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多拾柴火焰高
1995年第一期《中学语文教学》上刊登了陈军老师的一封信,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学生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的讨论,这场讨论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远的。
陈老师在信中说:“文章是什么?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会写文章?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我们究竟弄清了多少,还很难说。
”
面对这些些问题,我也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作文教学。
在教学中,我只看到了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的表象,而没有真正认清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的实质。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天总要接触一些人和事。
有人作过统计,一个人如果将一天中的观感用文字记录下来,至少可以写成一本书,而一个学期所规定的大作文也不过八篇,材料应该说是绰绰有余,而学生竟无材料可写,这应该如何解释呢?
带着这些疑惑,我做了一些尝试,现在还不敢说取得了什么效果,只是写出来与各们同仁交流一下,与大家的思想碰撞碰撞,产生那么一点小火花,给彼此带来些启发,也就达到了目的。
一、课前一分钟口头作文或朗诵
这是魏书生老师提倡的一种做法,我在教学中也在尝试,感觉很好。
魏老师说:“每人每天都要有一次口头作文或朗诵的机会,目的是培养说的能力。
”学生有话说了,也就有内容可写了。
我要求学生说的内容有这样几种:(1)每天学生对抄写在黑板上的名人名言的理解;(2)我给他们指定题目;(3)针对班上当天发生的一件事或几
件事;(4)自己感兴趣的话题;(5)结合已学习了的或正在学习中的课文等等。
这些内容可以说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大部分。
朗诵诗词课文,能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美,与作者在广阔的时空里与作者交流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如,我曾给他们指定这样的题目《,牵动我的情思》,让同学们来口头作文,有的同学以《书籍,牵动我的情思》为题进行口头作文:书籍,牵动我的情思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要将所有的情寄予它;假如我是一个音乐家,我要将所有优美动听的旋律赋予它;假如我是一个作家,我要将所有的文字给予它。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眼睛去观赏它,用心灵去感悟它。
……但是,书籍更是我所向往的。
在书籍的天空中,我就是雄鹰,自由飞翔;在书籍的草原上,我就是那奔驰的骏马;在书籍的小溪中,我就是那游翔浅底的小鱼。
书的草原,书的天空,书的小溪,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情思。
……
书籍,就像那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毒辣的阳光,送给我们清爽的阴凉;书籍,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却告诉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让我们撒下爱读书的种子,让它经过雨水的滋养,阳光的哺育,发芽生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籍的天地,激扬文字……
有的同学以《师恩,牵动我的情思》为题进行口头作文:
您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您如一束阳光,温暖着我幼小的心灵;您如一把梯子,架起我登高的凭依。
感谢您,我最敬爱的老师。
……
也不曾忘记那一次考试。
……
也不曾忘记那次不会的一道题。
……
毕业了,当我再次走进您的办公室时,看到了您不舍的眼泪和信任的眼神。
……”不知什么时候,脸上挂满了无色的液体,我第一次向您深深地鞠躬,说了声谢谢,这是我发自内心的。
就这样,我上了中学。
“你应该做得更好”,伴随着这句话,我一次次超越了自我,一次次战胜了困难,一次次在跌倒后勇敢爬起来。
因为,我知道,我应该做得更好。
我可以做得更好!老师,我一定做得更好。
我相信自己!
在一次次的口头作文的练习下,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长进。
我很高兴我坚持让同学们这样做了。
二、提倡自由练笔
没有一定量的保证,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让学生课外自由练笔,是加大学生自己写作量,促使学生多写作的一种好方法。
所谓“自由”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自己选材,自己命题,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诗文鉴赏、旅游心得、读书笔
记、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社会调查、家庭琐事、学校纪事、班级见闻,或虚或实,或长或短,即兴之作,都可写入练习本中。
这种自由练笔能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能使学生深入地感悟生活,记录生活而以上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每天日记的内容。
我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自由练笔。
如:班上的生物科代表在生物结业考试结束后有感而发写了如下的文字“不知不觉中,八年级转眼即逝。
为何时光总是一去不复返呢?岁月不待人啊!想想你我同走过的日子,真是十分幸福!!在这段光阴中,有过欢欣,有过痛楚,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
在这里我要谢谢您,我的生物老师!!
当生物地理结业考试后,我不禁顿时感觉自己少了点东西。
当放假时,课代表们都去问老师作业,而我呢?当同学们,嬉笑的调侃我这位生物科代表时,问道:生物作业是什么?我不禁悠然一笑,面对生物的离去,心中总有一种不舍,但这又有什么方法呢?只能在脑海中铭记这美好的时光,期待高中的到来吧!!!!
回首,八年级的历程,不禁使我对您产生深深地歉意!……
在你我走过的日子里,是色彩纷呈的。
有过欢笑,有过伤心…………”
……
有感而发,发而记下,久而久之,写作的能力也会大大长进。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
感到言之无物正是学生作文的普遍心
态。
因此,学习写作,要学会观察。
观察是一种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的高级形态。
我们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让他们相信: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作文的材料来源不外乎两条:一是从生活中获取直接材料;二是从阅读中获取间接材料,即作文材料来源于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
生活材料是第一手材料,学生只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写起文章来才会有真情实感。
我告诉学生,走到哪,观察到哪,因为生活丰富多彩,因为世界丰富多彩,因为大自然丰富多彩,因为人生丰富多彩……做生活的主人,一路走,一路观察,一路感悟,一路快乐。
写作的样本来自阅读,写作的语言、材料、思想也有一部分来自阅读。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注重阅读积累对写好文章意义重大,对名家名篇,甚至做到会背诵。
郭沫若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慢慢融化,它将是一大笔财富。
我要求学生每人一本名著,每天阅读一定量的内容并及时写心得、写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并时常背一背),我还给学生订了一份报刊《科学发现报》,等条件允许,我还会要求学生每人订阅一份报刊杂志,开阔眼界,也能更好更多地积累素材。
在以上观察、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要重在悟,“悟”是体悟、思考。
面对生活中常见的人、事、物、景等,我告诉学生要放飞自己的想象,放飞自己的思想,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
出点情味来,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生活,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地体验自然、解读社会、感悟人生,形成自己独特的真切地感受。
如有人对“茶”有这样一段思考:“用温水泡茶,茶叶浮在水面上,平静但无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叶几以浮沉,终于落定,茶香凫凫,茶味宜人。
你可以厌恶苦难,但换个角度,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难,让你在人世中翻转浮沉,才使你最终释放出生命的翠绿与人生的清香吗?”作者对这一简单而又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发出了独特而深刻的人生感悟,令人赞叹不已。
我还引导学生从优秀的电影、电视剧中获取素材。
我先后让学生观看过《暖春》《背起爸爸上学》《士兵突击》《名校》《妈妈再爱我一次》《邓稼先》《城南旧事》等电影电视剧,使其心灵受到震撼,让其动心、动情、动感、动行、动脑、动手。
让学生懂得我手写我的生活经历、我的心情思绪。
如:仿佛昨天我们还在为八年学业的最后一个学期忙碌,而今天它早已离我们远去。
当一切都已成为过往,才发现感慨颇多。
八下对于我来说是个特别与众不同的学期。
在这个学期中我堕落过,放纵过,觉醒过,奋进过,哭过,笑过。
但,最多的是收获了许多面对挫折的心态。
我出现过进入中学以来最低迷的状态,当从最高的顶点坠落到心中的极限时,突然发觉,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当数学到达了从来没有过的低谷时,我开始对自己不自信,我开始不坚定,于是在摇摇晃晃中找不到走下去的希望。
但当泪水流尽后
才知道,我只能努力。
于是我开始把那些曾经被我疯狂用来挥霍的日子拿来学数学,疯狂去背、去记、去复习、去问,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这股疯劲。
我也不曾想过自己会有这么大的毅力。
当汗水聚成最后的骄傲时,我激动地想哭的冲动都有,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这样付出,是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收获。
还有件欣慰的事就是自己之前担心的地理、生物结业考试发挥的还可以,终于能把这个包袱放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还需继续努力啊。
让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现在的所有挫折都为我将来的拼搏埋下伏笔,让曾经的泪水化成今天坚强的微笑,我可以做得更好!
这样的文字写出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心情,真实,自然,且能引发共鸣。
四、课文教学与写作相结合,加强训练
多读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叶老也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
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课文的范例作用,以体现语文课堂教学对写作的导向人身导向作用,使课文与写作合为一个整体。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帮助他们从优秀范文的立意、构思、层次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实掌握有用的知识,并进行模仿练习,使学生得到可以运用的技能。
如《最后一课》的教学中,在这样一个环节: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找出具体的语句段落加以思考、体会。
通过学生的努力,明确归纳:采用了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敢于自责、
有责任感、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形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改写,以韩麦尔先生的第一人称来写,以及还是以小弗郎士的第一人称进行续写。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了这些描写方法的作用,进一步领会了塑造人物形象可采用多种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突出、醒目、有感染力。
再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描写贝多芬穿着和外貌特征的语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
……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此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
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目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从中我们师生总结出: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一定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并注意描写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从上到下。
我让学生反复研读这几段文字,一次次地去感悟,让他们模仿这种写法,用几句话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或老师的外貌。
五、在研究作文教学的同时,我更注意了研究学生,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1、抓住学生心理,别出心裁巧命题。
(1)新鲜,满足学生的好奇心;(2)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产生写作热情。
如《心中有盏红绿灯》《我年轻,我需要》《成长的烦恼》等等。
2、养成快速作文的习惯,提高效率激发兴趣。
为考场作文在平时就应大练兵。
3、学生很喜欢读别人的作文,我抓住这一点,尝试采用魏书生老师的作法,让他们在看别人作文时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并吹毛求疵:(1)卷面是否整洁?(2)有几个错别字?(3)有几个病句?(4)标点有几处错误?(5)中心是否集中、突出、正确?(6)选材是否围绕中心、典型真实、详略得当?(7)结构是否清晰,首尾是否照应,过渡是否自然?(8)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体或写作指导的要求?(9)语言是否简练通俗,或生动形象。
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写作,而且学会了批改作文。
学生很乐意这么做,特别是给他人找出毛病时,自己很有成就感,同时他也会思考我是不是也有这个毛病?可谓一石两鸟,一举两得。
总之,只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介入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并让其敢于表达真情实感,敢于想像创新,那么,作文就能成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乐园。
参考文献:[1]《魏书生文选》第二卷漓江出版社
[2]《现代教育研究》吉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