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共25页文档

合集下载

体能训练原理及方法

体能训练原理及方法

体能训练原理及方法体能训练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训练计划,提高人体各方面的体能水平,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

体能训练的原理和方法有很多,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体能训练的原理:1.超负荷原理:体能训练要超过正常使用的负荷,才能产生适应性的改变,以提高体能水平。

训练计划中应包含适当的负荷,以确保达到训练的效果。

2.适应性原理:人体对重复刺激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训练计划应定期进行变化,以避免适应降低效果。

3.个体差异原理:每个人的起点和潜力不同,训练计划需要根据个体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以实现最佳效果。

4.持续性原理:体能训练需要长期、持续的支持,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才能达到持久的效果。

二、体能训练的方法:1.力量训练:通过负荷训练提高肌肉力量。

可以采用重量训练、自重训练、弹力带训练等方式,逐渐增加负荷和训练强度。

2.速度训练:通过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以及改善神经-肌肉协调性来提高速度能力。

可以采用短跑、爆发力训练、跳跃训练等方法,进行速度训练。

3.耐力训练:通过长时间持续锻炼,增加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

可以采用长跑、循环训练、间歇训练等方式,提高身体的耐力水平。

4.柔韧性训练:通过各种拉伸动作,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伸展能力。

可以采用静态拉伸、动态拉伸、瑜伽等方法,提高柔韧性。

5.协调性训练:通过各种协调动作,提高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可以采用平衡器械训练、器械组合动作训练等方式,提高协调性。

6.全面综合训练:结合以上各种方法,制定全面的训练计划,综合提高各项体能能力。

体能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目标来确定。

同时,训练计划应有逐渐递增的趋势,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和负荷,以避免运动伤害和过度训练。

此外,合理的营养摄入和充足的休息也是体能训练不可忽视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1)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1)
三、耐力 Nhomakorabea展的敏感期
耐力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男子10-20岁,女子9-18岁。其与最大吸 氧量、心脏循环率、肺的扩张能力、大脑血液循环及血液成分等因素有关。 1、有氧耐力 女孩9-12岁,增长最快。14-16岁耐力水平下降。男孩10-13岁耐力大 幅度提高,出现第一个增长高峰;16-17岁有更大幅度提高,出现第二个 增长高峰,特别是16岁时,60%强度的有氧耐力指标增长幅度超过40%。 2、无氧耐力 男孩在10-20岁期间,无氧耐力水平逐年增加,并在10、13、17岁出 现3次增长高峰。女孩在9-13岁逐年递增,14-17岁有所下降,在15-18岁 期间应加强无氧耐力训练。 总之,耐力素质的发展应先有氧耐力训练(9-12岁),打下一般耐力 的基础,再进行无氧耐力训练(15-16岁),并决定无氧耐力训练比例。
二体能训练的内容1一般体能训练2专项体能训练wwwn项体能训练的区别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区别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1提高各器官系统机能增进身体健康2全面发展运动素质3改善身体形态4掌握非专项的运动技术机能和知识5为提高运动技术创造一定条件1提高与专项有关的器官系统功能2最大限度的发展专项运动素质3塑造专项所需体型4精确掌握与专项技术战术有关的知识和技能5促进专项运动促进和技术水平提对全面发展运动素质身体机能有益的各种身体锻炼手段如球类体操举重游戏等直接发展专项运动素质的运动以及在动作特点上与专项动作相似的练习或有紧密练习的专门性练习为专项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专项成绩的提高打好基础直接提高专项运动素质促进运动员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wwwn训练的价值体能训练的价值一促进身体健康二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三保证有机体适应大负荷训练的需要四有利于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五创造优异成绩延长运动寿命wwwn决定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竞技能力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机能心理能力智力wwwn训练的原则体能训练的原则一系统性原则二全面性原则三结合专项原则四从实际出发原则wwwn段划分运动训练的主要阶段划分创造优异成绩阶段专项化训练阶段全面发展阶段wwwn训练的要求体能训练的要求一结合专项制定体能训练计划五个步骤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1、体能训练时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2、它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对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防止伤病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指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各器官系统机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

改善身体形态,为专项成绩提高打好基础的训练。

专项体能训练:用直接提高专项素质的练习以及专项有紧密练习的专门性体能练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对专项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以保证掌握专项技术在比赛中顺利有效的运用,而创造优异成绩的训练。

4、根据运动训练理论和体能训练的实际要求,提出几个原则,包括:自觉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一般与专项训练原则,“三从一大”原则,系统训练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及回复原则。

5、自觉性原则:基本要求:1:对运动员加强训练目的性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

2: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4:满足运动员合理需要,正确的运用动力。

6、区别对待原则:整个训练过程必须依据该运动员的特点进行安排,使之得到最大的发展。

理论依据:1:运动专项需要的多样性。

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

3:运动训练和比赛条件的多变性。

基本要求:1:掌握运动员个体特征。

2:正确认识运动员专项的基本特征。

3:充分考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条件。

4:处理好运动队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5:教练员要及时准确的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7、一般和专项训练原则:一般训练的目的是为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品质各方面的基础;专项训练的目的则是直接为创造优异的专项成绩服务。

但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理论依据:1:有机体式一个有机的整体。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力,是指身体抗疲劳的能力。它是体能的组成部分之一。体力 主要包括耐力(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素质、力量素质以及速度素 质三大要素,这是身体抗疲劳能力的主要成分。尽管体力作为体能 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内涵,但它毕竟只是体能的一个方面,更不能成 为体能的上位概念。因此,不能简单用体力来代表体能。
五.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员体能训练发展趋势
教练员及其他辅助人员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广泛运用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 体能训练的全过程实施最佳调控,从而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 平,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和良好的运动成绩。如利用各种仪器测试 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运动素质水平等使整个运动训练系统的调节、 控制更为精确。
体能
身体形态 生理机能ຫໍສະໝຸດ 运动素质高度 长度 围度 宽度 充实度 心血管 呼吸 神经 内分泌 力量 速度 耐力 柔韧 协调
关于体能,运动素质和适能等运动训练学的术语、概念和释 义国内外有过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论述,其中有代表性的体能研 究的观点有很多,不一一详说。
综上所述,在对诸学说进行分析与考察并汲取其共同点的 基础上,可将体能定义如下: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 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物质能 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 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其大小是由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 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贮备及基础代谢水平等条件决定的, 运动素质是体能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运动时表现为力量、 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各种运动能力。发展和提高体能的 最主要手段是通过运动训练。
能教练员协会(National Basketball Condition Coacher
Association NBCCA) 。1994年美国第一部体能训练的专著

最新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1)

最新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1)
一、力量发展的敏感期
女子:11-15岁 男子:12-16岁 原因一:少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从12岁起肌肉总量急剧增加。 女孩是11-13岁;男孩是12-14岁,到14-15岁时其肌肉特性与成 人的差异已经缩小。 原因二:“肌纤维纵向劈裂学说”,成年动物(包括人)的 肌肉细胞已丧失了合成脱氧核糖核酸及再分裂的能力,而年轻动 物则保持着这种能力。
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活动 能力的、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能力提高的训练过程。
是技术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对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 荷训练和参加比赛,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防止伤病及延长运动寿命 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 竞技能力
一、选材重视体能潜力,在敏感期充分发展专项素质 二、研究项目制胜规律,有针对性地提高体能水平 三、部分耐力项目通过高原训练提高机能水平 四、体能是 竞技制胜的重要因素
部分运动项目制胜因素示例
项目 跳水 体操 排球 乒乓球 游泳
制胜因素1 难 难 高 快
技术创新
举重
最大力量
摔跤、柔道、

拳击等
制胜因素2 稳 新 全 转 专项力量训 练 完美技术
(四)力量耐力
女孩在7-13 岁表现出直线上 升趋势,13岁以 后发展缓慢,14 岁后出现下降趋 势,主要是性成 熟期使力量耐力 受到严重影响。
男孩7-17岁, 力量耐力基本上 表现出直线上升 趋势。
二、速度发展的敏感期
1、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的遗传因素占75%以上,少儿9-12岁达到第一次高峰,
耐力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男子10-20岁,女子9-18岁。其与最大吸 氧量、心脏循环率、肺的扩张能力、大脑血液循环及血液成分等因素有关。

体能训练原理与方法

体能训练原理与方法
➢ 因此,在整个关节的运动范围内,只有在“顶点” 肌肉才能有可能达到最大力量收缩。这是等张训练 的不足之处。
➢ 举例,仰卧起坐
➢ 向心肌群(近端与远端-hip)的发展
静力收缩(等长收缩)
➢ 当负荷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时,肌肉在收缩时不能缩 短,但肌力却达到最大值。这种肌肉收缩称为等长收 缩,又称为静力收缩。

dynamic stretch--inchworm
➢ 肌肉的收缩速度
➢ 利用等动练习器测定不同速度伸膝运动时的肌肉力量,可 以看出,伸膝力量与速度成反比关系。
➢ 肌肉体积
➢ 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的体积有关,肌肉体积越大,力 量越大。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肉 横截面积增加造成的。(相对与绝对力量的发展)
➢ 特点:肌肉等长收缩时,虽然收缩力量达到最大值, 但由于长度不变,因而不能克服阻力做机械功。
➢ 当其它关节在肌肉离心收缩或向心收缩的调节下发生 运动时,等长收缩可使某些关节保持一定的位置,为 其它关节的运动创造适宜的条件。要保持一定的体位, 某些肌肉就必顺做等长收缩。
➢ 静止是短暂的,交替运动是主要的。
划地安排体能训练。 ➢ 体能训练的安排要根据训练对象、运动项目、训
练时期的不同,做到因人、因项、因时而异。 ➢ 体能训练内容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
等相结合。 ➢ 应经常检查体能训练的效果,使之全面、协调、
按比例地发展。
二、力量素质训练
➢ (一)力量素质及其分类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
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标 准可将力量素质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绝对 力量和相对力量。运动训练实践中,通常 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 量耐力。
(二)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

(完整版)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完整版)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体能训练学:又称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是指研究和揭示体能训练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理论学科。

2、体能: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体能训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负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4、身体形态: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

5、身体机能: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6、力量素质: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7、速度能力: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8、耐力素质:运动员克服疲劳的能力。

9、柔韧素质: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10、运动性疾病:机体对运动过量或缺乏,不适应或训练不当,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或原有的内环境紊乱加剧,发生身体机能异常或疾病,甚至生命活动障碍而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11、格斗项目特征:运动员双方以徒手或手持兵器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则,以对方的身体为攻击目标寻求胜利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

三、问答1,影响力量能力的因素?1),中枢神经系统发放冲动的强度与频率2),肌肉的组织形态结构a,肌纤维的类型b,肌肉的生理横截面c,肌肉内肌纤维的数量d,肌肉的支撑附着面e,肌肉纤维的长度3),肌肉的反应特征2,发展和提高速度力量要注意的问题?1),要尽最大可能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2),要在已经获得的力量的基础上,在快速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培养表现这种力量的能力3),速度力量练习与单纯发展力量的练习相结合4),速度力量训练的负荷量要适宜5),学习动作时,对动作的速度要求应严格区别对待3,影响速度能力的因素?1),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2),能源物质的储备及相应酶的活性3),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4),肌肉的组成部分4,速度障碍影响原因与应对措施P42(小题,大概清楚)①动作的速度和频率都产生较牢固的稳定状态;②刚参加训练者,不急于搞过细的速度专项训练,先进行预备性的全身身体训练,主要突出速度力量的训练;③高级运动员,应在一定阶段内减少速度练习,增加速度力量练习及其他一般素质的练习和专项素质的练习;④破坏速度障碍主要办法是创造一定的补充条件来突破形成的最高速度;⑤削弱和破坏速度障碍的依据是动力定型的空间特征较时间特征稳定5,影响耐力素质的因素1),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2),有机体活动时能量交换和获得的机能能力3),有机体机能的稳定性4),有机体的机能节省化,协调的完善,力量合理的分配6,耐力训练的主要手段及基本要求?主要手段:1),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如持续跑、变速跑、变换训练环境的越野跑、法特莱克跑、间歇跑。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体能训练学:又称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是指争辩和提醒体能训练的一般规律和根本方法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理论学科。

2、体能:运发动机体的根本运动力量是运发动竞技力量的重要组成局部。

3、体能训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负身体形态,提高运发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进展运动素养,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4、身体形态: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

5、身体机能:运发动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6、力气素养: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抑制或对抗阻力的力量。

7、速度力量:人体进展快速运动的力量。

8、耐力素养:运发动抑制疲乏的力量。

9、柔韧素养: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力量。

10、运动性疾病:机体对运动过量或缺乏,不适应或训练不当,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或原有的内环境紊乱加剧,发生身体机能特别或疾病,甚至生命活动障碍而消灭的病症和体征。

11、搏斗工程特征:运发动双方以徒手或手持兵器的方法,遵循肯定的规章,以对方的身体为攻击目标寻求成功的竞技体育运开工程。

二、填空1、“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指: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动身,科学地进展大负荷训练的原则。

2、体能训练涉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养、安康等诸因素。

3、速度力量包括:反响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4、广义体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养。

5、竞技状态分为:形成、保持、消逝三个阶段。

6、足球运动的工程特征:整体性、对抗性、多变性、易行性。

7、足球运发动的体能特征:特异性、时间局限性、个体性、整体性。

8、篮球运动的工程特征:整体协作性、技战术运用的开放性、对抗性、节奏性、多变性、准确性。

9、徒手搏斗的技术方法一般为:踢、打、摔、拿。

10、进展力气耐力的主要方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重复训练法。

11、运动性疲乏总结为:形体疲乏、脏腑疲乏、神志疲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概念阐明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观点:1)体能是通过先天 遗传和后天训练途径获得;2)体能是一种人体在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及运动素质的综合运动能力;3)体能是一种潜在能 力与外在表现结合的结合体,其表现是与外界环境相结合的产 物,换言之,体能的发挥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从现代竞技运动史来看,纵观近20年奥运会历史, 连续5届奥
运会的金牌和奖牌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无疑是国际竞技体育强
国 ,. 美 国 的 体 能 训 练 也 走 在 世 界 的 前 列 。 1985 年 美 国 的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 Association(NASA)
被命名为体能训练的专业机构;1992年美国成立了全美篮球体
能教练员协会(National Basketball Condition Coacher
Association NBCCA) 。1994年美国第一部体能训练的专著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出版。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体能训练
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体能训练所涉及的内容来看,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袁运平
我国现行的《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田麦久等专家把体能视 为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经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 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对其给的定义为: 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 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生 理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体能
身体形态 生理机能 运动素质
高度 长度 围度 宽度 充实度 心血管 呼吸 神经 内分泌 力量 速度 耐力 柔韧 协调
关于体能,运动素质和适能等运动训练学的术语、概念和释 义国内外有过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论述,其中有代表性的体能研 究的观点有很多,不一一详说。
综上所述,在对诸学说进行分析与考察并汲取其共同点的 基础上,可将体能定义如下: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 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物质能 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 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其大小是由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 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贮备及基础代谢水平等条件决定的, 运动素质是体能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运动时表现为力量、 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各种运动能力。发展和提高体能的 最主要手段是通过运动训练。
三. 运动员体能的分类与专项体能特征
(一)运动员体能的分类 根据逻辑学中的划分规则,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体能进行如下的划 分(见图2):
体能
从形成来源分 从工作性质分 从供能特点分 从表现形式分 从结合性质分
先天体能 后天体能 结构体能 功能体能 无氧体能 有氧体能 训练体能 比赛体能 一般体能 专项体能
体力,是指身体抗疲劳的能力。它是体能的组成部分之一。体力 主要包括耐力(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素质、力量素质以及速度素 质三大要素,这是身体抗疲劳能力的主要成分。尽管体力作为体能 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内涵,但它毕竟只是体能的一个方面,更不能成 为体能的上位概念。因此,不能简单用体力来代表体能。
五.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员体能训练发展趋势
现代运动训练伴随着信息时代进入了21世纪,出现了许多先 进的理论、先进的运动技术、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同时各种先 进和科技手段、新材料、新工艺运用于运动训练,使得运动成绩不 断提高,世界纪录不断改写。现代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大 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日趋科学化 体能训练科学化的训练具体地说,是指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图2 运动员体能的分类结构图
(二)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 1. 高度专项性; 2. 时间局限性; 3. 评估客观性; 4. 水平动态性; 5. 非衡互补性。
四.体能相关概念辩析
体质,在《实用体质学》中对体质的定义为:人体的质量,是在 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 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因此体质与体能的外延是不同的, 体质的外延要大于体能的外延。体质是体能的基础之一。体能是身 体的能力,是人体在生活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以体质为 基础,通过后天的训练,使身体具备了完成某种或某类身体活动的 专长,因而体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专业性和后天获得性。可见, 体质与体能之间存在着辨证统一的关系。
不仅仅是狭义上的跑,跳,投,而是与训练学,人体运动生物学(解
剖学,生物力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有机融合的综合性
学科, 因此, 体能训练的专家常常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
才。
二.运动员体能系统的结构
体能内部基础要素 体能内部核心要素 体能内部系统 与体能有关的外部环境
图1 运动员体能结构宏观示意图
教练员及其他辅助人员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广泛运用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 体能训练的全过程实施最佳调控,从而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 平,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和良好的运动成绩。如利用各种仪器测试 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运动素质水平等使整个运动训练系统的调节、 控制更为精确。
2.传统和现代运动训练方法相结合
现代竞技体育中着重以“速度”和“力量”为核心全面发展和 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更加注重实效性和发挥个人特点的基础上不断 完善技术。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不仅保存了传统的持续、间歇、重复 、循环、游戏、比赛等训练方法的精华,而且还引入了高科技手段 发展了许多新的训练方法,如电刺激法、计算机训练法等,它们给 传统的训练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传统训练与现代训练相结合 ,在传统与现代训练方法的碰撞中产生更为先进的思想火花。现代 运动员体能训练中较为流行的方法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