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

第一章

1.外部性:是指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2.纯公共产品: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3.财政: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4.社会公共需要:政府向社会供给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5.公共财政:政府为市场供给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

6.财政职能: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内在的、本质的职责与功能。

7.资源配置:广义,社会总产品的组合,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方式和配置过程;狭义,生产要素的组合,即生产要素分配于不同的使用方向。包括:市场配置、政府财政配置、第三部门配置

8.收入分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在价格、税收、政府支出等工具的作用下,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分割。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核心问题:实现公平分配

9.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10.经济稳定: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对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发生影响,

以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

第二章

1.私人需求: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他人而独立存在并满足的个人需要。

2.公共需求: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特征:整体性、集中性、强制性

3.私人产品:用于满足私人需要的产品。特征:可加和性、排他性、竞争性

4.公共产品:那些不能排除非购买者享受其收益并且由大量消费者分享其收益的产品。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受益的非竞争性

5.准公共产品:利益外溢的准公共产品,教育;拥挤性的公共产品,拥挤的桥梁;公共资源类公共产品,公共草地、公共湖泊

6.庇古模型:个人对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等于纳税的边际负效用。环保税

7.公共部门: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和由选举产生的以及受选举产生的人的委托而运行公共机构的私人部门和组织。职责和特征:供给公共产品

第四章

1.财政支出(政府支出或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需要而进行的各项开支,包括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内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2.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等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4.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构成)是指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以及各类支出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说,财政支出结构就是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5.财政支出效益是指一国政府在配置资源过程中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以最小的财政支出或取得最大的社会福利

6.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根据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细列出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

7.最低费用选择法(最小成本法),是指通过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的评级方法

第五章

1.财政投资性支出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投资来源的一种投资活动

2.教育支出是指政府用于维持和发展各类教育事业方面的财政支出

3.科学研究支出是指财政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专项支出

4.卫生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两方面的全部资金投入

5.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卫生服务

6.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

7.国防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军队建设和其他国防建设的支出

8.政府投资性支出(财政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9.基础产业投资是指其他部门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的产业,或者说是那些由于它们的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国民经济增长机会损失的产业

10.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第六章

1.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有多种原因而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社会保障支出是指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3.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4.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5.完全基金制是指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的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未来向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金的资金需要

6.部分基金制是指当期的缴费一部分用于应付当期受保人开支,一部分用于为受保人建立储备基金,以满足未来保障的需要

7.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第七章

1.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政治和经济权力,主要从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那里取得的由政府支配的一切收入

2.财政原则是指财政收入应当以满足政府履行其职能的的需要为主要目的,或者说财政收入应当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

3.受益原则是指政府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从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的收益相联系

4.支付能力原则是指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

5.财产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在数量上的总水平。它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大小的重要指标

6.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的项目组成及各项收入在财政收入总体中的比重,它包括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所有制构成和部门构成等。

第八章

1.税收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

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直接税是指税负难转嫁的税种;间接税是指税负易转嫁的税种

3.从量税是指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或体积计税方法课税;从价税是指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税方法课税

4. 税收原则就是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一国某一时期税收制度优劣的基本标准

5.税收稳定原则指的是运用税收的杠杆作用来调节和干预宏观经济,以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税收作为国家稳定经济的重要杠杆

6. 税收制度是指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税收制度是指国家按一定的税收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

7.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8.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力和承担法定义务的企业、单位、团体等社会经济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