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脾破裂的价值

超声诊断脾破裂的价值宋女士因车祸致左上腹疼痛,疼痛2h后入院,医师建议超声诊断,经腹腔各切面进行扫描,在肝肾间隙,可见约7mm深的液性暗区,且胆囊窝内可见液性暗区,深度在13mm左右,且腹腔下可见液性暗区,深度约51mm左右。
此外,超声下可见脾脏大小、形态无异常,但回声不均、包膜不光滑,且脾实质内存在不均回声,范围约40X40mm,存在腹腔积液,提示脾破裂,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
那么脾破裂者为什么要开展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有哪些价值呢?下面就超声诊断用于脾破裂检查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简单的介绍。
1.脾脏生理解剖特征有哪些?脾脏处于左上腹区域,于第9-11肋前线与腋后线间,脾脏上极处于脊柱左2-4cm区域,为长椭圆形,可分为脏面、膈面。
观察膈面,具有隆起、光滑征,与侧胸壁、膈肌相邻;观察脏面,存在凹陷征,下方邻近胃底、左肾、结肠。
脾脏中部是脾门,其内部神经、血管丰富,共同构成脾蒂。
脾动脉沿胰腺上缘迁曲,行至脾门附近生成分支4-7个,流入脾脏,脾动脉直径处于4-5mm左右,脾实质可分为前支、后支。
分析脾脏生理功能,主要如下:①能够调节血液循环、储存血液: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脾脏能够发挥储存血液作用;人体处于剧烈运动,脾脏随之收缩,可随血液进入血液循环,进而提升血容量。
②能够生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尤其急性传染病发病期,可见脾脏肿大,且存在吞噬作用,能够将细菌消灭,同时生成抗体,增强免疫力。
③作用于衰老红细胞,刺激机体释放胆红素,同时分解铁质,存储于皮内,进而调节脾脏内铁代谢。
④能够增强骨髓造血功能,进而保障血细胞平衡。
2.超声如何诊断脾脏破裂?超声诊断脾脏破裂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右侧卧位,提起左手至头上,增宽肋间距,将探头放在第7-11肋间获取斜切面,对脾脏结构、大小进行监测[1]。
此外,还可将探头放在左侧肋缘下,逐渐向脐部探查,观察脾脏肿大情况。
获取脾脏斜切声像图,多呈新月形,观察其包膜,具有光滑、薄特征,其外侧缘呈外突弧形,而内侧缘呈内凹陷中部,属于脾门。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体会

血流信 号 9例 ;脾破裂并 出血 25例 ,仔 细 扫查均可见包膜有 连续 中断 ,直径 1.0— 3.5em,该处 脾实 质 回 声不 均 ,为稍 强 回 声 ,有 的 向 包 膜 外 突 起 ,实 质 内并 可 见 异 常 的稍 强 或 稍 低 回 声 区 ,腹 腔 扫 查 于 脾 周 、左侧腹 、右 侧腹或 下腹部 探 及无 回声 区,前后径 0.8—5.7em,其分 布范 围随体 位改 变 而 变 化 。 CDFI:脾 包 膜 中 断 处 异 常回声 区 内均未 见廊 流信 号 。l例有 外 伤 史 ,左 上 腹 部 疼 痛 ,腹 腔 有 积液 ,脾 包 膜 有“V”型 凹陷 ,拟诊 脾破 裂 出血 ,手 术发
膜是否连续完整 ;②观察脾脏 内部有 无液 整 ,出血量 受到 限制 ,故临床 上并 无 明显 性暗区 ;③扫 查腹 腔有无 积液 ,主 要观 察 内 出血 征 象 ,可 形 成 血 肿 而 最 终 被 吸 收 ,
脾周 、左右侧腹 、肝周及下腹部等部位 ;④ 如是真性 破 裂 ,而 且破 裂 较 大或 出血 虽
31.】81
例 ,脾破裂并腹腔 出血 25例 ,在超声表 现 J:,脾被 膜 下血 肿 位于 脾 包 膜下 实 质 外 缘 ,大 小 2.3em X 0.5em ~ 7.9cm × 2.3cm,为一片形态欠 规则 的扁长 形无 回 声区 ,呼吸运 动及 改变体 位后 ,病 变 区不 消失 ,但 可随呼 吸而移动 ,内部可有 散在 分布 的细 小 微 弱 回卢 ,并 可 见有 漂 浮 现 象 ,与实质 问界 限 不规 整 ,CDFI:无 回声 区内均未 见血流信号 ;脾 实质挫 伤 l5例 , 均 位 于 脾 实 质 回 声 ltI,大 小 0.8em × 0.5era ~6.2cm ×4.3cm,脾 脏 增 大 ,实 质 内一 般 为 多 发 病 灶 ,表 现 为 稍强 回声 区 或 稍低 回声 区,分布 不均 匀 ,或 同一 例患 者 脾 内挫 伤 处 有 的 表 现 为 稍 强 回声 ,有 的 表 现为稍低 回声 ,有 的异 常回声 区内可 见小 兀 回 声 区 或 带状 无 回声 ,内有 小 光 点 , CDFI:异常回声 团 内有 血流信 号 6例 ,无
脾脏超声诊断简要介绍

脾脏超声诊断简要介绍
第6页
脾脏超声诊断简要介绍
第7页
8脾脏囊肿
分为:真性囊肿、假性囊肿
超声表现:
脾实质内见圆形、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光 滑,后方回声增强
囊肿较大可致脾脏外形不规则 多囊脾为脾实质内多个大小不等囊腔,分布
较密集。常合并多囊肝,多囊肾 假性囊肿内可见光带分隔,弥漫细点状回声
脾脏超声诊断简要介绍
第8页
脾脏超声诊断简要介绍
第9页
10脾脏实质性肿瘤
脾脏原发性肿瘤少见。肿瘤分良性、恶性;良性肿瘤 以血管瘤多见,恶性肿瘤以淋巴瘤多见
超声表现:
脾脏正常或肿大
脾内显示实质性团块回声,团块大小、数目及内部 回声不一
脾血管瘤:脾内显示边界清楚偏高回声团,有 “网络状”表现。CDFI:团块周围及内部可有 脾动、静脉分支绕行或穿行
脾脏超声诊疗
脾脏超声诊断简要介绍
第1页
2脾脏正常超声表现
二维:
正常脾脏肋间呈半月形,冠状切面呈三角形 轮廓清,包膜光滑 脏面:数个切迹,为脾门,有脾动、静脉出入 脾实质呈均匀细密中等回声 正常测值:厚径4cm;长径<11cm;脾门处脾静脉 内径<8cm CDFI:脾门部及脾实质内脾静脉为兰色血流,脾动脉 为红色血流
脾脏超声诊断简要介绍
第2页
脾脏超声诊断简要介绍
第3页
脾脏超声诊断简要介绍
第4页
脾脏超声诊断简要介绍
第5页
6脾脏肿大
多为继发性改变,主要病因有:肝硬化门脉高压;感 染性;一些血液病
超声表现: 脾脏增大:厚径>4cm 脾脏内回声分布均匀或出现局灶性异常回声 门脉高压引发,脾静脉显著扩张,脾门静脉主干内 径>0.8cm
延迟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价值

延迟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价值关键词超声检查延迟性脾破裂资料与方法1996年3月~2009年9月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40例,临床诊断为延迟性脾破裂(DRS)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8~61岁,平均39.30±12.37岁,外伤至入院2~29天。
入院时患者均有贫血、上腹或左季肋部疼痛,腹部或脾区压痛、左上腹肌紧张;16例血流动力学改变表现为脉搏增快,血压、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下降,7例病情较稳定。
23例入院后2~24小时行首次超声动态观察。
9例患者行CT检查,提示脾破裂8例,肝硬化伴脾周积液1例。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检查腹部,重点观察脾脏大小,包膜连续性,包膜下及实质内回声及异常回声区范围。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脾包膜下或实质内异常回声区域有无血流信号,扫查腹腔有无液区并予测值。
同时注意肝脏、胰腺、肾脏等实质脏器有无损伤,左横膈有无增厚,左胸腔有无积液。
按照脾损伤的病理解剖分类,观察患者脾损伤超声表现并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首次超声检查后对拟诊为DRS的患者均行超声动态随访,对保守治疗患者超声监测至血肿吸收,包膜裂口修复。
结果依据超声表现23例腹部外伤患者中首次诊断为DRS12例;首次超声声像图显示脾脏肿大,未显示脾内明显占位及破裂部位,超声拟诊为DRS10例,即行超声动态监测(1次/日),及时对比不同时段声像表现;首诊及动态监测超声共诊断DRS22例。
誤诊DRS1例,超声、CT检查发现患者肝、脾肿大,肝、脾均回声增强,颗粒增粗,未显示明显脾破裂部位及占位病变,脾周测及约1cm无回声液区,超声、CT均提示肝硬化伴少量腹水;动态观察肝、脾声像图无明显变化,脾周积液量逐渐增多,保守治疗期间出现休克,腹腔穿刺引流出血性液,剖腹手术确诊为脾包膜下破裂。
22例DRS术前超声表现:脾中央破裂2例。
脾脏增大,肋间厚度5~6cm,轮廓清楚,包膜连续完整。
脾实质部测及杂乱不均回声团块,边界不清。
6脾脏的超声诊断

副脾
脾门或胰尾 圆形低回声结节 轮廓清楚 1-2cm 可测到脾动静脉
精品课件
作业
1. 正常脾的声像图表现。 2. 脾肿大诊断标准、分型标准。
3.虽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能显示脾肿瘤的血供情 况,但目前对脾肿瘤的诊断仍依赖于二维超声。
4、脾破裂
➢ 脾破裂可分为三种类型: 中央型破裂、包膜下破裂、真性脾破裂。
声像图表现: ➢ 1.中央型破裂:脾实质内出现不规则无回声区。
➢ 2.包膜下破裂:脾包膜下出现低或无回声暗区, 脾实质受压变形。
➢ 3.真性脾破裂:脾包膜连续性中断,有无回声 区深入实质,脾周围及腹腔出现低回声及无回 声暗区。
➢ 脾实质:非常均匀的点状中 ➢ 低回声,较正常左肾皮质回 ➢ 声高。
➢ 厚度﹤ 4cm,长度﹤ 12cm。
➢ 脾静脉主干内径﹤ 0.8cm。
左肋间斜断面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脾长径测量
左侧肋间扫查: 脾最大长轴断面, 测量脾上极最高 点到下极最低点 的间距,即为脾长径。 正常值范围:8~12cm。
精品课件
(2)脾表皮样囊肿:囊肿一般较大,常导致脾体积增大 及形态改变;囊肿形态近圆形,边界清晰,囊壁较光滑, 囊内常为无回声或浮动的细点状低回声点;后壁和后方实 质回声增强。
表皮样囊肿是胚胎时 期皮肤外胚层残留或 后天创伤所致。 颅内最常见,脊柱、皮肤、 睾丸、脾、肾等。
(3)脾假性囊肿:囊肿可位于脾实质内或包膜下,
脾恶性淋巴瘤
脾实质:单个或多个低 回声肿块
肿瘤弥漫性生长,脾脏 明显肿大,内部回声减 低
脾内小结节状弥漫性分 布
脾淋巴瘤
脾 恶 性 淋 巴 瘤
脾 恶 性 淋 巴 瘤
实时超声对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

【 摘要 】目的 总结创伤性脾破裂的声像 图特征 ,探 讨 实
时 超 声 对 此 类 疾 病 的 诊 断 价 值 。 方 法 结 合 临 床 分 析 我 院 20 0 8年 8月一 2) (】 8月 1 创 伤 性 脾 破 裂 患 者 的 声 像 表 ( 9年 O例 现 。 果 1 创 伤 性脾 破 裂 患者 中 , 是 真 性 脾破 裂 , 手 结 O例 2例 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疗 追 踪 观 察 , 中 3例 是 中 央性 脾破 裂 , 是 包 膜 下 脾破 裂 。 其 5例 结 论 实 时超 声 对创 伤性 脾 破 裂 有 重 要 的 诊 断价 值 , 为 临床 可
部低 回声或无 回声 。 脾实质条状低 回声或高 回声 区延伸至包膜
中 断 处 , 态 不 规 则 。 严 重 破 裂 时 包 膜 多 处 中断 , 质 回 声 杂 形 实
社 ,0 0 7 — 3 2 0 :5 8 .
术后瘢痕组织 , 经过 自身 的修复 , 抗炎后 自行愈合 。因此 , 为了
提 高官 腔 内组 织 残 留 物 的 诊 断 率 , 声 检 查 要 结 合 病 史 及 临床 超
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以免 造 成 误诊 。
[】 陈苏 兰 , 2 李新新 . 超声诊 断宫 内妊娠残 留物 [_ 国医学影像技 术 , J中 1
内残留物诊断 的有力依据 , 还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确切 的部位
及 在 超 声 引 导 下 行 刮 宫 术 , 时 通 过 平 时 经 验 的 积 累 , 以不 同 可 断提 高 诊 断 水 平 。
参 考 文献 [] 陈常 佩 , 兆 龄 . 产科 彩 色 多普 勒诊 断学 【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1 陆 妇 M] 北 人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1.1 一般资料 59例病例中,53例均为外伤后急诊进行b超检查。
59例病例中,为53例,年龄在20—56岁之间,初诊时间最早在外伤后半小时,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胸闷、脉快、出冷汗、血压下降等。
余6例,年龄3-6岁之间,外伤后平诊就诊。
1.2 B超检查方法所用仪器为日本东芝SSA-240A型实时超声仪,线陈及凸型探头,频率为3.5mhz,病人取仰卧位、右侧卧位,对腹腔等处进行扫查。
由于外伤性脾破裂以横向破裂者多见,在超声扫查断面时应注意此点。
2、结果根据超声图像及讨论2.1 我们把脾破裂分为真性脾裂,脾包膜下破裂和脾内破裂三种类型。
本组59例病例中,真性脾破裂42例,内有44例经手术证实符合B超诊断,还有2例只有腹腔游离积液而无明显脾破裂征象,而手术时被确诊为脾破裂,原因是脾脏的破裂口位于脾脏的上缘,被左侧胸腔的气体所掩盖。
此外,脾包膜下破裂6例,脾内破裂11列。
除了4例较小范围的脾内破裂行保守治疗外,其余都在手术时被证实。
在真性脾破裂中,合并不同程度肾挫伤的2例、胸腹腔积液6例、肝挫伤2例,均为手术所证实。
在真性脾破裂中,合并不同程度左肾挫伤的2例、胸腹腔积液4例、肝挫伤1例,均为手术所证实2.2 真性脾破裂42例中,除2例未明确认断外,40例声像图表现脾包膜连续线明显中断或不完整。
本组59例病例中,有35例病例脾实质有回声增强或回声不均匀,有8例脾实质内有液性暗区,有4例脾周围可见游离积液,有56例腹腔内可见游离积液,实行超声动态观察下可见积液呈进行性增多。
2.3 脾内破裂11例,声像图表现为脾脏增大,尤其以厚径增加最为明显。
厚径增加的大小以脾内破裂形成的血肿大小而定,3例病中最大血肿可达6.8cm,暗区周边无包膜回声,可见脾实质回声增强。
8例脾内破裂,除4例较小的脾内破裂在实行超声动态观察下让其逐渐吸收,其它4例都在手术时被证实,无腹腔游离积血。
2.4 脾包膜下破裂6例,声像图均可见脾脏呈畸型肿大,被膜光滑,脾包膜下破裂部位可见局限性无回声区,2例可见月牙环包脾实质,1例可见脾实质受压有凹痕。
超声在诊断脾破裂的作用

超声在诊断脾破裂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闭合性脾破裂诊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近5年来75例超声诊断为闭合性脾破裂病人的声像图表现。
结果75例病人中临床诊断为闭合性脾破裂的68例,诊断符合率达90. 7%。
其中手术病人57例,超声正确诊断56例,诊断符合率达98. 2%。
结论超声检查方法简单,诊断符合率高,为闭合性脾破裂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特别适于基层医院使用。
关键词:超声;脾破裂;诊断;作用脾脏是腹部极容易受损的器官。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20%~40%。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行超声检查的闭合性脾破裂患者共75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1例,女性14例,共计75例。
年龄最小13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37.6岁。
其中坠落伤21例,车祸伤41例,撞击伤11例,挤压伤2例。
1.2检查方法 75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使用仪器为LOGIQ——P5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2.5~5.0MHz。
患者取仰卧、左侧或右侧卧位,从剑突下→左肋间→左肋缘下依次扫查脾区,中下腹扫查、左肋缘下扫查肝区,观察脾包膜回声是否连续,如有回声中断,记录中断处部位及数目,并观察实质内回声是否均匀,附近是否有液暗区,常规全腹部探查有无腹腔积液。
注意检查中切莫用探头加压检查,亦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出血或引起再出血。
2 结果75例病人中临床诊断为闭合性脾破裂的68例,诊断符合率达90. 7%;其中手术病人57例,超声正确诊断56例,诊断符合率达98. 2%。
不同类型脾破裂超声表现为:⑴真性破裂:因破裂的程度不同声像图差别较大,多数表现为脾包膜连续中断,局部回声模糊,或有局限性无回声区。
实质内可有不均匀性回声增强或低回声区,小的破裂或发生于上极的破裂,脾脏声像图可能无明显异常。
无论破裂程度如何,均可在脾外或腹腔内显示异常无回声区。
⑵中央型破裂:脾外形不同程度增大,轮廓清楚,光整,实质内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的回声增强或减低区。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检查分析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检查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思路。
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分析其超声特点和临床演变过程,探讨超声检查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其中28例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超声提示脾周及腹腔内少量积液,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真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门区附近;1例提示脾脏及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3天后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上极。
结论: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有助于临床及时明确诊断,并可根据超声声像判断脾破裂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应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项目,并可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超声诊断;外伤;脾破裂Ultrasound analysis of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ltrasound findings and diagnosis of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ltrasound and clinical evolution of 30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was discussed. RESULTS: Twenty-eight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ultrasonography. One ultrasound showed a small amount of effusion in the spleen and abdominal cavity. After laparotomy, the spleen rupture was confirmed. The rupture was located near the spleen area. One case showed that the spleen and the abdominal cavity were not. Seeing obvious abnormalities, delayed spleen rupture was confirmed after 3 days, and the rupturewas located at the upper spleen. Conclusion: Ultrasound can help the diagnosis of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in a timely manner, and the type and severity of spleen rupture can be judged according to ultrasound image. It should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and follow-up observation. Guide clinical selection of the best treatment options.Key words: ultrasound diagnosis; trauma; spleen rupture脾脏是一个实质性脏器,因其质脆且血供丰富,因此无论是腹部闭合性或开放性创伤,都极易受损而致大出血,常常危及生命。
超声在脾破裂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 李娜 , 3 】 丁晶, 朱昱思 , 脾脏破裂 超声 图像特 点分析 ( 10 等. 附 2
[1 孙蓬 - 伤 性延 迟性 脾破 裂2 例 分析 [ 1 4 夕 1 J. 医科 大学 学 南京
上 海医学影 像 2 1 年 9月第 2 0 1 0卷第 3期 S a g a Me ia I gn , 0 Vo.0 No3 h n h i dcl ma ig 2 1 , 1 , . 1 2
3 讨
论
迟 性 脾破 裂 。
脾脏为实质性脏器, 血运丰富, 在外力作用下极易 破裂 , 目前在外科 急诊 中, 脾破裂呈上升趋势, 因此快 速 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 利用C 等诊断脾破裂, T 诊断准确 性较高 , C 价格 昂贵, 但 T 且在 基层医院未普及, 而超 声广泛普及, 简便 、诊断 陕速, 且 可在床旁检查, 重复 性好 , 能基本 判断脾损伤的病理类型 , 损伤范围, 估测 腹腔积液量, 有助于临床医师快速判断, 迅速做出处理 方案, 为患者争取挽救生命的宝贵时间, 本组3 例患者 4 在行首 次超声检查 时便得到 明确诊断, 成功实施手术 治疗, 痊愈出院, 因此超声是诊断脾破裂的首选方法。 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的深入研 究, 临床上对脾破 裂 的患者在可能 的情况下行保 留脾脏的手术或保守治 疗 。某些不典型脾破裂, 尤其当脾包膜下或 中央破裂 后出血但未立即破入腹腔 ,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 出 现 典型 的脾破裂症状和体征 的病人 , 称之为隐 匿性脾 破裂瞄 。通过超声的随访观察, 可以及 时了解腹腔出血 量的变化 , 脾实质损伤的变化情况。本组4 例患者在行 首次超声检查时, 仅见脾 内小无 回声区, 未见明显腹腔 积液, 临床予以保脾观察治疗 , 之后超声多次密切随访 检查, 例脾实质 回声逐渐杂乱, 2 腹腔 出现积液, 保守治 疗失败, 最终临床决 定行手术治疗; 例 患者首次超 另2 声检查在脾周见条带状积液, 脾实质 回声无明显变化, 在随后 的几次超声随访 中脾周积液逐渐减少, 最后完 全消失, 临床保守治疗成功。 有明确的外伤史, 典型的脾破裂声像 图, 诊断脾破 裂并不困难, 难的是对延迟性脾破裂的及时诊断, 延迟 性脾破裂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 占脾外伤 的l %~ 0 病死率l %; 4 2 %, 0 它起病隐匿, 外伤4 内无 8h 症 状 , 后才 出现腹 腔 内大 出血 症状 。本 组 中3 延 2d 例 迟性脾破裂患者均 以急性腹痛前来就诊, 外科初步诊 断为左肾绞痛, 超声在常规扫查左肾及左输尿管 中意 外发现脾破裂声像和腹腔积液, 经仔细反复询 问外伤 病史, 才回忆其在2 周前有外伤 史, 最后 明确诊断为延
脾脏疾病超声诊断

轻度脾肿大:仅表现侧值>正常标准,脾形态无明显改变,仰卧位平静呼吸时不超过肋缘线,深吸气时可达肋缘下2~3cm。
中度脾肿大:脾各径线显著增强,仰卧位平静呼吸时在肋缘下可探到脾下缘,紧吸气时超过>3cm,但未超过脐水平,也未对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移位。
重度脾肿大:对邻近器官如肾脏产生压迫性移位,变形或伴有横膈明显抬高,脾前缘可超过锁骨中线,甚至抵达腹正中线,脾下缘可超过脐水平线以至抵达骨盆腔。
副脾应与脾门肿瘤及肿大淋巴结鉴别。
05
脾周围副脾的血供多数来自脾动脉。
பைடு நூலகம்
自体移植脾观察
03
04
自体移植脾是将脾块切成薄片,碎粒或脾糊,移植于大网膜内或脾床,腹膜后,腹直肌内。
超声表现:
移植组织经历中心坏死,再生和生长三期,历时3~5个月可恢复脾功能,至12个月停止生长。
一般移植后3个月脾块显像,为椭园形低回声区,边界清晰,轮廓光整,如移植于大网膜袋内,可有完整的“包膜”显示,内部为密集而均匀的细点状回声,8~12个月内部回声按近于正常脾。
腹腔内积液。
真性脾破裂。
脾破裂
脾破裂腹腔积液
脾 梗 塞
03
04
少见。
脾肿大或变形。
声像图:
急性脾梗:脾实质内可出现单发性或多发性病变,前者为局限性低回声区,后者范围广,脾周出现大片低回声区,还可出现无回声区或假性囊肿,其尖端指向脾门,基底宽面指向被膜,边界清晰。
05
陈旧性脾梗:则内部呈强回声区,后方可伴有声影,病变体积趋于缩小。
脾脏肿大压迫左肾
脾 囊 肿
超声表现: 小囊肿脾大小外形可无变化,大囊肿可致脾肿大或形态改变。 脾实质内出现园形或椭园形无回声区,可有分隔,囊壁光整、清晰,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如合并感染,内部回声增多,如囊壁钙化等。可显示斑片状强回声,后伴声影。 多囊脾:脾实质内多量大小不等的囊腔,分布较密集,常合并多囊肝、多囊肾、脾脏形态异常。
超声对脾破裂的诊断意义

果 :9例 均 以 外 伤 后 面 色 苍 白 、 搏 加 快 、 压 下 降 甚 至 休 克 而 入 院 。腹 腔 内探 及 液 性 无 回 声 区 者 3 3 脉 血 3例 。 失 去 正 常 脾 轮 廓 , 缘 模 糊 不 清 , 回声 杂 乱 1例 。包 膜 连 续 性 中断 3 边 内 0例 。脾增 大 但 轮 廓 清 楚 , 质 回声 不 均 匀 4例 。合 并 其 他 实
或多处不均匀性回声增强区或减低区。 仅有 1 例脾全貌无明
本组 3 例均为我院 20 年 8 -21 年 6 9 09 月- 0 1 月住院患 者, 无一例自发性脾破裂。6 例多部位多脏器损伤 , 腹腔内大 量积液, 4例死亡, 例转上级医院。不同原因的外伤致急诊 2 入院, 左上腹疼痛, 面色苍白, 脉搏细弱快, 血压下降 2 6例, 滑完整, 包膜下可见无回声区 3 例。脾实质内不规则无回声 区内散在低回声漂浮 1 例。皮包膜连续性中断, 脾实质内见
无回声区及不均质回声增强区 3 1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确 诊, 保守治疗痊愈 6 , 例 手术治疗痊愈 3 3例。
12 方法 .
显异常, 但腹穿抽出不凝血液。余 3 2例脾增大失去正常轮
廓, 边界模糊不清, 内部回声杂乱 。
3 讨 论
在钝性腹部外伤中, 脾脏受伤的机会比其他脏器多。根
病例 , 入院时均为脾实质内不均匀性 的回声增强 区) 仅有
1 例发生于上极的小的破裂, 脾全貌声像图无明显异常, 脾 周围、 肝肾间、 直肠凹陷内可见液性暗区。 腹穿抽出不凝血而
采用 A O A S C 30 L K S 一9 超声诊断分析仪,H LP 2 P IISi 2 u
彩 色多普勒超声( D I诊断仪 , C F) 凸阵探头, 探头频率 3 5 . MH 。 z 意识清楚、 体位合作者, 嘱患者右侧卧位, 上举左上肢 , 扩大肋间隙。探头置于 8 1 ~1 肋间隙扫查或仰卧位于肋缘 下, 声束向上倾斜 , 深呼吸等有助于脾全貌的扫查。 左肋间斜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胰腺炎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胰腺形态饱满,边缘模糊,实质回声减低,胰管扩张,部分伴 有腹腔积液。而脾破裂超声图像上主要显示脾脏形态失常和实质内异常回声区。
与腹膜后血肿鉴别
腹膜后血肿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腹膜后区域出现形态不规则的混合回声区,边界不清,内 部回声不均匀。而脾破裂超声图像上主要显示脾脏形态失常和实质内异常回声区。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脾破裂概述 •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技术 • 脾破裂的超声图像特征 •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价值与局限性 •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病例分享
01 脾破裂概述
脾破裂的定义
01
脾破裂是指脾脏受到外力作用导 致的组织损伤或撕裂,通常伴随 出血。
详细描述
患者因受到外力撞击导致外伤性脾破裂,超声检查显示脾脏实质内出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区,边界不规则,提示 外伤性脾破裂。腹腔内可见大量积液和血凝块,提示出血和血凝块形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脾脏呈椭圆形或略扁平的形态 ,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实质 回声均匀,脾静脉显示清晰。
脾脏内部回声均匀,呈低回声 ,与肝脏和胰腺的回声强度相 近。
脾脏周围组织结构清晰,无异 常回声。
脾破裂的超声图像表现
01
脾脏形态失常,轮廓模 糊,边缘不整齐。
02
脾实质内出现不规则的 强回声或低回声区,部 分伴有腹腔积液。
总结词
自发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通常表现为脾脏实质内的不规则高 回声或混合回声区,边界不清,可伴有腹腔积液。
详细描述
患者因不明原因出现自发性脾破裂,超声检查显示脾脏实质 内出现不规则高回声或混合回声区,边界不清,提示自发性 脾破裂。腹腔内可见大量积液,提示出血。
外伤性脾破裂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分析(附32例报告)

如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本组外伤性 脾 破裂 患者 3 2例 , 急 均 诊行超声检 查。交 通事 故伤 2 5例 , 空 高 坠落伤 3例 , 击 伤 4例 。男 3 撞 9例 , 3 女 例, 龄 1 年 2~5 8岁 。初诊 时 间最 早在 伤 后半小时 , 例在 外伤后 7天 。临床 主要 1
测排 卵 时 间 与 B 超 监 测 的 符 合 率 约
资料及方法 20 0 7年 1 ~2 1 月 0 0年 1月 选 择 月 经 周期规律 ( 自然周期 ) 病 因不 明确 的不 且 孕 症 妇 女 16例 作 为监 测 对 象 , 龄 2 0 年 5~ 3 , 5岁 不孕年限 2 8年 , ~ 原发不孕 3 6例 , 继 发不孕 7 , 0例 测试前 3个月均无 甾体激 素
膜完整 、 内部 同声 均匀 , 声疑 似其 他脏 超 器破裂 。另 1例 经超声 检查 诊 断为 肝破 裂, 术后证实 为肝破 裂合并 脾破裂 。因破
裂 发 生 在 脾 内 侧 , 裂 较 小 , 受 到 肺 下 破 又 缘气体 干扰 , 以及 患者 局部疼 痛 , 位活 体 动 受 限 , 以全 面 扫查 而 漏 诊 。 难 综 _所 述 , 用 超 声 波 对 脾 脏 扫 奁 , 【 利 其优点包括 简便 、 无损 伤 、 结果迅速 、 不受 病情危重 的限制 , 并能估计 损伤的程度及 其他合并伤 , 对脾破裂及 内出血提供 迅速 可靠 的诊断依 据 , 故超声检查应 作为脾破 裂 的首 选 检 查 方 法 。
脾破裂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 此时应建议进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查, • 有可能早期发现破损。当脾外伤后腹膜腔 • 内发现游离无回声区时,尽管脾脏声像图 • 未发现异常,除非有其他脏器破裂的征 • 象,
16
• 更不能轻易排除真性脾破裂,应在72小时 • 内连续超声检测,并务必告知其在4周内密 • 切注意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超声检查,以 • 避免延迟性脾破裂或隐匿性脾破裂被遗 • 漏。
20
• 1、由于病人局部疼痛或合并伤的存在, • 检查时无法改变体位,有时给超声扫查 • 带来一定的困难。
21
• 2、破裂口和活动性出血 的 • 显示常较困难
22
• 3、对脾破裂的程度和 • 范围估计不够准确。
23
• 4、病程较长或无明显外伤史的陈旧 • 性脾破裂有时与脾肿瘤难于鉴别, • 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进行综 • 合分析。
脾破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
•
• 患者董兴文,男,36 • 岁,因高坠伤致左 • 侧多跟肋骨骨折,于 • 12.22日入院,胸腹 • 彩超提示:目前未见 • 异常。
2
•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准备出院,于2019.1.4 • 日行腹部CT提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脾 • 脏上极似见低密度影,请结合临床及其他 • 检查。
5
6
脾破裂的类型
• 真性脾破裂:破损累及包膜,发生不同 • 程度腹腔内出血。为临床最常见的的类 • 型。
7
• 中央型脾破裂: • 破裂发生在脾实质深部,包膜完好,部分 • 形成脾实质内血肿。
8
• 包膜下破裂: • 脾实质周缘部,包膜未破,形成包膜 • 下血肿。
9
• 后两种出血量收到限制,无腹腔出血, • 所以容易被临床漏诊。
17
鉴别诊断:
脾破裂的超声表现

脾破裂的超声表现刘建军一、概述脾破裂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
外伤性脾破裂占腹部外伤的30%,当脾脏肿大、脾脆性增加时,破裂更易发生。
自发性脾破裂少见,多见于血液病、白血病性巨脾。
脾破裂的三种类型:1、真性脾破裂:脾实质与包膜破裂。
表现为腹腔内出血,大量时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出血量少时可无明显症状。
2、中央性脾破裂:包膜完好,脾实质深部破裂,易形成较大的血肿。
3、包膜下脾破裂:包膜完好,包膜下的脾实质破裂并形成血肿。
临床上易漏诊,并可能继发包膜破裂,引起与真性脾破裂相同的症状。
二、检查方法1、用2.5-5.0MHz凸阵探头。
2、采用仰卧位或右侧卧位。
3、采用肋间及肋下斜切面观察包膜连续性,注意脾包膜下及脾实质内有无出血性暗区等。
4、必要时应检查膈下、膀胱直肠窝、侧腹部等有无游离的积液回声,并粗略估计出血多少。
5、条件许可或临床需要时,应检查腹部其他脏器的情况。
三、声像表现1、灰阶超声(1)真性脾破裂:脾包膜连续性中断,常见于膈面或脾门处,局部低回声还无回声。
脾实质条状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延伸至包膜中断处,形态不规则。
严重破裂时包膜多处中断,实质回声杂乱,脾正常形态消失。
脾周或腹腔内液性暗区,是脾脏损伤较为可靠的间接征象。
脾微小破裂时包膜和实质的声像改变不明显。
脾周或腹腔内液性暗区可能是唯一的诊断依据。
(2)中央性脾破裂:脾大小正常或肿大,包膜光滑、完整。
脾内可见局限性无回声或低回声区,不规则,边界不清,部分病例病灶内可见高回声或混合性不均匀回声。
(3)包膜下脾破裂:包膜下与脾实质之间见半圆形或梭型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包绕脾实质,回声有时不均匀,见细小实性回声灶。
脾实质无明显变化或可见与包膜下异常回声区相同的裂口。
2、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出血或血肿区内无血流信号。
大量出血时脾动脉阻力指数降低,脾静脉血流量减少。
四、诊断要点脾周或腹腔液性暗区和脾实质或包膜下低/无回声,结合病史及症状可做出诊断。
须鉴别的疾病有:1、微小脾破裂和少量腹水脾破裂有相应部位的外伤史,短期内连续观察有量的变化,破裂出血的无回声区内有点状弱回声。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分析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分析刘芳芳;王立波;徐彦华;李骥;张旭洁【摘要】目的:探讨脾破裂的超声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6例脾破裂患者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脾破裂患者超声诊断,脾被膜下血肿5例,脾实质挫伤7例,脾破裂并出血13例,1例误诊,诊断符合率96.2%。
结论B超是一种价廉、方便、无损伤、易重复的检查,且可在病房床边进行检查,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ObjectiveThe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splenic rupture is to be investigated.Methods The ultrasound diagnosis data of 26 cases with splenic rupture are selected to analyze.Results Based on the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splenic rupture, there are 5 cases with hematoma under the spleen envelope,7 cases with spleen parenchyma contusion,13 cases with splenic rupture and hemorrhage, 1 cases of misdiagnosis with 96.2% of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Conclusion With widely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no damage, B ultrasound which is a cheap, convenient and easy-to-recheck diagnosis can be used by the bed of ward.【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4(000)019【总页数】2页(P73-74)【关键词】脾破裂;超声诊断【作者】刘芳芳;王立波;徐彦华;李骥;张旭洁【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113;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113;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113;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113;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1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62;R445.1脾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的位置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的动、静脉走行
脾动脉起自腹腔动脉,沿胰腺上缘走行至 脾门附近处分成数支进入脾,其管径4~5mm; 脾静脉伴行于脾动脉下后方,紧贴胰腺的后方 走行,由脾门处的3~6个较大的静脉分支汇合 而成,脾门处脾静脉的宽径为5~8mm。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二、脾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一)探测仪器
脾的探测选用高分辨力超声诊断仪,探头 频率为3.5~5.0MHz,仪器增益条件与肝超声 探测相同。 探测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空腹探测图像 更清晰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二)探测体位和途径 1.右侧卧位 是常规采用的一种体位。常用 于脾厚径和长径的测量。 2.仰卧位 显示脾与肾、胃、膈的关系等。 3.俯卧位 不常采用。此体位常用于脾较小、 肺气肿或右侧卧位、仰卧位探测不清的患者。
第二节 脾疾病疾病的超声诊断
sp
m
中央型脾破裂
脾实质内血肿: 脾实质内血肿: 脾轮廓光滑完整,脾不大或局限性肿 大。脾实质内不规则无回声区。
脾包膜下血肿: 脾包膜下血肿:
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包膜完整,呈局限性。 隆起包膜下方与实质间可见新月形或梭形无回声区 环抱脾实质。脾实质呈受压现象。
脾破裂: 脾破裂:
脾形态失常, 包膜连续中断,破裂处边缘不规整, 脾脏周围见不规则无回声区。粉碎性脾破裂时,脾 大变形,脾区无正常脾组织。腹腔见游离液性暗区。
鉴别诊断: 根据外伤史及典型的声像图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关 键在于警惕性,对可疑病例应仔细询问病史,如受伤情况、 部位、既往有无脾肿大史、左侧肋骨是否骨折等,尤其是 发生于脾上极或内侧的较轻脾破裂,可因脾外伤裂口较小、 较浅,脾外形及包膜无明显改变,而使声像图无明显改变。 对此,不宜过早排除破裂,应在72小时内连续超声检测, 必要时4周内定期随访。脾破裂声像图应与脾脏囊肿性疾病 如脾囊肿、脾包虫病、脾囊性淋巴管瘤等,它们的共同特 点为脾实质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显示,边缘清晰, 后方回声增强,与梭形的脾包膜下血肿相似,结合外伤和 声像图的动态变化,可资鉴别。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厚径的测量
第二节 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三)脾外伤 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真性脾破裂:破损累及脾包膜,引起程度不 同的出血。 (2)中央型脾破裂:破裂发生在脾实质内。 (3)包膜下破裂:引起包膜下血肿
。(1)真性脾破裂: 脾包膜及脾实质均受损。声像表现为脾体积形 态正常或失常,包膜连续性中断或模糊不清,实质 回声杂乱不均,呈不规则弱回声或增强回声区,内 可见不规则无回声,脾周及腹腔内可见游离暗区及 杂乱回声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二)脾超声测量 1.脾长径测量 通过左侧肋间扫查显示脾最大长轴断面图像, 测量脾上极最高点到下极最低点的间距,即为脾 长径。正常值范围为8~12cm。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长径测量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2.脾厚径测量 通过左侧肋间斜断面清晰显示脾长轴切 面的脾门及脾静脉,测量脾门到脾膈面的间 距即为脾厚径。正常值范围为3~4cm。
检查注意事项: 脾外伤超声检查,在能清晰显示脾脏的情况下, 应尽量减少病人的翻动。病情危急但需要进行检查 时,应提醒临床医生先进行抗休克等治疗,待病情 稳定或配备抢救措施后进行检查,以免超声检查过 程中出现意外。脾外伤超声检查存在假阴性,如超 声未能明确脾破裂的直接征象,胆腹腔内出现游离 液体时,应结合临床,不能完全排除脾破裂的可能。 部分脾外伤病人可出现延迟性破裂,常在外伤后数 天至2周内出现,而在外伤后的当时出现超声检查 无异常发现,因此必要时复查!
。(2)中央性脾破裂: 仅脾实质受损,未波及边缘,形成实质内血肿。 声像表现为脾体积增大,轮廓清楚,包膜连续完整, 局部实质回声杂乱不均,边界不清,内可见单个或 多个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腹腔内未见游离暗 区及团块。
。(3)包膜下脾破裂: 脾实质受损,且波及边缘但脾包膜未受损,形 成包膜下血肿。声像表现为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 包膜连续,局部可见隆起,包膜下见大小不等的月 牙或梭形无回声区,若为陈旧性包膜下血肿,其内 可见线网状回声及杂乱回声,实质回声可杂乱不均, 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腹腔内多无游离暗区。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三)扫查方法 1.左肋间斜断面扫查 2.前倾冠状切面扫查 3.左上腹部横断面扫查 4.左侧背部扫查 5.左肋下斜切扫查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左肋间斜断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左上腹部横断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前倾冠状切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三、正常脾声像图表现和超声测值 (一)正常脾声像图 1. 外形及轮廓 正常脾的肋间斜切面略呈 半月形,膈面整齐而光滑,部分被肺气遮挡; 脏面略凹陷,有特征性的脾门切迹和脾血管断 面。 2.脾实质回声 正常脾实质回声呈分布均 匀的点状中低回声,强度一般稍低于肝组织实 质回声。
脾破裂超声诊断
掇刀人民医院彩超室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课件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的构造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二)脾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脾位于腹膜腔内左季肋部后外侧, 脾位于腹膜腔内左季肋部后外侧,处于第 9~11肋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其长轴与第 肋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 ~ 肋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 其长轴与第10 肋骨一致。脾面前方与胃底及胃体相邻, 肋骨一致。脾面前方与胃底及胃体相邻,其 后方与左肾及左肾上腺相贴, 后方与左肾及左肾上腺相贴,其下方与结肠 脾曲相接,脾门与胰尾相邻。 脾曲相接,脾门与胰尾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