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出处解读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真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发展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
说明了西方人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
”马克思的真理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真理观,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并变革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真理论。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论证了他的真理论。
黑格尔看来,真理是认识与绝对精神的符合。
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一种客观实在化了的能动的创造力量。
它异化为自然,自身分裂为主体和客体,又在人的思维中达到自我意识。
这样,思维与存在就在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得到统一,于是得到真理。
黑格尔说:“真理就在于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
”①他认为,真理完全取决于它的形式,也就是取决于它所确立的概念和概念相符合的实在。
黑格尔把真理看成实在与概念相符合,凡是与概念不相符合,便不是真理。
这种真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真理论。
但是,黑格尔把真理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他认为真理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之中,而且真理是具体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把实践和真理结合起来,这些却是黑格尔真理观的合理因素。
德国古典哲学的另一代表费尔巴哈认为感性经验是把我们和外界联系起来的桥梁。
感性直观就是真理。
费尔巴哈说:“只有那通过感性直观确定自身,修正自身的思维,才是真实的。
反映客观的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思维。
”②费尔巴哈还指出个人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类在无线的发展中可以完满地认识世界,他十分重视实践在认识真理中的作用。
费尔巴哈强调人的感性权威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但把真理的标准看成是感性直观,把实践理解为日常生活实践,这就体现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真理观的局限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革命实践的过程中,继承并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真理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论。
1843—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参加;德法两国工人运动,得出了革命实践可以引出社会真理。
亚里士多德名言名句,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名言名句,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名言名句,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说明了他追求真理胜于一切,所以他的一些名言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真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长期的无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毁灭。
——亚里士多德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
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
——亚里士多当你被水噎住的时时候,你还能喝别的什么饮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亚里士多德德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
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亚里士多德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亚里士多德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亚里士多德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亚里士多德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亚里士多德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亚里士多德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亚里士多德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亚里士多德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亚里士多德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亚里士多德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亚里士多德记忆为智慧之母。
——亚里士多德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亚里士多德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亚里士多德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亚里士多德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
——亚里士多德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
精神追求名言名句
精神追求名⾔名句1. 精神上追求的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伽利略在宣判后仍然喃喃的说: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顿:我不知道世⼈怎么看,但在我⾃⼰看来,我只不过是⼀个海滨玩耍的⼩孩,不时地为⽐别⼈找到⼀块更光滑、更美丽的卵⽯和贝壳⽽感到⾼兴,⽽在我⾯前真理的海洋,却完全是个谜。
李⼤钊:宇宙之内,万象森列,以⼀⼈之智慧,⽽欲洞明⼀切应有尽有之实体,戛乎其难。
2 批判爱因斯坦:在真理和认识⽅⾯,任何以权威者⾃居的⼈,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爱因斯坦:⽜顿呵,请原谅我;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哪个时代,是⼀位具有最⾼思维能⼒和创造⼒的⼈所能发现的唯⼀的道路。
你所创造的概念,甚⾄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如果要更加深⼊地理解各种联系,那就必须⽤另外⼀些离直接经验领域较远的概念来代替这些概念。
”3 为科学献⾝居⾥夫⼈在回忆⽣活在简陋棚屋那四年的⽇⼦时这样说:“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这像是要由⽆中创造出有来。
……然⽽我们⽣活中最好的⽽且最快乐的⼏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
居⾥夫⼈:“我和其他科学家⼀样,坚信科学是⼀项⾮常美好的事业,并准备为之献出⾃⼰的⼀切,我相信在科学上对未知的热爱和对冒险的追求并不能导致我们时代的没落,相反我认为,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唯⼀希望。
”马克思:在科学的⼊⼝处,正象在地狱的⼊⼝处⼀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必须根绝⼀切犹豫;这⾥任何怯懦都⽆济于事。
4、社会边界⽜顿:如果我⽐别⼈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们的肩上。
普朗克:真正的科学家是不喜欢公众的热情掌声和捧场声的。
⼀个伟⼤的科学家总是社会⽣活的腼腆者海森堡:科学家在⼯作时应当和蔼可亲,但不要热⼼于交际;⼯作以后,科学家应当善于交际,但不要过份亲密;当科学家在争取其观点得到别⼈⽀持的时候,可以运⽤⼿段,但不能狡猾●科学要求每个⼈有极紧张的⼯作和伟⼤的热情。
——巴甫洛夫●浪费时间是⼀桩⼤罪过。
——卢梭●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爱权威更爱真理体现的哲学道理
爱权威更爱真理体现的哲学道理
以亚里士多德为例,他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他虽然非常尊敬和爱戴自己的老师,但是在追求真理方面他并不是一个只崇拜权威的人。
由于他不赞同柏拉图在哲学方面的数学倾向最终选择离开了柏拉图,独自踏上寻找真理的道路,最终成就了自己在哲学等领域的非凡成就。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对我们现实的工作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它告诉我们,对待工作需要有一个客观、理性、严谨的态度,工作过程中不要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所谓的“权威”,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事求是,坚决维护真理,唯有这样才能保持正确的工作方向,才能符合客观规律,才能保障工作健康发展。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故事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故事曾经有一位古代中国的师傅,他学习有深度,性格谦虚,待人接物也慷慨大方。
后来,他有一个徒弟,也是一位天赋异禀的男子,这位徒弟学习能力很强,所以从师傅那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几年后,这位徒弟已经学成了步入门槛,他想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证明给师傅,于是他向师傅要求提出一个难题。
他要求师傅出一道有难度的题目,答对可以获得师傅的认可。
经过考虑,师傅说:“那么,吾问你,真理究竟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徒弟十分不自在。
他只好向师傅拜倒在地,并请求师傅教他如何解答这个问题。
师傅细心的伸手拔起徒弟,然后,他教导徒弟,真理是一种精神概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所以没有办法通过形象的方式来描述。
他解释道:“真理,即仁义,不仅仅是一个世俗的概念,它也是一种精神的概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的原则。
”说完这句话,师傅又补充了一句,“只有在你心中,内心深处,将真理铭记于心,将真理奉行于身,使之成为你生命的信条,你才能真正意味着仁义之心。
”徒弟很感动,他明白师傅的训导,他答道:“师傅,我知道了,真理就是仁义,仁义就是真理。
”从此,徒弟懂得了以真理指导自己,朝着仁义之路前进,努力实现自己在真理之上的奋斗目标,凭借勤奋好学的精神,一步步走向成功。
师傅非常欣慰,他向徒弟表示了肯定和认可,满心感激,对徒弟说:“好!你可以叫我老大!”从此,徒弟也把师傅称之为“老大”,在他心中,老大的地位超越了任何的师长,因为老大从未忘记自己的本分,他以自己的智慧教导徒弟,将真理变成了最好的榜样,这一点让徒弟深深感动,他有着更爱真理,也更爱师傅的坚定意志。
如何提出观点的作文素材
如何提出观点的作文素材一、素材内容1. 名言警句: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西塞罗说:“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2. 事例: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第一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正因为如此,40 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发现“新粒子”的过程中,曾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有人劝他放弃,但他却说:“我所做的事情没有一样是有把握的,但我从来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
”最终,他成功地发现了“新粒子”,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使用方法1. 名言警句:引出主题:在文章开头引用一些关于观点的名言警句,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又能体现文章的思想深度。
阐述观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 事例:引出观点:在文章开头讲述一个与观点相关的事例,既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又能引出文章的主题。
阐述观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详细叙述这个事例,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阐述自己的观点。
论证观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还可以引用一些与事例相关的理论或数据,从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注意事项1. 简洁明了:在使用素材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2. 贴合主题:在选择素材时,要注意素材的内容是否与文章的主题相关,避免出现无关或偏离主题的内容。
3. 真实性:在使用素材时,要注意素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使用虚假或不可靠的信息。
亚里士多德名言
亚里士多德名言亚里士多德名言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
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亚里士多德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亚里士多德名言1战争才能带来和平。
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
没有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一个疯狂的混合体。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幸福就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名言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的缘故。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
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怜悯是一个人遭受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战争才能带来和平。
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人谦逊是安全。
关于“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出处解读
关于“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出处xxxxxxxxxxxxxx xxx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不是苏格拉底说的,而是出自亚里士多德之口。
这句话的英文是“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家Aristotl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哈佛的校训“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拉丁文)”(柏拉图是我朋友,亚里士多德是我朋友,但是真理更是我朋友),就出自这个典故。
这句话的相关背景: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
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
他曾作诗这样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
……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
他毫不掩饰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恩师的错误。
这很自然引来一些人的指责: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的忘恩负义之徒。
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
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出生在一个雕刻家庭。
他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
关于“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出处
关于“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出处xxxxxxxxxxxxxx xxx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不是苏格拉底说的,而是出自亚里士多德之口。
这句话的英文是“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家Aristotl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哈佛的校训“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拉丁文)”(柏拉图是我朋友,亚里士多德是我朋友,但是真理更是我朋友),就出自这个典故。
这句话的相关背景: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
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
他曾作诗这样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
……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
他毫不掩饰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恩师的错误。
这很自然引来一些人的指责: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的忘恩负义之徒。
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
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出生在一个雕刻家庭。
他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作者:唐宝民来源:《前线》2014年第07期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曾与大学者胡适有过多年交往,二人还曾合作写成了《胡适口述自传》一书。
唐德刚自认是胡适的弟子,对胡适这位老师极为尊敬。
需要注意的是,唐德刚虽然尊敬胡适、在与胡适的交往过程中时时执弟子礼,但在学术问题上却毫不含糊,不因胡适是老师就盲从他的观点,而是敢于对胡适的观点进行挑战。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轰动一时的《文学改良刍议》,在这篇文章中,胡适提出写文章的八点主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这篇文章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但唐德刚先生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却颇有看法。
1979年1月23日,他写了《刍议再议——重读适之先生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对胡适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逐条进行批驳,“可是四十年过去了,徽州胡传的儿子,把桐城方东美的祖宗,早已打得灰溜溜见不得人。
但是胡博士从此以后就能取方刘姚而代之,来他个‘天下文章其在绩溪乎’了吗?四十年河东转河西,这个文艺界‘徽州帮’‘黑线专政’也该到了被造反的时候了吧!”接着,唐德刚扯起反旗,开始造他老师胡适的反:“第一,做文章一定要‘言之有物’吗?屈原的《九歌》,就没有哪一‘歌’里面是有物的,你能说屈原的文章不好?写文章不应‘摹仿古人’吗?近四十年来,我的同学之中就不知出了多少小鲁迅、小胡适、小巴金。
不模仿鲁迅、胡适,白话文就作不好……总之,话说回头,任何至圣大贤、哲学家、思想家,他们自己的时代一旦过去了,我们学习他们的‘遗教’,就只能三七开,因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时过境迁,一切口号、教条、真理……往往也就意义全非,我们只顾盲目地跟着他们跑就不对了。
”唐德刚是这样理解“老师”一词的意义的:“至于我这个学生对老师的学问的学习保持个什么态度呢?我认为‘老师’一词的意义,并不代表真理的终点,但是老师毕竟是老师,所以对老师的全盘否定,甚至把老师的祖坟也给挖掉,那就太混账了;相反,对老师的全面肯定,也是病态,胡先生一辈子都叫我们做个‘不受惑的人’。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理解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理解吾爱吾师,这是再自然不过的情感啦。
老师就像那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呀!他们传授知识,给予关怀,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能不敬爱吗?可咱还得说,吾更爱真理呀!这就好比是美食和健康,咱都喜欢美食,那滋味多棒呀,但要是为了美食不顾健康,那就得不偿失喽。
老师固然值得尊敬,但真理更是不能忽视的呀!想想看啊,要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那为啥知识还会不断更新换代呢?时代在进步,真理也在不断发展呀!就说以前人们都觉得地球是平的,后来不也发现地球是个大球体嘛。
要是大家都因为尊敬老师就不敢质疑,那咱还能有这么多新发现吗?有时候啊,老师可能也会有局限,就像再厉害的大厨也不可能会做所有的菜一样。
这时候,咱就得勇敢地去追求真理呀!别因为是老师说的就盲目听从。
比如说,老师可能在某个知识点上有误解,那咱就得大胆提出来,一起探讨探讨,说不定就能找到更准确的答案呢。
再打个比方,就像航海的时候,老师是那经验丰富的老船长,能给我们指引方向。
但要是遇到了新的海域、新的情况,我们也得根据实际去判断呀,不能一味跟着老船长走,说不定真理就在那新的探索中呢!咱们对老师的爱,那是深深的感激和尊敬,但对真理的爱,那是对智慧的追求呀!就好像爬山,老师是带我们上山的人,但山顶的美景,那得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去领略。
如果只是跟着老师走,那永远也看不到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
咱可不能因为爱老师就放弃了对真理的追求。
这就好比喜欢一朵花,不能只欣赏它现在的样子,还要期待它未来绽放出更美的花朵呀!爱老师和爱真理,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呢。
老师会鼓励我们去追求真理,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也会让我们更加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
所以啊,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而是一种对知识、对智慧的执着追求呀!让我们怀着对老师的爱,勇敢地去追寻那无尽的真理吧!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去发现那一个又一个的真理宝藏!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和精神呀!。
结构化面试不会说?万能模板直接套
结构化面试不会说?万能模板直接套结构化答辩题主要由自我认知类、人际沟通类、组织管理类、应急应变类、综合分析类组成。
(一)综合分析类综合分析类题目分为两大类:即现象类和认识观点类1、现象类回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四步定位法:2、认识观点类(1)单观点【例题】:如何理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参考答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
他说这句话是因为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虽然恩师柏拉图给了他非常多的指导和帮助,但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他毫不掩饰他在哲学思想上与老师所存在的严重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恩师的错误。
在面对别人“忘恩负义之徒”的指责.他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是非常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做法的。
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虽然我们要尊重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的前辈和恩师,但并不妨碍知识的交流和碰撞。
当我们对某些知识有新的见解和看法时,要学会大胆地扬弃才能使知识更加充实、更具生命力。
这种表达和批判是不同观点的呈现,并不是对人的批判,这与尊重老师是不矛盾的,甚至可以看作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因此,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全”的原则,大胆设疑,积极思考,争取知识学习的深刻、透彻和创新。
这也是得益于亚里士多德这句话的鼓舞。
(2)多观点类答题思路:(1)解释题目中多个观点的含义(2)具体分析破题(3)分析论证(4)总结提升【例题】: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但是也有人说:在求职中,骄傲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落后。
你怎么看?【参考答案】:这两句话表面看起来是矛盾的、对立的、相反的。
但是按照辨证法观点来看,二者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告诫我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应该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我们自高自大、自负自满、目中无人,必然要落后。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摘要:“为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是文学巨擘陈寅恪在国学大师王国维去世二周年,应邀为其撰写《海宁王先生之碑铭》中的经典之语,从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成为了众多学者及大学所秉持的精神食粮,人人以此自勉。
而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与此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在后者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思及今日我国教育现状,教育体制改革停滞不前,陷入泥淖,有必要重申先贤“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和陈先生“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精神魂魄,将之作为思想指南,学术学习之指引灯塔践行之,勉励之。
本文着重从陈寅恪及其后秉承“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大师言行之中再现追求“独立自由”真理的志向,西方文化和人士对此孜孜不倦的独立思考以及思索今日之教育现状,特别是我等学子需要如何在漫漫长夜之中找寻那一丝自由独立的希望之光这几方面,粗浅阐述“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重要性。
前言鲁迅先生值九一八事变之际,在其《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一文中,这样写到“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语中的,可说是道破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求索,我想无论是“为民请命”还是“埋头苦干”,固然是时代使然,同时也掩少不了个人自由思索,独立的精神光芒。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诚如斯言,需要尊师重道,但不可在这踽踽独行之中失掉了自己对真理的憧憬,何谓为学之真理,即该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道行远,身处其中,虽不免为时代汹涌大流冲刷,但不可失掉了自身的精神骨干。
纵然是沦为奴隶的斯巴达克斯,面对着强大腐朽的罗马,也敢于起来打破禁锢肉体的枷锁,发出“有一天罗马没有了,但是还是有压迫,就阴谋论来说我们都是奴隶,我们都是渴望自由的人,追求自由的人不会消失”振聋发聩之语,如黄钟大吕一般冲击我们心头,绕梁不去。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批判精神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批判精神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起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一直非常尊敬他的老师,但是亚里士多德更加热爱真理,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之处。
每次,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家喻户晓,“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更常见的翻译方式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柏拉图是其重要的老师,长达二十年的教育,促使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
但是,在探究哲学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渐渐发现自己的老师柏拉图的一些观点与自己的研究发现存在分歧,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味的顺从自己的老师,也没有一味的屈服于权威,他勇敢发声,以自己的深入研究成果,积极批评自己的老师柏拉图,表明自己在哲学思想的研究方式上与老师存在差异,存在分歧,自己在哲学思想的研究内容上与老师存在较大的分歧,不能认同老师的观点,亚里士多德不畏权威,勇敢批评的态度被有心人说成是背叛恩师的人。
为此,亚里士多德直面指责,说出了“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的至理名言,也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在哲学研究理论,亚里士多德坚信自己的研究成果,坚信自己对哲学的理解,没有因为柏拉图是自己的老师,就选择站在真理的对立面,亚里士多德直面挑战、直面批评、直面职责、直面权威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在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他们存在较多的分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两人关于“殊相”与“共相”的哲学思想分歧。
在柏拉图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理念界的摹本,只有理念界才是真实的。
在柏拉图看来,个体存在的事物,例如一棵树、一朵花、一个人,都是短暂的、变动的,会随着生命历程而不断消散,但是“树”这个概念、“花”这个概念、“人”这个概念不会消失,它们是“共相”,是永恒的,实体的。
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共相”是一切普通名词,如树、花、人类等,共相是没有客观实体的,只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只是一个“名称”。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记念刘和珍君》课后阅读材料1鲁迅先生是我所敬重的人,《记念刘和珍君》也是我喜欢的文章。
此文写于1926年,鲁迅先生敢于为了自己的学生,更为了正义,不惜公然登报发文痛斥当时的政府,单是这种知识分子的担当就让我把某些知识分子的名字排在了鲁迅的后面。
每每读鲁迅,每每被鲁迅“直言犯上”的勇气所折服,我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这三个人。
1947年2月15日,傅斯年在《世纪评论》上发表《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一文,对宋子文的胡作非为进行了猛烈抨击。
朝野震动,宋子文也只好在社会上的一片反对声中辞职。
1951年,马寅初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
”而且认为人口问题“若不早为之图,难免把一切恩德变为失望和不满。
”然而,马寅初的“无知谬论”遭到了愈演愈烈的批判,面对批判和讨伐,马寅初公开表态:“这个挑战是很合理的,我当敬谨拜受。
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绝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因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能拒绝检讨。
”“拒绝检讨”,谈何容易。
但是,马寅初做到了!1957年,水利部召集70名学者和工程师在北京饭店开会,给前苏联专家的方案提意见,谈看法。
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专家学者,除了一位名叫有黄万里的人从根本上全面否定了前苏联专家的规划,其余的人异口同声,赞成三门峡大坝上马,认为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就要清水长流了。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鲁迅先生在我的心目中就像那个猛士刑天一样,在“铁屋子”里在无人之阵中,孤独而绝望地挥动着干戈,要唤醒麻木的国人。
名言、谚语的解释
七册积累部分名言、谚语的解释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唐)韩愈弟子不一定要比师傅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贤明。
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我尊敬自己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理。
4、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
——维吾尔族谚语语言说得好听,不如行动来的实实在在;决心是成功的动力,实干是成功的基础。
说明要想取得成绩,光有语言和决心是不行的,更主要的是行动、实干。
要少说空话,要多实干。
5、要想找到珊瑚和玛瑙,就得下到大海里;要想找到宝石和碧玉,就得翻越万水千山。
——裕固族谚语说明要想取得卓越成就,就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6、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印度谚语环境造就你的行为同时也在造就你的习惯,而形成的性格,自然命运也有所不同!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不用规和矩,就画不成方形和圆形。
比喻人人遵守规则,才能有良好的秩序。
8、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人是有理智的,明理的,会思考的,应该用正确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能像动物那样,只靠本能行事。
9、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墨子·兼爱中》天下的人都能够相爱,强大的不压迫弱小的,人多的不会抢劫人少的,富有的不欺负贫穷的,显贵的不轻视低贱的。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伯庐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想来处不容易;半根丝半根缕,要常常想到得到这些东西很艰难。
告诫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1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增广昔时贤文》品德高尚的人也喜欢钱财,但是他们的钱财都是通过正当的方法得到的。
他们不发不义之财。
12、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南朝)丘迟放弃燕子麻雀那样小的志向,而像大雁天鹅那样高飞。
专文:真理至上
真理至上“吾爱吾师甚于一切,但吾爱真理尤甚于吾师。
”这一句经典的话出自于亚里士多德之口,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那么这句话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或者教会来说能提供怎样的一种教育观呢?亚里士多德是一个演进型的教育思想家,他是柏拉图的入门弟子。
柏拉图不满现状,要进行激烈的革命,全部翻新,俟培养哲学王之后,就力持安定,革命一次之后,绝不允许革命。
而他的入门弟子就是亚里士多德却与此说相反,认为现状还未到彻底否定的地步,只要渐进式的改善,照样也可以到完美的境界。
德国的哲学家尼采说:柏拉图只以理想世界为念,对现实社会有敌意;亚里士多德则不忘情于此一世界,即令要追求理想世界,也应该以现实世界为基石。
大文豪歌德说:亚氏学说是建立在大地上的金字塔,而柏拉图的学说则犹如火舌,一吐就冲天。
1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到这两个师徒是不一样的思想,柏拉图要创建,而亚里士多德是要组织起来,而他们这种不一样的观点导致了亚里士多德说出了这一句话:吾爱吾师甚于一切,但吾爱真理尤甚于吾师。
这句话是说我爱我的老师高过一切东西,我所爱的东西里面没有一样能将我的老师比下去,但是,我更爱真理,我爱真理犹胜过我的老师。
换言之,就是说我非常爱我的老师,但是在爱老师,也绝对不会因为爱他而抹杀真理。
我们看到希腊三哲中的末位为了真理不惜与爱1李天带。
《早期西方基督教教育哲学思想》。
16页师作对,这在西方文化史上都传为千古佳话。
2那么,亚里士多德通过自己身体力行所带出来的这句话对我们能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观呢?在今日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走向偏差的方面:一个是对老师的尊重,但是却因这过分的尊重而盲目的信从老师,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这是一个偏差。
另外一个偏差就是对老师的过分轻视,当然,这一类的人笔者个人认为更不用说是重视真理了。
那么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对老师要有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呢?在中国的先贤古圣们对学生与老师的态度也做过许多的评论,在此笔者就稍稍的应用几处: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出处
xxxxxxxxxxxxxx xxx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不是苏格拉底说的,而是出自亚里士多德之口。
这句话的英文是“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家Aristotl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哈佛的校训“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拉丁文)”(柏拉图是我朋友,亚里士多德是我朋友,但是真理更是我朋友),就出自这个典故。
这句话的相关背景: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
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
他曾作诗这样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
……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
他毫不掩饰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恩师的错误。
这很自然引来一些人的指责: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的忘恩负义之徒。
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
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
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
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
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
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
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出生在一个雕刻家庭。
他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
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
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
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
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
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教义。
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
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
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
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
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
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
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
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
社会。
后致力于教书育人,留下大量著作,主要作
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
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其它理论均以此为基础。
在他看来,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分。
由于感知的世界总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而异,因而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
唯一真实的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而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比如说少女和鲜花美时,必先有一个美的概念在判断者心中,这一概念又一定和美的总体概念相一致,因而在判断者的身外必定有个绝对美的理念。
美如此,真与善亦然,一切具体和抽象事物都有理念。
理念是世间万物的原型,万物是理念的摹本。
他倡导对永恒的真善美亦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后来人们往往把追求纯精神的唯理主义行为称作柏拉图式的行为。
柏拉图否认现时
世界的真实性和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理念是人心之外的一种实体,真理认识只能靠对它的直接感悟,所以他的哲学是客观唯心论。
他的理念论用于现实社会的改造,便产生了他的理想国的设计。
他的哲学认识论却成为西方唯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亚里斯多德(384—322BC.)是集古希
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
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他师从柏拉图20
年,一度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教师,
后回雅典办学,著作传说达千卷之多,大多散佚,现存162卷,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气象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范畴篇》等47部,其中有些作品,可能是赝品。
他是现代许多科学门类的奠基人,哲学到他的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他的著作中,希腊哲学的爱智与深思精神被发展到顶峰。
他的哲学与他的导师柏拉图的关系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其中的批判要多于继承。
他有句科学认识史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反映他的真理高于一切信念。
他的哲学认识论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
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
他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理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
在批判柏拉图理念的同时,亚里斯多德确立了他的形而上学的原因论。
他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系由4种原因所致: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目的因。
这不仅表现于人工的制造物中,而且
表现在自然万物的产生之中。
他根据无穷后退不可能的推理原理得出第一原因或第一推动者只能是没有质料的形式,或者称之为神。
但这个神在亚里斯多德眼里实际是一种以精神为实体的东西,现实的思想活动是神的生命。
在这里,神不过是一种探索不已、往复追询的代名词。
亚里斯多德还是逻辑学的创始人,他把逻辑学看作哲学的一部分,提出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
前者由个别到一般,后者由一般到个别。
他的研究便是先从收集大量材料开始,通过严密分析、归纳、概括、推理而得出结论。
这就与柏拉图的令人捉摸不定的神密方法明显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