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高三语文二模作文立意解析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详解)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阅读80分1.(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什么是文化史》一书中说,西方近代的阅读方式可能有三个转变,其过程极其缓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西欧社会开始从口述社会向读写社会转变。
②这一转变从中世纪开始,首先出现在社会上层的贵族和神职人员;9世纪时,开始有了对在修道院缮写房工作的抄写员要默读的规定。
在这之前,他们在抄写文本时,【甲】是以口述或是朗读的方式来进行。
15世纪,随着古登堡印刷术的推广,口述传统凋零,不过音读没有消失,【乙】再也不是主流而已。
③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400年后,1450年左右,德国工匠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在美因茨问世,羊皮纸时代宣告结束,纸张时代从此来临。
自此书籍的材质、内容、语言以及阅读的方式都开始悄然变化。
伴随印刷文化,眼睛加快了速度,声音被迫沉默。
美国有学者认为印刷厂成为将西方引入现代的关键角色之一,这场印刷革命把西欧社会从口述社会带进了书面社会,人们开始更加习惯默读。
④古登堡印刷术问世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书籍增多,1450年到1500年间,大约有2.7万余部作品印刷刊行。
到1500年,欧洲已经有250多个印刷中心。
威尼斯的阿杜斯公司开创了口袋书的先河,让书籍的价格降低,现代书籍就是直接由其演化而来。
普通读者能够接触到的书籍越来越多。
15世纪末,书面文字以近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方式丰富充实了欧洲社会。
⑤伴随着书籍的极大丰富,识字率也在上升,从16世纪起,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积累的财富日益增多,越来越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
英国在亨利八世到查理一世时期前所未有地富强,各种学校纷纷涌现,文化得到普及。
1642年,英国城镇约有60%的人会写自己的名字(乡村只有38%).据估计,有的牧羊人、渔民、建筑工人、小农,的乡村店主和手工业者,以及一半纺织服装贸易商都可以进行少量阅读,但不会写字。
⑥地方印刷商为赢得更多读者,不断出版廉价的盗版书籍。
上海市闸北区2013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闸北区2013年第二学期模拟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5分)人生逆境罗兰①每个人都可能有环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时候。
说得严重一点,几乎可以说,在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负起经历各种困难折磨的命运。
②但这并不是说,因此就该认定人间没有乐趣,或生命没有价值。
我们( )被注定了要靠劳力、靠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被注定了有七情六欲来品尝人间各种各样的离合悲欢;( )在另一方面,我们却有机会欣赏这鸟语花香的世界,我们还有智慧可以体味人间苦乐的真谛,我们也还有心情来领略人间的爱心、善良和同情是何等的珍贵。
总而言之,和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比起来,我们的收获是值得的。
③我常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劳和苦难算做是我们所不能不花的旅费。
而在这一趟旅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五色缤纷的经验。
当我们痛苦的时候,可以当做那是我们在旅途中的涉水跋山、走狭路、过险桥。
而当我们快乐的时候,那是我们到达了风光明媚的处所,卸下了行装,洗去了风尘,在欣赏留连。
也正如旅行一样,不在某一处风景区永远停留,而只能在驻足一阵之后,就又该背起行囊去寻觅另一处佳境。
④因此,人间的苦苦乐乐,我们都该把它看做理所当然。
做生意顺利的时候,财源滚滚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是顺境。
一旦遇上风险,逆境来临,就又要过一过节衣缩食的苦日子,不够坚强的人当逆境来临时,就难免会匆匆结束这次旅行,到那渺茫不可知的地方去;而假如我们够坚强,就该明白,我们就是为经历这些风险而来。
⑤作为一个像样的旅行家需要勇气,也唯有有勇气承担旅途风险的人才可以到达人生的胜境,才可以领略到一般人所领略不到的“化险为夷”,“夜尽天明”,“腊尽春回”等等的乐趣。
因此,逢到逆境时,我们要忍一忍、熬一熬、再多拿出一份勇气和信心;不要只看旅途的艰苦,而要把希望的灯光点亮,去照见那你所想要去的地方。
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受到环境压力的时候;但在这时候,你与其悲伤流泪,就不如将自己既有的条件去慢慢耕耘,等一旦机会来临,自己也有了足够的条件去应付了,境遇就好转了。
上海模考题真题-2013年二模卷分析金山中心
2013年徐汇、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卷试卷分析2013.4.(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流派不是独木桥刘连群(1)流派的学习和继承,一直是京剧界深为关注的话题。
在好长一段时期里,呼唤创造新流派的声音很强烈,不时见诸于报刊和有关的学术研讨,成为引导流派传承的"主旋律"。
然而近30年过去了,新的流派没有产生,反倒是现有流派的抢救、保护问题显得突出和紧迫起来。
在今年纪念张派艺术创始人张君秋先生诞辰90周年的活动期间,大家发表对于流派传承的看法,有的强调原原本本、原汁原味,也有张派传人表示学习多年,由于本身是女性,嗓音、气力总也赶不上老师,今后要汲取前人的艺术精华,尝试走自己的路,等等,只是没有人再提创造新的流派。
(2)这就颇值得思索。
表面看,对新流派的呼声转低,是基于新派的难产,久唤不至而不免无奈和失落,细究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对前一阶段思路的某种务实和纠偏。
呼唤新流派并没有错,进一步丰富京剧表演艺术的风格特色,是京剧界内外的共同愿望,问题在于新流派的形成和创立,离不开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凭借演员的艺术根基和努力,还受着剧种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生存环境的制约,因此不是单纯的提倡和引导所能奏效的。
这也是当前新流派难产的根本原因。
(3)同时,在对传统流派的传承导向中,单一地强调另创新派,以此作为衡量传承水平的唯一标准和终极目标,也有失片面。
比如,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学余派最好是杨宝森",依据自然是杨宝森先生在学习余派的基础上创出了杨派。
后者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艺术成就,杨派极大地丰富了京剧老生演唱艺术,其贡献和影响怎么称誉也不过分,但若就以此论定学余"最好",可以设想一下,余派传人都按此"最好"去下工夫,余派本身谁来传呢?还传得下来吗?依此逻辑推而广之,京剧多姿多彩的名家流派包括杨派、张派在内,岂不都将失传,从舞台上消失吗?这恐怕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2013年二模作文与立意
2013上海各区二模语文试卷作文题目(共11套题目,排名不分先后)命题形式数量具体区域材料作文7 黄浦、徐汇(含松江、金山)奉贤、杨浦(含静安、宝山、青浦)普陀、长宁(含嘉定)、崇明话题作文(带材料) 2 浦东、虹口(有材料)闵行(有材料)闸北(有材料)黄浦区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南京大学在校庆前夕将移植牛顿故乡林肯郡的苹果树枝。
校庆办说,届时,“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将有可能砸中南大学生”。
引进牛顿的苹果枝,并非该大学首创。
天津大学校长就曾剪下“牛顿苹果树”的枝条带回校园;李嘉诚转赠的“牛顿苹果树”枝条也已落户汕头大学。
【分析】这个材料很明显能够看出两个立意的角度。
当然,反面的立意比正面的立意更容易成文一些。
从正面来写,可以参考以下立意。
1、前人的经验不断激励着后人努力和进步。
但这种激励意义更多是存在于精神层面上。
2、引申开去,人生前进的旅途中,需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精神的信仰,用这种力量支撑着自己不断前行。
从反面来写,似乎可以说的话就多了一些。
1、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砸中牛顿的苹果也许只是运气使然,人要取得成就,更多的是要依靠自己的能力。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2、爱因斯坦说,天才在于99%的努力和1%的运气。
如果一味的等待运气的眷顾,而不用心用脑去思考,那么再多的苹果枝在你身边,也无济于事。
3、引申下去,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你的基础和对待事情的态度,才能决定你能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能不能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总体来说,乍一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无法下手,只要静下心来,花些时间仔细思考,就不难找到落笔点了。
中国大学移植牛顿家乡苹果树树枝——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将有可能砸中国大学生能够理解,也深深祝福美好的期盼,长久的愿望:中国需要创造性人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来引领中国未来的发展牛顿:探索、钻研、勤奋、专注、创造力、不懈、严谨……科学精神形式主义,务虚,急功近利,浮躁:科学精神不可能通过一棵苹果树培育出来如何做:高校:树立大学精神营造治学的氛围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学生:认真学习,认真做学问教育部门:修正人才培养机制(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内地科学家名录(共11人)华罗庚:1982年入选(已故) 夏鼐:1984年入选(已故) 谈家桢:1985年入选冯德培:1986年入选(已故) 周光召:1987年入选贾兰坡:1994年入选(已故)陈竺(现中科院副院长):2003年入选白春礼(现中科院常务副院长):2006年入选袁隆平:2006年入选张启发:2007年入选李爱珍:2007年入选施一公:2013年入选让苹果树真正生根发芽近年来,引进牛顿的苹果枝成了许多大学争着做的一件大事。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浦东新区2013年高考预测试卷高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题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从简朴到简约冯骥才①在北欧,尤其是奥斯陆的大街上,你会感到城市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整体性...。
它没有历史与现代的断裂与分离,而是和谐地浑然一体。
这不仅是建筑外部,连建筑内部乃至家具风格也是一样。
你在他们的博物馆里看到那种传统生活中纯朴的直线、那种很少人文雕琢的简洁、那种木头柔韧的材质与本色的生态美,也鲜明地在他们现代的生活中被使用着、表现着、享受着。
②今天的他们依旧喜欢用新鲜的原木把屋顶装饰得像昔时的农舍,喜欢木头立柱,喜欢没有花纹雕饰的桌椅,喜欢用光洁的木板组合起来的衣柜与书架;但这不是不动脑子地去模仿传统,而是加进去一种后工业时代崇尚的简约美与现代科技能力,包括精细的切割与抛光的技术,而使其成为现代审美中一种自己文化主体元素。
③它给我十分深刻的印象是,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自己即北欧传统审美的简朴转化为现代审美的简约。
审美是文化中深层的要素。
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现代文化。
④北欧人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转型,是有历史文化优势的。
首先它们的历史较为单纯,没有太多的文化的更迭;再有是地处偏远,距离几个重要的欧洲文化中心如佛罗伦萨、巴黎、法兰克福等都较远,源自这些中心的一些重大的文化思潮,如同发生地震的震中,到了北欧影响就大大减弱。
比如崛起于17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文化,那种跃动的曲线、华丽的图案以及流光溢彩,在巴黎和维也纳几乎沉迷了二百年,弥漫了整个朝野。
但对北欧的文化及其审美影响却甚微。
在北欧人的审美中几乎找不到巴洛克的文化成分。
没有过深过重的人文积淀,反而使北欧较轻松地找到自己在现代文明中的文化位置。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详解)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阅读(共6小题,满分80分)1.(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
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
”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
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
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2013上海高三二模作文分析
2013上海高考二模作文分析今年二模作文的类型皆为新材料作文。
1、从材料的内容来看,可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名言警句性材料普陀:我们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那么“己所欲”是否应该广施于人呢?请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u闵行: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远亲不如近邻”。
身处21世纪的你,对这句话会有怎样的体验和认识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叙述性材料虹口:中国人喜欢争先恐后,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支援灾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争抢献血;400米跑道上,运动员在为得到好名次拼命奔跑;斑马线前,行人都下意识地往前拥;绿就浸到了马路上……黄浦:南京大学在校庆前夕将移植牛顿故乡林肯郡的苹果树枝,校办说,届时,“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将有可能砸中南大学生。
”引进牛顿的苹果枝,并非该大学首创。
天津大学校长就曾剪下“牛顿苹果树”的枝条带回校园;李嘉诚转增的“牛顿苹果树”枝条也已落户汕头大学。
(3)观点看法型奉贤:在百度时代,什么样的学问似乎都变得不太重要了。
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嘛。
你在百度上搜一下关键词,一长串的东西全出来了——你记那么多干吗?崇明:所有伟大的事业,都不会只是马拉松的成绩,而更是接力赛的成果。
2、材料大多贴近时代,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如虹口的“争先恐后”关注的是社会心理,黄浦的“牛顿苹果树”涉及的是高校的学术氛围,杨浦静安青浦宝山四区的“三人三法”关注的是艺术文化,徐汇松江金山的“无过是不是功”探讨人生的处世态度,闵行区关注的是邻里关系,浦东关注的是内心感受…….3、审题大多数没有难度,有些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提取话题。
✧闸北:天底下,“门”的这类很多:有形的,诸如房门、店门、车门、闸门、石库门之类;无形的,诸如智慧之门、机会之门、情感之门、地狱之门、心灵之门等,有人说,“门”,既是一种拒绝,又是一种诱惑;也有人说,“开门”、“关门”是人生中含义最深的动作。
上海市黄浦区2013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黄浦区2013年高考模拟考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新艺术??????????????????????????????????????????????????????丰子恺①世间盛传“新艺术”这个名词,浅虑的人,就在现在的新艺术与过去的旧艺术之间划了一条不可超越的界限,以为过去的都是无用的废物了。
其实并不如此。
艺术的分新旧,是仅就其表面而说的。
艺术的表面跟了时代而逐渐变相,现在的为新,过去的为旧;但“艺术的心”是永远不变的,这犹如人的服装因了各时代的制度而改样,或为古装,或为时装;但衣服里面的肉体是不变的。
脱去了衣服,古人与今人都是同样的人,无所谓古今。
同理,不拘泥其表面,而接触其内部的精神,艺术也是不变的,无所谓新艺术与旧艺术的。
②“艺术的心”不变,故艺术可说是“常新的”。
③大画家,是从自然获得深刻的灵感,而成就其为大画家的。
□□各人获得的情形不同,□□其表现的艺术样式也不同,□□绘画上就有种种的画派。
伟大广博的自然,具有种种方面。
从自然的形象方面获得灵感,而创作绘画,便成为“写实派”;从自然的色彩方面获得灵感,而创作绘画,便成为“印象派”;从自然的构成方面获得灵感,而创作绘画,便成为了“表现派”。
各派时代不同,表现异样;但在对于自然的灵感这一点上,各派画家是相同的。
④现今的艺术界中,流行着表现派的画风。
有一班青年的艺人,以为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的特产,这才适合于二十世纪新青年的精神;于是大家做了塞尚与马蒂斯的崇拜者。
提起笔来,就在画布上飞舞线条,夸弄主观,以为非此便不新,非新便不是二十世纪的青年艺术家了。
这是浅见。
他们没有完备健全的“艺术的心”,他们所见的是艺术的表面。
他们的艺术,犹如一个服装时髦而体格不健全的人。
这人无论如何讲究服装,终于妆不出好看的模样来。
反之,若先有了强健丰满的体格,则无论着何种服装,都有精神,正不必拘泥于老式与时髦了。
⑤这所谓体格,在艺术上便是“艺术的心”。
2013上海杨浦区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3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信息与世界的新主人胡泳①从全球来看,越来越多的信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传送到越来越多的人手中,无论是宽带网、无线通信还是智能终端的普及都在推动这一趋势。
在这个趋势中,人们不仅强烈要求接入互联网,而且也渴求随着上网而获得未经阻碍和不加过滤的信息。
正如在互联网上流传多年的那个著名的口号所言:‚信息渴望自由‛。
②如果你仔细观察国际生活的真正运转,你会发现这个舞台的主角已然发生变换。
有哪些新的演员在登台亮相,试图把自身的逻辑施加给全世界呢?今天我们来评选这个星球上最有影响的五十人,奥巴马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国家领袖了,可是就连他的光芒与谷歌两个年轻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或者Facebook的更年轻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相比也难免黯然失色。
③在2010年,一个人和一个网站搅得世界上众多的国家政府都心神不宁,这个人和这家网站不是别的,就是朱利安〃保罗〃阿桑奇以及他一手创办的‚维基解密‛(Wikileaks)。
④早在2007年4月,维基解密就曾因为披露美军在伊拉克操作阿帕奇直升机对地面上的人群开火的视频录像而名声大噪。
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做了一件更加令世界震动的事情:它一举披露了25万份美国外交密电,数量如此庞大的密电令所有外交官都打起了寒颤。
⑤如果你去检查维基解密的简介,会看到上面写的一句话介绍是:‚我们打开政府‛,而地点则写着:所有地方。
维基解密网站的简述则自称是一项‚跨越多个司法管辖区域的,保护泄密者、记者、活动分子等拥有想向公众公开的敏感材料的人士的公共服务‛。
自从2006年12月成立以来,维基解密就在全球致力于获取、公布和保护这样的敏感材料。
2013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解和例文
2013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解和例文原题: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题解:上海确是所谓“海派”的天下,较之全国其他省市,其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都显得特别开放,其包容性可谓举世无双,今年亦如此。
作文题关于“重要和更重要的事”的话题覆盖一切,概莫能外。
考生取材和选材的空间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
但是,极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写极有限的800字的作文,总不能,也不可能真的包罗万象。
这就有赖于考生的临场斟酌和取舍。
然而成功的选材,要做到“重要和更重要的事”有可比性。
比较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纵横交错,但在考场上选择简单的来写,并不妨碍你的深刻,许多考生就是这样做的。
眼前的事可以跟同学比较,跟家长比较,也可以跟社会联系,这是横向的;跟过去或未来比较,这便是纵向的。
思维必须有聚焦,确定了角度,在聚焦的某一点辐射或生发开去,记叙和议论都要聚焦在某一点上,否则必会含糊。
如果记叙不善含蓄表达,倒还不如干脆写得直白些,不能让阅卷老师读了你的大作还是一头雾水;议论文则务必观点鲜明,论据展开充分,最好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此文题的立意只要围绕“重要和更重要的”比较就可以,要注意的是必须明确。
如果你觉得不够明白,记叙文适当多点议论,不妨反复强调;议论文的立意就是论点,要着重看看论据是否紧扣论点,分析还要集中和充分些。
总之,面对这样一道大题目,我们要放得开,写出来的才会有容量;“信马由缰”之后,也要收得拢,收得不好,文章便会显得松散。
收放自如,是为写作之道也。
例文一:比学习更重要的事——学会做人上海考生在我们学校的外墙上,醒目地写着:“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我是学生,学习对我来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的增长,烦恼也不期而至。
2013上海高考作文题简析
201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简析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哲理)材料内容(关键词):努力做,自己,重要的事,世界,还有,更重要的事。
材料特点:上海题的作文材料比较简洁,内容具体,主题也体现的比较鲜明。
这是上海高考作文题的一贯作风。
审题立意:现实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及信息社会的来临,也随着国家的强盛和长治久安,人们的思想意识越来多元化,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人社会观念集体意识越来越淡薄,本作文材料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设计命意。
“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关注的是“自身发展”,“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当然就是社会责任,所以,本材料主要是谈“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的问题。
材料中还说,“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关注自己”是“扫一屋”的问题,“更重要的事”是“扫天下”的事,所以,关于是先“扫一屋”还是先“扫天下”,人们的见解历来不一。
(一)能做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这当然很不错,我们没有必要给人家扣上“自私”的帽子,这怎么着也算是“独善其身”了。
当然,如果还能想到“世界上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更好了,这就是“兼济天下”了。
然而,现实是,“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却忘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忘却“更重要的事”其实是忘却了自己应该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忘却了那份历史的使命。
但我们还是要提倡“匹夫有责于天下”的精神。
(二)人们常常去揶揄“一屋不扫”而想去“扫天下”的陈蕃,讥讽他空有大志而小事做不来的粗狂。
然而如今的人们,兢兢于自己的小事之中,不可不谓勤勤;业业于自己的私情之下,不可不谓恳恳。
所缺少的倒真恐怕是陈蕃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大丈夫气概。
2013年上海市高三各区二模作文题与立意-推荐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立意解析黄埔区立意分析:这个材料很明显能够看出两个立意的角度。
当然,反面的立意比正面的立意更容易成文一些。
从正面来写,可以参考以下立意。
1、前人的经验不断激励着后人努力和进步。
这种激励意义更多是存在于精神层面上。
2、引申开去,人生前进的旅途中,需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精神的信仰,用这种力量支撑着自己不断前行。
从正面角度行文,临场发挥时如果引申不好的话,立意会略显单薄。
从反面来写,似乎可以说的话就多了一些。
1、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砸中牛顿的苹果也许只是运气使然,人要取得成就,更多的是要依靠自己的能力。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2、爱迪生说,天才在于99%的努力和1%的运气。
如果一味的等待运气的眷顾,而不用心用脑去思考,那么再多的苹果枝在你身边,也无济于事。
3、引申下去,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你的基础和对待事情的态度,才能决定你能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能不能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总体来说,乍一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无法下手,只要静下心来,花些时间仔细思考,就不难找到能说的上话的落笔点了。
浦东新区立意分析:浦东新区的作文没有出材料作文,而是非常明晰地给出了行文的角度和立意供你选择。
重点符号加在“更需要”这三个字上,说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坚持自己的见解”是可以并行的,但是你需要从中选择一个侧重的角度,表达出你心中更倾向的行为。
个人认为这样的话题作文,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散文,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会比较容易佐证自己的立意角度。
当然选择写议论文也可以,论据方面还需要多多推敲。
总结:话题作文的立意明晰,一般不会像材料作文那样出现偏题的状况,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需要跳出写多了材料作文带来的固有模式,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并例证、力证之,即可。
我来分析一下:"当你做决定时,更需要接受别人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的见解”1.这句话的重点在:当你做决定时。
是“当你',如果你写了别人是怎样做决定的,很有可能就偏了。
2.由于是”当你“,是往内心深处写的,所以,更加适合写散文。
和黄浦的作文题,有明显的差别。
难度自然也高。
3,再分析一下这句话:如果,你在做决定时,你的意见和别人一样呢?你还需不需要接受别人的意见?也谈不上坚持自己的见解。
所以,这句话应该是这样的:当你做决定时,(你的观点和别人不一样时)更需要接受别人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的见解。
4.很明显,当你小的时候,见识不多的时候,更加需要接受别人的意见,长大了,当然写坚持自己的见解更加好点。
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所给的两个观点都写了,任何只写一方面的文章,都不会是高分的,因为,这两个观点本身,没有对错的。
徐汇、松江、金山三区统考语文作文立意分析:这个作文题是十分有深度的,主要是对人生态度的探讨。
两句话的两个角度:1、为人处世不必追求太大的成就和功勋,把握好自己,不留下过错,便是自己的成就,也不会给社会增添负累。
这是一种保守的人生态度。
2、凡事顺其自然的不作为态度,虽然不会造成过错,但是不作为的人,也自然不会创造成就和功勋。
这是激励人们“作为”,是一种相对进取的人生态度。
分析万材料中给出的两句话的立意倾向,考生便可以根据自己心中所想选择角度来行文。
人活一世,过的是自己的人生,你可以求安稳平和,无过便是功;也可以奋发进取,鞭策自己作为,求有功。
相对来说,第一个立意难免会给人一种消极的观念,年轻人似乎更应该积极地面对人生,证明自己的能力,而非庸庸碌碌地过一生,只求无过。
当然,也不是说你选择了第一个立意就是不对的,角度可以任你选择,只求自己有话说,说出心中所想,自圆其说。
此外,也可以引申出另一种概念,即人生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态度。
总结:探讨人生态度的材料作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个人觉得这个题目很不错!立意分析:个人认为这个话题十分适合写记叙文或记叙文式的散文。
题目要求中体现了,“对这句话你又怎样的体验和认知”,当然,最好的行文思路就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落笔,这样的文章就比较真实了。
可以选取生活中的一两个实例来对你选取的立意角度进行佐证,究竟是远亲亲一些,还是近邻更窝心。
当然,如果写成议论文,那么相关的论据和论证就会困难些,思路一定要很清晰才行,不然很容易论据类似。
总的来说,这个作文题在立意的选取上没有什么难度,着重的是“亲身体验”,还是记叙文便捷一些。
立意分析:关键词:“争先恐后”争先恐后本身就存在两面性,争先有好有坏,光从材料中就能看出。
所以行文时选择的立意要有两面性,有时候争先是好事,有时候争先,却并不是好事。
引申下去,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写。
(举几个例子)1、凡事抢在前面,也许会被人褒奖,也许会树立正面的形象,但也有人说,“枪打出头鸟”,难免会因为锋芒太露遭人妒忌。
2、从时事教育角度,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现在的孩子纷纷抢先学习,领先学校教育很多很多,但是这样的“争先”对孩子而言,真的好么?3、所谓的“争先”,有很多时候是民众的“从众”心理,遇事不冷静思考,盲目跟从,生怕自己比别人慢了一拍,造成不好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个题目是有两面性的,切忌只看一面,冲在前面。
需要仔细思考一下哦!作文好像越来越难写了先说徐汇的1.从材料上看就是让你谈谈对不作为的看法。
我看95%的学生批判不作为。
2.今天先换个角度谈作文,你的作文是给谁看的?不是给同学,家长,和学校教你的老师看的,是给阅卷老师看的。
他们是些什么人?难道还要你来教他:年轻人似乎更应该积极地面对人生,证明自己的能力,而非庸庸碌碌地过一生?然后,再举一大堆,通过“有为”取得成功人的例子?要是这么写,那阅卷人在你的文章前,目光停留不会超过1分钟,甚至更短,因为,他一眼就能看出你想说什么。
能给你高分?3.分析一下这两话,“处世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第一句:不求功,功=无过。
第二句:不作为=无过=无功。
总结下:第一句是讲:人追求无过即可。
第二句是讲:不作为就无功。
其实,这两句话,就是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
4.从作为角度写:做了成功是有功,做了不成功可能就是有过。
这样,做不做就成了关键。
加个定义域:什么情况下必须做?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做?当到了无路可退的情况下,不管成功与否,都要做。
当危害明显的情况,当然不做了。
再提高一下:当功大于过的时候,做。
反之,不做。
5.把不作为提升一下,就是无为。
那就是一个境界了。
无为的状态下,人会有大智慧产生的。
你说:牛顿在被苹果砸到的时候,是有为还是无为的状态下?。
6.如果,把作为看成行动的话,那么不作为,就是不行动。
既然是行动,那可是要等时机的。
今天的不作为,不能代表明天不作为?或许是在等时机。
引首诗:我们准备着/深深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当你在准备的时候,看上去是不作为,但是当彗星的出现的时候,你必有作为(有功)远亲不如近邻。
先分析这句话:远亲和你什么关系?亲戚,但是距离(关系)是远的,所以不大走动。
近邻呢?和你实际距离近,经常走动。
距离,就是关键。
你会发现现在近邻不怎么说话。
相反,通过现代的通讯设备,在网上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聊得倒挺开心。
为什么?人与人的交流不在于实际距离的远近,在于心与心的交流。
换种角度写,也是作家们喜欢用的:随着现代通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
但是不可避免的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传统的东西。
美好的可以写写儿时经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长大后,是不是不来往了?传统的,可以写写拜年啥的,现在是不是都改成短信了?连电话都懒得打?远亲,是不是更加远了?奉贤区立意分析:科技的发展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生活的便捷,还是内心的缺失?这是最容易想到的一个立意。
两个角度兼而有之,就看影响你比较深远的是哪一个了。
是更注重便利的生活效率,还是会遗憾自己渐渐遗忘了某些曾经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
引申下去,可以有几个角度。
1、人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不能过多的依赖外人外物。
如果有一天他们/它们不见了,你该如何自处?2、作为生活辅助而出现的东西,不能让他成为生活的主流,而疏漏了真正重要的。
3、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只有自己思考过,消化过的,才是自己的东西。
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看来得,一闪而过的,都不能算作自己的。
……总的来说,这篇作文还是比较好写的,有话说。
杨浦、静安、青浦、宝山四区联考立意分析:这篇文章的立意有点深了……我们先来分析这关键的六个词。
这三人三法,不仅是学习书法的认识,学习其它艺术乃至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因为在大自然中,事理是相通的。
三人者:古人——专注地深入传统。
今人——着眼当今。
走出去,开阔眼界。
本人——善于思考、归纳、取舍,力求有自己的思想。
三法者:学法——如何有效的学习。
化法——如何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进行演化。
想法——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想法,懂得创新,不墨守陈规,固步自封。
了解了这六个关键词,考生便可以从中选取自己比较上手的立意角度来展开。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思考,切忌顾此失彼,单一片面。
这篇文章比较适合采用议论文的表现手法,当然杂文如果写的好,那也是很不错的。
关键就是要静下心来,分析材料中给出的这几个关键词。
黄埔作文,首先要看出苹果枝的象征意思。
然后就需不需要引进展开讨论。
1,认为有必要引进,这个肯定对,不会偏题的。
2.认为这是形式,没必要引进。
就像上面第6点所讲,古已有之。
这个就有问题了,如果古已有之治学精神已经全部包含了苹果枝所象征的治学精神,那就不需要引进了。
其实,你如果要否定引进苹果枝这件事,就是否定南大校庆办,天大校长,李嘉诚的做法,难道他们都做错了?你一个高中生,在短短1个小时里,能找到否定他们的论据?偏题怎么来的?就是不从材料出发,试图挑战权威的做法和观点。
3.如果材料这样给你的:XXX年之前,欧洲许多大学,都去引进苹果枝,XX年之前,亚洲很多大学,去引进苹果枝,现在,我们很多大学也去引进苹果枝。
这种材料,就是让你来否定的。
它不会告诉你,具体是谁,特别是名人。
4.如果肯定这种做法,文章没新意。
否定呢?论据就会出现漏洞。
怎么办?先肯定它,部分否定它。
否定时要掌握火候,可用提建议的方式。
比如,你可以这样半否定:是不是应该在中学小学就插?如果材料给你的是:一帮中学,小学校长去引进苹果枝,那你就写:是不是早了点,应该插到大学去。
因为插在小学,中学,大学没对错的浦东新区68分范文立意分析:这是一个哲理性的命题,注重人生的感悟和个人的情感表达。
一般抒情的散文或是记叙文比较能够胜任这个材料。
材料中说,门可以分成“有形”的和“无形”的。
所以你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作为你文章立意的主体。
如果你选择了有形的门,那么如何从一扇有形的门,联系到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情,又如何在这件事情中,体现出门的重要性,就是行文的关键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