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合集下载

二年级 人教版数学目录、知识点概念及例题整理

二年级 人教版数学目录、知识点概念及例题整理

最新人教版数学课本目录、知识点、概念及例题整理汇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认识厘米和米o学习要求: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能够用直尺测量长度o概念解释:厘米(cm)和米(m)是常用的长度单位,1米 = 100厘米o记忆方法:通过实际测量身边的物体来练习,比如书本的长度、桌子的高度o例题:1.用直尺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铅笔长15厘米2.用卷尺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高?▪课桌高75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o知识点:两位数加一位数o学习要求: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o概念解释: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o公式:a + b = co记忆方法:使用竖式计算法来练习o例题:1.25 + 3 = ?▪282.47 + 6 = ?o53o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o学习要求: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o概念解释: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o公式:a + b = co记忆方法:使用竖式计算法来练习o例题:1.25 + 13 = ?▪382.47 + 26 = ?o73o知识点:两位数减一位数o学习要求: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o概念解释: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得到剩余的部分o公式:a - b = co记忆方法:使用竖式计算法来练习o例题:1.25 - 3 = ?▪222.47 - 6 = ?o41o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o学习要求: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o概念解释: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得到剩余的部分o公式:a - b = co记忆方法:使用竖式计算法来练习o例题:1.25 - 13 = ?▪122.47 - 26 = ?▪21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认识角o学习要求: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角o概念解释: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两条射线有一个公共端点o记忆方法:通过画角和观察生活中的角来练习o例题:1.请指出图中的角。

▪图片显示一个三角形,学生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2.请画一个直角。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公式汇总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公式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一张床长2(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跳绳长2(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表

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表

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表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人教版)一、除法相关。

1. 平均分的含义。

-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 除法的意义。

-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 = 每份数。

-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求能分成几份,也用除法计算。

总数÷每份数 = 份数。

3. 除法算式的读法。

- 例如:12÷4 = 3,读作:12除以4等于3。

4.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1. 数位顺序表。

-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 读数法则。

-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 例如:3005读作三千零五,3500读作三千五百。

3. 写数法则。

-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 例如:五千零六十写作5060,四千三百写作4300。

4. 数的大小比较。

-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三、克和千克。

1. 质量单位。

- 克(g)和千克(kg),1千克=1000克。

2. 克和千克的认识。

-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例如: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

-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例如:两袋盐重1千克。

四、图形的运动(一)1. 轴对称图形。

-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 平移。

- 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乘法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结果;二是表示一个数重复加上几次的结果。

2.除法有三种含义:一是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相同的数;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如果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求出这个数。

4.如果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乘法求出另一个数。

5.如果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求出另一个数。

6.如果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是: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是:总数除以每份数等于份数。

9.熟练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各部分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10.在地图上,通常上方是北,下方是南,左边是西,右边是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13.经过的时间等于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等于结束时间减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等于开始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小时、分钟、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时针走过一个大格表示1小时,分针走过一个小格表示1分钟,分针走过一个大格表示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以下公式:被除数等于除数乘以商加上余数;除数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除以商;商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除以除数;余数等于被除数减去除数乘以商。

18.如果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计算。

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里面的。

19.四面八方通常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点公式_公式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点公式_公式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点公式_公式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是学生们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小学二年级数学重点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①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②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③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④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比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根据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求比值的方法:用前向除以后项。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四则混合运算①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一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③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9.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单位“1”已知,用乘法。

单位“1”未知,用除法。

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基本公式:前一个数÷后一个数(比较量÷标准量)②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单位“1”已知)基本公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③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基本公式:分率对应的数量÷分率=单位“1”的量或者列方程解。

④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基本公式:两个数的差÷单位“1”的量(标准量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

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奥数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学习奥数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来说,激发孩子对华数的兴趣是最主要的。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计算要过关:对于二年级学生的奥数学习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华数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华数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所以对于学习下册华数的学生,首先计算关一定要过。

枚举是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

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华数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

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

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比如上面举到的汉堡和汽水的例子就更加形象。

应用题要接触:二年级华数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华数课本中那样大。

34个小学数学必考公式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法则、儿歌、口诀大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法则、儿歌、口诀大全

二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法则、儿歌、口诀除法的竖式计算口诀和法则1、除号写端正,数位要对齐,被除数里面藏,除数对面站,商在上面看。

2、用乘法口诀试商,又快又准确;3、有余数除法口诀一试: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上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

三减: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运用规律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有图的要先看图,明确题意,再找出相关信息进行计算,最后根据余数确定最终答案。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3生活中的方向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4地图中的方向歌画图要面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读数写数要牢记读数要大写,写数要小写,读数写数都从最高位起。

写数时要注意,哪位有几就写几,没有数时有“0”记;读数时,要牢记,末尾零,都舍去,中间无论几个零,读出一个就可以。

6比较数的大小法则儿歌首先看,看数位,数位多的它就大;数位同,看高位,高位大的它就大;高位同,下一位,下位大的它就大;按规律,往下推,比较大小无所谓。

7长度单位换算公式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1千米= 1000米1km= 1000m1米= 10分米= 100厘米1分米= 10厘米 1dm= 10cm1厘米= 10毫米 1cm= 10mm1米= 1000毫米 1m= 1000mm8竖式计算加法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得数的数位也要对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数据收集整理1、第2页,求总人数就是把人数加起来;没有选择的同学,最有可能选择的是人数最多的那一种。

2、第3页,投票。

一个对勾表示1个数据,一个圆圈表示1个数据,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

3、第6页6(3),买哪几种水果合理,选择水果时至少两种。

4、第6页6(3),现在每个小长方形表示2份报纸,原来长方形的数目要除以2。

第二章表内除法(一)1、除法解决的是平均分的问题。

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一种是几个。

24页4题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5页6,9题。

3、算除法,想乘法口诀。

有的乘法口诀可以列两个除法算式,有的只能列一个除法算式。

第三章图形的运动1、将一个图形对折,左右两边可以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对称)的,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画的时候用直尺,画虚线,穿透这个物体。

2、平移后的物体和之前的相比,(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3、一些汉字或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

33页第2题。

第四章表内除法(二)1、比较大小时,先把计算结果标出来,然后根据题意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注意,排列是算式,不是结果。

40页第3题。

2、应用题中,购物是必考题,仔细看题,列式计算。

42页例3。

第五章混合运算1、混合计算要注意脱式计算。

先算哪一步,可以在算式下面轻轻画一条横线。

注意数字和数字对齐,符号和符号对齐。

如果遇到难以计算的两位数加减法时,可以再草稿纸上算出结果,再写到卷子上。

47-49页例题。

2、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要注意,只列一个综合算式,不写单位不写答,而且要脱式计算。

列式时,先要想清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找准关键字(和表示相加,差表示相减,积表示相乘,商表示相除),再进行列式。

3、列综合算式。

先算最上面的算式,再和其他数进行计算,最后直接写出得数。

注意,第一步的算式一定要加上括号。

49页3题,51页6,9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一、数据收集整理。

1. 简单的统计表。

- 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例如可以通过举手、投票等方式收集班级同学喜欢的颜色、水果等数据。

- 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到简单的统计表中。

统计表一般要有表头,如“喜欢的颜色统计表”,表头包括“颜色种类”和“人数”等项目。

2. 数据的分析。

-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如“哪种颜色最受欢迎?”“喜欢红色的比喜欢蓝色的多几人?”等。

二、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 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例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

- 平均分的方法:- 可以一个一个地分。

- 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2. 除法的初步认识。

- 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例如把1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算式是10÷5 = 2,表示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

- 除法算式的读法:10÷5 = 2读作“10除以5等于2”。

-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10÷5 = 2中,10是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5是除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2是商,表示每份的个数。

3. 用2 - 6的乘法口诀求商。

-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例如计算12÷3,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3×4 = 12,所以12÷3 = 4。

三、图形的运动(一)1. 轴对称图形。

-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例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 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 平移。

- 平移的定义: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作为学生的我们,数学是必学的科目之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在学习数学时有所帮助。

1. 两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两位数可以用“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56=5×10+6。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需要先比较十位数的大小,再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53+28=81;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63-32=31。

3. 三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三位数可以用“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785=7×100+8×10+5。

比较三位数大小需要先比较百位数的大小,再比较十位数的大小,最后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4. 三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三个数的数量之和,如365+187=55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452-316=136。

5. 整数的认识: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正整数可以用“+”表示,负整数可以用“-”表示。

6. 正整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 37+65=10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98-65=33。

7. 初步认识同分母多分数:同分母多分数是指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几个分数,例如1/3、2/3、3/3。

8. 认识生活中的简单比例:比例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冒号(:)或比例符号表示,例如 1:3,1比3。

在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比例,例如男女比例为1:2。

9. 使用秤量尺进行长度度量:长度可以用米、分米、厘米等单位来度量,使用秤量尺可以测量长度。

需要注意保持尺的水平,避免测量误差。

10. 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的比较: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可以是分割、将一部分放大或缩小等。

11.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性质,例如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相等,长方形对角线相等。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公式+概念)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公式+概念)

最新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下面是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并按照列表划分好,希望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加法公式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零元素:a+0=0+a=a4、加法逆元:a+(-a)=0二、减法公式1、减法定义:a-b=a+(-b)2、减法同加法:a-b=-(b-a)三、乘法公式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b+a×c4、乘法单位元素:a×1=1×a=a5、乘法零元素:a×0=0×a=0四、除法公式1、除法定义:a÷b=a×1/b2、除法分配律:(a+b)÷c=(a÷c)+(b÷c)五、算术平均数公式1、算术平均数定义:a1+a2+…+an=n×平均数六、面积公式1、正方形面积:S=a×a (a为正方形的边长)2、矩形面积:S=a×b (a、b为矩形的长和宽)3、三角形面积:S=1/2×底×高 (底为底边长度,高为垂直于底边的线段长度)4、梯形面积:S=(上底+下底)×高/2 (上底和下底为梯形的边长,高为梯形的高度)七、周长公式1、正方形周长:C=4×a (a为正方形的边长)2、矩形周长:C=2×(a+b) (a、b为矩形的长和宽)3、三角形周长:C=a+b+c (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4、圆周长:C=2×π×r (π≈3.14,r为圆的半径)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学生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式来进行数学计算,提高数学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 加法公式2. 减法公式3. 乘法口诀表4. 取余数公式5. 面积公式6. 周长公式7. 体积公式8. 分数公式9. 百分数公式10. 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公式1. 加法公式加法公式是指在两个或多个数字或量之间执行加法运算的规则。

在加法公式中,两个或多个数值的总和称为和。

例如,2+3=5。

其中"2"和"3"是要相加的数字,"5"是它们的和。

2. 减法公式减法公式是指在两个或多个数字或量之间执行减法运算的规则。

在减法公式中,从第一个数字中减去第二个数字,得到的结果称为差。

例如,5-2=3。

其中"5"和"2"是要相减的数字,"3"是它们的差。

3.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用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表的工具。

它是一个由1到9的数字组成的表格,其中每个数字配对都构成一个乘法。

例如,2×3=6。

4. 取余数公式取余数公式是在执行除法运算时所使用的。

余数是指两个数相除后剩余的那部分。

例如,10÷3=3余1。

在这个例子中,"10"是要被除的数,"3"是除数,"3"是商,"1"是余数。

5. 面积公式面积公式是用于计算不同形状对象的面积的规则。

各种形状的面积公式不同。

例如,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度乘以宽度,A= l ×w。

(其中l,w为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6. 周长公式周长公式是一个计算封闭图形边缘总长度的规则。

各种形状的周长公式不同。

例如,矩形的周长是所有边长的总和:P=2(l+w)。

(其中l,w为矩形的长度和宽度)7. 体积公式体积公式是用于计算立体物体的空间量的规则。

各种形状的体积公式不同。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度、宽度和高度的乘积:V= l ×w ×h。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及日积月累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及日积月累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及日
积月累
一、必背公式
1. 两个数相加的和
两个数相加的和可以通过将两个数相加得到。

2. 两个数相减的差
两个数相减的差可以通过将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得到。

3. 两个数相乘的积
两个数相乘的积可以通过将两个数相乘得到。

4. 两个数相除的商
两个数相除的商可以通过将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得到。

二、日积月累
数学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的学科,以下是一些日积月累的策略,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研究数学:
1. 确定研究目标:每天设定一个小目标,逐步增加难度,有计
划地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2. 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将研究时间安排在高效集中
的时段,坚持每天研究一段时间。

3. 多做练:通过反复练巩固已学知识,并挑战更难的题目,提
高解题能力。

4. 理解原理: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解题方法,更要理解其背后
的原理和逻辑,培养数学思维。

5. 注重思考:遇到难题时不急于放弃,多思考多尝试,寻找解
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6. 寻求帮助:遇到困难时不要孤立地去解决,可以向老师、同
学或家长请教,相互交流研究经验。

7. 关注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数学
的应用能力,提高研究的兴趣。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及日积月累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⑵、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平均除法的意义)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包含除法的意义)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数除法的意义)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 × 4 = 12乘数乘号乘数积12 ÷ 4 = 3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读作:3乘4等于12。

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

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概念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式概念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

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

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17、在解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类算式时,可根据乘法口诀求解,找出与比较数最相近的那句口诀,且口诀的得数要小于比较数。

1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乘或除的,再算第一级加或减的。

20、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21、在解决问题时,看到两个数不能盲目地加或减,要看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如果要求的是两个数的和,则用加法;如果求两个数产差,则用减法;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则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则用除法。

22、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如果还有剩余,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2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5、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试商时,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积要最接近被除数,而且要小于被除数,这样就可以求出商,再算出余数。

26、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
二乘,除数和商相乘,把结果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三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积;、
四比,比较一下除数和余数的大小。

27、笔算除法的方法与步骤:
(1)先写一个“÷”表示除号,在除号里写被除数,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2)把商写在被除数上面,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把差写在横线下面。

比较数的大小法则儿歌
首先看,看数位,数位多的它就大;
数位同,看高位,高位大的它就大;
高位同,下一位,下位大的它就大;
按规律,往下推,比较大小无所谓。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1千米=1000米1km=1000m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厘米=10毫米1cm=10mm
1米=1000毫米1m=1000mm
加减法验算方法
(一般加法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除法用乘法验算)1.加法: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乘法:
乘数×乘数=积
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4.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时间单位换算
1小时=60分1分=60秒
1小时=60分=3600秒
图形有关知识
2.锐角<直角<钝角
3.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邻边不相等,较长的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宽”,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5.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有四个角,对角相等,有一组钝角,一组锐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