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与社区职能划分研究
社区职能划定工作方案

社区职能划定工作方案1. 背景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确保社区居民的福祉和安全,需要对社区职能进行划定,并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2. 目标本方案旨在明确社区的职能范围,明确社区工作职责,并建立相关工作标准和流程,从而提升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3. 职能划定社区的职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社区管理:负责社区的规划、建设、环境整治、卫生等工作,监督居民遵守社区规章制度,保持社区的良好秩序。
2. 社区服务:提供居民所需的基本服务,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及时解决社区居民的生活、就业、学习等问题。
3. 安全防范:组织开展社区的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的社区警务合作机制,加强社区的安全防范工作。
4. 居民组织:组织开展各类居民自治活动,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社区归属感。
5. 社区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审美意识,加强社区文化内涵的打造。
6. 协调服务资源:协调社区内的各类资源,提供居民所需的各类服务,如就业培训、养老保险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工作标准和流程为了确保社区的职能划定得以正常运行,制定以下工作标准和流程:1. 制定社区工作规范:明确社区工作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要求,确保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符合标准。
2. 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建立社区居民的信息档案,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和诉求,并积极回应居民的问题和反馈。
3. 设立工作委员会:由社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社区代表组成,定期开展工作会议,及时解决社区工作中的问题。
4. 开展居民参与机制:建立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代表会议等居民组织,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决策。
5. 建立社区服务网点:设立便民服务站点,提供居民所需的各类服务和咨询,方便居民生活。
6. 定期开展社区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参与感。
我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研究地方政府扮演着两种角色,作为中央政府在地方事务管理中的代理人或代理结构,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的授权、宪法及其他专门法对地方政府授予的权力而对地方性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同时作为参与地方建设的权力实体,又是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以及民风民俗出台一系列地方性法规、管理措施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
因此,考察和研究地方政府的权力配置,对于地方政府履行职能、增强能力、提高行政效率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标签:地方政府;权力配置一、我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概述(一)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的涵义我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是指地方政府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其权力的分配与行使。
从实质上看,是中央政府赋予地方政府权力的限度与范围;从主要内容看,是地方政府之间在国家行政体系中如何确定权力的内容、权力行使的边界、相互之间的权力关系;从特定层级的地方政府看,是指行政机关根据一定的目标和原则对依法获得的权力进行划分和调配,达到行政机关中的各权利主体各司其职。
(二)改革开放前地方政府的权力配置政府权力配置采取何种方式,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除了受权力配置理论的影响,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政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权力配置的总的特点是:1.高度的集权性高度的集权性集中体现为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
“不适当的、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1〕。
其具体表现为党的领导的全面性,党不仅领导国家政权,而且还要领导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直接性,即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成了事实上的党的下级组织。
从1957年起,我国政府权力配置就呈现出高度的集权性:宪法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被削弱;国家司法制度和监察制度受到严重破坏,1959年,司法部、监察部被取消;党政不分,权力过于集中在党委手中;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权力配置体制逐渐走向个人专制,国家权力体制内部各分支权力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
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职能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职能问题研究作者:徐佳慧来源:《领导科学论坛》2021年第12期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城市社区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政府行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也面临一些困境,其主要原因是政府与社区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关系未理顺,国家层面的部分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尚未完全实现。
明确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地位选择与作用发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良性互动,培育居民社区参与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城市社区治理主体,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是化解城市社区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政府职能;社区治理;权责划分中图分类号:D6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12-0052-05城市社区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领域,也是社会治理理论应用的前沿阵地。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的物理空间不断扩展,城市的社会结构也逐渐复杂化,城市社区治理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
根据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政府不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城市社区治理是由不同的行动主体之间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影响所共同构建的网络体系,是多元主体在社区这一场合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政府需要改变传统社区治理的旧观念和旧思想,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正确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多元化社区主体治理网络,努力支持社区发展,大力培育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政府与社区间合作紧密、互动友好的和谐关系,促进基层社区的有效治理。
一、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角色面临的困境(一)政府主导性过强1.人员配备存在行政化色彩在社区组织的人员配备中,居民代表性相对缺乏。
这体现为居民代表大会的人选很少由居民投票决定,而是由居委会推荐人选。
居委会的组成人员往往存在行政化色彩,具体表现在一是社区居委会成为政府安置就业的一条新途径,许多由街道办事处改革精简的人员被安排到居委会任职;二是部分地方政府认为居委会成员工作的性质与社会工作者工作性质相同,甚至有地方将居委会干部列为事业编制干部[1]。
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研究

摘要社区治理是社区成员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单位制”被打破,社区治理主体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化,社区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依靠力量。
政府与社区关系变得日益复杂,社区治理要求社区成员和社区居民与政府组织共同承担着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
社区能否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
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问题是当前的理论与实践急需拓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在社会转型和城市变迁的背景下,如何将社区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有机结合,实现政府和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社区多元合作治理。
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主题与意义,并简单评析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阐述关于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并对其做简要的分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社区治理的历史变迁,分析了目前社区治理中政府与社区的关系现状,归纳出社区治理中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第四部分,通过对昆明市某社区的个案分析,对当前社区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存在的问题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试图从个案的实践中得到一些构建政府与社区良性互动关系的新启发、新思路。
第五部分,针对目前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与社区新型关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治理;政府职能;社会参与AbstractCommunity governance is the process that the members of community take park in public affairs actively.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the”unit system”being broke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experiencing transition from the lengthwise control to the transverse interaction,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becoming more diverse,the community autonomous organization,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the resident become the important force which participated community governance.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is transforming. Community governance demands that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mmunity public affairs should be undertaken by community members and residents together with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depend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mment and community which is coordinated,smooth,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or not.Therefore,how to adapting to new circumstances,how to coordi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mment and community is the current important problem f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expand.The paper aims to discuss way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mmunity building and functions transferred from the government, which making a soun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coming true, making the community multi-governance coming true.It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it mainly explaines that research subjec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article,then introduces and simply estimates the research summary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The second part,it introduces foundation of theories,main concepts and its systematic analysis.The third part,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the urban community’s governance.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in community governance.and then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of the exsitingrelationship .This chapter also deeply analyzed the reasons which produced this questions.The fourth part, With an analysis of a case in a Kunming community, questions existed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of the current community governance can be understand directly. And some new inspirations and ideas of building the sou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will also be gotten.The fifth part, Th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build up t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Chinese community governance.Key Words:Community Governance;Government Functionce;Social Particip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导论 (1)一、研究的缘起与选题的意义 (1)二、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发展 (1)三、研究思路 (3)四、研究方法 (4)第一章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5)一、相关概念界定 (5)(一)社区和城市社区 (5)(二)治理和社区治理 (6)二、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7)(一)治理理论 (7)(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8)(三)公民社会理论 (9)三、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的国际经验分析 (9)(一)国外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的主要模式 (10)(二)国外政府与社区关系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12)第二章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与社区关系探析 (14)一、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沿革 (14)(一)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体制的历史变迁 (14)(二)城市社区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历史必然 (16)二、政府与社区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7)(一)社区治理中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18)(二)社区自治功能弱化,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 (19)(三)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较低 (20)三、政府与社区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政府与社区关系的失衡 (21)(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22)(三)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参与机制不完善 (23)(四)公民社会发育不足 (24)第三章政府与社区关系的个案分析 (26)一、昆明市C社区的基本概况 (26)二、C社区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的现状分析 (26)(一)社区治理中半行政半自治特征明显 (27)(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较高 (29)(三)社区多元共治的网络初具雏形 (30)三、关于C社区个案研究的几点思考 (31)(一)社区参与利益化是提高居民社区参与程度的关键 (31)(二)对政府资源的依赖性成为制约社区自治的重要因素 (32)(三)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行为仍亟需规范 (32)第四章政府与城市社区新型关系的构建 (34)一、重塑政府:明确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地位 (34)(一)树立科学的治理观念 (34)(二)合理划分政府和社区的权力边界 (34)(三)转变政府职能,还权于社会 (35)(四)改变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 (37)二、推动多元合作共治:政府与社区的良性互动 (37)(一)回归社区居委会自治职能 (38)(二)发展社区中介组织 (38)(三)联合社区内市场组织 (39)(四)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39)三、建构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 (40)(一)加强组织性参与和制度性参与,建立信息沟通渠道 (40)(二)建立信任关系,加强决策性参与 (41)(三)居民利益社区化、增进社区认同 (41)结论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职能的思考[权威资料]
![关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职能的思考[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743373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7.png)
关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职能的思考摘要: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与规划、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法律保障与监督。
就现阶段我国社区治理状况而言,政府职能的发挥还存在若干问题,如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社区其他主体参与治理力度不足等。
因此,对于政府职能如何在社区中进行再定位,进行社区治理模式优化是当前社区治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社区治理;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一、引言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职能,即政府在社区发展与建设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即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开展。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政府职能转变进程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战略部署,重视社区治理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全局性、整体性和递进性。
在此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职能再定位也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二、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职能范围和内容就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城市各级政府是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主体,承担社区治理中首要任务和工作。
其职能范围与内容主要包括宏观调控与总体规划、提供公共服务、法律保障与监督。
宏观调控与规划主要是政府通过下发文件对社区发展进行规划引导、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是政府在社区治理中最重要的职能。
通过对社区经济、文化、教育、福利等领域发展状况的总体把握,当地政府确立社区的长期与短期发展目标,制定并推动符合社区实际的发展计划,引导社区发展方向。
政府在社区中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公共管理是现阶段政府所发挥的主要职能。
服务型政府不同于管制型政府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宗旨,后者以控制社会、控制人民为己任。
2近年来,对政府职能从“掌舵”到“划桨”再到“服务”的转变呼声愈演愈烈,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也成为社区治理中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关于社区行政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关于社区行政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的的调研报告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学院班级 2013秋行政管理(专)学号 07贝贝指导教师卢松职称中学高级2015年11月关于社区行政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一.社会调查的背景社区管理主要是指一定的社区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
二.社区管理的现状社区居委会作为社会基础管理服务平台,其功能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它能协调业主与物主的关系,切实为业主着想,化解邻里关系,促进小区和谐,但是在社区建设和体制运行当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与上级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3.政府职能部门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出了“横到边,竖到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
有的部门工作(含街道)进入社区没有发挥自身指导、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而是习惯于把社区当做自己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容、重形式,各种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社展板、建台账、要数据”。
论我国政社关系调节的关键:政社职能分开

论我国政社关系调节的关键:政社职能分开-社会科学论文论我国政社关系调节的关键:政社职能分开陶韵竹彭垚摘要:本文从我国政社关系发展历程出发,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治理理论的观点,提出“新型合作互动的网状模式”这一理想架构。
通过分析当前现状向理想模式转变的困境,得出“政社职能分开”是理顺当前政社关系,实现理想模式之关键节点。
并以社区为例,探讨政社职能分开的具体问题,尝试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以期促进政社分开进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政社关系;政府职能;政社分开政社关系,即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从静态上讲,政社关系主要包括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政府对社会事务的影响、社会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三个方面。
政社关系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方面,政府具有内在扩张的本能,而社会自主力量的成长易对政府形成约束,二者之间难以达到良性平衡,因此处于长期博弈状态。
另一方面,政社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厘清政社关系现状,针对政社分开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解决对策。
一、我国政社关系发展历程概述有学者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概况为五种类型:公民制衡国家、公民对抗国家、公民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公民社会参与国家、公民社会与国家合作互补。
政府与社会之间,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二者之间力量消涨,职能转化,政社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改革开放之前(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社完全合一。
政府以单位制为主导,组织控制“单位人”,以街居制为补充,管理无单位居民。
政社合一的关系形态下,管理主体一元化,政府全能;管理方式单线化,采取以单位制为依托的垂直式管理;管理手段简单化,仅采取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
村社区挂牌情况调研报告

村社区挂牌情况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村社区挂牌情况总结如下:一、挂牌背景挂牌是指以社区为单位,按照政府职能的划分,将社区工作和职能划分为多个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并进行挂牌。
挂牌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社区工作的管理和落实,提高社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社区进一步发展。
二、挂牌的方式1.行政挂牌:将社区划分为多个部门,以行政法人的形式进行管理。
2.事业挂牌:将社区的工作划分为多个事业部门,并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三、挂牌的优势1.明确责任:挂牌后,每个部门和岗位都有明确的责任和任务,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分工协作:挂牌后,社区工作分工更加明确,各部门协调配合,增强了工作的协同性。
3.提高服务质量:挂牌后,社区工作更倾向于专业化和细化,能够提供更精准、更高质量的服务。
4.便于监督:挂牌后,社区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方便上级部门对社区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四、挂牌的实施情况1.实施范围:调研发现,全国范围内的村社区普遍开始实施挂牌工作,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2.实际效果:大多数村社区实施挂牌后,社区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有所提升。
3.存在问题:有些村社区在挂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挂牌后部门层级增多,沟通和协调的成本增加;部分社区对挂牌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到位,导致挂牌的意义和效果得不到实现。
五、改进措施1.加强培训: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挂牌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挂牌的理解和认知。
2.优化流程:优化挂牌的实施流程,确保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减少工作中的重复和交叉。
3.加强宣传:通过宣传推介,让村民和社区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挂牌的意义和效果,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六、结论挂牌是一种有效的社区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社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村社区普遍开始实施挂牌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培训、优化流程和加强宣传等措施来提高挂牌的实施效果。
社区职能划定方案

社区职能划定方案社区职能划定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机制。
社区职能是指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在特定社区环境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责任。
社区职能的划分及规范,将直接关系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优质化,从而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社区职能的概念社区职能是指预算内的资源和力量,依据社区自身发展与需求,进行编制、布置、实施、监督和改进的社区服务职能和社区管理职能。
社区职能的执行,充分发挥了居民自治、组织参与和政府的管理作用,是实现社区自我建设和自我管理的基础。
社区职能的划分社区职能划分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社区工作,包括社区自我管理、建设、监督等基础性工作,是保障社区保持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二层是社区服务,包括社区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和人文关怀的主要渠道。
第三层是社区开发,包括社区经济、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通过社区经济的强化和优化,动员各方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社区职能的划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社区人口的特征和需求社区人口的特征和需求是划分社区职能的基本依据。
不同的社区人口特征和需求会影响它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和对社区服务的反馈。
社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影响社区在各项服务方面存在的形态和规模。
在服务划分上也会受到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限制。
社区现有资源和能力社区现有资源和能力是开展社区服务和管理的基础条件,必须考虑现有资源和能力的限制,进行职能的科学分配和优化安排。
社区的法律法规社区的法律法规是社区职能划分的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
需要根据法律法规进行职能的划分和规范。
社区职能划分方案社区职能划分需要规划出具体的方案,以便落实社区服务和管理任务,划分方案应考虑到社区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趋势。
以下是具体的方案:社区建设职能1.制定和完善社区规划和社区管理制度。
2.组织居民自治,推进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
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定位探讨

在社区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积极的进行社区建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来积极的指导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首先,政府要制定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约束社区的行为,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政府要不断完善与自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社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建立一些与社区发展息息相关的政策与法规,通过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来为社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成为社区建设的科学指导者。
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对社区的建设进行一定的宏观指导,对社区建设的总规划进行评定,分析社区发展建设的优势与劣势,使得社区可以及时的扬长避短,帮助社区制定出一个长久发展的规划。通过政府对社区发展现状的调查,来对社区建设进行综合的指导,将被实践检验的正确而有效的社区发展目标与计划予以推广,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四)政府是社区自治组织的监督者
在社区的建设发展中,政府还是社区自治组织的监督者,要知道只有一个合理有效的监督,才可以及时地发现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及时的加以改正。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即使淡化了其治理主体的角色,但却不能放松其监督者的角色,府要加强对社区居委会的监督,通过对他们日常工作的检查,还要展开民意调查,询问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意见,以及社区的民主发展程度。同时还要对,社区居委会的一些计划和措施进行调查监督,看是否符合社区发展的长远利益。政府要对居委会的一些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监督,防止一些财务乱用的现象。
(二)政府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
政府在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还要积极承担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的角色。首先,政府必须要为社区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来方便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政府可以为社区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设施,例如一些基本的运动设施、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等等;其次,还要注重改善社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的场所,例如植物景观的种植与管理、环境设施的建设等等。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必须要提供一个合理有度的管理,当社区可以自然有序的发展时,政府必须要给与社区独立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只有待社区自治组织发育成熟后,政府才能退出治理中的“具体参与”,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社区更好地发展;最后政府还要积极维护社区的治安和秩序,在维护社区秩序的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尊重社区发展的自然状态,这样社区才可以更好的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当发生一些严重影响社区正常发展秩序的事件时,政府必须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时的处理这个问题,来保证社区的正常发展。政府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不仅仅要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设施,还要承担维护社区秩序的责任。
规范明确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及其职责分工探讨

( 四) 相关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由于管理体制、 部
门利益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 行政审批事项多、 环节多、 时 限长等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地方政府依然掌握着过多的资源
配置权。金融、 国有资产等领域体制改革仍未取得突破性进
展。国有企业还存在管理体制机制滞后、 法人治理结构不规 范等问题 , 社会中介组织培育发展不足与管理不规范并存。 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不匹配, 科技、 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教 育、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 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 体
政府的改革创新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新任务, 地方政府 职责配置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 一) 职能转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 以来 , 地 方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 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 地方政府职能越位 、 错位、 缺位的现 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市场准入和就业门槛高、 企业和个人 办事难成本高的问题仍 比较突出。行政体制、 垄断性行业 、 重 要生产要素市场化等领域的改革阻力很大, 制约了经济发展 方式的转变。新形势下,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金融危 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何统筹兼顾投资、 消费、 出口三驾马车
规 范 明确 地 方政 府职 能 定 位 及 其职 责分 工探 讨
●杨 俊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 重点 , 地方政府改革是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按照福建省委、 省
重叠等问题。对地方政府的职责配置, 中央虽然印发了许多
文件, 但相关立法滞后 , 缺乏相应的法律程序和法律保障, 尚
未形成稳定、 规范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机制。此外, 多个部 门实行垂直管理, 使地方政府的职能体系缺乏完整性。
社区职能划定方案

社区职能划定方案背景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和公共服务的前沿,需要提供多项基本服务和公共产品。
然而,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城市,社区的职能划定存在差异,社区发挥作用的能力也各不相同。
为了更好地完成社区服务和管理的职责,需要明确社区的职能划分,并制定相应的方案。
目的明确社区的职能划分,使各部门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基层服务和管理水平,便于社区居民的获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原则1.协同管理:在社区职能划分中,各部门要高度协同,形成合力,避免重复和漏洞,优化公共服务的效率。
2.覆盖全面:社区职能应该覆盖社区内的所有居民,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低保户等不同群体和社区商业、社区安全等不同领域。
3.基于需求:社区职能划分需要考虑社区实际需求,并且随着社区变化和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
4.突出重点:社区职能的划分要突出重点,从长远和大局的角度,确定社区管理的发展方向。
范围社区职能划分主要包括以下领域:1.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等教育机构的规划和建设,以及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分配。
2.卫生:包括社区卫生站、街道卫生院、社区护理等卫生资源的整合和分配,以及防疫和控制传染病等方面的职能。
3.民政:包括社会救助、优抚、婚姻登记、户籍管理等方面的职能。
4.社区民生服务:包括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绿化、市容环境卫生、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等方面的职能。
5.公共安全:包括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职能。
6.经济管理:包括社区商业管理、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职能。
职能划分教育1.幼儿教育:社区应当建立幼儿园或者托儿所,满足幼儿教育需求。
2.中小学教育:社区应当建立小学、初中和高中,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
3.教育资源整合:社区应当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整合周边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覆盖整个社区的教育服务体系。
卫生1.社区卫生站:社区应当建立卫生站,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2.街道卫生院:社区应当配合街道或镇卫生院,建立正常的医疗门诊服务。
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探析

同时 , 政府 在社 区管理 的宣传上做得很少 , 没有组织多种宣传方式来 提高居 民的认知 , 没有宣传 自我管理 、 自我服务 的意识来调动社 区成员 自己管理 自己的积极性 , 使大量 的社会资源 白白浪费 , 不利 于社 区管理 。 【 z ]
政府在社 区管理 中的功能
( 一 ) 政府对社 区管理进行宏观调控
中 国社 会科 学研 究论 丛 2 0 1 3 卷第 1 辑
出现经常性 的 “ 越位 ”。居 民委员会是社 区 自我管理 、自我 服务 的组织 ,但是由于政府 的管理权限过多 区没有认同感 和归属感 ,同时也给政府带来很大 的行政成本 ,阻碍社 区的发展 。Ⅲ
,
导致居委会成为 了政府 的 “ 代 言人 ” ,行事具有行 政色彩 ,不能够代表社区居 民的利益 ,导致居 民对社
( 二) 政府在社 区管理 中的 “ 缺位”问题
政府在社 区管理中的 “ 缺位”问题 ,主要表现在政府该管 的不管 ,认为社 区事务可 以交给非政府组 织 和其 他团体 自己完成 ,没有对其进行引导 和控制 ,把本来应该投入 到社 区管 理中的专用 资金投 到其他
可以带来 收益的地方 ,致使社 区管理资金短缺 ,阻碍社 区管理 的顺利进行 ,为社 区管理带来很大不便 。
和 功 能 问题 。
关键词 :政府
社 区管理
功能
一
、
政府在社 区管理 中的地位
在社 区管理 中,政府处 于核 心地位 ,发挥 着主导作用。政府 承担着 9 0 %左 右的社会 管理 工作 ,社 区 作为社会 的最小细胞 ,是社会管理 的重点和难点 。政府制定各 种社 区政策 、社 区规范 ,对社 区管理进行 宏观 指导 ,同时提供专业 的机构和社区工作者承 担社 区工作 ,为社区居 民服务 。政府通过财 政拨款 ,引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调研报告市进展研究中心会同市民政局、双创办、**区政府构成调研组,使用召开座谈会与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市社区公共服务现状,重点是对中心城市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市共有城市社区129个,涵盖人口近50万。
其中:**区47个,**县8个,**县10个,**县9个,**县15个,**县6个,**县4个,**县1个,**县26个,**县3个。
社区类型划分为:居改社型(由XX县区内的老居委会过渡而成)有61个,占总数的47.3%;村改社型(在城中村或者乡镇集镇村基础上设立社区居委会)40个,占总数的31%;小区型(由新建居民小区构成)28个,占总数的21.7%。
现有社区工作人员515名。
其中:党员346人。
大专及以上学历65人,占12.6%;高中(含中专)411人,占79.8%;初中39人,占7.6%。
30岁下列的51人,占10%;30至50岁之间的407人,占79%;51岁及以上的57人,占11%。
全市城市社区共注册备案各类社会组织79个。
其中:家政服务队22个,舞蹈队7支,书画社6个,老年人协会14个,各类便民服务队30个。
另有365个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与村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二、工作特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省有关加强社区工作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工作理念,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八大工程",大力推进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
(一)社区共建机制逐步完善。
一是强化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建设。
按照以"以党建促社建"的工作思路,修订完善了《党员活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淌党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规范社区党组织活动。
采取"从上面派、从内部找"等途径,选优配强了社区党组织书记。
制定完善了《居民自治章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社务公开制度》、《居民公约》等一系列民主规章制度,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意识。
新时期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新时期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加强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究竟如何定位?文中结合我国国情,就新时期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定位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新时期;社区建设;政府;角色定位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我国的社区建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巨大成就,并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从1991年民政部原部长崔乃夫第一次提出“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到2002年11月社区建设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以来,我国的社区建设已基本完成启动阶段的任务。
但与西方社区运动完全不同的是,我国社区建设从无到有,缺乏市民社会的基础。
因此,我国的社区建设在起初阶段更多的体现为国家意志自上而下地贯彻到城市基层社会的过程,即政府在这个时期的社区建设中扮演着主持和领导的角色。
但是政府的这种角色虽易于建功,却难以持久。
基于社区建设在不同阶段政府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新时期的社区建设需要一个全新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模式,需要扮演一个善于调动、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及能动性的新角色。
一、政府角色在社区建设中重新定位的必然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政府机构改革、国企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区建设在迈入新阶段的同时,对政府角色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政府改变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的局面,而主要从事指导、监督、评价等角色,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格局。
首先,“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的现实要求政府角色重新定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并产生了新的问题,要求政府改变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角色,以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以及现代社区建设的要求。
其次,公众的自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及能力的提高迫切要求政府角色在新阶段的重新定位。
城市社区管理中承担的政府职能研究

小 管 是 社 r 1身 纵 观 H 内 各 大 城 市 社 管 理 一 f l 1 ' 完 整 的 对 社 承 神 区 承 担 的 职 能 存 分 类 清 晰 , 职能 的准 入制度很少 , 基 本 都 还 处 于 探 索 阶 段 . . 是 下 达 行 政 职 能 到 社 Ⅸ 的 政 府 职 能 各 部 门 都 对 T礼 { 。 当今城 叶 『 礼 伉得 一 提 的是 , 罔 内 一 些 经 济 发 展 较 快 的 省 市 中 的模 承 担 的 职 能 不 能 够 很 清 晰 明确 的 列 H 范社j × : 经 逐 渐 在 建 立 和 完 善 职 能 准 入 制 度 r。例 管 l } 1 埘 r职 能 部 门 F 达 职 能 进 社 的 式 每 一 一 个 统一 的章程 和规范 , 力 l J f : l x : 如, 苏 的常州市 、 苏 州 市 绎 开 礼 等 , 这 些 城 市 已 个 环 节 都 没 有
市 利 【 又符 胛 体 制 发 牛 了 很 大 的 变 化 , 、现 如 今 , 城 礼 管婵 的难 度干 ¨ 问题也 逐渐 增加 , 特 圳突 …的 ・ 点 就
2 . 社 区承的职能分类不明确
存 今 的 各 大城 市城 区 管 巾 , 最 为 突 ; 的 一 个
足 社 现 存 承 担 的管 理 任 务 繁 再 , 礼 I 作质 j I 低 卜, 居 民满 意 度 较 低 等 等 这 几 项 。 追 其 根 本 , 城 市 什
第一, 社 会 资 源 的 分 配 j 学搬 0I 明 确 的 清 和 政 府 职 能 部 ¨ 之 间 的 关 系 , 共 很 多 社 主 要 表 现 在 个 面 : 虽然足 一 个 自治 组 织 , 但 足对 于 资 源 的 获 取 还 足 要 膈 然 将 身视 为 政 府 职 能 的 下 属 管 机 构 。 社 是
社区职能划定工作方案

社区职能划定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社区作为基层组织的重要单位,承担着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多项职能。
为了更好地明确社区的职能划定,本文制定了社区职能划定工作方案,旨在提高社区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促进社区民生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明确社区职能划分,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2. 原则:- 依法合规:社区职能划分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性和规范性。
- 服务导向:聚焦居民需求,以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 综合协同: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与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工作方案1. 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社区职能划分工作小组,由社区居委会牵头负责,组织专家学者等人员共同制定社区职能划分工作方案。
2. 调研与分析:了解社区居民需求,以调研问卷、座谈会等形式获取居民意见,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3. 划定职能范围: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明确社区的职能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社区治安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社会救助等。
4. 职能划分详细表述:对每项职能进行详细划分,明确职责和任务内容,细化工作目标和标准,确保责任明确、工作高效。
5. 职能交叉协作机制:针对不同职能之间涉及的交叉问题,建立相应的协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推动职能之间的有效协同。
6. 专业培训与提升:根据社区职能的划定,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确保职能的顺利运行。
7. 宣传与推广:利用社区刊物、电视台等媒体渠道,向社区居民宣传社区职能的划定情况,提高居民对社区工作的了解和认可。
四、工作保障1. 组建工作小组:成立社区职能划定工作小组,组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2. 资金保障:通过统筹社区资金,为社区职能划定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保证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3.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以支持职能划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审核与监督:建立健全的审核与监督机制,确保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效果。
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划分的思考

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划分的思考
徐兰飞;黄云鹏
【期刊名称】《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我国各级政府普遍存在"职责同构"问题,而打破现有格局的关键就是政府
职能重新定位,这主要涉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及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能边界.政府间
职能划分的依据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重构,需要将临时性的分权转变为基于
规则的分权.我们的政府职能必须在结合考虑转轨和发展的大背景下,明确"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具体内涵.同时,我国各级政府职能划分应遵循四条具体原则:管理内容与管理能力相匹配;受益与负担相对称;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相机抉择的原则.
【总页数】3页(P7-9)
【作者】徐兰飞;黄云鹏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国家发改委研究所,北京,1000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5
【相关文献】
1.安防报警监管服务工作中公安机关内部职能划分问题研究--对技防办与经济文化保卫部门之间职权划分的思考 [J], 余凌云;董姣
2.我国各级政府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多维度思考 [J], 蔡中华;董德兵
3.我国财政职能划分的制度分析 [J], 李波
4.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职能划分的思考 [J], 李建伟
5.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职能划分的思考 [J], 李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政府职能与社区职能划分研究

社区发展委员会是执行社区管理职能的主体
浦东新区的社区管理采取以社会化的“社区发展委员会”为决策机构 ,由企业化的社区管理中心承担具体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社区管理模式。
一般说来,市级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重点协调全局性的城市建设,和相关的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即城市大社区的建设。同时对区(市)县一级的社区建设予以规划、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指导。指导委员会中政府的代表为主要领导,重点是起沟通制衡作用,负责向上级政府部门反映社区的民情民意,同时,向社区传达政府对社区发展和社区管理的意见和要求,也可以说是政府主导的人格化。
两
宏观协调级
指导政
府
三
级
管
理四
级
协调、管理网
核心层络
微观直接
操作层
图二
①宏观协调、指导机构
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非常设机构)
(城市大社区)
市委分管领导 市府分管领导(设办公室管理日常工作)
(组长) (付组长)
主要任务
1.规划—制定全市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研究全市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
2.决策—决定大政方针
3.协调—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完成社区建设目标
4.检查考核—督促相关部门和区(市)县落实社区建设有关政策,检查考核各地开展社区建设工作情况
②中观协调指导机构
区(市)县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非常设机构)
[区(市)县社区]
区(市)县委分管领导(组长)区(市)县府分管领导(付组长)
主要任务
1.规划—制定全区(市)县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研究全市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城市管理在改革开放以前,是一种政社合一的形式。地域上的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而涉及生老病死的社区服务和各种社会保障则由每个市民所在工作单位对其负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面向市场竞争后,其各类“办社会”的功能都必须向社会转移。于是城市管理中社区建设的任务就历史地提出。
政府的发挥职能的形式主要是间接性的,即通过政策、法律规范和宏观的组织协调活动来保证社区建设的正确方向。 如,物业管理是社区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管理职能的发挥,主要是抓法规、规章、条例建设,通过法规来规范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范围、管理内容和管理性质,并对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活动实行监督和指导,积极推动物业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比如,1994年3月23日建设部以第33号令发布的“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就是政府管理的具体表现。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通过市、区两级政府,市、区、 街道三级管理和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网络组成的管理系统, 能使长期困扰的条块分割问题得以解决。两级政府的社区指导委员会是由市(区)委、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由同级的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计委、建委、规划局、土地房屋管理局、市(区)政管理局、公用局、民政局、园林局、工商局、地税局、财政局、公安局、司法局、劳动局、交通局、精神文明办公室、文化局、教委、卫生局、体委、计生委、总工会、市(区)团委、市(区)妇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其职能发挥的形式不是行政命令,而是通过党委、 政府分管领导出面协调,达到各职能部门全面参与、共同配合的效果,也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实现形式。
此外,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其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实行面对面的互动,是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直接操作者。不难看出,在社区管理系统中,两级政府的管理是宏观性、 间接性的指导,以政策法规调控为主。 街道是社区建设的策划者和指导实施的主体,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 居委会是扎根于民众的微观工作单元,是实现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基础力量。 社区建设发展如何,宏观的决策、调控和指导很重要, 尤其是起步阶段的推动更离不开政府的倡导和行政支持,但是能否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贯彻实施, 并达到好的效果,关键在街道和居委会。
社区发展委员会承担的义务包括,接受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协助社区管理中心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根据社区各方的意见要求,对社区管理中心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定期向社区各方汇报社区工作情况,定期向政府部门报告社区发展情况,反映社区的民情民意,向社区管理中心转拨政府拔款和社会捐款。
社区发展委员会成员除少数专职外,基本实行兼职制,委员会的理事活动可采取例会形式,定期研究处理社区管理的有关事项,对比较重大的问题,应在广泛征求社区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通过表决的方式形成决议。
至于更实在、更具体的社区建设的指导、协调工作, 主要依靠街道、居委会来实施。因为街道是社区建设最直接的载体, 本身又是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既能体现政府主导,又能联系大众参与。真正承担起社区建设的任务。
社区协调委员会(或者叫发展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是社区非常设机构,设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除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召开相关任务的协调会,以行使行使社区管理的宏观决策控制权。
2、社区服务:以人为中心,结合政府职能在基层社区整合的需要,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以营造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强化社区凝聚力和社区综合功能。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体现社区扶民功能的养老托老、助残抚服务;体现社区便民功能的日常生活帮困解难服务;体现社区导民功能的文化教育服务;体现社区健民功能的公共卫生和体育康复服务;体现社区安民功能的治安服务、民事调解和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体现社区乐民功能的娱乐休闲服务,体现社区政策服务功能的计划生育、征兵、人口登记与社会经济统计服务。
社区服务是社区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操作时,社区管理中心可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采取以自建服务实体为主,以外聘专业服务单位为辅的形式开展业务活动。承担福利性、公益性和政策性社区服务的服务单位,有权接受来自政府和有关方面的拨款和资助;社区发展委员会应动员社区服务志愿者配合社区管理中心,参与社区服务工作。为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社区管理中心要注意聘请专业社会工作者主持业务活动,并且要协调好物业管理与社区服务的关系,对两者职能交叉的地方作出权、责、利的明确划分。
(二)执行机构
社区管理中心是具体执行社区管理业务的企业化经济实体,其高级管理人员均由社区发展委员会聘请。社区管理中心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优化社区环境,提供各种社区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安居乐业、全面发展的需要。社区管理中心的权利包括,根据有关规定,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订社区管理的具体办法;依照社区管理承包合同和管理办法,对社区实施综合管理;依照社区管理合同和有关章程收取有关管理费用,有权制止和处理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有权要求社区发展委员会协助管理;可以实行多种经营,以其收益补充社区管理经费。
2、组织协调。根据既定的任务和目标,利用有效的机制和方法,寻找并落实管理任务的执行者,调适社区内外关系,配合社区管理工作正常实施。
3、监督调控。以管理职责为依据,以有关的法规和协议合同为准则,对社区管理业务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控制,使之符合社区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社区发展委员会的具体权利包括:确定社区管理的任务和要求,制订社区内部的管理规章,按照平等竞争,择优委托的原则,公开招聘社区管理中心的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代表社区各方与社区管理中心总经理签订社区管理承包合同;审议社区管理中心制订的管理计划、实施方案和重大管理惜措施按承包合同规定,劳务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对违反合同的行为,可依据合同规定追究责任,并有解除承包合同的权利;代表社区参加社会活动和区际交流协调工作;代表社区接受社区内外的捐款和政府拨款;决定召开“社区代表大会”,讨论社区发展和社区管理工作。
从全国看,各地情况不同,管理模式各有特色,上海在这方面起步较早,有一些可借鉴的经验,特别是浦东新区发展委员会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开发区管理的特点,对我市社区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社区发展委员会是执行社区管理职能的主体
浦东新区的社区管理采取以社会化的“社区发展委员会”为决策机构 ,由企业化的社区管理中心承担具体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社区管理模式。
(一)决策机构——社区发展委员会
社区发展委员会是社区常设权力机构,行使社区管理的宏观决策控制权,为一社团法人际关系组织。其中的政府代表由社会发展局和有关政府部门推荐,并且是社区发展委员会主任的合适人选。在发展委员会中也是起沟通制衡作用,对社区管理进行行政督导。
社区发展委员会的具体职能主要有:
1、统筹规划。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和指导,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社区发展社区管理作出统一规划,确定近期、中期和长期任务与目标。
3.协调—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完成社区建设目标
4.检查考核—督促相关部门和区(市)县落实社区建设有关政策,检查考核各地开展社区建设工作情况
②中观协调指导机构
区(市)县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非常设机构)
[区(市)县社区]
区(市)县委分管领导(组长)区(市)县府分管领导(付组长)
主要任务
1.规划—制定全区(市)县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研究全市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
社区管理的系统结构
社区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运作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大众参与,以满足社区需要为目标”。它具体的运作系统就是目前在全国较普遍的一种模式即“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这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就是靠政府职能和社区职能的合理划分和有机配合。该系统的结构,如下图:
社区建设运作系统图
世博园社区管理可有哪些突破
(一)世博园社区属于正在形成阶段的新兴社区,估计还未形成相应的街道或居委会组织,较之一些老城区,没有原有体制不顺的矛盾,更有条件尝试一步到位地推行社会化、产业化的社区管理模式。在操作中可以采取午夜管理先行介入的方式,抓好社区建筑质量监督、配套设施完善和优质便民服务网络建立等工作,使社区一开始就能得到必要的管理保证。
单位负责人参加单位负责人参加
各居委会(微观社会管理操作单元)
主要任务
对辖区区域性、公益性、群众性事务研究协调、指导、支持
④微观直接操作单元
基层居委会
空间规模组织机构
100—700户 民主选举产生主任1人,
付主任1人,委员若干;
总数约5—9人
主要任务
组织协调居民自我管理
组织协调居民自我教育
组织协调居民自我服务
两
宏观协调级
指导层政
府
三
级
管
理四
级
协调、管理网
核心层络
微观直接
操作层
图二
①宏观协调、指导机构
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非常设机构)
(城市大社区)
市委分管领导 市府分管领导(设办公室管理日常工作)
(组长) (付组长)
主要任务
1.规划—制定全市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社区管理的基础工作,其实施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社区管理中心会同社区开发建设部门自组物业管理单位,在社区管理中心领导下开展业务;另一种是委托专门的物业公司进区承包管理业务。实行物业管理一体化和专业化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因社区物业产权多元化而引起的管理矛盾和管理纠纷,提高管理效率,方便社区居民群众,并可减轻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物业产权者的负担。为便于物业管理的开展,社区发展委员会应配合社区管理中心,做好与产权单位的协商工作,使它们能将房产设施统一委托社区管理中心管理。另外要做好社区居民的工作,使之了解物业管理的规定,认识物业管理的意图,以便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2.决策—决定大政方针
3.协调—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完成社区建设目标
4.检查考核—督促相关部门和区(市)县落实社区建设有关政策,检查考核各地开展社区建设工作情况
街道党工会
办事处牵头
③微观协调指导机构
街道社区联席会议制度(设常务机构处理日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