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法
五种计量基准方法容量重量

五种计量基准方法容量重量摘要:一、引言二、五种计量基准方法简介1.容量法2.重量法3.温度法4.压力法5.光线法三、容量法详述1.定义与原理2.适用范围3.具体操作步骤四、重量法详述1.定义与原理2.适用范围3.具体操作步骤五、比较与总结六、结论正文:一、引言计量基准方法是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测量、计算和比较的重要工具。
在众多计量基准方法中,容量法、重量法、温度法、压力法和光线法是最常用的五种方法。
本文将对这五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和详细阐述。
二、五种计量基准方法简介1.容量法容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来计算其质量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流体和固体的测量,如水、油、气等。
2.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来计算其体积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密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测量。
3.温度法温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来计算其热力学性质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热力学系统的测量。
4.压力法压力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的压力来计算其力学性质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力学系统的测量。
5.光线法光线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的光学性质来计算其物理性质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光学系统的测量。
三、容量法详述1.定义与原理容量法是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来计算其质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密度公式:密度= 质量/ 体积。
通过已知物体的密度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2.适用范围容量法适用于各种流体和固体的测量,如水、油、气等。
尤其适用于测量具有已知密度的物质。
3.具体操作步骤(1)测量物体的体积对于液体:使用量筒、烧杯等容器,将液体倒入容器,读取液面高度,从而得到液体的体积。
对于固体: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宽、高,计算物体的体积。
(2)测量物体的密度对于液体:使用天平、比重瓶等工具,测量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
对于固体:使用天平、电子秤等工具,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固体的密度。
重量法

减少或消除方法
改变沉淀条件,重结晶或陈化
2.后沉淀(继沉淀):
溶液中其他本来难以析出沉淀的组分(杂质离子) 在该沉淀表面继续沉积的现象
溶液中被测组分析出沉淀之后在与母液放置过程中,
注:继沉淀经加热、放置后会更加严重
消除方法——缩短沉淀与母液的共置时间
示例
例:草酸盐的沉淀分离中
2 2
例:金属硫化物的沉淀分离中
H2S ( Cu 2 , Zn 2 CuS 长时间 CuS ZnS
长时间放置,CuS表面吸附S 2 [ S 2 ] 当[ Zn 2 ][S 2 ] K SP( ZnS ) ZnS 逐渐沉积
3.提高沉淀纯度措施
重量法的二个关键: 一要完全; 二要纯净 沉淀完全是指被测组分残留在溶液中很少 1. 沉淀的类型 2. 沉淀的形成
1. 沉淀的类型
(1)晶形沉淀:颗粒直径0.1~1μm, 排列整齐,结构紧密, 比表面积小,吸附杂质少 易于过滤、洗涤 例:BaSO4↓(细晶形沉淀) MgNH4PO4↓(粗晶形沉淀) (2)无定形沉淀:颗粒直径﹤0.02μm 结构疏松 比表面积大,吸附杂质多 不易过滤、洗涤 例: Fe2O3•2H2O↓ (3)凝乳状沉淀:颗粒直径界于两种沉淀之间 例:AgCl↓
注:
因为酸度变化,构晶离子会与溶液中的H+或OH-反应, 从而使沉淀溶解度增大。
降低了构晶离子的浓度,使沉淀溶解平衡移向溶解,
4. 配位效应:存在配位剂与构晶离子形成配位体,
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
讨论:
1)配位效应促使沉淀-溶解平衡移向溶解一方, 从而增大溶解度 2)当沉淀剂本身又是配位剂时,应避免加入过多; 既有同离子效应,又有配位效应,应视浓度而定
重量法稀释溶液公式

重量法稀释溶液公式
操作步骤
1、计算:n=m/M , c=n/v ,ρ=m/v
例: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3mol/L的盐酸溶液。
v=m/p=(0.25*0.3*36.5)/(36.5%*1.18)
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
3、溶解:将称好的固体放入烧杯,用适量(20~30mL)蒸馏水溶解。
4、复温:待溶液冷却后移入容量瓶。
5、转移(移液):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紧贴容量瓶瓶口,棒底应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线下。
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
7、初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9、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
10、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装溶液,故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方法—重量法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方法—重量法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在水中悬浮的微小固体颗粒,包括泥沙、粉尘、有机物质等。
悬浮物会直接影响水质的透明度和浊度,对水体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水质中悬浮物的测定方法对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悬浮物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其中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悬浮物对水体的质量影响,通过测量悬浮物的质量来反映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重量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装备准备:准备好天平、滤纸、滤筒等实验器材并进行质量校准。
2.取样:在采样容器中取样,一般采用深度为0.5米的水样。
3.滤纸处理:将准备好的滤纸放在滤筒上,并将滤筒放在称重皿上。
然后将取样水缓慢倒入滤筒中,等待水通过滤纸并进入称重皿。
4.滤水:当取样水完全通过滤纸后,用纯净水冲洗滤筒,使滤筒内的悬浮物完全滤出。
5.干燥:将称重皿和滤纸放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直至质量稳定。
6.称重:待滤纸和称重皿完全干燥后,使用天平进行称重,并记录称重结果。
7. 计算:根据称重结果计算悬浮物的质量,一般以mg/L为单位报告。
重量法测定水质中悬浮物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准确度高,且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试剂。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悬浮物的种类和颗粒大小有一定的限制,较细的颗粒容易通过滤纸而损失。
可以通过改进重量法来提高其测定悬浮物的适用范围。
例如,可以采用更高精度的天平,以减小因称重误差而导致的测量误差;或者可以采用不同孔径的滤筒和滤纸,以适应不同颗粒大小的悬浮物。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测定方法,如光学测定法和激光散射法,来综合评估水质中悬浮物的含量和特性。
总之,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质中悬浮物含量的方法。
通过对悬浮物质量的测定,可以客观地评估水质的浑浊程度,对水体的污染监测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开展悬浮物的测定工作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容量法和重量法

容量法和重量法容量法和重量法是两种不同的计量方法,主要用于不同领域的计量和管理。
本文将从定义、应用领域、优缺点等方面对容量法和重量法进行详细解析。
一、容量法容量法是一种以容器的容积作为计量单位的方法。
容量法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液体计量、储油罐、管道输送等领域。
容量法的计量单位常见的有升、立方米、加仑等。
容量法的优点是对于液体、气体等无固定形状的物体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精确计量。
容量法的缺点是容器内空气或残余液体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计量误差。
容量法的应用领域广泛,例如在物流仓储中,常使用容量法来计量仓库的容量,以确保仓储量和库存管理的准确性。
在液体计量领域,容量法可以用于计量石油、化学品等液体的容量,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准确与安全。
在储油罐和管道输送领域,容量法被用于计量储油罐和管道中液体的容量,以便于制定合理的储存和运输计划。
容量法的优点之一是适用性广泛。
容量法不仅可以用于固体物体,也可以用于液体和气体等无固定形状的物体。
此外,容量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可以满足计量需求。
此外,容量法相对简单易行,容器的容量直接反映了物体的容积,使用方便。
然而,容量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容量法的计量精度受到容器内空气或残余液体的影响,可能导致计量误差。
其次,容量法只能计量容器内的物体容量,无法直接获得物体的重量等其他属性信息。
再次,容量法难以适应非标准形状的物体,例如颗粒状物体、粉末和异形物体等。
二、重量法重量法是以物体的重量作为计量单位的方法。
重量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商业交易、贸易结算等领域。
重量法的计量单位常见的有千克、磅等。
重量法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反映物体的质量,计量结果准确可靠。
重量法的缺点是对于非固体物质的计量较为困难,无法直接计量无重量的物体,如气体。
重量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重量法通常用于称重原材料、检验成品质量等。
在商业交易和贸易结算领域,重量法通常用于计算商品的重量,以确定交易金额。
重量法原理

重量法原理
重量法,又称为称量法,是一种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是利用物质的质量来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药学、生物学等领域。
重量法原理的核心是根据物质的质量变化来推断化学反应的进行情况和物质的含量。
在进行重量法实验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然后按照实验步骤,精确称取试剂的质量,进行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
在反应结束后,再次称取产物的质量,通过质量变化来计算反应的产物量、反应物质量以及反应的转化率。
重量法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化学分析中,可以通过重量法来确定物质的纯度、含量、分子量等重要参数。
在制药工业中,重量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此外,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重量法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重量法的原理简单明了,操作也相对容易。
通过精确称量和称取实验物质的质量,再结合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产物的质量,从而获得实验结果。
重量法的实验结果可靠性高,精确度较高,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重量法原理是化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对物质质量变化的准确测量和计算,揭示了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规律,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重量法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化学分析的手段,也推动了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量法

立志当早,存高远重量法v:* {behavior:url(#default#VML);}o:* {behavior:url(#default#VML);}w:* {behavior:url(#default#VML);}.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 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 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 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 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 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一、定义根据单质或化合物的重量,计算出在供试品中的含量的定量方法称为重量法二、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分离出供试品中的被测成分,称取重量,以计算其含量。
按分离方法不同,重量分析分为沉淀重量法、挥发重量法和提取重量法。
三、沉淀重量法(一)原理被测成分与试剂作用,生成组成固定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出来,称定沉淀的质量,计算该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
(二)计算公式式中:(三)举例测定某供试品中硫(S)的含量。
量器的重量法校准

量器的重量法校准引言:量器的精确度对于各种测量工作至关重要。
在使用量器之前,必须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一种常用的校准方法是重量法校准,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重量法校准的原理重量法校准是通过将量器与已知质量的标准物体进行比较,确定量器的误差和偏差。
校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球的引力作用于物体的质量,通过物体的重力来比较量器的读数,从而确定其准确性。
二、重量法校准的步骤1.选择标准物体:根据待校准的量器的量程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物体。
标准物体应具有已知的准确质量,并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准备校准装置:校准装置通常包括一个支架和一个称重仪器。
支架用于固定量器和标准物体,称重仪器用于测量重力。
3.校准环境准备:在进行校准之前,需要确保校准环境稳定、干净,并且没有干扰因素。
避免阳光直射、空气流动和电磁干扰等。
4.测量读数:将待校准的量器放置在支架上,将标准物体悬挂在量器上。
使用称重仪器分别测量量器读数和标准物体的重力。
重复多次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5.比较数据:将量器的读数与标准物体的重力进行比较,计算出量器的误差和偏差。
根据量器的规格要求,判断是否合格。
6.记录结果:将校准数据和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或记录表中。
包括量器的型号、序列号、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三、重量法校准的注意事项1.标准物体的选择:标准物体应具有准确可靠的质量,且与待校准的量器具有相似的物理特性。
同时,标准物体应经过定期检验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2.校准环境的控制:校准过程中应控制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参数,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应避免外界干扰,如振动、磁场和电磁辐射等。
3.校准频率的确定:根据量器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确定校准的频率。
一般来说,高精度的量器需要更频繁的校准。
4.校准记录的保存:校准数据和结果应保存在校准证书或记录表中,并定期进行备份。
这些记录用于追溯、验证和质量管理。
结论:重量法校准是一种简单可靠的量器校准方法,通过比较量器的读数和标准物体的重力,确定量器的准确性。
3 重量法

2.3.沉淀的纯度 2.3.1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一.共沉淀 二.后沉淀 2.3.2.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
共沉淀(当沉淀生成时 ,可溶性物质同时随之沉出 的现象)
a.表面吸附 例: BaCl2+AgNO3→AgCl 沉淀对杂质离子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其规律为: 1.首先吸附与沉淀有共同离子的离子。 2.杂质离子与构晶离子生成的化合物离解度越小, 越易吸附 3.电荷数越高的离子,越易被吸附 4.浓度越大的离子,越易被吸附
第三章 重量分析法 §1 概述
1.1.定义 1.2.分类 1.3.特点
1.1.定义 根据称量反应生成物 的重量来测定物质含量的化学 分析方法。 重量法通常以沉淀反应为基 础 , 也可利用挥发,萃取或电 解等手段来进行重量分析。
1.2.分类
1.2.1.挥发法 1.2.2.萃取法 1.2.3.沉淀重量法 恒重概念
沉淀对同一种杂质的吸附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1.沉淀的比表面积 2.溶液中杂质的浓度 3.温度 b.生成混晶引起的共沉淀 混晶:一种结晶进入另一种结晶的内部。当杂质 离子与构晶离子的离子半经相近,晶体结构相 似时,就易生成混晶共沉淀,如BaSO4和PbSO4 C.包埋和吸留
2.3.2.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 a.降低易产生共沉淀作用的杂质离子的浓度 b.选择合适的↓剂。 C.选择合适的沉淀条件 1.控制沉淀剂的加入速度,并充分搅拌 2.控制沉淀生成时的温度 d.必要时进行再沉淀
SO42SO42Ba2+ Ba2+-SO42--Ba2+-SO42Ba2+
定向速度VQ:晶核生成后,离子按一定的晶格排列 而构成晶体的速度 不同类型沉淀生成的条件: V VQ 沉淀类型 慢 快 晶形沉淀 快 慢 非晶形沉淀 VQ取决于沉淀本身的性质 V不仅与沉淀本身性质有关 ,还取决于沉淀 生成的条件,与溶液中沉淀的过饱和度有关 V 与沉淀的过饱和度 (Q-S) 成正比 ; 与沉淀 的溶解度成反比。 V∝(Q-S)/S
重量法测水中悬浮物实验中的若干问题

重量法测水中悬浮物实验中的若干问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悬浮物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称量的方法来测定水样中的悬浮物质量,并通过计算得出悬浮物的浓度。
尽管重量法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重量法测水中悬浮物实验中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
重量法测水中悬浮物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水样处理的不确定性。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将水样通过过滤或沉淀等方式将悬浮物分离出来,然后进行称量。
在水样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当或者过程中的损失,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的水样处理方法可能会对悬浮物的性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重量法测水中悬浮物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之一是仪器误差。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天平或称量瓶等仪器来进行质量测定。
由于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等因素,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仪器的使用环境和维护情况等因素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重量法测水中悬浮物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数据处理的误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最终的结论。
由于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和操作的不当,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对实验数据的理解和解释也会对最终结论产生影响。
重量法测水中悬浮物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加以重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以确保得出准确的结论。
我们也应该关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法,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重量法测水中悬浮物实验中的若干问题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重量法测水中悬浮物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为水质评价和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进行这一实验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
重量法测定金属的腐蚀速度实验

重量法测定金属的腐蚀速度实验一、 实验目的1.掌握用重量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影响金属腐蚀速度的因素。
二、 实验原理金属受到均匀腐蚀时的腐蚀速度表示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金属损失(或增加)的质量来表示,通常采用的单位是g/(2m ·h);另一种是用单位时间内金属腐蚀的深度来表示,通常采用单位的是mm /h 。
目前测定腐蚀速度的方法有很多,如重量法、容量法、极化曲线法、线性极化法(极化电阻法)等。
重量法是一种经典的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挂片,是测定金属腐蚀速度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检测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评选腐蚀剂、改变工艺条件时检查防腐效果等。
重量法是根据腐蚀前后试件质量的变化来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分为失重法和增重法两种。
当金属表面上的腐蚀产物容易除净且不至于损坏金属本体时常用失重法;当腐蚀产物完全牢靠地附着在试件表面时,则采用增重法。
工业生产中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方法,是把金属材料做成试验小件,放在腐蚀环境中(如化工设备、大气、海水、土壤或实验介质中),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取出并测量其质量及尺寸的变化,计算其腐蚀速度。
本实验中,是把金属做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试件,经过表面预处理之后,放在腐蚀介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并测量其质量及尺度的变化,再计算其腐蚀速度。
对于失重法,可由式下式计算腐蚀速度 tS m m V ⋅-=10失 (2-1式)式中 失V ——金属的腐蚀速度,g/h m ⋅2;0m ——试件腐蚀前的质量,g ;1m ——试件清除腐蚀产物后的质量,g ; S ——试件表面积,2m ; t ——试件腐蚀时间,h 。
对于增重法,即当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全部附着在上面,或者腐蚀产物脱落下来可以全部收集起来时,可用下式计算腐蚀速度tS m m 02⋅-=增V 式中增V ——金属的腐蚀速度,g ·m -2·h -1 ; m 2 ——带有腐蚀产物的试件质量,g ; 其余符号与式(2-1)相同。
重量法的注意事项

重量法的注意事项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重量法那些得特别注意的事儿哈。
你说这重量法啊,就像一场精细的烹饪,每一个环节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咱先说说样品的处理吧,那可真是不能马虎呀!就好比做菜时切菜,你得切得均匀合适,不然这菜炒出来能好吃吗?样品要是处理不好,后面的结果可就没准咯!所以呀,得细心细心再细心。
然后呢,沉淀这一步也很关键呐!这沉淀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得打得稳稳当当的。
要是沉淀没做好,那整个实验不就跟那摇摇欲坠的房子似的,随时可能垮掉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想想看,好不容易做到最后,发现因为沉淀的问题结果全错了,那得多郁闷呀!还有称量这一环节,那可是重中之重啊!天平就像是法官,得公正公平地给出准确的结果。
你得保证天平干净整洁,别让那些灰尘杂质啥的来捣乱。
而且称的时候,手可得稳如泰山,别哆哆嗦嗦的,不然这数据能准吗?这就跟你走路一样,得稳稳当当的,不然不就摔跟头啦?再有就是干燥这一步啦!这干燥不好比把衣服没晾干就收起来吗?那肯定不行呀,会发霉发臭的呀!样品没干燥好,那后面的数据能可靠吗?咱可不能在这上面栽跟头呀!在整个过程中,环境也很重要哦!就像人得住在舒适的房子里一样,实验也得有个合适的环境。
温度、湿度都得控制好,不然它们也会来捣乱的哟!咱可别小看这些注意事项,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小卫士,守护着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你要是不把它们当回事儿,它们可会给你好看哦!就像你对朋友不真诚,朋友也会离你而去一样。
所以呀,咱得重视起来,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
总之呢,重量法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只有把这些注意事项都牢记在心,像爱护宝贝一样对待实验,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呀!大家可千万别偷懒,别粗心大意哦!这可是关乎实验成败的大事儿呀!相信只要咱认真对待,就一定能在重量法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取得漂亮的成果!。
重量法

K sp
[M ][ A] K sp M A M A M . A
即
' K sp M ' A' K sp M A
2013-7-8
2013-7-8
只有在温度、离子强度、酸度、配位剂浓度等一 定时才是常数,即只有在反应条件一定时才是常 数,故称为条件溶度积常数,简称条件溶度积。 因为
a M a A a MA (水 )
K
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视为1,则根据式
aMA(水) s 0
2013-7-8
故
aM a A Ks 0 K sp
为离子的活度积常数(简称活度积)。仅随温度变化。
若引入活度系数,则由上式可得
aM a A M [M ] A [ A ] K sp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 有确定的化学组成且与化学式相符 b. 性质稳定,不受空气中组分(如二氧化碳,水)的影 响。 c. 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提高 分析的准确度。
2013-7-8
(3)对沉淀剂的要求 选择性好,过量的沉淀剂易挥发,则 在干燥或灼烧时可被除去。
2013-7-8
2013-7-8
讨论: (1)过量加入沉淀剂,可以增大构晶 的浓度,降低沉淀溶解度,减少沉淀溶解 损失。 (2)过多加入沉淀剂会增大盐效应或 其它配位副反应,而使溶解度增大。 (3)沉淀剂用量:一般过量 50%~100%为宜。 非挥发性或不易挥发过量 20%~30%
2013-7-8
s Ba 2 SO4
第二节 沉淀的完全程度与影响沉淀 溶解的因素
2013-7-8
一、溶解度与固有溶解度、溶度积与条件 溶度积 1.溶解度与固有溶解度(intrinsic solubility) 当水中存在1∶1型微溶化合物MA时,MA溶解并 达到饱和状态后,有下列平衡关系: MA(固)= MA(水)= M++A在水溶液中,除了M+、A-外,还有未离解的分子 状态的MA。例如:AgCl溶于水中 AgCl(固)= AgCl(水)= Ag++Cl-
重量法原理

重量法原理
重量法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物质
的质量,计算出其中所含组分的质量或含量。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分析
固体或液体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组成。
在进行重量法分析时,首先需要将样品称量到精确的质量天平中。
然后,将样品放入溶剂中或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以使其中的组分发
生化学反应。
反应结束后,将溶液或反应产物通过沉淀、过滤、洗涤
等操作,将需要测定的组分分离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可称量的形式。
最后,再次使用精密的质量天平,测量分离出来的物质的质量,根据
化学计算方法,求出其中需要测定的组分含量。
重量法在化学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测定食品中某种金
属元素的含量、水样中污染物的浓度以及农产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等
方面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测定。
但是,重量法也有其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只能测定物质的总质量,无法分辨其中的不同元素或化合物。
此外,在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测量误差可能会很大,需要采取加强技术措施,以提高测量精度。
综上所述,重量法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的基本
原理是根据物质的质量,计算出其中所含组分的质量或含量。
重量法
可以用于测定固体或液体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组成,但是在应用中需要
注意其局限性和误差控制。
重量分析法及其应用

重量法的缺点是操 作冗繁,分析周期长, 也不适用于微量组分的 测定。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二、 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
1. 沉淀形式的要求
A. 沉淀要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B. 沉淀要纯净,尽量避免混入杂质,且沉淀
将称量形式的质量乘以换算因数F,即得被 测组分的质量。将该质量除以试样质量即得被测 组分的质量分数。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三、 重量法结果的计算
换算因数是带有适当系数的被测组分的摩尔 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之比,计算换算因数 需注意:
(1)被测组分与称量形式中主要元素原子数的 平衡;
(2)较复杂的分析过程可不必考虑中间步骤 (3)称量形式中可以没有被测组分
应易于过滤和洗涤。 C. 沉淀形式易转化为称量形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二、 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
2. 称量形式的要求
A. 组成必须与化学式完全符合,这是对称量形式 的最重要的要求,否则无法计算分析结果。
B. 称量形式要稳定。 C. 摩尔质量尽可能大,以减小称量误差。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三、 重量法结果的计算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本章自学要点提示: (1)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3)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4) 重量分析结果计算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概述
用适当的沉淀方法将被测组分从试样中沉淀 出来,称其质量,从而计算出该组分的含量,称 为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重量法方法验证

重量法方法验证引言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来验证某个理论模型或者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重量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并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演示如何使用重量法验证一个假设。
重量法基本原理重量法基于牛顿的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牛顿的第二定律,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和重力加速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之间也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我们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些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步骤下面是使用重量法进行验证的一般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一个天平、一块待验证的物体、一个支架和一个绳子。
2.挂起物体:使用绳子将物体悬挂在支架的底部,确保物体能够自由悬挂,并且不会摆动。
3.零点校准:将天平调至零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将物体放在天平上:将物体小心地放在天平的平台上,确保物体与天平的接触不会受到干扰。
5.记录测量结果:记录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同时,确保测量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干扰。
6.测量重力加速度:使用合适的设备来测量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并记录下来。
7.数据分析:将测得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代入相关的计算公式,用以验证所测试的理论模型或计算公式。
示例:验证重力加速度现在,我们将使用重量法来验证一个简单的假设: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近似为9.8 m/s²。
实验材料:•一个天平•一块待验证的物体•一个支架和一个绳子•重力加速度测量仪器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
2.挂起物体。
3.进行零点校准。
4.将物体放在天平上并记录质量。
5.使用重力加速度测量仪器测量重力加速度。
6.数据分析:代入重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公式,计算预期的物体重力。
7.比较实际测量结果和预期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重量法验证的重力加速度与假设的9.8 m/s²相接近。
这进一步验证了重量法的可行性,以及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近似为9.8 m/s²的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重量法的一般步骤

重量法的一般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重量法的一般步骤,这可有意思啦!你想想看啊,重量法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探索之旅。
首先呢,咱得准备好“行囊”,也就是要把需要分析的样品准备得妥妥当当。
这就好比你要出门旅行,得先把行李收拾好一样。
要是样品没准备好,那后面的路可就难走咯!然后呢,进行沉淀操作。
这就像是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你要在这里留下点什么。
把那些该沉淀下来的物质好好地沉淀下来,可不能马虎。
这一步要是没做好,那可就像盖房子没打好地基,后面的一切都可能摇摇欲坠呢!沉淀完了,接下来就得过滤啦!这就好像把旅途中收集到的宝贝筛选出来一样。
把沉淀和溶液分离开来,要分得干干净净的,不能有一点含糊。
过滤好了,就得干燥啦!把沉淀放在合适的地方,让它好好地变干。
这就像是让宝贝在阳光下晒一晒,去掉多余的水分,变得更加纯粹。
最后一步,称重!哇,这可是最关键的时刻啦!就像你旅行结束后,看看自己收获了多少宝贝一样。
小心翼翼地称出沉淀的重量,这可关系到最终的结果呢!重量法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你一步一步认真去做,就像走在一条熟悉的小路上,肯定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你说是不是?要是不认真对待,那可就容易迷路哦!就像做饭一样,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少了哪一个都不行。
在这个过程中,可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就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都要精细。
要是太着急了,说不定就会出岔子呢!而且呀,还得有耐心,不能做到一半就不耐烦了。
想想看,要是盖房子盖到一半就不干了,那多可惜呀!所以啊,朋友们,重量法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咱用心去对待,就一定能掌握好它。
让我们在重量法的世界里尽情探索吧,说不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呢!这就是我对重量法一般步骤的理解,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配位滴定 与CM 和K MY 有关:CM ,K MY 滴定突跃
2
沉淀滴定法终点的确定
指示终点的方法
(1)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 (2)铁铵钒指示剂法(Volhard法)
(3)吸附指示剂法(Fayans法)
(1)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莫尔法)
原理:
K 2CrO4为指示剂,AgNO3 CL和Br
SP: 3 SCN FeSCN 2(淡棕红色) Fe
滴定条件:
A.酸度: 0.1~1.0 mol/L HNO3溶液 B.指示剂: [Fe3+]≈ 0.015 mol/L 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造成终点提前 预防:充分摇动溶液,及时释放Ag+ 适用范围: 酸溶液中直接测定Ag+
SP前: CL AgCL Ag (白色) Ksp 1.8 1010 2 SP: Ag CrO4 Ag2CrO4 2 (砖红色) Ksp 1.2 1012 滴定条件:
A.指示剂用量 过高——终点提前; 过低——终点推迟 控制5×10-3 mol/L恰成Ag2CrO4↓(饱和AgCL溶液) B.溶液酸度: 控制pH = 6.5~10.5(中性或弱碱性) 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导致终点提前 措施——滴定时充分振摇,解吸CL- 和 Br 适用范围:
(3)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影响沉淀平衡的因素很多,如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酸效应、配位效应等。 同离子效应 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向溶液中加 入含某一构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则沉淀的溶解度减 小,这一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利用同离子效应,即增加沉淀 剂的用量,使被测组分沉淀完全。但沉淀剂过量太多, 往往会发生盐效应等其他副反应,反而会使沉淀的溶 解度增大,沉淀溶解损失增大。沉淀剂一般过量50%100%,对不易挥发的沉淀剂过量20%-30%为宜。 盐效应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由于加入了强 电解质而增大沉淀溶解度的现象.称为盐效应。例如 用Na2SO4作沉淀剂测定Pb2+时,生成PbSO4。当 PbSO4沉淀后,继续加入Na2SO4,就同时存在同离子效 应和盐效应。
讨论:
C Na2 SO4 0 ~ 0.04mol / L时,C Na2 SO4 ,S PbSO4 同离子效应为主 C Na2 SO4 0.04mol / L时,C Na2 SO4 ,S PbSO4 盐效应为主
例:分别计算BaSO4在纯水和0.01mol/LNaNO3溶 液中的溶解度
Ag2CrO4易溶于酸,故在酸性溶液中CrO42-与H+ 发生如下反应:
2 2 H 2CrO4 2 HCrO4 Cr2 O72
这减低了CrO42-的浓度,影响Ag2CrO4沉淀生成。 AgNO3在强碱性溶液中则生成Ag2O沉淀。 因此摩尔法只能在中性或弱碱性(pH=6.5~10.5) 溶液中进行。如果试液为酸性或强碱性,可用酚酞 作指示剂,以稀NaOH溶液或稀H2SO4溶液调节至酚 酞的红色刚好退去,也可以用NaHCO3或Na2B4O7等 中和,然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
(2)重量分析法的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否则无法计算分 析结果。 2)称量形式要十分隐定,不受空气中水分、CO2等 的影响。 3)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这样由少量被测组分 得到较大量的称量物质,可以减小称量误差,提高分 析准确度
(3)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利用沉淀反应进行重量分析时,要求沉淀反应 进行完全。沉淀是否完全,可以根据反应达到平衡后 溶液中未被沉淀的被测组分的量来判断,即可以根据 沉淀的溶解度的大小来衡量。沉淀的溶解度越小,被 测组分的残留量越小,沉淀因溶解而引起的损失越小, 沉淀就越完全,反之亦然。 沉淀重量法中,一般要求沉淀因溶解而损失的 量不超过0.2 mg,即分析天平可允许的称量误差,此时 认为沉淀完全。实际上相当多的沉淀很难达到这一要 求。为了降低沉淀的溶解损失,保证重量分析的准确 度,必须了解影响沉淀平衡的因素。
第四节
沉淀滴定法
1 沉淀滴定法的概述 2 沉淀滴定法终点的确定 3 沉淀滴定法在电厂的应用实例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4 重量分析法
1
沉淀分析法概述
(1)、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2)、沉淀滴定法的条件: 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反应迅速、定量 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沉淀的吸附现象不能影响终点的确定
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能用于沉淀滴定法 的反应就不多了。目前用得较广的是生成难溶 银盐的反应,例如: Ag++Cl-=Ag Cl↓ Ag++SCN-=AgSCN↓ 这种利用生成难溶银盐反应的测定方法称 为“银量法”。用银量法可以测定Cl-、Br-、I-、 CN-、SCN-等离子。 银量法分为直接法和返滴定法。直接法是 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沉淀的物质;返 滴定法是先加入一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于待 测溶液中,再用NH4SCN标准溶液来滴定剩余 量的AgNO3溶液。
续前
D.避免阳光直射 E.被测物浓度应足够大 F.被测阴离子→阳离子指示剂 被测阳离子→阴离子指示剂
适用范围: 可直接测定CL-,Br-,I-,SCN-和Ag +
3 沉淀滴定法在电厂的应用实例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氯离子是火电厂水质监督的重要项目之 一,目前循环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多用摩 尔法—即在被测水样中加入铬酸钾作指 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开 始后,Cl-和Ag+先生成AgCl沉淀,待滴 定到化学计量点附近,由于Ag+浓度迅速 增加,达到了Ag2CrO4的溶度积,此时 立刻形成砖红色Ag2CrO4沉淀,指示出 滴定的终点。
(2)重量分析法的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 不相同。例如,用BaSO4重量法测定水样中 SO42-含量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都是 BaSO4,此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在 用重量法测定钙含量时,在试样中加入 Na2C2O4作为沉淀剂,沉淀出CaC2O4。, 然后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CaO的称量 形式,根据CaO的质量求得钙含量。这里沉 淀形式和称量形式不相同。沉淀重量法对沉 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一定要求。
(3)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酸效应 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为酸效 应。例如,CaC2O4沉淀,溶液的酸度对它的溶解度 就有显著的影响。CaC2O4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当溶液酸度增加时,平衡向生成HC2O4-和H2C2O4 的方向移动,溶液中C2O42-浓度降低,CaC2O4沉淀 平衡被破坏,使CaC2O4溶解,即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续前
间接法 原理:
含卤离子溶液中 NH 4 Fe( SO4 ) 2 12 H 2O为指示剂,NH 4 SCN 定过量Ag
SP前: (定过量) CL AgCL Ag (白色) Ksp 1.8 1010 Ag (剩余) SCN AgSCN (白色) Ksp 1.11012
4 重量分析法
(1) (2) (3) (4) (5) (6)
重量分析法的原理 重量分析法的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沉淀条件的选择 重量分析法在火电厂水分析中的应用
(1) 重量分析法的原理 重量分析法是将待测组分与试样中的其他组分分离,然后 称重,根据称量数据计算出试样中待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根据 被测组分与试样中其他组分分离的方法不同,重量分析法通常可分 为沉淀法、气化法、电解法。 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组分以难溶化合物的形式沉淀出来, 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称重。很据称得的质量,求出被 测组分的含量。沉淀法是重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 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使被测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析出,电极 增加的质量,即为被测金属的质量。 气化法 利用物质的挥发性质,通过加热或蒸馏等方法使待测组分 从试样中挥发逸出,然后根据气休逸出前后试样质量的减少来计算 被测组分的含量。 重量分析法直接通过称量而求得分析结果,不需基准物质 或标准溶液,因此对于常量组分的测定,其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 一般为0.2%。但是,重量分析法流程长,耗时多,不能满足快速分 析的要求也不适用于低含量组分的测定。
(2)重量分析法的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沉淀形式:沉淀的化学组成称~ 称量形式:沉淀经烘干或灼烧后,供最后称量的 化学组成称~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以保证被测组分沉淀完全。 2)沉淀要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3)沉淀易于过滤、洗涤。最好能得到颗粒粗大的晶 形沉淀。 4)沉淀必须纯净,尽量避免杂质的玷污。
SP: 3 SCN FeSCN 2(淡棕红色) Fe
滴定条件:
A.酸度:稀HNO3溶液 防止Fe3+水解和PO43-,AsO43-,CrO42-等干扰 B.指示剂:[Fe3+]≈ 0.015 mol/L
续前
C.注意事项 测CL- 时,预防沉淀转化造成终点不确定
FeSCN 2(淡棕红色) Fe3 SCN
例:
PbSO4Ô ² Í Å ¶ Na2SO4È Ò Ö È ½ ¶ ±» Ú » ¬ ¨È Ü º Ð Ü â È ä ¯
C(mol/L) 0 S(mmol/L) 0.15 0.001 0.01 0.02 0.04 0.10 0.20 0.024 0.016 0.014 0.013 0.016 0.0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前
滴定条件及注意事项 a)控制溶液酸度,保证HFL充分解离:pH>pKa 例:荧光黄pKa 7.0——选pH 7~10 曙红pKa2.0—— 选pH >2 二氯荧光黄pKa 4.0——选pH 4~10 b)防止沉淀凝聚 措施——加入糊精,保护胶体 c)卤化银胶体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 < 对被测离子 的吸附能力( 反之终点提前 ,差别过大终点拖后) 吸附顺序:I->SCN->Br ->曙红>CL->荧光黄 例: 测CL-→荧光黄 测Br-→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