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文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批评
代表人: 赛义德(美籍巴勒斯坦裔学者): <东方主义> <文化与帝国主义>和 <世界•文本•批评家> 斯皮瓦克(美籍印度裔学者): <在他者的世界><后殖民批评家> 霍米•巴巴拉(美籍波斯裔学者): <后殖民与后现代>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批评
二 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独特的身份:后殖民社会环球移动人士: “大多数人只要知道一个文化、一个环境、 一个家庭,流亡者至少知道两个;这种多重视野 产生一种觉知……而这种觉知是对位的. …… 流亡是过着习以为常的秩序之外的生活.它是 游牧的\去中心的\对位的.” -----<寒冬心灵>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2 从时间上设定了西方文化中心的地位: 古希腊城邦------罗马帝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欧美资本主义------西方经典文化 3 西方中心主义抱有西方文化普遍化情结,试 图使西方文化成为一种隐形规范.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亨廷顿提出了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文明冲 突论”: (1)八个文明: 西方文明(欧陆和北美) 、儒家文明、日本 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 教文明、拉美文明、非洲文明.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2)未来的冲突是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文明冲 突: A、伊斯兰文明的挑战.基督教和伊斯兰文 明之间的冲突:海湾战争 B、儒家文明的挑战.以中国为核心的华人实 体(香港、台湾、新家坡、韩国、越南等) 在经济上的崛起. “中国威胁论”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C 、处于夹缝中国家的挑战. 亨廷顿认为构成对西方文明的主要挑战是 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批评
一 后殖民主义文论简介: 兴起于20世纪末的西方学术界,迅速得到 第三世界国家学者的呼应,成为一种全球化的 文化思潮. 目的是为了解构全球文化上的西方中心主 义,解构西方的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批评
“后殖民主义诸种理论,旨在考察昔日欧洲帝 国殖民地的文化(包括文化、政治、历史等), 以及这些地区和其他各地的关系.其方法多样, 大多采用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 的方法,接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文化霸权的 实质,探讨‘后’殖民时期东西方之间由对抗 到对话的新型关系.”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东方主义”: 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话语结构,一种权力 运作.西方中心话语建构了一个全球规模的文 化秩序等级结构,通过文化、历史、学术著作 等描写的东方形象为其帝国主义的政治 、军 事 、统治服务.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从空间上把世界划分为欧美(作为世界的中 心和唯一的意义源泉)和剩下 的其它地区(全 部笼罩在黑暗愚昧的阴影中). “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西方是 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正常的’,而且西 方以这种宰制的架构来围堵、再现东方.”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赛义德的文化观: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中.大量 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压力撕扯 着它刚刚被人认识到、基本上还未得到解释 和理解的躯体.”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既不赞同为了美化“西方主义”来对抗 “东方主义”,也不赞同民族主义式地对抗西 方文化霸权,而倡导一种交流对话和多元共生 观念,超越东西方对立的基本立场,解构这种 权力话语神话,从而使二者具有文化互渗与共 生的新型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本质上: 在西方的东方主义者看来,东方的贫弱只是验证 西方西方强大神化的工具. 与西方对立的东方文化视角的设定,是一种文化霸 权的产物,是对西方理性文化的补充. 它实际上制造了有利于西方文化扩张、经济掠夺 的“帝国语境”,从而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每一个欧洲人,无论他就东方说些什么, 他最终还是个种族主义者、帝国主义者、地 道的种族中心论者.”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三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同样回答“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或“西方文 化与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后冷战关系. 以西方中心论出发,维护西方中心话语和文 化优势地位. 设想一种“地缘政治制图学”来规划新的世 界地图.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当代世界图景模式: 1 “一个世界范式”,即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的 问题. . 2 “两个世界的范式”,即把世界分为两相对立 的文化霸权模式. 3 “三个世界模式”,即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 第三世界国家.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二 霍米•巴巴拉的“文化定位”论 后殖民话语: 是殖民者的语言和文化对殖民地文化和语 言进行的渗透,这使得被殖民地的土著不得不 以殖民者的话语方式来确认自我“身份”,从而 在一种扭曲的文化氛围中,完成了心理、精神 和现实世界的被殖民过程.
第十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第三世界的学者如何应对后殖民话语的侵蚀? “文化定位”: 既不是定位在后殖民宗主国的文化的普遍性意义 上,也不是完全定位在抹平差异的所谓多元话语的问 题上,而是定位在“处于中心之外”的非主流的文化疆 界上. 通过各种文化之间的对话、交谈和商讨,使文化 权力在双方之中达到一种均衡的发展和认同,并达到 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