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凝香斋》阅读练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凝香斋①
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②,疑在香炉③最上头。
【注】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黄卷:书籍。③香炉:香炉峰。
14.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B. 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
C. 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纯净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沙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D. 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
E. 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暗含辞官归田之念。
15. 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BE 15. ①景幽-深。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湖水清幽,寒流激荡。②人幽-闲。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③情幽-雅。作者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解析】
14. 试题分析:B项,“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错误,这是对诗歌意思的曲解,“一尊风月身无事”,“身无事”是因齐州大治,诗歌的注释已经给出了说明“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诗句中也有体现,“千里耕桑岁有秋”,齐州境内,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人心安定,故而官衙中政简讼息,诗人身闲无事,只消手持酒杯,临风赏月。E项,“暗含辞官归田之念”错误,这纯属臆测,诗歌中没有依据。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诗眼,解答时应先肯定题干的观点,然后分别从诗中的景、人情三个角度分析。首句点题,以下都是“西斋景最幽”的具体说明。“不知官是古诸侯”,形容诗人自身的悠然自得,物我两忘。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连自己地方长官的身份仿佛都忘记了,故说“不知”。这也正见出西斋景致
“最幽”,使诗人俯仰其间,心神愉悦。三、四句是第二句的具体化。齐州境内,庄稼茁壮,丰收可望,人心安定,诗人身闲无事,饮酒赏月,生活轻闲。第三联笔力集中写幽雅景致。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云水醒心鸣好鸟”,白云一样纯洁的湖水,使珍异的水鸟惬意地嘤嘤和鸣。“清耳”,意指静心倾听,这里兼有使耳边清幽之意。静听水激砂石的潺潺之音,诗人倍觉清爽。泉流本无纤尘,却又为玉砂磨洗,愈使人觉其清澈可鉴。末联归结全诗,意思是在此潜心书史,是置身于最令人向往的境界。抒发了诗人于邑政之暇优游湖山、沉心书史的高雅情趣,意境清幽隽洁,沁人心脾。
点睛:这里首先要明确“诗眼”的概念,“诗眼”就是诗歌当中某一联或某一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要找准“诗眼”,这需要第一有鉴赏诗歌的一般常识,如了解作者的身世、流派、作品的风格及创作诗歌的背景,做到知人论世,第二要准确把握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第三要仔细品味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