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学案评析
案例一植树问题教学评析
案例一《植树问题》教学评析数学班:吕小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课件、表格、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间隔”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
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空)这4个“空”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之间呢?(请生在自己的手上指一指)2个手指之间呢?(全班一起找)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
(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少1。
)2.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像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植树问题(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二、自主探究找出规律1.课件出示:为迎接2008奥运会,北京市城市规划局准备在长100米的迎宾道一侧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我们一起来读读题。
谁知道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那共需多少棵树苗,谁来猜一猜?预设:学生可能大多数对得到20棵。
师:你们的猜测正确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想办法来验证一下。
但是100米这个数字有点大,不好验证,怎么办呢?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
假设路长只有20米,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要栽几棵呢?师:下面就请小组同学一起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全班交流汇报。
植树问题的评课
植树问题的评课
《植树问题》是小学数学中一个经典的问题,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植树问题》这节课的评课:
1. 教学设计合理: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植树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逐步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方法多样: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演示法、探究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数学思想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如化归思想、模型思想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教学效果良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6. 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课堂练习的形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
总体来说,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多样,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效果良好。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不断改进。
《植树问题》评课稿(12篇)
《植树问题》评课稿(12篇)《植树问题》评课稿(精选12篇)《植树问题》评课稿1听了曹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我们五年级组全体数学老师经过集体评议,从教师素养和教学效果两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一、教师素养方面曹老师本节课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对教材的解读与整合以及个人丰富风趣的教学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彰显了自身较高的专业素养,用他的热情与激情感染了每一位听课者,给大家以视听的享受。
1、丰富风趣的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
”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表述具有新颖性,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
本节课曹老师从课前准备到结束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现出他独特的风韵格调。
开课前一曲改编的幸福拍手歌将孩子不自觉的代入了课堂的准备之中。
课堂引入巧妙引导,诱发情感;课堂提问巧问促思,激起思维的波澜;课堂评价具体诚恳,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透着老师关爱之心。
整节课教师激情四射,非常投入,引领着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经历有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的过程。
曹老师本节课虽然教学容量大,但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和问题的探讨都不急于求成,善于等待。
例如在探讨20米小路,每5米栽一棵树,为什么是4个间隔数?10米木头锯5段这个问题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当有5六个孩子都有答出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出答案。
正是有了教师的等待,最后有孩子终于想到了解决题的办法。
这不仅体现了曹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尊重。
更是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做出了很好的定位。
3、注重课堂细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
评析《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评课稿这节课王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王老师先提炼出数学模型(间隔数+1=棵数),又推广到植树问题的另两种情况(两端不种、一端要种),最后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与生活实际。
整堂课节奏紧凑,层层深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发了乐学的动机,在开放的课堂中提供了乐学条件,在活动的氛围中增加了乐学的体验。
在上课过程中,“猜想到验证”的学生学习过程一直贯穿着整节课中。
比如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两端不种,一端要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画图验证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下面来谈谈王老师的亮点之处:1、把枯燥的数学理论,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
本节课由观察手掌谈话引入,让学生从中感受间隔,也体会五根手指头有四个间隔,随即揭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跟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此类的学习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此降低了学生认知的起点,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概念剖析清晰,注重学生体验。
例如:王老师对重点词“间隔、两端要种”的解释到位,还有在教例1时,得出答案,要求验证,不同方法画图的探究过程,王老师让孩子从100米的线段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长度,自己根据题目要求画图,让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对植树规律的得出了实践性的体验,加深了对这个规律的理解。
3、课堂调控游刃有余,注意知识的挖掘和提升在得出两端要种规律后,黄老师还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为西湖公园的江滨路两边设计植树的方案,这样充分让孩子自己发挥想象,请同学们猜一猜植树问题中应该还有哪几种情况,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研究出他们的规律吗?这样植树问题由一种情况扩展到3种情况,从而本节的知识进一步得到了拓展。
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评析
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评析教材分析:“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平均分成若干个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以及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本节课就是要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发现现实生活中它们的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规律解决植树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中三种情况:两端都要种,两端都不种,只种一端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植树问题”中三种情况:两端都要种,两端都不种,只种一端的解题方法。
教具学具:绳子、挂图、泡沫、小树、题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小游戏:点名学生动手操作,给绳子打3个结并观察:给绳子打3个结,会把绳子分成几个间隔?(有三种情况:4个、3个、2个)(解释“间隔”的意思)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强调结数和间隔数的三种关系)点评:通过游戏激趣,引出“间隔”、“间隔数”的概念教学,由于有绳子打结作铺垫,抽象概念得到了具体化,同时间接渗透了间隔与间隔数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探究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 新课探究:1出示例题:(同学们,今年我们海南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批了,为了响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号召)寰岛小学决定美化校园,要在长50米的塑胶跑道的一侧每隔5米植一棵树,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点评:所选例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同时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引入例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数学。
2.分组动手操作(分八小组,每组6人),在泡沫上“植树”,要求:(1)计算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2)思考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及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植树问题的学习非常感兴趣。他们对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感到好奇,同时也对这个过程中的数学逻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理解不够透彻。为了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图示法和实际操作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模拟植树的情景,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间隔数的概念,并逐渐掌握了棵数=间隔数的计算方法。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我观察到他们在讨论中能够相互倾听、表达和交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实验和讨论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实验步骤的理解不够准确,以及对讨论主题的把握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细节,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封闭线路上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即棵数与段数的关系(棵数=间隔数)。
-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_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植树问题是小学数学中一个经典的应用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并进行课后反思。
一、学情分析植树问题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逐渐增强,植树问题可以与这些内容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材分析教材中关于植树问题的内容主要包括:已知条件、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方法和解答等。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和难度,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参观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植树对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如:“如果我们要在学校周围种100棵树,你们有什么办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对植树问题的思考。
2. 问题提出在问题提出环节,可以设计一个具体的问题,如:“学校要在校园里种植一片草地,已知这片草地的面积为200平方米,每棵树占地4平方米,那么学校最多可以种植多少棵树?”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 问题分析在问题分析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思考和分析,包括计算树木所占地面积、计算草地可种植的树木数量等。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因素,如树木之间的间距、树木的生长状况等,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
4. 解决方法在解决方法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包括求解方程、比例推理等。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比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解答在解答环节,可以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同时,可以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果草地的面积变为400平方米,学校最多可以种植多少棵树?”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植树问题 教学评析
植树问题教学评析
植树问题是一类经典的数学问题,这里有丰富的数学内涵和文化,包含多个模型思想。
本案例旨在引导学生建构“种树棵树=间隔数+1”这样一个数学模型。
核心环节1旨在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这一数学模型,环节2旨在通过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来巩固这一数学模型。
在数学建模方面,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厚”一些。
首先,这个模型的抽象过程似乎还欠“火候”。
环节1中,在大多数学生误以为植树棵数就是间隔数5的情况下,有个别学生通过画图知道了是6棵树。
这时,一方面可以再出示两道同类型题目让学生解决之后,再去总结发现规律。
这样得到的数学模型基础就比较扎实了。
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水到渠成,自然了许多。
其次,案例中对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变换应用显得有些单调,没有层次感。
在环节2中,老师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来解决一些相关的植树问题,但都是数据的简单变化,没有太多的思维含量。
建议第一层次可以直接应用“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这一模型解决环节2里列举的问题。
第二层次可以稍加变换,比如出现路的米数除以间隔的米数这样逆向思维的题目,等等。
而且,在解释应用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迁移画图等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这样学生对这个数学模型的认识就变得立体丰富起来了,同时学生也学到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页例1【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学“间隔”的含义师: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
将五指伸直、并拢。
再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格。
(4个)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
有4个空格,也就有4个间隔。
[评析:以学生灵巧的小手为载体,以游戏为活动形式,引入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
比如,在路边种树,每两棵树之间有一个间隔;再看大屏幕,小朋友们站成一排表演节目,每两个小朋友之间有一个间隔;再听生活中的钟声(课件播出钟声),每两声之间停留的时间也可以看成一个“间隔”。
[评析:将植树、表演节目、钟声敲响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意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数学意义,它们之间有着数学上的本质联系。
]2.引入植树问题师:刚才,大家清楚地看到,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将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6棵呢?7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植树问题。
二、教学例11.用图像语言描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师:大家知道5棵树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6棵树、7棵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呢?你能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2.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师:通过画图,我们知道6棵树之间有5个间隔,7棵树之间有6个间隔,你能想象一下10棵树之间、20棵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吗?……根据上面的分析,你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植树棵数=间隔数+1)学生想象后回答,10棵树之间有9个间隔,20棵树之间有19个间隔……[评析:从个别的、简单的几个例子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的、一般的情境中,是数学中常用的推理方法。
]三、利用模型解决问题1.教学例1默读例1,自主解答。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
20米“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下年级第117—120页。
)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有效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此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并发现“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人新课出示右面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师: 王叔叔小院前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他想装扮一下这条小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生:在这条小路边上种一些花、种一些树。
师:好的,王叔叔采纳小朋友的意见,他想在这条小路的一边栽一些树,如果让你来栽,你会考虑哪些问题?生1:要考虑种多少棵树?生2:多少米种一棵。
评:把课本中的例1在100米长的路上种树,改为在20米长的路上种树。
这样降低了探究的难度,便于学生观察、思考。
同时通过情境图和开放性的提问,为下一环节的探究作好准备。
二、探究规律,建立模型出示:王叔叔小院前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每隔( )米种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每位学生练习纸上都写有这样题目。
)1、提问引发想象:师:你会选择每隔几米栽一棵比较合理?生:每隔2米种一棵;每隔4米种一棵;每隔1米种一棵;每隔5米种一棵。
师:除了每隔几米种一棵外,你还会考虑用怎样的方案进行植树?(个别学生说到了:路的两头都种;路的一头种另一头不种;路的两头不种。
教师进一步使学生明确植种有三种情况。
)2、进一步明确探究要求和方法:师:每位同学练习纸上除了有上面的题目之外,画有三条线段,每条线段表示长20米的小路。
按下面要求独立设计植树方案。
①你先确定每隔()米种一棵,并填在()里。
②再在线段上画一画、想一想,列出算式,计算出要种多少棵。
③想好一种方案的,再想想还有其它方案吗?再在另一条线段上画一画,同样列出算式计算。
植树问题评课稿(经典3篇)
植树问题评课稿(经典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评课稿,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
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植树问题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植树问题评课稿1上次,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全县教学研讨活动。
听了雷老师和长沙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颇有心得,下面就这两节课谈谈自己的心得与看法。
这两节课的共同点是:1、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开始,两位一约而同的利用五指手指个数与手指缝之间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紧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间隔,如插红旗,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2、关注学生的起点,引导学生画图理解。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
徐老师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
王老师则适时引导学生借用画图的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等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3、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植树问题是数学中一个独立的单元,其内容和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这一课我们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领悟研究复杂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
在此,王老师设计了一道数字较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在画图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这样没法解决。
从而启发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数字小的来画一画。
从而让学生领悟解决复杂问题要先想简单的。
从而化繁为简,步步深入。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猜一猜,画一画,算一算等多种学习形式,自主探究出规律。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3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动手种树,初步感知1、创设情景,理解题意[出示要求]: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师:从这份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0米长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师: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五米,每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2、设计方案,动手种树师:了解了已知条件,请同学们以同桌为一个小组,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可以用这条线段代表20米的小路。
用你们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把你们设计的方案画一画。
(小组活动)3、反馈交流师:很多小组都已经完成了,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根据你们的方案,需要种几棵树? (5棵,4棵,3棵)(1)两端都栽师:为什么同样的一段路,同样的要求,种的棵数却不一样呢?你们的方案分别是怎样的?我们先从棵数最多的说起吧!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5棵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小组展示、交流设计思路)师: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是怎样的?师:他们小组的设计符合要求吗?这里他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树的?根据他们的设计,一共需要5棵。
(2)只栽一端师: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4棵的? 小组展示设计方案:交流设计思路) 师:他们的设计符合要求吗?(3)两端都不栽师:有的小组只要3棵就能完成要求,他们是怎样设计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评课稿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评课稿1、开课的导入采纳手指谜语,激发了同学学习爱好,引出手指后,有利用手指帮同学初步理解间隔的意思,很直观。
但这里涌现间隔长有些早。
2、情景问题出示后,用选择题的形式借助直观图援助同学理解两端都栽的.意思,形象直观同学理解起来很简单。
3、老师质疑问题实时且很有数学的味道。
如帮工人想象方法,隔几米栽一棵,激发同学制造性思维,很好的理解了等距离的含义。
4、表达同学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要求明确、预备充分,对四班级同学来说同学桌的还是很好的。
5、老师表格的设计很方便同学发觉诸多的数学问题。
比单纯的图形要好找规律好表达。
但这里讲解沟通时,如能借助图形援助同学理解从数字中发觉的规律的话,同学对其中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会更简单,从而敏捷的应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6、练习中对比练习实时涌现,培育了同学良好的审题习惯。
但对两边与两端的区分我认为更加直观一些会好些,借助教室两边加以说明。
7、练习紧扣本节教学目标,形式多样,尤其选择问题我认为能较好的援助同学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8、歌谣的结尾给本节课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学校数学《植树问题》评课稿2植树问题是一个较为繁复的问题解决,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老师的引领,也需要同学的探究。
孙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状况,让同学先通过画线段图来发觉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觉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孙老师上课的思路特别清楚,以创景引题---先学后教---展示反馈三个模块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纵观本节课,亮点之处有:1、着重知识的铺垫和爱好的激发。
新课开始,孙老师就和同学玩起了剪纸条的游戏,这个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同学的留意力,然后在游戏中找规律,使同学把学习中繁复的问题简约化,着重“优化”的思想,同学的数学学习是同学以生活阅历为基础对数学知识的一种解读。
当学习材料与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相联系时,简单清除数学的枯燥感,使同学学习更主动。
植树问题评课稿(6篇)
植树问题评课稿(6篇)植树问题评课稿1《植树问题》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曹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主线明朗清晰,目标定位准确,训练扎实有效,下面主要从评价方面予以点评:一、幽默诙谐的评价语言的使用恰当说到数学,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单调琐碎的计算、生涩复杂的应用题。
的确数学以理性见长。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经常运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节课曹老师多次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当有学生回答正确时,曹老师说:“恭喜你答对了!”“你们都学会抢答了”让学生记忆植树问题的三种规律时,曹老师又说:“刚才,同学们设计了三种方案,还知道了每种方案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这可是个宝贝,你们想得到它吗?(想啊,)那请闭上眼睛,打开你的大脑主机,我要把这个宝贝输入你的大脑了,千万别开小差啊,出现死机现象那可麻烦啦,准备好了吗?我要开始传宝贝了……好,收到了宝贝的同学请用最美的姿势坐好。
”曹老师几句富有儿童化的、风趣幽默的话语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使整个课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充满了激情和趣味,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合理运用赏识与鼓励性语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
评价语言应以鼓励为主,让孩子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
这节课中曹老师赏识激励性语言的使用恰如其分,如:“不错,老师期待你更精彩的表现,有信心吗?”、“你想得真周到,真是个既细心又爱动脑的孩子”。
“你回答得太棒了,老师感到震撼!”、“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很善于观察。
”、“别急,慢慢说,这题稍微有点难度,很多同学还在思维的路上,我们再等一等。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评价
篇一: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评析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评析教材分析:“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平均分成若干个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以及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本节课就是要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发现现实生活中它们的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规律解决植树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 掌握“植树问题”中三种情况:两端都要种,两端都不种,只种一端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植树问题”中三种情况:两端都要种,两端都不种,只种一端的解题方法。
教具学具:绳子、挂图、泡沫、小树、题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小游戏:点名学生动手操作,给绳子打3个结并观察:给绳子打3个结,会把绳子分成几个间隔?(有三种情况:4个、3个、2个)(解释“间隔”的意思)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强调结数和间隔数的三种关系)点评:通过游戏激趣,引出“间隔”、“间隔数”的概念教学,由于有绳子打结作铺垫,抽象概念得到了具体化,同时间接渗透了间隔与间隔数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探究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 新课探究:2.分组动手操作(分八小组,每组6人),在泡沫上“植树”,要求:(1)计算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2)思考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点评: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通过仔细观察、交流讨论,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体验以及情感的体验过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汇报结果:(1)两端都种:50÷5+1=11(棵)结论:棵数=间隔数+1(2)只种一端:50÷5=10(棵)结论:棵数=间隔数(3)两端都不种:50÷5-1=9(棵)结论:棵数=间隔数-14、总结(学生汇报教师书写):(1)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2)只种一端:棵数=间隔数(3)两端都不种:棵数=间隔数-1点评:孔子说:“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捂!”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在操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充分交流,加深对植树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植树问题》评课稿
《植树问题》评课稿
植树问题是数学中一种较为复杂的类型,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和探究空间,很荣幸听了贺老师这节示范课。
贺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是关于一条线段植树的三种情况(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两端都栽),让同学们先通过在20厘米长的尺子上摆小树和房子(间距都相等)来发现栽树的棵树、间距、间隔数和总长之间的关系,再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贺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创设情景引入主题——先学后教——巩固提升三个板块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1.课堂的导入以习近平总书记和一些小朋友植树的照片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讲述新课时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先通过猜测、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再让同学们自己摆一摆、画一画,看一看,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找到总长、间距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最后让同学们列出算式,得到规律,不断猜想和验证,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课后作业的设置比较新颖,贺老师要求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自主创编习题并解答,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发散思维。
听完这节课,对我以后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启发,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断激发同学们的潜能,把课堂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犯错,创建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9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9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质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学习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关于植树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说诸如植树时两棵数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些距离一般相等……这些与本课学习相关的信息。
)教师:其实在植树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1、大胆猜测,引发冲突。
(1)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数学信息。
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楚下列数学信息的含义:“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每隔5米栽一棵”就是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5米,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叫间隔长度,也可以说成“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
“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一边”是什么意思?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拿出实物演示。
例如:让学生指出尺子的两端指的是哪里?一边指的是什么?(2)猜一猜,想一想。
让学生根据例题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教师对学生的猜测不发表评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到底要栽多少棵呢?对不对呢?你打算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厘清题意,让学生通过猜想答案,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借助操作,探究规律。
(1)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教师: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每隔5米种一棵,每隔5米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种下去……是不是很麻烦?教师:为什么觉得很麻烦?学生:因为100米里面有20个5米,太多了。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评课稿(通用4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评课稿(通用4篇)小学数学《植树问题》评课稿篇1先来说说这节课的亮点:一、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这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是学生在一节课中学习的方向,吕老师详尽、明确地表明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寻找手指上的数学信息,引出间隔数的概念,通过植树问题寻找其规律,然后欣赏有类似的现象的图片,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情操,最后运用所学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符合新课标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三、例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本上的例题是“在100米长的路一侧每隔5米栽树”。
让学生理解并算出这么长的公路一侧能植几棵树?比较抽象,特别是特困生就会没兴趣。
在这里吕老师先把100的小路改为20米的小路,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就能找出答案,让学生知道用线段图的方法,也是一种数学解题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得出植树问题的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
因此在下面的练习中学生很自然的想到用得到的规律来计算结果。
最后把这种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到解决其它植树问题上来。
这种先降低例题难度,然后在练习中提高难度的动态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想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指导意义。
下面我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思考:我认为学习植树问题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即给出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情境,通过一定的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再应用数学模型这样的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发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吕老师的教学思路是由手指中的数学问题引入,再分别探究三种植树情况,最后应用所得规律解决问题。
在第一种两端都种的种植情况展示后,吕老师设计了自行设计其他情况下的植树方案,完成表格1的环节,在这里有的学生出现的疑惑,他们不理解老师的要求,我想在这里可以明确说明其他情况就是同样的米数,不同的间隔数,或者不同米数不同间隔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问题教学案
李传知
[评析]
谈谈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认识.
1.“植树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在一条路上种树,这些树把一条路平均分成了若干段,若只考虑这条路的长度与分成的段数以及每一段的长度,则只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关系(简单的乘法或除法).若仅仅是这样,植树问题还没有资格成为一个值得专门取个名字加以研究的问题,就像若干个小朋友平均分一些苹果的问题一样,不必专门取个叫“分苹果问题”的名字来加以研究一样.可我们关注的是种的树的棵数,而棵数与分成的段数关系密切且往往不相等,于是就有了研究在各种植树情况条件下,棵数与段数的关系问题的“植树问题”.更因为一段段的路与一棵棵的树间隔着排列,这种间隔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模型.不仅在解决“植树问题”中有用,在其他很多现实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中同样常见——从生活中的计算日期(6月10日到6月15日共多少天)、计算年龄到数学中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项数,都能见到间隔计数的影子。
于是,以植树为载体来研究这类间隔计数模型就显得重要了.
2.学生在“植树问题”的学习中应该获得什么?
“植树问题”是“奥数”中的经典问题.有不少学生此前均学习过“植树问题”,那么学生在通常的“植树问题”学习中能获得些什么呢?学生通常能得到两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知道“植树问题”这个名字,并且知道大凡在“一条路上种树”这样的问题,往往就是“植树问题”,并且知道(或隐隐约约知道)“植树问题”有很多种情况.二是知道解决“植树问题”的公式里经常有“加1”“减1”,有些学生能准确地记得什么情况下加1,什么情况下减1,有些学生记得不那么清楚.因此,学过“植树问题”的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通常是进行模式识别:植树问题吗?两端都种吗?“加1”吗?这些学生解这类问题的速度往往很快,题目看完即可动手,但也常常由于模式识别不清,“加1”“减1”之类记忆不准而犯错误,甚至把一些简单的问题错误地识别为“植树问题”加以解决(这些从丁老师的调查中都可以得到印证),并且学生往往很少对自己的答案产生过怀疑,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到)想办法检验一下自己的答案.同时,学生对为什么“加1”“减1”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记忆的水平上,尽管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要加1”时,学生往往也会回答“因为两端都要种”,但这也只是记忆,即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加1”与“两端都种”之间的联系是浅层次的,机械的.
从“问题解决”的角度看,“植树问题”只应该是载体,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载体.于是,教学“植树问题”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很快对各类植树问题的模式进行快速识别,并能准确地利用相应的公式解决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地体现在解决一个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即在面临一个新问题时,谁有更多的手段来研究并解决它.于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个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却从来不知道“植树问题”为何物的人怎样解决“在1200米的路的一边种树(两端都要种),每隔3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的问题.首先,这个人应该能凭直觉意识到应先求出这条路被分成了多少段.他能很快算出1200÷3=400,
接下来应该要能意识到求出来的400是段数,不能贸然地认为就是400棵,还得研究一下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这事实上即是一个成熟的解决问题者与一个新手的区别,新手可能就下结论了!)弄清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只需通过一个简单的图示来解决(这种图示可能被画在纸上,也可能只出现在解决问题者的头脑里).在这一个个图示中,这个解决问题者即发现了一种模式(是发现,不是记忆)——“原来还要加1” .(我们说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其意义也许可以从这里看到一点点吧),我们所设想的这个解决问题者面对问题的态度,研究问题的手段就是学生在学习“植树问题”时特别要获得的!
3、植树问题的教学要注意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曾老师设计本节课能从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开始,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研究态度.发现问题(可以是通过调查,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手段),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解决问题,这也应成为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我们认为,“植树问题”的教学,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态度——研究的态度。
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很多学生在面临一个问题时,首先就会在记忆中搜索:老师以前有没有教过这类问题?如果得到否定的回答,就会认为这样的题目是很难,并往往由此选择放弃,即没有解决一个新问题的勇气和愿望。
曾老师在本课中特别关注学生用研究的态度面对数学问题。
这一点,从曾老师的一些课堂用语中不难看出。
“情况又变了,怎么办呢?如何研究?”,“又有了不同意思,谁的意见正确呢?如何检验?”,这些话在不停的告诉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是正常的,要有研究的态度;有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有寻找事实支持,用事实说话,而这些正是研究的态度。
其次要注意合理处理教材。
事实上,很多老师在“植树问题”的教学时,都是只教“不封闭”的情况(甚至是“不封闭”情况中的部分类型——“两端都种”或“两端都不种”),并认为如果一节课涉及的情况过多,学生可能不能熟练的掌握,从而教学效果不好。
这种观点认为,研究一种情况比研究多种情况更能深入,教学一个例题比教学多个例题更为容易。
事实上,有时候情况恰好相反,用波利亚的话说:“多个问题也许比一个问题容易回答,较全面的定理可能更容易证明,较普通的题目可能更容易回答”(《怎样解题》第101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并指出出现这种“悖论”的原因是“洞察了超越那些表面现象的东西”。
我们认为,李老师把“植树问题”的各种情况全部呈现,让它们在“研究的态度”、在“画图、找规律、验证”等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些“超越表面现象的东西”之下统一起来,这正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办法。
第三、要正确的看待植树问题的“公式”。
“公式”是对“植树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起获取这些公式的方法来说,其重要性又是次之的。
特别是具体到植树问题中棵数与段数关系的公式,如果有研究的态度,有画图确认的意识,是不难得到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公式又是不重要的。
丁老师的这种价值取向在她看待三个“公式”的态度上有明显体现——这些不重要,忘了也可以找回来,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法才是重要的.她自己有这种价值取向,同时也企图通过自己的教学培养学生这种价值观.认识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在当前信息成几何级数增长的时代尤其重要.若只会解决一个植树问题,就算解得最快、最准,到底有多少价值呢?曾老师的课也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回答.有取就有舍,对于这节课而言,比如练习量够不够?
这即是可以提出讨论的问题.但有舍才有得,让学生以“植树问题”为载体,培养自己研究问题的态度,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就算是牺牲一点“模式识别”型训练,也是值得的. [zxc1]修改意见要求详细补充,遗憾没能找到太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