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PPT精选

合集下载

第2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2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量---时间关系
血药浓度 A(给药量)可代替C

n=1:一级动力学

n=0:零级动力学
正值:表示吸收动力学 负值:表示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体内药量以恒定的百分率进行消除(恒比消除() 掌握)
一级消除动力学特点
----线性动力学(掌握)
pH=7
pH=4
总量 A + H+HA
100001 105
1
HAH+ + A 总量
1
102 101
10pH-pKa =
[ A ] [HA]
= 107-2 = 105
10pH-pKa =
[ A ] [HA]
= 104-2 = 102
问题
某人过量服用苯巴比妥(酸 性药)中毒,有何办法加速 脑内药物排至外周,并从尿 内排出?
F、Vd、 T1/2、 CL
(掌握) 简单扩散
(掌握)
首关消除 药酶诱导/抑制 尿液PH对药物排泄影响
(掌握)
一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消除动力学
Css 、F、Vd、 T1/2、 CL
被动转运 药物跨膜转运方式
滤过 水溶性扩散
简单扩散 脂溶性扩散

易化扩散
体 扩
主动转运





1.滤过(Filtration) --水溶性扩散(了解)
3.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Carrier-mediated diffusion) (了解

▲有载体协助的顺差转运,有饱和、竟争现象。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4)D类(危险):临床有资料表明对胎儿有危害 ,但治疗孕妇疾病的疗效肯定,又无代替药物 ,权衡利弊后再应用。如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链 霉素等。 5)X类(高度危险):证实对胎儿有危害,禁用
第二章
选药原则: 有A不选B类,X绝对禁选;选AB不选CD, 无药替代才选CD.
三、代谢(生物转化)
定义: 药物 代谢产物
1.4-3.4
=
[ A- ]
[HA]
= 10 -2 =1/100
血浆中:10 7.4-3.4 =
[ A- ]
[HA]
= 10 4 = 10000/1
酸酸少易;酸碱多难
第二章
• 某弱酸性药物的pKa是3.4,该药物在血浆( 血浆pH=7.4)中的解离百分率约为( ) • A.1% • B.10% • C.90% • D.99% • E.99. 99%
二、影响药物通过细胞膜的因素
第二章
(二)药物的浓度差、膜通透性、面积厚度
(三)血流量——影响膜两侧药物浓度差 (四)细胞膜转运蛋白的量和功能
分子量小,脂溶性高,解离度小的药物易转运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定义:给药部位 影响因素 血液循环
第二章
1. 给药途径 2. 理化性质
3. 吸收环境
dC/dt = - keC
恒量消除 零级消除动力学 (Zero 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非线性动力学消除 n=0 dC/dt = - ke
第二章
血 药 浓 度 半 对 数 血 药 浓 度
零级 一级
零级
一级
时间
时间
浓度越大,消除速度越快 浓度越小,消除速度越慢
一、一级消除动力学

药理学第二章

药理学第二章
囊泡与胞内体的膜性结构相融合
简单扩散
滤过 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
易化扩散
问题
某人过量服用苯巴比妥(酸 性药)中毒,有何办法加速 脑内药物排至外周,并从尿内 排出?
2、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体内吸收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2、药物的体内过程
2、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定义: ❖ 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 苯巴比妥(弱酸性)pKa=7.4
根据10pH–pKa=[A–]/[HA],当尿液为碱性时, pH值大于pKa,[A-]增多,即[解离型]多,重 吸收减少,药物排泄加快,中毒时碱化尿液。
1.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3)药物分子跨膜转运还符合Fick定律:
面积*通透系数
通透量(单位时间分子数)=(C1-C2)*
1.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二)简单扩散
非极性药物分子与其所具有的脂溶性溶解于细胞 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称简单扩散, 又称
被动扩散
大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
1.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离子障
❖ 分子状态药物疏水而亲脂, 易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 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 胞膜的脂质层。
1.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另外还有血-眼屏障、血-关节囊屏障
❖ (三)、体液的pH和药物pKa
❖ 药物pKa和体液的pH决定药物分布重要因素, 一般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高,弱酸性药物 在细胞外液浓度较高。利用这一原理对药物中毒 进行解毒。
❖ (四)、其他因素 ❖ (1)组织器官的血流量 ❖ 吸收的药物通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输送,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滤过 简单扩散 载体转运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半衰期(T1/2)
总结词
描述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时间的参数。
详细描述
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它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T1/2值越短,药物 消除越快。药物的消除途径、代谢速率和排泄速率等因素都会影响T1/2值。
清除率(Cl)
总结词
描述肾脏清除药物的能力的参数。
详细描述
清除率是指肾脏清除药物的能力,它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 数之一。Cl值越大,肾脏清除药物的能力越强。药物的排泄速率 、尿液pH值和尿液流量等因素都会影响Cl值。
二室模型

总结词
二室模型考虑了药物在体内分布的不均 匀性,将身体分为中央室和周边室两个 部分。
VS
详细描述
二室模型将身体分为中央室和周边室两个 部分,中央室包括血液和主要的脏器,周 边室包括其他组织。该模型适用于药物在 体内分布不均匀,且在中央室和周边室的 转运速率不同的情况。
微生物模型
总结词
微生物模型是用于描述药物在微生物中的代谢和消除过程的模型,常用于药物制剂的微 生物学质量控制。
05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实际应用
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确保 药物在体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通过监测患者的药物代谢情况,调整给药剂量和频率,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 减少不良反应。
新药研发与评价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环 节,用于评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 谢和排泄等特性。
疾病状态
疾病状态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导致药 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需要调 整药物剂量。

药理学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药理学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
肾功能
肾排泄是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肾功能不全 会影响药物的排泄速度和能力。
肝功能障碍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肝功能障碍会 影响胆汁排泄。
年龄
儿童和老人的肾功能相对较弱,药物的排泄 速度较慢。
遗传因素
某些药物的排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与遗传 因素有关。
药物排泄的研究方法
尿液检测
通过收集尿液并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可以了解 药物排泄的速度和量。
胆汁检测
通过收集胆汁并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可以了解 胆汁排泄的情况。
皮肤排泄研究
通过皮肤分泌物的测定,可以了解某些药物通过 皮肤排泄的情况。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制剂因素
药物的剂型、制备工艺、辅料等 也会影响其吸收。例如,药物的 溶解度、溶出速率等会影响其在 体内的吸收。
80%
生理因素
胃肠道的pH值、胃排空速率、肠 道蠕动等生理因素也会影响药物 的吸收。此外,人体的新陈代谢 和排泄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
通过给动物用药,观察其体内 药物浓度的变化,从而了解药 物的吸收特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性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通过了解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性,可以制定合理的 给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促进新药研发
了解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性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 ,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药物候选者并进行优化。
保障用药安全
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 安全性,为保障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生理屏障
如细胞膜、血脑屏障等生理屏障限制某些药物的 分布。
药物分布的研究方法
01

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4、经皮给药 脂溶性 促皮吸收剂
精选课件
15
精选课件
16
吸收速度与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
化性质、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 1)消化道吸收 (1)口腔粘膜:脂溶性药物如硝酸甘油 (舌下给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 (2)胃:小的水溶性分子如酒精可自胃
粘膜吸收。 (3)小肠、大肠:大多数药物在小肠被
吸收。
精选课件
44
静脉注射2g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 10mg% , 经 计 算 其 表 观 分 布 容 积 为
D
A、0.5L B、2L
C、5L
D、20L
E、200L
精选课件
45
(三)血浆清除率
每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升血中的某药全 部消除(L/min或h)。
消除速率常数(K)
某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消除的百分速率数。
(2)时量曲线用普通坐标时为曲线,血 药浓度改为对数尺度时呈直线。
精选课件
39精选课件ຫໍສະໝຸດ 40四、药代动力学重要参数
• 生物利用度 • 表观分布容积 • 血浆清除率 • 血浆半衰期
精选课件
41
(一)生物利用度:
不同剂型的药物能吸收并经首过消除 后进入体循环的相对份量及速度。
A(进入体循环药物量) F(生物利用度)=
由于有特殊的转运系统,所以水溶性大分子 物质也能选择性地通过生物膜。
精选课件
7
精选课件
8
(2)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
①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
②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小、脂 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易 通过生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
精选课件
9
2、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或电位) 差的转运。
特点: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 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药理学 第2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 第2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是少数药物消除形式
等量等间隔多次给药血中积累药物总药量
t1/2数
给药后的
经过半衰期药量
1
100% A0
50% A0
2
150% A0
75% A0
3
175% A0
87.5% A0
4
187.5% A0
93.8% A0
5
193.8% A0
96.9% A0
6
196.9% A0
98.4% A0
7
198.4% A0
99.2% A0
常用药动学参数
1.. 血浆半衰期:
Half-life (in Conc.-Time Curve)
是临床用药间隔的依据
Half-Life The amount of time required to rid the body of half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drug.
三、药物的分布: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 3.体液pH; 4.组织亲和力; 5.体内屏障,包括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血浆蛋白结合(Plasma protein binding)
D+P
DPc
可逆性(Reversible equilibrium) 可饱和性(Saturable)
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BBB)
由毛细血管 壁和N胶质细 胞构成
Blood Brain Barrier
四、生物转化 (transformation / metabolism)
又称为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的 化学变化,药物经转化后成为极性高的 水溶性代谢物而利于排出体外。

第二章 药动学

第二章  药动学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目的要求:
掌握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的影响因素。 掌握肝肠循环、肝药酶诱导剂与抑制剂、首过 效应、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稳态血药浓度等 基本概念。 熟悉药时曲线、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概念 和意义。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 的体内过程)
脏, 被代谢一部分,使进入血循的有效
药量减少,效应降低。

首过效应示意图
代谢 代谢
血 液 循 环
首过效应强的药 举例
•硝酸甘油(90%)、杜冷丁、异丙肾上腺
素、等——舌下给药
(2)舌下给药:舌静脉吸收, 快,但不规则
(3)直肠给药:直肠粘膜吸收,吸
收快,不规则,给药不方便;
2、注射给药:
•(1)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sc或im): • 用于:病情较严重者——PG、庆大; •(2)静脉注射:包括iv和ivgtt • 用于:急诊、休克病人;
3、乳腺排泄:
乳液——弱酸性,弱碱性药物易排出 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如吗啡
4、其他: 如汗液、泪液、唾液
第三节 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 及主要药动学参数
一、药时曲线
达峰时间
药峰浓度
最小中毒浓度
安全范围
最小有效浓度
吸 收 分 布 过 程
代谢排泄过程
潜伏期
持续期
残留 期
1、潜伏期: 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时间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 2、吸收环境;


3、首过效应;
1、药物的理化性质
(1)分子大小
(2)脂溶性;
(3)剂型(注射剂、片剂)
2、吸收环境: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肾脏排泄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分泌(主动分泌通道, 竞争性抑制);
肾小管重吸收(被动扩散,尿液pH)、
消化道排泄 肝肠循环: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
肝脏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的肝—胆汁—小肠间的循环。
其他途径 汗液、泪液、唾液、乳汁、呼吸道、头发和皮肤。
第三节 药物的速率过程
一、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内转运的药物量随时间而下降;
t1/2恒定,与剂量或血药浓度无关, t1/2=0.693/ ke
消除 5单位/h
2.5单位/h
1.25单位/h
零级动力学消除
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超过机体的消除能力),
即血药浓度按恒定消除速度进行消除,也称恒量消除。
过量用药时出现;
单位时间消除恒量的药物;
消除速率与药量或浓度无关,与初始浓度无关;
特点 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简单扩散、滤过); 可避免胃肠液中酸碱及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 可避免首过消除现象; 给药剂量准确; 药物效应快速显著.
影响因素 药物在组织间液的溶解度; 注射部位血流量。
血管内给药
无吸收过程,可迅速起效; 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适用于治疗指数小、药物容积大、不易吸收或刺激性
代第 谢二 动章 力药 学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
物转化(代谢)及排泄的过程,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 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 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滤过、简单扩散 载体转运(act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膜动转运:胞吐、胞饮

第2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2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三)膜动转运(cytosis)
指大分子转运伴随膜 运动。 1 胞饮(pinocytosis): 又称吞饮或入胞,指 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 物质,可通过生物膜 内陷形成吞噬小胞, 进入细胞内。 胞饮:垂体后叶素粉 剂经鼻粘膜吸收
2 胞吐(exocytosis): 又称胞裂外排或出胞, 指液态大分子,可从细 胞内转运到细胞外。 胞吐:腺体分泌,递质 释放
硝酸甘油(95%)
3 吸收环境
(1)胃的排空、肠蠕动的快慢 推进性蠕动过快影响吸收。 适宜的蠕动有利于药物与肠壁接触,利于吸收。
(2)胃肠内容物的多少和性质 内容物过多,影响药物与肠壁接触不利吸收。 油及脂肪可促进脂溶性药物吸收。
三 药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分布:指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的过程。 影响因素: 1 与血浆蛋白结合: 血浆蛋白结合率: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占药物总量 的百分数(表示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 ①不能跨膜转运 + ②不能被代谢或排泄 ③暂时无生物活性 ④结合率高,消除慢,维持时间长
图:苯巴比妥加速双香豆素代谢
苯+双 双香豆素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36
血药浓度(mg/L)
28 20 12 4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服药时间 (日 )
(2)酶的抑制
酶的抑制:某些化学物质能抑制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 的活性,减慢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使药物效应增 强此现象称酶的抑制(enzyme inhibition)。 ①常见抑制剂:氯霉素、对氨水杨酸、异烟肼、保泰 松。 ②意义:可减慢自身代谢和其他药物代谢。 长期应用可产生积蓄中毒。 ③例如:肝药酶抑制剂氯霉素与苯妥英钠合用,则因 肝药酶活性降低,使苯妥英钠的代谢作用减弱,使 苯妥英钠疗效增强或出现毒性反应.

第二章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剂型及处方ppt课件

第二章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剂型及处方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25
乳汁排泄
由于乳汁pH(pH6.5~6.8)较血浆(7.35~7.45)低,故碱性药物 (红霉素、TMP)在乳汁中浓度高于血浆,酸性药物(青霉 素、磺胺类药)则相反。
哺乳母亲禁用和慎用药物举例: 卡那霉素可能导致婴儿中毒;磺胺通过乳汁的药量使6-磷酸葡 萄糖脱氢酶缺乏的婴儿发生溶血性贫血。 吗啡是成瘾性镇痛药,乳汁偏酸,吗啡较易进入乳腺内达到血 浆高数倍的浓度,且婴儿呼吸中枢对吗啡非常敏感,应禁用。
合氯醛)、水解(普鲁卡因)。使药物分子产生极性基团 ,如-OH、-COOH、-NH2等,有利于第二步反应。
II 相反应(Phase II):为结合。与内源性化合物如葡
萄糖醛酸、醋酸、硫酸、和氨基酸进行,生成极性更强, 更易溶于水,更利于从尿液或胆汁排出的代谢产物。药物 活性完全消失。
精选课件ppt
18
精选课件ppt
30
英国药典(BP)
自1864年第一版起,已出至第14版。现行版 为1988年版。该药典从1980年版起改为两卷本。 第一卷收载绪论,通则和原料药品以及红外对照 图谱等;第二卷收载各类药品制剂、血液制品、 免疫制品、放射性药品、手术用品以及附录和索
引等。1988年版收载各类药品2100种。
精选课件ppt
6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精选课件ppt
7
药物转运的几种机制
精选课件ppt
8
简单扩散
(脂溶性扩散)
滤过
(水溶性扩散)
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 ATP
易化扩散
精选课件ppt
9
(一) 药物的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胃肠道给药
(1) 口服给药 (Oral ingestion) 药→口腔→胃→小肠→门静脉→肝脏→体循环 优点:

第02章药代学ppt课件

第02章药代学ppt课件
(2)体内屏障 •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 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 • 血眼屏障(blood-eye barrier)
(3)其他
3.代谢(metabolism)
药物的转化(transformation)
(1)代谢部位和方式:
• phase I: • phase II:
口服和静脉注射阿司匹林659mg后的时-量曲线
10
8
Cmax
6
静脉注射 口服
林 浓 度 (mg/L)
4 2
0
0
20
Tmax
40
60
80
时间(min)
100
120
2. 药物消除动力学
( 1 ) 一 级 消 除 动 力 学 ( 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2)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2 1
浆 地 高 辛 浓 度 (nmol/L)
0
1
2
3
4
5
时间(h)
3.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 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 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
药物消除半衰期和指数衰减曲线
40
20
斜率=-ke/2.303
10
血 浆 药 物 浓 度
5
t1/2
t1/2
t1/2
2.5
0
2
4
6
8
时间(小时)
T1/2意义:
多次间歇给药的药-时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室模型时-量曲线
T
48
三、二室模型
a、中央室:某些部位药物浓度可与血液浓度迅速达 到平衡(如;血流丰富的组织)。
b、周边室:某些部位需延迟后才能与血液浓度达 到平衡(如;血流量较小的组织)。
2020/11/24
49
2020/11/24
50
2020/11/24
51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药物消除(elimination):即血药浓度不断衰减的过程。
➢ 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020/11/24
41
二、排泄途径
(一) 肾脏排泄 1、肾小球滤过:除结合型药物外,均可经滤过排泄。 2、肾小管主动分泌:
➢转运系统
弱酸性药转运系统(PG、丙磺舒) 弱碱性药转运系统(奎宁、苯丙胺)
2020/11/24
42
3、肾小管重吸收: ‹1›、概念:远曲小管对肾小管内药物进行重吸收。
二、药物代谢后的结果
1、药物活性消失,极性增加(多数药物): 2、药物活性增强:可的松 H+ 氢化可的松(少 数)
3、药物毒性增强:对硫磷 O 对氧磷(个别)
2020/11/24
33
三、药物代谢部位
1、肝脏: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 2、其它:胃肠道、肺、皮肤、肾脏。
四、药物代谢步骤
分为
Ⅰ相反应
Ⅱ相反应
目前已发现有近1000种CYP450,与人类有关的近 50种。
2020/11/24
36
b、命名规则:CYP—— 2—— C—— 19 CYP2C19
酶蛋白 家族 亚家族 酶个体
※ CYP1,CYP2, CYP3为参与药物代谢最重要的 CYP450(参见P13)
C 、 CYP450 作用;主要参与药物氧化反应。
胃肠道吸收入血的药物经门静脉到达肝脏,部分药 物被肝脏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肠壁 细胞、肺也是首关消除器官)。
首关消除意义:
1、首关消除高的药物不宜口服给药。
2、具有首关消除的药物要适当增加剂量(但要注
意代谢物的毒性)。
2020/11/24
16
(二)舌下直肠给药
1、吸收部位:舌下、直肠粘膜下血管吸收。
反应式:DH+NADPH+H++O2
2020/11/24
DOH+H2O+NADP+
37
2020/11/24
38
3、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与抑制
1) 药物代谢酶的诱导; a.使药物代谢酶,活性 含量 的药物
酶诱导剂
b.酶诱导剂可使合用底物药物代谢速率加快。
问题;
作用强度?(增强, 减弱)
与诱导剂合用的药物
b、胆汁引流药物作用时间? ( 延长,缩短)
2、胃肠道排泄:胃肠道粘膜下血管内药物向胃肠腔 内扩散。
2020/11/24
45
(三)其它排泄途径:
1)乳汁排泄: 多见于碱性药物(乳汁PH值低于血浆)。
2)肺排泄:挥发性或气体药物。 3)唾液排泄: 4)汗腺排泄:Br-、I-可经汗腺排泄。
2020/11/24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 学-PPT精选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研究对象;
1、药物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2、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020/11/24
2
2020/11/24
3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三种方式
脂溶扩散 滤过 载体转运
[HA]
(推导过程见P5)
PH值数学值增减,[A-]/[HA]比值以指数值变化 。
2020/11/24
7
例如:某药pka=3.4,环境PH值为1.4时;
10-2= [A-]
[A-]
即;
= 0.01
[HA]
[HA]
环境PH值变为2.4时;
[A-]
[A-]
10-1=
即;
=0.1
[HA]
[HA]
2020/11/24
54
二、零级消除动力学
➢ 概念;
➢ 血浆药物单位时间内按恒定速度进行消除。
➢ 例:某药按10mg h-1消除。
100 1h 10
90 1h 10
80 1h 70 10
2020/11/24
55
特点
1、消除能力达到饱和,按Vmax进行消除(与C 无关)。
2、时量曲线特征:
dc = -K
c
dt
积分得:
2020/11/24
19
附:静脉给药
方式: 静脉注射(iv);静脉滴注(v/ gtt);
特点: a.静脉给药起效最快,适用急、重症病例。 b.静脉给药有无吸收过程?
附:各种给药方式起效快慢顺序
静脉给药>吸入给药>皮下、肌肉注射给药>舌 下、直肠>口服
2020/11/24
20
(五)局部用药 局部作用: 药物在用药部位(吸收前)产生的药物效应。 如;皮肤、眼、鼻局部用药。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 药物吸收后经转运分布到效应器官产生的药 物效应。
药物消除=分布+代谢+排泄
➢ 药物消除类型:

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消除);
dc dt
=-KCn n=1

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消除);
dc dt
=-KCn n=0
2020/11/24
52
一、一级消除动力学
➢ 概念:

以原血浆药物浓度(药量)为起点,单位时间
按恒定百分比速率消除药物。

例:消除速率为10%h-1。
100 1h 10
90 1h 9
1h
81 8.1
72.9
特点:1、单位时间消除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消除能 力未达饱和)。
200 1h 180 1h
2020/11/24
20
18
53
2、时量曲线特征:
c
lgc
t
dc dt = -KC 积分得:Ct=C0e-ket
2020/11/24
T
用对数表示:
-Ke lgCt= 3.303 t+lgC0
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2020/11/24
13
一、吸收
定义: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二、给药途径及吸收部位
(一)口服给药
1、吸收部位

口服药物 胃、肠道粘膜下血管吸收

进入血液循
2020/11/24
2、给药方式:舌下含化;栓剂或灌肠;
3、首关消除情况: 舌下给药 无首关消除
直肠给药 50%药量可绕过肝脏
2020/11/24
17
(三)吸入给药 1、吸收部位 气态药物 经肺泡毛细血管吸收 进入血液循环。
2、给药方式 气雾吸入,吸收迅速,起效快。
2020/11/24
18
(四)皮下肌肉注射给药 1、吸收部位: 药液注射到皮下、肌肉组织 皮下、肌肉组 织血管吸收 进入血液循环。 2、给药方式: 皮下注射(sc); 肌肉注射(im);
2020/11/24
21
一、分布的基本概念
药物吸收后经血液循环转运到效应器官的过程。
二、与临床的关系
效应器官药物浓度与作用强度成正比,因此;
起效快
起效慢
分布快 作用强
2020/11/24
分布慢 作用弱
22
三、影响分布的因素
➢ 1、血浆蛋白结合率 药物进入血液均可与血浆蛋白质不同程度地结合形
成结合型药物;
2)弱碱性药物细胞内液浓度较高。
➢ 讨论: 弱酸性药(巴比妥类)中毒,为了促进胞细
内药物向血液转移,应碱化血液还是酸化血液?
2020/11/24
31
5、组织细胞对药物的亲和力

甲状腺
氯喹
肝脏

骨骼
庆大霉素 角质蛋白
四环素
幼儿骨骼,牙釉质
2020/11/24
32
一、代谢(生物转化)的概念 即;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
2020/11/24
10
2020/11/24
11
二、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
面积×通透系数
通透量(单位时间分子数)=(C1—C2)×
厚度
影响因素:a、膜两侧浓度差(与血流量有关)
b、通过面积
成正比
c、通透系数(药物分子脂溶度)
d、通透膜的厚度
成反比
2020/11/24
12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8
结论
弱酸性药,在酸性条件,HA A- 脂溶扩散 弱酸性药,在碱性条件,HA A- 脂溶扩散
2020/11/24
9
弱碱性药:B+H+;
HO
-
离子型药
推导得:
[BH+]
10PKa-PH =
[B]
结论:弱碱性药在碱性条件下,B BH+
弱碱性药在酸性条件下,B BH+
脂溶扩散 脂溶扩散
2020/11/24
N胶质细胞
27
血脑屏障与分布的关系:
➢ A:脂溶性药物可通过B•B•B
➢ B:水溶性药物不易通过B•B•B
➢ C:结合型药物不易通过B•B•B
※ 注:炎症可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如脑膜炎
时青霉素可通过)。
2020/11/24
28
➢ 2)胎盘屏障(placenta barrier) 组成;胎盘绒毛膜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 特点;胎盘屏障与一般毛细血管通透性相似,因此孕 妇禁用引起胎儿畸型及对胎儿有毒性的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