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眼典型例题
专题06+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之诗眼-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精准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考点精解一、熟知“诗眼”类型(一)赏实词1.聚焦动词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词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
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
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聚焦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这些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3.追“彩”逐“色”:色彩词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
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中。
4.听听“叠词”效果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
除以上两者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孔雀东南飞》中“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刘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之“诗眼”
202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指导与练习: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之“诗眼”【考点总论】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句子、词语。
“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歌的灵气所在。
诗眼有“篇之眼”与“句之眼”之分。
“篇之眼”,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连缀全篇的内容、思路、情感,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句子;“句之眼”,则往往聚焦在遣词造句的工巧上,突出意象、意境的营造,表现为字词形式。
以“篇之眼”致广大,以“句之眼”致精微。
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
有些字,虽未冠以“诗眼”的名称,但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诗眼”。
【赏析例举】1.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字【例题】陆游《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哪个字是诗眼?【答案】诗眼是“空”字。
“空”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抒写悲愤之情,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的字。
【例题】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哪一个字是诗眼?【答案】“绿”字是诗眼。
“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还流露出作者经历第一次罢相之后,不能不产生的重重忧虑。
3.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的字【例题】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哪一个是诗眼?【答案】“闹”字是诗眼。
“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生动形象,极具情趣性。
4.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的字【例题】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其中哪一个字是诗眼?【答案】“愁”字是诗眼。
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
【古诗文阅读】古诗鉴赏答题技巧之“诗眼”或“炼字”型题
【古诗文阅读】古诗鉴赏答题技巧之“诗眼”或“炼字”型题
“诗眼”或“炼字”型题
设问方式:
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指出写下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并作某字,你真的:这两个字中
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言之有物上的促进作用就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
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
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表述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点出高字抒发了什么感情或衬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
的“阔”字,哪个更好?
[请问]①“宽”字更好。
②宽就是原野、宽广之意(这一步有时可以划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显得渺远无际,两岸变得格外宽广。
④“宽”字,轻易抒写了诗人视野更加
宽广的猛烈体会。
(此题只请问“宽”字不好,不并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后。
卷面提问时,
通常可以省却序号,这里分点列举,提示信息不要略去一些步骤或要点。
萨兰勒班县。
)。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语言(整理)
“沙鸥”在茫茫天地间飞来飞去,栖止无定,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诗人一生坎坷、漂泊无依、前途渺茫的沉痛、悲愤之情。
01
02
例3.分析虞世南的《蝉》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02
作者省略了一些引发读者想像的情节:词人为什么嗜酒,竟至一夜之后,残酒还未消尽?酒醒之后作者并未起身到花园,那么她又是怎样的情态?急切地询问了一些什么?通过想像,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慵懒情态,窥见诗人惜春的心情。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有人认为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你能补充出来吗?
01
02
01
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2分)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1分)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3分)
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
托物言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故事激趣: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
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
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
”东坡哑然。
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我们也不妨吟玩一下其中的味道:“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
“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
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
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
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味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就来品味一下“炼字”给诗歌带来的妙处。
二、试题研析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早 梅 唐 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一”字用得最好。
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
诗人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的思想感情。
2、炼字佳句赏析:雨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问题: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为什么好?答: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古诗的诗眼练习题
古诗的诗眼练习题篇一:20届诗眼题训练20届诗歌鉴赏---诗眼题训练题王海丽设计班级姓名座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五官中最能表情达意的部分。
诗眼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词句。
诗眼可以是一个字、两个字、一个短语、一句话。
【简单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不易例题】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2)长、畏。
“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
“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其他言之成理即可)【较难例题】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泛若耶溪綦(Qí)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①。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三(语言之诗眼)
(三)抓诗中典型词
1.抓虚词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阴 铿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
诗中哪个词最有表现力?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 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 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 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 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 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 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 耐人寻味之处。
(一)抓能揭示诗的主旨,能笼罩或点 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的字眼。 《赠汪伦》 这首诗主要写友情,但是它突出 《赠汪伦》 的却是一个 “深”字,以水之深喻情之深,既形 李白乘舟将欲行, 象又浪漫,既 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伦情谊的 忽闻岸上踏歌声。 赞美。所以“深”是诗眼。它不仅概括了诗的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 不及汪伦送我情。 联系起来。
剑铓: ①剑锋。 ②若为:怎能
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找出诗中的诗 眼+解释
揭示诗词主旨
(1)望在诗中是登高远望,翘望故 乡。(2)望字紧扣题目中的“寄京华亲 故 ”来写饱含着诗人的思乡之情。(3) 但是,望而不能归是痛苦的但又毕竟 能获得某种满足;在痛苦与满足的矛 盾中,诗人尽情望去惟恐望的不够, 而要化身千亿去望,可见其思乡之深。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 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 落红应满径。
古典诗歌鉴赏之诗眼练习
古典诗歌鉴赏之诗眼练习1、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即呜咽之意,“冷”即阴冷之意。
(第一步)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第二步)“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第三步)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
(第四步)2、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问: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2、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深”是诗眼。
这个“深”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
3、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答:诗眼是“高”。
在这首短诗中,无一不是在写一个“高”。
“危”本来就是高,“百尺”是描述高;“手可摘星辰”是强调高,“恐惊天上人”是夸张高。
通过多侧面的描摹刻画,山寺危楼那高耸的形象就树立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4、阅读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完成诗后练习。
题三闾大夫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问:“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4、答:本诗诗眼是“怨”。
从结构上看,“怨”紧承上句,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
古诗词鉴赏-突破考点专练一 鉴赏古诗语言之诗眼
古诗词鉴赏-突破考点专练一鉴赏古诗语言之诗眼“诗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词语,有时是传达主旨的一个语句,其作用或是统摄全篇的内容,或是深化诗歌的意境,或是集中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诗中眼,即表现为一首诗的内容或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的主旨;二是句中眼,即局部的诗眼,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
1.“诗眼”类型一是在内容上,最能揭示诗人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等或“凉”“冷”“孤”这类语义双关的字词;二是在修辞上,常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的字词;三是在词性上,以动词、形容词为主等字词,它们大多具有“多重含义”或“临时含义”;四是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或暗地围绕某词句组织结构的字词。
五是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
2.解题步骤找出“诗眼”(有可能是“句眼”)后,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诗眼”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或分析“诗眼”在内容、结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3.答题模版若题干未给出“诗眼”,作答则要指出“诗眼”+点明地位、作用+围绕其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哪些感情;若题目已给出“诗眼”,则只要按上面的思路回答即可。
注意:“统领全篇”“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线索”等也是提示赏析“诗眼”的变式提问。
一、小阅读-课外(共 98 分)1、(7分)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题赠二小男[唐]刘长卿异乡流落频生子,几许悲欢并在身。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未知门户谁堪主,且免琴书别与人。
何幸暮年方有后,举家相对却沾巾。
有人说“悲欢”是此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诗眼的能力。
此题题干问的是“诗眼”,实则是考查诗歌的炼字问题。
既是此诗的“诗眼”,也就是说这个“诗眼”能够统领全篇,而“悲欢”是诗中流露出来的情感,考生只需要分析每一联中所蕴含的“悲”“欢”之情,即可以确定“悲欢”是否是“诗眼”。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眼典型例题
多角度寻找并鉴赏“诗(词)眼”例1. (2003年,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
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例2.(2006四川)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例3.(2007四川)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例4. (2013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5分)例5. (201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
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4分)例6.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百嘉村见梅花龚鼎孳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进士。
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惊”,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
2020浙江古代诗歌鉴赏之诗眼
“蒸”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 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 滋养哺育。“撼”突出了洞庭湖 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通关小练】 4.找出下列诗句中作为诗眼的字词。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 州台歌》) ③“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 黄。”(王安石《葛溪驿》) ④“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答:
【答案】 ①这首诗的诗眼是“喜”,统一写景和抒情。②全诗写景壮阔,气势雄伟,此意境 是作者结束了八年的川陕生活奉诏离蜀东归时得意和喜悦心情的写照。③尾联描绘喜从何来,诗 人觉得前路好像江上的官船顺风而下,风帆高扬,展现了诗人想报国杀敌、有一番作为的喜悦兴 奋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侧重诗眼。第一步,确定诗眼。结合注释①可知, 本诗是诗人结束了八年的川陕生活,往临安廷对时所作。诗人畅想要“三丈黄旗舞便风”,要身 当大任,有所作为,所以喜上心头,所以“喜”是全诗的诗眼。第二步,结合诗句梳理全诗围绕 “喜”字写了哪些内容。
【答案】 ①愁;②独;③乱;④别。
【审题点拨】
设问 方式
审题 提示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字上,全诗是怎 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3.本诗是怎样以“××”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 ?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 4.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某句中某个字 的妙用。
思路 演示
诗意赏析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 地原是汉将兵营。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 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战场烽火连天遮 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少 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 自愿请缨。’
诗歌之语言(诗眼)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 徐 玑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1)这首诗第二、三两联所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精神追求?(4分) 幽深古朴(或幽僻淡远等)。(2分)反映了诗人对淳朴 自然(或清瘦闲逸等)情趣的喜爱之情。(2分。
•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 中描述景象(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
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
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 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课堂练习〗
1、阅读诗歌答题 清明日独酌1 王禹偁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2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 [注]1王禹偁,北宋政治家、诗人。本诗为作者被 贬商州、任团练副使时所作。2商山:今陕西省境 内。相传秦末汉初的唐秉等四位著名学者,因不 愿做官,长期隐居商山。 • 颈联中,“夸”和“斗”两字生动传神,请任选 一字进行赏析。(4分)
4.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泊 江 州 陶 安 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 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 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 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 【注】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诗人。
(1)请赏析“一点远帆如白鸟”这句诗,有人认为是量 词用得好,有人认为是比喻用得好,你的看法是什么? 两者都好。量词“点”突出了“远帆”的“远”,因 为远,“远帆”细小,像一个小点一样,所以用“点”较 贴切。“如白鸟”,也是因为距离远,而江面又是水天相 连,感觉到“远帆”像一只白鸟在移动。量词和比喻的运 用,都突出了江面的寥阔苍茫。 (2)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 答:运用典故。在清夜,在浔阳江头,诗人想起了白居易 的《琵琶行》,酾酒祭奠,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凭吊和 同情。 (3)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高考-诗歌鉴赏 鉴赏诗眼型
全篇。(4)最能表现作者感情和主旨。抓住这些要素分析“诗 眼”(关键词),是最有效的。
2.要有多层级意识 “诗眼”与重点字词在句子中、上下阕中、全篇中乃至 作者情感中,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意义或作用。固然,作 者的情感与句子、上下阕、全篇密不可分,但是,不妨碍我 们分析“诗眼”与重点字词在这些层级中的不同表现。
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 的关键性词或句子。
篇中眼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 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反映出情和景或者是景和理的有机统一。
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有的让先找出“诗眼”然后分析, 有的是指出“诗眼”要求分析。
3、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6、课堂小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判断的依据。 答:
答案:诗眼是“静”。 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 平友好的主题。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 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的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 是积骸成堆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种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 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本诗的“诗眼”。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练:诗眼(必备知识+典题解析+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练:诗眼(必备知识+典题解析+对点训练+答案解析)一、考情分析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抓住关键字词(诗眼、句眼),炼字析句;二是品析语言风格。
纵观近年来高考诗歌语言鉴赏这一考点的命题可以看出,该知识点的命题主要有如下特点:(1)语言鉴赏类命题主要指向“炼字”与“炼句”这两个层面;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一考点逐渐淡出简答题,而在选择题中涉及;(2)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这一考点的题型主要采用简答题型,采用客观题型(选择题型)考查也较为常见。
二、必备知识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如能准确找出诗眼,不失为一条鉴赏的捷径。
要找准诗眼,必须明确什么是诗眼。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
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
也有人把诗眼说成“句中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后来又发展成为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
据此可知,诗眼的含义有二:就一首诗而言是一联或某一句;就一句诗而言是某一个字。
怎样才能找准诗眼呢?我们也必须按诗眼的含义有二分别来找。
第一,就一首诗而言,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1.全诗的主旨所在;2.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3.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或形容词所在的诗句。
三、典题解析【例1】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入朝为官的愿望,希望张丞相引荐。
因此诗眼应该是颈联“欲济”二句。
意思是说:想找到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无船渡湖。
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出来做一番事业,出仕求官。
与诗的主旨吻合。
【例2】山中留客高适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从诗题看“留客”是主旨,因此诗眼是三四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诗眼类答题技巧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诗眼类答题技巧汇总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种形式。
(一)句中诗眼1.概念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练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
它具有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丰富读者的想象性、翻出诗句的新意性、关乎诗意的准确性等作用。
2.提问方式(1)本诗某某句的“诗眼”是某某字,试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某某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3.答题步骤(1)找出诗眼。
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
(2)解释含义。
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3)描述景象。
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表达技巧。
如果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时需要点出来。
(4)点出效果。
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即突出了怎样的意象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4.答题示例例题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步骤一)诗眼是“咽”和“冷”。
(步骤二)“咽”字在句中是“呜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阴冷”之意。
(步骤三)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
(步骤四)“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二)全篇诗眼1.概念所谓“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
2.提问方式(1)全诗的诗眼是某某字,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诗眼炼句语言风格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 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 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本词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全词又是如何表现这个字的?请简 述。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眼”的理解,需要特别关注最能体现词人情 感的词语,通读全词不难看出全词围绕着“愁”,然后结合词句分 析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即可。
答案:本词是围绕“愁”(或“忧”)来写的;上阕用了比喻手法, 看不见的愁把天空都撑破了,极写愁思之深;下阕化抽象为具体, 忧比喻成春草,由于忧多,只好移却南山,变成平坦辽阔的旷野,把 无边无际的忧深深地埋下去。
。设问方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
诗歌内容分析。
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解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第二步,结合诗句梳理全诗围绕该词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点明该词在奠定基调、营造意境、表达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答题模板
。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课堂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 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首词的语言风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分析:首先要用术语概括出语言风格,然后从词中举例分析 该风格在词中的具体体现。关键在于准确概括风格,这需要 细读全词,并联系已积累的语言风格作出判断。 答案:这首词语言优美、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抒情性强。 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幅清晰鲜明的画面,景色、人物一 一呈现在读者眼前。如第3~6句,一句就是一幅“江南好” 的画,画中饱含作者对江南的依恋之情和有家难归的哀怨之 感。
诗歌语言鉴赏之诗眼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 将:行,流过。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21/3/27
CHENLI
5
三江小渡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明判断的依据。(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语言鉴赏之
诗眼
2021/3/27
CHENLI
1
知识储备
• 所谓“诗眼”,是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 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 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
• 分类
• 1. 句中诗眼:是诗人着力锤炼之字。相当于上面 讲的“炼字”。
• 2. 篇中诗眼:是全文的心脏,是诗中思想闪光的 句子。在许多近体诗,如律诗、绝句中,那些有 眼之句,往往就是篇眼之所在。句眼使句子见精 神,而这见精神之句又使全篇见精神。
因此说“静”是本诗的“诗眼”。
[
2021/3/27
CH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字是贯穿全诗的 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角度寻找并鉴赏“诗(词)眼”
例1. (2003年,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
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例2.(2006四川)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例3.(2007四川)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例4. (2013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5分)
例5. (201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
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4分)
例6.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孳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进士。
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惊”,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
你认为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