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规范
焊接的设计规范

焊接的设计规范焊接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器设备等制造业领域。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以保障焊接品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焊接材料的选择在进行焊接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一般来说,焊接材料的选择需遵循以下原则:1. 需要与被焊件材料相同、相似或可配对的材料进行焊接。
2. 焊接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应该符合焊接件的使用要求。
3. 焊接材料的加工性能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可加工性。
二、焊接接头的设计1. 焊接接头的设计需要遵循工程力学原理,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焊接接头须具备足够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
2. 在焊接接头的几何形状设计上,人们一般采用T形、角向、对接等多种形式。
其中,对接焊接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式,其优点在于焊件连接面积较大、接头强度高。
3. 焊接接头的设计应防止出现焊接接口处的裂纹。
三、焊接参数的控制在进行焊接设计时,焊接参数的控制十分重要。
焊接参数具体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焊接时间等。
1. 焊接参数的控制需要根据被焊件材料的性质、焊接接头类型、焊接方法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调整与控制。
2. 应确保焊接过程中的电弧稳定,并实行恰当的焊缝间隙调整。
同时,要保证焊接底材保温充足,防止焊渣等杂质混入焊缝夹层和气孔内。
3. 焊接参数的控制除了要考虑焊接质量外,对于低碳钢、不稳定材料等易产生变形的材料还需注意控制热影响区,以减少焊接变形。
总之,科学的焊接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获得科学的焊接设计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提高焊接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并加强对焊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焊接技术规范

焊接技术规范焊接是一种重要的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确保焊接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焊接工艺的标准化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技术规范。
本文将对焊接技术规范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焊接材料的选择在焊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焊接材料应根据焊接对象和要求的性能,综合考虑强度、韧性、耐腐蚀等因素来进行选择。
常用的焊接材料有焊丝、焊条、焊剂等。
二、焊接设备的选择焊接设备的选择应根据焊接对象和焊接方式来确定。
常见的焊接设备有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激光焊接设备等。
在选择焊接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功率、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焊接工艺控制焊接工艺控制是焊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焊接前,应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如清洁焊接表面、预热焊接区域等。
在焊接过程中,要控制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以保证焊接质量。
同时,还要注意焊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四、焊接质量检测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焊接质量检测,以确保焊缝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常用的焊缝检测方法有目测检测、无损检测、金相检测等。
根据焊接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焊缝的评估和检验。
五、焊接安全注意事项焊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需要注意焊接安全。
首先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焊接面罩、焊接手套、防火衣等。
其次要确保焊接环境通风良好,避免产生有害气体的聚集。
同时,还要注意焊接区域的火灾风险和电击风险,确保焊接操作的安全。
六、焊接技术标准为了规范焊接操作,提高焊接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技术标准。
焊接技术标准包括焊接工艺规程、焊接质量评定标准、焊接材料标准等。
在实际焊接操作中,要遵守相应的焊接技术标准,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工艺的合理性。
总结:焊接技术规范在焊接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设备,控制焊接工艺,进行质量检测,注意焊接安全,并遵守焊接技术标准,可以保证焊接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
不断提高焊接技术规范的水平,有助于推动焊接行业的发展,提高焊接工艺的标准化程度。
焊接技术规范

焊接技术规范1.规程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素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槽体焊接的要求和焊缝检验的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母材含碳≤0.25%的碳素钢、σs≤400N/mm的普通低合金钢、SS304不锈钢、1Cr18Ni9Ti不锈钢、SS304L不锈钢;工作压力≤10MPa的焊件的手工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不适用于压力容器的焊接。
2.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GB/T985-19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6-19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T2649~2655-1989 焊接接头试验方法GB/T2656-1981 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法GB/T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GB/T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2469-1990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GB/T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GB/T15830-1995 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JB/T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6963-1993 钢制件焊熔化焊工艺评定JB/T7949-1995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3.焊接要求:3.1一般要求:3.1.1 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3.1.2 焊工和焊接检验、试验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承担相应的工作;3.2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要求:3.2.1用于焊接的母材(钢板、型钢、钢管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应有生产厂家质量保准书。
其材质、规格、尺寸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并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
材料代用,应办理代用手续。
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如下:表1Q235A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表2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表3 不锈钢焊接材料焊缝金属的主要成分3.2.2焊接材料的选用:依据材料类型和机械性能,对于碳素结构钢Q235A焊接材料选用焊条牌号为J422;对于SS304、1Cr18Ni9Ti不锈钢焊接材料选用焊条牌号为A132;对于SS304L不锈钢焊接材料选用焊条牌号为A002;3.2.3CO2的纯度应≥99.5%(体积法),含水量≤0.005%(重量法),当气体压力低于1MPa时,不能继续使用;3.2.4焊接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污染锈蚀。
关于焊接的规范

关于焊接的规范焊接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工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焊接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
本文将介绍焊接的规范要求,包括焊接前的准备、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过程的操作规范,以及焊后的检验和评定。
一、焊接前的准备在进行焊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清洁并处理待焊接的工件表面,确保其免受污染和氧化。
其次,需要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并保证焊接电源的稳定性和电流的准确度。
此外,还需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并根据工作环境和要求,确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
二、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焊接的质量和性能。
在选择焊条、焊丝或焊剂时,应考虑工件的材料、厚度和焊接位置等因素。
焊接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耐腐蚀性和气密性。
同时,还要注意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保养,避免受潮、受污染等情况,造成焊接质量的降低。
三、焊接过程的操作规范焊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焊接前,必须对焊接设备进行调试和预热,确保焊接电弧的稳定性和热输入的均匀性。
焊接操作中,应保持适当的焊接电流和电压,控制焊接速度和焊缝形状,同时保持良好的焊接姿势和操作技巧。
焊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止气孔、夹渣、裂纹等焊接缺陷的产生,并及时采取纠正和措施。
另外,根据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工件要求,还需采取适当的焊接工艺控制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焊后的检验和评定焊接完成后,必须进行焊后的检验和评定。
通过目视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判断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符合程度。
对于特定要求的焊接接头,还需进行无损检测和化学成分分析等进一步的检验和评定。
只有通过检验和评定合格的焊接接头,才能够正式使用或交付使用。
总之,在焊接过程中,遵循焊接的规范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准备工作的充分和细致,材料的合理选择,操作规范的严格遵守,以及焊后的检验和评定,都能够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安全性。
焊接技术规范

焊接技术规范(共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焊接技术规范3.1焊接前准备工作2.2.2焊工必须掌握焊接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并取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焊工操作证书。
2.2.3焊工除具备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切实遵守各项制度的规定,并认真进行焊接质量自检。
3.1.1在焊工上岗作业前,分包商应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做2块氩弧焊、电弧焊试样进行评定,合格后按电弧焊点焊、电弧焊连续焊、氩弧焊连续焊、氩弧焊及电弧焊连续焊规定四类焊接作业许可范围,严禁越类施焊。
3.1.2分包商应做好上述焊工培训和考核记录,并报总包商审批。
3.1.3检查材料的表面质量,如保护膜或镀层是否无划伤、碰伤,外表面是否无锈蚀、色泽是否正常等,不合格的料件严禁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检查记录。
3.1.4检查料件外形及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平整度、长度及对角线尺寸、断面尺寸、变形等,不合格的料件严禁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检查记录。
3.1.5焊接前对所需焊接部位进行细致统筹,认真辨认,开好坡口,清理焊接区域,预先需要矫正的材料应处理得当,保证矫正时不破坏材料。
3.1.6槽体焊接坡口要求:为保证槽体焊缝质量,槽体对接焊缝采用两面焊接,外面采用钨极氩弧焊,内面采用手工电弧焊,故要求开X型坡口,采用手执砂轮机磨制坡口。
3.1.7仔细检查调试焊机,工装夹具,做好焊接防护措施,保证焊接安全及材料外形、表面质量在焊接时不被损坏。
3.1.8在材料上正确划定焊接工艺基准线。
3.1.9准备好焊接平台。
3.1.10在安装现场的焊接作业属特种作业管理的范畴,必须提前在总包商项目部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若是高处焊接作业,则还应遵守登高作业的相关规定。
3.1焊接3.2.1焊接前应再次对构件进行校正,按、要求进行。
3.2.2焊条及焊丝的选用必须与母材相适应,对碳钢应符合GB5117-1995的规定,对不锈钢应符合GB983-1995的规定,详见下表:合理选择焊接顺序,避免焊接时产生空间冲突,一般焊接先下后上,先中部后两边,先大构件后小构件,先大焊缝后小焊缝,由内而外进行施焊,必要时考虑使用合适的夹具以减少焊接变形。
焊接标准规范

焊接标准规范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标准规范,以指导焊接工作者进行操作。
本文将介绍焊接标准规范的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遵守这些规定。
首先,焊接标准规范包括了焊接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要求。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等。
这些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焊接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其次,焊接标准规范还包括了焊接工艺的要求。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按照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同时,还需要对焊接接头的准备和清洁工作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外观。
此外,还需要对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和气氛进行控制,以防止焊接接头出现气孔、裂纹等质量缺陷。
另外,焊接标准规范还规定了焊接接头的检测和评定方法。
在完成焊接作业后,必须对焊接接头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定,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这包括了外观检测、尺寸检测、力学性能检测等多个方面,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检测和评定,焊接接头才能够被认定为合格,才能够投入使用。
最后,焊接标准规范还规定了焊接作业的安全要求。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焊接区域的防护、焊接作业人员的防护等。
同时,还需要对焊接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只有做好了安全防护工作,才能够有效地预防焊接作业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总之,焊接标准规范是保障焊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
只有在遵守了相关的规范要求,才能够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工程项目和生产作业的安全。
因此,我们每一个从事焊接作业的人员都应该加强对焊接标准规范的学习和理解,做到严格遵守和执行,为实现安全、高质量的焊接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焊接生产车间焊接工艺规范

焊接生产车间焊接工艺规范为了确保焊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焊接生产车间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制定本焊接工艺规范,以指导焊接操作人员进行规范的焊接工作。
一、焊接准备工作1.1 材料准备在进行焊接之前,焊接工作人员应按照焊接材料的规格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焊接材料,包括焊丝、焊条、气体、溶剂和防护用品等。
1.2 设备检查焊接操作人员应在每次使用焊接设备之前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如有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1.3 焊接环境准备焊接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干燥,避免有阻碍物或易燃材料。
同时,应确保焊接区域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焊接操作要求2.1 装配与固定在进行焊接之前,焊接工作人员应将待焊接的零部件进行装配,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固定和夹持。
确保待焊接部位的稳定性和正确的位置。
2.2 清洁与除锈焊接部位应在焊接之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除锈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氧化物。
可采用机械除锈、化学清洗或砂轮打磨等方法,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2.3 焊接位置选择根据焊接工艺的要求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位置。
在进行多道焊接时,应按照焊接顺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2.4 焊接参数设定根据焊接材料和工件的要求,合理设定焊接电流、电压、速度和焊接时间等参数。
确保焊缝的强度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5 焊接操作技术焊接操作人员应熟悉并掌握焊接操作技术,包括焊接枪的握持姿势、焊接速度、焊接角度和焊接路径等。
操作时应保持稳定的手部动作,确保焊接质量。
2.6 焊接质量检查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缝的质量检查。
通过目测、尺寸测量和无损检测等方法,对焊接质量进行验证和评估。
如发现焊接缺陷或质量问题,应及时返工修正。
三、焊接安全措施3.1 焊接防护用品焊接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焊面罩、防护手套、护目镜、防焊服和耳塞等,确保身体和感官的安全。
焊接操作规范

钣金焊接操作规程一、依据标准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804-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行为公差》。
二、具体要求(一)钣金件焊前要求1、所有原材料不得低于图纸要求,否则不得下料制作。
2、要求焊接型钢平整度不超过2/1000,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3%。
3、钣金件焊接前,变形的零配件必须校直、校平后再焊接。
4、在进行焊接前,应根据零件大小、材料厚度、焊缝要求的大小等不同选用粗细规格不等的焊丝。
(二)焊接过程的要求1、按图纸、技术、工艺要求制作焊接,因看图纸有误,导致工件焊错,需重新焊割的,该件按次品处理。
2、焊接时,要求该坡口的地方必须坡口,加工件没有坡口的、或者焊接型材等,应根据情况用磨光机进行坡口,需机加工坡口的应进行加工坡口处理,并把问题上报给部门主管。
3、焊接时应保证工件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非加工面形位公差按IT15级执行。
4、焊接时需要代料的,板料厚度达不到图纸要求,未经技术部门的书面同意,不能代料。
5、焊接时的焊缝严格按图纸要求,该连续焊的连续焊,该断续焊的一定要断续焊。
如图纸没有要求的断续焊尺寸长度,则每间隔50mm焊8~10mm,各焊点距离必须均匀一致。
6、连续焊缝要求平直光滑,不能有明显的高低不平现象,不能有焊穿、焊偏、焊疤、气孔、咬边等现象。
焊缝的焊角以图纸要求为准,无要求的保证焊角为相临件的最小厚度。
7、焊接完成后:每道焊缝应打磨处理,清除焊渣,去掉周边毛刺。
8、图纸上要求折弯的零件,没有技术部的书面同意,不得采用焊接方式。
9、钣金件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敲击的部分可以用小型手工锤轻轻锤到要求尺寸,不得在钣金平面上以铁锤敲打。
(四)焊接公差要求1、线性尺寸公差见下表一所示。
表一、焊接件线性尺寸公差(IT15级)单位mm 基本尺寸 2~30 >30~120 >120~400 >1000~2000 >2000~4000公差要求±0.5 ±0.8 ±1.0 ±2 ±4.02、角度尺寸公差见下表二所示。
焊接工艺规范

焊接工艺规范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连接的质量和稳定性,制定了一系列焊接工艺规范。
本文将介绍焊接工艺规范的基本原则、常见焊接方法和相关要求。
二、焊接工艺规范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原则:焊接作业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范,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焊接技能,并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2. 质量控制原则:焊接作业必须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包括材料选择、设备调试、焊接参数设定等方面的控制。
3. 符合标准原则:焊接工艺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焊接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常见焊接方法及相关要求1. 电弧焊电弧焊是最常见的焊接方法之一。
在电弧焊作业中,应注意以下要求:(1)选择适当的电极和焊接材料,确保焊接质量。
(2)控制焊接电流和电压,以保持焊接速度和熔深的合理比例。
(3)控制电弧稳定,避免产生气孔、熔核不均匀等缺陷。
2. 气体保护焊气体保护焊包括氩弧焊、氩气保护焊等。
在气体保护焊作业中,应注意以下要求:(1)选择适当的保护气体和焊丝,以保证焊缝的质量和外观。
(2)控制气体流量和气压,确保焊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气体保护环境。
(3)合理控制焊接速度和电流,以避免产生焊缝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
3. 焊接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焊接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对焊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在焊接作业中,应注意以下要求:(1)选择合适的焊材,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
(2)对焊接材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氧化膜、减少杂质等。
(3)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和退火处理。
四、焊接工艺规范的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焊接质量,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规范的质量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1. 焊接过程参数的控制:控制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以保证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检测和评估:使用相关的检测手段,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对焊接接头进行检测和评估。
3. 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建立焊接质量记录和文件,包括焊接参数、焊接材料、检测报告等,以备后续参考和追溯。
厂房焊接规范标准最新

厂房焊接规范标准最新一、引言焊接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艺,它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耐用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行业标准的更新,厂房焊接规范标准也在不断完善。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工业厂房内进行的焊接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钢结构、管道、压力容器等的焊接。
三、材料要求1. 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具有合格证书。
2. 材料在焊接前应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
四、焊接方法1. 根据材料特性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
2. 焊接方法应经过严格的工艺评定,确保焊接质量。
五、焊接环境1. 焊接作业应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潮湿和污染。
2. 焊接区域应保持清洁,避免杂物影响焊接质量。
六、焊接工艺1. 焊接前应进行预热处理,以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
2. 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速度和电流,确保焊缝均匀、无缺陷。
3. 焊接完成后应进行后热处理,以消除焊接应力。
七、质量检验1. 焊接完成后,应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
2. 焊缝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八、安全要求1. 焊接作业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面罩、手套等。
2. 焊接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砂箱等。
3. 焊接作业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
九、环保要求1.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应进行收集和处理,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2. 焊接作业应尽量减少噪音和光污染,保护作业人员和周围环境。
十、维护与更新1. 本规范标准应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以适应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
2. 厂房焊接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焊接技能和安全意识。
十一、结语厂房焊接规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严格遵守本规范,共同推动焊接工艺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草案,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焊接操作工艺规范

焊接操作工艺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所有焊工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认证,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焊接技能和专业知识。
2.检查焊机、气源、电源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确保其适合本次焊接工作。
4.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焊接面罩、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5.在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其他人员不会误入作业区域。
二、焊接准备工作1.将焊接材料进行清洁,确保其表面没有油污和氧化物,以保证焊缝质量。
2.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要求,调整焊机的电流和电压,并预热材料,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3.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极和焊接方法,并保证焊接电极的质量。
4.针对大型焊接件,设置焊接固定装置,以确保焊接过程中焊件的固定和稳定。
三、焊接操作1.在焊接过程中,焊工必须保持专注和集中的精神状态,以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在焊接过程中,焊工必须熟练掌握焊接方法和技巧,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3.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温度,在不超出焊接材料耐受范围的情况下,确保焊缝质量和焊接强度。
4.在焊接过程中,焊工必须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及时清理飞溅物,以免对焊接质量产生影响。
四、后期处理工作1.完成焊接任务后,焊工必须对焊接区域进行清理,确保焊接区域的整洁干净。
2.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3.对于大型焊接件,进行非破坏性检测,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4.对于关键性焊接件,进行热处理和退火处理,提高焊接质量和强度。
5.记录焊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工艺控制点,以备后续评估和追溯。
在实际焊接工作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上规范,确保焊接质量和工作安全。
同时,焊接操作工艺规范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更新,以满足不同焊接项目的要求。
焊接作业规范

焊接作业规范是指在进行焊接作业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这些规范包括焊接工艺、技术要求、人员操作规范等等。
因为焊接作业涉及到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问题,所以正确的遵循对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1.焊接工艺的规范焊接工艺是指在进行焊接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操作步骤。
它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和焊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首先是工件表面清洁,不得有油污、氧化皮、灰尘等杂质。
其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焊接电极,以保证焊缝质量。
其次是焊接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速度、角度等,需要按照要求进行设定。
最后是焊后处理,包括焊缝修整和防护措施等。
2.焊接技术要求的规范焊接技术要求包括焊接质量要求、检验标准、检验方法等方面。
焊接质量要求是指焊缝、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指标,如强度、塑性、硬度、耐腐蚀等等;检验标准是指针对这些性能指标所制定的标准,一般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检验方法是针对这些性能指标所制定的检验方法,以确保焊接质量是否合格的技术手段。
3.人员操作规范人员操作规范包括焊工、工程师、检验员、质量监督员等各个岗位的操作规范。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各个岗位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不得有操作疏忽、违规操作等情况。
同时,需要强化安全意识,确保人员健康安全。
总之,遵循是保障焊接质量、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必要手段。
有关单位和个人需要加强学习和宣传,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规范要求。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焊接规范

焊接规范
1.大型或较重要的设备及焊接工艺复杂的焊接工作需制定焊接
工艺指导书。
2.板厚≥6MM要开坡口,留间隙(一般≤3MM)
3.返修设备要清除原有焊缝金属。
4.焊接前有条件的要预留反变形量,也可采用刚性固定法。
5.焊接前焊缝正反两面两侧20MM内清除油渍,水渍、铁锈及氧化
层,直至打磨出金属光泽。
6.合理选择焊条(等强匹配等金属成份原则)
7.特殊条件下(如潮湿、室外气温低),焊接母材可适当加温。
8.碱性焊条使用前需加热烘干,使用时拿取少量放入焊条保温筒内,
随用随取。
9.碱性焊条和有色金属焊接均采用直流反接极。
10.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速度和运条方法,多层多道焊时尽可能选
用小的线能量,以减少变形和内应力。
11.焊接时一般采用短弧焊接。
12.重要零件焊后可采用回火消除内应力。
焊接等相关规范

焊接等相关规范焊接是一种将金属零件连接在一起的加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焊接等相关规范,包括国际标准组织(ISO)的焊接标准、美国焊接学会(AWS)的规范以及中国国家标准。
一、国际标准组织(ISO)的焊接标准国际标准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专门制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标准。
在焊接领域,ISO制定了多项重要的标准。
其中,ISO 3834是焊接质量体系的要求,包括四个等级:ISO 3834-1、ISO 3834-2、ISO 3834-3和ISO 3834-4。
这些等级适用于不同的焊接场景和要求,确保焊接过程的控制和质量。
此外,ISO还制定了其他一些与焊接相关的标准。
ISO 5817是有关焊缝质量的要求,分为四个等级。
ISO 9606是针对焊工的资格认证要求,针对焊工的技能和能力进行评估,保证其在焊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二、美国焊接学会(AWS)的规范美国焊接学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焊接和相关技术组织,制定了许多焊接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AWS D1.1/D1.1M-2020:结构焊接规范。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各种钢结构的焊接要求,包括材料的准备、设备的选择、焊接过程的控制等。
遵循该规范可以确保焊接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
除了结构焊接规范外,AWS还制定了其他一些规范,如AWSD9.1M/D9.1:2018-钢铁和石墨烯的焊接标准,AWSD10.8:D10.8M:2018-气体与化学工程设备的焊接规范等。
这些规范适用于不同的焊接场景和要求,为焊接行业提供了准则和指导。
三、中国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与焊接相关的国家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焊接质量要求》(GB 150.3-2011)。
该标准规定了焊接质量的要求和评定方法,包括焊缝的几何尺寸、表面质量、焊缝缺陷等。
此外,中国还制定了其他一些与焊接相关的标准,如《焊接工艺条件评定》(GB/T 8118-2011)、《焊接人员技术等级》(GB/T 8919-2006)等。
焊接等级标准规范最新版

焊接等级标准规范最新版一、引言焊接工艺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船舶、航天等多个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统一的焊接等级标准规范至关重要。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焊接作业的工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钢结构、压力容器、管道系统等。
三、焊接等级分类焊接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焊接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 A级:适用于一般工业用途,要求较低,适用于非关键结构。
- B级:适用于中等要求的工业用途,要求适中,适用于一般结构。
- C级:适用于高要求的工业用途,要求较高,适用于关键结构。
- D级:适用于最高要求的工业用途,要求最高,适用于极其关键的结构。
四、焊接工艺要求1. 材料选择:根据焊接等级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2. 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多种焊接方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3. 焊接环境:确保焊接环境符合工艺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清洁度等。
4. 焊接参数:根据焊接材料和方法确定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
五、质量控制1. 焊接前的准备:包括材料检查、坡口加工、焊接设备的校准等。
2. 焊接过程监控:实时监控焊接过程,确保焊接参数的准确性。
3. 焊接后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测试等,确保焊接质量。
六、焊接人员资格所有焊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等级的焊接操作证书。
七、安全与环保焊接作业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减少焊接过程中的污染。
八、规范的更新与维护本规范将根据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以适应新的焊接技术和工艺要求。
九、结语焊接等级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焊接质量、保障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所有相关企业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本规范,共同推动焊接工艺的发展和完善。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模拟的焊接等级标准规范,实际应用中应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
焊接规范——精选推荐

焊接规范焊检⼯艺规范3.⽓保护焊、⾃保护焊全焊透坡⼝形状和尺⼨宜符合下表要求:4.焊接⼯艺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要求完全焊透的焊缝,单⾯焊时应加衬垫,双⾯焊时应清根;2)焊条电弧焊焊接时焊道最⼤宽度不应超过焊条标称直径的4倍,实⼼焊丝⽓体保护焊,药芯焊丝⽓体保护焊焊接时焊道最⼤宽度不应超过20mm;3)导电嘴与⼯件距离:埋弧⾃动焊40mm±10 mm;⽓体保护焊20 mm ±7 mm;4)保护⽓种类:⼆氧化碳;富氩⽓体,混合⽐例为氩⽓80%+⼆氧化碳20%;5)保护⽓体流量:20L/min~50L/min;6)⼆氧化碳⽓体保护焊接免于⼯艺评定时,采⽤以下⼯艺参数焊接:常⽤结构钢材⽓体保护埋弧焊焊接材料的选配6.焊缝坡⼝表⾯及组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接坡⼝可⽤⽕焰切割或机械或机械⽅法加⼯.当采⽤⽕焰切割时,切割⾯质量应符合国家现⾏标准的相应规定..缺棱为1~3mm时,应修磨平整;缺棱超过3mm时,应⽤直径不⼩于3.2mm的低氢型焊条补焊,并修磨平整。
当采⽤机械⽅法加⼯坡⼝时,加⼯表⾯不应有台阶;坡⼝尺⼨组装允许偏差:2)施焊前,焊⼯应检查焊接部位的组装和表⾯清理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修磨补焊合格后⽅能施焊。
各种焊接⽅法焊接坡⼝组装允许偏差值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坡⼝组装间隙超过规范规定时,可在坡⼝单侧或两侧堆焊、修磨使其符合要求,但当坡⼝组装间隙超过较薄板厚度2倍或⼤于20mm时,不应⽤堆焊⽅法增加构件长度和减⼩组装间隙;3)搭接接头及T形⾓接接头组装间隙超过1mm或管材T,K,Y形接头组装间隙超过1.5mm时,施焊的焊⾓尺⼨应⽐设计要求值增⼤且符合规范规定。
但T形⾓接接头组装间隙超过5mm时,应事先在板端堆焊并修磨平整或在间隙内堆焊填补后施焊。
4)严禁在接头间隙中填塞焊条头、铁块等杂物。
7.引弧板、引出板、垫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严禁在承受动载荷且需经疲劳验算构件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引弧或装焊夹具。
焊接作业规范

焊接作业规范篇一: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和范围为规范焊接、气割作业,控制作业中产生的风险;适用于福伊特工业技术服务(上海)服务现场。
2、危险源/环境因素3、劳防用品眼部防护:焊接眼镜(强制)手部防护:焊接手套(强制)身体防护:工作服(强制)脚部防护:工作裤(强制)呼吸防护:呼吸器(强制)听力防护:耳塞(强制)4、安全操作程序4.1 焊接作业属特种工种,需经劳动行政部门特种作业考核站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上岗。
焊接作业学徒需在有资质人员监护下进行作业。
作业中严格遵守“十不焊”并有权及责任拒绝违章作业。
1)未取得焊接特殊工种操作证不得独立作业; 2)在要害部位和易燃易爆场所焊接时未经批准不焊; 3)未确认焊接场所周围情况不焊; 4)用可燃材料做保温隔层的部位未得到有效清理不焊; 5)装过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的容器未进行有效清理不焊; 6)不了解被焊物品内部情况不焊; 7)密闭或有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不焊; 8)焊接场所有易燃易爆物品不焊;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作业时不焊; 10)禁火区内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的不焊。
2.1 触电 2.2 作业过程中产生烟尘 2.3 作业过程中产生噪音 2.4 焊接时产生弧光伤眼 2.5 高温金属熔渣飞溅烫伤及其他烫伤 2.6 高温金属熔渣飞溅引燃周边物品4.2 作业前作业人员应穿戴好个人劳防用品,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安全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4.3 作业前要确认周围环境,清除周围易燃易爆物品且注意作业环境。
4.4气瓶要使用防倾倒装置或钢瓶架妥善放置,不得横卧在地面。
4.5 非固定动火点动火必须申请动火许可。
4.6 在高处动火要防止火星飞溅落下造成火灾、爆炸。
4.7 作业完毕后必须检查,避免阴燃等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4.8 在焊接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之前,容器必须经过彻底清洗或置换。
焊接时,容器的所有进出口和通气口必须打开,否则严禁焊接。
焊接规范有哪些

焊接规范有哪些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之一,焊接技术在各种生产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在不同行业的生产中,焊接工作的规范化是确保焊接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那么,焊接规范有哪些?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焊接资格认证规范焊接工作的核心是焊接工人,而焊接工人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素质和技能,才能确保焊接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焊接资格认证规范就是用来评估焊接工人在焊接技能、焊接知识以及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表现和水平的指标。
焊接资格认证规范可分为几个类别,如ISO 9606、AWS、ASME等,各种规范都是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的高效、稳定和可靠。
二、焊接工艺规范焊接工艺规范主要包括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文件。
焊接工艺规程是指采用某种焊接工艺进行焊接时,所必须遵守的技术和操作程序。
而焊接工艺文件则是依据焊接工艺规程编制的实际工作操作指导书,包括焊接设备操作规程、焊接参数和焊接设备参数的标准,以及焊接工作中的各种控制指标等,用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三、焊接材料标准规范焊接材料规范主要包括制定焊接材料的标准、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等因素。
焊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焊接质量,如果焊接材料的质量标准低于要求,则无法保证焊接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焊接材料的标准规范还包括材料的生产标准和质量监控要求,以确保焊接材料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四、焊接质量标准焊接质量标准是指焊接工作产生的成品的质量标准,主要有ISO 5817和AWS的焊缝质量等级标准。
在使用这些标准时,焊接产生的焊缝在设计时必须符合高品质和高准确性等要求,以确保焊接后的结构和机器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具有高抗压性和安全性。
以上四种焊接规范是焊接生产中的重要规范,旨在保证焊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在实践中要切实应用这些规范,以确保焊接工作的符合质量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24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24首先,该规范中明确了焊接施工的一般要求。
要求焊接施工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法规,并且需要进行焊工的合格评定。
此外,还要求在施工前要对焊接工艺进行合理化设计,包括焊缝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的选择等。
施工现场要保证通风良好,并且为焊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其次,该规范对焊接材料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焊接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且要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不同类型的焊接材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焊丝、焊剂和保护气体等。
材料的储存和保管应符合相应的要求,避免受到湿气、脏物和其他污染物的侵害。
再次,该规范对焊接工艺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焊接结构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施焊工艺和焊接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文件。
规范要求焊接工艺文件中要包括焊接工艺参数、材料准备、预热和后热处理等内容。
焊接过程中要进行焊缝可视化检查和其他检验,确保焊缝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该规范还对焊接设备和工具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焊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保持良好状态。
施工现场要配备适当的焊接工具和辅助工具,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查。
规范还对焊接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使用安全。
最后,该规范还对焊接质量的控制和检验进行了规范。
规范要求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焊接操作的操作规程,以及焊接质量的控制点和检验内容等。
焊缝的质量检验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且焊缝的质量等级应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确定。
焊接工艺规范

焊接工艺规范焊接工艺规范是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而制定的标准和指导文件。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焊接工艺规范范例:1. 材料准备- 确保所使用的焊材、母材和辅助材料符合规定的标准。
- 对于板材、管材等,需进行酸洗、除油和除锈等预处理工作。
2. 设备及设施检查- 确保焊接设备的安全性能正常,如电源、电缆、焊枪等。
- 检查焊接区域的环境,如通风、防火等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3. 焊接操作- 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和工艺。
- 在进行钢结构焊接时,需先进行局部试焊和接头试焊,并根据试焊结果调整工艺参数。
- 控制焊接热输入,避免局部过热和冷裂纹的产生。
- 焊接过程中,焊工需对焊接质量和工艺参数进行记录和检查。
4. 焊后处理- 焊接完毕后,对焊缝进行清理,去除焊渣和氧化物。
- 对于需要进行后续加工的焊接接头,如磨削、打磨等,需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处理。
5. 质量控制- 在焊接过程中,需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如焊缝外观、尺寸、气孔、裂纹等。
- 如果需要进行焊接质量的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射线检测等,需按照规定进行。
6. 安全与环保- 焊接操作人员需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具、手套、焊接服等。
- 焊接现场需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对人员的伤害。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焊接工艺规范范例,不同的焊接项目可能会有所区别。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焊接质量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焊接工艺规范是焊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指导性文件,它确保了焊接质量符合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障了焊接操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将继续探讨焊接工艺规范的相关内容。
7. 焊接参数的设定- 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确定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和电极直径等参数。
- 对于不同材料的焊接,如钢材、铝材和铜材,应根据其熔点、导热性和热膨胀系数等特性,调整焊接参数。
8. 焊接方法的选择- 根据焊接需求和工件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弧焊、氩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检工艺规范3.气保护焊、自保护焊全焊透坡口形状和尺寸宜符合下表要求:4.焊接工艺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要求完全焊透的焊缝,单面焊时应加衬垫,双面焊时应清根;2)焊条电弧焊焊接时焊道最大宽度不应超过焊条标称直径的4倍,实心焊丝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焊接时焊道最大宽度不应超过20mm;3)导电嘴与工件距离:埋弧自动焊40mm±10 mm;气体保护焊20 mm ±7 mm;4)保护气种类:二氧化碳;富氩气体,混合比例为氩气80%+二氧化碳20%;5)保护气体流量:20L/min~50L/min;6)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免于工艺评定时,采用以下工艺参数焊接:常用结构钢材气体保护埋弧焊焊接材料的选配6.焊缝坡口表面及组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接坡口可用火焰切割或机械或机械方法加工.当采用火焰切割时,切割面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应规定..缺棱为1~3mm时,应修磨平整;缺棱超过3mm时,应用直径不小于3.2mm的低氢型焊条补焊,并修磨平整。
当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坡口时,加工表面不应有台阶;坡口尺寸组装允许偏差:2)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接部位的组装和表面清理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修磨补焊合格后方能施焊。
各种焊接方法焊接坡口组装允许偏差值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坡口组装间隙超过规范规定时,可在坡口单侧或两侧堆焊、修磨使其符合要求,但当坡口组装间隙超过较薄板厚度2倍或大于20mm时,不应用堆焊方法增加构件长度和减小组装间隙;3)搭接接头及T形角接接头组装间隙超过1mm或管材T,K,Y形接头组装间隙超过1.5mm时,施焊的焊角尺寸应比设计要求值增大且符合规范规定。
但T形角接接头组装间隙超过5mm时,应事先在板端堆焊并修磨平整或在间隙内堆焊填补后施焊。
4)严禁在接头间隙中填塞焊条头、铁块等杂物。
7.引弧板、引出板、垫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严禁在承受动载荷且需经疲劳验算构件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或装焊夹具。
2)不应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3)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和对接接头主焊缝两端,必须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应与被焊母材相同,坡口形式应与被焊焊缝相同,禁止使用其他材质的材料充当引弧板和引出板。
4)手工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25mm.其引弧板和引出板宽度应大于50mm,长度宜为板厚的1.5倍且不小于30mm,厚度应不小于6mm.非手工电弧焊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80mm。
其引弧板和引出板宽度应大于80mm.长度宜为板厚的2倍且不小于100mm,厚度应不小于10mm.5)焊接完成后,应用火焰切割去除引弧板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
不得用锤击落引弧板和引出板。
6)衬垫材质可采用金属、焊剂、纤维、陶瓷等。
7)当采用钢衬垫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钢衬垫应与接头母材金属贴合良好,其间隙不应大于1.5mm;②钢衬垫在整个焊缝长度内应保持连续;③钢衬垫应有足够的厚度以防止烧穿。
用于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电弧焊和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焊接方法的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4mm;用于埋弧焊焊接方法的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6mm;用于电渣焊焊接方法的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25mm;④应保钢衬垫与焊缝金属融合良好。
8.定位焊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所用焊接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
定位焊焊缝应与最终焊缝有相同的质量要求。
钢衬垫的定位焊宜在接头坡口内焊接,定位焊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定位焊焊缝长度宜大于40mm,间距宜为500~600mm,并应填满弧坑。
定位焊预热温度应高于正式施预热温度。
当定位焊焊缝上有气孔或裂纹时,必须清除后重焊9.多层焊的施焊应符合下列要求:1)厚板多层焊时应连续施焊,每一焊道焊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焊渣及表面飞溅物,发现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时,应清除后方可再焊。
在连续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区母材温度,使层间温度的上下限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遇有中断施焊的情况,应采取适当的后热保温措施,再次焊接时重新预热温度应高于初始预热温度。
2)塞焊和槽焊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电弧焊及自保护电弧焊等焊接方法。
平焊时,应分层熔敷焊缝,每层熔渣冷却凝固后,必须清除方可重新焊接;立焊、仰焊时,每道焊缝焊完后,应待熔渣冷却并清除后方可施焊后续焊道。
10.焊接环境:1)焊条电弧焊和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其焊接作业区最大风速不宜超过8m/s,气体保护电弧焊不宜超过2m/s,如果超出上述范围,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焊接电弧区域不受影响。
2)当焊接作业处于下列情况之一是严禁焊接:①焊接作业区的相对大于90%;②焊接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冰、雪中。
③其他焊接作业条件的规范要求。
3)焊接环境温度低于0℃但不低于-10℃时,应采取加热或防护措施,应确保接头焊接处各方向不小于2倍板厚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的母材温度,不低于20℃或规定的最低预热温度二者的较高值,且在焊接过程中不应低于这一温度。
4)焊接环境温度低于-10℃时,必须进行相应焊接环境下的工艺评定试验,并应在评定合格后再进行焊接,如果不符合上述规定,严谨焊接。
11.预热和道间温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前预热及道间温度的保持宜采用电加热法、火焰加热法,并应采用专用的测温仪器测量。
2)预热的加热区域应在焊缝坡口两侧,宽度应大于焊件施焊处板厚的1.5倍,且不应小于100mm;预热温度宜在焊件受热面的背面测量,测量点应在离电弧经过前的焊接点各方向不小于75mm处;当采用火焰加热器预热时正面温度应在火焰离开后进行。
3)Ⅲ,Ⅳ类钢材及调质钢的预热温度、道间温度的确定,应符合钢厂提供的指导性参数要求。
4)常用钢材预热温度:12.焊后消应力处理1)设计或合同文件对焊后消除应力有要求时,需经疲劳验算的动荷载结构中承受拉应力的对接接头或焊缝密集的节点或构件,宜采用电加热器局部退火和加热炉整体退火等方法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如果仅为稳定结构尺寸,可采用震动法消除应力。
2)构件焊缝每侧面加热板的宽度应至少为钢板厚度的3倍,且不应小于200mm;3)用锤击法消除中间焊层应力时,应使用圆头手锤或小型振动工具进行,不应对根部焊缝、盖面焊缝或焊缝坡口边缘的母材进行锤击。
11.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1)对于对接接头、T形接头和十字接头坡口焊接在工件放置条件允许或易于翻身的情况下,宜采用双面坡口对称顺序焊接;对于有对称截面的构件,宜采用对称于构件中和轴的顺序焊接。
2)对双面非对称坡口焊接,宜采用先焊深坡口侧部分焊缝、后焊浅坡口侧、最后焊完深坡口侧焊缝的顺序;3)对长焊缝宜采用分段退焊法或与多人对称焊接法同时运用;宜采用跳焊法,避免工件局部加热集中。
4)在节点形式、焊缝布置、焊接顺序确定的情况下,宜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或药芯焊丝自保护电弧焊等能量密度相对较高的焊接方法,并采用较小的热输入。
5)宜采用反变形法控制角变形。
6)对一般构件可用定位焊固定限制同时限制变形;对大型、厚板构件宜用刚性固定法增加结构焊接时的刚性。
7)对于大型结构宜采取分部组装焊接、分别矫正变形后再进行总装焊接或连接的施工方法。
13、熔化焊缝缺陷返修遵循以下规定:1)焊缝表面缺陷超过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时,对气孔、夹渣、焊瘤、余高过高等缺陷应用砂轮打磨、铲凿、钻、铣等方法去除,必要时进行焊补;对焊缝尺寸不足、咬边、弧坑未填满等缺陷应进行焊补。
2)经无损检测确定焊缝内部存在超标缺陷时应进行返修,返修应进行下列规定:①应根据无损检测确定的缺陷位置、深度、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清除缺陷。
缺陷为裂纹时,碳弧气刨前应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并清除裂纹及其两端各50mm长的焊缝或母材;②清除缺陷时应将刨槽加工成四侧边斜面角大于10²的坡口,并应修整表面、磨除气刨渗碳层,必要时应用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方法裂纹是否彻底清除;③焊补时应在坡口内引弧,熄弧时应填满弧坑;多层焊的焊层之间接头应错开,焊缝长度应不小于100mm;当焊缝长度超过500mm时,应采用分段退焊法;④返修部位应连续焊成。
如中断焊接时,应采取后热、保温措施,防止产生裂纹。
再次焊接前宜用磁粉或渗透探伤方法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补焊。
⑤焊接修补的预热温度应比相同条件下正常焊接的预热温度高,并应根据工程节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采用超低氢型焊条焊接或进行焊后消氢处理;⑥焊缝正、反面各作为一个部位,同一部位不宜超过两次。
⑦对两次返修后仍不合格的部位应重新制定返修方案,经工程技术人员审批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执行;⑧返修焊接应填报返修施工记录及返修前后的无损检测报告,作为工程验收及存档资料。
14.焊件矫正1)焊接变形超标的构件应采用机械方法或局部加热的方法进行矫正。
2)采用加热矫正时,调质钢的矫正温度严禁超过其最高回火温度,其他供货状态的钢材的矫正温度不应超过800℃或钢厂推荐温度两者中的较低值。
3)构件加热矫正后宜采用自然冷却,低合金钢在矫正温度高于650℃时严禁急冷。
15.焊缝清根1)全焊头焊缝的清根应从反面进行,清根后的凹槽应形成不小于10°的U形坡口。
2)碳弧气刨应符合下列规定2.1)如发现“夹碳”,应在夹碳边缘5~10mm处重新气刨,所刨深度应比夹碳处深2~3mm;发生“粘渣”时可用砂轮打磨。
Q420、Q460及调质钢在碳弧气刨后,不论有无“夹碳”或“粘渣”,均应用砂轮打磨刨槽表面,去除淬硬层后方可焊接。
2.2)刨槽表面应光洁、无夹碳、粘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