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学堂ppt

合集下载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课件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课件

【课堂演练】
1.“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
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水岭”指的是
(D)
A.创办京师同文馆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废除八股文
D.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2.“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
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由此可知《申报》的创办 ( C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 答:由培养官僚士绅发展为培养近代实用人才;新式学堂侧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 知识。
(2)据材料二指出1895年前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变化,并结合史实概括这一 变化的时代背景。 答:变化:翻译日本书籍的数量大大增加;翻译日本书籍以社会科学类居多。背景: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破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失败;资产阶级革命 运动兴起(辛亥革命)。 (3)据材料三指出“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的含义,并分析这一“新陈代谢”对近 代社会产生的作用。 答:含义:新式的专业人才逐渐取代了传统知识分子。作用:满足了近代社会对各 行各业专门人才的需要。
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这里的
“时代的最强音”是 ( A )
A.宣传爱国救亡 B.批判封建礼教 C.实现民主共和 D.弘扬民族文化
5.1905年,适逢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忽然触发
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电影的灵感,他将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的若干片段拍摄成
作品 《阿Q正传》
《子夜》
塑造形象 在封建势力压榨下的落后的农民形象 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

新式学堂ppt课件

新式学堂ppt课件
13
10
11
1、招生录用条件苛刻 2、开设实用的专业和课程 3、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 4、派遣留学生
12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培养新式外交、军事、 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洋务教育逐渐开办起来,全国各 地相继创办了一批“西文”、“西艺”两种类型的 学堂。此次兴办学堂,设立专门学馆以培养谙练外 国语言文字的外交人才,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 才为宗旨。同时还开办了一些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 学堂,专门培养科技、工程、制造、和军事等方面 的专门人才。这些学校,不论其教学内容还是教育 形式,都充分展示了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其符合 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价值,而使中国的学塾和书院 之类的陈旧教育模式望尘莫及。
结局: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期间,北洋电报学堂被迫停办。 7
8
返回
学堂概况:
船政学堂是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在1866年于福建福州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 院,又称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或马尾水师学堂。船政学堂最初称 “求是堂艺局”,是专门为福建船政培训人材而设。学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 国教习教授造船、航海等专业知识,毕业生中优异者更会被派往西欧各国深 造。船政学堂被称为中国海军摇篮,除了是近代中国首家海军及航海学院外, 它亦是首家现代军事学院,和首家现代专业院校。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不少成 为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外,部份亦成为中国近代的著名知识份子。
严复邓世昌魏翰詹天佑刘步蟾林永升林202137chenli11202137chenli121招生录用条件苛刻2开设实用的专业和课程3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4派遣留学生202137chenli13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洋务教育逐渐开办起来全国各地相继创办了一批西文西艺两种类型的学堂
毕业就业: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

新式学堂【精选】

新式学堂【精选】

简介:简称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 恭亲王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 属于总理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 总教习、副教习等职。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 际操纵馆务。先后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 欧礼斐、马士等。中国教习有李善兰、徐寿等。美国传教 士丁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历二十五年之久。
科目设置:
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及“后学堂”两部。前学堂教授造船、和设计,造 船方面学习法国,故此前学堂由法国导师教授,科目包括法文、几何、数学、 微积分、物理、机械等。
后学堂教授航海,轮机及驾驶。航海则学习英国,故此后学堂由英国导师教 授,科目包括英文、数学、几何、天文、地理、航海理论等。而射击、兵操、 中文经史则为必修。
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 言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一为工艺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铁 路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 专门人才;
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天津水师 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 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 欧留学生200多人
京师同文馆 北洋电报学堂 船政学堂
招收对象:开始限于十四岁以下八旗子弟,1862年6月入学的仅十 人,以后扩大招收年龄较大的八旗子弟和汉族学生,以及30岁以下 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科举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入 学学生逐年增多。
学习期限: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诸学者,八年毕业;年岁 稍长,仅借译本而求诸学者,五年毕业。
馆内待遇:除膳食、书籍、纸笔由官家供给外,每月尚有薪水银10 两。
结局: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期间,北洋电报学堂被迫停办。
返回
学堂概况:
船政学堂是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在1866年于福建福州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 院,又称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或马尾水师学堂。船政学堂最初称 “求是堂艺局”,是专门为福建船政培训人材而设。学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 国教习教授造船、航海等专业知识,毕业生中优异者更会被派往西欧各国深 造。船政学堂被称为中国海军摇篮,除了是近代中国首家海军及航海学院外, 它亦是首家现代军事学院,和首家现代专业院校。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不少成 为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外,部份亦成为中国近代的著名知识份子。

上海新式学堂

上海新式学堂

二、学校概况——中学篇
4、上海市第二中学
初名“务本女塾”,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近 代女子中学,于1902年由吴馨创办,初址小南门花 园弄。1909年迁入西门外黄家阙新址,设师范三级、 中学二级、小学四级。1917年增设中学部,后又设 高、初中各三级。 1928年改名为“上海市立务本女子中学”。该 校师资质量较高,教学认真,成为近代上海著名女 子中学之一。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校舍被炸,改称 “怀久女子中学”继续办学。1945年又在永康路200 复校。 解放后改名“上海市第二女子中学”,现为 “上海市第二中学”。
二、学校概况——中学篇
10、格致中学
前身为“格致书院”,创办于1876年,院址在 英租界北海路,是中国最早由中外人士联合创办的 以理工为主的新式学校。书院采用中西结合的教育 方式,定期邀请中外著名学者演讲自然科学原理及 研究方法,并聘请李鸿章、刘绅一、薛福成等热心 洋务的官绅前来命题课试,优秀者给以嘉奖。书院 除了招生授课,还兼有社会教育功能,图书馆、博 物馆非本院人亦可入内参观阅览。书院举办的科学 演讲,任何人均可聆听,也可参加考试,合格者发 给文凭。1917年改称“工部局立格致公学”,1941 年改名为“上海市特别市市立格致中学”。解放后, 改名“格致中学”,校址为北海路150号。1995年, 该校校址改为广东路615号。
二、学校概况——中学篇
16、第八中学
• 1861年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夫 人创办的,初创时称“清心女书院”,旧址在南市 陆家浜,范约翰夫人自任校长。1918年迁入陆家 浜路650号新校舍,1929年在民国政府教育部登记 立案,改名“清心女子中学”。 1953年改名“上海市 第八女子中学”,1966年易名为“上海市第八中学”。
二、学校概况——中学篇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新式文化教育的兴起》PPT课件(2篇)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新式文化教育的兴起》PPT课件(2篇)
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影响 ——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 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一、京师大学堂
❖1898年百日维新时创办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在戊戌政变期间,为什么只有 京师大学堂没有被取消?
京师大学堂是开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 它的存在并不会威胁到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 只会对国家有利。因此,它的开办得到了各个 派别的认同,才会一直存在。
今日的“北京 大学”
昔日的“京师 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的关 防和校匾
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
(1)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 个学制,对整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教育对象、 课程设置等,均做了详细的规定。
(2)民国成立后,对晚清新学制做了一定程度 的修改,主要是缩短了学业年限,在课程设置上 去掉了有关封建色彩的内容,更加强调自然科学 等。
(3)1922 年,参照美国的学制再次进行改革, 规定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6年。 至此,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申报》
(1)创办时间:1872年 地点:上海 英国人创办 (2)地位:是近代最著名的报纸之一。
作用:
它比较翔实地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 变化的曲折历程,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料,被 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
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
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第九章洋务教育PPT课件

第九章洋务教育PPT课件

计可学完,以后分就各厂练习厂艺,拟分三厂:
一分造船厂,一分轮机水缸厂,一分枪炮厂。
.
88
2、留法艺徒所学课程
第一年,学习画影勾股、算学、代数、勾股、 画学、法国语言。
第二年,学习画影勾股、重学统论、汽学、画 图、法国语言。
第三年,学习重学统论、制造轮机学、水力重 学、轮机重学、汽学、化学、画图、法国语言。
.
78
完工时的镇远舰
.
79
停泊在长崎港内的镇远
.
80
在旅顺紧急抢修的镇远
.
81
改装后的镇远舰平面图
.
82
被编入日本舰队的镇远舰
.
83
现陈列于日本粟岛海员学校的镇远舰船钟
.
84
致远舰雄姿
.
85
致远舰遗物
.
86
留欧的目的:
到法国学习造船技术, 到英国学习航海技术。
.
87
(四)留欧学生所学课程
法文班(前学堂)亦称制造学堂——学习 造船
英文班(后学堂) 亦称驾驶学堂——学习 驾驶培养海员
.
24
1868年以后这两个学堂又分为若干科 法文学堂 :造船科(制造学堂)——培养造
船技术人员 设计科(绘事院)——培养轮机
设计制图工程 艺圃——中国最早的半工半读、技工学校 英文学堂: 航海理论科(驾驶)
扩大。包括:算学、天文、化学、物理、万国 公法、医学、生理卫生、外国史地等科。
.
17
3、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8年
.
18
4、师资与生源
学生来源----最初仅在13-14岁上下的八 旗子弟中招收,初只有10名,洋务派中满族势 力想把涉外势力掌握在手中。1886年以后才公 开招收15-20岁的汉族子弟。

《新式学堂》

《新式学堂》
结局: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期间,北洋电报学堂被迫停办。 .
.
返回
学堂概况:
船政学堂是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在1866年于福建福州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 院,又称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或马尾水师学堂。船政学堂最初称 “求是堂艺局”,是专门为福建船政培训人材而设。学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 国教习教授造船、航海等专业知识,毕业生中优异者更会被派往西欧各国深 造。船政学堂被称为中国海军摇篮,除了是近代中国首家海军及航海学院外, 它亦是首家现代军事学院,和首家现代专业院校。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不少成 为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外,部份亦成为中国近代的著名知识份子。
.
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 言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一为工艺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铁 路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 专门人才;
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天津水师 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 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 欧留学生200多人
.
京师同文馆 北洋电报学堂 船政学堂
课程:聘期为一年的丹麦大北电信公司的技师以及法国和英国籍的 教师为学生教授数学、制图、英文、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基 础电信、仪器规章、电报实习、国际电报公约等二十门课程来训练 管报生。
招收学员:主要在16岁至22岁之间。北洋电报学堂设有4个班、50名 学生
就业方向:毕业生都被分配到各地的电报分局工作,一些不胜任工 作的毕业生被送回北洋电报学堂进行补习。
.
.
.
1、招生录用条件苛刻 2、开设实用的专业和课程 3、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 4、派遣留学生
.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培养新式外交、军事、 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洋务教育逐渐开办起来,全国各 地相继创办了一批“西文”、“西艺”两种类型的 学堂。此次兴办学堂,设立专门学馆以培养谙练外 国语言文字的外交人才,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 才为宗旨。同时还开办了一些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 学堂,专门培养科技、工程、制造、和军事等方面 的专门人才。这些学校,不论其教学内容还是教育 形式,都充分展示了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其符合 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价值,而使中国的学塾和书院 之类的陈旧教育模式望尘莫及。

【初中历史】新式教育的发端PPT课件

【初中历史】新式教育的发端PPT课件

茅盾
胡适
李大钊
马寅初



1、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 1905 年。 2、1904 年,清朝颁布了第一个新式学制。与 自然科学 旧学制相比,新学制更强调 , 授课内容以 西学 为主。 1922 年民国政府 仿美国学制,对原来的学制又进行了改革, 标志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3、1998年创办的 京师大学堂 是全国最高等的
阅读与思考 科举制是什么时候废除的?清政府颁布的第一
个新学制是在什么时候?新旧学制相比有什么
不同?那一年颁布的学制奠定了中国新式教育
体系?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时间:1905年
科举制度的弊端:考试内容不实用,禁锢了
读书人的思想才智;录取
程序不利于人才选拔。
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时间:1904年(晚清时期)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早期北京大学的先生
京师大学堂牌匾
大学堂原址
北大名人:
陈独秀:1916年任北大学教授
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李大钊: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茅盾: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班,由于贫困没再继 续读。 马寅初:1915年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蔡元培 陈 独 秀
初等实业(=高等小学)
中等实业(=中等教育)
高度实业 (=高等教育)
第二阶段:改革了旧学制
时间:1912-1922年(民国时期)
特点:缩短了修业年限,更加强调自然科学,
加强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第三阶段:仿美国学制
时间;1922年
内容:小学6年
初中3年
高中3年
大学4-6年

8.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8.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科举制度的废除
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科举制如何一步步被废除的?
举子看榜图
科举取士创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宋代以后考试内容以经义为主,明清时以四书五经为内容,以八股文为文章格式。
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
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
齐白石的虾
齐白石
徐悲鸿
代表作品《愚公移山》《六骏图》《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为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作于1935年4月。乐曲富于动力,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思想深刻,语言犀利
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近代反封建斗争中最彻底、影响最广泛的思想家。其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1902年赴日留学,原学医后弃医从文,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
京师大学堂牌匾
戊戌变法期间建立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先后经历“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改名为北大。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长,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西北郊燕园。

新式学堂ppt课件

新式学堂ppt课件
3
简介:简称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 恭亲王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 属于总理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 总教习、副教习等职。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 际操纵馆务。先后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 欧礼斐、马士等。中国教习有李善兰、徐寿等。美国传教 士丁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历二十五年之久。
1
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 言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一为工艺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铁 路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 专门人才;
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天津水师 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 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 欧留学生200多人
2
京师同文馆 北洋电报学堂 船政学堂
中文经史则为必修。
9
学制:学制五年 毕业就业:前学堂学生派往船厂实习监工,后学堂学生则要上训练 舰实习驾驶。成绩最优异者之后再被送往欧洲学习,造船学生派往 法德各大船厂,驾驶学生派往英国皇家海校深造后再入英国海军任 见习官。 影响:船政学堂初年要求严格,教授内容学、术并重,在当时的中 国是最为现代化、最为西化的学校。其后各地先后成立的海军院校, 俱以船政学堂为模式。清政府在1875年创设北洋海军,所用之人材 几乎全部来自船政学堂。除了提督丁汝昌并非海军出身,北洋海军 各舰管带、帮带,自总兵以下都是来自船政学堂。当中尤以船政学 堂第一届尤为人材辈出,以至有史学家称中日黄海海战为“以一校 一级战一国”。就算到了民国成立后的中国海军,仍然存在的福建 派别,亦是出于船政。 著名毕业生:严复、邓世昌、魏翰、詹天佑、刘步蟾、林永升、林 泰曾、叶祖圭、萨镇冰、程璧光、陈季同。
结局: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期间,北洋电报学堂被迫停办。 7

近代新式文化教育的兴起11PPT培训课件

近代新式文化教育的兴起11PPT培训课件
改革教育制度
新式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规模的扩大,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提高了国民的教育水平。
扩大教育规模
新式文化教育注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优化教育资源
对教育体系的影响
新式文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使个人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民主思想的推广
民主理念
新式文化教育注重推广民主理念,强调个人权利、自由和平等,反对专制和等级制度。
公民意识
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包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实践能力
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实习、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西方传教士为了更好的宣传教义,就寓教于学,在中国创办现代大学。
西方列强为了更好的控制中国,就寓管于教,在中国创办现代大学。
归国留学生为了更好的报效祖国,就寓学于用,在中国创办现代大学。
西方文化的影响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西方传教士为了更好的宣传教义,就寓教于学,在中国创办现代大学。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大力推行新政,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
社会发展的需求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开启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了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步。
教育改革的力量
0与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近代新式文化教育将继续在理念、方法、资源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完善。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式学堂ppt

新式学堂ppt

课程:聘期为一年的丹麦大北电信公司的技师以及法国和英国籍的 教师为学生教授数学、制图、英文、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基 础电信、仪器规章、电报实习、国际电报公约等二十门课程来训练 管报生。
招收学员:主要在16岁至22岁之间。北洋电报学堂设有4个班、50名 学生
就业方向:毕业生都被分配到各地的电报分局工作,一些不胜任工 作的毕业生被送回北洋电报学堂进行补习。
科目设置:
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及“后学堂”两部。前学堂教授造船、和设计,造 船方面学习法国,故此前学堂由法国导师教授,科目包括法文、几何、数学、 微积分、物理、机械等。
后学堂教授航海,轮机及驾驶。航海则学习英国,故此后学堂由英国导师教
授,科目包括英文、数学、几何、天文、地理、航海理论等。而射击、兵操、
A
13
中文经史则为必修。
A
9
学制:学制五年 毕业就业:前学堂学生派往船厂实习监工,后学堂学生则要上训练 舰实习驾驶。成绩最优异者之后再被送往欧洲学习,造船学生派往 法德各大船厂,驾驶学生派往英国皇家海校深造后再入英国海军任 见习官。 影响:船政学堂初年要求严格,教授内容学、术并重,在当时的中 国是最为现代化、最为西化的学校。其后各地先后成立的海军院校, 俱以船政学堂为模式。清政府在1875年创设北洋海军,所用之人材 几乎全部来自船政学堂。除了提督丁汝昌并非海军出身,北洋海军 各舰管带、帮带,自总兵以下都是来自船政学堂。当中尤以船政学 堂第一届尤为人材辈出,以至有史学家称中日黄海海战为“以一校 一级战一国”。就算到了民国成立后的中国海军,仍然存在的福建 派别,亦是出于船政。 著名毕业生:严复、邓世昌、魏翰、詹天佑、刘步蟾、林永升、林 泰曾、叶祖圭、萨镇冰、程璧光、陈季同。
毕业就业: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

【优秀资料】华师大历史八上近代新式文化教育的兴起PPT

【优秀资料】华师大历史八上近代新式文化教育的兴起PPT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1)创办: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发布上谕, 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2)发展:1902年以后,陆续增设师范馆、进士馆、 译学馆、医学实业馆等,到1910年,已发展成为设有经 科、文科、法政科、商科、农科、格致科、工程科7科 的综合性大学。
(3)更名: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今日的“北京大学” 昔日的“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的关防和校匾
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
(1)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 科举制出现痼疾:八股取士
以报儒纸家 、经印典刷为出考版试机内构容的,出以现八,股极文大体地为丰答富题了形人式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大众的文明程度,对于文化与知识的承载、社会生活的扩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中国大众传媒在介绍西学、传播文化、保存文明、 教育民众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生活都产 生了巨大影响。
对整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教育对象、课程设置等,均 (至1此),创存办在时了间1:3001多89年7年的科举考试制度遂告终结。
意以义儒: 家它经的典废为除考和试当内时容新,的以近八代股教文育体体为系答的题建形立式,使读书人同社会现实生活更为贴近,有利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地点:上海 英国人创办
知(道2)京民师国大成学立堂后的,发对展晚历清程新;学制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主要是缩短了学业年限,在课程设置上去掉了有关封建色彩的内容,更加强调自然科学等。
彩的内容,更加强调自然科学等。 京(师3)大1学92堂2 年总,监参督照的美关国防的和学校制匾再次进行改革,规定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6年。
隋朝 创立科举制;设进士科
唐朝 北宋 明朝 清朝
发展科举制;设制举、常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招生录用条件苛刻 2、开设实用的专业和课程 3、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 4、派遣留学生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培养新式外交、军事、 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洋务教育逐渐开办起来,全国各 地相继创办了一批“西文”、“西艺”两种类型的 学堂。此次兴办学堂,设立专门学馆以培养谙练外 国语言文字的外交人才,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 才为宗旨。同时还开办了一些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 学堂,专门培养科技、工程、制造、和军事等方面 的专门人才。这些学校,不论其教学内容还是教育 形式,都充分展示了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其符合 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价值,而使中国的学塾和书院 之类的陈旧教育模式望尘莫及。
馆内待遇:除膳食、书籍、纸笔由官家供给外,每月尚有薪水银10 两。 毕业就业: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 结局:1902年1月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 学——京师大学堂。
返回
简介:北洋电报学堂,又称天津北洋电报学堂,创办于清光绪六年 (1880年),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停办。北洋电报学堂 是当时中国近代第一所工业技术学校亦是中国最早的电报学校。北 洋电报学堂的前身是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机器局内附设的天津电报 学堂。 课程:聘期为一年的丹麦大北电信公司的技师以及法国和英国籍的 教师为学生教授数学、制图、英文、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基 础电信、仪器规章、电报实习、国际电报公约等二十门课程来训练 管报生。 招收学员:主要在16岁至22岁之间。北洋电报学堂设有4个班、50 名学生 就业方向:毕业生都被分配到各地的电报分局工作,一些不胜任工 作的毕业生被送回北洋电报学堂进行补习。
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 言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一为工艺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铁 路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 专门人才; 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天津水师 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 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 欧留学生200多人
京师同文馆 北洋电报学堂 船政学堂
简介:简称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 恭亲王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 属于总理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 总教习、副教习等职。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 际操纵馆务。先后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 欧礼斐、马士等。中国教习有李善兰、徐寿等。美国传教 士丁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历二十五年之久。 地位: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 清代在北 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 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 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 作用: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
课程:英、法、俄、汉文,同治六年后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 医八旗子弟,1862年6月入学的仅十 人,以后扩大招收年龄较大的八旗子弟和汉族学生,以及30岁以下 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科举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入 学学生逐年增多。 学习期限: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诸学者,八年毕业;年岁 稍长,仅借译本而求诸学者,五年毕业。
学制:学制五年 毕业就业:前学堂学生派往船厂实习监工,后学堂学生则要上训练 舰实习驾驶。成绩最优异者之后再被送往欧洲学习,造船学生派往 法德各大船厂,驾驶学生派往英国皇家海校深造后再入英国海军任 见习官。 影响:船政学堂初年要求严格,教授内容学、术并重,在当时的中 国是最为现代化、最为西化的学校。其后各地先后成立的海军院校, 俱以船政学堂为模式。清政府在1875年创设北洋海军,所用之人材 几乎全部来自船政学堂。除了提督丁汝昌并非海军出身,北洋海军 各舰管带、帮带,自总兵以下都是来自船政学堂。当中尤以船政学 堂第一届尤为人材辈出,以至有史学家称中日黄海海战为“以一校 一级战一国”。就算到了民国成立后的中国海军,仍然存在的福建 派别,亦是出于船政。 著名毕业生:严复、邓世昌、魏翰、詹天佑、刘步蟾、林永升、林 泰曾、叶祖圭、萨镇冰、程璧光、陈季同。
结局: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期间,北洋电报学堂被迫停办。
返回
学堂概况: 船政学堂是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在1866年于福建福州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 院,又称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或马尾水师学堂。船政学堂最初称 “求是堂艺局”,是专门为福建船政培训人材而设。学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 国教习教授造船、航海等专业知识,毕业生中优异者更会被派往西欧各国深 造。船政学堂被称为中国海军摇篮,除了是近代中国首家海军及航海学院外, 它亦是首家现代军事学院,和首家现代专业院校。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不少成 为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外,部份亦成为中国近代的著名知识份子。 科目设置: 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及“后学堂”两部。前学堂教授造船、和设计,造 船方面学习法国,故此前学堂由法国导师教授,科目包括法文、几何、数学、 微积分、物理、机械等。 后学堂教授航海,轮机及驾驶。航海则学习英国,故此后学堂由英国导师教 授,科目包括英文、数学、几何、天文、地理、航海理论等。而射击、兵操、 中文经史则为必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