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辩证之表里辨证
中医基础理论--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 的纲领。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 表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浮脉,苔
薄白。 表证护治原则:辛散解表。 里证临床表现: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
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 热,自汗盗汗等 护治原则:补需扶正 实证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 躁,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 实有利,舌苔后腻等。 护治原则:泻实祛邪
阴阳辨证
阴阳是概括病症类别的一对纲领,是八纲的总纲。 阴虚症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五
心烦闷、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等。 护治原则:养阴清热 阳虚症临床表现:畏寒、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自汗、
为主要表现,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 程较长。 里证护治原则:以合里概括。
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寒症临床表现: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
暖、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 苔白而润,脉迟或紧。 护治原则:温以祛寒 热症护治原则:清热泻火
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正邪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症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
中医八纲辨证汇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八纲辨证汇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展开全文八纲辨证汇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什么意思?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辨证中最主要部分,通过临床,为运用四诊,掌握病情,按照疾病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把已发现的证候分为八类(八纲),各类全有它的代表性,用以确定疾病的属类,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再予处方、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在内伤杂病里以脏腑辨证属纲领;在外感病中,伤寒部分用六经辨证方法;温病部分就要用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了.疾病的发展一般直接影响机体的变化,所以症状、舌苔与脉象等都可以用八纲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病变的性质,病位的浅深,邪正的盛衰,以推断预后和转归.当然八纲的运用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互为因果,互有联系,依据正邪交争的情况总结出来的.下面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个辨证来说说:一、阴阳辨证阴阳,是一切事物本身存在的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在八纲中表、热、实为阳证;里、寒、虚是阴证.因此,阴阳实际上就是八纲中的总纲领.凡阳证病人多热多实;阴证病人多虚多寒了.1、阴证从望诊可以看出,病人面色暗淡,精神萎靡不振,疲倦无力,举动迟钝,喜锩卧,愿意安静,很少讲话,声音低微,怕冷,喜暖,四肢清冷,口淡,不欲饮水,大便溏软或稀,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质淡体胖且嫩,脉象沉迟无力等都属阴证.2、阳证病人面色赤红,目光炯炯,高热口渴,举动轻捷,神烦着急,口唇焦干发裂,言语响亮有力,呼吸气粗,大便干燥味臭,小便赤热,舌质红绛,苔黄且厚,脉象浮洪滑数按之有力等,这都属于阳证.二、表里辨证表里是病变的部位浅深的概念,凡是六淫外邪侵犯人体,发病初期,外邪还在皮毛的为表证;外邪内传入里及病邪自内产生,都要算是里证.1、表证六淫伤人皮表,患者头痛怕冷,鼻塞涕多,体痛无汗(或有汗),大便尚正常,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浮数等皆属表证.2、里证病变入里或病由内发的疾病全叫里证.外感内传入里,如伤寒阳明腑证,身热汗出,心烦,腹胀满拒按,大便干燥,谵语,脉实有力;或温病邪热内陷心包,神昏谵语,烦渴欲饮,脉洪大者;若由气血不足,五脏虚损及七情内伤的疾病全属里证.三、寒热辨证寒热,是突出表现在病情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寒证,是机体受寒而致病的,多表现功能方面衰退;相反,若是受了热邪的多表现功能方面亢盛.1、寒证面色苍白,四肢冻冷,口不渴而饮热,疲倦无力,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舌质淡苔滑润,脉象沉迟等.2、热证发热不怕冷,怕热,心中烦,口干渴,欲喝冷水,小便赤热,大便干燥味臭,面红唇焦,舌红苔黄起刺,脉象洪数等.四、虚实辨证虚指正气虚,实指病邪实.一般说来,凡体壮初病多为实证,体弱久病多属虚证.1、虚证从形体上看来是虚弱的,面色恍白,指爪不荣华,气短,行动作喘,说话声音低弱,嗜好卧睡,饮食量少,没有精神,胆怯健忘,泄泻带有不消化的食物,手足冰冷不温,头晕协心慌,失眠盗汗,舌胖嫩白润,边有齿痕,脉象微弱无力等.2、实证一般常见的有表实证及里实证两种.(1)表实证是由外邪闭遏表皮,肺气不能宣通,证见身热怕冷,体痛无汗,脉浮等.(2)里实证属热的,有面色红、出气粗、身热、烦躁、谵语口干,腹胀拒按,大便数日不通,出虚恭恶臭,小便赤热味臊,舌苔黄厚,脉多数实有力等.里实证属寒的,可见腹胀拒按,四肢逆冷,脉象沉迟,舌苔白滑腻等,当用温下方法.上面所讲的八纲,为了清楚起见就桉条区分,当然,是不能独立的看待,必须互相结合起来,分清主次,仔细推敲,才能很好地运用于临床.具体在病人身上,往往是表里俱虚、俱实,或俱寒与俱热,又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或表虚里实及表实里虚等。
中医护理 八纲辨证之表里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之表里表里是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
一般地说,皮毛、肌肤和浅表的经属表;脏腑、血脉、骨髓及体内经络属里,表证,即病在肌表,病位浅而病情轻;里证即病在脏腑,病位深而病情重。
1)表证: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
一般为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后,邪留肌表,出现正气(卫气)拒邪的一系列症状,多为外感病初起阶段。
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和病情轻的特点。
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初起阶段。
表证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舌苔薄白,脉浮为基本证候,常兼见四肢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分,正气抗御外邪的能力有强弱不同,表证又分为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证。
表寒证以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明显,无汗,流清涕,口不渴。
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为主证。
寒邪束于肌表或腠理,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邪气侵犯体表经络,致卫气营血运行不畅,故头身肢体酸痛。
正邪相争于表,故脉浮。
治则为辛温解表。
表热证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喉疼痛,有汗,流浊涕,口渴。
舌质稍红,苔薄白不润,脉浮数为主证。
邪正相争于表,故发热,恶寒。
热邪犯卫,汗孔失司,则汗外泄。
热伤津而口渴。
热邪在表,故脉浮数。
治则为辛凉解表。
表虚证以表证而恶风,恶寒有汗。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而无力为主证。
体质素虚,卫阳不固,故恶风,汗出,脉浮而无力。
治则为调和营卫,解肌发表。
表实证以发热、恶寒、身痛、无汗。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有力为主证。
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肌表汗孔固密,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脉浮而有力。
治则为辛温解表。
辨别表寒证与表热证,是以恶寒发热的轻重和舌象脉象为依据。
表寒证是恶寒重发热轻,表热证是发热重恶寒轻,表寒证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表热证舌苔薄白而不润,脉浮数。
此外,风寒之邪可以郁而化热,由表寒证变成表热证,外邪侵入肌表后容易入里化热,表寒证(或表热证)可以转化为里热证。
八纲辨证知识
病程 形体 神情 虚证 长
声 息
疼痛 喜按
二 便 大便稀溏 小便清长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 象 舌淡嫩, 少苔
脉 象 细弱
消瘦 精神 气弱懒言 萎靡 壮实 精神 声高息粗 兴奋
实证 短
拒按
舌质苍老, 实而有力 舌苔厚腻
第6章 辨证
第1节 八 纲 辨 证
四、阴阳 (一)阴证 1.阴证的定义:凡是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如里证、寒 证、虚证可概括于阴证的范围。临床上主要指虚寒证。 2.阴证的辨证要点: 以虚寒证的表现为主。精神萎靡,气短声低是虚证的表现;畏寒肢冷, 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是里寒证的表现;舌淡胖嫩,脉迟弱均为 虚或虚寒的舌脉。
第6章 辨证 二、寒热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面色 四肢 寒热
第1节 八 Leabharlann 辨 证渴饮情况大便
小便
清长 短赤
舌 象
舌淡苔白润 舌红苔黄干
寒证 苍白 不温 怕冷 不渴或热饮不多 稀溏 热证 红赤 温热 发热 口渴喜冷饮 秘结
第6章 辨证
第1节 八 纲 辨 证
三、虚实 (一) 虚证 1.血虚证 (1)血虚证的定义:是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 织而表现的证候。 (2)血虚证的辨证要点 ①有失血过多,或劳神耗损,或生血不足等导致血虚的原因存在。 ②以面、眼睑、唇、舌、爪甲的颜色淡白和脉细无力为基本表现。 ③全身常呈现虚弱的状态,且常伴眩晕、多梦,妇女月经量少色 淡等血失充养的症状。
第6章 辨证
第1节 八 纲 辨 证
三、虚实 (一) 虚证 4.阳虚证 (虚寒证) (1)阳虚证的定义:是指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所表现的证候。 (2)阳虚证的辨证要点: ①以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为主要病理机制。 ②除见气虚表现外,以畏寒肢冷,面色淡白,痛处喜温喜按,尿 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八纲辨证
三、 寒热鉴别要点
寒热 四肢 舌象 口渴 二便 脉象
第三节
虚实辨证
虚实是概括正邪盛衰的一对纲领
一、 虚证
[致病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失养 [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
二、实证
[致病因素] 邪气亢盛,正气不衰 脏腑功能失调,病理产物
三、鉴别要点
体质 语声 呼吸 病因 精神 舌象 病程 疼痛 脉象
八纲辨证
八纲
表 里
寒 热
虚 实
阴 阳
八纲辨证 在四诊资料基础上,运用八纲的理 论对病情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 出证候的思维过程 八纲辨证的作用 是一切辨证的总纲
第一节 表里辨证
病位
表里
病势
一、表证
[致病因素] 多感受六淫之邪 [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恶寒发热 ---- 外邪束表 卫气被遏 头身疼痛 ---- 邪阻经络 鼻塞流涕 咽干喉痒 咳嗽 脉浮 ---- 外邪袭表 肺气不宣 舌淡红苔薄白
二、里证
[致病因素] 外邪不解,内传入里 外邪直中脏腑 七情内伤
三、半表半里证
[致病因素] 外邪不解,尚未入里 里邪透表,尚未至表 [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寒热往来 ---- 正邪相争 胸胁苦满 口苦咽干----肝胆经气不利 心烦 ---- 邪扰心神 喜呕 不欲饮食 ---- 胃失和降 目眩 ---- 少阳风火相煽 脉弦 ---- 肝胆为病
第四节 阴阳辨证
阴阳是概括疾病类别的 一对纲领
一、阴证 属性范畴 ---- 寒证 里证 虚证 二、 阳证 属性范畴 ---- 热证 表证 实证
三、 阳虚证
[致病因素] 病久伤阳 年老体衰 [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畏寒肢冷 口淡不渴 小便清长 大便稀溏 面色淡白 舌淡苔滑 脉迟无力
中医诊断_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
病例分析
主诉:发热、咳嗽三日,加重一日 八纲结论:里证,实证,热证,阳证 证名:痰热壅肺证
表里辨证
病例分析
辨证分析:本证病初为表寒证,后因风寒之邪 化热入里而成里实热证。热邪炼液为痰,痰热 壅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喘胸闷, 痰多黄粘。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壮热;热 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津则口渴。肠道失 润则便秘,小便化源不足则小便短黄。舌红苔
病例分析
张某,女,24岁。感冒4日,形寒,头 痛,咳嗽甚轻,因此未经治疗。忽觉胸胁微 痛,呼吸不畅,偶叹长气,且有泛漾感。我 诊其脉浮滑而数,舌苔薄腻淡黄,时值初秋, 数日来未曾出汗,偶觉身热亦不以为意。
选自《谦斋医学讲稿》
表证
病例分析
辨证:为风寒之邪挟湿内郁,不从表解,
有内传之势。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寒热辨证
实热证
• ①心火亢盛证
表现: 心胸烦热,夜不能眠,面赤口渴,溲黄便干, 舌尖红绛,或舌体生疮,腐烂疼痛,脉数有力。
代表方: 黄连上清丸
• ②小肠实热证
表现:心烦口喝,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 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代表方: 导赤丸
寒热辨证
实热证
• ③热邪壅肺证 表现: 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促,壮热口渴,烦燥不安,甚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证
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 人参汤主之。
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
(二)寒热转化 寒证化热 热证化寒
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
(三)寒热真假 “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火极似水”“水极 其产生机理是疾病的严重阶段,阴阳平衡严
八纲辨证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脏腑症状 (二)里证 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 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 证候。
无恶寒发热同见
里证
非表即里凡不是表证(及半表半里
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可纳入里证的范
畴。
里证
里证的成因:
外邪袭表 表证不解 外邪 情志内伤 饮食劳倦 直接损伤脏腑气血 直中 病邪传里 脏腑 里 证
实证
实证——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 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 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风
寒 火 暑 燥 疫疠 湿 虫毒
脏腑功能失调,病理产物停留 饮 水 湿 气滞 脓 宿食 瘀血
痰
外邪侵入人体
实证
新起、暴病—“急者为虚”、“入者为实”
病情急剧
体质壮实
虚证
第一节
一、表里辨证 (一)表证
八纲基本证候
发热 头 痛 流涕 咳、 喘 浮脉
喷 嚏 鼻塞 咽痒 痛 淡红舌薄苔
恶寒
第一节
一、表里辨证 (一)表证
八纲基本证候
外感病初期
起病急
表证
病位浅
病程短
表证
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
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脉浮……
病位——皮毛、肌腠、经络 多是实证,容易治愈 表证≠皮毛的病变
证候错杂 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
第二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三、证候真假 证候真假——疾病发展过程中病理现象与病理 本质统一性的两种情况。
寒热真假 真寒假热证 真热假寒证 真实假虚证
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证
第二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2018年中医基础知识八纲辨证-文档资料
所形成的各种 临床证候的概括
临床表现
常见的主要有: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 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 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脉实有力。
感邪性质的差异 致病的病理因素不同 病邪侵袭、停积部位的差别
证候表现各不相同 很难以哪个症状 作为实证的代表
卫气受遏,失其“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 肌表不能得到正常的温煦——恶风寒
邪气郁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头身疼痛
证候分析
肺主皮毛,鼻为肺窍,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 内应于肺,肺失宣肃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咳嗽等症状
邪未入里,舌象尚无明显变化——薄白苔 外邪袭表,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脉浮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 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 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八个方面证候 其实,它们并不是完整而具体的证,
只是对病情的大体分类而已。
一、表里辨证
任何疾病的辨证,都应分辨病位的表里, 而对于外感(热)病来说,其意义则尤为重要。
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它可说明 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 从而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
具体的说: 热证——指一组有热象的症状和体征; 寒证——指一组有寒象的症状和体征。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一)寒证
基本概念: 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 导致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 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病因:多因外感阴寒邪气, 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 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
表证的共同特征
感受六淫、疫戾 新起恶寒、或恶寒发热并见, 脉浮,舌苔没有明显变化 内部脏腑症状不明显
第五章 八纲辨证
3. 半表半里证
概念 病因
指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 未至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乊间所表现的证候
邪犯少阳 邪正相争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不欲饮食 口苦,咽干,目眩 经气不舒 胆热循经上冲
临床表现
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证候特点
起病急,病程长,既非表证,亦非里证
4.表证、里证的鉴别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证候相兼 在疾病过程中,不存在对立关系的两
纲或两纲以上证候同时出现。
证 候 真 假
八纲中性质相反而又相互对立的两纲证 候同时出现,其中一方为疾病的本质,属 病变乊本,为真象,另一方与疾病本质属 性相反,属病变乊标,为假象。
在一定条件下,八纲中相互对立的两纲证 候向对方转变,使变化后的证候性质与原 证候转化 有证候性质相反。
口和 不渴 渴喜 冷饮
小便清长 清 大便稀溏 稀
舌淡苔白润 脉迟或紧
热 红 证 喜凉 温热 赤 恶热
小便短赤 稠 大便干结 浊
舌红苔黄燥 脉数
三、虚实辨证
概念 虚实是反映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概括说 明了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和致病邪气 的盛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虚实辨证可了解机体邪正的盛衰,为治疗 提供依据。实者宜攻,虚者宜补。
病本热证, 后变寒证, 如高热病人,因汗出不止,阳从 热证 寒证出现而 汗泄,而见体温骤降,四肢厥冷,阳气耗伤,正不敌 化寒 热证消失的 面色苍白,脉微欲绝乊虚寒象。 邪,病情恶化。 证候。
具体性 皮毛肌 脏腑 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 腠经络 骨髓 属里,病较深重。说明外感病病 气血 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趋势。 表里辨证内容 表证
里证
半表半里证
鉴别
八纲辨证
(二)阴阳辩证的特定内容 主要有:阳虚证、阴虚证、阴盛证、 阳盛证、亡阳证、亡阴证。
1、阴盛证
(1)概念:指寒湿等阴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实寒证 候. (2)临床表现:恶寒喜暖、四肢不温或冷痛等.
2、阳盛证
(1)概念:指阳热之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实热证 (2)临床表现:壮热恶热、口渴喜冷饮,面红 目赤等。
(三)虚实转化
虚实转化:指疾病的虚实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 发生转化,提示邪与正之间的盛衰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 1、实证转虚 ⑴ 含义:先有实证,后出现虚证 ⑵ 形成原因:因邪气久留,或失治、误治,损伤人体正气而 致 2、虚证转实 ⑴含义:是指在原有虚证的基础上转化为以实证为主要矛盾 或主要矛盾方面的证候。 ⑵形成原因: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导致痰湿水饮、瘀 血等病理产物停积于体内,成为因虚致实。
3.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
临床上辨别寒热真假,一般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脉象的有力与无力 (2)舌质的淡与红、舌苔的润与燥 (3)口渴与不渴,喜热饮与冷饮 (4)胸腹是否温暖 (5)小便的清与黄 (6)欲不欲盖衣被 总之:假象多出现在疾病的极期危重阶段,而真象多贯穿疾 病的全过程,假象多见于四肢,肌肤和面部,其表现多局限、 短暂。
四、阴阳辩证
(一)阴阳是辨证的纲领
阴阳是证候分类的总纲,是辨证归类的最高 纲领。 阳 证:
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 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 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
Hale Waihona Puke 阴 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 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 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
胸胁苦满
不明显 多弦脉
中医的八纲辨证
妈妈小儿推拿网络培训中医八纲辨证一、八纲的概念概念: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第一节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一、表证初期阶段。
二、里证表证里证的鉴别表证里证寒热情况恶寒发热并见但发热或单畏寒脏腑症状不突出突出妈妈小儿推拿网络培训病程的长短短长舌象、脉象舌象无明显变化,脉浮沉舌象有明显变化,脉♥ 第二节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 调经论》“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
”一、寒证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自身阳虚----虚寒• 冷:恶寒、畏寒、肢体发凉、冷痛喜温喜按• 白:面色晃白、舌、苔、痰、带下色白• 稀:痰、涎、唾、带下,脓液清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润:舌苔润滑,皮肤润泽,口不渴• 静:好卧懒动,少言寡语,脉象沉迟二、热证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实热阴虚生内热--虚热临床表现• 热:发热,喜凉恶热• 黄:痰、尿、苔、带下色黄,面、舌色赤妈妈小儿推拿网络培训• 稠:痰、涕、涎、带下粘稠• 燥:口、舌、鼻、目干燥,舌苔少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动:躁动不安,善言好动,脉数等五、表里与寒热的关系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咽痛,流浊涕,咳黄痰里寒证: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里热证:面红身热,喜饮冷,小便短黄,大便结第三节虚实辨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素问• 通评虚实论》一、虚证1234二、实证12自外而来:外邪入侵人体;六淫疫疠有内而生:内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食积等。
妈妈小儿推拿网络培训3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四、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一表虚证:发热,汗出,恶风(二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三里虚证:(气血阴阳的虚损(四里实证:(实热、痰饮、瘀血、水肿(五虚寒证:畏寒肢冷,少气乏力,小便清长,舌质淡嫩,脉沉迟无力(六虚热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七实寒证:面色苍白,腹部冷痛,口淡舌苔白润,脉紧(八实热证:壮热,满面通红,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滑数实第四节、阴阳辨证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阳证--表、热、实阴证--里、寒、虚一、阴证与阳证(一阴证1、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的里、寒、虚证。
中医学 “八纲辨证”——表里辨证
中医学“八纲辨证”——表里辨证一、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外内、浅深的两个纲领。
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属表,筋骨属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等。
一般而论,身体的皮毛、肌在外,属表;血脉、骨髓、脏腑在内,属里。
但是临床辨证时,一般把外邪侵犯肌表,病位浅者,称为表证;病在脏腑,病位深者,称为里证。
表、里证的辨别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不能把表、里简单地理解为固定的解剖部位。
二、表证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证。
1.证候表现: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2.证候分析:外邪袭表,正邪相争,阻遏卫气的宣发、温煦功能,故见恶寒发热;外邪束表,经气郁滞不畅,不通则痛,故有头身疼痛;肺主皮毛,鼻为肺窍,皮毛受邪,内应于肺,鼻咽不利,故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肺气失宣,故微有咳嗽、气喘;病邪在表,尚未入里,舌象没有明显变化,故舌淡红,苔薄;正邪相争于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因外邪有六淫、疫疠的不同,所以表证的临床表现可有差别,一般以新起恶寒,或恶寒发热并见,脉浮,脏腑症状不明显为共同特征。
表证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表证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不能简单地将表证理解为就是皮肤等浅表部位的病变,也不能机械地以为皮毛的病变就定是表证三、里证里证是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以脏腑受损或功能失调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1.证候表现:里证的范围极为广泛,其表现多种多样,概而言之,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一般都属里证的范畴。
其表现特征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2.证候分析:形成里证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气血,或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出现各种证。
八纲辨证简表
八纲辨证简表
"八纲辨证" 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个基本理论。
八纲分为表里、寒热、虚实、脉象等八个方面,通过对这八个方面的辨证,中医师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八纲辨证表格示例:患者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诉: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脉象辨证:
五、舌象辨证:
六、情志辨证:
七、饮食辨证:
八、病程辨证:
初步诊断与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
这是一个简单的八纲辨证表格,用于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对八纲的初步辨证情况。
在实际中医诊疗中,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舌象等详细信息进行更为深入的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但发热或但畏寒--------里证
舌脉:
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舌边尖红、脉浮-----表证
舌质舌苔常有变化,脉不浮或沉------里证
二、寒证和热证
(一)寒证 [概念] 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时的证候。 [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
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 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特点]冷、淡、稀、润、静
证
冷饮
淡白
蜷卧
冷
安静 少动
仰卧
红赤
热
烦躁 多动
清稀 小便清 色白 长、大 量多 便稀溏
黄稠 小便短 赤、大 便干结
舌淡 苔白 而润 滑
舌红 苔黄 而干
迟或 紧
数或 滑
三、虚证与实证
(一)虚证
[概念]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
外感病中、后期及内伤病。
[成因] 一、表邪不解入里。
二、六淫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形成里证。
三、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所致
[特点] 病位深在;临床表现复杂;非表即里 。
附:半表半里证
二、表里证鉴别要点
病程:新病、病程短-------表证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八纲辩证大全01概念1.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2.八纲辨证:即医生运用八纲理论,对望闻问切等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和病证阴阳类别的辨证思维过程。
02八纲基本证候1.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进退的一对纲领。
狭义的表里 :指身体的皮毛、肌肉、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
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
辨病位的表里,对外感病的意义尤为重要。
1)表证:既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卫气失宣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
皮毛的病变不一定是证,表证的病位不一定在皮毛。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或自觉无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或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2)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1)外邪袭表,内传入里,形成里证。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气血津精等受病而成。
临床表现:由于里证的病因复杂,病位广泛,故其症状表现繁多。
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或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腹痛腹泻、呕吐便秘、舌苔厚,舌质多有变化,脉沉等。
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半表半里证:指外感病邪既非在表,又未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伤寒少阳病湿温邪阻膜原伏暑邪郁少阳2.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1)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实寒证:指外感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
虚寒证:指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而阴寒内生者,即阳虚证。
表寒证:寒邪袭于肤表者。
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脏腑阳气亏虚所致者。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畏冷、冷痛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唾等分泌物清稀无臭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或青黑色,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中医的八纲辨证
中医的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一、辨表里1.表证:表证是指外感病邪侵入体表,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舌苔薄白,脉浮等。
2.里证:里证是指病邪入侵体内,影响脏腑经络的功能。
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腹痛、肿痛等,舌苔黄厚,脉弦等。
二、辨寒热1.寒证:寒证是指内外寒邪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寒战、畏寒、肢冷等,舌苔白,脉弱。
2.热证:热证是指内外热邪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渴、舌红等,舌苔黄,脉数。
三、辨虚实1.虚证:虚证是指脏腑功能不足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舌苔薄白,脉弱。
2.实证:实证是指有实质性病变所致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疼痛、红肿、出血等,舌苔黄厚,脉实。
四、辨湿燥1.湿证:湿证是指湿邪侵袭人体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身重、困倦、湿痰等,舌苔厚腻,脉滑。
2.燥证:燥证是指人体津液耗损过多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干燥、口渴、便秘等,舌苔干燥,脉细数。
五、辨阴阳1.阴证:阴证是指阴气不足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烦热、口渴、消瘦等,舌红少苔,脉细数。
2.阳证:阳证是指阳气亢盛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面红、目赤、口苦等,舌红苔黄,脉数。
六、辨内外1.内证:内证是指疾病在体内产生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腹痛、尿血等。
2.外证:外证是指疾病在体表产生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瘙痒等。
七、辨寒热虚实1.寒实证:寒邪入侵引起的实质性病变。
常见症状包括寒战、喜温、舌苔白厚等。
2.热实证:热邪侵袭引起的实质性病变。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渴、舌红苔黄等。
3.寒虚证:寒邪引起的脏腑功能不足。
常见症状包括畏寒、乏力、舌苔白薄等。
4.热虚证:热邪引起的虚实兼夹。
常见症状包括虚热、口渴、舌红少苔等。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为相关的病例分析和辨证论治的案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1.外感病邪:指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从外界进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
2.舌苔:指舌面上的一层粘液状物质,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学基础——第十一单元 辩证
中医学基础——第十一单元辩证细目一八纲辨证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要点一表里辨证(一)表证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苔薄,脉浮;或见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痒痛,头身疼痛,微有咳嗽、气喘等。
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二)里证临床表现:里证的范围极为广泛,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舌红苔黄或苔白厚腻,脉沉病位深、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四)表里同病既有发热恶寒、无汗头痛等表证出现,同时又兼见便秘、尿赤等里证表现。
辨表里小结要点二寒热辨证(一)寒证:表寒、里寒、虚寒、实寒。
临床表现:恶寒或畏寒,喜暖,手足不温,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肢冷蜷卧,冷痛,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辨证要点:寒、清稀、白、脉紧或迟(二)热证:表热、里热、虚热、实热。
临床表现:实热: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虚热:口唇干燥,五心烦热,昼轻夜重,潮热盗汗,脉虚数等。
辨证要点:实热:热、红、黄、数虚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虚数(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鉴别项目寒证热证寒热恶寒喜温恶热喜凉四肢冷热大便稀溏秘结小便清长短赤舌象舌淡苔白润舌红苔黄脉象迟或紧数(四)寒热真假1.真热假寒:热极肢厥证、阳盛格阴证。
寒:四肢厥冷,甚或寒战,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迟;热:高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灼息粗,口渴饮冷,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
辨证要点:胸腹灼热、四肢厥冷2.真寒假热:阴盛格阳证热:自觉烘热,面色浮红如妆,神躁不宁,口渴咽痛,脉象浮大;寒:胸腹无灼热,下肢厥冷,小便清长,口虽渴但不欲饮,咽虽痛但不红肿,疲乏无力,脉虽浮大但按之无力,面色虽时有潮红,但并非满面红赤等。
辨证要点:胸腹无灼热,自觉烘热,面红如妆寒热辨证小结要点三虚实辨证(―)实证临床表现:高热面赤,烦躁,甚至神昏谵语,渴喜冷饮,痰多气粗,腹痛拒按,肿块坚硬,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大滑实等。
中医诊断_八纲辨证
里证
病因病机
1.表证不解,内传入里; 2.外邪直接入侵; 3.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内在因素
里证
致病特点
1.病位深在 2.病情较重 3.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里证
表现与分析
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 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 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 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 数或沉数有力。
半表半里证
热证
指由阳盛或阴虚所产生的以 温热表现为主的一类证候
热邪、阴虚 阳热亢盛 阴虚阳亢
亢进 热、红、稠、数
寒热辨证
寒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 口渴 面 四 二便
喜恶
色肢
舌象 脉象
寒 恶寒 不渴 白 冷 大便稀溏 舌淡 迟或
证 喜热
小便清长 苔白 紧
腻
热 恶热 渴喜 红 热 大便干结 舌红 数
证 喜寒 冷饮 赤
病例分析
张某,女,24岁。感冒4日,形寒,头 痛,咳嗽甚轻,因此未经治疗。忽觉胸胁微 痛,呼吸不畅,偶叹长气,且有泛漾感。我 诊其脉浮滑而数,舌苔薄腻淡黄,时值初秋, 数日来未曾出汗,偶觉身热亦不以为意。
选自《谦斋医学讲稿》
表证
病例分析
辨证:为风寒之邪挟湿内郁,不从表解,
有内传之势。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表证
证候分型
症状 证型
风寒证
风热证 太阳中风证
共性症状
个性症状
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
脉浮
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 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 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而无力
表证
辨证要点 《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
项强痛而恶寒。”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纲辩证之表里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八钢辨证,是指医生将诊法所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正邪盛衰、疾病性质和病症类别八个纲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总结八种类型症候的辨证方法。
八钢基本证候,即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是四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证候。
今天为大家介绍八纲辨证之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表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表里是相对的,从病位来说,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属表,筋骨属里等。
从病势深浅来看,病邪入里一层为深为里,病邪出表一层为浅为表。
狭义的表里,认为身体的皮毛、肌腠相对为外为表;脏腑、骨髓、气血相对为内为里。
所以从广义的表里来说,病位的内外和病势深浅,都不可作绝对地理解;但狭义的表里则有所特指。
从表里两纲的具体内容而论,更侧重狭义的表里概念。
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外有病属
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
从病势上看,外感病中病邪由表入里,是病渐增重,为病进;病势由里出表,是病势减轻,为病退。
任何疾病的辨证都应分辨病位的表里。
内伤杂病的证候一般属于里证范畴,因此对于内伤杂病的证候应以分辨具体脏腑等病位为主。
而对于外感病来说,分辨表里其意义则尤为重要。
这是因为外感病往往具有由表入里、由轻而重、由浅而深的传变发展过程。
所以,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它可说明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从而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
从某种意义上说,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都可理解为是表里、浅深、轻重层次划分的辨证分类方法。
表证表证是外感邪气经皮毛、口鼻而入,侵入机体的皮毛、肌腠,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或兼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证候分析
外感邪气客于皮毛、肌腠,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郁而发热。
卫气受遏,失其“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肌表得不到正常的温煦,则出现恶风寒的症状。
外邪郁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以致头身疼痛。
邪未入里,舌象尚无明显变化,故见舌淡红,苔薄白。
外邪袭表,正气奋起抗邪,脉
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肺外合皮毛,鼻为肺窍,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内应于肺,肺失宣降,则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咽喉不适或痒痛、咳嗽等症状。
辨证要点
以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表证一般具有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有感受外邪的病史等特点。
表证又有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之分。
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
由于表证病位浅,正气未伤,病情轻,一般1-2周就可能痊愈。
但若外邪太重或治疗不当等,外邪则可进一步内传,形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
里证里证是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临床表现
里证涉及范围极为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繁多。
很难说哪几个症状就是里证的代表症状,在排除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特有症状后,余下的症状基本可归为里证的症状,如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厚苔、脉沉等。
里证的具体证候辨别,必须结合脏腑辨证、病性辨证等,才能进一步明确。
里证按八纲辨证分类有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
证候分析
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外感邪气客于皮毛、肌腠,先形成表证,但因所感的外邪太盛或误治、失治等因素,使在表的邪气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气血
等,邪正交争于里形成里证;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三是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失调或致气血津精等受病而出现的各种证候。
因形成里证的途径不同,涉及的病种、证候繁多,所以各里证之间的发病情况、轻重情况、预后情况等差异很大,在排除表证及半表半里证后,均可归为里证的症状。
辨证要点
里证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之中。
里证其起病可急可缓,与表证相比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排除表证及半表半里证后,基本可诊断为里证。
附: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是指病位既不在表也不再里的证候,多因外感邪气由表内传而未达里,或在里的邪气向外透发而未达表,邪气相搏于半表半里之间而形成的证候。
临床常见于伤寒病的少阳病症。
少阳病症是指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病位出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的证候,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脉弦等为特征性表现。
表里证鉴别要点表证和里证的鉴别,主要从症状和病史特点进行。
症状鉴别重点是审查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
具体鉴别内容如下:1、表证多发热恶寒同时并见;但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的属里证;寒热往来的属半表半里证。
2、表证以头身
疼痛、鼻塞或喷嚏等体表官窍症状为常见症状;里证以脏腑相关症状如心悸、咳喘、胸腹痛、呕、泻等表现为主症;半表半里证则有胸胁苦满等特有表现。
3、表证及半表半里证舌苔变化不明显,里证舌苔多有变化;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
4、病史特点上,表证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等;里证虽起病可缓、可急,但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续待完未关注泓仁医馆就是关注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