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合集下载

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产业特色及建设情况V

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产业特色及建设情况V

重点产业园布局66个重点产业园〔集聚区〕(产业园区开展规划及特色及建立情况)目录重点产业园布局66个重点产业园〔集聚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要22区域32.1主要产业园〔聚区〕:东进区域32.1.1天府国际空港新城〔高新区东区〕42.1.2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园〔龙泉驿区〕72.1.3简州新城现代装备产业园〔简阳市〕82.1.4简阳空天产业园〔简阳市〕92.1.5简阳西部电子商务集聚开展区〔简阳市〕112.1.6淮州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金堂县〕122.1.7通用航空效劳业集聚区〔金堂县〕132.1.8天府水城文旅康养集聚区〔金堂县〕142.2主要产业园〔聚区〕:南拓区域152.2.1鹿溪智谷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效劳功能区〔天府新区〕152.2.2天府中心总部经济功能区〔天府新区〕182.2.3天府中心国际会展功能区〔天府新区〕202.2.4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新津县〕222.2.5新津梨花溪文化旅游区〔新津县〕232.2.6农业博览园〔新津县〕242.2.7天府新区邛崃产业园〔邛崃市〕262.3主要产业园〔聚区〕:西控区域272.3.1郫都中国川菜产业园〔郫都区〕282.3.2智能制造产业园〔崇州市〕282.3.3崇州康养旅游效劳业集聚区〔崇州市〕292.3.4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崇州市〕302.3.5邛崃绿色食品产业园〔邛崃市〕302.3.6邛崃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邛崃市〕312.3.7都江堰经济开发区〔都江堰市〕322.3.8滨江新区文化娱乐集聚区〔都江堰市〕322.3.9大青城休闲旅游产业园区〔都江堰市〕332.3.10大邑智能装备产业园〔大邑县〕342.3.11大邑电子信息产业园〔大邑县〕352.3.12安仁文创文博集聚区〔大邑县〕352.3.13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蒲江县〕372.3.14〔中德〕职教创新集聚区〔蒲江县〕372.3.15蒲江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蒲江县〕382.3.16航空动力产业园〔州市〕402.3.17绿色化工产业园〔州市〕422.3.18州龙门山山地旅游集聚区〔州市〕422.4主要产业园〔聚区〕:北改区域432.4.1先进材料产业园〔青白江区〕432.4.2国际铁路港临港效劳业集聚区〔青白江区〕442.5主要产业园〔聚区〕:中优区域452.5.1中央商业商务集聚区〔锦江区〕452.5.2红星路文化创意集聚区〔锦江区〕462.5.3东大街金融效劳集聚区〔锦江区〕462.5.4中心金融商务效劳集聚区〔青羊区〕472.5.5青羊总部经济集聚区〔青羊区〕472.5.6少城国际文创硅谷集聚区〔青羊区〕482.5.7北部新城商贸商务集聚区〔金牛区〕482.5.8人北商业商务集聚区〔金牛区〕492.5.9环交大智慧商务集聚区〔金牛区〕502.5.10武侯新城电子商务集聚区〔武侯区〕512.5.11人民南路文创金融集聚区〔武侯区〕522.5.12红牌楼现代商务商贸集聚区〔武侯区〕522.5.13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成华区〕532.5.14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成华区〕532.5.15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成华区〕542.5.16高新区南部园区〔高新区南区〕552.5.17天府国际生物城〔高新区南区〕562.5.18金融总部商务区〔高新区南区〕562.5.19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572.5.20汽车贸易博览集聚区〔龙泉驿区〕582.5.21天府新区双流空港高技术产业园〔双流区〕582.5.22双流军民融合产业园〔双流区〕592.5.23双流航空效劳业集聚区〔双流区〕602.5.24高新区西部园区〔高新区西区〕602.5.25医学城〔温江区〕612.5.26安康效劳业集聚区〔温江区〕622.5.27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温江区〕622.5.28郫都智慧科技园〔郫都区〕632.5.29创新创业集聚区〔郫都区〕642.5.30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新都区〕642.5.31新都国际公路物流港集聚区〔新都区〕651.概要重点产业园〔集聚区〕分为国家级新区及开发区和产业新城两局部,66个产业园涵盖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效劳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覆盖了22个区〔市〕县。

天府新区相关资料

天府新区相关资料

天府新区相关资料2010年9月1日到2日,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召开,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提出,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天府新区”的建设目标——成为继重庆两江新区、上海浦东新区等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在带动成都现代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整个四川经济发展。

”“天府新区”的建设可吸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如IT产业、新材料、航天航空、物流、金融、商贸等。

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11月16日批准并原则同意《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规划》明确要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

建设成渝经济区,成都和重庆“双核”肩负着重大使命,支持成都加快发展,是大局的需要。

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从四川实际出发、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大程度发挥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带动力,拓展成都和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凸显四川在西部地区的优势地位。

天府新区的总体发展定位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将建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新城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到2015年,天府新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0亿元,有力支撑西部经济高地建设;在2020年全面铺开,形成框架,以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级现代产业高地基本形成,实现总产值6500亿元以上,再造一个产业成都;2030年,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1]规划范围天府新区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简称“两湖一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2]双流县、龙泉驿区、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千米。

天府新区近期实施规划

天府新区近期实施规划
创新科技城 正兴中心区
三星镇
大林新镇
3 规划布局及空间形态 3.2 整体空间形态

N
正兴中心区 锦江休闲生活服务带
创新科技城
第 二 绕 城 高 府 速 龙
大 泉
三星镇


大林新镇
4 道路交通 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 天府新区近期规划区周边有便捷的 “四纵两横”对外交通网络。
至中心城
双流机场

四纵:元华路、站华路、天府大道、 红星路。
锦江生态绿带 文化公园
体育公园
天府大道绿轴
国宾大道绿轴 湿地公园 天府公园
兴隆外湖公园
兴隆湖公 园
鹿溪河绿轴
绿地系统规划图
7 水网系统 打造一体化水网系统 保护现状自然水体,充分理水引水, 依托锦江、南干渠、鹿溪河,在各个片 区形成一体化的水网系统。 锦江生态服务带:主要依托锦江及 其支流进行理水造景。 正兴中心区:以南干渠为水源,结 合天府公园打造正兴湖,并利用沟谷规 划形成网络状水网系统。 创新科技城:依托鹿溪河打造兴隆 湖,通过兴隆湖蓄水结合冲沟营造指状 水网。
第 华牧路 元 华 路 南 延 线 大 件 路 站 华 双兴大道 天 府 大 道
正公路
成 自 泸 高 速 机

南 延 创 新 大 道



线
二 线
绕 城 高
高速路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速 道路交通规划图

5 配套设施 完善的生产及生活配套 布置完善的生产及生活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强调均等化和差异化并重 每个片区内相对均衡配套,各个片 区根据功能的差异又有所侧重,休闲生 活服务带侧重于生活休闲类设施,正兴 中心区侧重于商业商务及大型文博展览 设施,创新科技城侧重于产业配套。

天府新区近期实施规划

天府新区近期实施规划
天府新区成都部分近期实施规划
绕 锦

高 成

N
锦江生态服 务带
江 站

正兴中心区

创新科技城
第 彭祖山 二 绕 华 城

龙泉山 高 速 速
三星镇

“一区、一城、一带、两镇”作为天府新区近期建设的
重点地区,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和建设新型城乡形态的先导区。 其中,“一区”为正兴中心区,是天府新城的核心区;“一城” 是创新科技城,以创新研发产业为主;“一带”为锦江生态服务带, 是生态建设的示范带;“两镇”包括三星镇和大林新镇,是城乡统筹
3KM2
1KM2
2 功能定位 “一区、一城、一带、两镇”按照产城融合的理 念,各个片区内部功能复合,片区之间功能互补,实 现现代都市、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的“三位一体”。
一区——正兴中心区 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主要承担商务、商业、文 化、会展和行政中心等现代都市功能。
一城——创新科技城 现代化的创新科技新城,主要包括创意、设计、 研发、高附加值制造业等现代产业,并配套产业服务、 生活服务及居住等功能。 一带——锦江生态服务带 人性化的滨水公共空间,主要承担文化娱乐、体 育运动和商业商务等功能,并配套居住,满足现代生 活服务需要。 两镇——三星镇、大林镇 特色化的城乡统筹样板,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 业,打造特色化的山水田园小镇。
绕 城 高 速

天府新城锦江生态服 务带
一区:正兴中心区
兴隆湖
第 二 绕 城

一城:创新科技城
产业创新 研发功能区
高 速 路 龙
两镇:三星镇、大林镇
南部现代农业 科技功能区
大林镇
三星镇 泉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黄琴峰傅得晟胡冰阳张高钢1 天府新区定位2 总体规划2.1 规划范围2.2 规划理念2.3 总体定位2.4 空间布局2.5 产业布局2.6 生态绿廊2.7 交通规划2.8 公共服务体系2.9 保障措施2.10 建设步骤3 最新动态3.1 基础建设3.2 最新进展1天府新区定位天府新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2总体规划2.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

其中,在成都范围内的面积有1293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81%。

在整个天府新区的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是650平方公里,包括现有的存量和未来的增量,约占总面积的40%,剩余的60%将是各类生态用地,也就是保留60%的生态本底。

而城镇建设用地中,产业用地和各类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将各占一半左右。

2.2规划理念山水环境,组合布局以能源约束为前提,严格保护和控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城镇和自然山水,组合布局城市。

产城融合,三位一体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位一体”、“两化互动”要求落实到规划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协调互动发展。

城乡统筹,生态田园用城乡统筹的手段构建城市建设与乡村田园有机融合,国际化特征和天府传统文化特征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集约发展,智能低碳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能源,体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充分体现公交主导的绿色交通和TOD的发展理念,强化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在空间布局中的组织作用。

天府新区资料

天府新区资料

天府新区资料天府新区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新兴城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是成都市推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府新区的背景信息、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一、背景信息天府新区始建于2022年,是成都市政府为推进成都市现代化建设而设立的新区。

新区总面积约1570平方公里,涵盖了成都市郫都区、新津县、金堂县和双流区的部份区域。

新区地处成都平原,地势平整,交通便利,是成都市重要的发展增长极。

二、发展规划天府新区的发展规划以“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产业兴区、宜居宜业”为目标,旨在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新区的发展重点包括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1. 产业发展天府新区致力于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创造业。

新区已经引进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包括华为、阿里巴巴等,形成为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2. 城市建设天府新区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积极探索绿色、智能、宜居的城市发展模式。

新区建设了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公共空间和市政设施,提供高品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

3. 生态环境保护天府新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新区建设了大量的绿地公园和生态湿地,推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努力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区。

4. 公共服务天府新区注重公共服务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新区已经建设了多所高水平的学校、医院和文化场馆,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三、产业布局天府新区的产业布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形成为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1. 电子信息产业天府新区会萃了大量的电子信息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为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新区已经建设了多个科技园区和创新基地,吸引了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

2. 生物医药产业天府新区拥有优越的生物医药资源和研发条件,已经引进了多家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方案(发改西部〔2014〕2596号)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方案(发改西部〔2014〕2596号)

附件四川天府新区总体方案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新区设立审核办法》等要求,为扎实稳妥推进四川天府新区(以下简称天府新区)建设发展,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新路子,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重要高地,特制订本方案。

一、设立天府新区的重要意义天府新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区南偏东方向,区域范围涉及成都、眉山、资阳3市7县(市、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

建设天府新区,要围绕服务于成都经济区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功能定位,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西部地区转型升级、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西部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建设天府新区,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优势,面向欧亚扩大对外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四川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水平。

同时,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进西部地区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二)有利于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

建设天府新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发展和推广成都在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有益经验,创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智能低碳、生态良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探索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新路子。

(三)有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建设天府新区,有利于发挥成都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升级。

(四)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

天府新区是西部地区发展基础最好、发展环境最优、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

天府新区详细规划图

天府新区详细规划图

天府新区总体规划
一带两翼、一城六区
一带: 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沿天府中轴线向南延伸, 并向东延伸至龙泉山边。
两翼: 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包括成眉高技术和战 略新兴产业集聚带,龙泉经开区的高端制造产业 功能带。
一城:
天府新城。集聚发展中央商务、总部办公、文 化行政等高端服务功能,建设成区域的生产组织 和生活服务主中心。
六区:
依据主导产业和生态隔离划定六个产城综合功 能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配套完善的生产生活 服务功能。
解读天府新区总体规划
规划范围 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 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 面积1578平方公里 总体定位 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核心功能 一门户、两基地、两中心 规划理念 山水环绕、组合布局;产城融合、三位一体;城乡统筹、生态田园;集约 发展、智能低碳
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 轨道交通标准超中心城区
在“天府新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中,出现了“天府铁路新客站”这一名字,它位于双流县正兴镇
境内 在成渝铁路客专的线路上,也出现了“龙泉驿站”的图标 首先就是交通,包括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系统。根据规划,天府新区与中心城区共同构成了国 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天府新区将构建“两横四纵”的高速路连接系统,“三横七纵”的快速连接系统,
“成都现在的中心城区面积为59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400多万平方公里,所以整个天府新区确确实实 是再造一个成都,而城市规模也会大一些。”王松涛说,所以,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发展的近期
和中期,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在远期,产业方向将从制造逐步向研发和服务转变。 根据规划,天府新区共规划了八大产业集聚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 光伏、风电与核电装备;双流信息产业区以电子信息与科技研发为主导,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服务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黄琴峰傅得晟胡冰阳张高钢1 天府新区定位2 总体规划2.1 规划范围2.2 规划理念2.3 总体定位2.4 空间布局2.5 产业布局2.6 生态绿廊2.7 交通规划2.8 公共服务体系2.9 保障措施2.10 建设步骤3 最新动态3.1 基础建设3.2 最新进展1天府新区定位天府新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2总体规划2.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

其中,在成都范围内的面积有1293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81%。

在整个天府新区的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是650平方公里,包括现有的存量和未来的增量,约占总面积的40%,剩余的60%将是各类生态用地,也就是保留60%的生态本底。

而城镇建设用地中,用地和各类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将各占一半左右。

2.2规划理念山水环境,组合布局以能源约束为前提,严格保护和控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城镇和自然山水,组合布局城市。

产城融合,三位一体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位一体”、“两化互动”要求落实到规划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协调互动发展。

城乡统筹,生态田园用城乡统筹的手段构建城市建设与乡村田园有机融合,国际化特征和天府传统文化特征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集约发展,智能低碳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能源,体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充分体现公交主导的绿色交通和TOD的发展理念,强化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在空间布局中的组织作用。

2.3总体定位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核心功能概括为“一门户两基地两中心”。

2.3.1核心功能内陆开放门户:内陆面向欧亚开放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与全球经济、技术、信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通道和平台。

高技术产业基地:万亿高技术产业基地,以电子信息为龙头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高端制造业基地:万亿高端制造产业基地,以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及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端制造产业。

西部高端服务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会展博览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时尚消费中心。

国家自主创新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世界一流创新中心和科技园区,国家级军工民用转化基地,成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的组成部分。

2.3.2目标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目标指标体系表指标二级指标单位2015年2020年2030年国际机构与总部数量个80 200 300 门户能力航空旅客数量万人次/年4000 7000 10000创新能力R&D占GDP比重% 3 5 6 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55 65 75 高端产业现代服务业比重% 35 40 45 工业增加值亿元1400 3600 5500 宜居环境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6 40 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9 12 15低碳节能单位GDP碳排放吨/万元 1.4 0.68 0.35 单位GDP能源吨/万元 2.05 0.7 0.4 单位GDP用水吨/万元20 18 15 公共交通出行比重% 20 30 45社会民生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25 30 35 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床 5 6 7 城乡居民收入比 2.4 2.3 2到2030年,国际机构与总部数量要达到300个,航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亿人次/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75%,高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要达到5500亿元,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

2.4空间布局与成都心区形成“一核两区双中心”一核:《成渝经济区规划》中确定的成都发展核,范围为整个成都城域。

两区:(1)中心城区优化开发区:成都中心城区重点提升传统服务功能,以文化、商贸、金融等功能为主。

(2)天府新区重点开发区:天府新区主要集聚新型城市功能,包括科技、商务、行政文化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等。

双中心:成都老城中心和天府新区新中心,天府新区新中心重点集聚科技、文化、商务等高端服务功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空间形象,打造为天府新区的标志性亮点区域。

根据规划,天府新区的规划结构可以简称为八个字“一带两翼、一城六区”。

一带: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沿天府中轴向南延伸,并向东延伸至龙泉山边。

两翼: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包括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带,龙泉经开区的高端制造产业带。

一城:天府新城,集聚发展中央商务、总部办公、文化行政等高端服务功能,建设成区域生产组织和生活服务的主中心。

六区:依据主导产业和生态隔离划定六个产城综合功能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配套完善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2.5产业布局八大产业集聚再造一个成都天府新区规划的建设用地将达到650平方公里,人口预测为600万发展的近期和中期,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远期,产业方向将从制造逐步向研发和服务转变天府新区规划的建设用地将达到650平方公里,人口预测为600万。

其中,一个主要的目标将是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成都现在的中心城区面积为59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400多万平方公里,所以整个天府新区确确实实是再造一个成都,而城市规模也会大一些。

所以,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发展的近期和中期,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而在远期,产业方向将从制造逐步向研发和服务转变。

根据规划,天府新区共规划了八大产业集聚开发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光伏、风电与核电装备双流信息产业区:以电子信息与科技研发为主导,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服务与物联网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区: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及科技研发为主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汽车研发与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工程机械制造为主导新川创新科技园:以科技研发为主体,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服务外包、总部办公东山科技产业区:以科技研发为主导,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中试聊化、总部办公室南部现代农业产业区: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科技研发、生物技术为主导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制造为主导天府新区现代服务业将围绕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围绕产城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建成高端服务功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强劲的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

现代服务业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展:(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聚集发展金融服务业、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商务会展业、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发展高端功能,成为中西部最具辐射带动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心。

(2)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旅游和房地产业,增强天府新区人口、产业承载能力,打造与现代城市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城市形象,加快形成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商业、人居环境。

(3)均衡发展公共服务业。

围绕高起点、高水准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科学布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邮政通讯、行政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业。

规划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打造涉外功能区,承载各类国际机构和国家领事馆及涉外居住等功能,重点发展国际文化交往、国际会展和国际体育赛事等,形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国际交往门户。

立足天府新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规划空间结构,天府新区成都区域将构建起“一核、两带、多点”的服务业总体空间布局。

“一核”即中央商务区,位于天府新城,集聚发展金融商务、总部办公、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会展服务、研发创意、文化行政、时尚消费等服务功能。

“两带”指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和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集聚带,其中,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于天府中轴向南延伸,并向东延伸至龙泉山边,重点发展总部办公、研发,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集聚带,是以龙泉湖、三岔湖、龙泉山为生态本底,重点发展旅游业。

“多点”指依据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服务业对工业、农业的带动作用,规划若干个生产性服务业重要集聚区,包括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电子信息产业区、交通枢纽及现代物流园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功能区以及围绕成都经济开发区、西部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新津工业园等工业集中发展区的配套生产服务功能集聚区。

2.6生态绿廊形成“一区、两楔、八带”。

一区:龙泉山生态服务区,围绕龙泉山建设天府新区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区,严格实施积极的生态保育措施。

两楔:三圣乡龙泉山绿楔和彭祖山绿楔,作为城市绿肺和功能区的隔离,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

八带:四纵四横共八条生态绿廊,沿成都“198”、铁路货运外绕线、第二绕城高速、跳蹬河构成四条横向的区域生态廊道,沿成昆铁路、元华路、锦江、东风渠构建四条纵向的区域生态廊道。

2.7交通规划天府新区与中心城区共同构成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构建“两横四纵”的高速路连接系统,“三横七纵”的快速路连接系统,加强天府新区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组团和组团之间的高(快)速连接。

每个城市组团依托轨道枢纽站点形成组团综合交通枢纽,并以综合交通枢纽为节点布局组团内部路网,在组团内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并构建便捷、舒适的慢行系统。

发展现代物流,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为节点,与道路交通系统实现便捷的联系。

公交包括国家铁路客运系统、城市轨道系统、常规公交干线系统和常规公交支线系统。

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共规划了360多公里的总里程,大约的规划标准是每平方公里为0.5公里的密度,这比现在中心城区的标准还要高。

据介绍,在2015年前,天府新区将建设包括天府铁路新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客专龙泉驿站,第二绕城、成自泸等骨干道路系统,4条轨道交通线等交通网络。

2.8公共服务体系按照生产性服务设施高端化、集群化、生活型服务设施网络化、均等化的原则,天府新区规划了行政、服务、商务、文化、体育中心和医院、教育区域,意在形成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与中心城区一起展现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和内陆开放门户的形象。

2.9保障措施天府新区年底前启动实施起步区建设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快速启动、重点突破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