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培养的一些问题
很好的培养单晶的经验,可以借鉴一下
很好的培养单晶的经验,可以借鉴一下。
单晶培养技巧1.单晶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没必要把握那些难以操作的,如升华法、共结晶法等。
最简单的最实用。
常用的有1.溶剂缓慢挥发法;2.液相扩散法;3.气相扩散法。
99%的单晶是用以上三种方法培养出来的。
2.单晶培养所需样品用量一般以10-25mg为佳,假如你只有2mg左右样品,也没关系,但这时就要选择液相扩散法和气相扩散法,不能使用溶剂缓慢挥发法。
3.单晶培养的样品的预处理样品溶解后一定要过滤,不能用滤纸,而是用一小团棉花轻轻的塞在滴管的中下部或下部,不要塞太紧,否则流的太慢。
样品当然是越纯越好,不过假如实在没办法弄纯也没关系,培养一次就相当于提纯了一次,我经常用一些TLC显示有杂点的东西长单晶,但得多养几次。
4.一定要做好记录一次就得到单晶的可能性比较小。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次培养单晶的时候,采取少量多溶剂体系的办法。
假如你有50mg样品,建议你以5mg为一单位,这样你可以同时实验10种溶剂体系,而不是选两种溶剂体系,每个体系25mg。
这是做好记录就非凡重要,以免下次又采用已经失败的溶剂体系,而且单晶解析时必须知道所用的溶剂。
5.培养单晶时,最好放到没人碰的地方,这点大家都知道。
我想说的是你不能一天去看几次也不能放在那里5,6天不管。
也许有的溶剂体系一天就析出了晶体,结果5天后,溶剂全干了。
一般一天看一次合适,看的时候不要动它。
明显不行的体系(如析出絮状固体)就要重新用别的溶剂体系再重新培养。
6.液相扩散法中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比例最好为1:2-1:4。
7.烷基链超过4个碳的很难培养单晶。
8.分子中最好不要有叔丁基,因为轻易无序,影响单晶解析的质量。
9.含氯的取代基一般轻易长单晶,如4-氯苯基取代化合物比苯基取代化合物轻易长单晶。
10.单晶培养-无水无氧条件下的单晶培养,麻烦的方法我就不说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你的固体样品加入一带橡皮塞的容器(最常用的就是核磁管,塞子不是我们常用的硬塞子,而是软的橡皮塞(随便什么塞子都行,只要能密封且能扎针头),先抽真空,然后通氮气,再用注射器加入良性溶剂,充分溶解(超声),然后再用注射器沿器壁加入不良溶剂即可培养单晶指南综述:你将会发现,培养单晶不仅需要耐心,而且还需要一双灵巧的双手。
有机合成单晶培养经验与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单晶培养经验与技巧总结所谓单晶,即结晶体内部的微粒在三维空间呈有规律地、周期性地排列,或者说晶体的整体在三维方向上由同一空间格子构成,整个晶体中质点在空间的排列为长程有序。
单晶整个晶格是连续的,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
在有机合成中,培养单晶主要是为了通过X-RAY确认结构。
一、长单晶经验总结1、低温缓慢挥发。
一般保持在-20度,用微量真空缓慢抽去溶剂。
通常24~48小时里就可以见到结果,成不成。
这个方法需要注意添加液氮和干冰。
此方法适于室温和空气中不太稳定的化合物。
2、高温溶解缓慢降温。
通常采取高沸点的溶剂溶解样品,然后用铝薄膜包住整个油浴,停止加热,令其温度缓慢下降到室温,再保持1到2天,让过饱和的溶液尽量结晶出来。
这个方法需要注意,降温不能太快,还要注意溶液的浓度。
此方法适合于化合物溶解度差异比较大,而且对无水无氧要求的化合物比较合适。
3、混和溶剂挥发。
用易挥发良溶剂溶解样品,然后小心加入不良溶剂,尽量保持分层状态,令其自我缓慢扩散。
这个方法需要注意溶剂搭配选择。
4、简单挥发。
也就是用溶剂溶解之后,用septum封住,然后插根细针头,令其缓慢挥发。
5、浓缩。
样品溶解于溶剂之后,加一个90度弯管和一个接受瓶。
整个体系稍微抽一点点真空,接受瓶用干冰冷却,令溶剂蒸气在接受瓶里面缓慢冷凝下来,直到有单晶形成。
这个方法需要注意冷凝速度,太快不能得到单晶。
6、溶剂扩散。
这是上面(3)的变通。
加工一底下细瓶颈的带teflon stopper的长管。
用良溶剂把少量样品溶解,转入长管,体积大概1~2 mL,加的量刚好在细瓶颈中间。
然后直立长管,在上面加入不良溶剂直到接近上面的出口,堵死。
之后,小心令长管直立绑在没有振动的地方,让溶剂缓慢相互扩散。
此方法适合于少量样品,无水无氧操作。
7、核磁管办法。
这个跟上面的(4)差不多,量少而且需要耐心等待。
8、冰箱冷冻。
通常比较难于结晶的样品,室温下配成接近饱和溶液之后,放入冰箱,令其缓慢结晶。
如何培养单晶
单晶培养的方法一、挥发法原理:依靠溶液的不断挥发,使溶液由不饱和达到饱和过饱和状态。
条件:固体能溶解于较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理论上,所有溶剂都可以,但一般选择60~120℃。
注意:不同溶剂可能培养出的单晶结构不同方法:将固体溶解于所选有机溶剂,有时可采用加热的办法使固体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或者再加溶剂使之不饱和,过滤,封口,静置培养。
经验:1.掌握好溶解度,一般100mL可溶解0.2g~2g, 50mL的烧杯,0.5g~0.8g.2.纯度大的易长出晶体。
3. 可选用混合溶剂,但必须遵循高沸点的难溶低沸点易容的原则。
混合溶剂必须选用完全互溶的二种或多种溶剂。
※怎么看是否形成单晶:如果析出的固体有发亮的颗粒或者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凹凸的多面体形状。
※怎么挑选单晶:不要等溶剂挥发完再挑,一定要在有母液存在下挑单晶,用毛细管将晶体吸出,滴到滤纸上,用针将单晶挑到密封管中,3~5颗即可。
二、扩散法原理:利用二种完全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有机溶剂。
固体易溶于高沸点的溶剂,难溶或不溶于低沸点溶剂。
在密封容器中,使低沸点溶剂挥发进入高沸点溶剂中,降低固体的溶解度,从而析出晶核,生长成单晶。
一般选难挥发的溶剂,如DMF,DMSO,甘油甚至离子液体等。
条件:固体在难挥发的溶剂中溶解度较大或者很大,在易挥发溶剂中不溶或难溶。
经验:固体在难挥发溶剂中溶解度越大越好。
培养时,固体在高沸点溶剂中必须达到饱和或接近过饱和。
方法:将固体加热溶解于高沸点溶剂,接近饱和,放置于密封容器中,密封容器中放入易挥发溶剂,密封好,静置培养。
三、温差法原理:利用固体在某一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变化,使其在高温下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然后缓慢冷却,析出晶核,生长成单晶。
一般,水,DMF, DMSO,尤其是离子液体适用此方法。
条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
经验:高温中溶解度越大越好,完全溶解。
推广:建议大家考虑使用离子液体做溶剂,尤其是对多核或者难溶性的配合物。
单晶的培养
优良的晶体。
如果化合物的结晶比较困难,可以尝试不同的溶剂,但应尽量避免使用氯仿和四氯
化碳之类含有重原子并且通常会在晶体中形成无序结构的溶剂,因为无序结构会增
加结构精化的难度并降低结构的精确性。同理,在选择阴离子时,也应尽量避免采ﻫ用高氯酸根、四乙基胺之类的离子,因为它们也十分容易在晶体中形成无序结构!
晶核形成和生长的速率。如果晶核形成速率大于生长速率,就会形成大量的微晶,
并容易出现晶体团聚。相反,太快的生长速率会引起晶体出现缺陷。为避免这两种
问题常常需要摸索和‘运气’ ,因为在开始研究一个新化合物时,我们往往不知道这
种新化合物的结晶规律,通常不容易预测并避免微晶或团聚问题的发生。当然,也
不是完全没有基本规律可以依循。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有效方法和一些实用的建议。ﻫﻫ溶液中晶体的生长ﻫ从溶液中将化合物结晶出来,是单晶体生长的最常用形式。最为普通的程序是ﻫ通过冷却或蒸发化合物饱和溶液,让化合物结晶出来。这时,最好采取各种必要的ﻫ措施,使其缓慢冷却或蒸发,以求获得比较完美的晶体。实践证明,缓慢结晶过程
除了上述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溶液结晶法之外,还有几种比较常用、有效的方法。
界面扩散法ﻫ如果化合物由两种反应物反应生成,而两种反应可以分别溶于不同(尤其是不ﻫ太互溶的)溶剂中,可以用溶液界面扩散法(liquid diffusion)。将A溶液小心地加ﻫ到B溶液上,化学反应将在这两种溶液接触界面开始,晶体就可能在溶液界面附近ﻫ产生,如图4.1(a)所示。通常溶液慢慢扩散进另一种溶液时,会在界面附近产生好的ﻫ晶体。如果结晶速率太快,可以利用凝胶体等办法,进一步降低扩散速率,以求结ﻫ晶完美。
蒸汽扩散法ﻫ蒸汽扩散法(vapordiffusion)的操作也很简单。选择两种对目标化合物溶解度不同ﻫ的溶剂A和B,且A和B有一定的互溶性。把要结晶的化合物溶解在盛于小容器、
单晶培养的方法及技巧
单晶培养的方法及技巧单晶培养的方法一、挥发法原理:依靠溶液的不断挥发,使溶液由不饱和达到饱和过饱和状态。
条件:固体能溶解于较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理论上,所有溶剂都可以,但一般选择 60~120℃。
注意:不同溶剂可能培养出的单晶结构不同方法:将固体溶解于所选有机溶剂,有时可采用加热的办法使固体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或者再加溶剂使之不饱和,过滤,封口,静置培养。
经验: 1.掌握好溶解度,一般 100mL 可溶解 0.2g~2g, 50mL 的烧杯,0.5g~0.8g.2.纯度大的易长出晶体。
3. 可选用混合溶剂,但必须遵循高沸点的难溶低沸点易容的原则。
混合溶剂必须选用完全互溶的二种或多种溶剂。
υ※怎么看是否形成单晶:如果析出的固体有发亮的颗粒或者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凹凸的多面体形状。
※怎么挑选单晶:不要等溶剂挥发完再挑,一定要在有母液存在下挑单晶,用毛细管将晶体吸出,滴到滤纸上,用针将单晶挑到密封管中,3~5 颗即可。
二、扩散法原理:利用二种完全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有机溶剂。
固体易溶于高沸点的溶剂,难溶或不溶于低沸点溶剂。
在密封容器中,使低沸点溶剂挥发进入高沸点溶剂中,降低固体的溶解度,从而析出晶核,生长成单晶。
液体等。
一般选难挥发的溶剂,如DMF,DMSO,甘油甚至离子条件:固体在难挥发的溶剂中溶解度较大或者很大,在易挥发溶剂中不溶或难溶。
经验:固体在难挥发溶剂中溶解度越大越好。
培养时,固体在高沸点溶剂中必须达到饱和或接近过饱和。
方法:将固体加热溶解于高沸点溶剂,接近饱和,放置于密封容器中,密封容器中放入易挥发溶剂,密封好,静置培养。
三、温差法原理:利用固体在某一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变化,使其在高温下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然后缓慢冷却,析出晶核,生长成单晶。
一般,水,DMF, DMSO,尤其是离子液体适用此方法。
条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
经验:高温中溶解度越大越好,完全溶解。
推广:建议大家考虑使用离子液体做溶剂,尤其是对多核或者难溶性的配合物。
核磁及养单晶技巧
1.洗NMR样品管时,一定不要在水池边摔里边的水;拔下样品管的帽时,要一手拿管,一手拔帽,不要逞英雄一个手拔(NMR样品管可不便宜)2.旋蒸仪一定要用园底烧瓶,否则低压容易打穿烧瓶3.得到了新的试验数据,哪怕再理想也不要立刻开香槟庆祝,趁自己还十分清醒,立刻进行数据处理。
4.对照品母液的保存,有时对照品对我们来说比金子还宝贵,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成功,所以对照品母液用完以后一定要用封口膜密封后放进冰箱保存.5.容量瓶应该认真洗,如果不用超声波,那就在洗液里面多泡一会吧.6.上柱一定要先和溶剂绊好,否则等硅胶或者树脂胀开,可就柱毁人亡了.7.易挥发的溶剂,决不能放在冰箱里面,否则,就成炸弹了.8.不要老是相信购买的试剂,尤其是国产的,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也许正是劣质的试剂让你郁闷.9.自己的试剂,要贴好标签,否则当别人把你的重要产品乱扔之时,哭都来不及.10.关旋蒸的时候,注意一定要先拔真空,后关泵,否则就等着抽水吧.11.瓶子放在冰箱里,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塞子塞太紧否则可就忙死你了12.上乳胶管,如果你是右撇子,一定要右手拿胶管,左手拿玻璃,否则早晚手上受伤13.密闭体系实验,一定要装气球,否则...14.挥发性物质放在敞口瓶后,用完要用薄膜封牢,多仔细,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命15.酒精喷灯一定不等倒太多,否则斜率一大,把酒精撒出来就后果严重了16.用漏斗加液体溶剂,一定要注意不要一次加太多,留下一点为了后面洗漏斗用己做刷核磁管的装置:材料:一个25cm长的针头(医疗器械商店有售)、一个8号胶塞工具:一套打孔器制作方法:用直径1.5cm的打孔器在胶塞中央打一个1.5cm深的洞,注意不要打穿,去掉不要的胶心,将针头从没有打孔的一侧中央穿透胶塞!这样一个洗核磁管的装置就做好了!使用方法:将装置放在抽滤瓶上,开动水泵,将核磁管套在针头上,调节好针头长度,使核磁管的开口距离胶塞1mm,依次用DMF、丙酮、水清洗核磁管,烘干,一切ok了!好处:你可知道这套装置国从外买要上百美元(一次洗五个),我这套装置一次虽然只能洗一个,但毕竟省了很多银子啊!而且也很好用阿!试试吧,不要再把你的核磁管泡在废液里或DMF里!不要再用顶端装了棉花的细铁丝蘸了溶剂洗核磁管了!养单晶的小技巧:1、把仪器的器壁用钢勺刮几道痕,这样单晶容易生长。
单晶培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安阳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9年单晶培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靳梅芳(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摘要:近年来,随着X-光晶体结构解析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同步幅射光源的使用逐渐普遍,解析X-光晶体结构所需的时间已大幅缩短,加上此技术一般说来没有分子量的上限,因此研究物质的晶体结构越来越便利。
所以单晶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单晶;单晶培养;培养方法;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O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09)06-0040-02收稿日期:2009-04-03作者简介:靳梅芳(),女,山东德州人,安阳工学院教师,硕士。
研究方向: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合成。
单晶结构分析可以提供一个化合物在固态中所有原子的精确空间位置,包括原子的连接形式、分子构象、准确的键长和键角等数据,从而为化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研究提供广泛而重要的信息。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位科学家借助X 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取得十分重要成果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单晶的培养方法很多,本文介绍了几种简单实用的单晶培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单晶的培养方法单晶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溶剂缓慢挥发法、溶剂热法、扩散法、共结晶法等。
其中最简单的最实用的是溶剂缓慢挥发法、溶剂热法、扩散法,99%的单晶是用以上三种方法培养出来的。
1.1挥发溶剂法用金属配合物的良溶剂将金属盐和配体溶解在小烧杯中,小烧杯的内表面越光滑单晶性越好,否则晶体形状不好缺陷多就会给后面的收单晶衍射数据带来麻烦,甚至会造成无法解晶体结构;烧杯用滤纸或塑料薄膜封口防止灰尘落入,同时减慢挥发速度,长出较好晶形的单晶,一般挥发性稍差的溶剂有:水,DMF ,DMA ,DMSO 等。
静置至发现满意的晶体出现。
1.2溶剂热法溶剂热法与原来的水热法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溶剂不再局限于水。
反应容器一般用反应釜或玻璃管。
单晶培养及结构解析
单晶培养及结构解析一、单晶培养1. 啥是单晶培养呢?哎呀,这就像是在微观世界里精心培育小宝贝一样。
你知道晶体吧,那些规则的、亮晶晶的东西。
单晶呢,就是由一颗晶核慢慢长大形成的单晶体。
单晶培养的方法有好多哦。
比如说溶液法,就像我们冲糖水一样,把溶质溶解在溶剂里,然后通过控制温度、浓度这些条件,让晶体慢慢长出来。
还有熔体法,这个就像是把固体加热变成液体,再让它慢慢冷却结晶。
不过呢,这些方法可都不简单,每一步都要特别小心。
2. 在溶液法中,选择合适的溶剂超级重要。
这就好比给小种子找合适的土壤。
如果溶剂不合适,晶体可能就长不好或者根本长不出来。
比如说有些物质在水里溶解性很好,但是在酒精里就不太行,所以要根据物质的性质来挑选溶剂。
而且,溶液的浓度也要恰到好处。
太稀了,晶体长出来的速度慢得像蜗牛爬;太浓了,又可能一下子就析出很多小晶体,而不是我们想要的大单晶。
3. 温度也是个关键因素。
就像人生活的环境温度一样,晶体生长也有它喜欢的温度范围。
如果温度波动太大,晶体可能就会长得歪歪扭扭的,就像我们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一样。
所以在培养单晶的时候,要把温度控制得稳稳的,有时候甚至需要用到恒温设备呢。
二、结构解析1. 晶体长出来了,我们还得知道它的内部结构呀。
这就像是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样。
结构解析就是要搞清楚晶体里原子、分子是怎么排列的。
我们可以用X - 射线衍射技术来做这件事。
这个技术可神奇了,它就像一双超级透视眼,能够看到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情况。
2. 当X - 射线照射到晶体上的时候,会发生衍射现象。
这些衍射图案就像是晶体内部结构的密码一样。
我们通过分析这些衍射图案,就能得到晶体的结构信息。
不过呢,这个分析过程可不容易,就像解密一样,需要用到很多复杂的数学公式和专业的软件。
3. 解析出晶体结构有什么用呢?这用处可大啦。
比如说在药物研发方面,如果我们知道了药物晶体的结构,就能更好地理解药物的性质,从而改进药物的效果。
明矾单晶的培养注意事项
明矾单晶的培养注意事项明矾(Alum)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它通常用于水处理、纸张制造、皮革和纺织品工业,也可以作为催化剂和固定剂使用。
明矾单晶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用于制备高纯度的明矾晶体,以供实验室研究和应用需要。
在进行明矾单晶培养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的方面。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明矾晶体生长方法。
常见的明矾单晶培养方法有溶液法和气相扩散法。
溶液法是在溶液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浓度来生长晶体,而气相扩散法则是通过控制气体中的温度和浓度来生长晶体。
选择适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明矾晶体生长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要选择适合的培养条件。
明矾的晶体生长受到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和浓度有利于明矾晶体的生长,但过高的温度和浓度可能导致溶液的不稳定和晶体的混合生长。
此外,调节溶液的pH值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一般来说,明矾的溶液呈酸性,适当调节pH值可以促进晶体的生长。
第三,要选择适当的晶体种子。
在明矾单晶培养中,晶体种子起到了模板的作用,可以促进晶体的生长和定向。
选择适当大小和形状的晶体种子可以提高明矾晶体的质量和完整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晶体种子的分布和密度来控制晶体生长的速率和方向。
第四,要控制培养的环境。
明矾的晶体生长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例如,光照、湿度、振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晶体的生长。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明矾晶体,我们需要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避免外部因素对晶体生长的干扰。
第五,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后处理。
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杂质或缺陷,例如晶体表面的氧化物、空穴或空隙等。
为了获得高纯度和完整性的明矾晶体,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后处理,例如用溶液进行清洗、高温退火等。
最后,要进行适当的晶体生长监测和控制。
明矾单晶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实时、定量和非破坏性的监测和控制。
例如,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晶体的生长过程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调整培养参数。
单晶培养的注意事项
浓度小的溶液中,记住:滴加的速度一定慢
4、过滤操作:在两端都通的离心管的小口之处塞一团棉花,不可太紧也不可太
松,用这个装置过滤,不可以用滤纸进行过滤
三、 结束后注意事项
1、将过滤好的溶液用薄膜双层封好烧杯口,并用皮筋扎牢
2、在薄膜上用针扎5-10个小孔(冬天10个左右、夏天5个左右)
在实验前需要准备好所用的玻璃仪器,即清洗好玻璃仪器,否则实验过程中是无法完成的
二、 操作过程中的事宜
整个过程中需要耐心、细心的办事态度进行操作。
1、所用的搅拌磁子是最小的,并且要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用纸擦干或者烘干;
2、所用的量筒必需是洁净的,可以不用蒸馏水洗涤
3、培养过程中有两种溶液混合到一起时,是将浓度大的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加到
3静止不动!!
4、 每天观看一次,切记不要拿动也不要中的注意事项
一、 玻璃器皿的清洁
将培养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器皿(50 ml的烧杯、滴管、两端都通的离心管)全部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清洁处理后,方可以使用。
清洗方法:
将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放入碱液缸中浸泡2个小时以上,戴上橡胶手套取出玻璃仪器,用去污粉清洗,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洗涤2-3次,放入烘箱中烘干,以备用。
单晶培养技术
一、单晶生长中的普遍性问题
➢ 从溶液中生长晶体最为常见;
➢ 从溶液中生长晶体一般都经历近饱和
→饱和→过饱和→结晶的过程。我们出
发点就是控制好这个过程;
➢ 晶体生长的难易程度首先取决于化合
物的本性。各种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可以
显著提高获得单晶的几率;
1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什么样的样品适合生长单晶?
分子结构角度考虑:
8 8
3. 样品的放置和观察
培养单晶时,最好放到没人碰的地方。不能一天去看几次,也不 能放一两个星期都不管。也许有的溶剂体系一两天就析出了晶体 ,几天之后,溶剂全干了。一般两三天看一次合适,看的时候不 要动它,可拿亮度较高的手电筒照射,观察晶体的大小和光泽。 较好的晶体有很光滑的镜面,光泽度很好。明显不行的体系(如 析出大量絮状固体或粉末)就要用别的溶剂体系再重新培养。
属配合物 0.15 ~ 0.4 mm,纯无机物 0.08 ~ 0.3 mm。
形状:最好选三个方向尺寸相近的,过大的可以用解剖刀切割,切割时 要用惰性油或凡士林。 品质好的晶体,肉眼看光泽很好,在显微镜下观察,应该是均匀、透明、 没有裂痕、表面干净、有光泽、有规则外形 (多面体,不是球形!球形的 往往是液滴凝固生成的) 。
DMSO/水
6
4.水热法或溶剂热法
• 适用于特别难溶的化合物 (如二维或三维配位网 络),经常在反应生成某种化合物的同时,生长其 晶体。该方法有时可以得到其他方法无法得到的 奇特结构;
• 需控制好溶剂和温度,高温条件下溶剂蒸汽自动 产生一定压力,反应一段时间后,控制降温,冷 却到室温之后,收集晶体。
4. 溶剂比例
液相扩散法中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比例最好为 1:2-1:4。对于液 相扩散法,选择溶剂体系时,尽量使良溶剂 (如二氯甲烷,氯仿) 沸点低于不良溶剂 (如己烷,正辛烷) 沸点。通过这样选择,如果 扩散均匀后无固体析出,还可以再进行缓慢挥发。
单晶的培养方法
单晶的培养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单晶的培养方法。
你说这单晶啊,就好像是一个特别的宝贝,要精心呵护才能成长起来。
那怎么培养它呢?首先得有个合适的环境吧,就像孩子得有个温暖的家一样。
这个环境里的温度、湿度啥的都得控制好,不能太随意了。
温度太高或太低,那单晶可能就不高兴了,就不乐意好好长啦。
然后呢,咱得给它准备好“食物”呀,也就是合适的溶质和溶剂。
这就好比给它准备了美味的饭菜,得合它胃口才行。
要是给错了“食物”,它可能就闹脾气,长不出来啦。
再说说这个过程,就跟种庄稼似的,得有耐心。
不能今天种下去,明天就指望它开花结果。
培养单晶也是这样,得慢慢来,不能着急。
有时候等啊等,等了好久可能都没动静,但突然有一天,哇,单晶就冒出来啦,那种惊喜,就像突然发现自己种的花儿开了一样。
还有啊,搅拌也很重要呢。
搅拌得均匀,就像给它做按摩一样,让它舒舒服服的,能更好地成长。
但也不能太使劲了,不然把它弄疼了咋办。
有时候想想,培养单晶就像培养一个小生命,得处处小心,时时留意。
你得时刻关注着它的变化,稍有不对就得赶紧调整。
比如说吧,如果发现它长得歪歪扭扭的,那是不是环境出问题啦?还是“食物”不对啦?这时候就得赶紧找原因,解决问题。
咱再想想,要是大家都不认真对待这个培养单晶的事儿,那怎么能有漂亮的单晶出现呢?那不是太可惜了嘛。
所以啊,大家可得认真对待这事儿。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得用心,得花时间和精力。
培养单晶的过程虽然有时候会有点麻烦,但当你看到那晶莹剔透的单晶出现在你眼前时,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啦。
那感觉,就像自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一样。
总之呢,培养单晶需要我们的细心、耐心和爱心。
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就一定能培养出漂亮的单晶来。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单晶培养的方法
几种培养单晶的方法和大家共享单晶培养的方法一、挥发法原理:依靠溶液的不断挥发,使溶液由不饱和达到饱和过饱和状态。
条件:固体能溶解于较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一般丙酮、甲醇、乙醇、乙腈、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苯、甲苯、四氢呋喃、水等。
理论上,所有溶剂都可以,但一般选择沸点在60~120℃。
注意:不同溶剂可能培养出的单晶结构不同二、扩散法原理:利用二种完全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有机溶剂。
固体易溶于高沸点的溶剂,难溶或不溶于低沸点溶剂。
在密封容器中,使低沸点溶剂挥发进入高沸点溶剂中,降低固体的溶解度,从而析出晶核,生长成单晶。
一般选难挥发的溶剂,如DMF,DMSO,甘油甚至离子液体等。
条件:固体在难挥发的溶剂中溶解度较大或者很大,在易挥发溶剂中不溶或难溶。
三、温差法原理:利用固体在某一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变化,使其在高温下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然后缓慢冷却,析出晶核,生长成单晶。
一般,水,DMF, DMSO,尤其是离子液体适用此方法。
条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
经验:高温中溶解度越大越好,完全溶解。
推广:建议大家考虑使用离子液体做溶剂,尤其是对多核或者难溶性的配合物。
四、接触法原理:如果配合物极易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种合成,选择性高且所形成的配合物很难找到溶剂溶解,则可使原料缓慢接触,在接触处形成晶核,再长大形成单晶。
一般无机合成,快反应使用此方法。
方法:1.用U形管,可采用琼脂降低离子扩散速度。
2.用直管,可做成两头粗中间细。
3.用缓慢滴加法或稀释溶液法(对反应不很快的体系可采用)4.缓慢升温度(对温度有要求的体系适用)经验:原料的浓度尽可能的降低,可以人为的设定浓度或比例。
0.1g~0.5g的溶质量即可。
五、高压釜法原理:利用水热或溶剂热,在高温高压下,是体系经过一个析出晶核,生长成单晶的过程,因高温高压条件下,可发生许多不可预料的反应。
方法:将原料按组合比例放入高压釜中,选择好溶剂,利用溶剂的沸点选择体系的温度,高压釜密封好后放入烘箱中,调好温度,反应1~4小时均可。
单晶培养的经验总结
单晶培养的经验总结单晶高手的经验:简单、实用-给搞有机的版上已有一些单晶培养经验,我个人感觉有关键细节没有写出,特说说我的经验。
本文主要针对搞有机的。
配合物的单晶培养,各实验室都有家传,而且以此为主业,不必看本文。
1.单晶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没必要掌握那些难以操作的,如升华法、共结晶法等。
最简单的最实用。
常用的有1.溶剂缓慢挥发法;2.液相扩散法;3.气相扩散法。
99%的单晶是用以上三种方法培养出来的。
2.单晶培养所需样品用量一般以10-25mg为佳,如果你只有2mg左右样品,也没关系,但这时就要选择液相扩散法和气相扩散法,不能使用溶剂缓慢挥发法。
3.单晶培养的样品的预处理样品溶解后一定要过滤,不能用滤纸,而是用一小团棉花轻轻的塞在滴管的中下部或下部,不要塞太紧,否则流的太慢。
样品当然是越纯越好,不过如果实在没办法弄纯也没关系,培养一次就相当于提纯了一次,我经常用一些TLC显示有杂点的东西长单晶,但得多养几次。
4.一定要做好记录一次就得到单晶的可能性比较小。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次培养单晶的时候,采取少量多溶剂体系的办法。
如果你有50mg样品,建议你以5mg为一单位,这样你可以同时实验10种溶剂体系,而不是选两种溶剂体系,每个体系25mg。
这是做好记录就特别重要,以免下次又采用已经失败的溶剂体系,而且单晶解析时必须知道所用的溶剂。
5.培养单晶时,最好放到没人碰的地方,这点大家都知道。
我想说的是你不能一天去看几次也不能放在那里5,6天不管。
也许有的溶剂体系一天就析出了晶体,结果5天后,溶剂全干了。
一般一天看一次合适,看的时候不要动它。
明显不行的体系(如析出絮状固体)就要重新用别的溶剂体系再重新培养。
6.液相扩散法中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比例最好为1:2-1:4。
7.烷基链超过4个碳的很难培养单晶。
8.分子中最好不要有叔丁基,因为容易无序,影响单晶解析的质量。
9.含氯的取代基一般容易长单晶,如4-氯苯基取代化合物比苯基取代化合物容易长单晶。
单晶培养的方法及原理
单晶培养的方法及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单晶培养这档子事儿。
你说单晶培养像不像种庄稼呀?都是要精心呵护,才能有好的收获。
咱先得准备好“土壤”,这就是合适的溶液啦。
就好比种玉米得找块肥沃的地儿一样,溶液要是不合适,那单晶可就长不出来咯。
然后呢,还得给它一个合适的环境,温度呀、湿度呀都得恰到好处。
这就好像人得待在舒服的环境里才能心情好,单晶也是一样呀,环境不合适它可不乐意长呢!有时候啊,培养单晶就跟等孩子长大似的,得有耐心。
不能着急,得慢慢等它一点一点地长。
你要是心急火燎的,说不定就把它给吓跑咯。
咱再说说这方法。
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叫蒸发法,就好像让水分慢慢蒸发掉,留下精华。
就跟熬汤似的,把多余的水分熬没了,剩下的就是那美味的汤料啦。
还有一种叫降温法,让温度慢慢降下来,给单晶一个舒服的成长过程。
这就像天气慢慢变凉爽,让人觉得特别惬意。
还有啊,你得时刻关注着它,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
稍有个风吹草动,你就得赶紧看看是不是出啥问题啦。
要是溶液浑浊了,那可不行,得赶紧想办法处理。
这要是不注意,那不就前功尽弃啦?咱培养单晶可不只是为了好玩儿呀,这用处可大着呢!在科学研究里,单晶就像是打开奥秘大门的钥匙。
通过研究它,咱能了解好多物质的特性呢。
就好比通过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你就能知道怎么和他打交道一样。
你说要是没有单晶培养这技术,那得少了多少发现呀?所以说呀,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事儿呢!咱可得好好对待,认真钻研。
总之呢,单晶培养就是这么个神奇又有趣的事儿。
它需要我们的细心、耐心和爱心。
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肯定能收获漂亮的单晶,就像收获满满的果实一样让人开心。
所以呀,大家都动起来吧,去尝试培养属于自己的单晶,感受那奇妙的过程和满满的成就感吧!。
单晶培养的一些问题
单晶培养的一些问题1.单晶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没必要掌握那些难以操作的,如升华法、共结晶法等。
最简单的最实用。
常用的有1.溶剂缓慢挥发法;2.液相扩散法;3.气相扩散法。
99%的单晶是用以上三种方法培养出来的。
2.单晶培养所需样品用量。
一般以10-25mg为佳,如果你只有2mg左右样品,也没关系,但这时就要选择液相扩散法和气相扩散法,不能使用溶剂缓慢挥发法。
3.单晶培养的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溶解后一定要过滤,不能用滤纸,而是用一小团棉花轻轻的塞在滴管的中下部或下部,不要塞太紧,否则流的太慢。
样品当然是越纯越好,不过如果实在没办法弄纯也没关系,培养一次就相当于提纯了一次,我经常用一些TLC显示有杂点的东西长单晶,但得多养几次。
4.一定要做好记录。
一次就得到单晶的可能性比较小。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次培养单晶的时候,采取少量多溶剂体系的办法。
如果你有50mg样品,建议你以5mg为一单位,这样你可以同时实验10种溶剂体系,而不是选两种溶剂体系,每个体系25mg。
这是做好记录就特别重要,以免下次又采用已经失败的溶剂体系,而且单晶解析时必须知道所用的溶剂。
5.培养单晶时,最好放到没人碰的地方,这点大家都知道。
我想说的是你不能一天去看几次也不能放在那里5,6天不管。
也许有的溶剂体系一天就析出了晶体,结果5天后,溶剂全干了。
一般一天看一次合适,看的时候不要动它。
明显不行的体系(如析出絮状固体)就要重新用别的溶剂体系再重新培养。
6.液相扩散法中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比例最好为1:2-1:4。
7.烷基链超过4个碳的很难培养单晶。
8.分子中最好不要有叔丁基,因为容易无序,影响单晶解析的质量。
9.含氯的取代基一般容易长单晶,如4-氯苯基取代化合物比苯基取代化合物容易长单晶体培养步骤:一支管法:在单晶制备时,经常会发现配位一发生,产生大量的微晶,再去挥发母液,怎么都长不大,以前听人说可用扩散法,但受到文献启示,可以找一根长玻璃管,底下注入盐的溶液,上面加一个纯溶剂缓冲层(可长可短),最上面注入(先慢后快)配体溶液,两三个小时或两三天就搞定了。
晶体培养
1.单晶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没必要把握那些难以操作的,如升华法、共结晶法等。
最简单的最实用。
常用的有1.溶剂缓慢挥发法;2.液相扩散法;3.气相扩散法。
99%的单晶是用以上三种方法培养出来的。
2.单晶培养所需样品用量一般以10-25mg为佳,假如你只有2mg左右样品,也没关系,但这时就要选择液相扩散法和气相扩散法,不能使用溶剂缓慢挥发法(?)。
3.单晶培养的样品的预处理样品溶解后一定要过滤,不能用滤纸(?),而是用一小团棉花轻轻的塞在滴管的中下部或下部,不要塞太紧,否则流的太慢。
样品当然是越纯越好,不过假如实在没办法弄纯也没关系,培养一次就相当于提纯了一次,我经常用一些TLC显示有杂点的东西长单晶,但得多养几次。
4.一定要做好记录一次就得到单晶的可能性比较小。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次培养单晶的时候,采取少量多溶剂体系的办法。
假如你有50mg样品,建议你以5mg为一单位,这样你可以同时实验10种溶剂体系,而不是选两种溶剂体系,每个体系25mg。
这是做好记录就非凡重要,以免下次又采用已经失败的溶剂体系,而且单晶解析时必须知道所用的溶剂。
5.培养单晶时,最好放到没人碰的地方,这点大家都知道。
我想说的是你不能一天去看几次也不能放在那里5,6天不管。
也许有的溶剂体系一天就析出了晶体,结果5天后,溶剂全干了。
一般一天看一次合适,看的时候不要动它。
明显不行的体系(如析出絮状固体)就要重新用别的溶剂体系再重新培养。
6.液相扩散法中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比例最好为1:2-1:4。
7.烷基链超过4个碳的很难培养单晶。
8.分子中最好不要有叔丁基,因为轻易无序(?),影响单晶解析的质量。
9.含氯的取代基一般轻易长单晶,如4-氯苯基取代化合物比苯基取代化合物轻易长单晶。
10.单晶培养-无水无氧条件下的单晶培养,麻烦的方法我就不说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你的固体样品加入一带橡皮塞的容器(最常用的就是核磁管,塞子不是我们常用的硬塞子,而是软的橡皮塞(随便什么塞子都行,只要能密封且能(?)扎针头),先抽真空,然后通氮气,再用注射器加入良性溶剂,充分溶解(超声),然后再用注射器沿器壁加入不良溶剂即可培养单晶指南综述:你将会发现,培养单晶不仅需要耐心,而且还需要一双灵巧的双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晶培养的一些问题1.单晶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没必要掌握那些难以操作的,如升华法、共结晶法等。
最简单的最实用。
常用的有1.溶剂缓慢挥发法;2.液相扩散法;3.气相扩散法。
99%的单晶是用以上三种方法培养出来的。
2.单晶培养所需样品用量。
一般以10-25mg为佳,如果你只有2mg左右样品,也没关系,但这时就要选择液相扩散法和气相扩散法,不能使用溶剂缓慢挥发法。
3.单晶培养的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溶解后一定要过滤,不能用滤纸,而是用一小团棉花轻轻的塞在滴管的中下部或下部,不要塞太紧,否则流的太慢。
样品当然是越纯越好,不过如果实在没办法弄纯也没关系,培养一次就相当于提纯了一次,我经常用一些TLC显示有杂点的东西长单晶,但得多养几次。
4.一定要做好记录。
一次就得到单晶的可能性比较小。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次培养单晶的时候,采取少量多溶剂体系的办法。
如果你有50mg样品,建议你以5mg为一单位,这样你可以同时实验10种溶剂体系,而不是选两种溶剂体系,每个体系25mg。
这是做好记录就特别重要,以免下次又采用已经失败的溶剂体系,而且单晶解析时必须知道所用的溶剂。
5.培养单晶时,最好放到没人碰的地方,这点大家都知道。
我想说的是你不能一天去看几次也不能放在那里5,6天不管。
也许有的溶剂体系一天就析出了晶体,结果5天后,溶剂全干了。
一般一天看一次合适,看的时候不要动它。
明显不行的体系(如析出絮状固体)就要重新用别的溶剂体系再重新培养。
6.液相扩散法中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比例最好为1:2-1:4。
7.烷基链超过4个碳的很难培养单晶。
8.分子中最好不要有叔丁基,因为容易无序,影响单晶解析的质量。
9.含氯的取代基一般容易长单晶,如4-氯苯基取代化合物比苯基取代化合物容易长单晶体培养步骤:一支管法:在单晶制备时,经常会发现配位一发生,产生大量的微晶,再去挥发母液,怎么都长不大,以前听人说可用扩散法,但受到文献启示,可以找一根长玻璃管,底下注入盐的溶液,上面加一个纯溶剂缓冲层(可长可短),最上面注入(先慢后快)配体溶液,两三个小时或两三天就搞定了。
原理是:玻璃管越细,两层间的接触面越小,扩散速度降低,有效避免新手一扩散就出沉淀的尴尬!试管法:反应发生就产生大量的微晶,再去挥发母液,怎么都长不大。
可以找一根长15 厘米直径为1-1.5 厘米的试管,底下直接放入盐的固体,加大量溶剂(先慢后快)最上面注入(先慢后快)配体溶液(上下溶剂可以相同,但为了保险,可在配体溶液中加入密度小的溶解性差的溶剂,如石油醚或乙酸乙酯;如果不同,一定要注意上面的密度要小!!),两三个小时或两三天就搞定了。
新手两三次就搞定了!原理:文献上都说上下两层均溶液,但是操作起来很困难,如果直接放入盐或者配体的固体,就增加了溶解的平衡,先慢是为了固体或溶液被猛烈撞击,后快是为了让刚溶解的部分死心塌地的呆在他应处的地方(好像违反动力学,但是是真的)如果有专用的石英管(一端粗、一端细),可将晶体吸入到管中,除去大部分溶剂,但是一定要有溶剂,用打火机迅速封烧较细端,用较细滴管(或针管)吸少量母液,将该管放入离心机的塑料管中,低速离心,使得晶体既保持在母液中,又能完全卡在合适的位置而不乱动。
如没有专用的石英管,可用废核磁管自己拉一根。
金属配合物单晶的培养方法一:挥发用金属配合物的良溶剂将其溶解在小烧杯中,小烧杯的内表面越光滑单晶性越好,否则晶体形状不好缺陷多就会给后面的收单晶衍射数据带来麻烦,甚至会造成无法解晶体结构,那将是非常可惜的;烧杯用滤纸或塑料薄膜封口防止灰尘落入,同时减慢挥发速度,长出较好晶形的单晶,一般挥发性稍差的溶剂用滤纸,如,水等。
静置至发现满意的晶体出现。
方法二:扩散用金属配合物的良溶剂将其溶解在小烧杯或广口瓶中,塑料薄膜封口(用针戳3-5 个小孔),放于盛有该金属配合物的挥发性不良溶剂(一般用乙醚)的大瓶子中。
静置至发现满意的晶体出现。
方法三:分层将金属的水溶液放于试管下层,配体的有机溶剂溶液放于试管上层,中间是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封口。
操作要小心,最好是用滴管伸进试管靠近液面缓慢滴加。
静置至发现满意的晶体出现。
以上是我在培养配合物单晶常用的方法,一般是几种方法同时做,不是每种方法都能或总能培养出单晶,更多的是取决于配合物的结晶性好坏。
总之就是多试:不同的温度、溶剂、混合溶剂的比例……1.制备结晶,要注意选择合宜的溶剂和应用适量的溶剂。
合宜的溶剂,最好是在冷时对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度较小,而热时溶解度较大。
溶剂的沸点亦不宜太高。
一般常用甲醇、丙酮、氯仿、乙醇、乙酸乙醋等。
但有些化合物在一般溶剂中不易形成结晶,而在某些溶剂中则易于形成结晶。
2.制备结晶的溶液,需要成为过饱和的溶液。
一般是应用适量的溶剂在加温的情况下,将化合物溶解再放置冷处。
如果在室温中可以析出结晶,就不一定放置于冰箱中,以免伴随结晶析出更多的杂质。
“新生态”的物质即新游离的物质或无定形的粉未状物质,远较晶体物质的溶解度大,易于形成过饱和溶液。
一般经过精制的化合物,在蒸去溶剂抽松为无定形粉未时就是如此,有时只要加入少量溶剂,往往立即可以溶解,稍稍放置即能析出结晶。
3.制备结晶溶液,除选用单一溶剂外,也常采用混合溶剂。
一般是先将化合物溶于易溶的溶剂中,再在室温下滴加适量的难溶的溶剂,直至溶液微呈浑浊,并将此溶液微微加温,使溶液完全澄清后放置。
4.结晶过程中,一般是溶液浓度高,降温诀,析出结晶的速度也快些。
但是其结晶的颗粒较小,杂质也可能多些。
有时自溶液中析出的速度太快,超过化合物晶核的形成劝分子定向排列的速度,往往只能得到无定形粉未。
有时溶液太浓,粘度大反而不易结晶化。
如果溶液浓度适当,温度慢慢降低,有可能析出结晶较大而纯度较高的结晶。
有的化合物其结晶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
5.制备结晶除应注意以上各点外,在放置过程中,最好先塞紧瓶塞,避免液面先出现结晶,而致结晶纯度较低。
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后没有结晶析出,可以加入极微量的种晶,即同种化合物结晶的微小颗粒。
加种晶是诱导晶核形成常用而有效的手段。
一般地说,结晶化过程是有高度选择性的,当加入同种分子或离子,结晶多会立即长大。
而且溶液中如果是光学异构体的混合物,还可依种晶性质优先析出其同种光学异构体。
没有种晶时,可用玻璃棒蘸过饱和溶液一滴,在空气中任溶剂挥散,再用以磨擦容器内壁溶液边缘处,以诱导结晶的形成。
如仍无结晶析出,可打开瓶塞任溶液逐步挥散,慢慢析晶。
或另选适当溶剂处理,或再精制一次,尽可能除尽杂质后进行结晶操作。
6.在制备结晶时,最好在形成一批结晶后,立即倾出上层溶液,然后再放置以得到第二批结晶。
晶态物质可以用溶剂溶解再次结晶精制。
这种方法称为重结晶法。
结晶经重结晶后所得各部分母液,再经处理又可分别得到第二批、第三批结晶。
这种方法则称为分步结晶法或分级结晶法。
晶态物质在一再结晶过程中,结晶的析出总是越来越快,纯度也越来越高。
分步结晶法各部分所得结晶,其纯度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但常可获得一种以上的结晶成分,在未加检查前不要贸然混在一起。
7.化合物的结晶都有一定的结晶形状、色泽、熔点和熔距,一可以作为鉴定的初步依据。
这是非结晶物质所没有的物理性质。
化合物结晶的形状和熔点往往因所用溶剂不同而有差异。
原托品碱在氯仿中形成棱往状结晶,熔点207℃;在丙酮中则形成半球状结晶,熔点203℃;在氯仿和丙酮混合溶剂中则形成以上两种晶形的结晶。
所以文献中常在化合物的晶形、熔点之后注明所用溶剂。
一般单体纯化合物结晶的熔距较窄,有时要求在0.5℃左右,如果熔距较长则表示化合物不纯。
单晶培养的四条注意事项1、结晶容器的选择(敞口烧杯,既不能用从未使用过的新烧杯,也不能用很旧的烧杯。
可能原因为,烧杯太新,不利于晶核的形成,而太旧则形成晶核的部位太多,不利于单晶的生长。
)2、溶剂的选择(合适的溶剂将物质溶解,溶解性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差且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不能挥发太快也不能太慢)3、结晶速度(尽量慢的让溶剂挥发,一旦析出结晶,过滤,可能得到单晶也可能是混晶,千万别用母液洗晶体)4、环境的选择(放在一个平稳的地方,千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震动,否则即使得到单晶也全完了)。
文献介绍用乙醚扩散,但乙醚挥发太快,具体的该如何操作?请高手指教一下把要培养晶体的溶液放在一小烧杯中,小烧杯用保鲜膜封上,保鲜膜上用针扎几个小眼。
然后把烧杯放入注有乙醚溶液的广口瓶中就可以了。
我刚做单晶培养,常温下挥发.烧杯底部有小颗粒.但怎样判断是不是晶体?是晶体的话有什么特点?用肉眼判断吗?可以先用肉眼观察,如果颗粒有规则的外形,并且有光泽,就有可能是晶体,然后再用显微镜观察,有规则外形,透光,差不多就可以说是晶体了。
最简单的方法,对着阳光,如果亮晶晶的就可能是晶体。
然后再到显微镜下面看看,有没有规则外形。
体的生长是一个动力学过程,由化合物的内因(分子间色散力偶极力及氢键)与外因(溶剂极性、挥发或扩散速度及温度)决定。
晶体的培养实质是一个饱和溶液的重结晶过程,使溶液慢慢饱和的方法(如溶液挥发、不良溶剂的扩散及温度的降低)都可。
有些化合物易结晶,经常有人将无机盐晶体去检测的例子(无机盐易结晶)。
有以下两种方法较常用:1) 挥发溶剂法:将纯的化合物溶于适当溶剂或混和溶剂。
(理想的溶剂是一个易挥发的良溶剂和一个不易挥发的不良溶剂的混和物。
)此溶液最好稀一些。
用氮/氩鼓泡除氧。
容器可用橡胶塞(可缓慢透过溶剂)。
为了让晶体长得致密,要挥发得慢一些,溶剂挥发性大的可置入冰箱。
大约要长个几天到几星期吧。
2) 扩散法:在一个大容器内置入易挥发的不良溶剂(如戊烷、已烷),其中加一个内管,置入化合物的良溶剂溶液。
将大容器密闭,也可放入冰箱。
经易挥发溶剂向内管扩散可得较好的晶体。
时间可能比挥发法要长。
另外如果这一化合物是室温反应得到,且产物比较单一,溶解度较小,可将反应物溶液分两层放置,不加搅拌,令其缓慢反应沉淀出晶体。
容易结晶的东西放在那里自己就出单晶,不容易结晶的怎么弄也是不出。
好象不是想做就能做出来的。
首先看一下产物的溶解度,将产物抽干后用良性溶剂溶解成饱和溶液(如用二氯甲烷),然后加入相同体积的不良性溶剂,若产物不稳定应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操作,完成后置于冰箱中冷冻至单晶析出,或直接用惰性气体鼓泡直至单晶析出。
(应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