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基本看法
对浪漫主义的理解
对浪漫主义的理解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并迅速传播到其他地区。
它强调个人的情感和想象力,并反对理性和传统的束缚。
浪漫主义的出现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击,它标志着人们追求自由、情感和个性的新纪元。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它鼓励人们表达内心的激情和渴望,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通常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和情感,如爱、悲伤、热情和渴望。
这些作品通过描绘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人类的情感。
浪漫主义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
它鼓励人们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和梦想。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通常具有超越理性和常规的特点,如超自然的元素、异国情调的背景和神秘的氛围。
这些作品通过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人们超越现实的限制,追求更美好的世界。
浪漫主义反对理性和传统的束缚。
它批判了启蒙运动对理性和科学的过度强调,强调人的情感和直觉的价值。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通常追求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反对社会和道德的约束。
这些作品通过赞美自然、强调个体的情感和自由,呼吁人们追求真实的自我。
浪漫主义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艺术和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催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和艺术家。
浪漫主义的精神也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和观念,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情感和自由,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然而,浪漫主义也有其局限性。
它过分强调个人的情感和自由,忽视了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往往缺乏现实主义和社会批判的视角,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
此外,浪漫主义也容易陷入情感的虚无主义和自我沉迷,忽视了理性和责任的重要性。
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文化和艺术运动。
它鼓励人们表达内心的激情和渴望,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和梦想,反对理性和传统的束缚。
浪漫主义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局限性。
我们应该在追求个人情感和自由的同时,保持理性和责任的平衡,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想
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想在欧洲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分为两支:一是积极浪漫主义,即继承了启蒙学派关于尊重个人、追求自由的进步思想,充满了对理想世界的美妙憧憬,显示出资产阶级向前看的姿态。
二是消极浪漫主义,即它的理想不是展望未来,而是缅怀过去。
而法国历史的急剧变化和阶级斗争的复杂情况在维克多·雨果(1802-1885)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他所处的时代几乎占了19世纪六分之五的时间,从复辟王朝时期走上文坛,经历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在第三共和国时期逝世。
从最初消极浪漫主义夏多布里昂的忠实信徒到积极浪漫主义者的转变。
雨果无疑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1827年雨果发表了剧本《克伦威尔》,并写了《<克伦威尔>序言》。
后者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在这篇序言里,雨果指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形式,历史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艺术,因此,盲目模仿古代是非常荒谬的。
雨果主张:新时代的艺术必须突破古典主义的桎梏。
弃用文雅、精巧的贵族沙龙语言,而改用丰富多彩的人民语言。
在雨果看来,浪漫主义的文艺的基础是“人的心灵”。
他说:“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好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
”他认为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表现人的心灵。
1831年,雨果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小说情节紧张,变幻莫测,戏剧性很强,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1.小说在背景上,雨果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浓墨重彩地对巴黎,对圣母院的宏伟景象进行了描绘,展现了中世纪巴黎色彩斑斓的风光,各种高大的哥特式建筑纵横其中。
2.在内容上,着重还是围绕其中的人物进行展开。
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是一个善良纯洁富有同情心的少女,她热情天真,乐于助人,当那个卖文为生的格兰古瓦深夜误入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的聚集所,即将被杀死的时候,是艾丝美拉达挺身而出,表示愿与他结婚。
对卡西莫多亦然,至于她对这个丑怪异常而深夜又劫持过她的敲钟人给予了同情。
生活没有致使她丧失美好的品德,她用“善”来面对这个丑陋的世界,其中寄予着雨果对美好理想生活的追求。
现当代视野下文艺理论中浪漫主义的三重定位
现当代视野下文艺理论中浪漫主义的三重定位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现当代的视野下,对于浪漫主义的理解和定位也逐渐出现了新的认识和观点。
本文将从现当代的角度出发,对浪漫主义进行三重定位的探讨。
一、浪漫主义的历史定位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在文学、艺术、音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反对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严谨和规范,崇尚自由、天真、热情和异国情调。
浪漫主义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而在现当代的视角下,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定位。
浪漫主义在历史上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动。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提倡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而浪漫主义则是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和反抗。
浪漫主义者认为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忽视了人的情感和内心体验,过分强调了理性和客观规律,使得人的生活变得枯燥和乏味。
浪漫主义试图通过对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追求,重新塑造人类的精神世界,使人们能够更加充实地生活。
浪漫主义在历史上还是对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批判。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和环境污染,工业化带来的劳动剥削和人的异化等。
浪漫主义者对于这些现代化带来的问题表示了不满,并试图通过对自然、乡村和传统文化的赞美和怀念,来寻找一种可能的解决之道。
浪漫主义在历史上具有明确的反动性和批判性,其精神内核主要包括了对于理性主义和现代化的反抗,以及对于人的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追求。
这种历史定位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浪漫主义的重要线索和视角。
在美学领域中,我们可以从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来探讨浪漫主义的美学特点和定位。
浪漫主义在美学上强调了感性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相比于古典主义强调的客观规律和形式完美,浪漫主义更加注重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在文学方面,浪漫主义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个人独特的风格,如雪莱的《奥西曼迪亚斯》中表现了对于人类命运和自然的悲天悯人之情;在绘画方面,特纳的作品则表现了对自然和想象力的极致追求,如《暴风雨中的海洋》中仿佛展现了自然的原始力量和无穷魅力。
浪漫主义及其文学表现
浪漫主义及其文学表现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
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强调理想,追求自由,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浪漫主义的性质和风格最早体现于文学上(诠释于音乐上,音乐是一种最好的诉说浪漫主义语言的媒介),可以从Romance这个词说起 (Romanticism, romantic),意为罗曼语,是方言拉丁语的一种,由此词派生出romantic, romaunt 是指用罗曼语写成的传奇和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而它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冒险和放纵的想像,也就是从主观出发的人对世界的理想化。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1、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2、着力描写大自然,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以我最喜欢的诗人——雪莱为例,即使是没有读过雪莱《西风颂》的读者,也一定知道其中的名句:“,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遥远吗?”(O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3、重视民间文学,富有地方色彩。
即使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那里,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和面貌。
例如德国的格林兄弟,其作品《格林童话》就极具地方特色。
4、善于运用独特的夸张手法,想象大胆奇特,强调“美丑鲜明对比”,重视丑的美学。
法国文学家雨果在其作品《巴黎圣母院》中将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
爱思梅拉达是外表美与心灵美的完美结合,卡西莫多有着丑陋的外表善良的心,非比斯却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善者,克洛德在他虔诚的面具下掩藏着扭曲的内心。
现当代视野下文艺理论中浪漫主义的三重定位
现当代视野下文艺理论中浪漫主义的三重定位浪漫主义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以对自然、对情感、对个体的推崇和强调为特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浪漫主义在现当代视野下的定位也有了新的转变。
在文艺理论中,对浪漫主义的定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现当代视野下,浪漫主义的定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分别是历史维度、文化维度和精神维度。
从文化维度来看,浪漫主义在现当代视野下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文化维度下,浪漫主义曾经被视为一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革新和颠覆。
在浪漫主义的诗歌、小说和绘画中,人们可以看到对于传统艺术和文化的批判和反叛。
在现当代文化维度下,浪漫主义的定位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和多元文化的碰撞,浪漫主义不再是简单的反叛和颠覆,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解释和内涵。
现当代视野下的浪漫主义被重新定位为一种文化多元主义的表达和探索,是对于多元文化碰撞和融合的一种艺术表达和探索。
在这样的文化维度下,浪漫主义不再是简单的反叛和颠覆,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包容和包容,成为了多元文化的表达和探索。
现当代视野下的文艺理论中浪漫主义的三重定位,使我们对于浪漫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它不再是简单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个文学思潮,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内涵。
在这样的定位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审视浪漫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浪漫主义不仅是对于现代性条件下的反思,也是多元文化的表达和探索,更是对于人类内心世界和宇宙的一种深刻探索和表达。
浪漫主义在现当代视野下的重新定位,将为我们对于文学思潮的理解和认识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浅谈对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基本看法
浅谈对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基本看法英国积极的浪漫主义作家——简。
奥斯汀内容提要:处于过渡时期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她的流派归属问题一直备受争论,我个人认为她的作品虽然富有理性的光辉却更多的与浪漫主义的文风所契合,所以我认为她是英国积极的浪漫主义女作家。
关键词:不乏理智的浪漫主义托。
巴。
麦考莱曾毫不夸张地这样赞扬道:“莎士比亚是空前绝后的,不过,就我们所谈到的那一点来说,作家当中其手法最接近于这位大师的,无疑要数简。
奥斯汀了,这位女性堪称英国之骄傲。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伟大的女作家是如何包裹着她看似现实主义的外衣来诠释她的浪漫主义情怀的。
一、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奥斯汀在世时,英国由摄政王统治,据说摄政王十分喜欢她的书甚至随身带着她的小说,更是命手下向奥斯汀暗示可以写一些更加宏大的传奇类小说,这样她的成就将远远不止如此,并希望得到她的新作。
奥斯汀当然是拒绝了,她知道如果她不再写这样的小题材,那么她也将毫无成就可言。
实际上,奥斯汀看起来是只会描写英国的绅士和淑女之间的爱情和婚姻,却是通过英国中产阶级中的一个个普通家庭,来折射出当时的青年男女是如何背负着社会地位、名声等各种复杂的因素,在爱情和金钱的紧张关系中挣扎努力着。
更是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妇女地位问题。
真是由于女性在当时除了依靠丈夫之外没有继承权,除了当女家庭教师外没有工作的权利,所以攀上一门“好”的婚姻无疑是从对方的家庭地位出发的。
在《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太太为了在丈夫死后自己和五个女儿不被继承人柯林斯先生赶出家门,拼命劝说二女儿伊丽莎白不要幻想所谓的爱情,嫁给柯林斯先生才可以保证姐妹不被为衣食之忧和整日提心吊胆。
而在《理智与情感》中达希伍德先生去世后,依据法律规定他的财产被他和前妻的儿子继承,而照顾他到最后的现任妻子和三个女儿则被赶出了家门。
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作者更是将讽刺的笔锋主要指向了以几户富足人家为代表的英国上流社会,揭示了他们的矫揉造作和荒唐可笑。
浪漫主义名词解释
什么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意思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夏尔·波德莱尔给的定义是:“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浪漫主义的流派发展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
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18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1798年法兰西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德国是诗和音乐%3B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3B法国是绘画和雕刻。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浪漫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起源于欧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代表了对传统和理性主义的反叛,并支持个人主义、自由、情感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的理解和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运动: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它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多个领域。
这种运动强调情感、个人主义、自由和想象力,反对传统和理性主义,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2. 反传统和理性主义:浪漫主义反对传统和理性主义,主张个人主义和创造力。
浪漫主义作家和艺术家追求真实和自然,强调个人的情感、热情、直觉和直观体验。
他们认为传统和理性主义导致了生命的贫瘠和无聊,需要通过自由和想象力来创造新的生命力和美感。
3. 爱情和自由:浪漫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情感,追求真爱和自由的生活。
浪漫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常常是受到传统束缚的人物,他们追求爱情和自由,不再被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所束缚。
浪漫主义作家和艺术家认为,真爱和自由是人类最高的追求,只有在自由和想象力的世界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生命的意义。
4. 想象力和幻想:浪漫主义追求想象力和幻想,认为它们是艺术和生命的基础。
浪漫主义作家和艺术家创造了许多富有想象力和幻想的作品,如《世界名著》中
的《茶花女》、《乌托邦》等。
他们认为,想象力和幻想可以创造新的生命力和美感,可以超越社会和现实的种种限制,使人们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和思想的激情。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情感、个人主义、自由和想象力的文化和艺术运动,它反对传统和理性主义,鼓励人们寻找真爱和自由,追求想象力和幻想,创造新的生命力和美感。
浅谈卢梭浪漫主义美学观
住宅小区规划概述
严 正 (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610015)
摘要 : 住宅小区即居住区是构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 住宅小区规划也由配给制的住区规划向科学的需求和市场导向性规划转变 。 不管是小区 的整体规划设计还是户型的灵活多变 , 只有进行成功的设计才能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 关键词 : 住宅小区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2139( 2009) - 20- 0037- 1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 , 住 宅对于 居住者 来讲 , 不 仅仅 只是一 个遮风 避 雨但求生存的地方 , 它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 而居住 小区对于 住户来讲 , 也 绝不再是以前的院子 , 而是一 个让 人不愿 离去 , 割 舍不下 的地方 , 所以 , 不 管是小区的整体规划设计还是户型的灵活多变 , 只 有进行成功 的设计才 能 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 而这样 的一个 居住环 境 , 才是 设计 师一直 在不断 探 索 , 不断寻找的 , 堆砌梦想的起点。 为了使这一篇设 计论文 更加 的目 的明 确 , 也 能够 跟上 现代 的时 代 节 奏 , 跟的上市场的形式需求 , 能够把握现代小区设计 的一个设 计走向 , 我 专 门来到成都近郊温江区 , 参 观了芙 蓉古 城, 给我 留下了 很深的 印象。芙 蓉 古城建于 2001 年, 位于成都西郊青羊界 , 新 成温公路 成 - 温 - 郫生态城 市 带快速通道旁 , 交通便利 , 距市区二环路仅 10余分钟车程 , 与外环路文家立 交桥相距仅 1000米。项目远离都市喧嚣 , 独拥一处 宁静 , 又享 有成 - 温 郫国家级生态农业保护带 中的新 鲜空气 和生态 环境。芙 蓉古城 以川西 民 居为主 , 同时融入江 苏民 居、 云 南民 居、 唐 风建筑 等中 国传 统建 筑精 髓 而 成 , 由四合院型的建筑群组成。集居住、 度假、 休闲、 投资于一 体、 融合各 种 中国民居建筑风格、 以成都地域文化为项目内涵的 老成都缩影 式的极富 传 统色彩的小区。芙蓉古城当初被定位 ∀ 置信生态花园 #, 在古城中拥有多 种 建筑风格 , 有江苏风格建筑、 云南风格建筑、 川西风 格建筑、 唐 风建筑等 , 这 些风格各异的建筑在芙蓉古城的和谐互映。 芙蓉古城各功能区以水系园林环境间隔和穿 插 , 动静有 致 , 统一和 谐。 水面面积达近 4万平方米。芙蓉古城总占地面积 680 亩 ; 建筑总面积 20. 43 万平方米 ; 容积率 0. 4; 绿化覆盖率 72 % ; 建筑密度 16. 9 %。 通过这一次的调研我深刻的了解到住区是以居住为主体, 但各种配套功能 区要合理布置。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密度 )应控制在 30 % 以下; 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 35 %, 并尽可能扩大 , 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 50 %以 上 , 而芙蓉古城的绿化覆盖率已达到了 72 %, 远远的超过了一般的标注。绿地 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 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 不仅是绿化率要高 , 而且 在小区 规划是 也应注 重功能 分区的 组合 , 小 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 划分为 公共空 间、 半公 共空间、 半私 用空间 和 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 集中的绿 地或游园 , 供 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 的规划 上应与 文化 建筑、 水 面、 曲桥、 草坪、 树 木、 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 河 流水系 等结合 在一起 考虑 , 营造出 一种舒 适、 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 间 , 是指 其公共 性具有 一定的 限度的 空间 , 作 为居住组团内的半 公共 空间 是供 居民共 同使 用的 , 它是 居民 增加相 互 接 触、 熟悉、 交流的地方 , 是邻里 交往、 游乐、 休 息的主 要场所 , 也是 防灾避 难 的疏散的有效空间 , 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 的视野作为 居民接近 自 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 划上应 注重根 据各居 住组 团的不 同组合 方 式来考虑 , 并保证其交通畅 通、 功 能齐全。半 私用空 间是 住宅楼 幢之间 的 院落空间 , 是居民就近休息、 活动和健身的场地 , 在 设计上应注 重其设施 的 多样化和完备性 , 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 引力的居民 活动空间。私 用 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 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 庭院的设置 使居民可 以 自由种植 , 增加组团内的景观 , 又使居民有安 全感。楼层上 阳台可以眺 望、 休息、 种植花卉 , 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住区的个性、 特色十分重 要 , 即 使是同 一开发 商开发 的小区 也应表 现 不同的特色 , 不应照搬、 ∀ 克隆 #。不仅住 区要有特 色, 而且住 区内组团 ( 群 落、 院落 ) 也应该有特色 , 尤其是大型住区 , 即使是主题不突出的住 区, 在园 林设计、 建造造型、 社区服务等方面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在设计中也要注重不 同社会 阶层居 民融合 混居。目 前内地 所见到 的 社区 , 在同一小区内有各种户 型住宅 , 最大 的住宅 单位面 积可以 是最小 单 位的 10倍 , 这种形式发展与中国古乡镇发展形式相类似。居民阶层分布方 面 , 有坐名贵汽车出入的富豪 , 也有 依靠公 用交通 工具早 出晚归 的小康 之 家 , 这规划模式令不同阶层及家庭在生活中可相 互接触、 交 流, 不同阶层 的 小孩可以在同一环境下长大 ,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规划和设计模式注意承接传统文化。在中国 传统建筑 中, 住宅都是 围 合状 , 屋内所有房间都以内置 空间为 景观 和采光 中心点 , 此中心 空间也 成 为当时大家庭各成员的生活及交流接触的空 间。但在社会 现代化过程 中 , 大家庭形式的社会结构已慢慢被人口较少的小 户人家取代 , 以 前传统规 划 的内向空间已在现代生活小区规划中消失 , 取而 代之是以园林 绿化为主 题 的大片室外空间 , 表现了建筑师更外向开放的 住宅模式。此模 式不单改 变 了居民生活习惯 , 也使居民有了更多机会相互接 触、 认识 , 令整 个生活社 区 显得温馨、 有活力 , 建筑物层次和外立面的处理也 变得更轻 松, 而且有多 种 变化 , 成为现代生活居住场所的特色。 作为居住小区的设计师 , 其社会角色和肩 负的责任也变得 多元化 : 他 一方面应对环境负责、 对社会负责 , 使小区 建成后成 为自然及 人文环境 可 持续发展的载体 ; 另一方面应对开发商负责 , 使之获 得尽可能高的经 济回 报 ; 同时还应对小区的最终使用者 ( ( ( 即小区的居民 负责 , 较好地满 足其 对小区使用的各方面的需求。因此 , 兼顾环境、 开发商及住户三者的 利益 , 并在其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 创作出具 备 ∀ 与环境 融合、 住户 认同、 开发商 认 同 #这三要素的当代居住小区精品 , 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住宅小区即居住区是构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 分, 住宅小区 规划也由 配 给制的住区规划向科学的需求和市场导向性 规划转变。因 此, 搞好住宅 小 区规划建设 , 营造出高质量的 居住生 活环 境, 可以 更有效 满足广 大居民 的 需求 , 并且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 , 促进住 宅产业的 进 一步发展。总之 , 搞好城市住 宅小区 的综 合开发 , 提高住 宅小区 的规划 设 计水平 ,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论观
3.奇特的想象
情节的想象:
爱斯梅拉尔达母女在绞刑台重逢。
喀西莫多和爱斯梅拉尔达两人尸骨被分开, 化为灰尘。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自然景象的想象: 《悲惨世界》写珂赛特到森林打水看见 木星的描写: “木星正卧在天边深处。那孩子不认识 那颗巨星,她神色仓皇地注视着它,感到害 怕。那颗行星当时隔地平线确实很近,透过 一层浓雾,映出一种骇目的红光。舞作惨黯 色,扩大了那颗星的形象。仿佛是个发光的 伤口。(第2卷)
一、浪漫主义文艺观
1.反对模仿,主张创作自由。《短歌与民谣 集· 序》提出。
2.强调作家创作的主观精神和心灵的能动作 用。《秋叶集· 序》提出。
3.推崇天才和创造,强调虚构和想象。《莎 士比亚论》提出。 4.提倡对照,从正反方面把握现实生活。 《克伦威尔· 序》提出。
5.反对美的超功利性,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和诗人的社会职责。《莎士比亚论》提出。
小说中的对照
《巴黎圣母院》 两个王朝(专制王朝、奇 迹王朝)、两个国王(路 易十一、乞丐国王); 两个法庭、两种审判;
两种法律、两个绞架;
两个社会、两种场面; 两组人物、两种命运。
2.神奇的夸张
雨果的夸张主要用于人物塑造。对人物的夸张描 写到变形的地步。 喀西莫多仪貌丑陋,集中了所有人的肢体残缺。 驼背、突胸、独眼、耳聋、嘴哑、脚跛。在愚人节被 选为愚人王。喀西莫多成为世界的中心,具有大众狂 欢的性质。
三、雨果的人道主义
1.同情人民苦难,控诉社会黑暗 《悲惨世界》:“男人在12岁就落入 感化院,18岁去坐牢,在40岁就被送上断 头台。” 2.坚持向上的乐观信念 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相信人类有光 明美好的未来。 雨果的乐观信念是他高 出其他同代作家的地方。
文学浪漫主义时期总结思想
文学浪漫主义时期总结思想文学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主要影响了欧洲的文学、艺术和哲学领域。
它反对启蒙思想的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观念,强调个体情感、想象力和精神追求。
本文将总结文学浪漫主义时期的思想,并探讨其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首先,文学浪漫主义强调了个体情感和内心体验的重要性。
浪漫主义作家们认为,人性是复杂多样的,无法被简单的理性化或标准化。
他们试图通过刻画个体的情感体验,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矛盾、欲望和冲突。
例如,德国诗人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中,主人公维特情感丰富而复杂,经历了爱恋、欲望和精神困惑等一系列心理冲突,展示了个体情感的丰富性。
其次,文学浪漫主义强调了想象力和幻想的力量。
浪漫主义作家们相信想象力是人类最宝贵的才能之一,可以超越理性的局限,创造出富有感官和情感冲击力的作品。
他们倾向于描述神秘、超自然和幻想的故事情节,以引发读者的瞩目和情感共鸣。
例如,英国作家雪莱的长诗《弗兰肯斯坦》讲述了一个医学生创造了一个怪物的故事,揭示了科学与人性、人类责任等问题,并运用了浪漫主义想象力的手法。
第三,文学浪漫主义强调了对自然和传统的追溯和崇拜。
浪漫主义作家们反对启蒙时代对自然的过分理性化和机械化,强调自然的美和原始的力量。
他们也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回顾和批判,探求新的启示和灵感。
例如,英国诗人拜伦对希腊神话和民族传说的热衷,引发了一系列探讨虚幻、文化认同和个体自由的作品。
此外,文学浪漫主义强调了个体和自由的价值。
浪漫主义作家们反对社会制度的压抑和束缚,倡导个体的自由发展和追求。
他们批评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和剥削,并试图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唤起公众对个体自由权利的关注。
例如,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描述了以吉卜赛女郎艾丝梅拉达为主人公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异类的歧视和迫害,呼吁对个体的尊重和关心。
文学浪漫主义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它不仅推动了19世纪文艺复兴的进程,也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浅析西方浪漫主义传统文化价值分析
浅析西方浪漫主义传统文化价值分析浅析西方浪漫主义传统文化价值分析西方浪漫主义最早是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出现的,是欧洲19世纪初期文学大发展的产物。
个体意识、注重抒发个人情感是西方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一理念也早已成为西方传统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对西方传统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浪漫主义艺术价值之特征西方浪漫主义起于19世纪初的文学浪潮,随着文学浪潮的推进以及波及其他艺术也纷纷向浪漫主义靠拢,进而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浪漫主义文化传统。
浪漫主义之所以会在19世纪初的欧洲形成蔚为大观之势,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以至思想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浪漫主义的推动下,欧洲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如繁星一般照亮了欧洲艺术创作的天空。
这一时期,艺术创作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主观思想的表现,抒发强烈的个人的情感浪漫主义脱胎于新古典主义,同时在社会现实上,浪漫主义对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一些思想家、艺术家感受到一种创作的压抑感。
正是怀着对新古典主义和沉闷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欧洲的艺术家开始逐渐强调创作的个人灵感的重要作用以及抒发个人情感对形成艺术独特魅力的重要作用。
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作家们特别重视爱情题材,通过宣扬爱、自由等来呼吁人性的解放。
(二)注重自然风光的描写,高声歌唱大自然正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钳制人性的行为,特别是机器大工业的兴起,人逐渐沦为生产的“奴隶”。
一些思想家、艺术家最早捕捉到这一点,并且由此对资本主义的物质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感。
因此,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艺术家普遍有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怀有莫名恐惧和憎恶的特点。
正是因为此,风光旖旎、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象成为艺术家心灵的栖息地,他们在自然中发现了美,感受到了自由,进而寻到了心灵的安慰。
在这一时期,文学家、美术家乃至音乐家的笔下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都成为其创作的主题。
浅谈浪漫主义艺术
浅谈浪漫主义艺术2008届美术专科班陈菊[内容摘要]浪漫主义又可称为理想主义。
作为一种美学思想,浪漫主义强调主观、个性、感情和非理性。
作为艺术发展的概念,它是对古典主义所持的常情常理和冷漠的说教,是对严谨、规范、自觉的否定和破坏,敢于打破一切传统,蔑视任何权威的美术流派。
[关键词]感情、非理性、主观、个性浪漫主义的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
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作为一种美术运动,浪漫主义迈出了近代美术的最初脚步,给后人提供着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一、浪漫主义的诞生19世纪上半叶,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强调自我、注重个人情感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这时尽管新古典主义在艺术界仍占有优势,但它所崇尚的那种不变的美的模式和对客观对象的执着研究,同时代精神格格不入,成为束缚艺术发展的陈腐教条。
代之而起的是强调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
浪漫主义不仅在法国出现,它也风行整个欧洲。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同新古典主义一起并行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文艺思潮,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在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各个文化领域均有所表现。
“浪漫主义”来源于中世纪的传奇一词,而“浪漫”在英文中有“空想”、“幻想”、“爱情”、“小说”等涵义;作形容词则为“离奇古怪”、“荒诞不经”。
但不论作名词还是形容词都具有“理想”的涵义,所以浪漫主义又可称为理想主义。
最早使用是在18世纪的晚期,当时人们对古代的冒险离奇故事发生普遍兴趣,这些小说几乎都用罗曼语写成。
以后人们就把那些同传奇故事、离奇遭遇、想象色彩相联系的事统统称为浪漫主义。
作为一种美学思想,浪漫主义强调主观、个性、感情和非理性。
作为艺术发展历史的概念,它是古典主义所持的常情常理和冷漠的说教,是对严谨、规范、自觉的否定和破坏。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的一种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英雄主义、爱情和自然之美。
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一种响应时代的文学形式,崛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影响了英国文学的整个19世纪,同时也对世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来探讨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一、思想体现1. 爱情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爱情的追求和表达。
爱情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道德。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如拜伦、雪莱等人作品中都充满了对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比如,拜伦的诗歌《唐璜》中,明亮风趣的女主角斯万娜是他心目中的一个理想女性形象,她的美貌和智慧吸引了唐璜的关注和爱情。
而雪莱的《普罗米修斯受难记》中,普罗米修斯因为与人类共情而受到神的惩罚,受苦之余他仍然散发出一种充满爱意和仁慈的精神。
这些作品中体现了对于爱情的理想化和精神化,让人对人类的情感有了感性和美好的认识。
2. 自然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思想特点是自然主题。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倾向于在自然中寻求安慰和激发灵感。
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主题不仅是一种客观事物的描述,更体现出一种关于自然的主观而又感性的表达。
比如,济慈的《秋天的光景》中,他描绘了自然之美,表现出了自己阅读之中的感性体验;而雪莱的《西风颂》中,他对于希腊神话中的西风之过程进行了一种自由而又美妙的表达,体现出了对于自然力量的颂扬和自由精神的追求。
3. 英雄主义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思想特点是英雄主义主题。
浪漫主义作家通常将自己的人物形象设定为英雄或者女英雄,这些人物具有强烈的感情和冲动,他们开始尝试挑战世俗的权威和规则。
比如,拜伦的《查尔德·哈罗尔德的朝圣》中,主人公查尔德决定走出家庭,出门远游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这里的进取精神与探险精神充满了昂扬的英雄主义气息。
二、艺术呈现1. 诗歌的美学特征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诗歌,诗歌常常被视为一种极具魅力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探析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魅力
探析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魅力1. 引言1.1 革命浪漫主义的定义革命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的一个分支,其核心特征是强调对自然、人民和自由的热爱,倡导对现实社会的改良和革命。
革命浪漫主义强调理想主义和激情,试图通过文学、艺术和音乐等方式传达对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冲动和憧憬。
革命浪漫主义的出现,是对18世纪启蒙思想的批判和对法国大革命的回应,体现了那个时代社会动荡和变革的精神状态。
革命浪漫主义的兴起,标志着文艺创作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主题和形式,而是致力于表达人类内心的矛盾和对未来的憧憬。
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常常带有激进和挑战现实的色彩,同时又蕴含着对爱与和平的向往。
这种矛盾的情感和思想冲突,使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文艺魅力,也使其成为文学、艺术和音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1.2 文艺创作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关系革命浪漫主义对文艺创作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更体现在创作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中。
革命浪漫主义追求创新和突破传统,注重个性和表现力,倡导用艺术表达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在文学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常常体现为对生活的激情追求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在艺术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常常呈现为对美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寻;在音乐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常常流露出对人性深处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
文艺创作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关系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过程。
革命浪漫主义为文艺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想,激发了艺术家们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推动了文艺作品的创新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革命浪漫主义仍然对文艺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艺术家们探索和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
2. 正文2.1 革命浪漫主义的浪漫精神革命浪漫主义的浪漫精神是其所具有的热情澎湃的情感和对理想化的追求。
在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作品中,常常体现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这种浪漫精神常常表现为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奋斗和精神解放的渴望。
现当代视野下文艺理论中浪漫主义的三重定位
现当代视野下文艺理论中浪漫主义的三重定位浪漫主义与人类的生命和生存息息相关,是一个非常悠久的生命存在话题。
在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生物生命这个本原就在自身的存在和延续中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
人类生活空间中处处充满着浪漫的色彩,因为“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层面,他还有精神的层面和社会的层面。
”真正将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古典主义遭到人们的反叛,在强调主观情感,追求热情奔放的情感力量驱使下,浪漫主义文学代替了古典主义文学,进而成为一种文学思潮,被人们逐渐重视和接受。
对人的生命而言,浪漫主义往往表现为生命的超越常规,进入一种崇高的境界。
从文艺创作的角度而言,浪漫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方法之一,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极其夸张地塑造形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浪漫主义已经作为文艺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和接受方式,深入文艺的各个分支领域。
人类经过无数不同凡响的洗礼走到今天,形形色色的浪漫风格作品充塞在人类生活的各个空间领域,让人类从身心上都受到启迪,也让人类的接受速度都有点应接不暇。
长期以来,人类由于受到情感的驱使,对待浪漫主义,人们的心态和眼光往往只注目在儿女情长上,认为浪漫主义就是爱情,就是男欢女爱。
显然,这样对浪漫主义的认识是极不全面的。
如果仅仅以儿女情长的眼光来审视浪漫主义,那么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人定位则无法让人信服;如果以优柔寡断的情感来诠释浪漫主义,那么普罗米修斯的英雄浪漫主义形象就显得苍白无力;如果以男女互动的爱情信号来感知浪漫主义,那么庄子的《逍遥游》也就让人无法品出其中的铺张之妙。
今天,面对各种不同浪漫主义风格的文艺作品,读者只能以感知上的某种嗅觉来定论其浪漫的成分,但要具体认为是什么层次的浪漫主义,就显得有些含糊其辞。
为能对浪漫主义作较系统的认识,必须对浪漫主义作合理的定位,才能让浪漫主义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境界的表现更加让人明晰。
浪漫主义的分类可以定位为英雄浪漫主义、心理浪漫主义、情感浪漫主义义三种层次。
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一种情感充沛、追求自由和个性的文学艺术思潮。
它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并在现代文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体现了对自然、爱情、理想和人性的热情追求,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和挑战。
在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追求。
在浪漫主义的笔墨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常常充满激情和情感冲动。
例如,英国诗人拜伦的诗歌中,他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唐璜》中,唐璜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对真爱的执着追求,成为了浪漫主义的经典形象。
其次,浪漫主义强调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在现代文学中,许多作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例如,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中,他通过对瓦尔登湖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情厚意。
梭罗在书中写道:“我在瓦尔登湖畔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我在那里过上了真正的生活。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态度,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此外,浪漫主义还强调理想和人性的追求。
在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常常通过对人性的探索,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例如,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中,通过描写主人公让·瓦尔简的艰难命运和对正义的追求,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雨果在小说中写道:“人人都有权利追求幸福。
”这种对理想社会和人性的探索,成为了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重要主题之一。
然而,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情感和个性的发泄,而是更加注重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在浪漫主义的笔墨下,现实世界常常被描绘成冷酷和无情的。
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中,他通过对维尔的遭遇和对贫穷阶层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黑暗。
狄更斯在小说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种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使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更具有深度和思想性。
对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基本看法
浅谈对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基本看法————————————————————————————————作者:————————————————————————————————日期:2浅谈对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基本看法英国积极的浪漫主义作家——简。
奥斯汀内容提要:处于过渡时期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她的流派归属问题一直备受争论,我个人认为她的作品虽然富有理性的光辉却更多的与浪漫主义的文风所契合,所以我认为她是英国积极的浪漫主义女作家。
关键词:不乏理智的浪漫主义托。
巴。
麦考莱曾毫不夸张地这样赞扬道:“莎士比亚是空前绝后的,不过,就我们所谈到的那一点来说,作家当中其手法最接近于这位大师的,无疑要数简。
奥斯汀了,这位女性堪称英国之骄傲。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伟大的女作家是如何包裹着她看似现实主义的外衣来诠释她的浪漫主义情怀的。
一、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奥斯汀在世时,英国由摄政王统治,据说摄政王十分喜欢她的书甚至随身带着她的小说,更是命手下向奥斯汀暗示可以写一些更加宏大的传奇类小说,这样她的成就将远远不止如此,并希望得到她的新作。
奥斯汀当然是拒绝了,她知道如果她不再写这样的小题材,那么她也将毫无成就可言。
实际上,奥斯汀看起来是只会描写英国的绅士和淑女之间的爱情和婚姻,却是通过英国中产阶级中的一个个普通家庭,来折射出当时的青年男女是如何背负着社会地位、名声等各种复杂的因素,在爱情和金钱的紧张关系中挣扎努力着。
更是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妇女地位问题。
真是由于女性在当时除了依靠丈夫之外没有继承权,除了当女家庭教师外没有工作的权利,所以攀上一门“好”的婚姻无疑是从对方的家庭地位出发的。
在《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太太为了在丈夫死后自己和五个女儿不被继承人柯林斯先生赶出家门,拼命劝说二女儿伊丽莎白不要幻想所谓的爱情,嫁给柯林斯先生才可以保证姐妹不被为衣食之忧和整日提心吊胆。
而在《理智与情感》中达希伍德先生去世后,依据法律规定他的财产被他和前妻的儿子继承,而照顾他到最后的现任妻子和三个女儿则被赶出了家门。
浪漫主义
作者?
《 梅 杜 萨 之 筏 》
《 梅 杜 莎 之 筏 》
油彩 巴黎 卢浮官藏 《梅杜莎之筏》是籍里柯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杰作。画中表 现的是1816年7月发生的法国“梅杜莎号”巡洋舰的海难事件。“梅杜莎号” 在舰长的错误指挥下,搁浅在毛里塔尼亚海滩,舰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 逃命,丢下的150余名乘客,只好搭制简陋木筏飘泊大海。数天之后,惨剧发 生:人们饥饿难耐,互相残杀,啃吃死者的肉,最后,木筏被救,15条生命奄 奄一息。席里柯以金字塔形构图,把焦点集中在筏上的幸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 的刹那景象。"金字塔形"的塔尖上摇动红巾的人,喻示着法国人民在苦难斗争 中的希望。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 19世纪30年代文艺的一种 基本创作方法和文艺思潮 。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 19世纪初欧洲普遍流行的 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理 想,追求自由,反映了资产 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
1、浪漫主义思潮的含义: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和文艺思潮。它 强调理想,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检视和抨击当 时的社会 ,追求自由,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 性的张扬而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2、出现的背景: ⑴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了 实现的可能 面对启蒙思想的幻灭和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动荡的 社会现实,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 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便应运而生。
贝 多 芬
贝多芬(1770—1827),诞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他 的祖父是当地宫廷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团长,父亲则是合唱团的 歌手。而贝多芬则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 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他 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 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同命运抗争。 贝多芬一生最辉煌的作品是9部交响曲。早年的贝多芬受启蒙运动 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次作品中 充满时代的精神,蕴涵革命力量。代表作品为《第3(英雄)交响 曲》《第5(命运)交响曲》。
浅析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
浅析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
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那到底怎么样的文艺观才真正叫浪漫主义呢?1928年,高尔基曾说过:“浪漫主义的定义有过好几个,但是能为所有的文学史家都同意的正确而又十分全面的定义目前却还没有,这样的定义还没有制定出来。
”到目前为止,关于浪漫主义,大多数的文人学者是根据艺术作品的特色来定义的。
比如思想特征上,浪漫主义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浪漫主义对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极为不满,往往把非资本主义的生活加以理想化;浪漫主义作家深感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枷锁,于是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
他们特别重视爱情题材,对人的梦境也进行了大量的描写。
其次,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也成了浪漫主义的一大特征。
由于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恶便成为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特点,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浪漫主义作家不仅歌吟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如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除此之外,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大多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但他们的描写却不一定反映历史真实,而有时纯粹是自我的想象,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语焉不详,可以任凭作者自由驰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基本看法
浅谈对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基本看法
英国积极的浪漫主义作家——简。
奥斯汀内容提要:处于过渡时期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她的流派归属问题一直备受争论,我个人认为她的作品虽然富有理性的光辉却更多的与浪漫主义的文风所契合,所以我认为她是英国积极的浪漫主义女作家。
关键词:不乏理智的浪漫主义
托。
巴。
麦考莱曾毫不夸张地这样赞扬道:“莎士比亚是空前绝后的,不过,就我们所谈到的那一点来说,作家当中其手法最接近于这位大师的,无疑要数简。
奥斯汀了,这位女性堪称英国之骄傲。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伟大的女作家是如何包裹着她看似现实主义的外衣来诠释她的浪漫主义情怀的。
一、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奥斯汀在世时,英国由摄政王统治,据说摄政王十分喜欢她的书甚至随身带着她的小说,更是命手下向奥斯汀暗示可以写一些更加宏大的传奇类小说,这样她的成就将远远不止如此,并希望得到她的新作。
奥斯汀当然是拒绝了,她知道如果她不再写这样的小题材,那么她也将毫无成就可言。
实际上,奥斯汀看起来是只会描写英国的绅士和淑女之间的爱情和婚姻,却是通过英国中产阶级中的一个个普通家庭,来折射出当时的青年男女是如何背负着社会地位、名声等各种复杂的因素,在爱情和金钱的紧张关系中挣扎努力着。
更是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妇女地位问题。
真是由于女性在当时除了依靠丈夫之外没有继承权,除了当女家庭教师外没有工作的权利,所以攀上一门“好”的婚姻无疑是从对方的家庭地位出发的。
在《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太太为了在丈夫死后自己和五个女儿不被继承人柯林斯先生赶出家门,拼命劝说二女儿伊丽莎白不要幻想所谓的爱情,嫁给柯林斯先生才可以保证姐妹不被为衣食之忧和整日提心吊胆。
而在《理智与情感》中达希伍德先生去世后,依据法律规定他的财产被他和前妻的儿子继承,而照顾他到最后的现任妻子和三个女儿则被赶出了家门。
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作者更是将讽刺的笔锋主要指向了以几户富足人家为代表的英国上流社会,揭示了他们的矫揉造作和荒唐可笑。
所以说奥斯汀无疑是对当时的统治制度,特别是对待妇女的各种观念态度上提出大大的质疑。
二、回归田园自然
奥斯汀的作品带着乡村田园质朴的气息,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虽然没有过多详细地描述乡村的各处景色,但是通过故事的发展,人物的行程,我们不难在眼前描绘出一幅恬静舒适的田园风景画。
在《劝导》一书中,更是出现了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以及一种明显带有浪漫色调的细腻情感,这看出她并非像大家抱怨的那样对大自然毫无兴趣。
凯。
史密斯小姐也确实提到,《劝导》所描写的“气候和景致带有一股弥漫全书的感情力量。
这里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有这样一段对达西的庄园——庞波里的描述为“那府邸座落在山谷那边,谷中有一条起伏的小道蜿蜒曲折向外伸展。
那是一座气势磅礴、美丽多姿的石头建筑,屹立在一片高地上,背靠一道树木葱茏的山岗。
那石头房子的门前,流淌着一条水势逐渐变大的小河。
这是一股颇具自然情趣的湍流,显不出一丝一毫矫揉造作的痕迹。
”这是湖区的美景,在05版的电影里参天的大树根藤明晰,鹿群奔腾起尘雾,鸟儿欢畅地飞翔,这些都
是奥斯汀想要传达出的自然气息。
奥斯汀曾对自己的侄女写的那部小说有如下看法:“你现在令人高兴地把你的‘人’聚集起来,使他们真切进入了我视为生活乐趣的那种现场——一个村镇上的三、四家人正合适”这是她所熟悉的圈子,她依然可以巧妙地揭露出资本主义自私的丑恶嘴脸,她正是倡导了“回归自然”的。
三、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多数人认为奥斯汀很受“古典主义”的影响,认为她冷静略带讥讽的笔调是对古典主义的崇拜与模仿,而《简爱》的作者夏洛蒂。
勃朗特更是毫不客气地批判奥斯汀是“没有诗情”的,是“毫无热情可言”的。
然而“古典主义”主要是尽可能地将现实生活呈现出来,“浪漫主义”则是将现实升华到理想的高度,将理想的表现出来。
无论奥斯汀多么精巧细腻地描述婚姻、爱情、地位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结局都是尽如人意的,年轻男女既拥有了面包又拥有了爱情,而她自己却几经感情波折,经历过心爱的人离世的打击,又再三拒绝了追求者,仅仅41便离开人世的她终身未嫁。
理想的婚姻,不能不考虑经济地位,然而经济地位不是一切,她让有情人都终成眷属,哪怕是《劝导》中,和男主人公温特沃斯上校分手八年后的再次相见,女主人公安妮已经大不如曾经的年轻貌美,却依然在故事的最后两人再次相爱并最终结婚。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把简描写得最为完美,比起妹妹伊丽莎白她更加的恬静,温柔,她对任何人都能真诚以待,并且同样渴望真爱,简直像是天使的化身,她和宾利先生的婚姻虽然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以及一些误会有了波折,却堪称得上完美的婚姻。
一见钟情的上流社会绅士,一年又五千英镑的收入,为人又善良正直,这样完美的婚姻是奥斯汀浪漫主义情怀的真实流露。
如果是简是完美的,那么有个性的伊丽莎白无疑是奥斯汀个人情感注入最多的人物,她深深地带着作者的影子,甚至和姐姐的姐妹情深都几近相同,她聪明,机警,伶牙俐齿,有个性有思想;她为自己的好友夏洛特嫁给虚伪的科林斯先生而感到不可理解;她认为婚姻应该是由自由的爱情发起的,金钱地位绝不能超过爱情的价值。
这也体现出奥斯汀崇尚美满幸福的婚姻的浪漫主义特点。
奥斯汀从来不再作品中以第一人称跳出来发表她的个人情感,难道这样就是“毫无热情可言“么?一位作家,要创作的前提是需要有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即便他(她)没有用热烈的字眼表达出来,他(她)也依然是抱有他(她)的主观情感的。
而奥斯汀的情感全都流露在字里行间对人物的塑造上。
如果说在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中作者强调了理智应该战胜情感才能获得幸福,那么《劝导》作为奥斯汀的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说,在这里她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思想发生了变化。
在《劝导》中奥斯汀描述了和温特沃斯上校分手的这八年里安妮因为对他依然恋恋不忘而饱受了思念的折磨,而分手的起因就是因为听了家人的劝导,将经济因素考虑进去并排在了首位,是“谨慎”和“理智”让她陷入了痛苦。
奥斯汀希望年轻人“充满信心,展望未来,而不要过分忧虑和谨慎”。
安妮正是“年轻的时候,不得不谨小慎微,年长以后才懂得什么是浪漫——这是畸形的开端所造成的必然后果”。
《劝导》人物的浪漫转化,也是奥斯汀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
四、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有美就有丑,浪漫主义管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进行人物塑造,并且大量提倡想象。
《傲慢与偏见》中的柯林斯先生拥有家族继承权,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他文盲父亲爱钱如命的思想主导下过来的,在父亲的严加管教下,他的性格中总有些唯唯诺诺的成分,然而又因为当了牧师有了凯瑟琳。
德包尔夫人的极大恩赐,他在外人面前难免飘飘然起来,这样里外的对应,从而养成了一种傲慢与温顺、自负与谦卑的双重脾气。
在外人面前柯林斯先生一直保持着他的自鸣得意,他认为不会有人拒绝像他条件这么好的一位牧师的求婚,实际上在伊丽莎白拒绝了他后他仍认为这是淑女小姐的矜持,只是为了更加博得他的好感。
当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特和他结婚后他的这种自信满满更有膨胀的趋势。
在其他身份地位显赫的贵族面前,他的那副道貌岸然的嘴脸更是滑稽可笑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他时常要恭维他的金主凯瑟琳。
德包尔夫人和她的千金,当在舞会上发现了凯瑟琳夫人的侄子达西先生后就立马锲而不舍地跑去巴结,和达西的绅士风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如《诺桑觉寺》中女主人公在巴斯的第一个朋友伊莎贝拉就是个爱慕虚荣朝三暮四的女人,她接触凯瑟琳的目的就是要与詹姆斯。
莫兰订婚,然而订婚后又为了金钱与蒂尔尼上尉调情,计划失败后居然仍厚颜无耻地要求凯瑟琳帮助她像詹姆斯解释并修补他们的感情。
又如《劝导》中门第观念十分强的没落阶级代表沃尔特爵士;《理智与情感》中相貌英俊但徒有其表,自私虚伪,对感情不负责任的阿伦哈姆庄园继承人约翰。
威洛比等。
这些脸谱化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在奥斯汀略带夸张的手法下衬托出主人公的高尚美德,是浪漫主义的典型艺术手法。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以奥斯汀为立足点谈浪漫主义文艺观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