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

合集下载

“认识你自己”———对老子之“道”的一种解读

“认识你自己”———对老子之“道”的一种解读

“认识你自己”———对老子之“道”的一种解读◎谢青松内容提要 老子之“道”,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天、地、人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就此而言,道家乃是探寻规律亦即“求道”之学;在根本意义上,指的是“本来的自己”,也就是人的意识之本来状态(即纯净的意识),就此而言,道家乃是认识自己亦即“悟道”之学。

老子之“道”在本质上乃是人类对自我的反思与探索,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终极追问。

在老子那里,“认识自己”意味着,识别并放下“自我”,最终消融“自我”,回到意识本身之纯净状态。

可以说,人们对“道”的探索在根本意义上是在找寻他自己。

《道德经》五千言,以凝练至简的语言、玄妙空灵的风格、正言若反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引导世人追问“我是谁”,进而“认识你自己”,这是老子之“道”的终极指向,也是老子撰写《道德经》的真正用意。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道 意识 认识自己〔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04-0025-08 作为老子思想之核心范畴,“道”在《道德经》中总共出现了七十余次,学术界关于老子之“道”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

从《道德经》文本来看,老子所说的“道”显然具有多重涵义。

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指出: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

①刘笑敢更多地将其理解为“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是人类生命和万物存在之意义的根源”;②任法融则从道教的角度论述说,“《道德经》所谓‘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③黄克剑则认为,老子之“道”乃是“从终极处对世道人心作某种诱导”。

④综上可见,学术界对老子之“道”的解读,主要侧重于规律、存在、价值等三个维度。

本文借助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命题,⑤将老子之“道”理解为人类对自我的反思与探索,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终极追问。

简述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简述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道家老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品《道德经》对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自然老子强调尊重自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法则。

他倡导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随意干涉和破坏自然规律。

他以“无为而治”来表达这一理念,即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要过分干预,而是随顺其自然。

这种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 谦逊谨慎老子提倡人们要谦逊谨慎,不要过分自大和炫耀。

他认为,越是谦逊的人,越能够取得他人的尊敬。

他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种谦逊谨慎的品质,使人们不会自满自足,保持谦逊之心,虚怀若谷。

这种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也非常重要,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

3. 求得内心平静老子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认为内心平静是获得真正幸福的关键。

他强调要“无欲,则刚”,通过“无为”的境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他主张“近所求则远所惧”,即人们应该尽量退隐求谦,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这种内心平静与自在的追求,对于现代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人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尊重人的天性老子强调尊重人的天性,反对过分干预和限制。

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天性,不要强加于人,也不要让外在的规范和束缚过多地左右个体的发展和表现。

他主张“常能自然”的处世之道,即倡导人们要保持真实的自我,不要刻意地迎合他人,以求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5. 追求无为而治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的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他认为,强大的力量并不总是通过强硬的手段去获取,而是要通过柔弱、温和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这种处世哲学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冲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善于化解矛盾,寻求和平与和谐。

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不仅在古代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的思想理念可以为人们提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心灵安宁与坦然自若的指导,对于塑造人们的良好品质和提高人们的处世智慧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论老子形而上学之道

论老子形而上学之道

论老子形而上学之道“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1]老子在开篇就提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道,那么何谓“道”呢?王弼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也。

”[2]即作为具体事物之道是可言说的,而不可言说之道才是超验存在的形而上学之道。

[3]接着,老子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其形而上之道。

首先,老子之道是终极创生之道。

在《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4]的表述早已肯定了“道”是宇宙之始的终极存在。

老子则又从宇宙发生论的角度进一步确认道是世界的始基并给出了宇宙演化的动态过程。

[5]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万物是由“道”逐步创生而来的,道不但是宇宙的质料因,又是宇宙的动力因。

老子描述了道生万物的情景:“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7]对此句的理解是道是“有”还是“无”争论的导火索:道有论认为“道为之物”不是显有之物是什么?“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这些不都是道为物的表征吗?而道无论认为,“恍惚”是对道处于“无”浑沌状态的描述,浑沌就是一片纯粹的“无”,老子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句,就更能表明“无”是天地的本原和万物的始基。

但是,不论道是“有”,还是“无”都难以回答这样一个二元悖论的问题:如果道是有,一个具体之物如何能成为无限物的始基呢?如果道是无,世界的质料又从何而来呢?显然,这一问题轻易地就终结了道有论与道无论的争论。

因为,它们都是站在素朴实在论的立场上理解老子之道,这种理解方式明显是受了西方形而上学的薰染所致,总是试图要找出一个宇宙的始基来,并冠以“本体”之名。

那么如何理解老子之道与有无的关系呢?老子之道的本体又是什么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

老子之道

老子之道

取法天道

早晨5点至7点是人体大肠经最旺的时候,人体需要把代 谢的浊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 活动,无法很好的完成排浊功能,使浊物停留而形成毒 素,危害人体血液和脏腑百骸。 ▪ 早晨7点到9点人体胃经最旺,9点到11点人体脾经最旺, 这时人的消化吸收运化的能力最好,如果这时还不起床, 人体胃酸会严重腐蚀胃粘膜,人体在最佳吸收营养时间 得不到营养,长期以来会患脾胃疾病,造成营养不良、 中气塌陷。 ▪ 所以千万不要赖床,赖床会造成头昏、疲惫不堪、睡眠 不足的感觉,而应按时起床,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有三 四点钟起床的习惯,比如华盛顿、拿破仑、康熙皇帝、 曾国藩等。
肝与脾,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胃不和,由于肝助脾 胃消化,由于肝气太虚不能助脾胃消化,使人脾胃消化 功能不好,表现为舌苔厚,长期以来会造成中气塌陷。
取法天道
肝与肺,过子时不睡觉,无法滋阴潜阳, 肝阴亏损,引起肝火过盛灼肺,出现干咳、 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证状,易导 致牛皮癣等各种皮肤病。
肝与肾,过子时不睡觉,肝虚导致肾亏, 由于肝肾同源,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疾病、 不育、骨病、牙病、脱发、糖尿病、肾衰 竭等疾病。
自然之道
▪ 自然:自,自己;然,这样。自己这样, 没有原因,即为自然。
▪ 道:混沌生阴阳,阴阳冲和,生万物。混 沌为一,阴阳为二,冲和为三。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生生万物。
道在屎溺
▪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庄子·知北游》)
道生万物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自然之道主旨探析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自然之道主旨探析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自然之道主旨探析及其现代意义韩海泉【摘要】老子自然之道认为:人是万物之一,又是"域中四大"之一;"和"不仅是事物的创生方式和自然、理想的存在、发展状态,而且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人类的活动必须效法自然界的本性和规律,表现为"无为"和"啬""俭"等行为原则.从老子之道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二、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维护健全的生态系统,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三、人与自然生态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关系,要求发展把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有机融合的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老子的这一思想,对于坚持科学发展现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32)005【总页数】6页(P37-42)【关键词】老子;道;人;自然;和谐;科学发展观【作者】韩海泉【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3.1现代工业文明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所造成的环境恶化也危及人类的生存。

为了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正在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古老而又具有特殊现代意义的问题。

今天站在生态伦理的基点上去解读老子的自然之道,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取向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这些思想有助于引导人类走出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的怪圈,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老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源,那就是道。

关于道,老子有简要的概括:[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

”(第二十五章)这“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的“混成”物即是老子的自然之道。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原文及翻译

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原文及翻译

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原文及翻译原文: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翻译:老子所说的天之道,就像拉开一弓一样。

解释: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77章,意味着老子认为天道就像张开的弓一样,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力量和平衡。

下面是一些用法和中英文对照的例句:1. 张弓(zhāng gōng):to draw a bowExample: 张弓射箭是一项古老的运动。

(Zhāng gōng shè jiàn shì yī xiàng gǔ lǎo de yùn dòng.)Translation: Archery, drawing a bow and shooting arrows, is an ancient sport.2. 天之道(tiān zhī dào):the way of HeavenExample: 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天之道的思想。

(Lǎozi de "Dàodéjīng" chǎnshù le tiān zhī dào de sīxiǎng.)Translation: Laozi's "Tao Te Ching" expounds the philosophy of the way of Heaven.3. 犹(yóu):similar to; just likeExample: 这个问题犹如一道难题,需要仔细思考。

(Zhè gè wèn tí yóu rú yī dào nán tí, xūyào zǐxì sīkǎo.)Translation: This question is similar to a difficultproblem and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4. 内容丰富(nèi róng fēng fù):rich in contentExample: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

对老子道的理解

对老子道的理解

对老子道的理解“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其含义博大精深。

在老子《道德经》的不同章句里,“道”有着不同的涵义。

归结起来,老子的“道”大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道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第二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第三道具有规律、法则意义,第四道具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

道具有万物本原的意义,是老子哲学中“道”最重要、最基本的含义。

作为万物本原的道,它是宇宙自身所固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物质和精神赖以运行的功能,所以它超乎形象的,又是内在实有的。

换言之,道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万物来源于道,又内含着道而得其生命之常。

在老子看来,作为万物本原的道,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

不能说它有,因为它无形无象;又不能说它无,因为它时刻化生着万物。

所以道之体是无,道之用是有,道是无与有的统一,两者同出而异名。

他说:无,是天地的原始;有,是万物的根本。

所以经常从无形无象处去认识道的微妙,经常从有形象处去认识万物的终极。

这两者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以说是深远玄妙的,是天地万物、一切玄妙产生的总户。

通常的事物是有形有象,有明确的规定性,可以被感知的,但道却是一种无形无象的存在。

老子指出道超出了人感官的感知范围,人的感官无法捕捉道。

他说: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无法为人的耳目感官所把握,是超验的、超感官的。

道不但不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而且也不能用人的语言来表述。

具体的事物是可言说的,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但老子却强调:“道常无名”,“道隐无名”。

道在本质上不可言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与界定。

他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表述,那就不是永恒的、本真的道。

这样他就把自己所讲的道与其他人讲的可言说的道区别开来。

老子认为道无法用言辞来表达,是与他认为道超越感官的看法联系在一起的。

按他的理解,人们平常所使用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是用来指称和描述感官经验领域中的事物;但道是超验的、超感官的存在,因而我们不能用感官经验领域所使用的语言来恰当地表述这种存在。

如何理解《老子》书中“道”的含义?》

如何理解《老子》书中“道”的含义?》

《老子道德经》《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代表作。

相传为老子所作,老子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隐退,孔子曾向他问礼.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个人名义写出的理论著作,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和辩证思想的著作。

此书的成书年代,大概在春秋末期与战国初期之间,到战国中期的时候,已经流传开来。

全书分为上下卷,前 37 章为卷上,后 3844 章为卷下(有的版本卷上题名《道经》,卷下题名《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

老子的哲学不仅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等深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等诸方面的基本素材。

从整体上看,《老子》具有抽象性和思辨性,它体现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指导都有普遍的意义。

一、老子之道的含义《老子》五千言,旨在明道。

道有着十分丰富的蕴涵,很难用一个定义来把它讲清楚。

学术界已经公认道的多意性,并对道的不同等次上的含义作了概括。

老子的道不仅抽象程度高,而且将其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

他的道来自于天道,但比天道根本。

《老子》的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真正的道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是老子接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先于天地而存在,它无声且无形,自在而永恒。

运行不止,循环往复,可以称为宇宙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

老子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的变化永恒不息,这叫做“玄牝”,“玄牝”之门,就叫做天地万物之根。

老子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系冥系,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道这个东西恍恍惚惚没有固定实体,恍惚而不明确,单是隐约间可以看到迹象……从今上溯到远古,它的名字永远不能除去,依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开端。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提倡,为人处世要向水的“柔弱”品质学习。

他认为,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守柔、不争、处下。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道德经·八章》)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

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

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最为著名的哲学命题之一。

不张狂,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以不争胜有争,最后反而能获得意外的惊喜。

二、不要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要做到宠辱不惊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

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中,然后才可以受天下之重托,而为万民所托命。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十三章》)不要过于看重自己的得与失,要做到内心沉稳,坦然面对,时刻提醒自己平淡对待,关键还是修身养性。

容易患得患失的人,不仅伤身,而且难有所成。

三、立身淳厚,抛弃虚华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提出了:“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原文及翻译

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原文及翻译

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原文及翻译原文: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其不欲见贤,故能见贤;其不欲自善,故能善人。

-翻译:老子认为天之道,就像张弓一样。

高处的压下,低处的抬起;有余的减少,不足的补充。

天之道,是通过减少有余的部分来补充不足的部分。

而人之道则不同,它是通过减少不足的部分来奉献有余的部分。

能够有余以奉献天下的,只有道。

因此,圣人行事而不依赖他人,功绩完成而不张扬。

他们不渴望显露自己的才能,所以能够看到他人的才能;他们不渴望自我表现善良,所以能够善待他人。

例句:1. 老师采用老子的张弓之道,将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The teacher applies Laozi's principle of "张弓" to maximize students' potential.2. 在团队中,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以实现整体的平衡和发展。

In a team,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excess and make upfor the insufficiency in order to achieve overall balance and development.3. 只有通过道德修养,人们才能有余以奉献社会。

Only through moral cultivation can people have surplus to contribute to society.4. 圣人行事而不恃他人,这种谦逊的态度使他们能够看到并欣赏他人的才能。

The humble attitude of the sage, who acts without relying on others, enables them to see and appreciate the talents of others.5. 圣人不渴望自我表现善良,而是默默地善待他人。

老子之道的社会实践意义

老子之道的社会实践意义

老子之道的社会实践意义1、道可道,非常道。

解读:此句为《道德经》开篇点睛之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字面意思是,可以讲出来的道,不是永恒之道。

也就是说,道不可以说,在于内心深处的感悟。

作为管理者,在实践过程中,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及时反省,在实践中持续改进。

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读:天道,在于积善行思利他。

人道,勤于实践,平静地提升自我。

积善行,正是心存善念,德行美好。

思利他,就是成人之美,助人为乐。

安静从容过生活,勤奋实践做工作。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读:此名点明“道”创生万物的过程。

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一是太极,二是阴阳,三是矛盾对立而产生的第三者。

由三进而生成万物。

此句表明世间万物皆是由道而生发。

作为管理者,在实践工作中,由繁化简,由易而难,管理工作从经营战略而制订相应的管理体系,从而衍生出管理制度和流程,最终以表单而落地。

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解读:所谓道者,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

管理者,因其无为,而有所作为。

选择与放弃,皆是战略。

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解读:为学日益,所体现的正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贵有恒,在于日新月异,持之以恒。

修道者,在于修身进德,修身者首在修心。

在于减法求道,大道至简,减去人欲,从而存天理。

由此可见,管理者在职场进修的过程,学习是在做加法,而求道是在做减法。

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解读:“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求道者,在于身修、心修。

三教九流者,对闻道时的表现是不同的。

此句分这三个层次,上等人闻道,然后勤奋实践。

中等人闻道,半信半疑;普通人闻道,一笑置之。

其实,不笑者不足称道啊。

所得道者,正是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和理解的规律和法则。

可见,道之所存,认知者皆为少数人。

老子之“道”到底是否真的存在?

老子之“道”到底是否真的存在?

老子之“道”到底是否存在?老子之“道”到底是否存在?心理咨询师于启中快一年了,隔三差五在看《道德经》,虽未手不释卷但也是丈母娘看闺女婿越看越喜欢。

然而,我一直是疑惑的,老子之“道”无色无味,无形无场,太虚幻,太“玄之又玄”,用马克思主义来说,百分分的“唯心主义”,该批判才是。

可是刚才读到“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突然灵光一现,顿着相信,老子之”道“是存在的,而且和马克思主义也是不相悖的,它其实就是近现代哲学里的”规律“。

然而,我震惊的不是我知道了规律的存在,而且几千年前的老子怎么会想到这个,太了不得不得了了!这或许就是顿悟吧,而且得益于最近一直在看沙盘游戏相关书籍《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荣格居然非常推崇道家哲学还有炼金术,他对潜意识的研究其实也是对“道”的执着寻找。

那么这些“玄之又玄”的阳春白雪和我们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是有的,我们的人生追求里,有很多是不合道也即规律的东西,所以我们常常在误伤自己而浑然无知。

可是如果我们知道了,悟到了,再做到了,就会顺其自然,安身立命!现在回想,小时候受的教育里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其一就是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其实,这两者本来也该是辩证统一的,各有侧重。

现在我认为年轻时候注重唯物主义,中年之后注重唯心主义是很好的选择。

总体而言,我觉得还是西方世界普遍遵循的唯心主义更符合人性,这也就回归到老庄哲学上去了。

说这些,其实也是从我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出发的。

心理咨询非常强调价值中立,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又是心理咨询师不能没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他整体上还是要用自己符合规律性的价值来引导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来访者,比如淡泊名利、尊重自我、知足知止、知和处下、包容忍让……所以,心理咨询师通过对“道”(规律)的探索来增强自身修养是心理咨询成长的必经之路,它比花样繁多的心理咨询技术不知重要多少倍。

老子之道文言文翻译

老子之道文言文翻译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可说出口,就不是永恒之道;名可叫出,就不是永恒之名。

无名的,是天地之始;有名的,是万物之母。

因此,常保持无欲,以观察其妙处;常保持有欲,以观察其边际。

这两者,同出一源而异名,都称之为玄妙。

玄妙而又玄妙,是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有一种东西混然一体,先于天地而生。

寂静而又空旷,独立而不改变,周行而不衰败,可以作为天地之母。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称之为道,又勉强称之为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弗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译文:道永恒无名,朴虽小,天下不能臣服。

侯王如果能守道,万物将自然归顺。

天地相合,降下甘露,民众无需命令而自然均匀。

开始制定名号,名号既然已经存在,夫也将知道停止,知道停止所以不危险。

比如道在天下,就像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之道,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本文仅对《道德经》部分章节进行翻译,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老子之道。

老子的三种处世之道

老子的三种处世之道

老子的三种处世之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包
含了他的三种处世之道。

第一种处世之道是“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自然而然
地运行,人类也应该像自然一样,不要过度干预和控制。

他认为,政
府应该采取一种“无为而治”的方式,即不要过度干预社会,而是让
社会自然地运行。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政府的干预和控制,让人们自由
发展。

第二种处世之道是“无欲而安”。

老子认为,人类应该追求内心的平
静和安宁,而不是追求物质上的财富和权力。

他认为,人类应该放弃
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人类的欲望和贪婪,让人们更加平和和谦虚。

第三种处世之道是“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认为,人类应该像自然一样,自然而然地运行。

他认为,人类应该放弃过度干预和控制,让自
然的力量自然地运行。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人类的干预和控制,让人们
更加自由和自然。

总之,老子的三种处世之道都是非常重要的。

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哲学产生了影响。

他的思想强调了人类应该像自然一样,自然而然地运行,不要过度干预和控制。

这种思想可以减少人类的欲望和贪婪,让人们更加平和和谦虚。

老子的“无极”之道

老子的“无极”之道

老子的“无极”之道*导读:大道虽无形、无情、无名,但能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

所以,无名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始和纲纪。

《道德经》第一章讲无名,天地之始,第五十二章中讲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第十四章讲古始,以上均指无极之道。

第十四章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搏应是抟(抟)字,抟是用手抓的意思。

抟之不得是道抓而不得。

夷、希、微分别是对不可见、不可听、不可抟的描述。

老子在此章连用了三个不,可谓极尽不可名、不可字:视之不见,是说道无形,目所不达,只能通过内观才能体悟;听之不闻,是说道无声,耳所不闻,只有通过内听才能体悟;搏之不得,是说道无物,触之不及,只能通过明性才能体悟。

看不见的东西称为夷,听不见的声音称为希,触摸不到的东西称为微。

夷、希、微三者混为一体,它上无光亮,下不晦暗,无法度量也无法命名,最终归结为本来就什么都没有。

没有一般物体所具有的表象;说起来有点恍恍惚惚,虚无缥缈;欲迎之却不见其首,欲随之却又不见其尾。

道的无极态还表现为:1、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2、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3、道难以把握、难以捉摸,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将道归为象而不归为形:形和象的最大区别在于形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一个外在形体的,可以度量;象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感受、可以体悟。

形是静态的,象是流动的、偏向于动态,是恍惚、是混一,恍恍惚惚,混混沌沌,只有细腻地去体察、内视、明性才能感觉。

4、道之为物其中有物,道里面有物、有性,没有分别,不能分开。

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老子之道 辨析

老子之道 辨析

老子之“道”辨析李振兴(承德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摘要:道家学派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

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其著作《道德经》不过五千言,却涵盖了很多妙义,告诉我们许多法则。

其中关于“道”的阐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道德经》的核心。

“道”是宇宙的本体,是自然无为的,是辩证的。

关键词:老子;道;宇宙本体;自然无为;辩证统一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12134//5/624/784201.59.:;0;86.320/;39;2:9</;</32:0;9/6=./->7’=./->7,2496/7;<9:/6 -./01?,@4/12.:29<.;309;2A405/1/A403.5240;B0;80;C40;.’D01@/:B,-./01213:0A27:91,01.E//B/6;9.:5F+!!! @/:<1,@40343/;2.0;1?.;F9G2:./:<0;.:F.:87?9;21.;<2955171?.;F:7591’-4995.E/:.20/;/6</32:0;9012493/:9/6 A405/1A403.5240;B0;80;-./012134//5.;<2493/:9/6-./01213:0A27:91’H/32:0;9012497;0I9:1.5;/7?9;/;,;.27:.50;J .320I02F.;<<0.593203.57;0603.20/;’()*+,%-#:=./->7;</32:0;9;7;0I9:1.5;/7?9;/;;;.27:.50;.320I02F;<0.593203.57;0603.20/;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老子为人之道名言

老子为人之道名言

老子为人之道名言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被尊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主张人应当追求自然、无为而治,融入大自然的本质,达到身心的和谐。

以下是老子为人之道的名言。

1.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
解释:大声嘈杂不如静默无言,大物可见却无形体现出了无为自然的境界。

2. 知足者常乐。

——《道德经》
解释:知足者不为物质所困扰,心情常乐。

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
解释:美好和善良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而是需要明辨是非,区分善恶。

4. 能克敌者,谓之神;能胜己者,谓之强;能用人者,谓之贤。

——《道德经》
解释:只有克服自己,才能达到神的境界。

能管好自己,才能被称为强者。

能善用人才能被称为贤者。

5. 万物之奥在于太虚,太虚之中又有真实。

——《道德经》
解释:太虚即是一种抽象、虚无的状态,然而万物都源自于这种虚无状态。

太虚之中又有真实,强调了真实存在于无为自然的境界之中。

老子的思想深刻而富有启发性,其为人之道的名言,让人们在追
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内心,达到身心的和谐。

老子自然之道

老子自然之道

老子自然之道自古以来,自然之道一直是人们所探索和追寻的对象。

老子自然之道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自然之道强调顺应自然,以达到和谐、平衡的境界。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老子自然之道的核心理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自然与人的关系在老子看来,自然无虚与无尽,包含了一切事物的原初本质。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违背自然。

老子认为,自然是无为而治的,在自然面前,人应该放空自己的欲望,顺从自然的流动,才能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和解脱。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过度追求物质欲望和利益,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和观察自然的规律,以求得心灵的平静和生活的平衡。

只有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二、无为而治的哲学观念老子的自然之道强调了“无为而治”的哲学观念。

他认为,通过顺从自然的规律,不做无用的干预和人为的改变,才能达到真正的治理之道。

老子提倡让事物自然发展,而不去人为地干预和控制。

只有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人才能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和平衡。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于强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过度追求成功和胜利,而忽视了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我们应该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汲取智慧,学会适时放下,接受事物的流动和变化。

只有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创造出更美好的社会。

三、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老子提倡人们以心境的平静和自由为最高目标。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以求得真正的自由。

在外界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常常追求功名利禄,陷入无尽的欲望和纷扰之中,而忽略了内心平静和自由的真正追求。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各种压力,很容易迷失自我,忽视内心的需求。

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摆脱功利主义的思维束缚,重新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只有在内心的宁静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老子之道是什么?是万物之本,是宇宙规律,又是人的准则

老子之道是什么?是万物之本,是宇宙规律,又是人的准则

老子之道是什么?是万物之本,是宇宙规律,又是人的准则展开全文老子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写了五千余字的《道德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老子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围绕着“道”这一概念搭建起来的。

所以老子一派的学者被人称为道家。

那么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呢?“道”这一概念有三重含义:一、道是一种实存之物在老子的学说中,道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它先于天地而存在,是万物的本原。

不过,道虽是实存之物,但却混然一体,无迹可寻,我们看不到它的形象,听不到它的声音,摸不到它的形质,《道德经》第十四章如此描述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正因为道没有具体的形质,所以老子无法命名它,只能勉强把它叫做“道”或“大”,正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为什么道没有形象又没有名字?因为那些有形有名的事物,都是特定时空中的具体之物,有生有灭。

然而道是恒常永久存在之物,因此它不能有具体的形象和名称。

道虽然没有形象,却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道不受外物影响,并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

所以在《道德经》中,“道”既被称之为“无”,又被称之为“有”。

因为道没有形象,所以是“无”,因为道真实存在,所以是“有。

道这一实体,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

不仅如此,道还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宇宙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创生的。

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居士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对道生成万物过程进行了详细解释(万物是如何产生的?老子说:道经过一、二、三生成天地间一切事物)。

道创生万物之后,便附于万物之中,蓄养万物,培育万物。

万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道,而这就是下面要说的:道是万物的运动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之道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道德经》是一部难得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有人在研究它,但是没有人能真的完全读懂它。

《道德经》为老子(李耳)所作,原文分上下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后将《道经》提前,合称《道德经》,也被称做《道德真经》、《五千言》等。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德经》中的“道”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有世界的本源说、自然界的规律说、真理等等。

至于它究竟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

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

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去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方便,我勉强将它称之为道。

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

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

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

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对道近乎虔诚的膜拜,并对道进行了种种构想。

有人说他提出道是源于对自然和规律的崇拜和信任,为了彻底摆脱时代的思想局限性而重新论道。

通篇看似不言道,实则都是在他对道的预设中展开。

通读全书,就算无法精通,也可以对道家的道有一点点认识,老子在《道德经》里的每一句话都闪耀着思辨的光芒,尽显老子处世的智慧。

首先是其中体现的辩证法,老子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一定情况下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先提出了他的观点,既然世间的事物都是转化的,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老子接着又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接着谈谈老子的另一个观点:不争。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认为不与人争方可无尤。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在这里强调,人不要有妄念,世间之事如果太圆满就会溢出去,要知道委屈也是一种保全,而且这种保全是我们实实在在可以达到的。

老子也有很多治国思想,是很有批判力的,比如第六十章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国家就和烹饪小鱼一样,一直翻炒就把鱼弄碎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

这句话流传极广,深刻影响了几千年的政治家们,汉初的无为而治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在六十一章老子也提出来对大小国关系相处的观点: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老子认为在大国和小国相处要各取所需,互相忍让,当两者冲突时大国要礼让小国,只有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现在我们谈一谈老子的另一个观点:平衡。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句话是说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去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用有余的去补足不足的任务由谁来做呢?只有有道的人才愿意这么做,所以他们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成就而不居功,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贤德,却在努力维持人类社会的平衡。

最后我们说说老子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可以算是老子在政治上的终极追求了,在老子看来最好的国家应该是这样的:人民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观点颇遭人诟病,人们说它违背了人类的本性,没有实现的现实基础。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也可以对其合理性做出一些解释,读这段话我们应该先注意最后一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句话告诉我们几个信息,首先是有不同的国家存在;第二他们虽然鸡犬相闻,但是他们之间没有战乱。

我们首先假设有这样一个时代,各个国家相邻,但是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安居乐业,而统治者也不会有冒犯他国的意图,就像陶渊明描述的《世外桃源》。

然后再想想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的思想有没有合理性?其实人们之间的合作交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交流说到底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假如人们都可以完全自给自足,那么交流还有那么重要吗?我们之所以需要与人交流并且觉得它非常必要,是因为我们需要别人。

老子为何要强调小国寡民?因为他觉得这种情况只有在小国寡民的情况下才容易实现。

老子之道,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五千文,却建构了上至帝王治国之术,下到平民修身法则。

通过它你可以知宇宙之奥妙,识国家治理之大道,可以这么说:世间万千事,尽在《道德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