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微主题 影子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影子的秘密”展开。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影子的形成、变化及其与光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认识到光与影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光与影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影子与光的奥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等。
2. 学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观看皮影戏,引导学生关注影子。
(2)讨论影子是如何形成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例题讲解(1)介绍影子的形成原理,讲解光与影的关系。
(2)通过手电筒照射白纸,让学生观察影子的变化,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用手电筒、白纸等材料,进行影子实验。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讨论影子与光的关系。
(2)强调合作、探究、创新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影子游戏,与家人分享。
(2)观察日常生活中影子现象,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光与影的关系3. 影子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影子游戏设计与实践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设计一个影子游戏,如:手影、影子画等。
2. 作业题目: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现象答案:学生需记录至少三种不同场景下的影子现象,如:阳光下、灯光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与影的关系。
但在引导学生创新设计影子游戏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了解光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一、教学内容《影子的秘密》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涉及认识影子、探索影子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子的基本特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的形成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幼儿表达、分享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及特性。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科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玩具、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在室内关灯,用手电筒照射玩具,让幼儿观察墙上的影子。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影子现象,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如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遮挡光线,形成影子。
结合实例,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了解影子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分组合作,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影子。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影子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影子、猜影子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影子。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秘密》2. 内容:影子形成原因: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遮挡光线影子特点:形状、大小、颜色影子游戏:模仿动物影子、猜影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影子,并说明原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影子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阳光下观察、探索影子的变化。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探索影子的秘密,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的教材,主题为《影子的秘密》。
本节课将引导孩子们探索影子的成因、影子的移动规律以及如何利用影子进行创意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影子的成因,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影子的成因和移动规律;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手电筒、玩具、遮光布;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手电筒、一份玩具、一张白纸、一支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用手电筒和玩具进行影子表演,引发孩子们对影子的兴趣;2. 观察与讨论:孩子们观察手电筒和玩具的影子,讨论影子的成因和特点;3. 操作与探索: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手电筒和玩具,观察影子的变化,探索影子的移动规律;4. 创意表现:孩子们用白纸和彩笔记录自己的影子,并进行创意表现;5. 分享与交流: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观察和操作的心得,交流团队合作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成因:光与物体的关系;2. 影子的移动规律:跟随光源的移动而移动;3. 创意表现:用彩笔记录和表现影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家里的手电筒和玩具进行影子游戏,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并尝试进行创意表现;2. 答案: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操作经验,用彩笔在白纸上记录和表现影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操作和创意表现影子,达到了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同时,孩子们在团队合作中,也培养了沟通交流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影子的成因和移动规律的讲解,可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影子的相关知识,如影子的颜色、大小等,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影子的奥秘。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班上册第六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影子的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和探索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知道影子的产生与光源、物体和屏幕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生活中影子现象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
难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导致影子产生的原理,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影子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玩具、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手电筒和白布,让幼儿观察光和影子的产生,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际操作,讲解影子产生的原理,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a. 光源(手电筒)照射在物体(玩具)上,物体阻挡光线,形成影子。
b. 影子的形状与物体相同,大小与光源的距离有关。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不同物体、光源和屏幕对影子的影响。
4. 汇报与交流(10分钟)5. 影子画创作(10分钟)幼儿利用画纸、画笔、剪刀等学具,创作自己的影子画。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影子画,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秘密光源:手电筒物体:玩具屏幕:白布2. 影子产生的原理光的直线传播物体阻挡光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或户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分析影子与光源、物体、时间的关系。
2. 答案提示:影子的方向与光源方向有关,太阳在东边时影子在西边,反之亦然。
影子的长度与时间有关,早晨和傍晚影子较长,中午影子较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影子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形成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记录生活中各种影子现象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和记录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杯子等)、白布、投影仪。
2.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手电筒照射不透明物体,让幼儿观察墙上的影子,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2. 讲解影子形成原理(10分钟)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形成的。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不同物体,让幼儿预测它们的影子形状,并用投影仪验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和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影子现象。
5. 影子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影子猜谜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秘密》2. 内容:影子的形成原理不同物体的影子形状影子猜谜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答案示例:太阳下,树叶的影子是圆形的,房子的影子是方形的。
2. 作业要求:用画纸、彩笔和记录表完成,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了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持续观察和探索,引导幼儿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影子探索过程,共同感受科学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操作。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影子的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光与影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影子是由光的照射产生的,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光与影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光与影之间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探索影子的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积木、卡片等。
学具:手电筒、白纸、铅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白布,让幼儿观察白布上的影子。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教师演示光与影之间的关系,如:改变光线的方向,观察影子的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手电筒照射积木,观察积木的影子。
(2)让幼儿将观察到的影子用画纸和铅笔记录下来。
(2)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影子的知识?”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秘密2. 内容:(1)影子的形成原理(2)光与影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对影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光与影之间的关系,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让幼儿了解影子无处不在。
(2)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创作与影子相关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操作性;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开放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指导性。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优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秘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中第三节《影子秘密》。
详细内容围绕影子形成原理、光与影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中影子现象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解影子是由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形成。
2. 掌握影子基本特性,如形状、大小、方向等。
3.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探索影子奥秘。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理解,以及影子与光关联。
2. 教学重点:观察、实践和探索影子现象,培养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书本、玩具等)、白板、画笔。
2. 学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手电筒照射书本,观察地面上出现影子,引发学生对影子产生兴趣。
2. 讲解影子形成原理: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物体背后形成光照不到区域就是影子。
3. 例题讲解:展示不同形状不透明物体,让学生预测并观察其影子形状和大小。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不透明物体,观察并记录影子特点。
5. 影子与光关联: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影子方向、大小与光方向、强度之间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影子形成条件:光、不透明物体、照射。
2. 影子特点:形状、大小、方向。
3. 光与影子关系:方向、强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日常生活中物体影子,记录影子形状、大小和方向。
2. 答案:根据观察,如实记录影子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和思考,学生对影子形成原理和特点有更深入理解。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光照射方向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利用手电筒和不同形状不透明物体,创作有趣影子画,培养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影子现象,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为激发学生对影子产生兴趣,我特别设计一个简单实践情景:用手电筒照射书本,观察地面上出现影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影子的秘密》一、教学内容《影子的秘密》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影子,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产生的。
2. 通过观察、实践,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影子现象,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观察、实践、表达影子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杯子等)、白布、画笔、卡片。
2. 学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白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不透明物体,让幼儿观察地面上出现的影子,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教师通过展示、讲解,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产生的。
3. 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1)教师演示:改变手电筒与物体的距离、角度,观察影子的变化。
(2)幼儿实践:分组进行探索,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影子图案,让幼儿判断是由哪些物体形成的。
5. 随堂练习:幼儿用画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影子,并与同伴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影子的秘密》2. 内容:(1)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产生的。
(2)影子的变化规律:光线与物体的距离:近大远小。
光线与物体的角度: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影子,并注明是由哪个物体形成的。
(2)观察家里的影子现象,与家长分享。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培养幼儿观察力。
(2)引导幼儿探索光的传播、反射等现象,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
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精选
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精选教案:中班科学——影子的秘密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中班科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2. 详细内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探索影子的秘密。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帮助幼儿建立科学观念,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亲自探索影子的秘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手电筒、卡片、玩具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记录本和彩笔,用于记录和绘制实验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影子现象,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心。
2. 讲解:简要讲解影子的产生原因和变化规律。
3. 实验一:手电筒照射卡片,让幼儿观察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4. 实验二:让幼儿用手电筒照射玩具,观察玩具影子的变化。
5. 实验三:让幼儿用卡片遮挡手电筒,观察影子的变化。
6. 记录与分享:让幼儿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影子的秘密2. 板书内容:影子产生的原因:光的照射影子的大小变化:物体距离光源的远近影子的方向变化:光源的方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影子的秘密2. 作业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影子是如何产生的。
画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影子变化。
3. 答案:影子是由光的照射产生的,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就会产生影子。
实验过程中,随着物体距离光源的远近和光源的方向变化,影子的大小和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和观察,幼儿们对手电筒和影子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影子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光线和影子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引导性,激发幼儿思考和参与。
2.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影子现象。
2.通过邀请幼儿参与实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动手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秘密。今后可以尝试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1)让幼儿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物体的关系。
(2)拓展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影子现象?
六、板书设计
1.影子的形成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2.影子与物体的关系:影子是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投影。
3.制作影子步骤:画、剪、贴。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2)使用图片或实物辅助:展示光线的传播路径和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看到影子。
2.实践情景引入
实践情景引入的目的是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影子的产生。以下是一些建议:
(1)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时机:确保教室内的光线充足,让幼儿能够清晰地看到影子。
(2)邀请幼儿参与:让一名幼儿到台前,用手电筒照射他,使其他幼儿观察到影子的产生。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影子特点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探索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影子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影子特点,动手制作影子。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二节《影子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影子的变化和探索影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影子的形成原理,理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2. 能够观察、描述影子的特点,发挥想象力进行影子创作。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影子与光源关系的认识。
重点:观察、描述影子的特点,进行影子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手电筒、白纸、画笔、剪刀、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卡片,在白纸上形成影子。
(2)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特点,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影子是从哪里来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2)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影子随光源位置、方向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探索影子游戏,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影子的变化。
(2)分享探索成果,引导幼儿描述影子的特点。
4. 影子创作(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剪刀和画笔创作影子画。
(2)幼儿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源的关系3. 影子的特点4. 影子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光源,尝试用画笔和剪刀创作一幅影子画。
2. 答案:根据观察,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影子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光源与影子的关系掌握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在不同场景下观察影子,了解影子与时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观察和提问环节。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章节为《影子的秘密》。
本节课将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的原因,帮助幼儿理解光的传播和照射原理,增强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影子产生的原因,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灯光、展台、画纸、彩笔。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画纸、一支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影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影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光的传播和照射原理,讲解影子产生的原因,让幼儿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
3.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灯光和展台,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影子的变化,让幼儿通过实践发现影子的秘密。
5. 作业布置(5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影子变化的图画,并写上自己对影子变化的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光的传播照射影子的产生七、作业设计1. 画出影子变化的图画。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践,画出影子变化的图画。
2. 写上自己对影子变化的的理解。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写上自己对影子变化的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的开展,幼儿们对影子的产生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们课后观察生活中其他物体的影子变化,进一步探索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影子秘密》一、教学内容《影子秘密》这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五章《光和影》,详细内容包括光是如何产生影子,影子形成原理,以及我们身边各种物体影子。
通过这节课,我将引导孩子们探索影子奥秘,培养他们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解影子形成原理,知道光与影之间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现象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影子形成原理,将光与影联系起来。
2.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和体验影子产生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墙、各种形状玩具、画纸、画笔。
2. 学具:每组一个手电筒、白纸、画笔、各种形状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孩子们到户外,观察阳光下自己影子,引导他们思考影子是如何产生。
2. 例题讲解:回到教室,用手电筒和白墙进行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光照射在玩具上产生影子,讲解影子形成原理。
3. 随堂练习:分组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用学具进行影子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玩具产生影子。
5. 拓展活动:让孩子们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自己或同伴影子,培养他们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影子形成原理2. 光与影关系3. 影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物体,找出它们影子,并与家人分享你发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解影子形成原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影子奥秘,让孩子们尝试制作影子戏,进一步培养他们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关注1. 实践情景引入: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如何引导孩子们从实际生活情景中观察、发现并思考影子奥秘,是教学重点。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知道影子与光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知道影子与光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影子的大小变化原因。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光源(如太阳、手电筒)、影子游戏道具(如卡片、玩具)、白色board。
2. 环境准备:光线充足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影子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影子的产生。
2. 基本知识: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知道影子与光的关系。
3. 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光影变换”实验,让幼儿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大小变化。
4. 巩固知识: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接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影子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简单解释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2. 幼儿能在游戏中灵活运用影子知识。
3. 幼儿对科学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内容:1. 影子的形成:介绍光线、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解释影子的形成过程。
2. 影子的方向:探讨影子的方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让幼儿认识到影子的方向会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与太阳位置的关系。
2.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影子的形成和变化。
3. 实验法: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
4. 游戏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有关影子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八、教学步骤:1. 影子的形成:讲解光线、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解释影子的形成过程。
2. 影子的方向:探讨影子的方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让幼儿认识到影子的方向会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 影子实验: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
4. 影子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有关影子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影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
《影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通用11篇)《影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产生影子的前提是要有光。
2.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3.激发幼儿对于"影子"这一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活动重点:知道影子产生必须有光的照射;影子会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
活动难点:通过做影子小实验,发现影子变化的原因是光线来自不同方向。
活动准备:小电筒每人一个、镜子一面、操作材料若干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主题,激发孩子探索影子的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树荫》2.师: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小熊后来被什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二、教师实验,孩子观察,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以及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
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3.教师小结:影子产生的前提是有光;影子会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
三、运用各种操作资料,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
1.分组请幼儿操作2.教师巡回指导3.操作要求:(1)用手电筒从不同方位照射桌子上的材料。
(2)注意观察影子的变化。
(3)交换操作材料。
四、帮小熊解决问题。
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五、游戏:捉影子带领孩子们到户外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幼儿用手捕捉,用脚踩影子。
六、延伸活动: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
教学内容附录:树荫火辣辣的太阳,凉爽爽的树荫,小熊躺在树荫里,睡得又香又甜。
突然他被火辣辣的东西烫醒了。
小熊跳起来,揉揉眼睛一看:哟,树荫跑开了,谁在开玩笑?小熊很生气,他问小树,小树说:"我不知道!"他问小鸟,小鸟说:"我没看见!"一只小狗走过来,小熊问小狗,小狗说:"自己想想!"小熊抬头望望太阳,太阳嘻嘻笑;小熊低头望望树荫,树荫跑到另一边去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影子的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幼儿将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产生的现象,能观察并描述影子的特点。
2.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书本、玩具等)、白布、投影仪。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进行“踩影子”游戏,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影子,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手电筒照射书本产生影子的实验,讲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产生的现象,并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的不透明物体,观察并记录影子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4. 小组讨论(5分钟)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影子会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5. 影子画创作(15分钟)幼儿根据观察到的影子,利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进行影子画的创作。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影子画,并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秘密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产生的现象影子的特点:形状、大小、位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不同物体的影子,并记录下来。
答案:幼儿需完成一份观察记录表,描述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二节《影子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探索影子变化的原因、动手制作影子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和光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光的关系。
难点:探索影子变化的原因,动手制作影子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画笔、剪刀、胶水、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一个玩具,让幼儿观察墙上的影子。
(2)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影子会出现在这里?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影子和光的关系。
(2)展示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影子形象。
(2)教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4. 探索影子变化的原因(5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为什么影子会变形?影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 动手制作影子戏(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简单的影子戏。
(2)让幼儿分组,动手制作影子戏。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1)每组展示制作的影子戏,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
(2)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的关系3. 影子变化的原因4. 动手制作影子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影子形象,并解释为什么喜欢它。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影子戏,拍照记录制作过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变化的原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动手制作影子戏的过程中,部分幼儿遇到困难。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手册》中班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影子的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幼儿将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并探索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2. 通过观察、实验、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探索,发现影子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笔、玩具等。
2. 学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笔、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影子?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手电筒照射玩具形成影子的现象,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了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 影子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游戏,通过模仿、创造影子造型,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源的关系3. 实验结果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光源,找出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并与家人分享你的发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与光源的关系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影子的观察不够细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探索影子的秘密,观察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变化,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对影子的观察和思考。
2. 例题讲解中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与光源关系的阐述。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
中班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班科学领域“影子的秘密”。
教材选用《幼儿科学探索》第3册“光和影”章节,详细内容涵盖影子形成的原因、生活中的影子现象、简单探索影子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是如何形成的,理解光与影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影子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探索影子变化的规律。
重点: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图片、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手电筒、白纸、剪刀、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光线的变化,引导他们关注影子现象。
(2)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如树影、人影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影子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光与影之间的关系。
(2)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见过的影子现象。
(2)分组进行影子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探索影子规律。
(2)强调影子现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秘密2. 内容:(1)影子形成的原因(2)生活中的影子现象(3)影子变化的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并记录家里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影子变化。
(2)动手制作一个影子玩具,如手影、纸影等。
2. 答案:(1)影子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早晨和傍晚影子较长,中午影子较短。
(2)根据制作过程和创意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影子形成原因和影子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影子剧场”活动,让学生创作影子故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中班教案《影子的秘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产生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初步了解黑夜、日食等形成的原因及一些自然现象,进一步了解影子的形成,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影子的秘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黑夜、日食等形成的原因及一些自然现象,进一步了解影子的形成。
2.产生探究世界的好奇心。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请来教中学地理的苗苗爸爸,并带来太阳、地球、月亮的模型,日食、月食等图片。
各种动物影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1.看动物影子图片猜动物。
2.讨论:地球也有影子吗?苗苗爸爸以交互式谈话方式边操作模型、边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使孩子了解黑夜、月亮的变化和日食等自然现象的形成。
3.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
通过观察发现:影子的形成是由于物体挡住了光线,光线通不过,所以在物体的后面光线较弱,形成了黑黑的影子。
4.交流分享。
幼儿与苗苗爸爸自由交流,请他解答一些问题。
活动延伸:家长与幼儿搜集一些有关影子的资料、图片等。
活动反思:孩子们对苗苗爸爸的演示讲解感到很新奇,不知道原来地球也有影子。
调皮的超超把手放在地球仪前面:"我把地球遮黑了。
"苗苗爸爸说:"对,当你的手有足够大时,就能遮住地球。
有时天上有云经过时,它的影子遮住了我们,是不是要凉快些?"韩辰说:"我要造一把大伞,夏天时撑在天上,我们躲在它影子下面就不热了。
"…………孩子们自由问答,不时传来哈哈的笑声。
小百科: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
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
分为本影,半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子是光学现象,物体和影子, 光源和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它时隐时现,时长时短,时大时小 ,看得见却抓不着!
主题背景
1
主题目标
1.初步知道影子产生的原因。
2.通过寻找影子的秘密,了解影子的特性。
3.享受玩光影游戏的乐趣,培养观察的敏锐度,增进思考与探究能力。
影子的问题
我们的实践
晴天
阴天
我们的实践
晚上
我们的实践
晚上
我们的实践
影子的变化(视频)
找影子
踩影子
画影子
影子创意添画
量影子
猜猜我是谁
影子造型
影子造型
集体活动
美术活动《画影子》 2 科学活动《影子真奇妙》 4 3 数学活动《量影子》 1 健康活动《踩影子》
语言活动《影子》
6 ……
5
综合活动《找影子》
通过一系列有关影子特性的探索,在和 影子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 ,观察、记录影子的变化,探讨光源与物品 之间的距离和影子大小的关系,培养仔细观 察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影子的秘密》微主 题的开展,让充满好奇心和智慧潜能的幼儿 ,在这个微主题中充分体验了光和影带来的 神秘、惊喜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