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王恺
《信息处理技术》课程复习大纲与练习题.doc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复习大纲与练习题注: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一章计算机组成概述第一部分各章知识点提示1.处理器组成。
了解处理器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高速缓存和总线构成;2.处理器运行状态。
分别了解特权状态和一般状态的意义:•特权级别的处理器状态,运行特权指令•一般级别的处理器状态,运行大部分指令3.MMU的作用。
它是处理器中的存储管理单元,包含地址变换电路,大部分的动态地址重定位机制是建立在MMU中的。
4.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存储器结构。
了解系统构建存储结构主要原则和特征:•通常采用金子塔配置结构,逐级向下价格便宜、访问速度变慢•理解具有高速缓存的主存储器访问机制,要求看懂P23图1.16 (P21图1-16)5.时钟在计算机系统屮所起的作用。
例如:•CPU保护:防止进程得到CPU后不放弃控制权•资源定时分配:分配给每个进程一段时间(时间片),吋间片到,发时钟屮断,资源控制权交还给操作系统6.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分类。
可分为:固化软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要求了解不同软件的不同应用领域。
7.计算机的指令执行周期。
了解一般指令执行周期和带有中断查询的指令执行周期中所包含的主要步骤。
&中断机制。
了解在系统中设立中断机制的作用;理解中断源、中断字、中断优先级的含义。
9.理解处理器屮常用寄存器的名称和作用,包括PC、IR、PSW等。
二章操作系统引论1.操作系统的功能及作用。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操作系统是什么:从用户角度看是虚拟机;从资源管理角度看是资源管理器;从进程角度看操作系统是由一些可同时独立运行的进程和一个对这些进程进行协调的核心组成的整体。
2.操作系统分类。
主要可分为批处理、分时、实时系统;请分别了解这些系统的特性和所适应的领域。
3.操作系统研究中主要包含了:并行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I/O管理、调度算法、系统安全等技术。
4.操作系统的设计结构分类。
包括单体结构、层次结构、虚拟机结构、微内核结构。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信息安全”《信息处理技术》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信息安全”《信息处理技术》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实用新型专利受法律保护的期限是自专利申请日起()。
A.10年B.25年C.50年D.不确定2.在Access中,不能通过查询操作删除数据表中的记录。
()A.正确B.错误3.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包括()。
A.真实性B.公开性C.不可抵赖性D.随机性4.Word的文本框中只可以添加文字但不可以插入图片。
()A.正确B.错误5.Word中查找的快捷键是()A.Ctrl+HB.Ctrl+FC.Ctrl+GD.Ctrl+A6.在Excel中,数据透视表的数据区域默认的字段汇总方式是()A.平均值C.求和D.最大值7.在Word中,要找到已设置的书签,应在“查找”对话框中选择:()A.“查找”选项B.“替换”选项C.“定位”选项D.“索引”选项8.使用浏览器上网时,()不可能影响系统和个人信息安全。
A.浏览包含有病毒的网站B.改变浏览器显示网页文字的字体大小C.在网站上输入银行账号、口令等敏感信息D.下载和安装互联网上的软件或者程序9.在Access中,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对“备注”字段进行排序。
()A.正确B.错误10.在Access中,只有表中可以存储实际数据。
()A.错误B.正确11.在Excel单元格中将数字做为文本输入,可以先输入单引号,再输入数字。
()A.错误B.正确12.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程序和数据。
()A.错误B.正确13.在Word中,若希望光标在英文文档中逐词移动,应按:()。
A.Tab键B.Ctrl+HomeC.Ctrl+左右箭头D.Ctrl+Shift+左右箭头14.下面的各种设备中,()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
A.扫描仪B.打印机C.键盘D.U盘15.在Word中,为了迅速了解文档的结构和内容梗概,可使用页面视图。
()A.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在Word中,要想将文本复制到另一个位置,可以使用()组合键。
南开大学22春“信息安全”《信息处理技术》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南开大学22春“信息安全”《信息处理技术》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在Excel中,数据透视表的数据区域默认的字段汇总方式是()A.平均值B.乘积C.求和D.最大值参考答案:C2.Word中,在文档某字符上连续三次按鼠标左键,会选中哪片文本:()A.字符所在的单词B.字符所在的句子C.字符所在的段落D.整篇文档参考答案:C3.在Access中,只有表中可以存储实际数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在Excel中数据排序对话框中可设置的项包括()。
A.区分大小写B.排序方向C.排序方法D.排序次序参考答案:ABCD5.下列关于随机读/写存储器(RAM)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存储器读取数据后,原有的数据就清零了B.RAM可以作为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长期存储区C.RAM中的信息不会随计算机的断电而消失D.只有向存储器写入新数据时,存储器中的内容才会被更新参考答案:D6.在Word中,样式规定了文档中的()。
A.文字格式B.段落格式C.页面设置D.打印设置参考答案:AB7.以下不属于Excel中的算术运算符的是()A./B.%C.^D.参考答案:D8.Word文档文件的扩展名是txt。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在Word中,可以为段落或文字添加边框和底纹。
()参考答案:B10.在Word中,选定了整个表格之后,若要删除整个表格中的内容,以下哪个操作正确()A.单击“表格”菜单中的“删除表格”命令B.按Delete键C.按Space键D.按Esc键参考答案:B11.在Word中,下列关于页眉和页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页眉和页脚分别位于每页的顶部或底部B.文档自始至终必须使用同样的页眉和页脚设置C.文档奇数页和偶数页可以设置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D.文档中任意两页都可以设置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参考答案:ACD12.使用Alt+Tab组合键可以进行当前活动窗口切换。
[南开大学]《信息处理技术》20春期末考试-参考资料附答案
南开大学《信息处理技术》20春期末考试注:请认真核对以下题目,确定是您需要的科目在下载!!!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在Excel中,工作簿一般是由下列哪一项组成:()[A]--单元格[B]--文字[C]--工作表[D]--单元格区域【解析】完成课件上的复习,作答上述题目参考的答案是:C2.文件的类型可以根据()来识别。
[A]--文件的大小[B]--文件的用途[C]--文件的扩展名[D]--文件的存放位置【解析】完成课件上的复习,作答上述题目参考的答案是:C3.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
[A]--自然人终身[B]--50年[C]--死亡后50年[D]--自然人终身及其死亡后50年【解析】完成课件上的复习,作答上述题目参考的答案是:D4.在Excel中,下面关于分类汇总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类汇总前必须按关键字段排序[B]--进行一次分类汇总时的关键字段只能针对一个字段[C]--分类汇总可以删除,但删除汇总后排序操作不能撤消[D]--汇总方式只能是求和【解析】完成课件上的复习,作答上述题目参考的答案是:D5.假设网络用户能进行QQ聊天,但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www.ceiae[C]--org却不能正常访问该网页,此时应检查()。
[A]--网络物理连接是否正常[B]--DNS服务器是否正常工作[C]--默认网关设置是否正确[D]--IP地址设置是否正确【解析】完成课件上的复习,作答上述题目参考的答案是:B6.Internet上的每一台计算机是通过()来区分的。
[A]--登录名[B]--域名[C]--用户名[D]--IP地址【解析】完成课件上的复习,作答上述题目参考的答案是:D7.Word中,在文档某个字符上双击鼠标左键,会选中哪些文本:()[A]--字符所在的字、词[B]--字符所在的句子[C]--字符所在的段落[D]--整篇文档【解析】完成课件上的复习,作答上述题目参考的答案是:A8.()无助于加强计算机的安全。
南开大学22春“信息安全”《信息处理技术》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南开大学22春“信息安全”《信息处理技术》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
A.自然人终身B.50年C.死亡后50年D.自然人终身及其死亡后50年参考答案:D2.在Word中可以自动创建目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在Excel中,一个工作簿中可以包含多个工作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在Word中,使用替换功能只能进行文本内容的替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B.英文字符A~ZC.空格D.星号*参考答案:D6.使用Alt+Tab组合键可以进行当前活动窗口切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在Word中,使用Ctrl+c复制选中文字后,可以使用Ctrl+v将复制文字粘贴到多个地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在Access中创建选择查询时,通过查询设计器窗口可以设置()A.查询中用到哪些字段B.查询条件C.查询结果中显示哪些字段D.查询结果输出到哪个文件参考答案:ABC9.在Word中,样式规定了文档中的()A.文字格式B.段落格式C.页面设置D.打印设置参考答案:AB10.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无助于加强计算机的安全。
A.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B.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包C.把操作系统管理员帐号的口令设置为空D.安装使用防火墙参考答案:C12.在Windows文件系统中,()是一个合法的文件名。
A.dyx03 ent.dllB.Explorer*.arjC.HewlettPackard.rarD.Print|Magic.exe参考答案:A13.在Word中,要想将文本复制到另一个位置,可以使用()组合键。
A.Ctrl+C和Ctrl+VB.Ctrl+X和Ctrl+VC.Ctrl+Z和Ctrl+YD.Ctrl+T和Ctrl+P参考答案:A14.在Access中,只要父表中的每一条记录只与子表中的一条记录相关联,则父表和子表之间的关系就B.错误参考答案:A15.“项目符号和编号”位于()选项卡下。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
《信息处理技术》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信息处理技术》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第1章信息处理技术基础1.1 信息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1.2 初等数学基础1.3 信息处理与信息处理实务1.4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1.5 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第2章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2.2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2.3 多媒体基础知识第3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3.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3.2 因特网基本概念及其应用3.3 常用网络通信设备的类别和特征3.4 常用的上网连接方法3.5 电子邮件的收发和管理3.6 网上信息的浏览、搜索和下载方法第4章文字处理基础知识4.1 文字处理基本概念4.2 文档排版4.3 对象插入及图文混排4.4 表格设计与应用4.5 文字处理应用第5章电子表格基础知识5.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5.2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5.3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运算5.4 数据管理和统计5.5 图表制作5.6 电子表格应用技术第6章演示文稿基础知识6.1 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6.2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6.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6.4 演示文稿应用技术第7章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7.1 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概念7.2 Access数据库基础7.3 Access 2007数据库的使用方法7.4 数据库应用技术★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计算机中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数字、文本、声音、图像。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1)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与社会生产和活动有关的各种文字、数字、音像、图表、语言等一切信息的总称(2)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3)其开发利用可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是反应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知识,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有用的数据。
信息处理技术员复习笔记
信息系处理技术员考试复习笔记第一章数据、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1.1数据、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根本概念。
1-数据是指记录下来的事实,是客观实体属性的值。
同时信息是对各种事物的特征、事物运动变化的反映,又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示。
2,信源:信息的发生者;信宿:信息的承受者;载体:传播信息的媒介;通道:信源与信宿之间信息交换的途径与设备。
3・信息的特征:1.信息必需依附于某种载体进展传输;.识别性;2,可处理性;.能以不同形式进展传送,复原再线;5共享性;.时效性和时滞性;6.屡次利用性;•存储性;1.转换性;.价值性;〔信息是一种资源)2.信息的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3.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数据只有经过处理和解释后并赐予确定的意义才能成为信息,数据能够表示信息,但并不是任何数据都能够表示信息。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数据| 一次信息|数据处理2 |二次信息面I|处理1 |二次数据倬播|数据|数据存储存储.信息处理:采集、存储、加工、传输。
采藁音弓为一17f百而山耳匚荡而定痴后信息;2.依据目标的不同需求,才用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进展信息的采集;3.信息的表达,承受文字或符号、数字或编码和声像三种信息表达形式对采集到的信息进展表达。
1.信息技术含义:1 ,是能扩大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2,是能完成信息的猎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3,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4,是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把握等技术的整体。
施用技术猎取技术I5,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6.专业信息技术分类:按专业信息工作:信息猎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 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加工技术、信息标准化技术;按信息器官:感觉器官、 神经器官、思维器官;按功能:信息输入输出技术、信息描述技术、信息存储检 索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
1.2 信息系统L 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治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 统。
信息技术数据处理复习题
信息技术数据处理复习题第一题:请问什么是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指的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存储的过程。
通过数据处理,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用于决策、预测和问题解决。
第二题:请列举数据处理的方法。
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数据收集:通过观测、测量、调查等方式收集原始数据,可以借助传感器、调查问卷等工具进行数据收集。
2. 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去除重复、错误或不一致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和处理的格式,例如将数据转换为表格、图表、图像等形式,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4. 数据分析: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模型建立等操作,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5.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可以选择使用数据库、云存储等方式,以便后续的访问和使用。
第三题:请问什么是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通过图表、图像、地图等可视化手段展示出来的过程。
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据,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和关联性,帮助决策和沟通。
第四题:请列举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以下几种:1. Microsoft Excel:提供了丰富的图表功能,可以用于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和分析。
2. Tableau:一个专业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提供了多种图表和仪表盘的设计和创建功能,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可视化。
3. Power BI:微软推出的一款业务智能工具,可以将数据转换为交互式的仪表盘和报表,便于数据分析和决策。
4. Python的Matplotlib和Seaborn库:适用于数据科学和分析的编程语言Python提供了多个数据可视化库,用于创建各种类型的图表和图像。
第五题:请解释什么是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中发现隐藏的数据模式、关联性和趋势的过程。
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考试复习重点
人工智能有能力做三件事:知识存储 解决问题 获取新知识人工智能的三个关键部分:表示 学习 推理神经网络至今经历了兴起、萧条和兴盛三个时期。
神经网络动力学过程有 过程--计算过程 和 过程--学习过程前馈神经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兴起 萧条 和 兴盛 三个时期前馈神经网络模型有:感知器、BP网络、RBF网络遗传算法的三个算子: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变异算子遗传算法主要由三种运算组成:选择运算 交叉变异 变异运算编码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二进制编码方法、浮点数编码方法、符号编码方法。
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一般由单层全互连的神经元u i(i=1,…,n)组成。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模型SOM)它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神经网络计算智能包括神经网络、模糊信息处理 和 遗传算法 。
计算智能核心内容:神经网络、进化计算和模糊系统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方法. 经典数学是以精确性为特征的.关系的特性: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典型的学习规则:hebbian学习规则和Delta学习规则遗传算法 主要用于函数最优化计算,它是模拟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遗传和进化过程的一种自适应全局寻优的随机搜索算法。
遗传编码: 把问题的可行解从其物理解空间转换到遗传算法所能处理的搜索空间(编码空间)的转换方法称为编码描述神经网络模型的六个要素:传播规则 活跃规则 输出规则 互连模式 学习规则 环境神经网络 :是由大量的、同时也是很简单的处理单元(神经元)广泛地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
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许多特性,是对人脑功能进行某种简化、抽象和模拟。
BP反向传输算法的基本过程:初始化阶段前馈阶段 权值调整阶段 学习精度计算 学习结束判断智能:智慧和能力。
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合理的思维以及有效适应环境的能力。
神经计算的特点大规模并行性、集团运算和容错能力。
信息的分布式表示。
学习和自组织能力。
多层神经网络系统具有强大的解算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信息处理复习提纲
初一年级信息处理复习提纲1、信息处理步骤主要包括原始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
[识记][******]2、计算机的外观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3、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只有硬件没有软件或只有软件没有硬件计算机均是不能运行。
4、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5、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其主要功能:一是管理和控制硬件与软件资源,二是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一个方便易用的环境。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 linux等。
编程软件也是系统软件,如VB。
6、应用软件是指为解决特定的问题而设计的各种程序及有关文档资料。
例如:文字处理软件,wps, 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游戏等。
7、计算机硬件由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其中:(1)运算器是在计算机中执行运算的部件;[识记](2)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是负责指挥、控制计算机工作的部件。
[掌握](3)CPU(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一台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CPU的性能。
(4)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5)主存储器特点:存取速度快。
分为两部分:[******]A、只读存储器(ROM)[此存储器只能从中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
也就是说信息是固定不变的,停电后也不会丢失。
]B、随机存储器(RAM)[此存储器即可以读也可以写入信息;停电后其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6)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数码相机、触摸屏、扫描仪、麦克风。
[掌握][输入设备定义:将外部信息传递入计算机的设备](7)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触摸屏、音箱。
[掌握][与上定义相反]8、1KB(千字节)=1024B(字节);1MB(兆字节)=1024KB;[掌握]1GB(千兆字节)=1024MB;1TB(吉兆字节)=1024GB;1B可以存放一个英文字母;两个字节(2B)可存放一个汉字。
软件水平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复习知识点汇总
软件水平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复习知识点汇总2019软件水平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复习知识点(1)信息处理基础知识信息的概念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
信息处理及其全过程信息处理是人们对已有信息进行分类、加工、提取、分析、思考。
1. 信息收集: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为保证信息收集的质量,应坚持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
信息收集的方法:社会调查;建立情报网;战略性情报的开发;从文献中获取信息。
2. 信息分类:(1)按其重要性分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2)按照加工顺序分类: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3)按照反映形式分类: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
(4)按其用途分类:决策信息、预测信息、统计信息、行政信息、控制信息、反馈信息、销售信息、市场信息、商品信息、计划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军事信息等。
3. 信息加工:指将收集到的信息(称为原始信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整理、编制等,使其具有可用性。
4.信息传递:分类:(1)按流向的不同分类:单向传递、反馈传递和双向传递。
(2)按信息传递时信息量的集中程序不同分类:集中和连续两种方式。
(3)按信息传递范围或与环境关系的不同分类:内部传递和外部传递。
5. 信息存储:信息存储要注意的问题:存储的资料要安全可靠;对于大量资料的存储要节约空间;信息存储必须满足存取方便、迅速的需要。
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了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必要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10.1.4 信息系统的发展1. 电子数据处理(1953-1960年)2. 信息报告系统(1961-1970年)3.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1971-1980年)4. 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1980年-至今)执行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EIS);战略信息系统(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 SI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专家系统。
奥鹏南开大学网考(无答案版)《信息处理技术》202103考试卷-00002.doc
《信息处理技术》202103考试卷-00002 (题目数量:39 总分:100.0)1.单选题 (题目数量:10 总分:20.0)1. 在Excel2003中输入公式时,必须以()开头。
A.等号B.运算数C.括号D.以上3种都可以【参考答案】:2. 在Word2003中,要找到已设置的书签,应在“查找”对话框中选择:()A.“查找”选项B.“替换”选项C.“定位”选项D.“索引”选项【参考答案】:3. 在Access2003中,二维表中每一行称为一个()。
A.关系B.记录C.字段D.主键【参考答案】:4. 题目Word2003中,“样式”按钮在哪个工具栏上()A.窗体B.常用C.格式D.图表【参考答案】:5. ()是信息化办公的物质基础。
A.软件平台B.硬件平台C.主机D.操作系统【参考答案】:6. 在Word2003中,字号中阿拉伯字号越大,表示字符越____;中文字号越小,表示字符越____。
()A.大、小B.小、大C.不变D.大、大【参考答案】:7. 如果Excel某单元格显示为#DIV/0,这表示()A.除数为零B.格式错误C.行高不够D.列宽不够【参考答案】:8. 在Word2003中,设置标题与正文之间距离的正规方法为:()A.在标题与正文之间插入换行符B.设置段间距C.设置行距D.设置字符间距【参考答案】:9. ()用于存放用户暂时不用的、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A.垃圾桶B.删除缓冲区C.回收站D.删除文件夹【参考答案】:10. 使用()键,可以将光标快速移至文档尾部A.Ctrl+Shift+aB.Shift+HomeC.Ctrl+aD.Ctrl+End【参考答案】: Ctrl End2.多选题 (题目数量:10 总分:20.0)1. 在Word2003中,当用鼠标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印"按钮时,不能完成的功能是()。
A.打印当前页B.打印当前页及其以后各页C.打印文档全部D.打印指定的页码【参考答案】:2. 在Word2003中,下列关于目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目录可以手动创建,也可以自动创建B.章节标题只要具有同样的格式,就可以自动创建目录C.章节标题只要具有同样的样式,就可以自动创建目录D.自动创建的目录中必须显示页码【参考答案】:3. Excel2003窗口的编辑栏中的名称框,可显示()。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复习资料-王恺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中,数据冗余度最小、数据共享度最高的是(B)阶段。
A、文件系统B、数据库C、人工管理D、数据库管理系统2、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是(A)。
A、数据的结构化B、提高了系统效率C、降低了数据冗余D、提高了数据共享度3、通过( B )映象,使得关系数据库具有高度逻辑独立性。
A、模式/内模式B、外模式/模式C、外模式/内模式D、以上都不对4、通过(B )映象,使得关系数据库具有高度物理独立性。
A、模式/内模式B、外模式/模式C、外模式/内模式D、以上都不对5、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通过(A )语言向数据库中插入新的数据。
A、数据定义B、数据操纵C、数据控制D、数据管理6、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关系相当于(B )。
A、一个数据库文件B、一张二维表C、一条记录D、一个指针7、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A )。
A、元组B、属性C、主键D、数据类型8、对于一个学生表,如果想限制学生入学成绩只能在0~750之间,则应使用(B )完整性。
A、实体完整性B、用户自定义完整性C、参照完整性D、记录完整性9、一个关系中主键的作用是(A )。
A、用来唯一标识关系中的行B、用来验证数据库的密码C、可有可无的一个属性D、设定表中某列的默认值10、对于已经创建好的学生信息表,可以使用SQL语句“ALTER TABLE 学生信息(d)年龄”删除年龄列。
A、ALTER COLUMNB、DELETEC、DROPD、DROP COLUMN11、使用SQL进行数据查询时,如果查询结果中包含了许多重复的行,可以使用(a)去掉结果中的重复行。
A、DISTINTB、DISTINTROWC、DIFFERENTD、DIFFERENTROW12、GRANT语句的功能是(B )A、把授予用户的权限收回来B、把对指定操作对象的指定操作权限授予指定的用户C、把被破坏的数据库进行修复D、对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操作进行并发控制13、关系模式规范化中的插入异常是指(c )A、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B、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C、要插入的数据无法插入D、要删除的数据无法删除14、在数据库转储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修改活动,则该转储类型为(b )。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1、( B )是信息化办公的物质基础。
A、软件平台B、硬件平台C、主机D、操作系统★考核知识点: 信息化办公硬件与软件平台,参见(讲稿第1讲)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 B )组成的。
A、主机、键盘、显示器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C、主机和外设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考核知识点: 电脑的组成,参见(讲稿第1讲)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C )。
A、程序和数据B、程序、数据和文档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考核知识点: 软件系统,参见(讲稿第1讲)4、(C)用于存放用户暂时不用的、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A、垃圾桶B、删除缓冲区C、回收站D、删除文件夹★考核知识点:桌面图标,参见(讲稿第1讲)5、Windows XP的【任务按钮栏】中显示的是( C )。
A 、当前正在操作的应用程序B、除当前正在操作的应用程序外的其他已打开的应用程序或文件夹列表C、所有已打开的应用程序或文件夹列表D、除窗口最小化的应用程序外的其他已打开的应用程序或文件夹列表★考核知识点:任务栏,参见(讲稿第1讲)6、在Windows XP中,为了弹出【显示属性】对话框以便进行Windows XP外观的设置,应当执行的正确操作是(A)。
A、在桌面上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项B、在【任务栏】上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项C、在【我的电脑】窗口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项D、在【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项★考核知识点:个性化Windows XP外观,参见(讲稿第1讲)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显示属性】对话框的打开方法有两种:(1)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在打开的【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显示】图标(2)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处理技术》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信息处理技术》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第1章信息处理技术基础1.1 信息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1.2 初等数学基础1.3 信息处理与信息处理实务1.4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1.5 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第2章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2.2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2.3 多媒体基础知识第3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3.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3.2 因特网基本概念及其应用3.3 常用网络通信设备的类别和特征3.4 常用的上网连接方法3.5 电子邮件的收发和管理3.6 网上信息的浏览、搜索和下载方法第4章文字处理基础知识4.1 文字处理基本概念4.2 文档排版4.3 对象插入及图文混排4.4 表格设计与应用4.5 文字处理应用第5章电子表格基础知识5.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5.2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5.3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运算5.4 数据管理和统计5.5 图表制作5.6 电子表格应用技术第6章演示文稿基础知识6.1 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6.2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6.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6.4 演示文稿应用技术第7章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7.1 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概念7.2 Access数据库基础7.3 Access 2007数据库的使用方法7.4 数据库应用技术★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计算机中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数字、文本、声音、图像。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1)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与社会生产和活动有关的各种文字、数字、音像、图表、语言等一切信息的总称(2)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3)其开发利用可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是反应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知识,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有用的数据。
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1)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2)信息是数据的本质含义。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处理:(1)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输等环节;(2)通常也称为数据处理。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运动:(1)三个要素:信源、信宿与载体;(2)信源是信息的发生者(客体);(3)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主体);(4)载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考核知识点: 信息特征及分类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特征: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度量性、可共享性、可压缩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时效性、可扩充性★考核知识点: 信息特征及分类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分类:(1)按产生信息的客体性质:自然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2)按信息所依附的载体特征:文献信息、声音信息、电子信息等。
★考核知识点: 信息化与信息产业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工业、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开发业:(1)信息工业主要指计算机设备制造业等;(2)信息服务业主要指系统集成等;(3)信息开发产业主要指软件产业等。
★考核知识点: 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信息起主导作用的社会。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1)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学科;(2)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及传感技术结合而成。
★考核知识点: 信息处理及其过程附1.1.10(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处理系统(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1)又常称为数据处理系统;(2)是进行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传输的系统(3)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处理系统,由输入、输出和处理三部分组成;(4)或者说是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组成。
★考核知识点: 信息处理及其过程附1.1.11(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处理系统分类:(1)按应用领域:机票预订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2)按处理方式:批处理系统、实时处理系统等;(3)按功能:计算服务系统、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监督控制信息系统、业务信息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信息传输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等。
★考核知识点: 数据收集与分类附1.1.12(考核知识点解释)数据收集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抽样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考核知识点: 数据编码及数据校验附1.1.13(考核知识点解释)西文信息编码:(1)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2)EBCDIC码、BCD码。
★考核知识点: 数据编码及数据校验附1.1.14(考核知识点解释)汉字的输入:(1)数字编码:每一个汉字对应一个唯一的数字代码串。
优点:没有重码;缺点:不易记忆。
(2)拼音码:用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符号作为一个汉字的输入编码。
优点:易学易记;缺点:重码率高。
(3)字形码:用每个汉字的形状来进行编码,将汉字的笔划部首进行分解,用相应的字母来代替,并按笔划顺序依次输入。
优点:输入速度快;缺点: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
(4)混合码。
★考核知识点: 文件的基础知识附1.1.15(考核知识点解释)文件的结构:是指文件的组织形式,分为逻辑组织结构和物理组织结构,简称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考核知识点: 文件的基础知识附1.1.16(考核知识点解释)文件的逻辑结构:站在用户角度所看到的文件的结构,分为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和无结构的流式文件两种。
★考核知识点: 文件的基础知识附1.1.17(考核知识点解释)文件的物理结构:站在系统实现的角度所看到的文件的结构,是文件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存放方式,是数据的物理表示和组织形式。
(1)顺序结构: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依次连续存放在连续编号的物理块上;(2)链接结构:也称串联结构,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存放在不连续的物理块上,每个物理块设有一个指针指向下一个物理块;(3)索引结构: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存放在不连续的物理块中,系统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
★考核知识点: 文件的基础知识附1.1.18(考核知识点解释)常用矢量图形文件格式:AutoCAD的*.dwg和*.dxf,Windows标准图元文件*.wmf和增强型图元文件*.emf等。
常用图像文件格式:.BMP,.JPG,.JPEG,.GIF和.PNG等。
文本类的文件格式:text文件、HTML文件、PDF文件等。
★考核知识点: 文件的基础知识附1.1.19(考核知识点解释)常用的文件压缩工具软件:WinRAR、7-Zip、QuickZip等。
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1)无损压缩:也称为冗余压缩,用于要求重构的信号与原始信号完全相同的场合。
冗余压缩式可逆的过程(2)有损压缩:用于重构信号不一定非要与原始信号完全相同的场合。
这种压缩是不可逆的。
★考核知识点: 信息安全基础附1.1.20(考核知识点解释)信息安全的要素: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
★考核知识点: 知识产权附1.1.21(考核知识点解释)知识产权的特点:(1)无形性:是一种无形财产权;(2)双重性:有些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性;(3)确认性:指无形的智力创作性成果不像有形财产那样直观课件,因此,确认智力创作性成果的财产权需要依法审查确认得到法律保护;(4)独占性:指权利人可以更好地控制、利用其知识产权,激励人们从事创造性智力活动;(5)地域性:指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所确认的知识产权只在本国或本地区有效;(6)时间性:指超出保护期,权利人即丧失了对该智力成果的独占性权利。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硬件功能结构附1.1.22(考核知识点解释)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系统两大部分。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硬件功能结构附1.1.23(考核知识点解释)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工作的物质基础。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硬件功能结构附1.1.24(考核知识点解释)软件是指为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的总称,是计算机工作的灵魂。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硬件功能结构附1.1.25(考核知识点解释)输入设备:主要功能是接收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形式并存到内存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麦克风等。
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是把计算机处理后存放在内存中的运算结果或工作过程进行转变,然后以人们能够接受的信息形式表现出来,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附1.1.26(考核知识点解释)计算机系统的效率是指为完成其各项功能所需要的计算资源,常用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周转时间。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附1.1.27(考核知识点解释)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某一使用状态下,在用户所希望的时间里满意地完成了它的性能,指标:平均无故障时间、故障率。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附1.1.28(考核知识点解释)计算机系统的可维护性是指该系统失效后在规定时间内可修复到规定功能的能力,指标:平均修复故障时间。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存储系统附1.1.29(考核知识点解释)磁盘存储器,简称硬盘(Hard Disk),是内存的后备存储器。
多数硬盘有多个盘片,将盘片划成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将一个磁道沿圆周等分为若干段,每段称为一个扇段或扇区。
每个扇区内可存放一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块。
主要指标:接口、容量、转速、缓存。
★考核知识点: 软件开发的基本常识附1.1.30(考核知识点解释)程序设计语言包含三个方面,即语法、语义和语用。
(1)语法:表示程序的结构或形式;(2)语义:表示程序的含义;(3)语用:表示程序与使用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 软件开发的基本常识附1.1.31(考核知识点解释)按语言级别分类:(1)低级语言:有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与特定的机器有关;(2)高级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与具体机器无关,如Java、C、C++、PHP、Python和Delphi等。
★考核知识点: 软件开发的基本常识附1.1.32(考核知识点解释)按语言级别分类:(1)低级语言:有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与特定的机器有关;(2)高级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与具体机器无关,如Java、C、C++、PHP、Python和Delph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