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找突破口法假设法这两种精准解答逻辑判断题型的两种方法外排除法排序法图表法计算法等也是解答逻辑判断
分析推理

分析推理一、概念简述分析推理题目,也就是不需要用到逻辑的基础知识解题的题目,可以说是单纯考大家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类题目。
这类题目在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中都经常出现,通常来说每套试卷都会有至少一道题,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这类题目有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本讲主要介绍这些方法。
二、解题方法排除法和假设法这两种方法是大家都会的方法,普适性最强。
(一)排除法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些题目涉及了很多条件,非常复杂,而且选项也涉及了多种元素,很难直接通过题干进行推理,或者即使可以进行推理也不能很快地推出答案。
遇到这类题目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排除法,首先排除与条件不符合的选项;并在推导过程中,边推导边排除错误的选项。
例题1: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
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
由此可以推出()。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答案详解】这个题目涉及了多个条件,而且选项都涉及三个人物,如果能直接排除掉错误选项,显然能节省时间。
根据题干“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可知乙和丙都不是小学老师,所以甲是小学老师,对照选项,即可排除B、C、D三项。
因此,答案选A。
例题2: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
已知:(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2)画家曾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
(3)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
(4)甲从来没有见过丙。
下面哪一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A.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B.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C.甲是画家,乙是舞蹈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D.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答案详解】这个题目和上一个题目很像,题干涉及四个人对应四个不同的职业,且四个选项各不相同,可以用排除法。
公务员考试之逻辑推理技巧

逻辑判断题是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之一,虽然题量不大,但往往占据了考生大量的时间。
事实上,解逻辑判断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掌握了这些技巧,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对正确地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为考生介绍解逻辑判断题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并结合例题对各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希望给予考生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一、概述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的题目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
必然性推理题目较少,方法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力度逐渐加大。
必然性推理又叫演绎推理,是指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
包括:各种直言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以及模态推理。
可能性推理又叫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
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主要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逻辑推理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文氏图法、图表法、排序法、代入法、计算法、假设法、排除法、矛盾法、反对法、抽象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寻找因果联系和寻找逻辑漏洞等。
下面我们将选取最重要、实用性最强的几种方法为考生做出讲解。
二、代入法代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在题目信息比较繁琐或对题目的解答没有思路时,都可以用代入法。
代入法在必然性推理(由前提必然推出某个结论)和可能性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推出关系)的题目中都可使用。
1、必然性推理在必然性推理中,当题目涉及由多个条件推出结论常用代入法,一般采用正向代入,即将选项代入题干,如果与题干相矛盾,则为假。
例题1:有人问甲、乙、丙三人的年龄。
甲说:“我22岁,比乙小2岁,比丙大1岁。
”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3岁,丙25岁。
”丙说:“我比甲年岁小,甲23岁,乙比甲大3岁。
”以上每人所说的3句话中,都有一句是故意说错的,你知道3个人的年龄到底是多大吗?()A.甲22岁,乙25岁,丙21岁B.甲23岁,乙22岁,丙25岁C.甲22岁,乙23岁,丙21岁D.甲23岁,乙25岁,丙22岁解题分析:本题用代入法来解题比较方便。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3

路线总结从历年的真题来看,此类题型一般以六个图的形式出现。
现在本文就将所有六个图的思考路线进行的总结。
如图所示:如果有六幅图的话,可以有以下几种推理路线:也就说在思考的时候,可以从这样的六个推理路线去思考。
推理路线1:说明1-6个图形表示同一个规律;推理路线2:图中1、2、3表示一种规律,图4、5、6也符合同一规律,将图6选择出来;推理路线3:图中1、3、5表示一种规律,图2、4、6也符合同一规律,将图6选择出来;推理路线4:图中给出三种对应规律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推理路线5: 图中给出三种对应规律图1-图4、图2-图5、图3-图6;推理路线6: 图中给出三种对应规律图1-图6、图2-图5、图3-图4.当然基本的数量、样式、位置的规律仍然不变。
三、例题解析【例1】【解析】在该题目中可以运用推理路线1,6个图都表示统一的规律:每个图形中都有一个封闭区域。
所以选择B选项。
【例2】【解析】在该题目中可以运用推理路线2,前三个图是一个规律,后三个图表式同一的规律。
前三个图是圆每次减少两个,星星增加一个。
将这个规律应用到后三个图中发现圆在减少,星星增加,最后一个应该是三个星星。
所以选择C选项。
显然,当题目中出现多图的时候要注意出题者不仅是对基本的图形规律的考察,也侧重于对推理路线的考察。
希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一、概述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的题目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
必然性推理题目较少,方法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力度逐渐加大。
必然性推理又叫演绎推理,是指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
包括:各种直言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以及模态推理。
可能性推理又叫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
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主要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国考备战参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分布及备考建议

(3)注重知识运用。考生要能够很好的运用现有各学科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五、常识判断
1.常识判断部分重要考点: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2.备考建议:
(1)重视平时积累。常识判断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虽然题目设计灵活多样,但最终都没有脱离基础理论知识这个主线。备考过程中要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从容应对考试。
这种解题流程的基础是熟悉各种计算技巧,逐步提高解题速度;了解传统题型,掌握每种题型的常用解题方法和步骤,深入掌握综合题型,顺应国家公务员考试新趋势;常做模拟1.判断推理重要考点: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言语理解与表达重要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考行测技巧:破解逻辑判断的四种常用方法

考行测技巧:破解逻辑判断的四种常用方法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除了找突破口法、假设法这两种精准解答逻辑判断题型的两种方法外,排除法、排序法、图表法、计算法等也是解答逻辑判断题型的常用方法。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为考生介绍这四种常用方法:(一)排除法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
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例题: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
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
由此可以推出( )。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A。
题干涉及了人物(甲、乙、丙)和职务(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两类元素,且四个选项都是对所有人物与职务对应关系的判断,较为复杂。
因此,由题干条件直接出发,使用排除法应该是最快的。
根据题干“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可知乙和丙都不是小学老师,所以甲是小学老师,对照选项,即可排除B、C、D三项。
(二)排序法如果题干所列出的元素仅有一类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的次序关系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等等,可以考虑运用排序法来求解。
所谓排序法即在一条直线上将涉及的元素按顺序填入,或运用“<”“>”“=”等符号将元素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更直观地解题。
例题:质检部门对A、B、C、D、E五种不同品牌的32寸平板电视机进行检测,发现:A 的耗电量低于B,B的耗电量不比C高,D的耗电量不如E低,E的耗电量不如B低,其中两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是相同的。
以下论述肯定与以上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
A.B和C的耗电量相同B.A和C的耗电量相同C.A的耗电量低于DD.E的耗电量不如C高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B。
公务员考试之逻辑推理技巧

逻辑判断题是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之一,虽然题量不大,但往往占据了考生大量的时间。
事实上,解逻辑判断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掌握了这些技巧,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对正确地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为考生介绍解逻辑判断题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并结合例题对各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希望给予考生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一、概述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的题目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
必然性推理题目较少,方法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力度逐渐加大。
必然性推理又叫演绎推理,是指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
包括:各种直言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以及模态推理。
可能性推理又叫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
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主要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逻辑推理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文氏图法、图表法、排序法、代入法、计算法、假设法、排除法、矛盾法、反对法、抽象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寻找因果联系和寻找逻辑漏洞等。
下面我们将选取最重要、实用性最强的几种方法为考生做出讲解。
二、代入法代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在题目信息比较繁琐或对题目的解答没有思路时,都可以用代入法。
代入法在必然性推理(由前提必然推出某个结论)和可能性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推出关系)的题目中都可使用。
1、必然性推理在必然性推理中,当题目涉及由多个条件推出结论常用代入法,一般采用正向代入,即将选项代入题干,如果与题干相矛盾,则为假。
例题1:有人问甲、乙、丙三人的年龄。
甲说:“我22岁,比乙小2岁,比丙大1岁。
”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3岁,丙25岁。
”丙说:“我比甲年岁小,甲23岁,乙比甲大3岁。
”以上每人所说的3句话中,都有一句是故意说错的,你知道3个人的年龄到底是多大吗?()A.甲22岁,乙25岁,丙21岁B.甲23岁,乙22岁,丙25岁C.甲22岁,乙23岁,丙21岁D.甲23岁,乙25岁,丙22岁解题分析:本题用代入法来解题比较方便。
顺序与推理问题的解题方法

顺序与推理问题的解题方法顺序与推理问题在各类考试中都是常见的题型之一,包括逻辑推理、数学推理、阅读理解等等。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顺序与推理问题的解题方法。
一、顺序问题的解题方法顺序问题是要求根据一定的规律,确定一系列事物或事件的先后顺序。
解决顺序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1. 时间线法时间线法是一种直观有效的解题方法,适用于要求按时间顺序排列事件的问题。
首先,将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在纸上画出一条线,每个事件在时间线上标注对应的位置。
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确定每个事件在时间线上的位置。
最后,根据时间线上的位置确定事件的先后顺序。
以解题方法为例,假设有四个步骤需要按顺序排列,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 A 在 D 之前,B 在 C 之前。
根据时间线法,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的时间线:A---D--- B---C---。
根据时间线上的位置确定了 A 在 D 之前,B 在 C 之前的关系,最终得出解题结果。
2. 规则法规则法是解决顺序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要求按照一定规则排列事物的问题。
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规律。
然后,按照规律对给定的事物进行排序。
举例来说,假设有五个人需要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列,题目给出的条件是 Tom 比 Jack 大,Jack 比 Mary 小,而 Mary 比 Sam 大。
根据规则法,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排列顺序:Sam---Mary---Jack---Tom。
二、推理问题的解题方法推理问题是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解决推理问题需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和清晰性。
推理问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逻辑推理和数学推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类型的解题方法。
1. 逻辑推理的解题方法逻辑推理是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从已知条件中推理出结论的过程。
解决逻辑推理问题首先要理清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的要求。
然后,根据逻辑规则进行推导,并根据推导的结果得出结论。
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
1.归纳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总结经验规律,从具体到一般的推断。
2.演绎法:从已知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从一般到特殊的推断。
3.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发现问题所在或者改进方法。
4.分析法: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逐个进行分析,最后整合得出全面的结论。
5.综合法:将不同的观点、理论或方法相互结合,形成新的思路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6.反证法:假设一些命题为真,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矛盾,从而证明该命题为假。
7.归约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化成更容易理解和解决的形式。
8.假设法:通过设问和假设,推导出不同情况下的结论,进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9.排除法:通过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唯一的结论或解决方案。
10.理论验证法:通过实验证实一些理论的正确性或有效性。
11.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观点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得出结论或选择最佳方案。
12.具体化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13.建模法:将复杂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或图形,通过分析模型来解决问题。
14.概率统计法:通过概率和统计的方法,对随机事件或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15.图表分析法:通过图表或数据展示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解决。
这些逻辑思维方法在不同的领域和问题都有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性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难题。
六大逻辑思维训练方法,使生活更完美

六大逻辑思维训练方法,使生活更完美六大逻辑思维训练方法,让生活更完美1.排除法排除法是一种通过排除与题干意思相同或不同的选项来获得正确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问题,包括逻辑问题。
我们可以将排除法的本质称为用已知求未知。
通过排除与题干相同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到未知条件;通过排除与题干不同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答案。
例如,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使用排除法来解答问题:清河市的报纸销售量多于路河市。
因此,清河市的居民比路河市的居民更多地知道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下列选项中除了哪个选项都能削弱上述论断:A.清河市的居民比路河市多。
B.路河市的绝大多数居民在清河市工作并在那里买报纸。
C.清河市居民的人均看报时间比路河市居民的人均看报时间少。
D.路河市报纸报道的内容局限于路河市内的新闻。
E.清河市报亭的平均报纸售价低于路河市的平均报纸售价。
正确答案是E。
清河市的报纸销量多是因为人口多,因此排除A。
然后排除B、C、D。
最后分析E,清河市报亭的平均报纸售价低于路河市的平均报纸售价。
这是销量高的原因,但不能削弱题干所说清河市的居民比路河市的居民更多地知道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2.排除法案例在17世纪,有这样一个年份:如果将这个年份倒过来看,仍然是一个年份,但是比原来的年份多了330年。
你能猜出这个年份是17世纪的哪一年吗?今年暑假,___在外婆家住了几天,这几天天气时晴时阴。
具体说来是这样的:上午和下午下雨的情况有7次;下午下雨的那天上午总是晴天;有5个下午是晴天;有6个上午是晴天。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得知___在外婆家住了几天吗?3.寻找不同的派遣人的方案关于寻找不同的派遣人的方案,公司董事持不同的意见。
甲:如果不选派___,那么不选派___。
___:如果不选派___,那么选派___。
丙:要么选派___,要么选派___。
以下诸项中,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A.选___,不选___。
B.选___,不选___。
逻辑推理常用方法

逻辑推理
基本方法简介:
①条件分析—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
例如,假设a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
②条件分析—列表法:当题设条件比较多,需要多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要进行列表来辅助分析。
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行判断。
③条件分析——图表法: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连线则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则表示否定的状态。
例如A
和B两人之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没有表示不认识。
④逻辑计算: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条件分析的推理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
⑤简单归纳与推理:根据题目提供的特征和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并从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并递推出相关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
小学数学推理题常见的几种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推理题常见的几种解题方法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中,新增加了推理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能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有逻辑的判断,现讲常见的题型及解法归总如下:一、图示法(也叫表格法)例: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小明参加了其中一项,笑笑不喜欢踢足球,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淘气喜欢航模。
他们都参加的什么兴趣小组?解题思路:可根据题中已给的信息,列表进行判断,得出结论。
足球航模电脑每人只能参加一项淘气×√×淘气喜欢航模笑笑××√不喜欢足球,不参加航模小明√××不是电脑组,没参加航模二、排序法例: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请排列他们的身高。
解题思路: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说明他的身高在四人中排第二,小芳排第一,而小红又比小丽高,说明小丽最矮,小红排第三。
所以小芳 > 小青 > 小红 > 小丽三、画图连线法例:甲乙丙丁在西瓜、香瓜、苹果、桃子中各吃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甲喜欢吃树上的水果,乙只爱吃苹果和香瓜,丙除了苹果以外都爱吃,丁不爱吃乙不爱吃的水果和苹果,如果这四人要各选一种互不相同的水果,那么他们各自选什么水果?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关键在于确认丁喜欢吃什么水果,因为四人要选出一种互不相同的水果,确定了丁后,其他三人也就自然出来了。
(图略)因为丁不爱吃乙不喜欢的是水果(西瓜和桃子)和苹果,所以丁只能选香瓜,又因为乙喜欢苹果和香瓜,所以乙只能选苹果。
三因为甲喜欢树上的水果(苹果和桃子),所以甲只能选桃子,最后丙选西瓜。
四、排除法例:小芳说:“我考的成绩比95分少,但不是93分。
”她考了( B )A、93 B、94 C、95 D、96解题思路:比95分少,排除了选项中的95分,96分的可能,但不是93分,那只有94分了,所以选B。
破解逻辑判断的四种常用方法

破解逻辑判断的四种常用方法在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中,除了找突破口法、假设法这两种精准解答逻辑判断题型的两种方法外,排除法、排序法、图表法、计算法等也是解答逻辑判断题型的常用方法。
下面,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在此为考生介绍这四种常用方法:(一)排除法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
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例题: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
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
由此可以推出( )。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解析:此题答案为A。
题干涉及了人物(甲、乙、丙)和职务(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两类元素,且四个选项都是对所有人物与职务对应关系的判断,较为复杂。
因此,由题干条件直接出发,使用排除法应该是最快的。
根据题干“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可知乙和丙都不是小学老师,所以甲是小学老师,对照选项,即可排除B、C、D三项。
(二)排序法如果题干所列出的元素仅有一类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的次序关系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等等,可以考虑运用排序法来求解。
所谓排序法即在一条直线上将涉及的元素按顺序填入,或运用“<”“>”“=”等符号将元素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更直观地解题。
例题:质检部门对A、B、C、D、E五种不同品牌的32寸平板电视机进行检测,发现:A 的耗电量低于B,B的耗电量不比C高,D的耗电量不如E低,E的耗电量不如B低,其中两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是相同的。
以下论述肯定与以上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
A.B和C的耗电量相同B.A和C的耗电量相同C.A的耗电量低于DD.E的耗电量不如C高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解析:此题答案为B。
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指导:朴素逻辑必备解题技巧

政法干警考试/备考辅导2016年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指导:朴素逻辑必备解题技巧一、假设法假设法是解题时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无论是数学题,还是逻辑题,都有体现。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当题干缺少条件或者没有确定条件,无法进行推理时,我们可以假设题干某个条件或是某种情况成立,由此推导。
如果不能正确推导,那么假设情况错误,反之假设成立。
例:甲说:“乙说谎”;乙说:“丙说谎”;丙说:“甲和乙都说谎”。
请确定下面哪一个选项是真的?A.乙说谎B.甲和乙都说谎C.甲和丙都说谎D.乙和丙都说谎【答案】C。
解析:此题采用假设法。
假如甲说真话,那么乙说假话,则丙说真话,由丙的话可推知甲说假话,与假设矛盾,所以甲应该说假话,那么可知乙说真话,丙说假话。
二、寻找突破口法寻找突破口法,顾名思义就是寻找题干中的突破条件,由这个突破条件推导,进而找到正确答案。
当然这种方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找到突破条件,常见的突破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元素出现次数:①最多(当几个条件均为真时,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②最少(当几个条件有真有假时,出现次数最少的元素)例: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答案】C。
解析:此题采用找突破口法。
题干提示“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因此只被猜测过一次的名次就肯定是正确的。
第二名这个名次只被猜测过一次,以此条件作为突破口进行解题。
第二名只出现一次,必然正确,即小华第二,对比选项,只有C项正确。
2022年贵州选调生考试备考技巧盘点新

2022年贵州选调生考试备考技巧盘点如想猎取更多选调生考试的模拟题及备考资料,请关注我的更新。
【篇一】2022年贵州选调生考试备考技巧盘点:规律推断备考四大策略推断推理是选调生行测考试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模块,也是除数量关系外考生比较简单失分的一部分内容。
规律推理中的题目乍看并不困难,但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很难凡事都通过严密的规律思维进行思索,因此在做此类题目时很简单觉得摸不着头脑,抓不住诀窍,好像每个选项都对,也好像哪个都不对。
从历年考试状况来看,规律部分在省考行测试卷中共40道,包括规律推断、定义推断、类比推理和图形推理各10道。
规律部分看似复习难以下手,但假如考生能够进行系统复习的话,这一板块会是行测考试中超越对手,制胜笔试的关键。
(一)培育理性规律思维理性思维是考试中需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建立在规律推理基础之上的思维方式。
因此,考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理性思维的培育,形成惯性,增加考试取胜的筹码。
(二)把握必备规律学问必备的规律学问,即能在考试中快速解题所必需的学问。
详细分为必定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大部分。
必定性推理的学问包含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两部分:直言命题部分需要把握对当关系、概念间关系、三段论推理、变形推理和直言模态命题,复言命题部分则要把握各种复言命题的含义、真假关系及推理规章。
这部分内容学问点较多且较难理解,大家复习时要留意结合实例理解学问点的含义。
可能性推理部分重在把握论证结构,要把握六大题型,即减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性和结论型的论证相关学问。
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握减弱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三)模拟训练提升考试水平在具备肯定的规律学问和解题方法的基础上,要进行肯定量的模拟训练。
通过练习不但可以查缺补漏,还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这样在实际做题时,许多步骤都可以在大脑中快速完成,也就提高了解题速度。
(四)深度把握解题技巧每一类规律题目都是有肯定的解题技巧的,这些技巧是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因此,考生在备考阶段要多做习题,把握出题人的命题思路,并在解题中娴熟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快速且精确做出题目。
第四部分判断推理思维导图

第四部分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图形构成点线角面图形部分:几个部分,数量关系图形种类:几种元素,数量换算元素位置:左右、上下……几何性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180°)重心面积和体积:阴影部分,比例关系图形转化移动、旋转、翻转图形叠加:直接叠加、去同存异、去异存同题型分类精讲顺推型类比型:两组三个图片,寻找规律九宫格型分类分组型:六个图形分成两类空间折叠:相对面、相邻面 (骰子)其他形式图形重组:可移动、旋转,不可翻转图形求异三视图逻辑判断分类精讲必然性推理直言命题、复言命题可能性推理削弱型、加强型、结论型、解释型、评价型实战技巧找突破口法:与确定条件有关的条件、反复提及的条件、唯一条件假设法代入排除法图标法:列表法、画图法定义判断基础构成要素:被定义项、定义项、定义联项解题原则:严格按照所给的定义进行判断(不要受生活常识影响);准确把握定义特征;细致分析定义间关系;合理利用背景知识;题型分类:单定义判断、多定义判断技巧定义特征分析:主体、客体、目的、原因、条件、方式、结果、本质类比推理核心知识储备考查方式:两词型、三词型、对当型、字符型、文氏图型解题步骤:看题干,定关系;看选项,先排除;再对比,得答案;词项间关系概念间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近反义关系:近义关系、反义关系描述关系:与事物相关、与人相关、与作品相关条件关系:因果、顺承、目的(引导)、充分/必要条件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并列、偏正(一个词语修饰另一个词语)实战技巧熟悉词项间关系运用快解技巧:遣词造句法、横纵对比法巧避出题陷阱:警惕前后颠倒、分析隐蔽关系事件排序解题基础解题攻略:直接排序法、代入排序法、排除法排序、首尾排序法实战技巧:首尾不同先首尾,首尾相同用排除,排除不掉用代入,十分把握才直接;合理利用背景知识;比较选项得出答案;。
解答分析推理类题目有排除法

解答分析推理类题目有排除法、代入法和假设法这三种常用方法,除此之外,常用的方法还有找突破口法和图表法,这两种方法都是直接推理的方法,要重点掌握。
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就这两种方法进行讲解。
一、找突破口法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的方法。
通常当题干存在某个比较特殊的条件或者存在某个对象(条件)被反复提及的时候,这个(些)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找突破口法的解题步骤:第一步,了解背景条件。
通读题干了解题目涉及的元素及题目要求,注意这些元素分类和属性如时间、位置以及数字等限制条件。
第二步,找到隐含条件。
题目中的条件可分成显性条件和隐含条件两种。
显性条件即原文段落已明确给出的条件,而隐含条件是必须通过推理才能得出的条件。
需要对题干显性条件综合、递推和简化从而得到隐含条件。
第三步,推理得出答案。
在挖掘到隐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推导,当把所有隐含的条件推出后,答案就可得出。
例题1: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中公解析:首先通过阅读题干内容可知要求根据四人所说的话来判断车的颜色的对应关系。
由提问可知丁说的话是实话,即“说实话的人的车是红色的,且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说实话”。
再观察甲、乙、丙的话,发现只有乙的话中提到了红色,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显然,乙不可能说实话,否则乙和丙的车都是红色的,不符合题意;则可知丙的车不是红色的,那么丙说的也不是实话,则丁的车是蓝色的。
所以说实话的是甲,甲的车是红色的。
由甲的话“乙的车不是白色”是实话,可知乙的车是银色,则丙的车是白色的。
解决逻辑思维问题常用的方法

解决逻辑思维问题常用的方法解决逻辑思维问题常用的方法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确定的、前后一贯的、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思维。
很多人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想问题没有方向性,没有准确性,更没有灵活性。
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方法,缺乏正确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思考。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解决这类逻辑问题时常用的解题方法。
1.排除法把一些无关的问题先予以排除,可以确定的问题先确定,尽可能缩小未知的范围,以便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很有用处的。
所谓排除法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排除题干中的冗余信息或者四个选项中的错误选项,把一些无关的问题先予以排除,可以确定的问题先确定,以便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命中率。
这种方法看似笨拙,但在解答题是特别重要。
正确运用这种方法,往往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很有用处的。
这对于提高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也有和大的作用。
2.递推法由已知条件层层向下分析,要确保每一部都能准确无误。
可能会有几个分支,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简单的一支入手。
逐个分析,直至考虑到所有的情况,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在“递推法”中,又是推理可能仅仅只列举了使结论成立的一些必要条件,但结论的成立可能依赖于许多条件,只有所有的必要条件都找到了,才可以构成充分条件推导出推理的结论。
也就是说,有原因才能有确定的结果,但只有找到了所有想象某已确定结果的原因,我们才能得出这个确定的结果。
而结果我们知道了某已确定结果,必定可以推断它的一些原因(必要条件)存在。
3.倒推法从问题最后的结果开始,一步一步往前推,直到求出问题的答案。
有些问题用此法解起来很简单,如用其他方法则很难。
倒推法就是从应用题所叙述事情的最后结果出发,反向推演,步步为营。
利用已知条件一步步倒着推理,知道求出问题的答案。
4.假设法对给定问题,先做一个假设或一些假设,然后根据已给的条件进行分析,如果出现与题目给的条件有矛盾,说明假设错误,可在做另一个假设或令一些假设。
2012年国考冲刺:运用两大方法精准高效完成逻辑判断题型

2012年国考冲刺:运用两大方法精准高效完成逻辑判断题型逻辑判断是考试的必考题型,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重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推理能力。
要想快速解答逻辑判断题目,特别是分析推理类题目,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分析推理类题目是最直接考查考生推理能力的一类题目,对恰当的题目使用恰当的解题方法,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推理,得出答案。
其中不少方法,如找突破口法、排除法、假设法、计算法等,也可以运用到其他逻辑判断题目中帮助解题。
专家在此为考生介绍两大方法,帮助考生精准高效完成题型。
所谓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的方法。
1.与确定条件有关的条件所谓确定条件,即可确定为真的条件。
当题干中出现与确定条件相关的其他条件时,通常可以从这个条件入手解题。
例题1: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解析:此题答案为C。
本题要求根据四人所说的话来判断车的颜色的对应关系。
丁的话为真,即丁的话为确定条件,可知“说实话的人的车是红色的,且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说实话”;观察甲、乙、丙的话,发现乙的话中提到了红色,属于与确定条件有关的条件,可以此为突破口。
中公名师点评:显然,乙不可能说实话,否则乙和丙的车都是红色的,不符合题意;由乙的话为假可知丙的车不是红色的,那么丙说的也不是实话,则丁的车是蓝色的。
所以说实话的是甲,甲的车是红色的。
由甲的话“乙的车不是白色”是实话,可知乙的车是银色,则丙的车是白色的。
2.反复提及的条件如果同一个条件或同一类内容,在题干中被反复提及、重复出现,那么这个条件通常就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此作为突破口来解题。
逻辑专项—分析推理

分析推理 五种解题方法:
•排除法
•代入法
•突破口
•假设法 •图表法
分析推理
方法四:假设法
原则一:假设某条件为真, 根据这个条件推演得到 的结果符合题意,那么这个条件就是真的,依据这 个真条件推出结论都是正确的。 原则二:假设某条件为真,根据这个条件推出矛盾 ,则可断定这个条件就是假的,否定这个条件就是 确定的真结论。
逻辑专项——分析推理
夏花
逻辑判断题型
分析推理
分析推理 • 主要是对排列、对应、组合等能力的测试。 • 也叫智能推理,俗称智力测试。 • 解题关键:掌握思维方法
分析推理 五种解题方法:
•排除法
•代入法
•突破口
•假设法 •图表法
分析推理
三大题型:
•推演型
•匹配型 •真假型
分析推理 五种解题方法:
•排除法
•代入法
•突破口
•假设法 •图表法
分析推理 方法一:排除法
有些考题给出的确定条件较多,根据这些条件,若能直 观排除选项,则不必运用其他方法。只要把题目条件代入选 项,并排除与条件不符的选项,正确答案一目了然。
• 运用排除法颇具机动灵活性,针对不同的试题,可能有不 同着眼点或切入点,有的简明,有的相对稍繁。宏观把握 的是:确定条件多,首选排除法。
A.3 B. 4 C. 5 D. 6
分析推理 五种解题方法:
•排除法
•代入法
•突破口
•假设法 •图表法
分析推理
方法五:图表法
通过表格或图将元素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的方 法。当主要元素只有两类时,通常可以用表格表示 ,当主要元素超过两类或者需要表现出位置关系时 ,可以画图表示。
图表法
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明白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我们进行逻辑思维的前提。
那么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假设法假设法就是对于给定的问题,先做一个或多个假设,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来分析,如果与题目所给的条件矛盾,就说明假设错误,然后再用其它的假设。
排除法排除法:已知在有限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于一个答案,不知道它是否正确,但是知道这个答案之外的其它答案都是错误的,所以推断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著名侦探福尔摩斯说过:“当排除了所有其它的可能性,还剩一个时,不管有多么的不可能,那都是真相。
”反证法反证法是“间接证明法”一类,是从反面的角度的证明方法,即: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得出矛盾。
具体地讲,反证法就是从反论题入手,把命题结论的否定当作条件,使之得到与条件相矛盾,肯定了命题的结论,从而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常见步骤:第一步: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第二步:从这个命题出发,经过推理证明得出矛盾。
第三步: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等级和阶段等级:事物的发展过程分为多个等级,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入相应的等级。
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入相应的阶段。
等级和阶段的作用:(1)区分作用。
一些事物可以按照所处的等级或阶段来进行区分。
(2)描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
例如:我们常说一个事物发展到什么阶段了,或者一个事物发展到什么等级了。
筛选思维筛选:通过淘汰的方式对事物进行的挑选。
对于多层筛选,需要为每层都设置通过的条件,符合条件的事物可以通过,不符合条件的事物被淘汰掉,那些符合条件的事物再进入到下一级别筛选,从而实现一层一层的筛选。
限定思维限定是为了缩小范围。
语言中的定语就是为了限定主语和宾语,从而缩小主语和宾语的范围。
(1)用形容词限定主语:例如:“猫”→ “黑色的猫”。
“黑色的”这样的限定,就缩小了指定的猫的范围。
(2)用名词所有格限定主语:例如:“猫”→ “小明的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冲刺:破解逻辑判断题型的四种常用方法
除了找突破口法、假设法这两种精准解答逻辑判断题型的两种方法外,排除法、排序法、图表法、计算法等也是解答逻辑判断题型的常用方法。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为考生介绍这四种常用方法:
(一)排除法
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
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例题: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
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
由此可以推出()。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
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
中公名师解析:此题答案为A。
题干涉及了人物(甲、乙、丙)和职务(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两类元素,且四个选项都是对所有人物与职务对应关系的判断,较为复杂。
因此,由题干条件直接出发,使用排除法应该是最快的。
根据题干“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可知乙和丙都不是小学老师,所以甲是小学老师,对照选项,即可排除B、C、D三项。
(二)排序法
如果题干所列出的元素仅有一类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的次序关系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等等,可以考虑运用排序法来求解。
所谓排序法即在一条直线上将涉及的元素按顺序填入,或运用“<”“>”“=”等符号将元素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更直观地解题。
例题:质检部门对A、B、C、D、E五种不同品牌的32寸平板电视机进行检测,发现:A 的耗电量低于B,B的耗电量不比C高,D的耗电量不如E低,E的耗电量不如B低,其中两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是相同的。
以下论述肯定与以上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A.B和C的耗电量相同 B.A和C的耗电量相同
C.A的耗电量低于D D.E的耗电量不如C高
中公名师解析:此题答案为B。
题干描述的每个条件都涉及两两品牌耗电量的高低,可
以此为依据进行排序。
根据题干可知,各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关系如下:A<B≤C,B≤E≤D。
即A的耗电量
一定小于C,B项肯定与题干不符。
A项,B与C的耗电量有可能相同;根据公式可得A<B≤
E≤D,即C项正确;无法判断C与E的耗电量高低,故D项不一定为假。
中公名师点评:此题需要注意辨别两种表示高低的说法的不同。
“低于”表示绝对小于,“不比……高”或“不如……低”还有“相等”的情况存在。
(三)图表法
当题干给出多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且多类元素间的关系也都非常的确定,但却很难直接进行排除时,可以使用图表法。
另外,在涉及位置关系时,也经常需要使用画图法。
1.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将题干中叙述关系用表格表示,理清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列表法主要适用于只有两类主要元素的题目;有的题目虽然给出了多于两类的元素,但只存在两类关键元素,可以列表格,其他的元素虽然不在表格中体现,却是联系这两类元素的纽带,根据它们,我们可以得出更多的信息,从而将题目解答出来。
2.画图法
当题目中涉及的主要元素超过两类,表格已经不能够表示清楚时,或者涉及位置关系时,便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清关系。
(四)计算法
在公务员考试中,虽然所有的逻辑判断题目都是以逻辑推理为主,但是有一些逻辑题目的题干中涉及了数字、加减或倍数关系等数学概念,解这些题目往往需要一定的数学分析和计算予以辅助,以便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有三个骰子,其中红色骰子上2、4、9点各两面;绿色骰子上3、5、7点各两面;蓝色骰子上1、6、8点各两面。
两个人玩掷骰子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先各选一个骰子,然后同时掷,谁的点数大谁获胜。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先选骰子的人获胜的概率比后选骰子的人高
B.选红色骰子的人比选绿色骰子的人获胜概率高
C.没有任何一种骰子的获胜概率能同时比其他两个高
D.获胜概率的高低与选哪种颜色的骰子没有关系
中公名师解析:此题答案为C。
选项都涉及了骰子获胜的概率,所以需要计算每种骰子获胜的概率。
根据题干可知,红骰子掷出4时,只有在绿骰子掷出3时获胜,概率为1/3×1/3=1/9;而红骰子掷出9时,一定赢绿骰子,获胜概率为1/3。
红骰子掷出2时,总是输给绿骰子,故红骰子对绿骰子的获胜概率是1/9+1/3=4/9。
同理,红骰子对蓝骰子、蓝骰子对绿骰子的获胜概率也是4/9。
因此,绿骰子获胜概率高于红骰子,而红骰子获胜的概率高于蓝骰子,蓝色的骰子获胜概率高于绿色的骰子,即没有任何一种骰子的获胜概率能同时比其他两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