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肝功能
肝脏检查指标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判断
有无肝脏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 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临床检验 指标。
为帮助临床医师合理应用和正确解释常用肝
脏生物化学试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消 化病学分会组织和邀请有关临床及检验医学专 家,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认真讨论,形成了《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 临床意义及评价共识》。
“转氨酶水平升高”应该是指高于 某具体实验室推荐的ULN水平。
转氨酶升高程划分
轻度(<5× ULN) 中度(≤15×ULN) 显著升高(>15×ULN)
注:转氨酶水平高低与肝损害的严重程度通常并不完全一致, 但该划分有利于缩小病因鉴别诊断的范围。
转氨酶轻度(<5× ULN)至中度(≤15×ULN)升 高的可能原因
对于转氨酶升高<2×ULN的患者,如 患者无症状,Alb、PT和Bil水平正常, 可暂时随访观察。如重复检查证实血
清转氨酶仍然升高,则按相应程序进 行必要的鉴别诊断和处理,见下图。
血清ALT和(或)AST轻到中度升高
肝外原 因?
病史、体格检查、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 (如甲型肝炎抗体、戊型肝炎抗体、HBeAg、 HBcAb、丙型肝炎抗体等)、超声检查
3.血清ALP明显升高提示胆汁淤积相关疾 病,血 清ALP活性轻度升高则亦可见于其他肝脏疾病。
4.单项ALP升高或以ALP升高为主的肝生物化学指 标异常可见于多种情况,需要结合转氨酶、血清 Bil、GGT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见下图2)。
三:血清Bil
Bil代谢功能的常规检测主要包括:
肝胆生物化学
肝胆生物化学肝胆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肝脏和胆囊中发生的生物化学过程的学科。
它主要的是肝脏和胆囊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解毒、免疫反应以及胆汁的分泌和储存。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它涉及到许多关键的生物化学过程。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过程:蛋白质代谢:肝脏是合成和分解蛋白质的关键部位。
它能够合成各种蛋白质,包括血浆蛋白质、凝血因子和载脂蛋白等。
同时,肝脏也负责分解一些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脂肪代谢:肝脏在脂质的合成、分解和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合成胆固醇和脂肪酸,同时也负责将它们转运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碳水化合物代谢:肝脏是维持血糖水平稳定的关键部位。
它能够合成糖原,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解毒:肝脏在身体的排毒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能够转化许多有毒物质,使其变得无毒或易于排出体外。
免疫反应:肝脏是身体的一道重要防线,能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衰老细胞和外来异物等。
胆囊是一个小型的囊状器官,它主要负责储存和浓缩胆汁。
以下是胆囊中发生的几个主要生物化学过程:胆汁的分泌:肝脏产生的胆汁被输送到胆囊中,胆囊通过收缩和放松来调节胆汁的分泌量。
胆汁的浓缩:胆囊通过吸收胆汁中的水分和盐分,将其浓缩成一种粘稠的物质。
这种浓缩的胆汁有助于消化脂肪。
胆汁酸的合成:在胆囊中,胆固醇被转化为胆汁酸,这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物质,有助于消化脂肪。
肝胆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肝脏和胆囊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学科。
这些过程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包括新陈代谢、解毒、免疫反应以及胆汁的分泌和储存等。
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肝胆疾病是当前社会常见的疾病之一,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肝胆不适或疾病。
中医肝胆辨证施护是一种针对肝胆疾病的中医护理方法,它基于中医理论和辨证施治的原则,旨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医肝胆辨证施护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和实施方法。
肝的生物化学-【共72张PPT】
➢ 胆汁中的胆汁酸盐与卵磷脂协同作用,使胆固醇分 催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游离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 临床上常根据黄疸发病的原因不同,简单的将黄疸分为三类:
散形成可溶性微团,使之不易结晶沉淀而随胆汁排 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可增加这些非营养物质的水溶性和极性,从而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
胆汁酸的生成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
肝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泄。 反应:结合反应(主要结合物为UDP葡糖醛酸, UDPGA)
(二) 次级胆汁酸在肠道由肠菌作用生成
催化酶:硫酸转移酶 (sulfate transferase)
肝胆疾患:脂类消化不良
脂肪泻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肝在调节机体胆固醇代谢平衡上起中心作用
➢ 肝是合成胆固醇最活跃的器官,是血浆胆固醇的 主要来源;
➢ 胆汁酸的生成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 ➢ 肝也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排泄器官;
➢ 肝对胆固醇的酯化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肝的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
均非常活跃
• 合成酮体的唯一器官:“肝内生酮肝外用”;
• 肝是合成胆固醇最主要器官,合成量占全身总 合成量的3/4以上。
➢ 分解
• 脂肪酸的β氧化分解; • 肝是降解LDL 的主要器官;
• 肝合成胆汁酸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
• 肝是体内胆固醇的重要排泄器官。
➢ 运输
• 合成与分泌 VLDL; HDL; apo CⅡ; LCAT; • apo CⅡ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LPL的激活剂; • 肝合成与分泌LCAT将血浆胆固醇酯化。
alt的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alt的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ALT是肝功能生化检查中谷丙转氨酶的指标,也是肝功酶学的一个指标。
谷丙转氨酶是机体内参与氨基酸代谢的酶,在肝脏中含量最高,其正常值是0~40U/L,如果肝细胞受损,ALT就会释放到血中,反映肝细胞受损。
因此,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
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有多种,例如饮酒、肝炎或者各种药物导致肝细胞损害。
如果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出现异常,应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具体准确的信息。
外科学题探讨肝癌手术的肝功能评估指标
外科学题探讨肝癌手术的肝功能评估指标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难题。
肝癌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的基本方法之一,但手术风险较高,术前严格的肝功能评估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肝癌手术的肝功能评估指标,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肝功能的重要性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脏器之一,不仅参与了物质代谢、药物解毒、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同时还是蛋白质合成、胆汁分泌的重要器官。
对于肝癌患者而言,肝功能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术后恢复和预后。
二、肝功能评估的指标1. 肝脏生物化学指标:肝功能评估的基本指标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功能(PT)等。
血清总胆红素的升高可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下降,血清白蛋白的下降则提示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障碍,而凝血功能的异常可能暗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受损。
2. 肝脏影像学指标:肝功能评估中,肝脏影像学指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肝动脉造影(DSA)可以评估肝脏血管纹理的变化,进一步了解肝肿瘤的血供情况。
此外,腹部超声检查、CT、MRI等也可以提供肝脏形态和结构的全面信息。
3. 肝脏病理学指标: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肝癌的类型、分级和浸润程度,同时也能了解肝脏的纤维化、炎症程度等。
三、肝功能评估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肝癌手术前的肝功能评估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手术的可行性以及术后的肝功能储备和代偿能力。
对于肝功能检查正常的患者,手术风险较低,手术的可行性和成功率较高。
而对于肝功能检查异常的患者,则需要斟酌手术方案,采取更加谨慎的操作和措施。
根据肝功能评估的结果,可以判断患者肝脏是否具备了手术的条件,从而指导医生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并决定手术方式的选择。
例如,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肝原位切除的方式进行手术,而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则需要考虑采用肝范围切除或切除与移植结合的方式进行手术。
此外,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肝功能评估指标的监测也非常重要。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
1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
2
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白蛋白合成:常见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总蛋白<60g/l或白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临床上常出现水肿及胸、腹水。
3
营养不良
4
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
消耗增加: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 血清水分增加:如钠水潴留、静脉补液过多
存在部位:组织细胞,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其次为心肌、脑、肾组织。 意义:ALT位于细胞质,其肝内浓度较血清高3000倍,血清半寿期为47±10h,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
ALT
存在部位: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为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其中线粒体型AST活性占肝脏AST总活性80%左右。 意义:同ALT,肝细胞损伤加重和(或)累及线粒体,则可明显升高。
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
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
HMWK K
[外源性途径]
组织损伤释放
组织因子(III)
IIa、IXa XIIa、K
XIII XIIIa
参加因子:
VIII、IX、XI、XII V、X、 II、I III、VII
Ca2+、PF3
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通常正常或轻度上升。
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后6-8h,AST增高,18-24h达高峰,升高可达正常参考值上限4-10倍,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5d后恢复。
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肺梗死、肾梗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转氨酶轻度升高(50-200)
胚胎肝可合成一种结构与清蛋白相近的甲胎蛋白(AFP),胎儿出生后合成受到抑制,正常人很难检测到,HCC中AFP基因的表达失去遏制,血浆中可能检出此种蛋白,是HCC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肝生化习题
第十六章肝的生物化学一、内容概要肝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拥有多种生物化学功能。
本章主要介绍肝除了与其余组织器官同样的功能外还拥有一些重要功能,如物质代谢功能、生物转变功能和排泄功能等。
(一)肝的物质代谢功能1.肝在糖、脂类、蛋白质代谢作用中的特色(1)糖代谢肝经过糖原合成、分解与糖异生作用调理血糖水平,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2)脂类代谢肝在脂类的消化、汲取、合成、分解及运输等过程中均起侧重要作用。
如肝将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辅助脂类的消化汲取;肝是体内合成磷脂、胆固醇、脂肪酸的重要器官,并能以脂蛋白的形式转运出去;肝是体内合成酮体的主要器官。
(3)蛋白质代谢肝对蛋白质代谢极为活跃,除γ - 球蛋白外,几乎全部的血浆蛋白质均来自肝;肝是除支链氨基酸外全部氨基酸分解代谢的重要器官,是办理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物的重要场所,如氨主要在肝中合成尿素。
2.肝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作用中的特色(1)维生素代谢肝在维生素的汲取、储存、运输及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肝是人体内含维生素 A、 K、B1、B2、B6、B12、泛酸与叶酸最多的器官,且多种维生素在肝中转变为辅酶的构成成分。
(2)激素代谢很多激素在发挥其调理作用后,主要在肝内被分解转变,进而降低或失掉其活性,此灭活过程对于激素作用时间的长短及强度拥有调控作用。
(二)肝的生物转变作用1.生物转变的观点非营养物质经过氧化、复原、水解和联合反响,使其极性增添或活性改变,而易于排出体外的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变作用。
2.生物转变的物质生物转变的内源性非营养物质有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氨、胺、胆色素、激素等物质。
外源性非营养物质有摄入体内的药物、毒物、食品防腐剂、色素等。
3.生物转变的反响种类主要有两相反响。
第一相反响包含氧化、复原和水解反响,此中最重要的是存在于微粒体的加单氧酶系,其特色是可被引诱生成,生理意义是参加药物和毒物的转变;第二相反响是联合反响,联合反响是体内重要的生物转变方式,主要与葡萄糖醛酸(供体UDPGA)、硫酸( PAPS)和乙酰基(乙酰 CoA)等联合,尤以葡萄糖醛酸联合反响最为广泛。
肝的生物化学
结合型初级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24C)
2. 次级胆汁酸的生成与肠肝循环
﹡部位:小肠下段和大肠 ﹡过程
肠菌 初级胆汁酸 水解脱氧 次级胆汁酸
胆汁酸肠肝循环
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95%通过重吸 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 汁酸,经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
胆固醇
肝脏 游离胆汁酸(代谢池3~5g)
胆汁酸的功能 1.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疏水侧
CH3
11 8
9 10
2
16
4
5
OH
CH3
CH3
13 17
15 14
OH
16 CO HN
CH2 HOOC
OH
亲水侧
甘氨胆酸的立体构型
——降低水、油界面的表面张力
立体构型——亲水与疏水两个侧面
2.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
胆汁中胆汁酸+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正常比值 10︰1
CONH2
N
尼克酰胺
甲基转移酶
+
N
CH3
N-甲基尼克酰胺
三、生物转化的特点 • 反应类型多样性: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 反应的连续性:
先一相反应,再二相反应 • 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
四、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指导用药)
“青壮幼虚、老弱病残、阴盛阳衰、药物诱导”
1、新生儿易发生氯霉素中毒(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少);老年人的生物转化能力下降,用药需谨慎。
(二)还原反应
*硝基还原酶类 (nitroreductase) *偶氮还原酶类 (azoreductase) 还原产物:相应胺类
(三)水解反应
*多种水解酶类
(四)结合反应
结合对象: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的药物、 毒物或激素均可发生结合反应
肝的生物化学肝胆生化生物化学
02
肝的生物化学
生物转化作用
01
生物转化作用是指肝脏对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 化为水溶性物质,使其易于排泄的过程。
02
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反应,将内源 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转化为更易排泄的物质。
03
生物转化作用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 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胆汁酸的生物合成
THANKS
感谢观看
胆色素的代谢过程包括生成、转化和排泄等阶段,其中胆红素的代谢对于 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胆色素的代谢异常可以导致黄疸等疾病的发生。
03
肝胆生化生物化学
胆汁酸的合成与代谢
01
02
03
胆汁酸合成
胆汁酸是由胆固醇在肝脏 中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 成的,是胆汁的主要成分。
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在肝脏中合成后, 通过胆道排入肠道,参与 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 随粪便排出体外。
治疗
针对不同的肝胆疾病,治疗方法不同。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饮 食调整等。
肝胆生化指标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01
新药筛选
药物代谢
02
03
药物疗效评估
通过研究肝胆生化指标的变化, 可以筛选出具有潜在疗效的新药。
了解药物对肝胆生化指标的影响, 有助于预测药物的代谢和不良反 应。
通过监测肝胆生化指标的变化, 可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为临 床用药提供依据。
症。
04
肝硬化对肝胆生化生物化学的影响
01 肝硬化是肝脏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的疾病, 对肝胆生化生物化学有显著影响。
02
肝硬化可能导致肝功能减退,表现为白蛋 白合成减少、凝血因子合成障碍等。
肝损害的诊断标准
肝损害的诊断标准摘要:一、肝损害的诊断方法二、肝损害的诊断标准1.生物化学指标2.临床表现3.影像学检查4.组织学检查三、肝损害的鉴别诊断四、诊断肝损害的重要性五、总结正文:肝损害是指肝脏细胞受到各种原因引起的损伤,导致肝脏功能异常。
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肝损害的诊断方法、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
一、肝损害的诊断方法1.生物化学指标:主要包括肝功能试验,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
这些指标升高提示肝脏受损。
2.临床表现:包括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体重减轻等。
此外,皮肤瘙痒、黄疸、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也可见于肝损害患者。
3.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大小、形态、密度等方面的异常,为肝损害的诊断提供依据。
4.组织学检查:通过肝穿刺活检,观察肝脏组织的细胞损伤程度、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从而确定肝损害的类型和程度。
二、肝损害的诊断标准1.生物化学指标:血清ALT、AST等酶学指标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2.临床表现: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3.影像学检查:肝脏大小、形态、密度等方面存在异常。
4.组织学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细胞损伤、炎症和纤维化。
三、肝损害的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与其他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
四、诊断肝损害的重要性准确的诊断对于指导治疗、评估预后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五、总结肝损害的诊断依据包括生物化学指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诊断肝损害的重要性在于为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葡糖醛酸胆红素的生成
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的结构
*
C10
3)排泄
*
结合胆红素通过毛细胆管膜上的主动转运载体,从肝细胞毛细胆管排泄入胆汁中,再随胆汁排入肠道。
01
转运形式:逆浓度梯度的能量依赖的主动转运过程。
肝脏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筛选的原则。
*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第一节 肝脏主要生化功能及其代谢紊乱
肝脏解剖结构特点
血管丰富—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血供,且有肝 静脉和胆道系统排泄
2. 微细结构 3.化学组成---含众多酶系
物质的转运基础---大量微绒毛 物质交换的基础---较高通透性 能量保证的基础---线粒体丰富 物质代谢的基础---亚细胞结构丰富
肝是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保障
全身各组织,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肝内主要进行那些糖代谢途径 糖异生 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酵解途径 糖的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二)糖代谢异常
糖代谢异常
*
01
02
03
(三)脂类代谢异常
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的合成及酯化; 酮体的生成; 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变; 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合成 (VLDL、HDL、apo CⅡ); 脂蛋白的降解 (LDL)
肝内运输
胆红素摄取的 有效性取决于
肝细胞膜上特异的载体蛋白
肝细胞内Y蛋白和Z蛋白两种受体蛋白
以“胆红素-Y蛋白”(胆红素-Z蛋白) 形式送至内质网。 这是一个耗能的可逆的过程。
部位:滑面内网质
2022年医学院生化课知识点汇总-17章 肝生物化学
第17章肝的生物化学学习要求1. 掌握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掌握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胆汁酸代谢、胆色素代谢。
2. 熟悉高胆红素血症与黄胆。
3. 了解肝生化与临床的关系和肝功能检查原则。
基本知识点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特点,赋予了肝复杂多样的生物化学功能。
肝不仅是物质代谢的中枢,而且具有生物转化、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肝通过肝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
肝在脂类代谢中占据中心地位。
肝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协助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肝是体内合成甘油三酯、磷脂与胆固醇的重要器官.肝能合成VLDL、HDL,参与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转运.肝是氧化脂肪酸并产生酮体的器官.肝是除支链氨基酸外所有氨基酸分解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氨在体内合成尿素的主要场所。
肝在维生素的吸收、储存、运输和代谢转化方面起重要作用。
肝还是许多激素灭活的场所。
肝通过生物转化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改造,提高其水溶性和极性,有利于从尿液和胆汁排出。
肝的生物转化第一相包括: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第二相包括结合反应,并具有转化反应的连续性、反应类型的多样性和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特点。
胆汁是肝细胞分泌的兼具消化液和排泄液的液体。
作为胆汁主要成分的胆汁酸是胆固醇的代谢产物,是肝清除体内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胆汁酸有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之分。
初级胆汁酸包括胆酸和鹅脱氧胆酸。
初级胆汁酸经肠菌作用生成次级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
胆汁酸还有游离型和结合型之分。
结合型胆汁酸是游离胆汁酸和甘氨酸或牛磺酸在肝内合成的产物。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库反复利用以满足脂类消化、吸收的需要。
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产物。
胆色素主要来自衰老红细胞内血红素的降解。
血红素加单氧酶和胆绿素还原酶催化血红素经胆绿素生成胆红素。
胆红素为脂溶性,在血液中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
在肝细胞胆红素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水溶性的胆红素,后者由肝主动分泌,经胆管排入小肠。
在肠菌酶的作用下,胆红素被还原成胆素原。
肝的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复习提要
肝的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复习提要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具有极其复杂和多样化的生物化学功能。
在生物化学的学习中,理解肝脏的生物化学过程对于掌握整体的生理代谢机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肝的生物化学相关知识的复习提要。
一、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糖代谢肝脏在维持血糖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肝脏通过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或者将其转化为脂肪酸,进而合成甘油三酯储存。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同时肝脏还能通过糖异生途径将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化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2、脂类代谢肝脏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场所。
它能合成和分泌胆汁酸,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肝脏能够合成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同时也能对脂类进行分解代谢,将脂肪酸氧化分解为乙酰辅酶 A,为机体提供能量。
此外,肝脏还参与脂蛋白的合成和代谢,调节体内脂类的运输和分布。
3、蛋白质代谢肝脏是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重要器官。
它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
同时,肝脏也能对氨基酸进行代谢,通过转氨基作用和脱氨基作用,将氨基酸转化为酮酸和氨。
氨在肝脏中经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排出体外。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生物转化是指机体将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水溶性,使其易于排出体外的过程。
肝脏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
1、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包括第一相反应和第二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使非营养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暴露出某些极性基团。
第二相反应是结合反应,将第一相反应产生的极性基团与某些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等)结合,进一步增加其水溶性,利于排出。
2、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疾病、遗传因素等。
例如,新生儿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尚未完善,老年人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会有所下降。
三、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1、胆汁的成分和作用胆汁主要由水、胆汁酸、胆色素、胆固醇、磷脂等组成。
【高中生物】肝的生物化学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
(生物科技行业)肝的生物化学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第一节肝的物质代谢特点一、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1.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从而保障全身各组织,特别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2.机制: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控下,肝通过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及糖异生作用来实现对血糖的调节。
1)当血糖浓度增高时(如进食后),血中葡萄糖在肝中合成肝糖原储存,使血糖保持正常水平。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如饥饿时),肝糖原迅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以补充血糖,从而防止血糖降低。
在饥饿10多小时后,绝大部分肝糖原被消耗,此时糖异生作用成为肝供应血糖的主要途径。
故肝病时容易导致血糖含量变化,可以引起肝源性低血糖症,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
二、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1.作用:肝脏在脂类消化、吸收、转运、分解和合成代谢中都有重要作用。
2.机制:1)肝细胞可将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盐,随胆汁排入肠腔,可乳化脂肪,以利于脂类消化和吸收。
肝病或胆道阻塞时,脂类消化吸收障碍,可产生厌油腻和脂肪泻等症状。
2)血浆中的VLDL主要在肝细胞合成,它在血浆中可转化为LDL。
HDL也主要在肝细胞合成。
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转运形式,故肝脏积极参与体内各种脂类的转运和代谢。
3)甘油三脂在肝分解代谢十分活跃。
如脂肪酸在肝旺盛地进行β-氧化分解,且因其特有的酮体合成酶系,将之转变为酮体,并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肝外组织,供大脑、肾、心脏、骨胳肌等组织氧化利用获取能量。
4)肝脏是合成脂肪、胆固醇、磷脂旺盛的器官。
磷脂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肝功能障碍或磷脂合成原料缺乏时,肝细胞合成磷脂减少,肝内脂肪运出障碍,过多的脂肪存积在肝细胞内而形成脂肪肝。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1.作用:肝活跃地进行着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
2.机制:肝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肝除合成其本身所需的蛋白质外,还能合成大部分血浆蛋白。
血浆中的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多种载脂蛋白在肝脏合成。
肝功能和生物化学
■ 电泳后可分出至少五个区带,从阳极开始依次为:
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 血清蛋白电泳方法有多种(醋酸纤维素膜法和琼脂糖凝胶法多用) ■ 电泳结果常用光密度计扫描图表示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扫描图
ALB/GLB(A/G)比值 1.5-2.5 : 1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3
[临床意义]-1
■ 血清TP和A/G比值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主要反映肝实质细胞的储备功能
■ 血清TP和A/G比值检测主要用于反映慢性肝损害 急性或局灶性肝损害时它们多为正常
■ 因为肝脏有很大的代偿能力而且白蛋白半寿期较长, 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病程后才能出现 血清TP和A/G比值的变化
参考值:HbA1c
4~6 %
HbA1
5~8 %
意义 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长期控制良好观察指标
筛查糖尿病: HbA1 <8 %,可除外糖尿病
预测血管并发症
鉴别高血糖:糖尿病高血糖GHb水平升高
应激高血糖GHb水平正常
二、血脂和脂蛋白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 肝脏所含酶种类达数百种,但常用于临床诊断的酶主要有
十几种
■ 肝脏的一些病理状态常导致一定的酶的血清浓度发生变化 根据酶活性测定可以对肝脏的某些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 病情观察、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 CONHCH2CH2SO2H
牛磺鹅脱氧胆酸
OH
次级胆汁酸的生成与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甘氨胆酸 肠
牛磺胆酸 道 肠菌 胆酸
肠菌 脱氧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 水解 鹅脱氧胆酸 还原 石胆酸
牛磺鹅脱氧胆酸
肠肝循环
次级胆汁酸
大部分通过主动重 吸收经门静脉入肝
一部分通过被动重
随
吸收经门静脉入肝
粪
便
排
出
HO COOH
二、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一)排泄功能 肝脏能分泌胆汁,很多代 谢物可随胆汁通过胆道排入肠道而排泄。如胆 汁酸、胆红素、氨等物质。
1.胆汁酸代谢 (1)胆汁:由肝细胞分泌的液体,正常人 每天分泌量500~1000ml,称为肝胆汁。进入胆 囊后水分被重吸收而浓缩,称为胆囊胆汁。胆 汁中含有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 粘蛋白、酶、尿素和无机盐等物质。其中胆汁 酸盐占固体成分50%以上。
胆红素 肾
胆素原
胆素
尿
小部分 大部分 胆素原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少量
肠道
胆素
胆素原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粪便
胆红素
次级胆汁酸
HO COOH
7-脱氧
HO
胆 酸 OH
HO
脱氧胆酸
COOH
HO
OH 7-脱氧 HO
鹅脱氧胆酸
石胆酸
COOH
胆固醇
结合胆汁酸
(合成0.4~0.6g/d 代谢池3~5g)
(肝) (胆道)
(门静脉)
胆汁酸重吸 收>95%
被动重吸收
排泄
(0.4~0.6g/d)
主动重吸收
(小肠)
(大肠) 水解、脱羟 (肠菌)
经门静脉入肝
大部分又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肠肝循环
少部分进入体循环通过肾随尿排出
胆素原 O2 0.6~4mg
胆素
单核-吞噬细胞 血红蛋白
珠蛋白
血红素
CO O
Fe NADPH
胆绿素
血液
胆红素-清蛋白 复合物
清蛋白
肝细胞
胆红素
胞液
Y蛋白 Z蛋白
胆红素-Y蛋白 胆红素-Z蛋白
内质网
UDPGA UDP
NADPH
胆红素
水溶性,不能进入
(2)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 细胞内,也不透过
肾小球
清蛋白
血液
胆红素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
未结合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①限制了胆红素自由通过细胞膜,免除 了对细胞的毒害作用。
②增加了水溶性,有利于在血液中的运 输。
(3)肝脏在胆红素代谢中的作用
Y-蛋白 Z-蛋白
未结合胆红素
肝细胞 摄取
一、肝结构的特点
(一)肝具有双重的血流输入系统
即门静脉和肝动脉。门静脉是肝的功能 性血管,它汇集了胃肠、脾及胰腺的静脉血 流入肝,给肝带来肠道吸收的大量营养物质 和腐败物。门静脉血占肝总血量的75%。肝 动脉是肝的营养性血管,给肝带来大量的氧 气,同时也带来肝外组织代谢产生的大量废 物,其血流量占肝总血流量的25%。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2. 胆红素代谢 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分 解代谢的产物,主要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 素原和胆素,主要随胆汁排泄。
(1)胆红素(bilirubin)的生成
珠蛋白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衰老RBC(肝、脾、骨髓) 血红蛋白
血红素
Hale Waihona Puke 血红素加氧酶胆绿素还原酶
胆绿素
CO Fe
脂溶性,可进入细胞 产生毒害
含有大量的溶酶体和高尔基复合体。促 进对吞噬产物的分解和一些蛋白质的加工与 成熟。
还有过氧化物酶体,能分解代谢中产生 的过氧化氢,减轻活性氧的损伤。
(四)肝细胞的再生
肝细胞是体内唯一具有再生能力的实质 细胞,而且再生能力很强。新生肝细胞的来 源有两种:
1.由已分化的肝细胞增殖而来。
2.由未分化的小叶内胆管上皮细胞分裂 而来。
生物化学检验
主讲:钱静
第十二章 肝功能检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第三节
某些肝疾病 的临床生化 肝功能试验
第四节 肝功能试验 选择原则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 肝功能试验的意义及评价,赖氏法、速率法 测定ALT,改良J-G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测定胆红素 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熟悉 金氏法、速率法测定ALP,GGT测定方法、 酶比色法测定血清胆汁酸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主要 临床意义。
由于肝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所以轻 度的损伤,难以通过肝功能试验检测出来。
(三)肝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特点
①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 ②细胞膜具有较高的通透性 ③肝细胞中亚细胞结构丰富 ④肝细胞含有丰富的酶系
(四)肝细胞的再生
新生肝细胞的来源 ①由已分化的肝细胞增殖而来 ②由未分化的小叶内胆管上皮细胞分裂而来
肾脏(尿)
营养物质和腐败物 门静脉 (功能性血管)
肝动脉 (营养性血管) 氧气和肝外组织代谢废物
肝脏
体循环
肝处理后的代谢物 肝静脉 下腔静脉
胆道
肠道
胆汁酸盐和代谢产物
(三)肝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特点
肝细胞中亚细胞结构丰富。
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 使肝脏能量供应充分,并大量合成蛋白质和 脂类。
胆汁既是一种消化液,也是排泄液。
初级胆汁酸的生成
胆固醇
甘氨酸 牛磺酸
7α-羟胆固醇
复杂反应
胆酸 鹅脱氧胆酸
甘氨胆酸 牛磺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 牛磺鹅脱氧胆酸
初级游离胆汁酸
胆汁
肠道
胆道
初级结合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
HO COOH
COOH
HO 胆 酸 OH
HO
OH
鹅脱氧胆酸
CONHCH2COOH
HO 甘氨胆酸OH
(二)肝具有双重输出系统
即血液输出系统和胆道输出系统。
血液输出系统是指肝静脉,出肝后经下 腔静脉与体循环相通,使经肝处理后的代谢 物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胆道输出系统是指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通 过胆道排入肠道,随胆汁排出的有胆汁酸盐 和一些代谢产物。
(一)肝脏具有双重的血流输入系统
(二)肝脏具有双重的输出系统
Y-蛋白-胆红素 Z-蛋白-胆红素
UDPGA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随胆汁排入肠道
转化
结合胆红素
排泄
直接胆红素
水溶性,不通过 细
胞膜,可通过肾小球
(4)胆红素在肠道的变化及肠肝循环
结合胆红素 肠道 胆素原
细菌 还原
大部分随粪便排出80%~90%
胆素原 O2
胆素
40~280mg
少部分被重吸收10%~20%
了解 肝脏的结构特点及生物化学功能,某些肝病 的生物化学。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脏病变会 引起多种功能的障碍,临床上常通过一些试验来 了解肝功能,帮助对肝胆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 及疗效观察,这些试验统称为肝功能试验。
第一节 概 述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成人肝脏占 体重的2%,约1.2~1.5kg。它几乎参与了体内各 种化学反应,如分泌、排泄、解毒以及各种物质 代谢过程,故肝脏有 “物质代谢中枢”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