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短歌行》教案(系列三)
高中语文必修2(诗3首)《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教学设想:古诗词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他们的审美体验,陶冶他们的性情,涵养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三个环节,即“读”“悟”“品”。
“读”,就是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悟”,就是深刻体悟——领悟诗情,“品”,则是用心品味——句中深意。
《短歌行》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作者深刻的表达了忧思和求贤心情,本设计主要采用不同的诵读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隐藏在句中的情感。
教学目标:1、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求贤若渴的心情和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宏伟气魄和慷慨悲凉的风格。
教学难点:把握诗中作者的情绪变化;理解诗中引用的《诗经》中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曹操的《观沧海》导入(引出曹操)(此环节意在温故知新,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牵引出新知识,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出示课件,学生阅读有关文字,并适当做笔记)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
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世称“魏武帝”。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领袖,还是一位满怀激情的诗人和充满忧患的哲人。
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其基本风格《短歌行》是苍凉悲壮,他的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品是诗歌《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倡和,形成一个文学团体。
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
《短歌行》教学教案
《短歌行》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词单元《短歌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背景知识、诗句解析、意境欣赏以及创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短歌行》的作者曹操及其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2. 通过对诗句的解析,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创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句解析、意境欣赏、创作技巧。
难点:诗歌的意境把握、创作技巧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曹操及其创作背景,引出《短歌行》的学习。
3. 诗句解析: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诗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
4. 意境欣赏: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5. 创作技巧分析:讲解《短歌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6.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创作技巧,现场创作一首小诗。
7.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典诗词,分析其创作技巧,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一首诗词,锻炼欣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短歌行》2. 作者:曹操3. 诗句解析:重点诗句及其含义4. 意境欣赏:描绘意境的关键词5. 创作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短歌行》中的创作技巧,并仿写一首古风诗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曹操的其他作品,了解建安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解析2. 意境欣赏3. 创作技巧分析4. 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一、诗句解析1. 词语解析:对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剖析,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理解其字面意义及象征意义。
《短歌行》的教案设计(精选
《短歌行》的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短歌行》出自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本课教学内容为诗歌的鉴赏与分析。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短歌行》的创作背景,把握诗歌手法,感悟诗人情感,领略诗歌意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短歌行》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表现手法及意境的把握。
重点:《短歌行》的基本内容、背景、情感及意境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引出《短歌行》。
2. 背景介绍:介绍曹操及《短歌行》的创作背景。
3. 诗词朗读:让学生齐读《短歌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基本内容、表现手法、情感及意境。
a. 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含义。
b.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夸张等。
c. 领悟诗人表达的壮志凌云、忧国忧民之情。
5. 例题讲解:以一首类似的古诗词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和意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古诗词,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短歌行》2. 内容:a. 作者:曹操b. 背景: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诗人忧国忧民c. 基本内容:描述战乱年代的苦难,表达壮志凌云d. 表现手法:对仗、夸张e. 情感:忧国忧民,壮志凌云f. 意境:苍凉、豪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短歌行》。
b. 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要求包括作者、背景、内容、表现手法、情感和意境。
2. 答案:a. 《短歌行》背诵内容。
b. 学生分析的古诗词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a. 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
b. 组织古诗词鉴赏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 推荐阅读:曹操其他诗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诗三首》之《短歌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诗三首》之《短歌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诗三首》之《短歌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诗三首》之《短歌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所涉及的《短歌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是《琵琶行》、《长恨歌》并称唐代“三大名篇”的其中一篇。
全诗由十个二句联组成,语言纯朴,意境深邃,情感真挚,流露出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白居易和他的诗歌创作;2.学习《短歌行》的基本知识,如题目、形式、结构等;3.掌握《短歌行》的诗歌鉴赏方法;4.理解《短歌行》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5.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短歌行》的诗歌鉴赏及情感表达;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唐代白居易和他的诗歌创作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化和文学。
2.了解《短歌行》的基本知识通过介绍《短歌行》的题目、形式、结构,引出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思考。
3.诗歌鉴赏(1)音韵特点:用最简单、最朴素、最自然的语言,缀合韵脚,显得十分流畅自然。
(2)运用词汇:如“天上人间”、“金戈铁马”、“万里长城”等,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3)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不易。
通读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像呼喊着自己的人生。
(4)意境营造:诗中有很多生动的意象,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都让读者产生了画面感,而且情感交流十分丰满。
4.引导学生反思学生们自己阅读完《短歌行》之后,引导他们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内涵,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悟。
引导他们思考:我们对于人生的看法是什么?如何自如之发展?如何创造更美好的人生?五、教学总结通过对《短歌行》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诗歌阅读视野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启发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对于人生的反思和思考,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通过对《短歌行》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这首诗歌的基本知识、音韵特点、词汇运用和情感表达,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教案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教案《短歌行》一.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请同学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曹操:老师总结,并启发他们去联系: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有《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祢衡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
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其实小说戏剧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剧当中所描写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
二、解题1.作者简介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
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 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
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三、鉴赏“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作品去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短歌行》是最能体现曹操诗歌思想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节课我们就试着通过《短歌行》去了解曹操。
高中语文必修2《短歌行》教学设计 3篇
高中语文必修2《短歌行》教学设计6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找到本诗的诗眼“忧”,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结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诗人人物形象和诗歌情感(2)简单了解建安风骨和歌行体的特点,学习并把握诗歌鉴赏中常用手法:比兴、用典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新旧知识联想、师生共读、反复吟诵等方式进行文本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带领学生感受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在乱世的豪情壮志和求贤若渴的心情,引导学生树立时不我待、应有担当的人生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曹操的“三忧”(人生苦短,求贤不得,功业难成),体会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对贤才的渴求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使用的用典、比兴的手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了解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吗?我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学习过曹操的哪些诗句?《观沧海》《龟虽寿》结合你之前的阅读经历,曹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从名著、电视剧等分析)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实方法。
”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由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确实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当年曹操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一下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解题:1诗歌体裁:歌行体“行”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常与“歌”并称,可配乐歌唱,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
“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根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通常长歌热烈奔放,短歌低吟短唱,所以我们可以从音律节奏和风格来判断长短歌行。
2.建安风格:(三曹代表人物)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教学设计.doc
一曲短歌行,慷慨显悲壮——《短歌行》教学设计陕西省宝鸡市金台高级中学朱慧颖【学情文本定位】《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
本课教材定位为略读课文。
本单元主要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这一时期,诗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做了尝试和创新,新诗体、新流派和新的表现手法相继出现。
学习本单元诗歌,要注重反复吟咏,体会情感,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
本单元的七首诗歌,既有现实主义作品《诗经》,又有浪漫主义作品《离骚》,既有抒情诗,也有叙事诗,诗体、流派、思想等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也是能充分体现“建安诗歌”流派“慷慨悲壮”特点的一首诗,与本课第一首诗《涉江采芙蓉》所代表的《古诗十九首》的风格有明显不同。
《古诗十九首》多写游了思妇或仕途失意的苦闷哀愁,语言哀而不伤,雅致悠远。
但是建安诗歌却是“慷惯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文心雕龙•明诗》),后人把这种风格称Z为“建安风骨” O结合本单元、本课的安排,我把理解诗歌思想感情、了解建安诗歌流派的特点定位为木课的主要教学冃标。
进入高中阶段,学*对诗歌的鉴赏很容易流于对诗歌情感泛泛解读的表面,不能深入其中。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对诗歌朗诵吟咏的精确引导,让学生深入了解诗人曹操内心深处的情感,了解建安诗歌“慷慨悲壮”的风格。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牛:学习诗词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性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学习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短歌行》是赤壁大战前,北方已定吋曹操所作,当吋的曹操已是中年,但有一统天下,君临四海的情怀和气势。
诗中抒情言志慷慨激昂,感情大开大合,体现了建安诗歌“慷慨任气”的特点。
所以,在本诗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走进诗歌,让学生与作者和遇,在朗读吟咏中加强对本诗思想情感的把握。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短歌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短歌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课前2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一、导入新课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有这样一个人,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他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英雄,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他是个慷慨豪迈的大诗人。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功过成败至今还令人评说不尽。
他就是——曹操。
〔说曹操,曹操就到。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乐府诗《短歌行》二、知人论世下面我们先走进作者,哪位同学来介绍这一人物?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点评: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
今天语文课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解题:我们先看下题目,了解些基本知识,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
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
行,那么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
这些,大家作为常识了解即可。
2、李白边喝酒边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他在《将进酒》中更是高歌“与尔同销万古愁〞,可谓是豪气酒气冲天。
《短歌行》教案(精选15篇)
《短歌行》教案《短歌行》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短歌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短歌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颠覆曹操作为奸臣逆贼的形象。
2、背诵诗歌的第一小节。
3、分析作者的忧思之情。
过程与方法:1、多朗读,从朗诵中感知诗歌的意思。
2、捉住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字如“忧”,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
2、培养高中的独立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美读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吗?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什么样的形象?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现在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只这是京剧中曹操的形象,同学们曹操的脸有什么特点?白色的。
那位同学知道京剧中白色代表什么类型的人。
代表的是阴险奸诈的人。
展示《观沧海》的幻灯片。
二、学习文本。
带着对曹操诗歌的这种感受,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另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短歌行》。
1、朗读,先让学生朗读一遍,从朗读中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对诗歌的把握如何?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别人是如何朗读短歌行,注意感情的轻重舒缓。
预设:在让学生听完朗诵之后再读一遍。
小结朗读:同学们读得很流畅,但感情把握不到位,这是因为诗歌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对于它所表达的情感可能把握得不够到位,那我们就深入地了解一下诗歌,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心情的是什么词?预设回答:忧2、范仲淹登岳阳楼的时候为国为民,发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代丞相的情怀,那同学们看一下曹操他忧的对象是什么?先不着急回答,我们说这首诗总共有两段,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两段分为四节,所以我们先来齐读第一节(从开头至唯有杜康)女生读一句,男生读后一句,我们先把这一小节读一下,从中看作者“忧”什么?预设:忧的是人生苦短。
《短歌行》高中语文课教案
《短歌行》高中语文课教案课题:《短歌行》高中语文课教案一、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短歌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探讨其对社会现象的描绘。
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并与当代社会进行对比。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材料:《短歌行》的原文。
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资料,如唐代文学、诗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三、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展示一些现代社会现象的图片或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引出《短歌行》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与理解(15分钟):分发《短歌行》的原文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标注重要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结构和意境,包括诗歌的开篇、中间描写和结尾部分。
讨论诗歌中对社会现象的描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探讨与讨论(20分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如诗中的社会问题有哪些?诗人通过描绘社会现象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结果。
教师引导讨论,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案例,加深学生对唐代文学的理解。
诗歌鉴赏(15分钟):选取诗歌中的几个重要词句或修辞手法,让学生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这些词句或手法的含义和作用,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观察,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思考。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短歌行》所描绘的社会现象和情感表达。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或展望今后在诗歌鉴赏方面的学习计划。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短歌行》所描绘的社会现象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将诗歌与当代社会进行对比和思考,培养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7课《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课设计[教课目的 ]1、识记曹操的平生概略,识记“行”这一诗歌体裁的特点。
2、能以本诗为例,初步认识曹诗“于凄凉中多有跌荡大方之气”之风格。
3、初步明确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依据这些方法基本读懂本诗,初步培育学生的怀疑意识,为培育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做准备。
[教课要点 ]本单元在新教材中是第一个古代诗歌单元,本诗篇幅短小,又编排在单元的最后一课,所以本诗教课自然就肩负了指引学生初步学习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任务。
引领学生第一要读懂“这一首” ,而后在此基础上概括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教课中兼备朗读,力求让学生当堂背诵。
[教课难点 ]1、初步理解曹操这首代表作“于凄凉中多有跌荡大方之气”之特点。
2、曹操在历史上和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极其复杂,教课中将防止在人物形象谈论上的争议,而将学生的精力指引研究文本,从而力求合理而多元地阐释文本中的艺术与人物。
[教课方法 ] 解说、点拨、朗读、谈论。
[教课时间 ] 一课时[教具准备 ] 多媒体[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要学生集体背出《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晚年,壮心不已。
”而后简述故事——《世说新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掌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晚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可是,也有人说曹诗不好。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绘。
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斗。
当日夜晚,明月洁白,他在大江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
酒酣,取槊立于船头,大方而歌。
歌词就是今日学的《短歌行》。
二初步感知1 、一读诗歌:教师配乐朗读。
而后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 、在检查学生对增补说明后,谈论“朝露”、“鼓瑟吹笙” 、“明显如月” 、“乌鹊”四个意象的内涵。
(重申:“乌鹊”在文中解说为“乌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视为祥瑞鸟)教师重申:高中生读诗要学会“鉴赏”。
短歌行教学设计3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3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曹操其人其文;2、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矛盾复杂情感。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与价值:树立有担当、时不我待、及时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
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立功业的矛盾复杂情感。
PPT课件、视频、黑板课前预习、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我所教授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不错,而且学生已经背诵了这首诗,所以这一节课我是从整体感知着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这节课主要通过诵读与讨论探究,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并树立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
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在体会诗人复杂情感的环节中,学生对诗人“忧”的概括可能不全面或理解不到位,这里教师应根据诗文及相关资料进行引导,并明确诗人的“忧”是积极的。
最后联系实际,畅所欲言,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但应作适时引导,可从待遇、环境、平台等方面作引导。
一、课前活动:1、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磅礴激昂的氛围,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情境)2、导入:(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初识曹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曹操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画成白脸,印象中他也是阴险、奸诈、残暴的。
而《三国志》中曹操又是一个“忠臣贤相”、“杰出英雄”。
那么,你心中的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英雄呢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曹操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然而功过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不失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
二、文题理解(设计意图:文学常识积累)“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短歌行》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单元7诗三首短歌行
《短歌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背诵本首诗歌。
2、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1、《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2、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21世纪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才喽”。
这句经典的台词就来自电影《天下无贼》,葛优说的。
现代如此,古代的帝王将相也如此,他们也非常重视人才。
在东汉末年,就有这样一位十分重视人才的人。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他煮酒论英雄,挥鞭定北方;他“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他胸怀大志,时刻想着一统天下。
那么,他是谁呢?(停3秒)对,他就是三国时非常重视人才的魏武帝——曹操。
就是他他广纳贤才,建立魏国,三分天下。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诗歌——《短歌行》。
(1分钟)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题解:什么叫短歌?《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2、作者简介(奸雄?英雄?)请同学说说自己所心中的曹操:(七嘴八舌话曹操略)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1)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军的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2)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高中语文必修2《短歌行》教学设计3篇
高中语文必修2《短歌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意象鉴赏并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教学设想】通过诵读、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具体教学步骤】一、导语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
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二、关于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
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他继承并发扬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始创“以古题写时事”的诗风,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
高中语文 第7课《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word1 / 8诗三首word2 / 83、怎么写?问题: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四、合作交流五、解惑答疑 1、写什么?(2分钟)word 3 / 8word4 / 8word 5 / 8word6 / 8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 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
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归去如何?明确: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2、为何写?问题一: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问题二:那么你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陶渊明选择放弃官场、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怎么看呢?陶渊明选择放弃官场、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他生活在 一个社会黑暗、官场腐败的时代,他这种不愿同流合污,想要保持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品质是值得我们后人尊敬的,是有其时代意义的。
(言之有理即可) 3、怎么写?问题一: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平淡自然,质朴无华,这是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
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
问题二:本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① 运用白描手法。
“白描”手法,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线条学生阅读背景材料,筛选重要信息,记忆。
(3分钟)学生阅读课文,结合书下注解完成字词解释。
教师质疑 (出示问题)word7 / 8勾勒而不加色彩渲染。
作为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即不加色彩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毕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求贤若渴和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体悟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上,曹操作为一位名留青史的伟人,他的博大胸怀和豪情为诗歌增添了一种另外的魅力。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一首诗《观沧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短歌行》。
二、解题1.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削平吕布,大破袁绍,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
精音律,善诗歌,常横槊赋诗。
他的诗内容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2.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短歌行》格调苍劲雄健,慷慨悲凉。
3.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三.诵读感受1.对照注释,自我体悟,并在书的空白处加注自己的理解。
2.齐读诗歌。
(教师引导学生断句,领会节奏)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2单元第7课《诗三首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
《诗三首·短歌行》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诗歌意象。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赵本山有一句笑话,世界上谁跑得最快——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
是的。
最近网上沸沸扬扬传闻在安阳发掘了一个大古墓。
据称为曹操高陵。
人们称曹操为奸雄,戏中为大白脸,其实,真实的他是政治家与文学家。
鲁迅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爷。
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他有文采,领风骚。
2、播放录音,学生试读,再齐读3、学生根据预习质疑,老师巡视,师选择性作答去日苦多——苦(于)去日多但为君故——但只(但愿人长久)山不厌高——厌满足3、研讨内容启思:据《三国演义》,本诗写于赤壁之战以前,也有人认为,本诗写于赤壁之战后,此时作者已经五十多岁,永怀雄心,而功业未就。
本诗感情基调是什么?请用一字概括。
明确:忧。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启思:忧什么?明确:人生短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喻人生)贤才难得(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喻人才)启思:何以解忧呢?明确:诗中说“唯有杜康”。
延展:其实是不对的,是假相,诗人有感于人生短暂,是因为急于实现理想,要想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人才辅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诗中哪些方面写出了对人才的渴盼?明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启思:但贤才难得呀,诗人又生一忧,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个忧的?明确:以最大的诚意,热情的款待,宽广的胸襟,深情的呼唤人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契阔谈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启思:诗人一忧光阴易逝,二忧贤才难得,这其实反映了其内心深处更深更重的忧愁。
这“忧”又是什么?明确:功业未就。
《诗三首》之《短歌行》精品教案(精选
《诗三首》之《短歌行》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诗歌单元《诗三首》中的《短歌行》。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与解析,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的分析,以及创作背景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短歌行》的诗歌朗读技巧,理解其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分析诗句,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情感的能力。
3. 通过对《短歌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诗句意境的理解,作者情感的分析。
重点:诗歌的朗读与赏析,背景知识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引出《短歌行》的学习。
a. 学生聆听音乐,体会古典诗词的意境。
b. 教师简要介绍《短歌行》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2. 诗歌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朗读,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a. 教师逐句示范,解释诗句的朗读技巧。
b. 学生模仿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
3. 诗句解析:分析诗句,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a. 教师讲解诗句,引导学生理解其意境。
4. 例题讲解:以一首类似风格的古诗词为例,进行解析。
a. 教师分析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b. 学生尝试解析,教师点评并解答疑惑。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对《短歌行》进行仿写,提升创作能力。
a. 教师给出练习题目,要求学生仿写。
b.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提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短歌行》2. 诗歌朗读技巧3. 诗句解析4. 例题讲解5.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仿写一首以《短歌行》为题材的古诗。
2. 答案示例: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作业要求:仿写内容需符合《短歌行》的风格,体现诗歌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朗读和解析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三首短歌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五、教学:
一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以俗语引入对作者的介绍):
1、“说曹操,曹操就到”,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句俗语的意思?请谈谈你所了解的曹操。
2、作者简介:
曹操(155-0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二、合作学习、赏析诗歌:(微观入诗)
1、微观入诗,就是从理解诗意开始;而理解诗意,就是从诵读开始。
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
2、大家再一起来听听录音,听完后我会请同学起来回答朗读带读出的声音给你什么感受?和刚才这位同学读的一样吗?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歌会更好?
明确: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
节奏多式,语速要慢点。
3、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注释,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诗意。
三、合作探究,感受诗句,品味意境:
1、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他忧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明确:忧;忧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功业未就。
(交代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
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
2、梳理诗意,并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确: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师:作者在此感叹什么?
明确:光阴易逝、人生短暂。
师:仅仅是在悲叹自己的人生短暂吗?
明确:言外之意为“贤士们,你们的人生也是短暂的,赶紧把握有限的时光,及早建功立业吧。
只要来投靠于我,我一定会帮助你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
第二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确:运用典故。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以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还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那么是人在此借古人之语,抒发的是自己的何种情怀呢?
(补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出自《诗经.子衿》,原句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言外之意即“贤士们呀,即使我不去寻访你们,你们怎么就不能主动给我个音讯呢?”)明确: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师:诗人求贤若渴,可是贤才来归了吗?
明确:没有。
师:那么,作者在此吐露的是什么之忧?
明确:求贤不得之忧。
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本为景物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愁思。
那么,本句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呢?
明确:①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
言外之意即“我就是你们所要寻求的明主,不要再犹豫徘徊了,赶紧来投奔于我,我助你们实现你们的人生理想,你们助我实现统一大业”。
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
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师:作者渴望人才,渴望实现统一大业,那么人才来归了吗?统一的愿望得偿了吗?
明确:没有。
师:那么,由此观之,作者还忧什么?
明确:功业未就。
3.小结:
全诗着眼点:忧(人生短暂、求贤不得、功业未就),全诗落脚点:志(一统天下) 。
四、探究综合,迁移评价:
(1)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
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
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武帝纪》
(4).曹操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
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
这实在是一种“大气”。
我认为曹操是“奸雄”。
不过前面要加三个字:可爱的。
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以上是一些关于曹操的资料,请你结合《短歌行》中诗人的形象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100200字的练笔。
附练笔小例文:
曹公,我想对你说
也许,鉴于我的身份,我已渐渐淡忘你政治的脸孔。
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在历史的烟尘中,后人评说的功过不过是东去的流水,泥沙混浊。
在每一个细小的历史节点上,你获取过谁的芳心?诛灭了谁的信仰?背弃了谁的誓言?又因此让早已狼烟四起的中国步入了怎样一个更加狼烟四起的时代?抑或有人在你的雄才大略里看见了统一的曙光?
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一直都在做你自己,做一个有血有肉,直面生命命题的人。
你面对浩瀚的光阴,感叹人生的短促;面对光耀的梦想,叹息自己举步的艰难。
你刚愎自用,处处疑心;却又对贤明之士求之似渴,竭诚相邀。
是你太孤独了吧?早就站在高高的碣石上,从星月的升落里悟出了生命的厚重与苍凉。
所以你才会狂妄,你也才会失落。
而所有的你,那个最真实的你,凝成用方寸铸就的文辞,传承在一代又一代后人的心中。
五、课堂总结: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
但我们不能因此沉溺其中,更要因忧愁而迸发出巨大生命能量,在朗朗长空留下我们光辉灿烂痕迹!
六、作业:
1.与历史人物对话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则200字左右的小练笔。
2.背诵并默写本文。
3.积累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字的诗词;积累曹操诗歌中的名句。
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