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管理模式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中的效果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护理

姓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 PDCA管理模式在脊髓损伤

患者膀胱功能训练中的效果研究

年月日

目录

摘要、关键词、正文 (4)

1. 资料与方法 (4)

1.1临床资料 (4)

1.2护理方法 (4)

1.3评定疗效 (7)

1.4统计学处理 (7)

2. 结果 (7)

3. 讨论 (7)

3.1SCI 后膀胱功能的改变 (7)

3.2SCI 后膀胱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 (8)

3.3PDCA 管理模式的应用及疗效 (8)

参考文献 (9)

3

PDCA管理模式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中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效果、ADL评分、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PDCA管理模式可降低SCI患者尿路感染率,恢复膀胱功能,提高ADL,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促进恢复患者健康,具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PDCA管理模式;脊髓损伤;膀胱;功能训练

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首先提出,并应用到质量管理工作上,主要包括四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及八个步骤,八个步骤是四个阶段的具体化。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SCI) 是指脊髓遭受严重损害并使它的主要功能(感觉、运动、反射)出现障碍的一类严重损伤。常可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代谢、体温调节等神经功能的改变甚至障碍, 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胧功能障碍。表现为膀胱平滑肌和排尿反射消失, 导致尿潴留, 溢出性尿失禁。尤其是截瘫病人的膀胱或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后发生功能障碍, 出现尿潴留或尿路感染, 而膀胱内高压状态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 又逆向损害肾功能, 即神经源性膀胱, 最终导致肾衰竭。从而引起尿路感染, 甚至导致死亡, 其中泌尿系统功能障碍引发的肾衰竭是导致截瘫病人晚期死亡的第1 位原因[1] 。因此, 对SCI 患者做好膀胧功能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科运用PDCA( P 评估制定目标、D 计划、C 组织实施、A 总结评估) 管理模式对脊髓损伤病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并对不同患者施行不同的护理方案,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自2011 年1 月至2014年1 月我科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均经X 线、CT、MRI 检查确诊, 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 例;年龄22~78 岁,平均(40±5)岁;病程14~112 d,平均(44±13)d;损伤节段:颈脊髓损伤5例,胸脊髓损伤8例,腰脊髓损伤12例,马尾损伤5例;完全性损伤23 例,不完全性损伤7 例。对照组中男性22 例,女性8例;年龄21~78岁,平均(39±5)岁;病程13~84 d,平均(45±13)d;损伤节段:颈脊髓损伤3 例,胸脊髓损伤7 例,腰脊髓损伤18例,马尾损伤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严重脏器疾病、生命体征不稳定、水电解质紊乱、四肢骨折及关节异位者。

1.2 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施行PDCA管理模式进行护理,为术后2周~1个月入院

4

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术后3个月~6个月方入院进行康复治疗。两组病人均接受临床正规康复治疗及康复指导, 时间为3个月。具体操作为: ①启动PDCA管理模式,评定临床护理决策模式。患者入院检查包括肛门张力与反射、冰水试验、球海绵体反射、膀胱功能动态分析,了解患者损伤后膀胱类型。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膀胱训练计划并实施。②建立档案。针对患者训练情况建立个人护理档案,以便评估训练结果。填写脊髓损伤诊断卡:运动: 肌力减弱、瘫痪( 四肢、躯干) ;感觉: 感觉异常, 感觉丧失( 四肢躯干);失禁: 尿、便失禁;体表症状: 擦伤、裂伤、畸形( 头颈部、脊柱);疼痛: 脊柱压痛。③康复护理。患者入院时进行病例采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个体化康复护理方案,并能做到在康复护理实施过程中随时调整,直至患者出院回归社会。尿动力学评估和监测:确定膀胱容量、叩耻骨上区后的尿流率( 轻叩耻骨上区扳机点处诱发反射性排尿) 、残余尿量、膀胱内压力;确定膀胱充盈期逼尿肌稳定性和顺应性;了解有无逼尿肌外括约协同性和内括约协同性(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除外下尿路梗阻。④分期护理。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早期为脊髓休克期,此时膀胧逼尿肌完全性麻痹,失去收缩能力, 尿道括约肌张力也降低, 但不完全丧失, 致使尿道阻力仍高于膀胧能力, 因而患者出现尿漪留。脊髓休克期一般约为3至4 周, 适宜开放留置尿管, 既可以防止膀胧过度膨胀, 又可以观察尿量。为避免膀胱挛缩,损伤后1 周膀胱残余尿量控制在500 ~ 600 ml以内[2]。当尿量达标时采取间断引流方法,嘱患者培养规律排尿习惯,定期进行尿细菌学检查[3,4]。亚急性期(损伤后4周~8周) 护理:训练前要仔细评估病人情况, 检查病人肛门反射、肛门张力、球海绵体反射、冰水试验及动态膀胱功能分析(膀胱压、尿道括约肌肌电图、尿道压力检查),以了解损伤后膀胱的特性与类型。判断是上位损伤型(即核上型损伤)或下位损伤型(即核下型损伤)膀胱。尿流动力学测定。通过膀胱内压力测定、残余尿量、尿道、膀胱造影及肾功能检查,以观察恢复情况。根据残余尿量和膀胱内压力大小制定膀胱功能的训练计划。上位损伤型即高压性膀胱有反射性尿失禁的病人。采用激发技术的训练方法:定时对病人的排尿扳机点(排尿感觉的触发点)进行不同方法的刺激,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轻轻敲打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捏掐腹股沟,听流水声等辅助措施,叩击下腹部的膀胱区,找到一个敏感的刺激点。训练到可以构成原始反射,形成周期性排尿。一般在导尿前20min叩击10min~20min。摩擦大腿内侧,牵拉阴毛,挤压龟头,扩张肛门促发出现自发性排尿反射。当病人是尿潴留导致的充盈性尿失禁的可以采用valsalva屏气法: 病人采取坐位,身体前倾腹部放松,训练病人收缩腹肌,增加膀胱及骨盆底部的压力,促使尿液排泄。当病人出现自主排尿后,常因不能排尽尿液而仍需实行间歇导尿,但次数不宜多。间歇导尿的次数必须按照膀胱在自主排尿后,再导出的尿量及测量的膀胱内残余尿量来决定:当膀胱充盈

期膀胱压力超过40cmH

2O或排尿期压力超过60cmH

2

O,将会损害上尿路功能,尤其是

伴有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者,膀胱压力大,危险性大,应采取反射性排尿。当

充盈期膀胱压力超过40cmH

2

O,病人处于膀胱安全容量期时应采取间歇导尿。每4h 导尿1次,导尿量保持在300mL~500mL当储尿期膀胱容量(300mL,膀胱内压力

(40cmH

2

O,膀胱安全容量为300mL以下,间歇导尿每次导尿量不超过300mL;当膀胱

容量100mL,膀胱内压力(40cmH

2

2O,过小膀胱安全容量,要保持上尿路安全,病人

5 则需要频繁导尿。当膀胱安全容量为300mL时,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尽管膀胱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