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400字】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1)农民工问题研究。
美国作家Carolyn A Martin(1993)将“Y一代”定义为80年代生人。
Tulgan 和Martin(2001)则在此基础上,针对Y一代各方面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Y一代最突出的特点即其受教育程度与老一代人相比,明显较高,并且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知识吸纳能力都相对更强[1]。
Suqiong Chen(2014)认为第一代农民工更喜欢选择县外和省内的流动类型;新生代农民工大多选择成为技术工人;与第一代农村劳动力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汇款量较少,工资大部分用于自己在城市的消费[2]。
Deng(2018)借鉴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视角和组织支持理论,提出利用“家庭性”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
认为家族企业可以通过将这种家族性嵌入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来获得比较优势。
报告总结说,体面的工作条件、职业发展和将员工融入一个大社区的企业文化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3]。
Liang Zhuoxin(2013)期待通过加快改革开放进程,推进城镇化,从而道道转变经济发展的效果,而想要达到这一效果必然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概念展开研究,并且,他认为,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激励对策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保障[4]。
Yanling Cao(2018)对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发现他们的教育是有帮助的,主要是在就业,工作和方法的指导和进修组织的雇主。
揭示了培训时间短、培训自付费用高、培训理论性差、缺乏领导的支持等问题。
我们发现,职业发展受到政府、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劳动者自身等因素的影响[5]。
Yeyun Liu,Meixuan Li(2013)认为应当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层面[6]。
Qingxiu Peng,Chaojie Zhao(2013)认为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保障措施将能对农民工的心理满意度起到正面的影响作用[7]。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引言农民工是指在非农业领域参与劳动工作的农村人口。
由于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庞大,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以及研究热点,以期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参考。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1. 农民工群体主要特征农民工是城乡差异的重要表现之一,他们大多数是外来人口,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往往无法在城市享受同等待遇。
此外,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水平较差,在城市就业形势不佳时更面临失业问题。
2. 社会保障现状由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身份受限,他们往往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1. 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地难目前,我国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和制度法规已相对健全。
然而,由于农民工本身的特殊性与户籍制度的限制,这些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城市户籍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待遇难以向农民工群体延伸。
2. 农民工社会保障缺乏统筹性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部门化、地方化的问题。
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各异,农民工在迁徙时难以得到连续保障。
另外,农民工群体自身特性也使得他们在享受社会保障时受到一定的局限。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热点1. 社会保障政策的创新与完善当前,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的创新与完善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的热点。
研究者提出了基于农民工特点的创新社会保障政策,如“多层次、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理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2. 农民工就业条件和工资待遇由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技术含量较低,他们的就业条件和工资待遇也存在问题。
研究者在此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何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水平、工资水平,以及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待遇。
我国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文献评述
我国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文献评述冯书航【摘要】一直以来,学者关于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就业数量的关注,尤其是在动力供大于求的中国,防治失业率上升成为就业问题的核心关切。
近几年,随着供需结构的变化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涌现,就业质量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我国对就业质量的研究仍然很缺乏,研究起步较晚,对就业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仍处在初步阶段。
本次收集的文献研究普遍展现出农民工“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等社会问题,研究农民工就业质量有助于更加直观地洞察中国现阶段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1.就业质量研究现状彭国胜(2008)通过对长沙市301名青年农民工的调查发现,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偏低,具体表现为:职业地位的低层次性,即他们主要从事体力型、低技能高替代性的工作;职业地位获得方式的传统性,即他们主要凭借传统社会的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强关系”;职业收入水平的贫困性,即他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比较低:青年农民工在就业上呈现出较强的职业流动性特征,即他们的职业稳定性较低;职业向上流动机会的有限性和向上流动空间的狭窄性口。
何亦名等(2012)的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质量上存很多问题,农民工工资过低,就业稳定性差,无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严重而实际劳动时间过长,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天,每天平均工作12小时,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职业技术培训实施程度低。
卿涛、闫燕(2012)以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和重庆市等5个西部省市的农民工为调查对象,从就业水平、技能培训、收入水平、工作认可和权利保障几个维度对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西部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基本层次方面(就业水平、技能培训和收入水平)已得到改善,但就业质量的较高层次方面(工作认可和权利保障)仍需大幅提高。
徐永新(2014)指出,随着农民工城市就业环境的改善,其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但是总体水平依然不高,主要表现为劳动报酬低、劳动强度大,就业稳定性低、职业发展空间狭小,就业环境和工作环境亟待改善,社会保障参保率及保障水平低、就业能力不高几个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一个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人口成为了中国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以及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新生代农民工如何就业转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介绍当前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的文献综述,并探讨如何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30岁左右的年轻农民工。
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广阔的视野,但由于缺乏城市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据统计,2019年,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老一代农民工。
然而,他们的平均工资相较老一代农民工并没有大幅提高,仍然是一线城市在3000元-4000元之间,二线城市在2000元-3000元之间,远低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
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保障、职业成长和薪资待遇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需要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路径。
根据文献综述,以下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四种就业转型路径。
1.技术学习型就业转型技术学习型就业转型是通过学习一门新的专业技能,获得进入城市中高端职业市场的机会。
例如,学习计算机编程和技术,成为软件工程师;学习电子商务和数字营销,成为电商专业人才;学习烘焙技术,成为烘焙师等。
2.创业型就业转型创业型就业转型是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创业型就业转型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同时需要具备较强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开办自己的餐厅、自媒体公司、以及各类新型的网络营销公司。
专业技能型就业转型是通过提升自身职业技能,获得进入一线城市的普通工作、技术岗位等的机会。
例如,学习汽车维修技术,成为汽车维修师;学习管道安装技术,成为管道安装工程师等。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就业问题的社会政策之文献综述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众维持生计、实现人生价值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就业是安国之策,就业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保证,同时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青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
世界各国各自采取政策解决这一难题。
本文主要是以欧洲发达国家(包括德国、英国、葡萄牙、瑞典、丹麦等国家)、日本、中国等等几个国家进行世界就业政策的文献综述。
主题:一、欧洲发达国家的就业政策。
1、欧洲发达国家青年就业情况,如下表: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丹麦——11.5 11.5 12.3 14.6 10.2 9.9 10.6 8.1 7.3 法国15.1 19.1 19.4 20.8 24.6 27.5 25.9 26.3 28.1 24.3 德国—— 5.4 6.2 7.6 8.2 8.2 9.0 10.0 7.9 荷兰9.3 11.1 10.5 7.8 9.7 10.2 12.8 12.1 9.5 14.1 瑞典 6.0 3.7 6.6 11.4 18.4 16.7 15.4 15.7 15.4 ——英国——10.1 13.6 15.5 17.4 16.2 15.3 14.7 13.5 19.5欧洲青年失业现象有以下几个特征:(1)、所有国家的青年失业率都远远高于成年人;(2)、青年失业率具有不稳定性和过渡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劳动失业率逐步下降,同时青年长期失业现象日益凸显,失业青年中的长期失业比率迅速上升,在欧洲多个国家里达到50%;(3)、从性别、种族、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教育水平等多个方面来看,青年失业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其中,青年弱势群体的失业率远远高于青年平均失业率,他们包括青年中的女性、少数民族、残疾人、贫困人群和低文化人群。
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欧洲各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促青年就业,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济 战 略 研 究 ,0 7. 2 0 7. [ 】朱 秀茹 , 2. 白玉冬 . 民工就 业歧视 问题 研究【】 河北 农业科 农 J. 学 ,0 9,3 20 1.
[. 3 王维 , ] 朱强 . 关于农民工研 究综述【 . J 安徽农业科学 ,0 7 3 . ] 20 ,5 [】 4. 金豹 . 以结构调整促农民工就业【 _ J 新农村论 坛,0 9 4 】 20 ,. 【】 5. 邓聿文 . 解决农民工就业的几种思路[ . 策, 09 3 J政 ] 20 ,. 【】黄土根 . 6. 金融危机下促 进农民] 就业政府应对措 施【 . 二 J 魅力中 】
劳 动 保 障
农 民工就业 问题研 究综述
文/ 孙男
摘 要 :就 业 问题 是 衍 生 其 他 农 民 工 问题 的基 础 。 本 文 对 近 年 来 有 关 农 民 工就 业 相 关 问题 的研 究进 行 综述 ,
包括 农 民 工 就 业 基 本 状 况 .就 业 歧 视 、职 业 流 动 、社 会 资 本 与农 民 工 就 业 最低 工 资 等 方 面 。 关 键 词 :农 民 工 ;就 业 ;综述
中图分类号 :F 2 . 3 36
一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 1 6( 0 0 1 () 0 3 - 1 0 9 9 6 2 1 )0 4C- 1 1 0
关于农 民工的界定 关 于 农 民 工 的 界 定 , 有 的 学 者 认 为 , “ 谓 农 民 所 工,就是长期生活在城镇城市 ,长期 从事二 、三产业劳 动 ,以此获得 主要收入 ,但户 口仍在农村 ,户籍身份是 农 民的劳动者 。”有的学者认为 ,现行的农民工大体有 两类 :一是离土不离 乡的农民工 ,此 类多是在本 乡或本 村 的乡镇企业 里或附 近的 工厂 、商店 、机 关等地方 劳 动 ,住 在 家里 的农 民工 ;二 是 离 土又 离 乡的 农 民 工 ,他 们在城里的工厂 、机关 、商店及服务部门劳动。 中国 农 民工调研报告 序言 中谈到 : “ 农民工是我 国经济社
农民工就业权保障问题研究综述
农民工就业权保障问题研究综述【内容摘要】当今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衍生其他农民工问题的基础。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农民工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状况、造成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等方面。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权益缺失保障措施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和渴望摆脱贫穷的失地农民,为了寻找就业机会而涌向城市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
当今社会谈及农民工问题,实质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也是衍生其他农民工问题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民工问题的解决,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其内容主要包括: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状况、造成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等方面。
一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状况: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这里的“劳动的权利”,实质上就是劳动就业权。
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
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平等就业权利,但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我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公民在就业和职业方面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的应有之义。
法律保护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利,使每个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机会去竞争工作岗位。
在我国尤其要淡化户籍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突出对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权的保护。
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利,是指农民工与非农工在就业地位、就业机会、就业条件上的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就业机会平等。
它是实现就业平等权的重要前提,贯穿于招工、录用标准、劳动环境、工作要求、工资待遇等就业的各个环节之中,亦即涵盖了就业待遇平等、就业安全保障平等等相关权利的平等。
社会政策之就业方面的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前后就业制度文献综述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众维持生计、实现人生价值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就业是安国之策,就业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保证,同时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能否把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决定我国能否保持资源比较优势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
就业的反函数是失业,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人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实现就业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拥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二是具有用人需求的用人单位;三是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形成雇佣关系的“纽带”,例如信息交流、法律保障等。
改革开放30 年, 中国就业制度发生了极大的变革。
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大背景下, 对中国的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理解其本质, 并且在新阶段继续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本文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前后就业制度的综述。
主题一、改革前就业政策的主要特征(一)劳动政策以指令性劳动计划为基石。
(二)就业政策以统包统配为基本特征(三)用工政策以国家固定工为主体二、改革前就业政策的弊端不少单位富余人员越来越多, 既很难调剂, 又无法辞退, 严重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还有一些职工成为固定工, 有了铁饭碗, 不再勤奋工作,劳动纪律松弛。
针对这些情况, 1958 年上半年,劳动部提出, 今后企业招收新工人时, 应广泛使用长期合同工和短期合同工。
除了部分掌握复杂技术的生产骨干外, 尽力少用固定工。
三、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业政策演进的四大步骤(一) 外围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 通过广开门路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就业格局(二) 内圈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 通过公开招工在新增劳动力中确立双向选择关系(三) 核心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 通过全员劳动合同制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四) 硬核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 通过劳动计划体制改革剥离企业富余人员中国的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是30 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结果。
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国内外文献综述
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国内外文献综述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了解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本文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供参考内容。
首先,国内文献中有一些研究关注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需求和策略。
例如,吕永明(2018)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对于职业培训的需求集中在技术、管理和创业方面。
该研究还指出,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多种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来满足不同需求。
马锐(2020)则从培训策略的角度来讨论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出了政府主导和多元主体参与的培训模式,以及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认证和培训补贴的政策。
在国外文献中,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一些研究关注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培训效果的评估。
Wei et al. (2017)使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评估了一项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的效果,发现该培训项目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积极影响。
Hamid et al. (2019)针对印度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研究了技能培训对于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比未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更容易找到稳定的工作。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政策和机制。
Zeng et al. (2018)对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拓宽培训渠道和完善培训评估机制等政策建议。
Boudarbat and Lemieux (2018)则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经济效益,发现对于那些接受培训并找到更好工作的劳动者来说,培训具有显著的正向经济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需求和策略、能力提升和培训效果、政策和机制等方面。
国内外文献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需要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和内容来满足不同的需求,政府应主导培训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技能培训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积极影响,培训政策和机制的完善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于农民工流动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民工流动的文献综述关于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迎来了国家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转型。
我国经济社会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呈现出的诸如社会排斥下的就业、工资剪刀差等等社会融合的现实困境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之一。
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有助于调整和处理人民的内部矛盾,实现社会公平,调动积极性,达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农民工流动问题及策略研究》(谢可欣)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者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但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城镇的发展与财富积累,促使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而且在务工中逐渐接受着城市文明,是从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等各个层面联结城乡的纽带。
但是在城镇,农民工的素质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属于地位地下者,常会受到社会用人单位歧视和各种不公平待遇,缺乏社会保障和维权机制。
为此主张,明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加入约束非法企业的右力工会组织鼓励农民工参加以维护合法权益,并且开放城市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农民工的教育权利以提高自身素质,开设新的农民工绿色通道。
2、《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与教育作为》(刘会贵龚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中作者引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由英国政府“社会排斥部”所下的定义: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遭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
总的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排斥主要有制度排斥、政治排斥、经济排斥、文化排斥和社会关系排斥五类,主要表现为“差别性待遇”。
这里的“待遇”作者定义为社会公众对待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认知度、认可量和价值判断等。
根据社会排斥的表现层次,主要是指在各类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意识待遇、态度待遇、行为待遇、权益待遇。
而社会排斥的一个核心就是“利益”问题,既需要从个体自身寻找动力,即如何主观争取利益的问题,又需要社会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改革,即客观保障维护合法利益的问题,以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及保障利益。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一、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一)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干晟,石晓平(2007)根据在江西农村的两次走访问卷式的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农民及其官员和研究员的面对面交流,结合当地统计和研究材料以及调研数据分析,总结了影响江西农村非农就业的宏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接近饱和;城市化的滞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组织服务机制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制度性障碍(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影响江西农村非农就业的微观因素有:劳动力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与拥有技能。
孙延旭(2009)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认为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1)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决定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获取能力和机会大小,并且内在的人力资本水平也决定了其迁移的愿望,在非农就业中获得的收入水平与人力资本存量也有很大关系,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当地非农就业的规模。
(2)非农产业发展水平。
区域或者乡镇的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所能提供的非农就业岗位越多,所能容纳的劳动力的数量越多。
(3)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动机大小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
(4)人均耕地面积。
农村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非农产业转移的意愿和倾向。
(5)农业投资比重。
农业投资的多少影响着农业资源的寡富,从而使得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配置发生变化。
(6)距离。
距离非农产业聚集地县城的远近,影响着非农就业直接成本和心理成本的多少,因此,距离县城的远近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一个因素。
(7)城镇登记失业率。
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指标中,城镇失业率指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劳动力力的就业机会,也影响其是否在非农产业部门就业的决策。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一个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象日益普遍,其中大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于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出生,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家庭,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广泛的社会视野。
他们的就业转型问题备受关注,也成为文献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文献中普遍认为,教育水平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农村教育的改善和普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这为他们在城市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技能水平等因素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起着重要作用。
在文献中,研究者们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文献中很多研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职业歧视、低薪酬、劳动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由于他们缺乏城市生活经验和社会资源,因此在就业转型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挫折。
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探讨了如何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文献中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路径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通过以下几种路径实现就业转型:一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二是通过创业就业,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个体经营或合作社经营等方式实现就业转型;三是通过教育提升,获得更高学历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这些就业转型路径不仅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问题的现状和挑战,也可以了解相关研究的成果和进展。
农民工就业研究论文
农民工就业研究论文一、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的关系三农问题,指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所出现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是中国特有的,它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由一系列体制上、经济上的原因所共同引起。
建国后,新中国一穷二白,想要发展经济,早日实现国家的“四化”必须走工业化道路,而走工业化道路,需要雄厚的启动资金来支持工业的发展。
由于当时我国的国际环境非常恶劣,不能从外部获得巨额的资金来支持,所以只能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一方面进行原始工业积累,一方面牺牲农民的利益来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
在这过程中,国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资本积累:一是通过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来降低工业产品的成本,提高利润,然后再投入到扩大工业生产的建设中去。
二是通过统购统销的政策,切断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来获得城市和工业发展所需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三是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控制城市规模,限制农民进城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和农业。
这种以暂时牺牲农业、农村、农民利益来实现工业化的方式从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只要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的,两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反哺农业,用现代化的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农业现代化。
同时通过国家财政的扶持反哺农村,利用市场经济的作用提高农民收入是可以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
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现计划经济,建立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制度,不但使城乡差距越拉越大,而且使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三农”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逐步累积,并成为制约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从本质上看,城市化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1、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的工作。
2、乡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转变。
农民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石河子大学科技文献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学生姓名马启鹏学号 ********** 学院系(所)政法学院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本人承担课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综述实习日期 2015年10月总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毛主席曾说过,中国革命的问题在于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是历代统治者的首要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问题。
农民作为中国社会两千多年以来最庞大的人群,他们作为社会的主体,是整个社会最基层的创造者,也是国民经济的创造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他们是历史潮流中的主角,他们的稳定与否,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命运,所以本文将综述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农民问题关于本篇文献综述的写作依据:1.国家性质:我国宪法中对于国家性质的表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与农民是天然的同盟军,所以从国家的性质来看,农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民的增收难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目前,城市化发展虽然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但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总体上看,农业并没有因城市化而变成一个有利可图的产业。
2.国家创造者,党的依靠:从中国共产党创立,从领导农民运动,到进行革命战争,我们党所依靠的是农民,也只能是农民,农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主要参加者,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进行革命战争的主要依靠,所以党来自于农民,党所建立的政府也来自于农民,可以说没有农民也就没有现在的国家和政府。
3.历史经验:从历朝历代的经验来看,任何政府对农民问题的不重视,不体察民情,任由统治阶级剥削农民,等到农民的问题越积越多,集小成大,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一触即发,爆发农民战争,改朝换代。
4.社会的主体:中国的社会主体是农民,即使到现在中国仍有将近50%的人是农民,农民仍是中国社会最庞大的人群,即使到了今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仍是国家仍需解决的问题,农民的稳定仍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可以说对农民问题的不重视就是对国家命运的不重视。
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国内外文献综述
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国内外文献综述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是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相关问题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
本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国内学者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赵新乐等人(2019)在研究中指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对于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培训,农村劳动力可以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进而实现就业增收。
其次,国内研究还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问题。
郭永红等人(2018)研究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实施效果,并发现培训对于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然而,赵连玉等人(2017)在研究中指出,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还存在着培训内容不符合需求、培训机构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加强培训质量监管和服务。
国外学者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问题的关注也不少。
Peterman等人(2019)在研究中发现,在非洲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项目可以显著提高家庭收入,减少贫困问题。
同样,Krishna等人(2016)通过对印度农村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可以帮助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促进经济转型。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研究成果丰富,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比如,有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缺乏有效的培训模式和机制,培训后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虽然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会和就业机会较少。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问题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
研究成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对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仍然存在培训内容不符合需求、培训机构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加强培训质量监管和服务。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进行了文献综述。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详细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就业转型路径、影响因素、政策影响以及对策措施。
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的挑战,展望未来发展,并总结了研究的启示。
通过文献综述,为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文献综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就业现状、就业转型路径、影响因素、政策影响、对策措施、挑战、展望、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城乡发展的不断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群体。
这一群体的崛起不仅对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就业转型的艰难问题。
他们需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和转变职业方向来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改善。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问题,探讨其现状、影响因素、转型路径及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地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及相关问题,才能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社会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1.2 研究意义农民工作为中国特殊的劳动力群体,在国家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就业转型问题备受关注。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农村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
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转型路径,有助于把握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也有助于关注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综述论文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综述姓名:何佳芳学号: 20111104135院系:经济学院年级: 11专业:经济学指导教师:岳富贵2012年6月 26日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引言 (3)一、农民工就业现状研究 (4)(一)政策制度视角制度排斥 (4)(二)职业价值观视角职业期望高 (4)(三)就业机会视角就业途径受限 (5)(四)就业能力提升视角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5)(五)就业质量视角就业满意度较低 (5)(六)职业流动视角职业水平流动强 (5)二、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5)三、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6)(一)结合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 (6)(二)抓住时机加强对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 (6)(三)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 (7)(四)从法规政策上,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五)创造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制度环境 (7)四、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展望 (8)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综述[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他们的出现,从客观方面来看是城市工业化对农民需求形成拉力;从主观方面来看,农业中的劳动力过剩形成农民外出务工的推力。
①然而从2009年起,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严峻的就业压力对于农民工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
结果造成了农民工这样的就业弱势群体大量返乡甚至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就业尤受关注。
作为城市劳动力的补充力量,农民工群体形成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劳动者形象。
实践证明,研究农民工现象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战略。
②因此,社会以及政府必须要加强帮扶力度,深入分析其原因,并对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对策。
文献综述
关于医疗保险、城市融入与农民工务工收入的文献综述一、我国各地农民工医疗保险的模式及分类胡务(2005)深入分析了“成都保险”模式,并与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和“上海模式”做了对比研究。
认为成都综合社会保险的设计考虑到了综合社会保险与基本保险的对接:原来参加基本保险的非城镇户特人员,可由单位决定转为基本保险。
取得成都市户籍的原非城镇户籍人员,其综合保险可以转为基本保险。
这项规定对长期在成都打工并最终取得成都户籍的农民工和成都近郊的农民有利,因为前者退休后可以享受基本保险待遇,后者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般都会纳入成都市户籍,综合社会保险和墓本保险的衔接使他们参加基本保险的时间更长,享受墓本保险的待遇更高。
对取得成都市以外其他城市户籍的农民工来说,其综合社会保险中的老年补贴可以转人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
吴传俭、王玉芳(2007)在分析农民工医疗保险社会化运作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为商业健康保险既可以解决保险赔付的及时性问题,又可以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险与新农合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认为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之间的社会目的性,不同特征人群面临不同的疾病风险,社会成员流动趋势有规律可循,社会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社会属性是相同的等是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兼容性的实现基础。
并认为选择影响面较大的疾病作为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病种,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向基层倾斜,更细致的疾病风险人群特征划分,保险基金差额的补贴与转移制度,五是消除社会医疗保险基金作为利润进行的二次分配并缩小基金差距等,可以提高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兼容性。
赵大海(2010)认为从城市农民工医疗保险同当地其他社会保险的依附或隶属关系角度来看,全国各地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主要分为综合保险模式、单独保险模式和混合保险模式三种。
综合模式是指农民工在工作地参加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捆绑式社会保险制度,该模式主要代表城市是上海和成都。
文献综述农民工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2011级行政管理四区队邓小娟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农民工及其社会保障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围绕农民工群体特征、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农民工社会保障之路径选择等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探讨,研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诸如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以及农民工社会福利等方面,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综述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的可持续性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是首次在“社会保障”之前,不仅仅只是社会保障金的可持续性,还包括了公平以及保障资金的可持续性。
足以见社会保障工作对全体社会人民的重要性,在我国,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队伍不断壮大,农民工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愈益深远,如何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和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保护这一正在不断壮大的社会弱势群体,构建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成为政府和社会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试就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回顾和自我梳理,希望能够为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逐步解决提供有益的支持。
一、研究情形的总体状况农民工是指进城从事非农工作,户口在农村身份介于农民和城市工人之间的劳动者。
尽管他们从事非农业生产职业,但在本质上,他们的身份仍然是农民1。
农民工为我国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增长做出的贡献巨大的,但他们在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仍处于“城边缘人” 的境地,长期以来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拒之于门外。
社会保障权是农民工的一项基本权利,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为其提供重要的社会保障,对于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这几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早在1994 年,郑杭生、洪大勇已经预测我农民进城务工的扩大趋势,强调应该发展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一、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一)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干晟,石晓平(2007)根据在江西农村的两次走访问卷式的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农民及其官员和研究员的面对面交流,结合当地统计和研究材料以及调研数据分析,总结了影响江西农村非农就业的宏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接近饱和;城市化的滞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组织服务机制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制度性障碍(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影响江西农村非农就业的微观因素有:劳动力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与拥有技能。
孙延旭(2009)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认为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1)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决定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获取能力和机会大小,并且内在的人力资本水平也决定了其迁移的愿望,在非农就业中获得的收入水平与人力资本存量也有很大关系,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当地非农就业的规模。
(2)非农产业发展水平。
区域或者乡镇的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所能提供的非农就业岗位越多,所能容纳的劳动力的数量越多。
(3)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动机大小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
(4)人均耕地面积。
农村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非农产业转移的意愿和倾向。
(5)农业投资比重。
农业投资的多少影响着农业资源的寡富,从而使得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配置发生变化。
(6)距离。
距离非农产业聚集地县城的远近,影响着非农就业直接成本和心理成本的多少,因此,距离县城的远近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一个因素。
(7)城镇登记失业率。
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指标中,城镇失业率指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劳动力力的就业机会,也影响其是否在非农产业部门就业的决策。
(8)乡镇的教育设施状况(9)乡镇基本生活服务设施情况。
谢勇(2009)以南京市为例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研究。
他将就业质量界定为三个维度: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就业的稳定性和工资水平。
与外来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指标是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技能水平等人力资本存量。
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和受教育程度、年龄、职业培训的情况、家乡来源以及直系亲属情况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
与农民工工资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指标有技能水平、年龄和性别。
辛岭、蒋和平(2009)利用四川省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未成年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是否有技能、村集体经济收入、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和地形特征虚拟变量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家庭年收入对非农就业影响并不显著。
与经验判断有差别的是:(1)农村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对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从作者预期来看,村附近企业越多,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工作的机会就越多。
但是,预期是对村附近的企业只是从事非农产业而言。
从调查的实际情况看,43家企业中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为14.5% ,而大多数企业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尤其以畜牧业居多。
(2)家庭收入对劳动者非农就业参与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但是不显著。
一般而言,在我国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于非农产业,理性的农村劳动力会选择从事非农产业。
但是,作者调查的四川省三个地区中,南部县和宣汉县都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很低,我们认为,家庭收入过低的农民由于缺乏收入而可能无法负担自己外出打工的路费等外出打工所必须的费用,所以,家庭收入过低影响了他们外出打工的意愿。
(3)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对其参与非农就业有正向影响,但是不显著。
一般而言,由于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或者是由于非农劳动市场的不完全造成对性别的选择,如在不完全的劳动市场上妇女可能更多地参与家庭工作以发挥其比较优势,造成男性劳动力更多的参与非农劳动,但是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劳动力中,男性占52.04% ,女性占47.96% ,二者相差无几。
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行业对劳动力的性别要求不同,纺织、家政服务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能更多的需要女性劳动力,尤其是近些年对年轻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上升,会进一步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
(4)家中是否有60岁及以上老人对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实际调查中,外出打工的农户一般不愿意放弃土地,家中老人如果不是有严重的疾病,一般都坚持农业劳动,而不愿成为家庭的负担,而且还可以为家庭解决基本的口粮问题。
而且老人可以为留守的孙辈提供照料家务劳动,使得家庭劳动力外出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对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产生正向影响。
张伟(2009)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民工的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状况、社会资本状况三个因素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
作者选取了获取工作的能力和维持工作的能力2个因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就业能力;选取了年龄和性别2个自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个性特征;选取了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状况、培训经历和身体健康状况4个自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选取了社会经济地位和关系强度2个自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
通过实证分析,作者最终得出了:男性农民工的岗位层级较高;年龄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和工作年限有显著的正影响;职业技能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的正影响作用最强;文化素质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速度、工工作年限和岗位级别的正影响作用最强;健康状况与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速度、工作年限和岗位级别均无相关性;经济状况与农民工获取工作的能力和维持工作的能力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强关系程度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和工作年限有显著的正影响作用;弱关系程度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有显著的正影响作用等8个结论。
强关系程度是指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亲属、朋友和老乡关系,弱关系是指对于新闻媒体和中介机构的信任以及城市新社交圈的构建,是以“信任”为纽带而逐步建立的新型社会网络关系。
陈宪,黄健柏(2009),认为以下8 个因素对农民工就业有较大影响者占的比重较大。
(1)农民工的自身条件。
农民工的素质、身体条件、年龄、受教育的年限、技能等都对就业能力产生影响。
(2)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
第一,存在城乡分割,我国农民一直是农村户口身份,去城里或企业工作经常受到歧视。
第二,由于行业壁垒很高,行业分割现象严重,农民工进入某些行业几乎是不可能。
第三,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存在地区分割,发达地区为农民工进城设置人为障碍。
第四,单位性质不同,对农民工就业接受程度也不一样。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在劳动力市场领域,一般来说,工资待遇高,农民工就业越积极。
但我国由于农民工大量过剩,工资的调节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弹性,但工资仍然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
(4)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
农民工就业岗位越多,就业需求越大,农民工就越容易就业。
(5)政府的服务水平。
政府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维护、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社会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住房条件的提供和各种制度(如城管、税费等制度)的实施等方面都能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6)信息灵敏性。
有效的、及时的就业信息对农民工就业很有帮助。
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和农民工愿意就业的供给信息往往容易脱节。
(7)农民工家庭条件。
农民工家庭子女较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承包的土地数量不够或土地产出低,所处的地域条件较恶劣等都会影响就业。
(8)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7 个方面的因素外,在传统思想、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农民工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定性研究林梅(2005)认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有(1)经济因素。
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状况往往影响很大。
(2)政策因素。
如绿化隔离地区政策和二元户籍制度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
(3)制度因素。
对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来说,在集体经济组织就业不仅劳动强度小,而且收入水平较高,这是自谋职业所无法比拟的。
加上农转居、转工人员自谋职业后,现行社会保险体系不能保障他们享有失业、养老等相关保障待遇,同时自谋人员也无法享受低保,面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稳定收人和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劳动力普遍要求集体安置就业,形成过分依赖集体的畸形就业模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矛盾。
(4)劳动力素质因素。
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即使与城镇失业人员相比,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农村劳动力都是弱势群体。
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系(2006)以湖北省武穴市农民就业状况为例,分析了影响农民就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1)自身文化素质低;(2)就业信息渠道狭窄,大部分人是自己出去找或靠亲戚朋友的介绍;(3)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给用人单位、给国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当务之急;(4)农村劳动力外出组织化程度低;(5)劳动力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护。
周经娟,吕计跃(2008)认为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有(1)工业化发展模式影响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一般来说,轻工业创造就业岗位的潜力和容量较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轻工业具有很强的劳动密集倾向,重工业则具有很强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倾向。
(2)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发展战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作为一个经验性结论,城市化水平与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成正相关。
作者划分了多种城市化发展战略,不同战略对农民工就业而影响是不同的。
从微观层面来看,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有(1)农户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农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按用途可分为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农用生产性固定资产。
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的大小对农业的产出影响很大。
理论上讲,较好的农业装备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可降低非农就业的规模;如果农户拥有较大规模的非农用生产性固定资产,则将大大增加非农就业的机会。
(2)农民文化程度和技能的高低影响农村非农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收入受其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的制约。
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非农就业可能性越大,而且转移成本越低,收入越高。
赵荣祥(2008)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有(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制度制约。
主要有户籍制度障碍、歧视性就业制度障碍和人权与社会保障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