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与下文的“罗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
裘:皮衣。
锦衾薄: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拉不开,铠甲冷得难以穿上。
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弓。 控:拉开。
都护: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 着:穿。
整体感知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沙漠纵横交错结了百丈冰,愁云暗淡无色万里凝滞。
灾难深重
东向看 泪沾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属 湖北)人。唐代边塞诗人。官至嘉州刺史, 世称岑嘉州。作品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 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与高适并称 “高岑”。著有《岑嘉州诗》等。
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边塞诗: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一般出自出征的将领或 随军文官之手。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 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 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或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精读细研
5.这两句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这两句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一下。
夸张,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 广,冰块之大,极言奇寒。
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 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夸张,形容面积之大。
“瀚海阑干”描绘了非常开阔的画面,“愁云”既是写景也是 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两句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掣”字用得十分准确, 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 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 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 背景里,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
精读细研
8.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精读细研
1.结合前面对诗句的理解,说说从诗歌的内容上可以分为哪几部 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10句)写漫天大雪中边塞的壮丽景象。 第二部分(11—18句)写送别武判官时的情形。
精读细研
2. 反复朗读第一部分描写雪景的诗句,分析诗人是怎样描写雪
景的。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瀚海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chè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掣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yìn
饮归客
整体感知
2.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铺天盖地能把白草吹折,塞北的天空八月就纷飞着大雪。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 多年的历史了。那么,继《诗经》之后,我国的诗词文化又 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无不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 标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典诗歌,感受古典文 化的魅力吧。
九年级语文下册
24 诗词曲五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有关词语的含义。 (重点)
2.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并能够背诵。(重点) 3.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五首诗歌中寄寓的 情感。 (难点)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文化品 位和审美情趣。(素养)
十五从军征
知识备查
文学常识
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千树万树,突出了雪 的壮观景象。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
精读细研
昂扬乐观的精神——诗人把北国风雪,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 作喻,温暖、美好,把萧索苦寒转化为绚丽烂漫、花团锦簇 的景象。
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开 阔的胸襟。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 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 掣:拉,扯。
翻:飘动。
整体感知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分手时大雪已覆盖了天山路。
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 去时:分手上路的时候。
去:离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行的蹄印。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十五从军征》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 还家后的凄凉处境和悲苦心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 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 恨之情。
写作特色
❶以叙述抒发所见所感。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叙述,着力渲染了老兵的不幸遭遇 和内心无法忍受的悲痛。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 冢累累。’”以问话的形式点明老兵已是家在亲人亡。
表现出诗人的惊奇之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胡天下雪时间早。
风势之猛 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精读细研
3.从用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咏雪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精妙的用词——“忽”字,表明雪来得突兀,来得意外,也表明雪 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 人的惊喜之情。
精读细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老兵在回乡的途中就打听家中的情况,表现 出老兵久别家乡,急于了解家中亲人的状况。
精读细研
2.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自己的家变成了什么样子?
远望: 松柏冢累累 狗窦——兔入
近看 梁上——雉飞 中庭——旅谷 井上——旅葵
精读细研
3.在这样的一个家中,从军归来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精读细研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开头两句,统摄全诗,高度概括了主人公的一生。 1.这句诗中的“十五”“八十”写出了什么?
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主人公从军时间之长,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精读细研
资料拓展 残酷的兵役制度 在汉朝,男子从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 岁才能回乡。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 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qi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狐裘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ū
都护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qīn
锦衾
zhuó
冷难着
整体感知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hàn
精读细研
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在营帐中大摆筵席,开怀畅饮,气氛融洽,表现 出送别的热烈与隆重。
这两句诗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 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精读细研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两句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瀚海:指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愁云: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云。 惨淡:阴暗。
整体感知
wk.baidu.com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中军帐里摆设酒席宴请归客,酒席上有胡琴、琵琶、羌笛演奏。
中军:主帅的营帐。 胡琴:泛指西域的琴。 饮:宴请。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时过黄昏,纷纷大雪积满军营门,红旗冻僵在劲风中不再飘动。
精读细研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译: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拉不开,铠甲冷 得难以穿上。
说一说:这句话翻译起来与其他诗句有什么 不同吗?
精读细研
方法指导
互文
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上下两句或 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 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说的是一件事。 因此在理解的时候两句诗应该合起来解释。
合作探究
1.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 谋篇结构巧妙自然,请简要分析。 返乡经历: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盼归家,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喜忧)
希望落空(忧)
彻底失望(悲)
悲哀流泪,心茫然(悲)
合作探究
2.本诗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揭露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 现状及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 残酷奴役和迫害。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 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 “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风雪 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诗 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
精读细研
写与朋友告别,诗人伫立远望的 情形。“空”就是不舍,心里有一种 怅然若失的感觉。空的不只是那雪上 留着的马蹄印,也是诗人的心被掏空 了。
“不见”和一个“空”字,传达 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 怅之情。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 无靠的内心的痛苦。
精读细研
4.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 悲哀。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 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揭示了战争 带给人们的灾难。
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 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 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 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 称“南北双璧”。
最大的特点: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汉朝时,北部边界时常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 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些人的一生几乎都葬 送在服兵役的痛苦中,这首诗就写了一个老兵回家后见 不到亲人的痛苦经历。
雪山 上回 空路 留转 马不 行见 处君 。,
合作探究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十句却用来写景,试分析写景与送别的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扣“奇”写“雪”,其目的是以“雪” 衬“别”。
送别前咏雪营造送别的氛围;饯别时咏雪进一步渲染送 别的气氛;送别时写雪,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送 别后写雪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zhǒnɡ
松柏冢
dòu
狗窦
chōnɡ
舂谷
yí
饴
lěi lěi
累累
zhì
雉
ɡēnɡ
羹饭
整体感知
2.反复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
十五岁就应征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半路上遇到 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且看远处, 那是您的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捋些野谷舂米来做 饭,摘下葵叶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与谁 一起分享。走出大门向东张望,泪水洒落在衣服上。
精读细研 千树万树梨花开
精读细研
4.下面这四句诗是怎样表现边塞地区气候特点的?
表现出雪天的奇寒。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让人难以忍受。
用“狐裘、锦衾、角弓、铁衣”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物品来衬托气候的寒 冷,既表现了边塞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边塞的严寒。
写作特色
❷用环境刻画人物形象。
诗中写老兵回家后的境况:“兔从狗窦入,雉从梁 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段环境描写将老 兵家中的悲凉凄惨表现得淋漓尽致。
板书设计
从军之久:十五从军,八十始归
十 五 从
远望:松柏冢累累 回家所见
兵役残酷
近看 狗窦兔入、梁上雉飞 战乱频繁
军 征
处境心情
中庭生谷、井上生葵 羹饭熟 饴阿谁
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唐朝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 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 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 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岑参第二次 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 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 城长安)时写下了此诗。
白草:西域所产的一种牧草,干枯时变为白色。 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像一夜间忽然刮起了春风,千万棵梨树开满了花。
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千万棵梨树挂雪,像梨花盛开一样。
整体感知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罗幕,狐皮大衣不保暖,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