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知识讲座课件

合集下载

胰岛素使用PPT课件

胰岛素使用PPT课件
2024/2/5
注射时间的选择
➢ 速效胰岛素:餐前立即注射,必要时餐后 ➢ 短效胰岛素:餐前15~30分钟注射 ➢ 中效胰岛素:晚睡前或餐前30分钟注射 ➢ 长效胰岛素:餐前30分钟或睡前注射 ➢ 预混人胰岛素:餐前30分钟注射 ➢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餐前即刻,必要时餐后
2024/2/5
胰岛素的有效期
解决方法
胰岛素笔推不动或很难推动原因
针头全部或部分堵塞 笔芯破损或有裂纹,药物粘住推杆 推杆头部有零件缺损 药已用完
按要求及时更换针头,注射前先排气 检查笔芯有无破损,及时清洗笔杆 推杆零件缺损应及时找公司更换新的胰岛素笔 检查笔芯,药液用完后及时更换新的笔芯
解决方法
胰岛素笔芯变色或有絮状物原因
治疗目的: 保护和恢复β细胞的功能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严重代谢紊乱 预防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缓解高血糖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避免频繁的低血糖发生
2024/2/5
胰岛素的注射
注射前:
• 备好注射用物; • 检查药品是否合格; • 提前30分钟取出冰箱内的胰岛素,以防注射时感到
疼痛;使用中胰岛素不必放置冰箱保存 • 选择好注射部位,避开红肿、有硬结的地方 • 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后,应等到表皮上的酒精完全
诺和灵N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NPH (白色混悬)
PZI、甘精胰岛素(来得时) 地特胰岛素(诺和平)(无色澄清)
诺和锐30 诺和灵30R(50R) 优泌林 70/30.
优泌乐25 (50)(白色混悬)
胰岛素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
胰岛素制剂 起效时间 峰值时间
作用时间
药名
速效胰岛素 10—15min 1—1.5h
避免日晒
2024/2/5
2-8°冷藏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100 第一时相
80
第二时相 60
40
20
0
0
30
60
90
T时im间e ((m分in钟s))
34
胰岛素应用的适应症:
需终身使用的患者:
• 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未达标者。
• 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或有其他严重疾病者。
需暂时使用的患者:
• 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糖尿病早期患 者。
a.m.
p.m.
33
时间
胰岛素分泌的正常生理状态
胰岛素的分泌时相
第一时相:快速分泌相
β细胞接受静脉注射 葡萄糖刺激, 在0.51 分钟的潜伏期后出现 快 速分泌峰,持续5-10 分 钟后减弱。
第二时相:延迟分泌相
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 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
血浆胰岛素 mU/L
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的分泌
•双时相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 •白色混悬液 •只用于皮下注射
起始作用时间:0.5小时 最大作用时间:2至8小时 作用维持时间:24小时
24
• 诺和锐® 30 商品名:诺和锐® 30 成份:双时相门冬胰岛素,包含30%可溶性门冬 胰岛素及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
25
优必林70/30
名称
起效时间 (小时)
•双时相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
•白色混悬液
起始作用时间:0.5小时
•只用于皮下注射
最大作用时间:2至8小时
特充、笔芯、瓶装
作用维持时间:24小时
22
• 诺和灵® 50R
商品名:诺和灵® 50R 成份:双时相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包含50% 可溶性中性人胰岛素及50%低精蛋白锌人胰 岛素混悬液。

2024版胰岛素注射方法及技巧ppt课件

2024版胰岛素注射方法及技巧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胰岛素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根据患 者的基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胰岛素治疗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
未来胰岛素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营养科、心 理科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管理服务。
保持充足睡眠
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 于降低血糖和减轻压力。
戒烟限酒
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饮酒应适量,女性每天不超过1 杯,男性每天不超过2杯。
定期监测血糖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监测血糖
01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等指标的检测。
调整治疗方案
02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注射时间,以保持
选择合适的针头规格。针头长度 和粗细应根据个人皮下脂肪厚度 和注射技巧来选择,以确保药物
能够准确、快速地进入体内。
注意针头的一次性使用原则,避 免重复使用导致感染或针头钝化
引起的疼痛。
预先规划好注射部位轮换方案
胰岛素注射部位应选择在皮下脂 肪丰富且没有较多神经分布的区 域,如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
THANKS
感谢观看
不正确的注射方法可能导致药物浪费、 注射部位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影响血 糖控制效果。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教育患者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 射技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指导患者进行定期血糖监测, 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 和注射时间。
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 食控制意识,与胰岛素治疗相 辅相成,共同维护血糖稳定。

有关胰岛素 您了解多少ppt(共30张PPT)

有关胰岛素 您了解多少ppt(共30张PPT)
)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 态。
❖ 苏木杰现象: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它主
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 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 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 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
胰岛素治疗的机
45
50
40
血糖 Mmlo/L
胰岛素分泌几乎成一直线,胰岛功能严重受损或高糖抑制
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异常的胰岛素释放曲线
(h)

1
2
3
胰岛素
(mIU/Ml)
8
9
10
8
7
血糖 Mmlo/L
胰岛素分泌几乎成一直线,胰岛功能严重受损
升糖激素有哪些?
❖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分泌,与胰岛素相对抗 ❖生长激素:凌晨时分泌最多,后逐渐减少,醒
❖胰岛素抵抗就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 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 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糖尿病前期的胰岛素分泌
❖ 糖尿病前期包括两种情况: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 低减。
❖ 只要病人发展到糖尿病前期,不论是哪一种情况 ,病人的胰岛素分泌已经不正常了。为了对抗胰 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的量往往要比正常多,叫 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 作用障碍,导致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多 种代谢性紊乱的疾病。
❖也可以说是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分泌 不足。
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 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 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 素。

胰岛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胰岛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④臀部的皮下
部位不同,吸收速度不同: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注射部位注意轮换
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 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指 宽度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
尽量避免在2周内重复使用同 一注射点
所有非澄清胰岛
生。
胰岛素治疗的常识和误区(二)
2型糖尿病不需要使用胰岛素
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应立即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 上,如HbA1C≧7%则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以下5种情况:①空腹血糖水平大于13.9mmol/L;②HbA1C≧10%; ③存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④有口渴、多尿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糖尿病症 状;⑤血糖>16.5 mmol/L,中任一情况时,就可能是1型糖尿病,或是 胰岛素严重缺乏的2型糖尿病,宜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
0.5~1 2~4 4~6
0.5~1 0.5~1
2~3 6~10 10~16
3~6 10~16 18~20
双峰 双峰
10~16 10~16
6~8 14~18 20~24
14~18 14~18
各类胰岛素药代动力学
基础+餐时方案
预混方案
常用胰岛素注射时间
诺和灵家族
诺和锐家族
诺和平
优 泌 林 家 族
托运行李中,要随身携带
01
注射装置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 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诺和笔
优伴笔
特充胰岛素及来得时
胰岛素泵
BD
胰 岛 素 注 射 针 头
BD胰岛素注射针头
BD胰岛素注射器

胰岛素知识的讲座PPT课件

胰岛素知识的讲座PPT课件

+ + +
a b
c d
猪(Porcin) Ins与人Ins相差1个氨基酸 牛(Bovine) Ins与人 Ins相差3个氨基酸 动物Ins的限制或缺点: Allergy:由制剂中杂质或Ins本身引起 免疫性抵抗(或耐药性):增加了Gamma Globulin,可能 为IAA,影响了Ins的活性 各种市品吸收率不同 局部皮肤或脂肪组织的不良反应.
3、长效胰岛素(Ultralente Ins) 人的与动物制剂之间的比较
人ultralente Ins 高峰时间 8~12h 持续时间 短 ~20h 结论 与NPH作用相似 每日需2次注射 人ultralente 每日 2次效果优于人 Lente 动物ultralente Ins 无高峰 长 可达32h 每日1次注射 但常需于饭前补 注普通Ins
(1)广泛采用的外源性胰岛素进入血循环的方式(如经 皮下)是错误的,(缺少邻分泌、自分泌和胞内分 泌的影响); (2)即使为速效胰岛素、餐前30分iH,也比内生胰岛素 高峰出现的晚,恢复至基线水平的时间也晚,(不 能于餐后迅速形成肝胰岛素化,易导致高胰岛素血 症); (3)外源性胰岛素处于非绝对生理溶液中,易形成二聚 体和多聚体、导致吸收延迟和免疫原性增加。
影响因子 制剂的来源 注射的部位 胰岛素浓度
混合制剂
效果 human Ins的吸收快于animal Ins 腹部注射较上臂或臀部吸收快 低浓度(U40)较高浓度(U100) 吸收快 regular Ins与NPH混合应用其时效 不受影响,但regular Ins与Lente或 Ultralente合用时其吸收和起效减慢
A.用重组DNA技术先合成A链B链,然后重组形成完整人胰 岛素 B.用苏氨酸(threonine)取代猪的B30位上的丙氨酸 (alanine)形成半合成人Ins. C. 用拷贝Proinsulin全长的CDNA转染Ecoli,转录翻译后,纯 化,酶法产生Ins和c肽,此法确保了Ins自然的三维结构. 4.人胰岛素衍生物:详后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
注射部位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胰岛素的类型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腹部 、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
注射部位的轮换
为了避免皮肤硬结、脂肪萎缩等 不良反应,应定期更换注射部位 ,并确保每次注射部位都正确。
胰岛素的保存和运
胰岛素的保存
胰岛素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 光直射和高温,以免影响药效。
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密切 关注自身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06
胰岛素的未来发展
新型胰岛素的开发和研究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胰岛素的开发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旨在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目前,新型胰岛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效胰岛素的研究,旨在减少注射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二是新型胰岛素类似物的研发,旨在提供更加精准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可用于控制血糖、 预防并发症。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依赖 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 进展,胰岛功能逐渐衰退,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补充治疗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和脂肪萎缩
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和脂肪萎缩的情况,导致胰 岛素吸收不良,影响治疗效果。
为避免这种情况,患者应定期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同时注 意注射技巧和方法,避免过度用力按摩注射部位。

《胰岛素注射知识》PPT课件

《胰岛素注射知识》PPT课件
定期随访与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治疗情况和患者需求,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和提供必要的支持。
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患者如何自我监测血糖、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等,培养患者的自 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5 临床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展示与启示
案例一
患者李先生,62岁,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通过规范的胰 岛素注射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D
处理方法与技巧
皮下脂肪增生处理
注射部位感染处理
停止在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可局部热敷 或按摩促进消散。
轻度感染可局部涂抹消炎药膏,严重感染 需及时就医治疗。
胰岛素过敏处理
低血糖反应处理
立即停用胰岛素并就医,必要时可使用抗 过敏药物治疗。
立即进食含糖食物或口服葡萄糖水,严重者 需静脉注射葡萄糖。同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 饮食计划,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
注射角度、深度与速度控制
01
02
03
注射角度
一般选择90°垂直进针, 瘦人或儿童可选择45°进 针。
注射深度
确保针头全部刺入皮肤, 避免胰岛素注入肌肉层。
注射速度
快速进针,缓慢推注胰岛 素,注射完毕后停留10秒 再拔针,确保胰岛素充分 吸收。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皮下脂肪增生
多学科协作
建立由内分泌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协作团队,为 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患者教育与培训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认识和自我 管理能力。
谢谢聆听
案例二
患者张女士,45岁,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胰岛 素注射治疗及饮食、运动调整,血糖迅速达标,避免了并 发症的发生。

各种胰岛素简介及应用专家讲座

各种胰岛素简介及应用专家讲座
❖睡前测得高血糖,可50%~80%给予(预防 低 血糖)
各种胰1岛8素简介及应用专家讲座
第18页
胰岛素应用
1
胰岛素应用指征
2
胰岛素制剂介绍
3
胰岛素应用方法
4
重和林M30
各种胰1岛9素简介及应用专家讲座
第19页
预混人胰岛素
通用名称: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70) 商品名称:重和林 M30;SciLin M30
❖ 若重复出现低血糖,适当提升控制目标: 餐前:100-160mg/dl (5.6-8.9mmol/l)
❖ 若怀孕,适当减低目标血糖值: 餐 后: < 120mg/dl (6.7mmol/l)
各种胰1岛1素简介及应用专家讲座
第11页
准备工作
❖家庭组员或其它亲属接收相关糖尿病知识 教育
❖屡次血糖自我监测(三餐前后、睡前、 0Am、3Am,以及有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时 )
第6页
按照起源不一样 :
各种胰7岛素简介及应用专家讲座
第7页
依据作用时间
超短效 预混
按照作用时间不一 样
短效
中效
胰岛素
长期 有效
各种胰8岛素简介及应用专家讲座
第8页
各种胰9岛素简介及应用专家讲座
第9页
胰岛素应用
1
胰岛素应用指征
2
胰岛素制剂介绍
3
胰岛素应用方法
4
重和林M30
各种胰1岛0素简介及应用专家讲座
16
重和林®产品特点2: 唯一欧洲原研进口、更高品质
重和林®pH值为7.3-7.4,注射更舒适,不易产生皮下硬结 重和林®高分子蛋白含量仅为其它品牌胰岛素50%,纯度更高,过敏硬结更少 重和林®人胰岛素含量高于其它品牌胰岛素(103.5IU/ml VS 101.4IU/ml)

胰岛素抵抗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胰岛素抵抗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胰岛素抵抗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5页
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IR
❖检测方法
▪ 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EICT) ▪ 胰岛素抑制试验(IST) ▪ 微小模型法(MMT) ▪ 胰岛素糖耐量试验(ITT) ▪ ……
胰岛素抵抗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6页
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IR
胰岛素抵抗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3页
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IR
❖胰岛素抵抗 IR
▪ 外周组织(骨骼肌、脂肪、肝)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 原发性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
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受体后基因突变 ▪ 继发性胰岛素抵抗——许多环境原因也参加肥胖、长
久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血症、一些药品如糖皮质激 素、一些微量元素缺乏
resistance, IR
❖分期
▪ 单同纯时曲伴线有右高曲移度线降 右, 表低移示及, 增胰曲加岛线胰素最岛效大素应高剂器度量官降也对低不胰, 表岛能明素到胰敏达感最岛性大素减反敏 低应感性,高需和度要反, 这增应提加性醒胰均岛靶降素器低剂官。量对才胰能岛到素达反最应大性反 降应低。
第二组
Virgo
insulin resistance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1页
目录
1
糖尿病
2
胰岛素抵抗
3
分期
4
检测及预防
胰岛素抵抗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2页
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IR
❖糖尿病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本身免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外源性胰岛素处于非绝对生理溶液中,易形成二 聚体和多聚体、导致吸收延迟和免疫原性增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胰岛素治疗的最终目的:
A、尽可能模拟内生胰岛素的生理分 泌和作用方式
B、恢复正常的血糖水平 C、抑制酮体的产生 D、保护病人的健康和生命
因此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与生理性Ins 的分泌是不同的,应饭前30~60min皮下注 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影响皮下注射普通Ins吸收率和生物效应的因素
影响因子 制剂的来源 注射的部位 胰岛素浓度
混合制剂
效果 human Ins的吸收快于animal Ins 腹部注射较上臂或臀部吸收快 低浓度(U40)较高浓度(U100)
②注射部位③水化状态④剂量和浓度⑤身体的活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胰岛素的生理分泌和糖尿病病人分泌 异常的特征
正常人:基础Ins水平为5~20μIU/ml,
对血糖具有紧张性调节,使FBG保持 在3.8~6.1mmol/L的范围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半慢胰岛素(semilente Ins)作用时间长于普通 胰岛素
2.超慢胰岛素( ultralente Ins)属于传统意义上作用
时间最长的Ins 商业的Lente Ins 70% ultralente Ins (国内无产品) 30% semilente Ins 作用时间与NPH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根据药效动力学分类
1、短效(普通)Ins 正常人进餐后血Ins由基础状态下的
5~20μIU/ml升至80~120μIU/ml(30~60分) 起效时间:15~60min .peak2~4h,短效胰 岛素皮下注射后,持时5~8h
• 由于毛细血管的屏障作用,通常普通胰岛素在血浓度 出现后约20分起效
• 8小时Euglycemic Clamp Method是判定Ins制剂效 果的可靠方法,即在普通Ins12u iH后,8小时内为维 持血糖正常所需的葡萄糖输入速率(mg/min/kg)
• 影响Ins制剂效果判定的因素 ①拮抗激素:Glucagon EpinephrinCortisol GH等
• 如果使鱼精蛋白以化学计量的比例存在,又形成了中 性(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亦称NPH,其高峰时 间6~10h,持时13~18h,至今广泛应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慢胰岛素(Lente Ins )指在无 protamin情况 下,将锌结晶胰岛素置于醋酸缓冲液中,形成体 液中溶解度差、皮下注射后持时长的胰岛素。 剂型包括:
能为IAA,影响了Ins的活性 c 各种市品吸收率不同 d 局部皮肤或脂肪组织的不良反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人胰岛素—80年代初被合成,其市品不断被改善
A.用重组DNA技术先合成A链B链,然后重组形成完整人 胰岛素
B.用苏氨酸(threonine)取代猪的B30位上的丙氨酸 (alanine)形成半合成人In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的发展史
• 最初由猪或牛胰腺的粗制剂经乙醇提取和酸沉淀而 制成胰岛素初制剂;
• 在上述过程中加入痕迹量的Zinc,则形成了第一代 短效(锌结晶)胰岛素;
• 将胰岛素初制剂与鱼精蛋白(protamin)结合,形 成了在生理PH条件下可溶性差、吸收缓慢、稳定 的鱼精蛋白胰岛素,后者溶液中再加入Zinc后,则 形成更稳定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
2.动物胰岛素 -- 其应用逐渐成为历史
• 猪(Porcin) Ins与人Ins相差1个氨基酸 • 牛(Bovine) Ins与人 Ins相差3个氨基酸 • 动物Ins的限制或缺点: a Allergy:由制剂中杂质或Ins本身引起 b 免疫性抵抗(或耐药性):增加了Gamma Globulin,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型DM病人:基础Ins值正常或增高 餐后:1分泌反应晚且峰值时延迟 ★餐后早期高血糖 2峰时一般不低 3恢复慢 ★部分病人于饭后后期低血糖 如病程足够长,2型DM病人基础和餐后Ins分 泌有逐渐向1型DM分泌特征过渡的倾向
C. 用拷贝Proinsulin全长的CDNA转染Ecoli,转录翻译后, 纯化,酶法产生Ins和c肽,此法确保了Ins自然的三维结 构.
4.人胰岛素衍生物:详后
二、胰岛素的药效动力学特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是胰岛素的起效时间,峰时和持 续时间
餐后应答性分泌的特点
1 分泌早(头期 、胃期分泌) 2 高峰时间(30~60分)较血糖高峰提前
15分钟出现 3 峰值介于80~120μIU/ml 4 恢复快(餐后2h基本恢复至空腹水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型DM病人:基础值低,饭后Ins分 泌不增加或极轻微 增高,呈低平曲线伴 血糖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胰岛素自1922年起应用于人类糖尿病 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直到近期胰岛
素治疗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事实:
(1)广泛采用的外源性胰岛素进入血循环的方式(如 经皮下)是错误的,(缺少邻分泌、自分泌和胞内 分泌的影响);
(2)即使为速效胰岛素、餐前30分iH,也比内生胰岛 素高峰出现的晚,恢复至基线水平的时间也晚, (不能于餐后迅速形成肝胰岛素化,易导致高胰岛 素血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