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经与八纲 胡希恕

合集下载

浅谈对六经八纲的认识

浅谈对六经八纲的认识

半表半里阳证
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 势必上迫头脑,则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 的反应,故凡病见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确 断为少阳病。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 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 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 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所谓表、里、半表半里者,均属于对病位的反应; 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对病情 的反应。
由于,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故无论表里半表半 里,均有阴阳二类不同的为证反应。病位与病情 的叠加,出现六种基本类型,即所谓的六经。
病位病情与六经 八纲 六经 表 病位 阳 太阳病
病情
阳 阳

里 半表半里
半表半里阴证
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 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大意是说,厥阴病常 以消渴、气上撞胸、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 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反映出来。反病见此一系列 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不可下, 尤其阴证更当严禁,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 利不止之祸。
病案举寓 胡希恕医案: 张某,男,38岁,1966年4月4日初诊。近 一周来,咳嗽吐白痰,鼻流清涕,汗出恶风,腰 痛,胃脘动悸,舌苔薄白,脉浮缓。 此属表虚气逆,治当调和营卫、理气化痰,与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10g 赤芍10g 生姜10g 大枣4枚 炙甘草6g 杏仁10g 厚朴10g 结果:4月23日告知,上方服2剂咳即止。
里阳证
里证亦有阴阳两类,〈伤寒论〉所说的阳明病, 实即里阳证;所说的太阴病,实即里阴证。由于 里证的治疗阴阳异法,方药各殊,分别讨论。

11-论六经与八纲(胡希恕)

11-论六经与八纲(胡希恕)

论六经与八纲《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后世注家因有六经之辨只限于伤寒的说法。

其实六经即来自于八纲,乃万病的总纲,为便于说明,以下先从八纲谈起。

一、八纲八纲,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

其实表、里之中还应有半表半里,按数来论本应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涵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习惯常简称之为八纲,今依次说明于下。

表、里和半表半里:是病情反应的病危。

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

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位时,即称之为表证;里,是人体的极里,即由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

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位时,即称之为里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里、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人体诸脏器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

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位时,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

需要说明的是,表、里、半表半里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应,即是说,不论什么病,就其病位反应来说,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亦有时其中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不出三者之外。

这里必须强调:这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变所在的部位。

就是说,即使是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反应于体表,即称之为表证亦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

同理,虽病变、病灶在表,但病邪集中反应于人体里位,即称之为里证,抑或称之为邪在里或病在里。

余则同此,不再赘述。

阴和阳:指病变的性质。

阴即阴性,阳即阳性的意思。

人若患了病,正邪相争,未有不影响人体功能的改变,尤其首先是代谢功能的改变,而其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正常为不及。

如其不及,则患病人体亦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等一系列不及的病症反应出来,即称之为阴证。

如其太过,则患病人体亦必有相应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等一系列太过的病症反应出来,即称之为阳症。

故疾病虽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为阳,便为阴。

寒和热:疾病从症状的性状来分类则有寒热两种,寒即寒性,热即热性的意思。

「经方学堂」六经八纲用经方,简洁易辨功效彰

「经方学堂」六经八纲用经方,简洁易辨功效彰

「经方学堂」六经八纲用经方,简洁易辨功效彰经方学堂,一个编织光荣与梦想的地方。

你不是一个人在阅读,经方学堂与您一起品味中医旨趣,与您一起学习中医经典,有梦想,不孤单,经方学堂永远与您相伴。

论及《伤寒论》,很难回避六经的问题,历代学者对六经的实质说法各执一词,有以标本气化立论者,有以脏腑经络立论者,有六经地面学说,有六经阶段学说,诸家各有依据。

百家争鸣有利于学术发展,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学习哪一类为好,同时可以兼收别家所长。

比如以脏腑经络解释六经也有其长处,记得山西学者赵明锐在其著作中论述治疗肢体偏侧疾病按少阳经部位而选择柴胡汤,我在临床曾遇一患者右侧大腿外侧麻木,舌苔黄腻,据此断为少阳湿热,经治疗而症状全失,此患者典型少阳见证不多,而参考经络辨证少阳取效。

当然也有患者采用六经八纲辨证一目了然,而用脏腑辨证繁冗不清。

因此笔者觉得各家要彼此学习借鉴,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临床水平。

有些挚爱《伤寒论》的学者想以六经辨证统摄所有疾病,即提出六经钤百病之说。

我个人觉得理论上也许可能,但实践中未必是一种好的方法。

毕竟在祖国医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六经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诸多辨证方法,各自有其丰富的内涵以及适用范围,各自有其优势和不足,倘若用一种方法统一起来,难免有时会有牵强附会之感。

各种辨证方法都是人们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建构模式,与人体实际都有差距,难说哪一种辨证方式是完美的,因此我个人意见六经钤百病之说不可提的太过,能用六经辨证固然好,用其他辨证方法能有效指导临床也好。

在多种六经辨证方法中,以笔者看来,胡希恕先生之六经八纲理论于临床较为切合,且简洁易懂,颇为实用。

下面就其中一些问题再进一步探讨。

一、太阳病是表阳证太阳病既然是表阳证,为何反而用桂枝汤、麻黄汤等辛温之药,感受寒邪,为何仍属阳?其实胡老早就说过:“阴即阴性,阳即阳性。

人体得了病,必定影响人体机能的改变。

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

胡希恕经方医学辨六经六经八纲辨证

胡希恕经方医学辨六经六经八纲辨证

胡希恕经方医学辨六经六经八纲辨证辨太阳病(表阳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太)阳也;无热恶寒这,发于(少)阴也。

也就是说,凡是见到“脉浮,恶寒(发热或将发热),头项强痛”脉症,即可明判辨为太阳病(表扬证)。

1、太阳虚证脉浮缓,恶风、发热、汗出,或见鼻鸣,干呕,桂枝汤方证。

2、太阳实证脉浮紧,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或见气喘,麻黄汤证。

根据太阳病的脉症,胡希恕先生分析说:以上的证候分析,正足以说明集体已把大量体液和邪热,驱集于上半身广大的体表面,欲汗出而不得汗的一种情况,具体来说:脉浮:这是由于浅在动脉的血液充盈所致。

恶寒:体表的温度升高,加大了于外界气温的差距,故觉风寒来袭的可憎。

头项强痛:因为上体部血液充盈的程度为更甚,故在上的头项体部,更感觉冲胀和凝滞性的疼痛。

胡希恕先生感叹到:太阳病的治则是发汗,这不正是适应机体欲汗出的机制,而使大道汗出的原因疗法吗?中医的辩证施治,恰为适应机体抗病机制的一种原因疗法,其所以有验自非偶然。

胡希恕先生更加细致的阐释:众所周知,冬时天寒则多尿,夏时天热则多汗,假如反其道而行之,人于夏时当不胜其热,而于冬时当不胜其寒,此皆集体抗御外来刺激的妙机,为吾人日常生活所能体验者。

若疾病的侵害,则远非天使寒热的刺激所能比,则集体自有抗拒之,有何待言?中医谓为正邪交争者,意即指此。

屡有未治即愈的病,都不外是集体抗病斗争生理的结果,不过往往由于自然良能的有限,集体虽不断斗争而疾病竟不得解,浴室则集体欲疾病斗争的形式亦随时的反应出来:中国所谓为表证者,即集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接触疾病而未得解除的形象;中医所谓为里证者,即机体欲借排便或涌吐的机转,自消化管道以接触疾病而当未接触的形象;中医所谓半表半里证者,即机体欲借诸脏器的协力作用,自呼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疾病而尚未得解除的形象;此为限于机体的自然结构,而势所必然的对病斗争的固定方式,以是则表、里、半表半里规定了凡病不愈的病位反应,若机体的功能亢进,则就有阳性的一类证候反应于病位,若机体的功能衰弱,则就有隐形的一类证候反应与病位,一句话,疾病刺激于机体,机体即应之以斗争,疾病不解,斗争不已。

〈伤寒论〉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

〈伤寒论〉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

〈伤寒论〉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
胡老是著名的经方大家,一生淡泊名利,治学非常审慎。

胡希恕老师在他那间透风漏雨的陋室里,长期手不释卷,挑灯实干。

他的大量医学手稿总是根据临床所得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修改,生前没有出版过一本论著。

然而唯一在六十年代发表的一篇题为《<伤寒论>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论文,给了医学界一个不小的震动,《人民日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解决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

众多前辈名家如任应秋、谢海洲先生等对其推崇备至,伤寒名家刘渡舟教授称赞:“群贤会诊,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而且立方遣药,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中医临床家胡希恕先生的六经辨证分析体系

中医临床家胡希恕先生的六经辨证分析体系

中医临床家胡希恕先生的六经辨证分析体系摘要:胡希恕为我国近代著名经方家,其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对其六经辨证体系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胡希恕;六经辨证【中图分类号】R 249. 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087-01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经方家,胡希恕先生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受其重要思想影响,运用于临床,深感执简驭繁,疗效卓越。

现就胡希恕先生六经辨证体系进行分析。

1.胡希恕生平简介胡希恕出生于1898年,中学时代开始学习中医,1952年开始教授《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自己编纂教材,并著《伤寒论释义》《金匮要略释义》等,并通过对中外中医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提出《伤寒论》中的六经不是《内经》经络的概念,而是一种辩证体系(六经辨证)是六大病证总纲。

后来的八纲是在此基础上总结的,但失去了六经辨证的灵魂。

胡希恕先后培养了近千人学生,有效弥补了该阶段中医学教学空白,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弟子将其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并整理成册,编成《伤寒论传真》《金匮要略传真》《经方传真》等。

2.胡希恕对于《伤寒论》的认知胡希恕对于《伤寒论》认识与阐述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分别为:2.1 《伤寒论》与《伊尹汤液经》胡希恕经过对古代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确定《伤寒论》取法于《伊尹汤液经》,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曾记载:“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

而宋刻《伤寒论》中也曾记载:“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

”古典文献均说明,《伤寒论》主要取法于《伊尹汤液经》,属于神农本草经一脉,为经方医学一派,与医经学派《黄帝内经》不同,其理论与辩证用药均自成体系。

2.2 三阳篇与三阴篇胡希恕通过对《伤寒论》进行研究发现,三阳篇、三阴篇中半表半里虽在太阳阳明或太阴少阴后论述,但该种顺序并非为传变次序,而是论述上的安排和需要,即先讲表证、再讲里证、除去表里所余者属于半表半里证,而实际上疾病是按照由表传半表半里、由半表半里传里的顺序发展的。

胡希恕伤寒论讲课实录七天版——六经总论

胡希恕伤寒论讲课实录七天版——六经总论

胡希恕伤寒论讲课实录七天版——六经总论胡希恕讲述《伤寒论》辩证啊,是以六经来分的,所以大家都知道六经辩证。

但是他这个书前后,全说的是“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是吧。

即有六经又有八纲。

那么我们研究他(仲景)这个书,首先你要把六经八纲搞明白。

六经,这是规律,即六个病型,就是表、里、半表半里,这是疾病反映的病位;阳性、阴性,这是疾病反映的病情。

六经究其实是什么?我们还得从八纲来说起,八纲今天我略略说一说。

首先要认识病位。

表,就是体表的表,就是人身上的躯壳,就是皮肤,再里头就是肌肉,再里头就是筋骨。

表就是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体表。

它在人的最外头。

那么如果疾病集中反映到这个病位上,就叫做表证。

里呢?就指着人的极里头。

极里头就是消化管道。

由大小肠、胃所组成的消化管道。

那么疾病集中反映到这里头,就叫做里证。

那么半表半里呢?就是里之外、表之内,那全是。

咱们现在最容易提出来一个抽象的事情,就是胸腹腔间,胸腔腹腔这两个大腔子,里头全是。

就是我们一切脏腑,除了脑髓而外,都在这里头呢(半表半里或胸腹腔间)。

这就叫半表半里。

我们说的八纲,其实是九个,“半表半里”古人把它包含到“表、里”里头了。

另外,就是阴阳。

阴阳,咱们说阴证、阳证,不是咱们寻常辩证所说的“阴虚、阳虚”那个阴阳,不是的!!啊。

注家都给搞那上去了。

他(仲景)说的阴阳指着性,阴性、阳性。

阴性阳性是什么呢?就是太过、不及这么两方面。

也就是,人一有病了,生理机能要有改变的,那是一定的。

尤其代谢机能首先改变。

机能之改变,只是两个途径:一个就是比健康人太过了;一个就是比健康人不够了、不及了。

现在咱们是症候、脉全是这样子,就是太过、不及。

太过,反映的证候?相当地要有发扬的、兴奋的、亢进的这一类症候,古人就叫阳性证;反之呢?沉衰的、抑制的,不但不发扬它还抑制,这一类的症候,就叫做阴性证。

所以有了疾病了,机能上要发生这么两方面的变化。

病千变万化,但是不外乎阴阳两大类。

不为阴便为阳。

关于胡希恕六经八纲辨证的逻辑思考

关于胡希恕六经八纲辨证的逻辑思考

关于胡希恕六经八纲辨证的逻辑思考
关于胡希恕六经八纲辨证的逻辑思考
胡希恕先生首先是当代数一数二的临床大家,其临床疗效是得到公认的。

之所以临床疗效好,是他的理论好。

好在哪里呢?好在他把经方辨证分了两步,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方证对应。

这样分的好处是,辨六经是辨整体,辨了整体,就会产生治疗原则和禁忌,有了原则和禁忌,就避免了犯方向性的错误,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区别于西医、时方、中西医结合等的重要之处。

例如当你六经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时,原则是先解表,或者表里同治,禁忌只治里,引邪入里。

临床上经常发生只治里而忽视表证的情况,这都是训练过程中不注重整体辨证造成的。

所以六经辨证极其重要,说中医是治疗有病的人,主要源于中医的整体观念,而六经辨证恰恰就是整体观念的具体手段。

有人说,“胡希恕先生的理论的不完美之处在于,既然三阴三阳与方证并没有必然联系,那么与其用八纲借由六经绕个弯子再指向方证,倒不如抛开六经用八纲直接瞄准方证来得简洁,准确。


这话看似有理,其实是错误的,是对八纲和六经的逻辑关系及定位混淆不清。

八纲和六经的关系,就好像英文字母和单词的关系。

六经是一种组合聚类,里面用了八纲的要素,它将所有疾病分为六类,而单纯八纲的组合聚类数量是2*2*2*2,16类,使用起来显然没有六经分类方便。

具体地,六经里面病位在表里之外增加了半表半里,即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与阴、阳两个病性共同组成三阴三阳,六个极其鲜明的疾病类型。

六经分类的方法在描述合病、并病时,非常灵活,
例如太阳阳明合病,这在临床上经常见到,描述合病的治疗原则和禁忌时也相当有效率,你如果单纯用八纲的概念就相当不容易描述。

?以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解读《伤寒杂病论》眩晕证治

?以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解读《伤寒杂病论》眩晕证治

以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解读《伤寒杂病论》眩晕证治作者:李雨单位: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内2科【摘要】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早在《黄帝内经》中本病描述为“眩冒”、“眩仆”、“掉眩”等,但无证治方药。

医圣张仲景对本病证治多有论述,但相关条文方证分散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多篇章中,本文试以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解读本病,将分散性的条文证治以六经归类,以期能展示医圣张仲景对本病的证治的整体性、体系性,展示胡希恕经方体系的简洁实用性。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眩晕,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中医内科学》[1]认为眩是眼花或者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关于眩晕的病名,“眩晕”一词首见于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后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黄帝内经》中本病描述为“眩冒”、“眩仆”、“掉眩”等。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眩晕病名主要有“眩”或“冒”,具体描述有:眩,目眩,头眩,颠眩,冒眩,冒,眩冒,苦冒,喘冒,自冒,冒家。

统计《伤寒论》[2]、《金匮要略》[3]两本书中涉及“眩”的条文23条,“冒”的条文16条,共涉及方剂14个。

具体如下:《伤寒论》中涉及眩、冒的条文12条,另2条(64、75)“自冒心”条文与眩晕证无关。

其中太阳病篇6条;阳明病篇3条;少阳病篇1条;少阴病篇1条。

提及方证3个:67条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82条真武汤,242条大承气汤;另提及刺法的有两条:142、171;无法无方条文7条。

《金匮要略》中涉及眩、冒的条文19条,其中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1条,中风历节病篇1条(附方2条),血痹虚劳病篇1条,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1条,五脏风寒积聚病篇1条,痰饮咳嗽病篇7条,黄疸病篇3条,妇人妊娠病篇1条,妇人杂病篇1条;共提及方证12个(附方2个):桂枝芍药知母汤,(附方:术附子汤、续命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草干姜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桂苓五味甘草汤,茵陈蒿汤,葵子茯苓散。

胡希恕:六经辩证提纲精华倪海厦

胡希恕:六经辩证提纲精华倪海厦

胡希恕:六经辩证提纲精华倪海厦《伤寒论》的学习⼀定要提纲掣领,在六经辨证体系中,如何理解六经呢?以下是胡希恕⽼先⽣对此的理解,都是⼲货哦!⼀、六经提纲第1条(《伤寒论》赵开美本序号,以下同):“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注解:太阳病,即表阳证,它是以脉浮、头项强痛⽽恶寒等⼀系列的证侯为特征的,即是说,⽆论什么病,若见有以上⼀系列的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太阳病,便不会错误。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注解:阳明病,即⾥阳证。

胃家实,指病邪充实于胃肠之⾥,按之硬满⽽有抵抗和压痛的意思。

胃家实为阳明病的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苦、咽⼲、⽬眩也。

”注解:少阳病,即半表半⾥的阳证,它是以⼝苦、咽⼲、⽬眩等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着,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按:⼝苦、咽⼲、⽬眩,可是肝胆病的部分症状,但做为半表半⾥阳证,它有⼴泛的概括意义,咽炎、肺炎、胃肠炎等急慢性病常出现此类证候。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吐,⾷不下,⾃利益甚,时腹⾃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注解:太阴病,即⾥阴证。

它是以腹满⽽吐、⾷不下、⾃利益甚、时腹⾃痛等⼀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

此腹满为虚满,与阳明病的胃家实满有别,若误为实满⽽下之,则必致胸下结硬之变。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解:少阴病,即表阴证。

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思是说,若太阳病⽽脉微细,并其⼈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上撞⼼,⼼中痛热,饥⽽不欲⾷,⾷则吐蛔,下之利不⽌。

”注解:厥阴病,即半表半⾥阴证。

它是以消渴、⽓上撞⼼、⼼中疼热、饥⽽不欲⾷、⾷则吐蛔等⼀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

半表半⾥证不可下.尤其是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之祸。

以上注解,只就原⽂略明其⼤意,如参照分论各章仔细研读,⾃可明了。

胡希恕运用“六经多纲、方证对应”

胡希恕运用“六经多纲、方证对应”

胡希恕运用“六经多纲、方证对应”伤寒名家刘渡舟高度赞赏胡希恕先生的伤寒临床水平:“群贤会诊,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立方遣药,效果非凡!”中医大家任应秋教授则评价胡希恕先生“临床善用经方,出神入化”。

当代名医任继学教授也曾在与谢海洲教授谈话中,追忆胡希恕先生的经方疗效,称赞不已。

而身为伤寒大家的陈慎吾先生,在其母亲高龄患病之时,数次邀请好友胡希恕先生诊治,胡老运用经方,药到病除,传为美谈。

那么,让诸多中医名家对其临床疗效称赞不已的胡希恕先生,其“经方理论与临床”有哪些突出特点呢?和很多常见的经方应用体系不同的是:胡希恕先生在经方应用时,舍弃了“脏腑经络辨证”,走出了一条和以刘渡舟先生为代表的“学院伤寒派”不同的经方之路:胡希恕先生认为:经方临床的核心,是“八纲六经”以及由此细化的“方证对应”。

具体来说:“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其中,病位主要在于八纲中的表里。

胡希恕先生提出:其实表、里的中间还应有个“半表半里”。

病情主要在于八纲中的阴、阳(具体包括寒、热、虚、实)。

那么,胡希恕先生认为:上述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和病情(阴阳)的结合,则构成了“万病的总纲”——六经。

胡希恕先生认为:“其实六经即来自于八纲,乃万病的提纲”。

所以,胡老不赞同“六经缘自经络”的观点,认为六经与经络、脏腑、气化无对应关系,只与八纲密切相联。

从更深的理论层面来看,胡老提出振聋发聩的观点:《伤寒论》六经并非《内经》经络概念,《伤寒杂病论》并非依据《黄帝内经》撰著,而是张仲景主要依据《汤液经法》、《神农本草经》撰成。

有些人临床上运用经方不能得心应手,可能与其把《伤寒》、《内经》硬要“结合”的缘故。

因为《伤寒》、《内经》作为最为优秀的中医经典之一,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而各有所长,犹如火车和飞机各司其职,很难于“有机结合”。

除非是博学卓见的临床大家,能够“兼收并蓄、触类旁通”,融众家所长于一炉。

而普通的中医学习者往往会因为“有机结合”而降低临床的疗效。

学习伤寒论1-胡希恕伤寒论辩证学术思想

学习伤寒论1-胡希恕伤寒论辩证学术思想

表证类
• 表证,是指《伤寒论》中的太阳病证和少阴病证。这两类病证,为何 称为表证呢?分析一下论中有关这方面的条文,答案自然明确。
• 如《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 是说,太阳病,不是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以脉浮、头项强痛而 恶寒为特征的一般的证。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 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
虚实
•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如病体未 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体反映出 一派虚衰之象者,即称为虚证。若病势在 发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体反映出一派 充实的征象者,使称为实证。如上所述, 虚实和寒热一样,也是阴阳中的一种特性。 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
• 阴、阳、虚、实、寒、热关系
• 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前者由于 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 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 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 太阳病,原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 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 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腠。中者中于内,名曰中风 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 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 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中风、伤寒均属证 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 伤于寒。至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是 值得商讨的,不足为凭。
阳证
名称





阳证

阳热证


阳实证


阳热实证



阳虚热证



阴证
名称


胡希恕: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施适方治疗,此即辨证施治

胡希恕: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施适方治疗,此即辨证施治

胡希恕: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施适方治疗,此即辨证施治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至施行适方的治疗,此即辨证施治一整套的方法体系,有如以上所述。

不过这种治病方法的精神实质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不论什么病,而患病机体的反应,在病位则不出于表、里、半表半里,在病情则不出于阴、阳、寒、热、虚、实,在类型则不出于三阳三阴。

验之于临证实践,这都是屡经屡见的事实。

以是可知,则所谓六经八纲者,实不外是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映。

中医辨证即以它们为纲,中医施治,亦是通过它们而制定施治的准则。

故可肯定地说,中医的辩证施治,其主要精神,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兹以太阳病为例释之如下。

如前所述.太阳病并不是一种各别的病,而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一般的证。

有如感冒、流感、肺炎、伤寒、麻疹等等。

于初发病时,经常发作这样太阳病之证,中医即依治太阳病的发汗方法治之.则不论原发的是什么病,均可给以彻底治愈。

试想,以基本不同的各种病,而竟都发作太阳病这样相同的证,这不是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是什么?依治太阳病证的同一发汗方法,而能治愈各种基本不同的病,这不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又是什么呢?再就方证的说明来看,对于六经八纲治则的执行,势必遵循适应整体用药的严格要求,显而易见,则中医的辨证施治还存在有适应整体治疗的另一精神。

也就是说,中医辨证施治,虽然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但同时必须在适应整体的情况下施行之。

若为中医辨证施治下一个简明的定义,那就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众所周知。

中医以一方常治多种病,而一种病常须多方治疗,即这种治疗精神的有力证明。

对于辨证施治的精神,虽如上述,但它究竟治疗疾病的实质是什么?这一本质的问题还未明确,因而也就无从知其所以有验的道理。

胡希恕——六经八纲的本质

胡希恕——六经八纲的本质

胡希恕——六经八纲的本质六经的本质六经是这个规律的六个病型,就是表、里、半表半里各自的阴证与阳证,这六个病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是与经络有关系,这是古人的看法,不过如果搞到经络上,那么自然而然的对疾病的认识就出了问题了。

《内经》上的六经与这书上的六经并不一致,这个书上是表里相传,由表传半表半里,再传里;也有由表直接传里的,所以有太阳阳明并病、有太阳少阳并病、有少阳阳明并病,但没有阳明太阳并病的,都是表里相传。

内经不是呀,内经是外经络,内脏腑,都有经络,经络就是表,你看看这个就没法说了。

所以这个注家也是的,阳明也有表证,太阴也有表证,没有一个没表证的,这个错误从哪来的呢?就从古人认识的六个病型,与六个经络来的。

伤寒的恶风,一般的中医的认识,说是有风邪、有寒邪在表,因为有风邪在这,所以治中风的药,都是驱风的药;有寒邪在这里,是治太阳伤寒的药都是散寒的药,不但把病的认识搞错了,而且也把药也搞错了,这对中医的发展有问题啊。

所以现在人认为,桂枝是驱风邪的,咱们心脏病也用它嘛,它不是驱风邪的呀。

可是这个风邪、寒邪之说,说邪是从表来的,就是风到这来了,寒跑这来了,所以治疗又是袪风,又是散寒,可是疾病的症候是客观的,治疗怎么能主观的设想呀。

至于这个温病呀,也是吴鞠通搞的,又有暑温,又有秋温、春温,由于这些东西,中医这么搞下来了,整个理论都歪曲了,越搞越离开事实了。

这温病张仲景讲了,「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与太阳病相比较的。

这个渴在这个书上全是里热,像太阴病,说下利不渴者,属太阴;渴而下利,热利,用白头翁汤。

所以「发热而渴,不恶寒」,说明这是里热嘛,在六个病型是什么呢?阳明篇就提了,「阳明病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但恶热」,所以温病就是阳明病的外证,不就是白虎汤证嘛。

太阳篇说了,发汗不行,否则转成风温,下之也不行,所以只有清热一个办法,虽然没有明说,但书里头全包含了,又像栀子豉汤、三黄泻心汤、白虎加人参汤,都是去热的,真要是掌握好了,一样能治温病。

朱梦龙讲课实录(浅谈胡希恕冯世纶老师经方六经八纲辨证的思路)

朱梦龙讲课实录(浅谈胡希恕冯世纶老师经方六经八纲辨证的思路)

浅谈胡希恕冯世纶老师经方六经八纲辨证的思路——朱梦龙2015-12-25 各位老师好,我现在还是一名在校生,目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明年才毕业,感谢各位老师的盛情邀请,给我了一次与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

我学习经方的时间还不长,是从2013年秋季来京读书之后,才开始接触到经方的,临床经验也不算丰富。

因为现在还在上学,只是断断续续地看一些病人。

一直以来,我都感觉自己是非常非常幸运的。

因为我认为对我来说,是选择了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也就是说一条捷径吧!大学毕业后,那时真的是不会看病。

每次放假回家,亲戚们都会有些问题来找我。

可想而知,我当时是非常非常尴尬的。

现在不一样了,学了经方之后,这些都不用太发愁了。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浅谈一下胡希恕冯世纶老师经方六经八纲辨证的思路,最后通过几则医案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怎样用六经辨证的方法辨证处方,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首先,我们先看一则医案。

这是一个高血压头晕的案例。

患者是我的伯母,女,64岁。

是在2015年10月8日电话问诊的。

她是多年的高血压病,一直服药,血压控制还可以。

近来出现血压的波动,血压控制不佳。

高则180-190/80-90mmHg,经常头晕,近来多次加降压药,也不能有效的控制。

半月前晕倒,于当地县医院住院十多天。

诊断为高血压、脑供血不足、冠心病等等。

刻下症就是血压高,每天高则达180-190/80-90mmHg,服药稍降,用她自己的话说,“等不到服下一顿药的时候血压就又升高了”。

表现的症状是:头晕的厉害,闭目则旋转。

再问一些其他的症状:偶尔有咳嗽,夜尿3~4次,口干、口苦,不喜欢喝水。

大便一直以来都是日3次,不成形;也没有明显的腹痛、胃胀;汗也不多,也无盗汗;其他的还可以。

因为是电话问诊,没有舌脉。

因为这是我伯母,我对她有一定的了解,她比较胖,说话声音洪亮有力。

当时给她处方是小柴胡合五苓散。

10月16日打电话问她血压正常了,头晕减轻的很明显。

胡希恕六经八纲解读《伤寒论》

胡希恕六经八纲解读《伤寒论》

胡希恕六经八纲解读《伤寒论》一、概述学好经方的几点体会:1.熟背《伤寒论》的原文;2.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学习胡老的六经八纲体系,是学习《伤寒论》最直捷的一个方法);3.理解每一个方证,熟悉病机,并多在临床上使用经方(抓主证,辨六经,辨方证);4.积极参与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进步;5.跟师,学习老师的思路和方法。

六经大道时常开;有缘之人入门来。

入里才知经方好;刻苦专研莫等闲。

读透伤寒与金匮;圣人经方心中明,药到病除如桴鼓,一步登天到圣台。

二、六经解读六经界定病位病性阳(实热)阴(虚寒)表太阳病少阴病半表半里少阳病厥阴病里阳明病太阴病舌:舌淡属虚寒,舌红属实热;苔白属虚寒,苔黄属实热;苔薄属表证,苔厚属里证脉:浮沉分表里,迟数定寒热,大小定虚实(一)太阳病(表阳证)病证多反映在皮肤、肌肉、筋骨等部位(疼痛);太阳病和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背部恶寒)。

太阳病下行,可出现下身、小腿冷痛。

太阳病上行,可出现腰部、肩膀、颈椎疼痛。

太阳病常年不愈,可引起五脏六腑疾病。

太阳病是伤寒杂病里方剂最多一个,含有麻黄、桂枝的方剂大概有一百多首。

太阳病经证代表方剂有麻黄汤(伤寒证)、桂枝汤(中风证);腑证代表方剂有五苓散(蓄水证)、桃核承气汤(蓄血证);太阳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代表方有桂枝二越婢一汤、银翘散;太阳病寒热夹杂的,建议用合方治疗合病。

例如,太阳病中风证使用桂枝汤,若出现里热证,则可以考虑在桂枝汤中加石膏来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一种情况。

(二)少阴病(表阴证)少阴病的病位在表,病性是虚寒。

在胡老的体系里,他将其概述为太阴表证,把少阴病里虚寒的部分归为太阴病。

少阴病的病机主要是机体正气不足,功能沉衰,不能与邪气相争,所以常表现为恶寒,无发热,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无汗者,多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有汗者,多用桂枝加附子汤,以扶阳解表。

若里有水饮,考虑为少阴太阴合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细辛可温化水饮)。

(三)少阳病(半表半里实证)半表半里:胸腔、腹腔、纵膈、肠系膜……少阳病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阳证、实证、热证。

胡希恕先生:患病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一般的规律反应,主要原因是?

胡希恕先生:患病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一般的规律反应,主要原因是?

胡希恕先生:患病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一般的规律反应,主要原因是?作者:马家驹昨日的一篇文章《拨开迷雾:中医治病不是靠哲学,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辨证》涉及了阴证、阳证,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我们看看胡希恕先生的原话在《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胡希恕先生讲到:阴证阳证,不是现在辨证说的阴虚阳虚……阴阳是指的性,阴性,阳性,就是一个太过与不及二个方面。

人有了病了,生理机能要改变,尤其代谢机能首先改变,一方比健康人太过,另一方面是比健康人不及,连证候和脉全是这样,就是太过与不及。

太过是发了的兴奋的,亢奋等证状,此为阳性证;反之沉衰的,抑制的,这类的证候叫阴性证。

故有了疾病,就会发生这样两类的变化,所以病千变万化不外乎阴阳二大类。

胡希恕先生提出:患病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一般的规律反应,主要原因不是来自疾病的外在刺激,而是来自机体抗病的内在作用……屡有未治即愈的病,都不外是机体抗病斗争胜利的结果,不过往往由于自然良能的有限,机体虽不断斗争而疾病竞不得解,于是则机体与疾病交争的形式亦随时地反映出来……(参见《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第28页)胡希恕先生又提到:中医有一句话比较好,就是“正邪交争”,这个书上是的,《内经》上也是的,中医认为人体对这个疾病呀,老是与之抗争,事实上也是这样,如果你要是没有这样一套良能呀,那非死不可。

人体对外界的刺激有一种非常的抗病的方法,比如说传染病,不是从传染的,没感染的人不是没接触过,就是因为有抗抵力,就是正邪交争。

即使有了病了,它还要与它交争,比如表证,就是正与邪交争在体表……如果机能亢奋,就是阳性证,机能沉衰就出现阴性证,这六经,六个类型,只要是疾病存在,机体就要斗争,要斗争就不出这个范围。

所以我们在疾病的全过程内头,这个六经八纲的反应,始终不会变,而且始终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从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阴证,阳证,就是发生疾病后的人体代谢机能的改变,机体功能亢奋,代谢太过,属于阳证;反之,机体功能沉衰,代谢不及,属于阴证。

胡老师八纲

胡老师八纲

胡老师八纲胡希恕先生指出:《伤寒论》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来自八纲。

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为九纲。

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称为八纲。

疾病从病位而言,不外乎表、半表半里、里,从病性而言,不外乎阴阳、虚实、寒热,而虚、实、寒、热又可从属于阴阳,如此可知,表阳热实即为太阳,表阴虚寒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虚寒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为少阳,半表半里之阴虚寒则为厥阴。

如此,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

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

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毋庸置疑的。

需要指出的是:少阴主表,厥阴主半表半里,胡希恕先生曾有专门论述,限于篇幅,兹不赘运用六经辨证的“三辨”明确了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就为临床运用经方奠定了基础。

胡希恕先生应用经方分为三步辨证即首辨病位、次辨病性、最后辨方证。

辨病位病位是指表、里、半表半里三部分。

胡希恕先生指出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

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表证。

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组成的消化道。

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便称为里证。

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

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

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其病位的反应无非是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

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范围,但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变所在的病位,就是说即使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反应于表位,即称之为表证。

亦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

反之,虽病变、病灶在表,但病邪集中反应于里位,即称之为里证,亦或称之为邪在里或病在里。

六经均有提纲证,寻此以辨,即可知病位之所在。

胡希恕经方理论:六经八纲解读伤寒论中医临床理论仲景学说第2期太阳病(中)

胡希恕经方理论:六经八纲解读伤寒论中医临床理论仲景学说第2期太阳病(中)

胡希恕经方理论:六经八纲解读伤寒论中医临床理论仲景学说第2期太阳病(中)六、表证与半表半里证的关系太阳病失治或误治,亦每传入半表半里而发少阳病,无论太阳少阳合并病,只能以太阳少阳双解为治,或治从少阳,不得发汗以攻表。

若阳明少阳合病或并病,亦只能为阳明少阳双解之治,或治从少阳,不得下以攻里。

三阳合病或并病,亦宜治从少阳,此为定法。

见于本篇的有以下各方证。

1、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但此四症有一即可,不必悉具。

方:柴胡八钱,黄芩三钱,人参三钱,甘草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半夏五钱。

2、大柴胡汤证为小柴胡汤证呕剧而腹满痛者,或满大实疼者(加大黄)。

方:柴胡八钱,黄芩三钱,芍药三钱,半夏五钱,生姜五钱,枳实四钱,大枣五枚,大黄二钱。

(一方无大黄)3、柴胡加芒硝汤证为小柴胡汤证而兼有芒硝汤证者。

方:即小柴胡汤加芒硝二钱。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为小柴胡汤证,胸腹悸动,烦惊身重,二便不利者。

此乃少阳证误下或烧针,使邪陷于里。

方:柴胡四钱,黄芩一钱半,生姜一钱半,半夏二钱半,人参一钱半,大枣二枚,桂枝一钱半,茯苓一钱半,大黄二钱,铅丹一钱半,龙骨一钱半,牡蛎一钱半。

5、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柴胡汤证,渴而不呕,胸腹动烦,而上冲急迫者。

方:柴胡八钱,桂枝三钱,干姜二钱,花粉四钱,黄芩三钱,牡蛎二钱,炙甘草二钱。

6、柴胡桂枝汤证应为小柴胡汤证和桂枝汤证的合并证。

方:桂枝一钱半,芍药一钱半,生姜一钱半,大枣二枚,柴胡四钱,黄芩一钱半,人参一钱半,半夏二钱半,炙甘草一钱。

七、表证与停饮的关系太阳病固以发汗为治疗原则,但是里有停饮,必须兼逐水,表始得解,如前之小青龙汤证及桂枝去芍药加苓术证,即属其例。

假如不兼逐水,或汗或下,不但病不去,且每因激动里水发生诸多病变。

见于本篇的方证有以下数则:1、苓桂术甘汤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小便不利或频数者。

方:茯苓四钱,桂枝三钱,白术二钱,炙甘草二钱。

六经???八纲

六经???八纲

六经八纲中国中医药报有一篇“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写的《方证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终极》文章,说是以百家争鸣的原则,运用经方学说的理论与实践,以其药简效宏“方世之祖”。

但是这篇文章写的既不符合《黄帝内经》的天道,又不符合实践的医理,连八纲是出自“六经”,还是六经出自“八纲”都分不清;方证是“君一臣二,君二臣三,还是君二臣四,君二臣六”也分不清;是以六经的标气论八纲,还是以六经的六元本气论八纲,都一塌糊涂,就说方剂是终极。

这就扰乱了对《黄帝内经》的学习。

说明《胡希恕名家研究室》的学者们根本就没有看懂《阴阳类论》的文章,才得出了“六经出自八纲”的错误结论。

何为六经呢?六经是指手足少阴经,手足太阴经,手足少阳经,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阳经,手足厥阴经,其实是十二条经。

这六经脉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天地间六气分六段时间的六六之节,随着时间的流逝,节气和中气时令的交替,人的气血会随着在节气时地气上升,气血都奔腾在手的六经脉中,在中气时,天气下降,气血都流注于足的六经脉中。

气血上升,手的六经脉所主,气血下降,足的六经脉所主。

也就是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空;天气下降,气下降于有质之中。

在人的身上,卫气的流动注入,都合于天道,上应司天的气,下应在泉的气,气血的流动都随着司天、在泉,分主天地间的变化而随着变化,还都要以所临的臓位,以命气血的位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人相应,万物由之,人也同样如此。

物生其应,人生的气脉必应,应则顺,不应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上下阴阳反了死。

天道的六六之节盛衰之时,上下有位,左右有纪。

气血的流动,按时令至而至,为当其位,当其位的气血为正,为精气十足;气血的流动,不按时至而至,凡是出现时令至,而气血不至,或时令没至而气血先时而至,叫精神有亏,都是非其位邪气的气血,邪则更甚,正气盛邪气微。

综上所述,先分清气血是流注于手经脉,还是流注于足经脉,是六经辨证的全部含义。

辨不清气血是奔腾在手经脉,还是足经脉;辨不清手经脉是表,足经脉是里;在每一条经脉里,分不清经脉的本气处是表,经脉的标气处为里;就没法分清寒热阴阳,更分不了表里虚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出现时,则反其阴阳,故为无常。即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 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 者,反而为阴。以是则所谓阳证, 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则所谓阴证,可有或寒、或虚、 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 者。
二、六经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虽称之 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是来自于八纲。兹先就其相互关系述之于下。
本条是阳明病提纲,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指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而有抵 抗和压痛的意思。胃家实为阳明病的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判明为阳明病。
按:阳明病也是以证候为提纲,不是以经络为准绳。更突出的是,提纲强调胃家实,而脏腑 经络的阳明病要包括胃家虚、胃家寒等。而在《伤寒论》全书中胃虚、胃寒不属阳明病。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本条是太阴病提纲,太阴病,即里阴证。它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 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明确辨证为太阴病。此腹满为虚满,与阳明胃 家实实满有显著区别,若误为实满而下之,则必致胸下结硬之变。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4、治则简介
所谓治则,即通过六经八纲辨证确立的施治准则,今分述如下。
太阳病:由于证在表,宜发汗,不可吐下,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均属太阳病的发 汗法剂。
少阴病:此与太阳病虽均属表证而宜汗解,但发汗必须配伍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如桂 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属少阴病发汗法剂。
虚和实:虚指人虚、正气虚。实指病实,邪气实。病还未解而人的精力、正气已有所不支, 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虚衰的形象者,即称之为虚证。病势在进而人的精力、正气并亦不虚, 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充实的病症者,即称之为实证。
基于以上的说明,则虚实当和寒热一样,同是一种具有特性的阴阳。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 无常。寒热有常者,即如上述,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无 变异之谓。但虚
寒和热:疾病从症状的性状来分类则有寒热两种,寒即寒性,热即热性的意思。若患病人体 反应为寒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寒证;反之,若患病人体反应为热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热 证。
基于以上阴阳的说明,则寒为不及,当亦阴之属,故寒者必阴;热为太过,亦当阳之属,故 热者必阳。不过这里要特别指出,寒热是一具特性的阴阳,故若泛言阴则不一定必寒;若泛 言阴则不一定必热。过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本条是少阴病提纲,少阴病,即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阴病说的,意思是说,若在表的证似是 太阴病(有头痛、恶寒等)而见脉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明确判定为少阴病。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本条是厥阴病提纲,厥阴病,即半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里阴证。它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 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明确判定为厥阴病。半表半 里证不可下,尤其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厥阴病:此虽亦属半表半里证宜和解,但须知和之以温性强壮药。如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 丸等均属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者,谓寒证治宜温热药以驱其寒,如以干姜、附子、乌头等 配剂,均属温热驱寒药。热者寒之者,谓热证,治宜寒凉药以除其热,如以栀子、黄芩、黄 连、石膏等之配剂,均属寒凉除热药。
虚者补之,实者攻之:虚者补之者,谓虚证,宜用强壮药以补其不足,汗、吐、下等法均当 严禁,如炙甘草汤、建中汤、肾气丸等均属补虚剂。实者攻之者,谓实证宜以汗、吐、下。
论六经与八纲
《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后世注家因有六经之辨只限于伤寒的说法。其实六经即来自于八纲, 乃万病的总纲,为便于说明,以下先从八纲谈起。
一、八纲
八纲,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表、里之中还应有半表半里,按数 来论本应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涵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习惯常简称之为八纲,今 依次说明于下。
阳明病:热结于里而胃家实者,宜下之;但热而不实者,宜清热。下剂如承气汤,清热如白 虎汤。若胸中实者,则宜吐,不可下,吐剂如瓜蒂散。
太阴病:里虚且寒,只宜温补,汗、下、吐均当禁用。如理中汤、四逆汤等,均属太阴病的 温补法剂。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法宜和解,汗、吐、下均非所宜。如柴胡剂、黄芩汤等,均属少阳病 的解热和剂。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本条是太阳病提纲,太阳病,即表阳证,它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 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以上一系列的证候者,即可确定为太阳病,便不会错误。
按:这里应当注意到,太阳病的提纲是以临床证候为依据,不是以经络走向、分布为据,更 与肺主表无关系。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表、里和半表半里:是病情反应的病危。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 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位时,即称之为表证; 里,是人体的极 里,即由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 位时,即称之为里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里、里之外, 即胸腹两大腔间,为人体诸脏器 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位时,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需要说 明的是,表、里、半表半里三者,为固定 的病位反应,即是说,不论什么病,就其病位反 应来说,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亦有时其中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不出三 者之外。这里必须强调: 这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变所在 的部位。就是说,即使是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反应于体表,即称之为表证亦或称之为邪在 表或病在 表。同理,虽病变、病灶在表,但病邪集中反应于人体里位,即称之为里证,抑 或称之为邪在里或病在里。余则同此,不再赘述。
三、六经八纲辨证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六经八纲辨证的顺序:关于六经八纲,已略述如前,兹再顺便谈一谈有关其辨证的顺序问题。 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虽为辨证的基础,但辨证宜 从六经始,《伤寒论》 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里。六经既辨,则表里别而阴阳判,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分析,以明 确阴阳的实情。至此,六经八纲则俱无隐情了。
基于以上八纲的说明,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应。则所谓阴、阳、寒、 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应。临床实践说明,病情必反应于病 位,而病位亦必因有 病情的反应而反应,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情,以是则所谓表、里、半表半 里等证,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 虚、或实的为证反应。同理则所谓阴、 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亦必保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应。由于寒、热、 虚、实从属于阴阳,故无论表、 里或半表半里的病位是,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的为证反应, 这样三乘以二为六,即病见之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亦即所谓六经者是也。其相互关系可如 下表所示:
六经 八纲 病位 病情 太阳 表 阳 阳明 里 阳 少阳 半表半里 阳 太阴 里 阴 少阴 表 阴 厥阴 半表半里 阴
由上表可以看出,六经的实质即是表、里、半表半里、三阳、三阴的六类证型。可能古人未 明其来源真相,或以为与经络有关,或以六经气化说,遂称之为六经。然 此确实与经络无 关,反复分析仲景全书,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对此当已有所认识,但仍沿用六经以名篇, 又未免美中不足。六经辨证实即八纲辨证,六经名称本来 可废,不过本文是通过仲景书的 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究,因并存之。如以上所述,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 故八纲只具抽象,而六经乃有定型,因此 《伤寒论》于各篇均有概括的提纲,今照录原文, 并略加注释如下:
表里相传和阴阳转变: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病常自表传入于里,或半表半里,或自半表半里 传入于里,或自表传入于半表半里而再传入于里。凡此种种,均谓表里相传。
病本是阳证,而后转变为阴证,或病本是阴证,而后转变为阳证,此即谓阴阳转变。
并病和合病:病当表里相传时,若前证未罢而后证即见,有似前证并于后证而发病,故为并 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等均属之。若不因病传,于初发病时,二者或三者 同时出现,有似合在一起而发病,故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均属之。
阴和阳:指病变的性质。阴即阴性,阳即阳性的意思。人若患了病,正邪相争,未有不影响 人体功能的改变,尤其首先是代谢功能的改变,而其改变,不是较正常为 太过,便是较正 常为不及。如其不及,则患病人体亦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等一系列不及的 病症反应出来,即称之为阴证。如其太过,则患病人体亦 必有相应亢进的、发扬的、兴奋 的等等一系列太过的病症反应出来,即称之为阳症。故疾病虽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 为阳,便为阴。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本条是少阳病提纲,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它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证候为 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明确辨证为少阳病。
按:口苦、咽干、目眩,是肝胆疾病的部分症状,但作为半表半里阳证,它有广泛的概括意 义,咽炎、肺炎、胃肠以、心脑疾病等急慢性病常出现此类证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