油漆的粘稠度,适合垂直面涂料的施工。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根据油漆的粘度要求来确定稀释剂的配方比例。
3. 涂覆效果稀释剂的添加量也会影响涂料的涂覆效果。
适量的稀释剂可以提高涂料的流平性和遮盖力,减少刷痕和气泡的产生。
然而,过量的稀释剂可能会降低涂料的附着力和抗冲击性。
因此,在配方比例中需要平衡涂料的涂覆性能和物理性能。
工业油漆稀释剂的常用配方比例以下是工业油漆稀释剂的常用配方比例,不同类型的油漆可能会有所不同:1.溶剂型油漆:通常使用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常见的比例是3:1,即3份油漆加1份溶剂。
2.水性油漆:使用水作为稀释剂,常见的比例是1:1,即1份油漆加1份水。
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不应过度稀释。
3.粘稠油漆:对于需要在垂直面上涂覆的粘稠油漆,可以在油漆中适量添加稀释剂进行调节。
常见的比例是4:1,即4份油漆加1份稀释剂。
4.高固体含量油漆:高固体含量油漆通常具有较高的粘度,需要添加较多的稀释剂进行稀释。
油漆涂料配方及性能知识
![油漆涂料配方及性能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8536f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1.png)
油漆涂料配方及性能知识油漆和涂料是一种用于保护和美化物体表面的涂层材料。
它们具有不同的配方和性能,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以下是关于油漆、涂料配方和性能的一些知识。
一、油漆、涂料的组成和配方1.基料:是油漆、涂料的主要成分,占总配方的大部分。
常见的基料有以下几类:-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丁醇、丁酮等,用于调节涂料的粘度和干燥速度。
-油脂:如亚麻油、腮油等,用于增加涂料的柔软性和耐久性。
-树脂:如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用于增强涂料的附着力和耐候性。
-颜料:如钛白粉、碳黑等,用于给涂料提供颜色和遮盖力。
-功能性添加剂:如稀释剂、流平剂、抗鼓泡剂等,用于调整涂料的性能和施工特性。
2.助剂:是为了改善涂料性能而添加的辅助材料。
常见的助剂有以下几类:-分散剂:用于增加颜料的分散性,提高涂层的颜色稳定性。
-稳定剂:用于防止涂料中颜料沉淀和稳定颜色。
-漆催干剂:用于加快涂料干燥的速度。
-防腐剂:用于抑制涂料中微生物生长和防止涂层锈蚀。
-毛细改性剂:用于改善涂料的流动性和抗滴落性。
-抗粘脱剂:用于防止涂料粘连和脱落。
3.溶剂:是用于将涂料配方中的溶解性组分溶解成涂料的溶剂。
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涂料配方中的溶剂种类和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二、油漆、涂料的性能和应用1.耐候性:涂料应具有一定的耐候性,能够抵抗紫外线辐射、氧化腐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2.附着力:涂料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能够牢固地附着在物体表面上,不易剥离或起泡。
3.耐磨性:涂料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够抵抗物体表面的刮擦、磨损和摩擦。
4.耐化学性:涂料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性,能够抵抗酸、碱和溶剂的侵蚀。
5.色彩稳定性:涂料应具有良好的色彩稳定性,不易褪色或变色。
6.施工性:涂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如易搅拌、易涂刷、易干燥等。
7.环保性:涂料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根据涂料的不同配方和性能,可以应用于建筑、汽车、家具、机械设备等领域,用于保护和装饰不同物体表面。
油漆的调配知识点总结
![油漆的调配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ce3a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b.png)
油漆的调配知识点总结1. 颜料的选择颜料是油漆的主要成分,可以给油漆赋予不同的颜色和特性。
常见的颜料有颜料粉、颜料浆和颜料分散体。
在选择颜料时,需要考虑颜色稳定性、耐光性、耐候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2. 溶剂的选择溶剂可以溶解树脂和颜料,使其成为流动的液体状态。
常见的溶剂有矿物油、醇类溶剂和醚类溶剂等。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其挥发性、毒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3. 树脂的选择树脂是油漆的固化剂,可以赋予油漆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老化性等特性。
常见的树脂有酚醛树脂、醇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等。
在选择树脂时,需要考虑其固化速度、硬度和耐化学品性能等因素。
4. 添加剂的选择油漆中还会添加一些辅助剂,如流变剂、抗氧化剂和干燥剂等,以改善油漆的涂布性能、耐候性和干燥速度等。
在选择添加剂时,需要注意其用量和配比,以确保油漆的性能符合要求。
5. 配方的确定在调配油漆时,需要根据所需的颜色、光泽度和性能等要求确定配方。
配方涉及颜料、溶剂、树脂和添加剂的比例和用量,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计算和调整。
6. 调配的方法调配油漆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有机械搅拌法、手工搅拌法和涂料分散法等。
在调配油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配方和比例进行操作,确保油漆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7. 质量控制在调配油漆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原材料的检验和选择、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对成品油漆的检验和测试等。
只有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油漆产品。
8. 环保要求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油漆的生产和使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调配油漆时,需要尽量选择环保型的原材料和添加剂,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降低排放,确保油漆产品符合环保要求。
总之,油漆的调配是一项需要严谨的技术活,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才能生产出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环保的油漆产品。
希望以上知识点对您能有所帮助。
油漆调配方法
![油漆调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c5f6f2941ea76e58fa0443.png)
尽管颜色的种类很多,人们用肉眼可以识别的颜色种类近
30
万种,
但每一种颜色都具有三种显著的特性,又称为色彩的三属性
(
或色彩
的三要素
):
色相
(
也称色调
)
、明度
(
也称亮度
)
、彩度
(
也称饱和度、色
度
);
且任何一种颜色色相和彩度是由红、黄、蓝三原色调配确定,而
因此手工调色法必须具备以上相关的配色知识,
才有可能进行颜
色的调配。
1.1.2
颜色的确认
对于任何一种拟调配的
“
子色
”
,首先应将涂膜标准色
卡或样板色、实物色置于光线充足的地方,或标准光源下,以辨认出
油漆颜色中的主色和辅色,即该色样主要由哪几种颜色调制而成的,
50%
,
反复搅匀后,
制作油漆色样板,
待溶剂挥发、
浮色现象稳定后,
再与原色样对比。根据色差程度,微调第二轮各色添加量,特别要注
意深色漆的添加,少加多搅,防止过量。当调整与标准色接近时,再
次制作油漆小样样板,待溶剂挥发、浮色现象稳定后,再与原色样对
比,直至与色样很近。应注意,若色样为湿膜,则可将新调配的油漆
为主,
施工中常不需要进行颜色调配,
调配方法有且仅有手工调配法。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随着家具业和房屋装修业发展,特别是在
90
年代末,我国汽车面漆修补业和电子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电脑
第十二章 涂料配方原理
![第十二章 涂料配方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7be7b22aaea998fcc220e67.png)
第十二章涂料配方设计第一节概述涂料是一个多组分体系,也是一个配方产品,一般不能单独作为工程材料使用,必须涂装在基材表面与被涂器件一起使用,由于基材和使用环境不同,故对涂膜的性能也提出种种不同的要求,而涂料配方中各组分的用量及其相对比例又对涂料的使用性能(如流平性、干燥性等)和涂膜性能(如光泽、硬度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涂料必须进行配方设计方能满足各方面要求。
涂料配方设计是指根据基材、涂装目的、涂膜性能、使用环境、施工环境等进行涂料各组分的选择并确定相对比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生产工艺、施工工艺和固化方式。
总的来说,涂料配方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基材、目的、性能、施工环境、应用环境、安全性、成本等。
由于影响因素千差万别,建立一个符合实际使用要求的涂料配方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课题,需要进行必要的试验并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才能得到符合使用要求的涂料配方。
第二节涂料基本组成涂料一般由成膜物、颜料、溶剂和稀释剂、助剂组成,涂料施工后,随着溶剂和稀释剂的挥发,成膜物干燥成膜。
成膜物可以单独成膜,也可以粘结颜料等物质共同成膜,所以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合成树脂已经取代油料和天然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工业,主要应用的合成树脂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有机硅树脂氟碳树脂等,选择涂料用树脂主要基于树脂的结构和性能,基材的性质、使用环境、施工环境、成本等因素。
(1)环氧树脂环氧树脂(Epoxy rein)泛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以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链段为主链的高分子预聚体。
涂料用环氧树脂环氧当量大多在180-3200之间:环氧当量在180-475之间的环氧树脂主要用于双组分低温固化体系,环氧当量在700-1000之间的环氧树脂主要用于环氧酯体系;环氧当量为1500-3200的环氧树化主要用于高温烤漆,分子量在50000以上的可直接用作热塑性涂料。
目前市面上环氧树脂主要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即双酚A缩水甘油醚(DGEBA),由双酚A(DDP)与环氧氯丙烷(ECH)反应制得,目前实际使用的环氧树脂中70%以上属于这种环氧树脂,其结构如下:C CH33OCH2CH2CH CH2O CHCH2O CCH33O CH CH2OO CH2n从化学结构中可以看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分子具有一下特征:○1两端为反应活性很强的环氧基;○2分子主链上有许多醚键;○3树脂分子链有许多仲羟基,可以看成一种长链的多元醇;○4分子链上有大量苯环、次甲基和异丙基;环氧树脂稳定性好,未加入固化剂可放置一年以上;树脂工艺性好,能溶于多种溶剂。
油漆的原理
![油漆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f02c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1.png)
油漆的原理
油漆是一种常见的涂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
它不仅可以
美化表面,还能起到防腐、防水、隔热等作用。
那么,油漆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谈谈油漆的组成。
油漆通常由颜料、溶剂、树脂和添加剂组成。
颜料是油漆的色彩来源,可以分为颜料颗粒和颜料颜料。
颜料颗粒是固体颗粒,能够遮盖被涂物表面,使其呈现出所需的颜色。
颜料颜料是颜料颗粒的载体,能够使颜料颗粒均匀分散在油漆中。
溶剂是油漆的稀释剂,能够使颜料、树脂和添加剂均匀混合,并且在涂抹后迅速挥发。
树脂是油漆的粘合剂,能够使颜料牢固粘附在被涂物表面。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油漆的性能,如防腐剂、干燥剂等。
其次,油漆的涂抹原理是怎样的呢?当我们涂抹油漆时,溶剂会迅速挥发,使
得颜料、树脂和添加剂均匀分布在被涂物表面。
随着溶剂的挥发,树脂开始固化,形成一层坚固的薄膜,使得颜料牢固粘附在被涂物表面。
这样,油漆就完成了对被涂物的覆盖和保护。
最后,我们来谈谈油漆的作用原理。
油漆可以起到防腐、防水、隔热等作用。
首先,油漆的薄膜可以隔绝被涂物和外界环境的接触,防止被涂物受到空气、水汽、化学物质等的侵蚀。
其次,油漆的薄膜可以反射太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起到隔热的作用。
此外,油漆还可以美化被涂物的外观,提高其质感和耐久性。
总之,油漆是一种多功能的涂料,其原理包括组成、涂抹和作用。
通过对油漆
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油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护和装饰。
乳胶漆配方
![乳胶漆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c7010b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7.png)
乳胶漆配方介绍:乳胶漆是一种常见的涂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墙面和家具等装饰涂料工程中。
它与传统的油漆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如环保、耐久、易清洁等。
乳胶漆的配方是实现这些特点的关键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乳胶漆的常见配方以及如何制作乳胶漆。
配方一:水溶性乳胶漆材料:- 乳胶乳 (聚丙烯酸酯乳液)- 合成树脂- 稳定剂- 防腐剂- 透明剂- 颜料- 填充剂- 溶剂 (水)步骤:1. 将乳胶乳、合成树脂、稳定剂和防腐剂混合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
2. 分别将透明剂、颜料和填充剂加入容器中,继续搅拌直到达到所需的颜色和质地。
3. 慢慢加入适量的溶剂 (水)来调节漆的粘度,搅拌均匀。
4. 进行漆的稳定性测试,确保没有异物悬浮物或沉淀。
5. 调整配方的比例,以获得最佳的涂布性能和干燥时间。
注意事项:- 在混合配方的过程中,应使用干净的容器和工具,以免污染漆的质量。
- 根据乳胶乳的不同,配方可能需要调整以适应特定的应用要求。
- 在使用乳胶漆前,应先进行测试,以确保满足预期的效果。
配方二: 有机溶剂型乳胶漆材料:- 乳胶乳 (聚丙烯酸酯乳液)- 合成树脂- 稳定剂- 防腐剂- 透明剂- 颜料- 填充剂- 有机溶剂 (如丙酮、甲苯等)步骤:1. 将乳胶乳、合成树脂、稳定剂和防腐剂混合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
2. 分别将透明剂、颜料和填充剂加入容器中,继续搅拌直到达到所需的颜色和质地。
3. 慢慢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来调节漆的粘度,搅拌均匀。
4. 进行漆的稳定性测试,确保没有异物悬浮物或沉淀。
5. 调整配方的比例,以获得最佳的涂布性能和干燥时间。
注意事项:- 在制作有机溶剂型乳胶漆时,应注意溶剂的选择和使用,确保安全性和环保性。
- 在使用乳胶漆前,应先进行测试,以确保满足预期的效果。
结论:乳胶漆是一种常见的涂料,可用于室内墙面和家具的装饰涂料工程中。
通过正确的配方设计和制作,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乳胶漆。
在制作乳胶漆时,必须注意使用适量的乳胶乳、合成树脂、稳定剂和防腐剂,添加透明剂、颜料和填充剂来调节涂料的颜色和质地,并通过适量的溶剂调节乳胶漆的粘度。
油漆调色配方口诀
![油漆调色配方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844952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c.png)
油漆调色配方口诀
油漆调色:红加黄变橙,红加蓝变紫,黄加蓝变绿。
红、黄、蓝是三原色,橙、紫、绿则是三间色。
间色与间色相调合就会变成各类灰色,但灰色都应该是有色彩倾向的,譬如:蓝灰,紫灰,黄灰等。
1、调色时需小心谨慎,一般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然后根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3、“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油漆涂料的原理
![油漆涂料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69ba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3.png)
油漆涂料的原理油漆涂料的原理是将一种或多种颜料分散在一种能成膜的物质中,通过涂刷、喷涂或滚涂等方式将其均匀地涂布在待处理表面上,经过固化和干燥后形成坚固的、具有色彩和装饰性的薄膜。
油漆涂料的主要成分包括颜料、溶剂、添加剂和树脂。
颜料是油漆涂料中的固体颗粒,其主要作用是提供颜色、遮盖力和抵抗紫外光等。
常见的颜料有颜料粉末、颜料浆料、颜料混合物等。
颜料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色调、遮盖力、耐久性、耐候性等要求。
溶剂是油漆涂料中的流动介质,其中包括水、有机溶剂等。
溶剂的主要作用是使颜料均匀分散并稀释,使油漆涂布容易。
不同的溶剂具有不同的挥发性、稀释能力和毒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溶剂对于油漆涂料的性能和使用环境至关重要。
树脂是油漆涂料中的主要成膜物质,其主要作用是固化形成薄膜。
常见的树脂有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醇酸聚氨酯等。
树脂通过树脂固化剂进行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从而使油漆成为固体,并具有耐磨损、耐候性、耐化学品等性能。
添加剂是油漆涂料中的辅助物质,主要用于改善油漆涂料的性能和应用。
常见的添加剂有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填充剂、防火剂等。
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提高油漆涂料的稳定性、流动性、附着力、防腐性、防污染性和防火性等。
油漆涂料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施工阶段和固化阶段。
在施工阶段,颜料和树脂等成分被溶剂均匀混合,形成可涂布的油漆液。
在涂布过程中,溶剂挥发,使树脂膨胀,颜料得以密集分布,并附着在待处理表面上。
随着溶剂的挥发,油漆液逐渐形成致密、均匀的薄膜。
在固化阶段,油漆涂料中的树脂与固化剂进行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从而使油漆涂料成为固体。
这个过程中,树脂中的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使油漆涂料具有一定的硬度、耐久性和抗腐蚀性等。
油漆涂料的原理基本上是通过颜料和树脂等成分的组合,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均匀地涂布在待处理表面上,并在固化过程中形成坚固的薄膜。
通过合理的配方和施工工艺,可以实现不同颜色、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能的油漆涂料,满足各种工业和建筑领域的需求。
涂料技术第四章涂料配方基本原理
![涂料技术第四章涂料配方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3896878e9951e79a892739.png)
(二)颜料体积浓度(PVC)与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
PVC Vp Vp Vb
Vb 为胶粘剂体积(不含挥发性组分) Vp 为颜料的体积。
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 当胶粘剂逐渐加入到颜料体系中,颜料粒子堆砌空
隙中的空气将逐步被胶粘剂所取代。当胶粘剂加到恰好 填满全部空隙时的颜料体积浓度定义为临界颜料体积浓 度(CPVC)。
丙酮、甲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DBE 、碳酸酯、 草酸酯等。
17
DBE :高沸点溶剂混合二元酸酯(杜邦称 DBE),也称二价酸酯。是一种低毒、低味、能 生物降解的环保型高沸点溶剂,是涂料万能溶剂。
4、酰胺类溶剂 N,N-二甲基甲酰胺, N,N-二甲基乙
酰胺等。 5、酚类溶剂 苯酚、甲酚、二甲酚等。
2.当∣δ1- δ2∣值很大时,ΔH必然很大, 若令二者相容,就要吸收很大热量,只有温度T 在很高时才有可能;
3.按照经验,当高聚物和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相差小于 0 – 1.8 时,估计可以溶解。
14
二、溶剂的相对蒸发速率(挥发性)
E
t90 (醋酸正丁酯) t90 (试验溶剂)
E 为试验溶剂的相对蒸发速率;
7
2、黄色颜料 铬酸铅(PbCrO4),俗称铅铬黄; 着色力高,色坚牢度好,有毒; 用于装饰性和工业涂料的二道漆和面漆。
3、绿色颜料 氧化铬(Cr2O3),俗称铬绿; 耐酸碱,遮盖力低; 用于防腐涂料。
8
4、蓝色颜料 铁氰化铁钾,KFe[Fe(CN)6] ,俗称铁蓝; 着色力高,色坚牢度好,耐酸碱,遮盖力差。
t90 为规定条件下,溶剂蒸发 90% 所需要的时间。
规定:醋酸正丁酯的相对蒸发速率为 1 。
三、混合溶剂的蒸发速率( ET )
油漆调色配方
![油漆调色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863286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3.png)
油漆调色配方
油漆调色配方是根据所需颜色的色彩值来调配的。
以下是一般的油漆调色配方的步骤:
1. 确定所需颜色的色彩值,可以使用调色板软件或者色彩检测仪来获取。
2. 准备好基础颜色的油漆,通常有红、黄、蓝、黑、白五种基本颜色。
3. 根据所需颜色的色彩值,将基础颜色油漆按比例混合。
4. 首先,用白色油漆调亮,根据需要逐渐加入适量的白色油漆,直到达到所需亮度。
5. 其次,用黑色油漆调暗,根据需要逐渐加入适量的黑色油漆,直到达到所需暗度。
6. 最后,根据所需颜色的调和比例,逐步加入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油漆,调整至所需颜色。
7. 不断混合和调整颜色,直到达到满意的配色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品牌和类型的油漆可能会有不同的配色方式和效果,所以最好根据油漆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来调色。
另外,调色时要谨慎操作,可以准备一些备用的颜料和涂板,以便于调整和纠正。
最后,鉴于调色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初学者可以参考一些专业的油漆调色指南或者向专业的调色师咨询。
科训实验--乳胶漆实验报告
![科训实验--乳胶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8b30c60c22590102029d94.png)
乳胶漆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乳胶漆配方的设计、制备和主要性能的测试实验,使我们了解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内外墙乳胶涂料的树脂合成、配方设计原理、各组分的选择原则及所起的作用、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涂料综合质量的评价方法。
二、内外墙乳胶漆的配方设计原理涂料,我国传统成为“油漆”,是涂覆在物件表面上,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材料的总称。
涂料的作用主要是对物体表面进行保护、装饰和赋予特殊性能。
涂料组成包含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助剂四个组分。
成膜物质是组成涂料的基础,它具有粘结涂料中其它组分形成涂膜的功能。
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质其决定性作用。
用作涂料成膜物质的品种主要有植物油、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颜料能是涂膜呈现色彩,并使涂膜具有遮盖力,以发挥其装饰和保护作用。
颜料还能增强涂膜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
有时涂膜提供某种特定功能,如防腐蚀、导电、吸收辐射波、阻燃等。
助剂的作用是对涂料或涂膜的某一特定方面的性能起改进作用。
根据助剂对涂膜所起的作用,现代涂料所使用的助剂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型:(1)对涂料生产中发生作用的助剂,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等(2)对涂料贮存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放结皮剂、防沉淀剂等(3)对涂料施工成膜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稀释剂、催干剂、固化剂、流平剂、防流挂剂等(4)对涂膜性能发生作用的助剂,如增塑剂、平光剂、防霉剂、阻燃剂、防静电剂、紫外光吸收剂等助剂虽然用量很少,但能起到显著作用,因而在涂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溶剂是使不包括无溶剂涂料在内的各种液态涂料完成施工过程所必需的组分。
它原则上不构成涂膜,也不应存留在涂膜之中。
溶剂的组分的作用是将涂料的成膜物质溶解或分散为液态,以使涂料易于施工成薄膜,而当施工后又能从薄膜中挥发至大气中,从而使薄膜形成固态的涂膜。
溶剂组分通常是可挥发性液体,习惯上称为挥发分。
作为溶剂组分包括能溶解成膜物质的溶剂,能稀释成膜物质溶液的稀释剂和能分散成膜物质的分散介质,习惯上统称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3.1溶剂挥发和热熔成膜
• 热塑性高分子只在较高的分子量下才呈现出较好的物理和 化学性能,但分子量高,玻璃化温度和粘度随之升高,必 须用足够的溶剂将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和粘度降低,使T-Tg 的数值大到足够使溶液可以流动和涂布,在涂布以后溶剂 挥发,分子链紧密缠结形成固体薄膜。溶剂的挥发分为三 个阶段: • 阶段Ⅰ:表面溶剂挥发; • 阶段Ⅱ:内部溶剂扩散至表面挥发; • 阶段Ⅲ:残留溶剂扩散挥发。
涂料招商
油漆配方设计
• 12.1 概述
• 油漆是一个多组分的配方产品。由于基材和使用 环境不同,对涂膜的性能也提出种种不同的要求, 油漆配方中各组分的用量及其相对比例又对油漆 的施工性能(如流平性、干燥性等)和涂膜性能(如 光泽、硬度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油漆必须进行 配方设计方能满足各方面要求。
• (7)有机颜料
• 有机颜料的色泽鲜艳,着色力较强,但遮盖力、 耐高温性、耐候性较差,常用的有机颜料有耐晒 黄、联苯胺黄、酞菁绿、酞菁蓝、甲苯胺红、大 红粉等.
• (8)防腐颜料 • 防腐颜料用于保护金属底材免受腐蚀,按照防腐 蚀机理可分为物理防腐颜料、化学防腐颜料和电 化学防腐颜料三类。物理防腐颜料具有化学惰性, 通过屏蔽作用发挥防腐功能,如铁系和片状防腐 颜料,化学防腐颜料具有化学活性,借助化学反 应发挥作用,如铅系化合物、铬酸盐、磷酸盐等, 电化学防腐颜料通常是金属颜料,具有比金属还 低的电位,起到阴极保护作用,如锌粉。
• 一定质量的干颜料形成颜料糊时所需的精 亚麻仁油的量称为颜料的吸油值,该值反 映了颜料的润湿特性,用表示,单位为 g/100g ,颜料的吸油值与颜料对亚麻仁油 的吸附、润湿、毛细作用,以及颜料的粒 度、形状、表面积、粒子堆砌方式、粒子 的结构与质地等性质有关。
• (1)白色颜料
• 油漆中使用的白色颜料主要包括二氧化钛、立德 粉、氧化锌、铅白、锑白等,其中钛白粉应用最 为广泛。
• (2)红色颜料
• 红色颜料主要有氧化铁红、钼铬红、镉红等。
• (3)黄色颜料
• 主要的黄色颜料有铬酸铅、氧化铁黄、镉黄等。
• (4)绿色颜料
• 绿色颜料有铅铬绿、氧化铬绿、钴绿等。
12.2油漆基本组成
• 油漆一般由成膜物、颜(填)料、溶剂(或稀释 剂)和助剂组成。油漆施工后,随着溶剂和稀释 剂的挥发,成膜物干燥成膜。成膜物可以单独成 膜,也可以粘结颜(填)料等物质共同成膜,所 以也称粘结剂,它是油漆的基础物质,常称为基 料、漆料和漆基。
表12-1 油漆的基本组成
组
成
原 油料
• 油漆配方设计是指根据基材、涂装目的、涂膜性 能、使用环境、施工环境等条件进行油漆各组分 的选择并确定相对比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 的生产工艺、施工工艺。油漆配方设计需要考虑 的因素包括:基材、目的、性能、施工环境、应 用环境、安全性、成本等。 • 由于影响因素众多,相互耦合,建立一个符合实 际使用要求的油漆配方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 进行大量的试验才能得到符合使用要求的油漆配 方。
• (5)蓝色颜料 • 铁氰化铁钾又称铁蓝,有较高的着色力,色坚牢
度好,并有良好的耐酸性,但遮盖力差。群青为 天然产品,色坚牢度好,耐光、热和碱,但可被 酸分解,着色力和遮盖力低.
• (6)黑色颜料 • 用量最大的黑色颜料是炭黑,其吸油量大,色纯,
且遮盖力强,耐光,耐酸碱,但较难分散,此外 还有氧化铁黑(Fe3O4),它们主要用做底漆和二 道漆的着色剂。
• 12.3.4 成膜过程表征
• 目前,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动态热机械分 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透射电镜、扫描电子显 微镜、小角度中子散射、直接无辐射能量转移、 动态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技术等 已经广泛用于成膜过程表征。透射电镜可以观察 涂膜形态研究胶乳成膜过程,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可以测定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以及研究固化动力学 确定固化工艺,原子力显微镜可在立体三维上观 察涂膜的形貌。
滑剂、消泡剂、乳化剂、分散 剂、防结皮剂、引发剂等 石油溶剂、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醋酸乙酯、丙酮、环 己酮、丁醇、乙醇、卤代烃等
• 12.2.1成膜物质(树脂)
•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合成树脂已经取代油料和 天然树脂广泛应用于油漆工业。常用的合成树脂 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 树脂,氨基树脂、有机硅树脂 氟碳树脂等,选择 油漆用树脂主要基于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还要考 虑基材性质、使用环境、施工环境、成本等因素。
• 12.3.2 乳胶漆的成膜
• 乳胶漆成膜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聚合物乳 液中的水分挥发,当乳胶颗粒占胶层的74%体积时, 乳胶颗粒相互靠近而达到密集的充填状态,水和水 溶性物质充满在乳胶颗粒的空隙之间;随着水分继 续挥发,聚合物颗粒表面吸附的保护层被破坏,间 隙越来越小,直至形成毛细管,毛细管作用迫使乳 胶颗粒变形,毛细管压力高于聚合物颗粒的抗变形 力,颗粒间产生压力,随着介质挥发的增多,这个 压力也越大,乳胶颗粒逐渐变形融合,逐渐由 球 形变为斜方形十二面体,直至颗粒间的界面消失; 最后,水分继续挥发,直到压力达到能使每个乳胶 颗粒中的分子链扩散到另一颗粒分子链中时,乳胶 颗粒中的聚合物链段开始相互扩散,逐渐形成连续 均匀的乳胶涂膜。
• 油漆配方中颜料(包括填料)与粘结剂的质量比称 为颜基比。在很多情况下,可根据颜基比制定油 漆配方,表征油漆的性能。一般来说,面漆的颜 基比约为(0.25~0.9):1.0,而底漆的颜基比 大多为(2.0~4.0):1.0,室外乳胶漆颜基比为 (2.0~4.0):1.0,室内乳胶漆颜基比为(4.0~ 7.0):1.0 。要求具有高光泽、高耐久性的油漆, 不宜采用高颜基比的配方,特种油漆或功能油漆 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颜基比。
• 12.3.3 反应成膜
• 反应成膜是指可溶或可溶的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涂 覆在基材表面以后,在加温或其它条件下,分子 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而转变为坚韧 的薄膜的过程,是热固性油漆的共同成膜方式, 其中如含干性油或者半干性油的不饱和聚酯油漆、 醇酸树脂油漆等通过氧气发生氧化交联反应成膜, 环氧树脂与多元胺或者酸酐反应交联成膜,多异 氰酸酯与含羟基低聚物如聚醚多元醇反应生成聚 氨酯成膜,有机硅树脂通过烯氢加成反应成膜, 光固化油漆通过自由基或阳离子聚合成膜等。
• 颜料体积浓度(PVC)与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
在颜料和基料的总体积中既干膜体积中,颜料所 占的体积分数称为颜料体积浓度,用PVC表 示.即: • PVC=V颜料/(V颜料+V基料)
• 当基料逐渐加入到颜料中时,基料被颜料 粒子表面吸附,同时颜料粒子表面空隙中 的空气逐渐被基料所取代,随着基料的不 断加入,颜料粒子空隙不断减少,基料完 全覆盖了颜料粒子表面且恰好填满全部空 隙时的颜料体积浓度定义为临界颜料体积 浓度,并用CPVC表示。
• 12.3 成膜机理
• 油漆只有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坚韧的薄膜后才能充分发挥 其功能,一般来说,油漆首先是一种流动的液体,在涂布 完成之后才逐渐从液态变为固态,形成连续有附着力的薄 膜,是一个玻璃化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按照成膜过程中 树脂基料的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成膜机理可以分为物理 成膜和化学成膜,转变成膜主要通过溶剂挥发和分子链缠 结成膜或者水的挥发乳胶粒凝聚成膜以及热熔成膜,化学 成膜主要通过树脂基料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体型结构成膜, 如环氧基团和氨基的反应等。
• 1溶剂的蒸发速率 • 溶剂的挥发性是在选择溶剂时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挥 发速率过快,可使干燥时间缩短,但不利于油漆的流平且 会导致起泡和桔皮等漆病,挥发速率过慢,则使干燥时间 延长且易发生流挂。 • 溶剂的蒸发速率不仅和沸点或蒸气压有关,还受到氢键、 蒸发焓、表面张力、空气流动性的影响。沸点不能完全反 映其蒸发速率,例如正丁醇的沸点为118℃,乙酯丁酯的 沸点为125℃,前者的沸点虽较低,但其蒸发速率要比后 者低得多,这是由于氢键的原因。为此,用溶剂的相对蒸 发速率来表征溶剂的挥发性,即测定定量溶剂的蒸发时间 并与同样条件下等量醋酸丁酯或者二乙基醚的蒸发时间相 比较,以下式表示纯溶剂的相对蒸发速率:
• 12.4 颜料体积浓度(PVC)
• 油漆的颜料体积浓度是表征油漆最重要、最基本 的参数,早期油漆工业普遍采用颜基比描述油漆 配方中的颜料含量,由于油漆中所使用的各种颜 料、填料和基料的密度相差甚远,颜料体积浓度 更能科学反映油漆的性能,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 产中成为制定和描述油漆配方的参数。
• 12.4.1 颜基比
• 2常用溶剂及应用
• 常用溶剂按照沸点分为低沸点溶剂(沸点 <100℃)、中沸点溶剂(沸点100-150℃)、高 沸点溶剂(沸点>150℃),按照化学组成分为烃类 溶剂、醇类溶剂、 酮类溶剂、酯类溶剂、醚类溶 剂等。
• 12.2.3颜料 • 颜料是分散在油漆中从而赋予油漆某些性质的粉体材料, 包括颜色、遮盖力、耐久性、力学强度、对金属底材的防 腐性、特殊功能如导电、导热性能等。按照其在油漆中的 功能和作用分为着色颜料、体质颜料、防腐颜料、功能颜 料。 • 色泽、着色力、遮盖力、耐光性、耐侯性是颜料的基本特 性,它们与颜料的结构和组成有关,而颜料结晶形态、粒 径和外形对漆膜的光泽、颜料的润湿分散性以及油漆贮存 期间颜料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在油漆工业中,通常采 用研磨或高速分散的方法使颜料均匀地分散在油漆体系中, 并使其保持稳定悬浮状态或者沉降后容易被分散。
• (9)填料 • 填料亦称体质颜料,大多是白色或稍有颜色的粉体,不具备着色力和 遮盖力,但具有增加漆膜的厚度、调节流变性能、改善机械强度、提 高漆膜的耐久性和降低成本等作用,主要是碱土金属盐类、硅酸盐类 和铝镁等轻金属盐类。 • 碳酸钙是油漆用的主要填料,包括重质碳酸钙(天然石灰石经研磨而 成)和轻质碳酸钙(人工合成)两类,广泛用于各类油漆。 • 滑石粉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层状或纤维状无机矿物.它能提高漆膜的柔 韧性,降低其透水性,还可以消除油漆固化时的内应力。 • 重晶石(天然硫酸钡)和沉淀硫酸钡稳定性好,耐酸、碱,但密度高, 主要用于调合漆、底漆和腻子。 • 二氧化硅分为天然产品和合成产品两类。天然二氧化硅又称石英粉, 可以提高涂膜的机械性能。合成二氧化硅按照生产工艺分为沉淀二氧 化硅和气相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在油漆中起到增稠、触变、防流 挂等作用。瓷土(Al2O3· 2SiO2· 2H2O),也称高岭土,· 是天然存在的水 合硅酸铝.它具有消光作用,能做二道漆或面漆的消光剂,也适用于 乳胶漆. • 云母是天然存在的硅铝酸盐,呈薄片状,能降低漆膜的透气、透水性, 减少漆膜的开裂和粉化,多用于户外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