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针灸学》新世纪(第二版)PPT要点

合集下载

腰痛 针灸学新世纪第二版要点

腰痛 针灸学新世纪第二版要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5
【按语】
? ⒈ 针灸治疗腰痛的疗效与引起腰痛的原因密切相关, 对腰肌劳损及肌肉风湿疗效最好,腰椎关节病疗效较好, 而韧带撕裂疗效较差,盆腔疾患及肾脏疾患引起的腰痛 则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因脊柱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 痛,不属针灸治疗范围。
? ⒉ 平时常用两手掌根部揉擦腰部,早晚各一次,可减 轻腰痛和防止腰痛。
? ⒊ 对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可配合推拿、牵引等方 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6
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证。 ? 病因辨证 腰部受寒史,值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
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 或痛连臀腿者,为寒湿腰痛;腰部有劳伤或陈伤 史,劳累、晨起、久坐加重,腰部两侧肌肉触之 有僵硬感,痛处固定不移为瘀血腰痛;腰眼(肾 区)隐隐作痛,起病缓慢,或酸多痛少,乏力易 倦,脉细为肾虚腰痛。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3
【治疗】 ⒈ 基本治疗
? 主穴 阿是穴 大肠俞 委中 ? 配穴 寒湿腰痛加腰阳关;瘀血腰痛加膈俞;肾
虚腰痛加肾俞。督脉腰痛加腰夹脊、后溪;膀胱 经腰痛加志室、昆仑;腰骶部痛加次髎、腰俞; 腰眼部痛加腰眼。 ? 操作 主穴均采用泻法。寒湿证加艾灸;瘀血证 加刺络拔罐;肾虚证配穴用补法,肾阳虚加灸法。
六、腰痛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规划教材
《针灸学》P212-213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1
【概说】
? 腰痛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又称“腰脊痛”。
? 本证常见于西医的腰椎病变、腰部软组织 损伤、肌肉风作
2
【辨证】
? 主症 腰部疼痛。 ? 经络辨证 疼痛在腰脊中部,为督脉病证;疼痛

腰痛的针灸治疗ppt参考课件

腰痛的针灸治疗ppt参考课件
6
➢西医相关病证及鉴别诊断
姿势
损伤性 腰骶部疾患所致的腰痛 退行性
炎症与肿瘤
腰 痛 非腰骶部疾患所致的腰痛
精神和心理性因素所致的腰痛
7
损伤性腰痛
急性腰扭伤 慢性腰肌劳损
8
退行性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9
炎症与肿瘤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肿瘤
10
肾脏、盆腔疾患
泌尿系结石
盆腔炎
11
二、病因病机
腰椎间盘突出 症
梨状肌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梨状肌综合征
24
➢针灸治疗
足太阳、①足少阳经穴—— 肾俞、大肠俞、腰夹脊

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
25
靳氏环跳穴——坐骨点
【定位】俯卧位,臀沟尽头部,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刺灸法】直刺2寸
26
小结
➢ 概述:西医相关病证 ➢ 病因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通 ➢ 辨证:辨位归经、辨病邪性质 ➢ 治疗: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腰脊正中疼痛
督脉
腰肌劳损
腰眼(肾区)隐隐作痛 肾经
腰脊两侧疼痛、伴大腿后 膀胱经
面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两侧连及臀部
胆经
腰痛向小腹、会阴部放散 肝经
盆腔疾患
待续 14
四、治疗
➢ 基本治疗
活血通经止痛 腰背委中求
活血通经
腰痛
阿是穴、大肠俞、 委中
近部选 穴
远部选 穴
15
穴位选
刺灸方


随 寒湿腰痛—— 腰阳关—— 深刺久留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腰痛

针灸治疗腰痛PPT精选课件

针灸治疗腰痛PPT精选课件
耳针: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并嘱患者活动腰部; 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皮肤针:在腰痛局部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并加拔火罐。适用于 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12
齐济生[2]推拿治疗腰痛
1.具体手法: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其主要手法运用攘、揉、点、按、拿、拍、擦、扳、拔伸、肘 运、弹拨及腰部被动运动等。主要穴位有肾俞、腰阳关、腰部夹脊穴、腰部背俞穴、阿是穴等。手 法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最终达到渗透的原则。手法应先轻后重再轻。先用攘、揉等轻 手法沿膀胱经、督脉放松腰部肌肉约15 rain,再用点、按等较重的手法刺激穴位每穴1 min或每穴 3--5次,在根据临床辨证论证做弹拨、拔伸、扳法及腰部被动运动手法,最后用拍法等结束。
肾俞,大肠俞,委中。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19
20
曾垂魁[7]针刺腰三针治疗单纯腰痛型腰椎间
盘突出症27例
治疗方法:取靳三针中腰三针组穴:肾俞,大肠俞,委中。均 为双侧。操作方法:取俯卧位,采用30号1.5寸瑞琪尔牌一次 性针灸管针快速进针,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补泻法,中等刺激, 每隔10 min行针1次,共留针30 min。5 d为1个疗程。休息2 d 后再行第2个疗程,共3个疗程。
治疗效果: 30例患者全部有效。其中25例患者晨起时腰痛消失,阴雨天疼痛未发作, 棘上韧带肿胀消除,随访2年未复发;5例患者劳累后腰部稍有不适,休息后消失(其 中2例伴腰椎骶化)。
15 刘艳茹1 聂苗2[5]耳针配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 性腰扭伤60例
治疗方法:体穴取腰痛点(双侧)。耳针取神门、坐骨、骶腰椎, 均取患侧。常规消毒后,用30号毫针针刺以上穴位,强刺激, 同时嘱患者做腰部活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扭腰等动作, 幅度由小到大,留针30 min到1 h,中间行针3—4次。

腰痛的针灸治疗 ppt课件

腰痛的针灸治疗  ppt课件

Ø 概述:西医相关病证
小结
Ø 病因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通
Ø 辨证:辨位归经、辨病邪性质
Ø 治疗: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随证配穴、辨位归经配穴
Ø 坐骨神经痛症状及针灸治疗




直腿抬高
附:坐骨神经痛



Ø 概述:多种原因所致沿坐骨神经通路出现以疼痛
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
症状与体征
《灵枢•经脉》
“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 疼痛部位:下腰部—臀部—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 —足背 疼痛性质:放射性、电击样疼痛;时轻时重 压痛位置:臀中部、腘窝、小腿中部
辨证归经
1、本病的中医诊断? 2、本例如何辨证分型和辨证归经? 3、针对本例患者,如何分型分经论治?
Answer 1、中医诊断—— 腰痛
2、辨证分型—— 寒湿腰痛
督脉 辨位归经——
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3、针灸处方
随证配穴——腰阳关 辨位归经配穴——后溪、L3、4夹脊穴
一、概述
Ø 主症:自觉腰部疼痛,可与背部、腿部、腹部等疼痛兼见。

腰阳关 深刺久留
瘀血腰痛——
——
证 配 穴
膈俞
刺络拔罐
肾虚腰痛——
——
肾俞
补法加灸
辨位归经配穴
➢其他治疗
¶ 拔罐
¶ 穴位注射
Ø 针灸治疗腰痛应明确病因五、按语 ¶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病变——疗效较好 ¶ 盆腔、肾脏病变——治疗原发病为主 ¶ 脊柱结核、肿瘤——不属针灸治疗范围
➢腰椎病变、腰肌劳损患者应加强腰部锻炼

跌仆损伤瘀血阻络

不荣则痛 ——劳欲肾虚腰府失养

腰腿痛的针灸治疗.ppt课件

腰腿痛的针灸治疗.ppt课件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又分为:
根性: 病位在椎管内脊神经根处,常继发于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炎、脊柱裂等。 主要表现为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直至足背外侧放射,腰骶部、脊柱部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叩痛,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膝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咳嗽或打喷嚏等导致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 干性: 病变部位在椎管外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常见于髋关节炎、骶髂关节炎、臀部损伤、盆腔炎及肿物、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 腰痛不明显,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在坐骨孔上缘、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腘窝中央、腓骨小头下、外踝后等处有压痛。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腹压增加时无影响。
(一)腰臀部软组织劳损
1. 病因: 负荷—超负荷—损伤 脊柱的稳定状态——腰肌代偿性改变——劳损 2. 临床表现:疼痛(多有明显压痛点) 3. 体检: 压痛点——压痛点的分布:常位于肌肉牵拉的压力集中区,有固定的位置,绝大多数是在某一肌肉的起止点附近或两组不同方向的肌肉交接处。 索条状物、结节等——为肌纤维索、皮神经病变或增生的脂肪结缔组织
操作法: 针夹脊穴时,在棘突间隙旁开3-5分处取穴,进针1.5寸左右,进针后提插捻转,以有强烈触电感或烧灼感等效果为佳,亦可同时针健侧夹脊穴; 秩边穴垂直进针2寸左右。 环跳穴斜向内下方进针,施提插捻转,使针感向下肢放射。
二、辨证施治
1、寒湿留着:腰腿疼痛剧烈,屈伸不利。或自觉一身沉重,腰腿部重着、强硬、酸痛交作,伴有小腿外侧及足背肌肤不仁,喜暖畏寒,遇阴雨寒冷气候疼痛尤甚。苔白腻,脉沉。 取穴:基础方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加用温针灸或艾条温和灸。 2、瘀血阻滞:多有腰部外伤史,或腰腿疼痛经久不愈,疼痛如针刺、刀割,连及髀枢或腿股,不能俯仰、转侧不利,入夜每疼痛加重。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不利。 取穴:基础方加膈俞、委中 操作:针用泻法,委中部位刺络放血。 3、正气不足:病久迁延,反复发作,遇劳加重,休息痛减,喜按喜揉,腰腿乏力,面色不华,精神疲乏,脉沉细。 取穴:基础方加肾俞、足三里 操作:针补法,酌加艾灸。

腰痛PPT课件

腰痛PPT课件

编辑版ppt
22
其它治疗
• 按摩
• 电针
• 水针
• 耳针:取穴:腰椎、骶椎、肾、肝、神门,

刺法:捻转强刺激,嘱患者活动腰部。
• 理疗
• 体疗
编辑版ppt
23
• 1、明确诊断 • 2、卧硬板床 • 3、综合治疗 • 4、功能锻炼
按语
编辑版ppt
24
附:坐骨神经痛
根性 病变病位 椎管内脊神经根处
干性
椎管外沿坐骨神经走行部
常见疾患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 骶髂关节炎、髋关节炎、臀部
脊柱炎、脊柱裂等
损伤、盆腔炎及肿物等
疼痛部位 腰腿(沿坐骨N) 腿(沿坐骨N)
压痛点
腰骶、脊柱有固定压痛叩痛 坐骨孔上缘、坐骨结节与大转 子间、腘窝中央等
感觉障碍 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 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
腱反射 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腹压增加 疼痛加重
无影响
肌肉
无萎缩
无力甚至轻度萎缩
编辑版ppt
25
坐骨神经痛治疗
• 治法:通经止痛 • 取穴:大肠俞、腰夹脊、环跳、委中、阳
陵泉、悬钟、丘墟。
编辑版ppt
26
编辑版ppt
19
四、针灸治疗
[治则]:活血通经 止痛 [取穴]:阿是穴、 大肠俞、委中
编辑版ppt
20
配穴
[寒湿]:腰阳 关
[湿热]:大椎、 腰阳关
[瘀血]:膈俞
[肾虚];肾俞、 命门、 志 室
编辑版ppt
21
操作
• 实证者,泻法 • 虚证者,补法 • 寒湿、虚证,加温灸 • 瘀血者,加刺络拔罐

第四节腰痛PPT课件

第四节腰痛PPT课件

-
14
二、病机
1.病位:在腰,涉及脾、肾及足三阳、足 三阴、任、督、带等经脉,其中与足少阴肾、 足太阳膀胱以及督、带之关系尤为密切
内伤不外乎肾虚,外感离不开湿邪 2.外感腰痛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邪痹阻经 脉,气血运行不畅。 3.内伤腰痛多由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濡 养、温煦。 病机关键:经脉痹阻,腰府失养
湿为阴邪,得阳始化,静卧则湿邪更易停滞, 故虽卧疼痛不减。
阴雨寒冷天气则寒湿更甚,故疼痛加剧。
苔白腻,脉沉而迟缓,均为寒湿停聚之象。
证机概要: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
36
治 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 药:甘姜苓术汤。
本方有温中、散寒、化湿作用,适用 于寒湿闭阻经脉而致腰脊疼痛之证。
方 解:本方以干姜、甘草散寒暖中,茯苓 、白术健脾渗湿。脾主肌肉,司运化水湿 ,脾阳不振,则寒湿留着腰部肌肉,故用 暖土胜湿法,使寒去湿化,则诸证自解。
方 解:方中苍术苦温燥湿;黄柏苦寒清下焦 之热;配薏苡仁清利湿热;再以牛膝通利筋 脉,引药下行兼能强壮腰膝,四药合用,则 湿热下清,而腰筋强壮,疼痛可愈。
应 用:可酌加木瓜、络石藤,以加强舒筋通 络止痛之功。
-
42
加 减:
1.热重烦痛,口渴尿赤者,加栀子、生石膏、银花 藤、滑石以清热除烦。
2.湿偏重,伴身重痛、纳呆者,加防己、萆藓、蚕 砂、木通等除湿通络
-
31
除六正经外,冲、任、督、带等诸经之病 亦可导致腰痛。
冲脉腰痛,腰以下如有横木居茎中,烦热, 或有遗溲;
任脉腰痛,腰痛漯漯然汗出,汗止则欲饮 水,以致阴气下溢;
督脉腰痛,腰痛则不能左右或前后俯仰;
带脉腰痛则不可以俯仰而有瘀血,令人腰 痛如引带,带如折腰状。

腰痛的针灸治疗(课堂PPT)

腰痛的针灸治疗(课堂PPT)
腰痛的针灸治疗
1
1 概述 3 辩证 5 按语
目录
CONTENTS
2 病因病机 4 治疗
2
chapter1
3
一、概述 1、定义
腰痛,中医病证名。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 的病症,又称“腰脊痛”。
<<黄帝内经>>:"腰为肾之府,肾为脑之根"。 与肾有关。
4
2、腰痛与西医
损伤性
腰骶部疾患所致的腰痛 退行性
26
昆仑
足太阳膀胱经 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
间的凹陷中 治疗:1、腰骶疼痛,足
踝肿痛。 2、后头痛,项痛,目眩。
3、癫痫。 4、滞产。
27
次髎
足太阳膀胱经 在骶区,正对第二骶后孔 1、月经不调,痛经,带
下等妇科病证。 2、腰骶痛,下肢痿痹 3、小便不利 4、遗精、阳痿等男科疾
病 5、疝气
28
悬钟
胆经 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
腓骨前缘 主治:1、颈项强痛,胸胁
满痛,下肢痿痹 2、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
的疾患
29
环跳
足少阳胆经 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
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 与内2/3交点处 1、腰跨疼痛,下肢痿痹, 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 2、风疹
30
太冲
足厥阴肝经 肝之原穴
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 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 及动脉搏动。
3、月经不调,带下,不
孕等妇科病证。
19
大肠俞
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
下,后正中线旁开1.5 寸。
主治:1.腰腿痛。 2.腹胀、腹泻、便秘 等胃肠病证。
20
委中
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主治:1、腰背痛,

《针灸学腰痛》PPT课件

《针灸学腰痛》PPT课件

腰痛点,泻法。
精选课件
11
其它疗法
按摩
电针
水针
拔火罐或刺络拔罐
耳针:取穴:腰椎、骶椎、肾、肝、神门,
刺法:捻转强刺激,嘱患者活动腰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排除脊柱肿瘤、结核等 2、卧硬板床 3、综合治疗 4、适当功能锻炼,防治结合,巩固疗效。
精选课件
13
精选课件
6
辨证
寒湿腰痛:腰部重痛,活动欠利,阴雨 风冷则发作或加重,苔厚,脉濡。
湿热腰痛:腰部热痛,小便短赤,大便 结,苔黄腻,脉濡数。
劳损腰痛:多有外伤劳损史,劳累发作 加重,痛有定处,活动不利,舌暗或有 瘀斑,脉弦或细、涩。
精选课件
7
辨证
肾虚腰痛:慢性反复,隐酸睃痛 肾阳虚:神疲肢冷,遗精,舌淡,脉细 沉 肾阴虚:伴虚烦舌红少苔,脉细数
属于中医:腰痛、痹证
精选课件
15
病因病机
风寒湿
闪挫跌仆劳损
体虚肾虚
经络闭阻 气滞血瘀
病位在腰,督脉太阳经,
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痰瘀为实
精选课件
16
诊断
症状可无症状 腰部酸痛,僵硬晨起加重,稍活动减轻
寒冷天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坐骨神经痛 体征:腰椎变平直,腰肌紧张压痛,或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主要依据
精选课件
17
治疗
针灸: 腰三针(肾俞、委中、大肠俞), 气滞血瘀加次髎,肝肾两虚加肝俞、太 冲、太溪、命门、志室
推拿按摩
精选课件
18
治疗
理疗 中药 体疗 药膳:田七鸡、参归鳝汤、羊肉煲杜仲
羊肾黑豆杜仲汤、杜仲龟肉汤、胡椒根 炖蛇、附子猪肚汤、杜仲狗脊炖蛇
精选课件

腰痛的针灸治疗ppt

腰痛的针灸治疗ppt
调节神经
针灸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自然修复过程,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促进康复
优势
针灸治疗腰痛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是一种深受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
局限
针灸治疗腰痛的局限性在于不是对所有腰痛患者都有效,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针刺反应和疼痛加重的情况,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
治疗前应了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针刺后不宜立即洗澡,以免感染。
治疗结束后,需注意保持腰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姿势。
03
针灸治疗腰痛的实践与效果
医生需对患者的腰痛症状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包括疼痛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以确定最适合的针灸治疗方案。
标准化和规范化
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
多样化与个体化
针灸治疗腰痛的发展趋势
针灸治疗腰痛的研究热点
要点三
疗效评估与量表制定
制定科学的疗效评估方法和量表,以便更准确地对针灸治疗腰痛的效果进行评价。
要点一
要点二
作用机制与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深入探讨针灸治疗腰痛的作用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针灸对腰痛的影响。
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2023
腰痛的针灸治疗
目录
contents
针灸治疗腰痛简介针灸治疗腰痛的方法针灸治疗腰痛的实践与效果中医理论在腰痛针灸治疗中的应用针灸治疗腰痛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针灸治疗腰痛简介
针灸治疗腰痛起源于中国古老的中医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循环和经脉畅通,以达到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引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如引入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从不同角度研究针灸治疗腰痛。要点三ຫໍສະໝຸດ 针灸治疗腰痛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腰痛的针灸治疗PPT参考课件

腰痛的针灸治疗PPT参考课件
2、耳聋,目赤
3、癫狂
4、疟疾
2020/1/10
23
命门
督脉
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凹 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 病证。
3、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 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
4、小腹冷痛,腹泻。
2020/1/10
24
太溪
足少阴肾经,肾之原穴,补肾阴肾阳
关元
任脉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 中线上
主治:1、元气虚损病证:中 风脱证,疲劳冷怠。
2、少腹疼痛,疝气
3、肠腑病症:腹泻,痢疾, 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
4、泌尿系病证:血尿,尿闭
5、妇科病证:月经不调,痛 经,经闭等
5、保健灸常用穴
2020/1/10
32
随证配穴
寒湿腰痛—— 腰阳关 可加灸法
瘀血腰痛—— 膈俞
盆腔疾患
2020/1/10
15
(2)辩证候
病史
症状特点
病邪性质
受寒史
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 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 寒湿腰痛 或痛连臀腿,舌苔白腻,脉沉
劳累、晨起、久坐加重,腰部 扭挫或陈伤史 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 瘀血腰痛
固定不移,舌暗,脉细涩
绵延日久
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 肾虚腰痛 痛少,乏力易倦,脉细
2020/1/10
16
2020/1/10
17
1.基本治疗
(1)治法
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足太 阳经穴为主。
(2)主穴 肾俞 大肠俞 委中 阿是穴
方义:腰为肾之府,肾俞可益肾壮腰;大肠 俞、阿是穴属于近部取穴,可疏调局部筋脉气血, 通经止痛;“腰背委中求”,取委中可疏利膀胱经气, 祛除经络之瘀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4
【治疗】 ⒉ 其他治疗



⑴ 皮肤针法 选择腰部疼痛部位,用梅花针叩刺 出血,加拔火罐。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⑵ 耳针法 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后 嘱患者活动腰部;或用皮内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 籽贴压。 ⑶ 穴位注射 用地塞米松5ml和普鲁卡因2ml混合 液,严格消毒后刺入痛点,无回血后推药液,每 穴注射0.5~1ml,每日或隔日1次。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5
【按语】



⒈ 针灸治疗腰痛的疗效与引起腰痛的原因密切相关, 对腰肌劳损及肌肉风湿疗效最好,腰椎关节病疗效较好, 而韧带撕裂疗效较差,盆腔疾患及肾脏疾患引起的腰痛 则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因脊柱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 痛,不属针灸治疗范围。 ⒉ 平时常用两手掌根部揉擦腰部,早晚各一次,可减 轻腰痛和防止腰痛。 ⒊ 对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可配合推拿、牵引等方 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6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3
【治疗】 ⒈ 基本治疗


主穴 阿是穴 大肠俞 委中 配穴 寒湿腰痛加腰阳关;瘀血腰痛加膈俞;肾 虚腰痛加肾俞。督脉腰痛加腰夹脊、后溪;膀胱 经腰痛加志室、昆仑;腰骶部痛加次髎、腰俞; 腰眼部痛加腰眼。 操作 主穴均采用泻法。寒湿证加艾灸;瘀血证 加刺络拔罐;肾虚证配穴用补法,肾阳虚加灸法。
六、腰痛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规划教材 《针灸学》P212-213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1
【概说】

腰痛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又称“腰脊痛”。
本证常见于西医的腰椎病变、腰部软组织 损伤、肌肉风湿、部分内脏病变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2
【辨证】

主症 腰部疼痛。 经络辨证 疼痛在腰脊中部,为督脉病证;疼痛 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证。 病因辨证 腰部受寒史,值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 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 或痛连臀腿者,为寒湿腰痛;腰部有劳伤或陈伤 史,劳累、晨起、久坐加重,腰部两侧肌肉触之 有僵硬感,痛处固定不移为瘀血腰痛;腰眼(肾 区)隐隐作痛,起病缓慢,或酸多痛少,乏力易 倦,脉细为肾虚腰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