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培训体系.doc
海尔的培训体系
海尔的培训体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核心战略。
特别在中国,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具有竞争力的组织能力不得不将培训提高至企业的战略层面,企业培训体系也逐渐成为企业进行差异化发展必备的手段,海尔作为中国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制定了适合自己的一套企业培训体系,而且在培训员工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海尔集团的培训体系概述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领导者的智商或业绩,更在于企业拥有的人才和思想。
因此,海尔集团始终坚持培训的原则,将其发展战略中心放在了人才培养上,吸引着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公司,并且凭借其自身的培训体系,帮助这些人才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海尔集团的培训体系基于企业文化、目标管理和管理科学三大支柱建立,其中文化是代表海尔的核心价值观、管理是个体与团队发展规律的方法、目标管理则是个体和企业战略的有效衔接手段。
在这种培训体系下,海尔主要分为四种培训类型:职业能力培训、经验分享与传承、企业文化培训和EI情商培训。
一、职业能力培训职业能力培训是针对员工职业能力的培训,包括新入职员工的基础培训,以及在职员工的专业培训,并通过公司级和部门级别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从而帮助员工适应企业变化的需求。
培训形式多样,包括业务课程培训、新技术和新产品培训、讲座和实践活动等。
二、经验分享与传承经验分享与传承是利用内部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激励的一种方式。
在海尔,高层管理人员和成功的创业者将与高潜力人才全面共进晚餐,分享工作和职业生涯中的经验。
这种方式利用了公司内部的知识资源,并鼓励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三、企业文化培训企业文化培训是在企业文化传承方面采用的培训方式。
在海尔内部,企业文化是以共同的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而企业文化培训也是为了帮助员工理解和体验企业文化而进行的。
主要包括海尔文化概述、海尔文化素养教育和海尔文化体验等。
四、EI情商培训EI情商培训是一种新型培训,它主要教授情商合理运用的技能,提高个人人际沟通的能力和能提升个人领导力。
海尔培训讲义
海尔管理模式成功的要点分析
最基础的做法——管理是严肃的爱!培训能体现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目标——“明” 规则——“细” 责任——“清” 培训——“透” 文化——“劲” 控制——“严” 领导——“先” 创新——“强” 精神——“恒”
8
回报社会
(与供应链共同提高)
回报社会
研究结论认为:分工、片段、分裂的思考方式,使人
无法探究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系统结构运动的巨大力量, 结果一个片面的解决之道,造成更多的新问题。从全 球的危机,各国政府的困境,到企业的成长问题,都 可以归结这个问题。
31
21世纪领导的成功关键
与19、20世纪有很大不同: 做领导 — 就是当设计师、做教授 企业 — 必须是学习型组织
A/B/C /D/E
原则(依据ISO10015即企业战略
确定)
海 尔 培 训 原 则 与 要 求
选准母本,找准差距 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补
什么 急用先学
基 本 原 则
要求(依据员工业绩及素质事先
确定预算)
☺ 培训的目 标 必须与 企业的发展 目标相结合。 ☺ 培训必须与 市场效果相 挂钩。
案 场
例
即时培训, 培养员工解决问题 的紧迫性和时效性
现
案例培训, 培养实战型人才
现场培训, 培养员工务实精神
培
现场
练
训
试点
21
培 训 流 程 图
22
海尔培训体系的建立及改善
培训职责的确立
观念的改变
机制的确立
专门培训 的推进 多技能培 训的推进 现场即时 培训的 推进 与质量体 系相结合 培训的 推进
海尔的职员培训体系共84页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海尔的职员培训体系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
海尔集团公司全套培训管理手册
海尔集团公司
培训管理手册
第 0 章 共 25 章 第 4 页,共 11 页 第 0 次修改 生效期:
三、培训方针和培训目标发布令
为确保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每项工作的能力需求因素被识别,使本组织的培训活动具 有明确的行动方向,本集团特制定了培训原则和培训方针,用以作为整体培训需求的总输 入。
培训原则
瞄准母本,找出差距,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
培训方针
以海尔文化为基础,OEC 基本上岗资格为中心,以提高员工实际岗位技能为重点,以 市场终极效果为目标,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机制,使每个人均成为 SBU。
为使组织的培训能力为满足组织的需求而展开,并在各培训层次上具有清晰的追求,
本集团制定了如下培训目标:
1、建立内部培训教材库和内部培训案例库,为后续培训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源; 2、培养高级、中级、初级及新入员工,保证所有人员全部合格上岗; 3、重点推进一线员工的技能培训,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人力资源。 4、每年进行岗位资格认定,所有的岗位在 3 年内全部认定一遍。
1
总则
3
1
提供支持
4 提供 培训前支持
培训 培训支持
培训管理手册对应条 款描述
▲△▲
△ ▲ △ ▲△
培训支持控制
程序
培训后支持
1 评价 总则 5 培训 收集资料并准备
结果 评价报告
培训结果评价 控制程序
△
▲
▲
△△
1 5.培 总则
△ ▲ ▲ ▲▲
6 训过 培训过程的确认 程的
培训过程监督
监视
改进控制程序
和改
进
备 注 ▲为主牵头,△为配合
海尔集团公司
海尔集团的立体人才培训体系
海尔集团的立体人才培训体系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势,是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海尔集团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培训思路,建立了一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充分开发利用了人力资源,保证了企业的高速稳定发展。
一、全方位的人才培训海尔集团把教育和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对员工进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教育培训:一是全过程性。
海尔公司专设培训学校,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如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转岗培训以及多技能培训、专业培训等。
在岗前培训中,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培训,高质量地开发员工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意识,激发培养员工的个人责任心和企业荣辱感、价值追求、品格、信誉、效益观、质量意识、协作精神、自主管理能力、参与需要等等,并通过管理的整体力量加以激化,将其释放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高效运用。
二是全员性。
全员培训是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部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但全员培训并不是重点,更不是平均地使用培训经费和培训力量。
培训的重点是各方面的骨干人才--骨干员工、骨干技术人才、骨干管理人才。
海尔集团有计划地安排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班或出国考察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则以半脱产形式就近到大学对口进修,或请专家教授来企业讲学,或派有关人员外出参加专题研讨会、专题学术会议,出国进修考察。
海尔集团正是通过全过程、全员性的教育培训,促进了人力资源开发,做到了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统一。
二、多种培训形式一是岗前培训。
海尔对所有进入海尔工作的员工(包括科研人员),都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一方面内容是进行业务知识教育:使员工掌握必要的业务知识。
在业务训练结束后,新员工根据最初的适应性考察分别分配到不同部门去。
在部门内为了使他们尽早了解到工作全貌,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进行适应性考察,并不立即确定他们的工作岗位,而是让他们在各个岗位上轮流工作一段时间,亲身体验到各个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况,为以后工作中的协作配合打好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及海尔的培训体系
动态的晋升制度 一、设立各种奖项
1、与员工绩效相挂钩的多种形式并存 的工资制度 2、设定各种奖罚工程 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 1、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原那么
一、设立各种奖项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情况下,设定不同的奖项,来满 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调发动工的工作积极性。
1、与员工绩效相挂钩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工资制度。
海尔集团全体职工年龄、学历层次图
30岁以下 31-35岁 36-40岁 41-45岁 46-50岁 51-55岁 55岁以上
中专及高 职 大专
大本
硕士
博士
集团现在管理人员平均年龄26岁,中级以上人员平均年龄31岁;获得省市级技术拨尖 人才23人、获政府特殊津贴人员9人
1997年以来集团共收到合理化建议13.6万条,被采纳7.8万条,创效益达4.1亿元。96年 以来用员工名字命名的小改小革共746个
海尔的培训体系
一、立体的人才培训体系〔多层次〕
多层次的培训机构
二、多种培训形式
1、岗前培训
2、岗位培训
3、个人生活培训
4、转岗培训
5、半脱产培训
6、出国考察培
在70年代初期,美国很多企业开始把企业培训纳入企 业的开展战略中,视培训为企业开展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局 部。同时,在美国社会出现了第一代培训工厂,因为他们 认为,接受过严格的职专训练的人,是企业开展必须的人 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与企业共同面对剧烈的市场竞 争,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为中国 的企业翻开了一扇天窗,在这里我们可 以看到海尔与其它企业完全不同的方法 和机制。海尔独创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 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是接受并融 合日本和美国的体制,并结合中国人的 特点开创的。海尔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是公正,公平、公开、合理的。
《海尔培训讲义》课件
目 录
• 海尔公司简介 • 海尔培训体系 • 海尔员工培训 • 海尔培训效果评估 • 海尔培训案例分享
01
海尔公司简介
公司发展历程
01
1984年,海尔冰箱厂成 立,成为中国最早引进 冰箱生产线的企业之一 。
02
1991年,海尔在青岛上 市,成为中国家电行业 第一家上市公司。
03
1996年,海尔开始拓展 国际市场,成为全球家 电行业的知名品牌。
案例一:海尔的领导力培训
总结词
强化自我认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详细描述
海尔的领导力培训注重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课程中,学员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了解自 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通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学员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更优 秀的领导者。
案例二:海尔的销售技巧培训
公司文化与价值观
海尔秉承“真诚到永远”的服务 理念,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产品和
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海尔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 念,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为 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
海尔强调创新、协作、诚信、共 赢的企业精神,积极履行社会责 任,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
献。
02
海尔培训体系
培训理念
04
2005年,海尔宣布进入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致力于成为全球白电行 业的领先者。
公司业务与产品
海尔的业务涵盖冰箱、洗衣机 、空调、热水器、厨房电器等 多个领域,产品线丰富多样。
海尔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管理 ,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 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海尔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 良好的口碑和信誉,深受消费 者喜爱。
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和综合素质,提升企 业整体竞争力。
海尔企业文化价值观培训资料(内部)
一、海尔的价值观
1.8 海尔的干部个人修养
得意不忘形 胜人者有力
失意不失态 自胜者强
永远战战兢兢 永远如履薄冰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一、海尔的创业史
1.9 四个战略创新阶段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2005.12— 2005.12 国际化发展战略阶段 1998.12—2005.12 1998.12 2005.12 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 1991.121991.12-1998.12 名牌战略阶段 1984.121984.12-1991.12
1.9.1.1 名牌战略阶段
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
●1984年12月26日,张首席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的冰箱厂亏 空147万元,产品滞销,人心涣散。张首席当时制定了“管理13条”并严格执行,树立起了员工的信 心。
一、海尔的创业史
1.9.1.2 名牌战略战略阶段
1986年:原西德驻华大使对海尔冰箱的高质量竖起了大拇指
●海尔创业初期,技术从德国利勃海尔引进,当时的商标是“利勃海尔”,后来逐步演变为“琴岛利 勃海尔”、“琴岛海尔”、“海尔”。 ● 1986年,原西德驻华大使裴培义先生到青岛电冰箱总厂考察。裴大使十分佩服年轻的张首席。
一、海尔的创业史
1.9.2.1 多元化战略阶段
● 1991年,在全国首次驰名商标评比中,问世仅6年的海尔被评为“全国十大驰名商标” 。海尔人 坚定不移创品牌的意识结出了成果!
一、海尔的创业史
1.9.2.2 多元化战略阶段
1992年:青岛海尔工业园奠基仪式
●从1984年到1991年,历时7年,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化方面 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并在员工中树立了品牌意识。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合并了青岛电冰柜 总厂和青岛空调器总厂,于1991年12月20日成立海尔集团,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阶段。 ● 1992年5月,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了,海尔抓住机遇,在青岛东部高科技开发区征地800亩,建立 了海尔工业园。这是中国第一个家电工业园。
海尔的培训体系
海尔的培训体系每个雇员都有自己的潜力,而公司的任务就是帮助雇员挖掘潜力。
———美国长寿公司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很多企业开始把企业培训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视培训为企业发展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美国社会一度出现很多的第一代培训工厂。
他们认为受过严格训练的人是企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与企业共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重视培训,并且视培训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生存力以及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海尔的立体人才培训体系海尔的人才培训机构是一个多层次的,自下而上,所有的部门都有一个培训机构。
(1)首先是它的事业部,从基层事业部到班组都有一套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包括:第一培训的部门,同时在培训部门里还有一个培训实践中心,并且有严格的一套考试程序。
不管是什么样的培训,最后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发出不同级别的结业证书。
(2)其次是集团的总部,海尔集团也设立一系列的培训机构。
这些培训机构里包括海尔大学、海尔文化中心。
海尔所有的中层干部,都要定期到海尔大学里去接受培训;海尔所有的新入公司的新人也要到海尔大学里去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去认识海尔,去了解海尔,去熟悉海尔。
另外海尔还有一个人力资源的培训中心———海尔文化中心。
在海尔文化中心设有《海尔人》报,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集团有影响的问题,通过报纸发动全集团的人对问题公开的进行讨论,用这样的方式达成一种培训的效果。
在集团总部的培训机构里同样设有严格的考试程序。
任何一种形式的培训最终都是通过考试来论证是否能够通过,达到结业。
(3)海尔还有一套培训体系,就是利用外部的一些高等院校、国外的大公司,还有科研机构进行培训。
海尔常年和25所高校有联系,对部分领导干部可以送到学校里去参加短期培训,还有半脱产的培训。
多家国外公司也与海尔长期签订人才交流、学习和培训项目。
海尔的教师从哪里来呢?主要是海尔内部所有的领导干部和能够胜任教师的人作为教师,定期在海尔集团内部通过演讲,通过考试后选拔出来的,选拔出来之后发有兼职教师的资格证。
海尔的职员培训体系
以创新的培训模式,推进培训效果
企业管理培训研究中心
培训的目的不在 于学,而在于果
32
使命与“第五项修炼” 企业管理培训研究中心
终生学习已成为必要 要始终坚持第五项修炼---(关于思路决定出路的基础) 系统思考
33
系统思考: 企业管理培训研究中心 将引导一条新路
使人由片面看到整体; 从对现状作出反应, ,转为创造未来; 从迷失的细节中,到掌握动态的均衡搭配; 让我们看到 :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杠杆点; 产生以小搏大的力量.
价值观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 的
养高素质人才
借力的思路 全球的思路 创新的思路
按为资格认定基多技能培 训,培训参与国际竞争的 基本素质及能力
上岗“三应”培训及岗位资格认定 BOM 技能高星级达标BOM 多技能星级段位升迁培训推进BOM 动态计分激励考核培训BOM
再提高培训
学历培训 工商管理知识培训 新知识培训
共同努力,而不是局限在狭隘的自身 利益中。
12
企业管理培训研究中心
13
企业管理培训研究中心 海尔管理模式成功的要点分析
最基础的做法——管理是严肃的爱!培训能体现
第一 目标——“明” 第二 规则——“细” 第三 责任——“清” 第四 培训——“透” 第五 文化——“劲” 第六 控制——“严” 第七 领导——“先” 第八 创新——“强” 第九 精神——“恒”
20
培训模式
创新及发展能力培训,培
企业管理培训研究中心 (与市场效果结合确定)
☻问题培训
(改变观念)
新 以 ☻创新能力培训
能 提 (提高技能)
力高 的市
☻发展能力培训 (提高国际竞争力)
培 场 价值观培训
海尔集团新员工培训计划
海尔集团新员工培训计划第一部分:引言海尔集团是一家跨国企业,总部位于中国青岛,业务遍及全球。
海尔集团是一家以生产家电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产品涵盖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众多领域。
海尔集团是一家秉承“用户至上”的理念,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品质、智能化的家电产品。
为了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海尔集团需要不断吸纳新鲜血液,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和活力。
因此,本文将针对海尔集团的新员工培训计划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新员工更好地融入公司,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出。
第二部分:培训目标1. 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公司文化和价值观2. 提升新员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3. 增强新员工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提高新员工对公司业务的理解和认识5. 促进新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第三部分:培训内容1. 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传达海尔集团以用户为中心,以家电产品为主要业务,致力于提供高品质、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
在新员工培训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并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让新员工深入了解和理解公司的核心理念和发展方向。
2. 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海尔集团对新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因此,在培训中,我们将安排相关部门的技术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为新员工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要点,帮助新员工快速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3. 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海尔集团重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因此,我们将通过团队建设游戏和团队项目合作的方式,让新员工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沟通能力培训课程,帮助新员工提升沟通和协调能力。
4. 公司业务的理解和认识海尔集团业务涉及多个领域,新员工需要了解和熟悉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发展方向。
因此,在培训中,我们将安排业务负责人和行业专家,为新员工介绍公司的主要业务和发展规划,让新员工对公司的业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5. 个人成长和发展海尔集团鼓励员工个人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培训中,我们将为新员工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和个人成长的培训课程,帮助新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实现个人价值和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
海尔集团培训管理手册(修订版)
海尔集团培训管理手册(修订版) 海尔集团培训管理手册 (修订版)第一章培训管理概述1.1 目的和范围1.2 定义和术语解释1.3 培训管理体系框架1.4 培训管理流程第二章培训需求分析2.1 人员培训需求调研2.2 岗位职责分析2.3 员工绩效评估2.4 培训需求评估第三章培训计划制定3.1 培训目标设定3.2 培训内容确定3.3 培训资源评估与选择3.4 培训计划编制第四章培训资源准备4.1 培训师资选拔与培训4.2 培训场地和设施准备4.3 培训材料制作4.4 培训技术支持工具准备第五章培训实施5.1 培训通知与安排5.2 培训方式和形式选择5.3 培训讲授与演示5.4 学员参与和互动5.5 培训评估和反馈第六章培训效果评估6.1 培训评估体系6.2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6.3 培训效果分析与总结6.4 培训效果改进措施第七章培训档案管理7.1 员工培训档案建立7.2 培训记录与归档7.3 培训档案查阅与管理第八章法律法规及行业术语8.1 劳动法8.2 员工培训合同8.3 培训补贴政策8.4 培训机构认证标准8.5 培训评估指标附件:1、培训需求调研表3、培训反馈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劳动法:劳动法是指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2、员工培训合同:员工培训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培训人员签订的明确培训内容、费用和责任的合同。
3、培训补贴政策:培训补贴政策是指用人单位为鼓励员工参加培训而提供的经济或其他补贴措施。
4、培训机构认证标准:培训机构认证标准是指对培训机构进行认证或评级的依据和指导文件。
5、培训评估指标:培训评估指标是用于衡量培训效果和评估培训质量的具体指标和标准。
海尔新入职员工内部培训资料(很很完整)
零售量占 有率 (%)
零售额 (万元)
零售额占 有率 (%)
平均单价 (元/台)
10 2
3.95%
2121
3.16%
1614
2.37%
1888
2.81%
2400
1.72%
1254
1.87%
2196
1.63%
666
0.99%
1230
1.39%
655
0.98% 1413
1.21%
583
11 4
3.71%
229
2.98%
1153
3.00%
199
2.58%
1239
2.92%
171
2.22%
1094
2.66%
172
2.23%
1205
2.06%
146
1.89%
1322
1.88%
149
1.94%
1481
1.83%
101
1.32%
1032
1.54%
124
1.61%
1506
1.47%
奥克斯
KFR-25GW/H
春兰
KFR-35GW/T
美的
KF-22GW/Y-Z
LG
LS-L3210HK
美的
KFR-32GW/DY-T3
长虹
KF-25GW/L
海尔
KFRd-50LW/G(ZXF)
科龙
KFR-32GW/N1F
松下
CS/CU-A1225KW
格力
KF-23GW/K(2338)
零售量 (台)
18430 15037 13268 7624 7354 6990 6445 6280 5531 5502 4755 4516 4461 4190 4070 3925 3681 3400 3398 3163
海尔的培训体系设计
• 特点:下潜得越深,则跳得越高
事业部门
生产部门
目标
个人生涯培训——“海豚式升迁”
点评
优势:
干部切身体验本部门最基层工作状况,积累丰富的实 践经验,有益于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置突发情境
体验基层人员的实际感受,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更 易于体恤下属、有效沟通、发现问题。
局限性:
基层直线提升的干部或倒置锻炼,会过分重视具体经 验,产生一定的定势作用,限制视野。
附录3:斜坡球体论
斜坡球体论
海尔认为: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犹如斜坡上 的小球,要使小球不下滑,需要有止动力, 也就是企业的科学管理;而要使其不断向上 发展,还需要上升力,也就是科技创新。
附录2:SBU
• 在商业领域SBU的意思是战略业务单元 • BU(business unit )并不代表某一个
具体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对于多业务的 集团性公司来说,BU是某一类业务的集合, 在该公司内部可能是以事业部或者独立 子公司的形式存在的,也可能并没有形成 事业部,但是作为单独的业务进行管理.
经典案例:范萍事件
时间:1995年 地点:红星公司 主要人物:范萍 事件:红星公司被海尔并购不久,洗衣机生产
车间质检员范萍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选择开 关插头插错和漏检,被罚款50元。针对这件事, 他们利用集团主办的《海尔报》,开展了《范 萍的上级负什么责任》的大讨论,并配发了评 论《动真格的,从干部开始》。
1. 一是闭环原则,即凡事都要讲究善始善终,都必须有一个PDCA循环 (即: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2. 二是比较分析原则,纵向与自己的过去比,横向与同行业比、与同 类企业比、与相关部门比、与其他员工比,认识到没有比较就没有 发展的道理;
海尔集团培训管理手册
海尔集团培训管理手册海尔集团培训管理手册第一章:导言1.1 引言海尔集团一直以来视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员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特编写本培训管理手册,以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
1.2 目的本培训管理手册旨在规范和指导海尔集团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培训成果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
第二章:培训规划与评估2.1 培训需求识别根据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识别和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2.2 培训目标设定在明确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明确培训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效果,并与员工和管理层进行沟通和确认。
2.3 培训资源准备合理配置培训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培训场地和设施、培训材料等,并确保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管理。
2.4 培训评估制定培训评估计划,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与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章:培训实施与管理3.1 培训方式选择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包括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外部培训等。
3.2 培训计划编制根据培训需求和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和员工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3.3 培训组织与执行负责培训组织和培训执行工作,包括培训通知、培训场地预订、培训材料准备、培训师资培训等。
3.4 培训跟踪与反馈培训过程中,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跟踪培训效果,并及时对培训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对员工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并及时向员工反馈。
第四章:培训评估与反馈4.1 培训评估体系建立建立培训评估体系,包括培训前、中、后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为培训成果的有效评估提供依据。
4.2 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员工的意愿与满意度、业绩改善等,以判断培训的有效性。
4.3 培训反馈和总结通过收集员工和管理层的评估反馈,总结培训的优点与不足,为后续培训的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海尔的培训体系及其特色
案例分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更多的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员工学习能力的竞争。
而强化对员工的培训则是打造学习型企业的必由之路。
在“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的管理理念下,适应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需要,海尔集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着力构建与企业战略相一致的员工培训体系,从培训方式到培训内容,自始至终贯穿“学用一致”的培训思路,建立了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从而使企业保持了高速稳定发展。
一、先进的培训理念海尔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全体员工的个人创造性和能动性。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先造人才,再造名牌”,“人才是开发和使用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部下素质不高不是我的责任,但提高不了部下的素质就是我的责任”等先进理念的形成,就是海尔人才观的体现。
这些观念体现在员工培训上,就是通过推动企业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具备持续性自我更新的能力。
正如张瑞敏所说:“学习的压力首先来自市场,现在的市场需要决策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正如我们创出的OEC管理模式所倡导的‘练为战,不为看’一样,只有抓紧每一分钟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判断能力都进入一个高层次上,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海尔,对于集团内各级管理人员,培训下级是其职责范围内必须的项目,海尔要求主管在培训过程中要承担以下角色:(1)创造一个员工能发挥个人潜能的工作环境;(2)扮演好“催化剂”的角色,鼓励部属追求个人成长与发展;(3)指导支持员工的发展;(4)与员工共同制订一套实际、有用的“发展计划”;(5)定期回馈员工绩效表现及发展计划实施情况。
这就要求每位领导,上到集团总裁、下到班组长都必须为提高部下素质而搭建培训平台、提供培训资源,并按期对部下进行培训。
特别是集团中的高层人员,必须定期到海尔大学授课或接受海尔大学培训部的安排,不授课则要被索赔,同样也不能参与职务升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的培训体系每个雇员都有自己的潜力,而公司的任务就是帮助雇员挖掘潜力。
———美国长寿公司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很多企业开始把企业培训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视培训为企业发展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美国社会一度出现很多的第一代培训工厂。
他们认为受过严格训练的人是企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与企业共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重视培训,并且视培训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生存力以及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海尔的立体人才培训体系海尔的人才培训机构是一个多层次的,自下而上,所有的部门都有一个培训机构。
(1)首先是它的事业部,从基层事业部到班组都有一套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包括:第一培训的部门,同时在培训部门里还有一个培训实践中心,并且有严格的一套考试程序。
不管是什么样的培训,最后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发出不同级别的结业证书。
(2)其次是集团的总部,海尔集团也设立一系列的培训机构。
这些培训机构里包括海尔大学、海尔文化中心。
海尔所有的中层干部,都要定期到海尔大学里去接受培训;海尔所有的新入公司的新人也要到海尔大学里去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去认识海尔,去了解海尔,去熟悉海尔。
另外海尔还有一个人力资源的培训中心———海尔文化中心。
在海尔文化中心设有《海尔人》报,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集团有影响的问题,通过报纸发动全集团的人对问题公开的进行讨论,用这样的方式达成一种培训的效果。
在集团总部的培训机构里同样设有严格的考试程序。
任何一种形式的培训最终都是通过考试来论证是否能够通过,达到结业。
(3)海尔还有一套培训体系,就是利用外部的一些高等院校、国外的大公司,还有科研机构进行培训。
海尔常年和25所高校有联系,对部分领导干部可以送到学校里去参加短期培训,还有半脱产的培训。
多家国外公司也与海尔长期签订人才交流、学习和培训项目。
海尔的教师从哪里来呢?主要是海尔内部所有的领导干部和能够胜任教师的人作为教师,定期在海尔集团内部通过演讲,通过考试后选拔出来的,选拔出来之后发有兼职教师的资格证。
海尔的领导干部必须要经过培训,并且参加过多少场培训,讲过多少场课也作为他的一个考核指标。
另外有一些外聘教师,还有海尔的一些高层管理干部。
这些教师资源在海尔的各层培训机构中是共享的,某一个阶段,某一个项目的培训,可以在海尔的机构中去选择任何一名教师。
海尔的多种培训形式1.岗前培训对所有的新人进行业务知识、企业文化、经营哲学、组织目标、价值观的培训。
不确定岗位先轮流工作一(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定时间,再定岗建立员工组织归属感,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为以后的高效管理奠定基础,此项工作由集团中心做。
2.岗位培训半年到一年之后,岗位培训主要是业务能力培训。
对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应尽的责任进行培训,此项工作由事业部做。
3.个人职涯规划培训海尔所有的管理干部都有责任为下一级的干部及员工,设计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A是对管理人员;●B是对专业人员;●C是对员工。
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定出一个升迁,发展的个人规划,要有目标的工作。
4.转岗培训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海尔采用转岗培训使员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
5.半脱产培训对于骨干员工和管理人员,有计划安排人才以半脱产的方式,参加各种培训班。
●MBA培训班;●高校进修;●参加委培,学历教育。
6.出国考察培训为了掌握国际高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利用各种机会,派出有关人员到国内外,参加各种专业研讨会、学术会议、科技博览会,出国进修。
海尔的培训内容1.德才教育海尔最注重的培训体系是德才教育。
首先是德,对于海尔来说,它的教育第一条就是要与集团同心同德,按集团的思想去工作。
其次是才的教育,必须有能力正确的履行岗位职责,并且达到集团统一规定的目标标准。
●德———与集团同心同德,按集团思路工作。
●才———可正确履行岗位职责,达到效果。
2.专业教育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现学,立竿见影。
在海尔的培训过程中每一个车间的班组都有一个早会,这个早会可能时间很短,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可能也会更长一些,利用早会进行培训。
早会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及时的解决问题,或者员工在工作中总结出来好的经验,在早会上与大家分享。
3.价值观教育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
全体员工要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
4.全员提升素质今天在海尔大专人数占海尔员工的比例是30%,海尔有一个目标,就是在未来的五年使所有员工的基本素质得到提升,量化的标准就是大专人数在海尔的所有员工中要占到70%以上。
海尔的培训特色(1)讲课讲专业,讲文化,讲企业的管理。
(2)案例分析技能培训是海尔培训工作的一个重点。
用案例班前、班后培训,现场学习。
(3)在报纸《海尔人》上公开讨论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海尔人》报上公开发表、讨论,形成共识。
(4)漫画诠释企业文化海尔创办一个“来自员工的画与话”的活动,用这样的形式来激励员工的创造性,用心来描述企业的活动及事物。
(5)6S脚印班前、班后会的强化教育,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使员工明确,牢记企业重要的经营理念。
海尔集团的立体人才培训体系2010-03-16 11:07:35 来源:《820思想》作者: 点击量: 1386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势,是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海尔集团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培训思路,建立了一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充分开发利用了人力资源,保证了企业的高速稳定发展。
一、全方位的人才培训海尔集团把教育和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对员工进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教育培训:一是全过程性。
海尔公司专设培训学校,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如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转岗培训以及多技能培训、专业培训等。
在岗前培训中,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培训,高质量地开发员工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意识,激发培养员工的个人责任心和企业荣辱感、价值追求、品格、信誉、效益观、质量意识、协作精神、自主管理能力、参与需要等等,并通过管理的整体力量加以激化,将其释放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高效运用。
二是全员性。
全员培训是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部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训的重点是各方面的骨干人才——骨干员工、骨干技术人才、骨干管理人才。
海尔集团有计划地安排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班或出国考察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则以半脱产形式就近到大学对口进修,或请专家教授来企业讲学,或派有关人员外出参加专题研讨会、专题学术会议,出国进修考察。
海尔集团正是通过全过程、全员性的教育培训,促进了人力资源开发,做到了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统一。
二、多种培训形式1.岗前培训对所有的新人进行业务知识、企业文化、经营哲学、组织目标、价值观的培训。
不确定岗位先轮流工作一定时间,再定岗建立员工组织归属感,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为以后的高效管理奠定基础,此项工作由集团中心做。
2.岗位培训半年到一年之后,岗位培训主要是业务能力培训。
对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应尽的责任进行培训,此项工作由事业部做。
3.个人职涯规划培训海尔所有的管理干部都有责任为下一级的干部及员工,设计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A是对管理人员;●B是对专业人员;●C是对员工。
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定出一个升迁,发展的个人规划,要有目标的工作。
4.转岗培训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海尔采用转岗培训使员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
5.半脱产培训对于骨干员工和管理人员,有计划安排人才以半脱产的方式,参加各种培训班。
●MBA培训班;●高校进修;●参加委培,学历教育。
6.出国考察培训为了掌握国际高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利用各种机会,派出有关人员到国内外,参加各种专业研讨会、学术会议、科技博览会,出国进修。
三、立体的人才培训体系与互动的多种培训形式相适应,海尔建立了立体的人才培训体系,它由多层次的培训机构构成,主要包括:(1)首先是它的事业部,从基层事业部到班组都有一套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包括:第一培训的部门,同时在培训部门里还有一个培训实践中心,并且有严格的一套考试程序。
不管是什么样的培训,最后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发出不同级别的结业证书。
(2)其次是集团的总部,海尔集团也设立一系列的培训机构。
这些培训机构里包括海尔大学、海尔文化中心。
海尔所有的中层干部,都要定期到海尔大学里去接受培训;海尔所有的新入公司的新人也要到海尔大学里去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去认识海尔,去了解海尔,去熟悉海尔。
另外海尔还有一个人力资源的培训中心———海尔文化中心。
在海尔文化中心设有《海尔人》报,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集团有影响的问题,通过报纸发动全集团的人对问题公开的进行讨论,用这样的方式达成一种培训的效果。
在集团总部的培训机构里同样设有严格的考试程序。
任何一种形式的培训最终都是通过考试来论证是否能够通过,达到结业。
(3)海尔还有一套培训体系,就是利用外部的一些高等院校、国外的大公司,还有科研机构进行培训。
海尔常年和25所高校有联系,对部分领导干部可以送到学校里去参加短期培训,还有半脱产的培训。
多家国外公司也与海尔长期签订人才交流、学习和培训项目。
海尔的教师主要是海尔内部所有的领导干部和能够胜任教师的人作为教师,定期在海尔集团内部通过演讲,通过考试后选拔出来的,选拔出来之后发有兼职教师的资格证。
海尔的领导干部必须要经过培训,并且参加过多少场培训,讲过多少场课也作为他的一个考核指标。
另外有一些外聘教师,还有海尔的一些高层管理干部。
这些教师资源在海尔的各层培训机构中是共享的,某一个阶段,某一个项目的培训,可以在海尔的机构中去选择任何一名教师。
四、注重德才两方面教育海尔十分注意对员工两方面的教育:德、才。
在海尔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有这样一个案例:C某,原某厂厂长,在海尔集团初期发展中有股冲劲,为企业出了力,企业也赋予其相应的职务,先后出任总经理助理、开发部长、进出口公司经理等职务,C某也尽职尽责。
1991年在集团兼并某大型企业时,又被委以重任,让其担任列为集团发展后劲潜力最大X厂任厂长。
随着权利的增加,C某私欲膨胀,法律意识淡漠,不明白自己的责权有哪些,不能正确地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个人弱点逐渐暴露,企业经营毫无起色,而隐患却时有增加。
后来,C某干脆无视集团的规定,凭借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利,擅自拆借200万元的资金给朋友从事盈利活动,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个案例被员工们讨论了一遍又一遍,海尔人由此都明白了德才兼备对自身及企业的重要性。
海尔对德才兼备有自己的理解,认为衡量德才兼备的标准是由自己承诺的能力:才--能正确履行本岗位的职责,正确行使自己权力来实现责任,达到效果;德--与集团同心同德,按集团思路要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