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考古概述》课件:4_2 食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2_4_4_4_4 备用—— 秦汉地方城邑长城村落遗址
(一)秦汉郡县制度的确立与 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建制,如在边境 归附民族聚居地设立的属国,以属国都尉统之, 采取“治民比郡”、“存其国号而属汉”的管理 办法 ,主要实行于东汉。见于记载的有:西汉的
上郡龟兹属国都尉,东汉的辽东属国都尉、张掖 属国都尉、居延属国都尉、广汉属国都尉、蜀郡 属国都尉、犍为属国都尉等。陕西神木大保当古 城推测为东汉龟兹属国都尉所在地。东汉在与周 边部族聚居地相邻地区还设有校尉等,如:护乌 桓校尉、护羌校尉、护匈奴中郎将等。
• 东汉一切继承西汉,同西汉相比,有两个 明显的变化。一是由于户口减少,郡国空
虚,郡县数量有所减少。据汉顺帝时的统 计,当时有郡国105个,县、邑、道、侯国 1180个。二是在州的建制上做了较大的变 动,恢复西汉时期的州部,并有了固定治
所,州一级的权力得到提高,至东汉末期,
基本上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的体制。 州部分司隶校xiào尉部(纠察京师及附近地 区,职似各州刺史)、十二州刺史部和西
• 秦汉帝国时代,伴随着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原本相对独立的城市或规模较小、结构 简单的城市体系都被紧密联结起来,形成 覆盖全国范围的,空前庞大与复杂的城市 体系,并成为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并得以实 现的坚实基础。 所以,城市与城市体系又
可以更加直接地反映汉帝国对其政治与社 会的顶层设计。
• 汉代继承秦代的郡县制,与秦代不同的是,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既有直接受中 央政府控制的郡县,又有分封的诸侯王国。 高祖初年为了巩固政权,先分封了七个异 姓王,随后又陆续剪除代之以同姓王。当 时天子仅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西 蜀和北部边郡共十五郡,而诸侯国大致沿 袭了战国时期形成的地域格局,诸侯王辖 域广,权力大,对中央王朝来说是一个潜 在的威胁。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1 秦汉考古概述
一、秦汉考古的特点
1.与历史发展进程相对应 2.与考古学文化特点相适应
• 1. 与历史发展进程相对应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阶段,经历了统一、分裂、再统一的过程。
秦统一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的事件,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而汉则在一个空前 广大的范围内最早稳定地施行中央集权统治模式。
1 关中地区,包括甘肃东部,这里是 汉王朝的京师地区。是当时京兆尹 (西安以东) 左冯翊(渭河以北)、 右扶风(西安以西,一直到宝鸡一带) 所在地。 2 关东地区,不是指原来的关东六国, 一般来说是指河南新安以东(函谷关) 的三河(即当时的河东郡、河内郡和 河南郡)、颖川、南阳等郡。
• 3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地区,是渤海湾周围 地区,即当时的青、徐地区和幽冀地区。
西汉后期
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二大阶段。 前段:汉武帝元狩五年到宣帝、元帝之交, 包括了武帝后期、昭帝、宣帝。在昭帝之 后有个昌邑王刘贺,但时间很短。前后共 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公元前118 年-公元 前48年)。
后段:包括元帝、成帝、哀帝、平帝、王莽。 平帝后有一个孺子婴,时间也很短。前后也 是近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公元前48年-公元 25年)。
如何做到与历史学的结合
一是要独立,就是要在不受历史学 研究成果的影响下,采用考古学的 理论和方法,对考古学资料进行考 古学的研究。
二就是要上升。所谓上升,就是研 究不能停留在刚才所说的层次上, 最终还要用考古学研究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果来说 明历史问题。
三 秦汉考古的时空框架
1.分期 2.分区
1. 秦汉考古研究的分期
东汉前期 包括光武帝、明帝、章帝,时间比 较短,大约只有六十多年的时间 (公元25年-89年)。
考古学战国秦汉考古
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一、战国秦汉考古的特点1.“历史时代”:文字大量用于文献记载和史书的大量出现;简牍、帛书大量出现,成为重要的考古材料;2.进入到考古学上的铁器时代:铁器在生产领域取代了铜器和石器,铁器和畜力(牛马)犁耕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3 .在社会经济方面,冶铁技术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青铜器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主要作用,漆器制作技术崛起,陶瓷业也获得相应发展;4、城市和商业发展迅速,金属铸币开始出现;5、墓葬形式除流行三代以来的竖穴土坑木椁墓以外,新出现横穴的砖石墓和崖墓,玉衣随葬代替以前的用鼎制度。
二、战国文化(一)燕下都遗址1.位于河北易县城东南。
2.该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约4000米,东西长约8000米。
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城是主体,西城是军事性的附郭。
宫殿区出土有高达74.5厘米的青铜铺首及兽面纹半瓦当、陶排水管道等。
3.“人头墩”的发现:燕下都遗址城南2.5公里处,有14个高约10米、直径达几十米的圆形夯土墩台,其中均埋葬着大量人头骨,(2000余个)距今约有两千多年。
(可能是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大胜时从战场带回的齐军首级。
)(二)邯郸赵城遗址1、位于河北省邯郸市。
2、由位于西南的宫城(习称赵王城)及东北的郭城组成。
宫城包括东、西、北3座小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达505万平方米。
西城中部偏南的龙台,南北长296米,东西宽265米,现高19米,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夯土台基。
郭城为居民区,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800米,东西宽约3200米,城内发现有冶铁、制陶等手工作坊遗址。
(三)楚都纪南城1.东周时期楚国郢都遗址,因在纪山之南,俗称纪南城,从公元前689年到前278年一直为楚国都城。
位于荆州古城(江陵)以北5公里处。
2、纪南城是战国七雄之都保存最为完整者,被史学界誉为不可多得的“完璧”,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3、纪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450米,南北宽3588米,城垣保存完好,高出地面3.9—7.6米,城墙底宽30—40米,墙外有城濠,城墙上有城门。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4_1 社会生活与手工业(行)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北京 时间下午15时55分,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顺利进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秦直道修筑方式以堑山为主,仅在河谷或低凹处垫方夯筑(《史记》中 称为“堙谷”)。 在山区,直道路面一般宽10-30米,部分路段宽 40-50米。秦直道一线两侧,共发现秦汉时期的宫殿、城址、兵站、 关隘、烽燧等遗址及墓葬百余处,出土大量建筑材料、陶器、铜器、 铁器及兵器等遗物。
东汉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向东传播,到达陇东后与秦直道交汇。再 向东,则呈放射状传播,佛教遗存猛增。至今,秦直道两侧共发现北 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各代石窟数十处,说明秦直 道在佛教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1980年出土于中 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 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
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 车马,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 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立车在皇帝的车队中用以前导,保卫或征战。
二号铜车马
二号铜车马通长3.17米,通高1.062米,总重量1241公斤。车为独輈 双轮,輈前端架衡,其上缚两轭。车前驾两服两驂。车舆呈纵长方形, 分为前后两厢,前厢较小,内有跽坐铜御官俑一件。四马两服两驂鞁 bei4具齐全。
秦汉时期PPT课件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12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2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文化科技
[考纲要求]
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4.秦朝“焚书坑儒”; 5.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汉代造纸术;小篆和隶书;汉赋
13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时间 秦朝:前221----前207年
西汉:前202----公元23年 东汉:25----220年
【阶段特征】
总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 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1
官员职权 拥有政、财、军大权
___地__方__行__政___机构
与中央关 承认权威,承担义务; 听命于__中__央_____,随
系
具有较强__独_立_性。
时调换
弊端
随时间推移,容易形成 (空间)缺乏稳固的统治
___割__据____势力
基础
目的上, 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1秦汉考古概述
秦汉考古概述
这门《秦汉考古》课程,将从秦汉城址考 古、墓葬考古、工商业考古和其他专题考 古四个方面出发,全面系统地讲授秦汉考 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并组织相关学术问题 讨论。
秦汉考古的历史回顾
(一)秦汉考古的发端(19世纪末至1949 年);
(二)秦汉考古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49〜 1965年);
(三)秦汉考古的中断与恢复(1966〜 1978年);考古发展的新阶段(2001年以 后)。
秦汉考古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一)关于秦汉考古的基本任务及其特点; (二)关于秦汉考古的文化分期; (三)关于秦汉考古的文化分区; (四)关于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应用; (五)关于“历时性”与“共时性”以及
“类比性”; (六)关于边远和少数族地区的考古研究。
秦汉考古的主要课题及其展望
(一)城市与聚落考古; (二)墓葬考古; (三)物质文明的研究; (四)精神文明的研究; (五)政治文明的研究; (六)社会生活的研究。
这门课程将带你穿越时空隧道,去触摸秦 汉帝国的历史与文化。
这门课程将带你感受当时一般人的物质生 活,去品味一个远逝时代的氛围和心情。
《秦汉考古》课程欢迎你的加入!
我们期待在这里与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愿秦月汉关在历史的长河中灿烂依然,愿 辉煌的人文之光永不泯灭。
何谓秦汉考古
秦汉考古是指通过对秦汉时期遗存进行调 查和发掘的基础上,以遗迹和遗物为主要 依据,并结合文献记载进行的考古工作。 秦汉考古不仅有广泛的课题,而且有充实 的内容,是中国历史时代考古学的典型。 它以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 文化等为对象而展开,并且已经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为秦汉社会历史的复原和解读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2_3 汉魏洛阳城
• 此后,又在城内外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
• 3)东汉雒阳城的形制及布局 • (1)轮廓及规模
• 东汉雒阳城,是一座四周建有高大城墙和深广护 城河的封闭型城市。其城墙系利用前代城墙墙体、 经修整增筑而成,全部为素土夯筑,内外两侧俱 无包砖痕迹。现存遗址上,除南城墙因后世洛水 改道被冲毁而了无孑遗外,东、北、西三面城墙 皆有墙体残存。保存最好的地段,如城东北隅, 残墙体犹高出地面6—7米。
• 最后,刘秀本是南阳的世族地主,建立政权主要依靠起自 宛洛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他必须避开其它地方割据势力 的锋芒,待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站稳脚跟之后才能再做 企图。
•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刘秀才最终放弃长安,定都洛阳。历 史证明这一选择是明智的,它对于维护东汉的统一稳定、 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 作用。以洛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由此进入了长足发展的历 史阶段,继东周之后,洛阳重又走上了中国历史政治的前 台。
洛阳地区历代古都
汉魏洛阳城
偃师
商城
东周 王城
隋唐东都
城
• 1)洛阳城故址沿革概述
• 洛阳一名,乃城居洛水之阳之谓。但因汉 为火德,忌水,故其时以洛为雒,称洛阳 为“雒阳”。魏受汉禅,又因魏为土德, 土得水而潤,复改雒为洛,呼其为“洛 阳”。此后,历代沿用洛阳一名,至今而 不改。
• 东汉雒阳城遗址在今洛阳市东约十五公里, 地当洛阳市郊区与孟津、偃师二县(市) 结合部。这里北靠邙山,南临洛河,不仅 有天然的屏障,而且是交通要冲。
秦汉考古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筑 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都城的皇城和宫城。 内城略呈方形,周长3890米,除北面开两门外, 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外城为长方 形,周长6294米, 四面各开一门。陵冢位置在陵园南部。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 园东侧l 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 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 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 井时,在陵墓 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 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 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一、概述
第六章 秦汉考古 第一节 秦代考古
政治一统 经济发展 文字、货币、立法统一
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公里的临潼县城以东 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 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 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 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 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 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 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 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撞,工程十分艰难。工程 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尸成片,侧面显 示了整个工程的残酷.
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 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 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 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 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 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 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 “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 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 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 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中国饮食文化—秦汉时期饮食文化
NO.1 面食替代粒食
【秦汉】
石磨已遍布各地,而用小麦磨 出的面粉又白又细,最好吃。小麦 开始身价倍增,一跃成为各阶层人 士刮目相看的粮食。人们改“粒食” 为“面食”。
NO.2 两餐变为三餐
【一日三餐】 无论哪个阶层,也无论是 两餐还是三餐,人们吃饭时依 旧采用传统的“分餐制”。
第一顿饭为早餐,一般安排在天色微明之后,时 称“寒具”。第二顿饭是午饭,时称“中饭”或“过 中”,一般在正午时刻。第三顿饭则为晚餐,又叫 “晡bū食”,大约在下午三点至五点之间。
NO.2 两餐变为三餐
【举案齐眉】
梁鸿和孟光是一对恩爱的夫 妻,二人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 尤其是妻子孟光,每到吃饭时 都恭恭敬敬地走到丈夫跟前, 低着头将食案高举齐眉,请丈 夫用餐。可以想象,如果那时 候不是分餐制而是合餐制,孟 光是不可能天天这么做的。孟 光被后世视为贤妻的典型。
NO.3 三大菜系趋形成
据资料,烧饼为汉武帝的托孤大臣金 日磾(di)创制。
NO.8 新生食品增多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 传统的元宵节。在这天, 几乎家家户户都吃元宵。
NO.8 新生食品增多
【烧饼】
在古代,饼是各种面食制成的食品的 统称。它分为蒸饼、白饼、烧饼、汤饼、 髓饼、鸡鸭子饼、截饼和豚皮饼八大品种。 其中,蒸饼指馒头,白饼指汉饼,而烧饼 则是饼面上粘有芝麻的那种饼。
5 秦汉时期饮食文化
教学目标
掌握秦汉时期饮食文化特点 掌握筷子的不同时期的称谓 了解秦汉时期传世美食及由来
【引言】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 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 家—秦。公元前207年,秦王子 婴向刘邦投降,秦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最终夺 得天下,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公元220年,汉献帝被迫让位, 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
4秦汉南北朝考古学PPT课件
*
24
秦陵百戏 俑5号俑
体格硕壮稳健,专家推断 应是百戏都卢寻橦中的持
竿者。高约2米
*
25
秦青铜大鼎
重212公 斤,是目 前所见秦 文化中最 大的铜鼎
*
26
秦陵石铠甲(清理)
*
27
经修复后 的头盔 (胄)
*
28
阳陵虎符
*
29
云纹高足杯
(秦代)
*
30
葵
纹
瓦
当
*
31
〓
彩
漆
兽
首
99
南越王赵昧墓
代表器物
*
100
丝缕玉衣
*
101
“文帝行玺”金印
*
102
“右夫人玺”金印
*
103
“太子”金印
*
104
龙
凤
纹
重
环
玉
佩
右
夫
人
组
玉
佩
*
107
兽 衔 玉 璧
*
108
玉 镂 空 佩
*
109
玉龙附金带钩
*
110
玉盒
*
111
铜承露盘玉高足杯
*
112
从咸阳向北经过云阳、上郡,直达九原(今内蒙 古自治区包头市北)。驰道和直道的修筑,有利 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
8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
9
圉人 陶俑
*
10
秦始皇陵
*
11
陶 将 军 俑
*
12
陶 立 射 俑
*
13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课件---秦汉共20张PPT
• 外交: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开辟了海陆丝绸之路
北抵长城
西
到
陇 西
人口达2000万
东
达
大
海
南濒南海
西汉疆域图
西 跨
北跨阴山
东
起
葱
日
岭
本
海
南到南海
二、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贸之路
10世纪欧 洲的航运 枢纽
6世纪中国丝织技 术传入。博物馆收 藏大量元明瓷器
1.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原因
2.从时空角度认识秦汉经济的发展历程
2秦汉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
3.儒学的发展历程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背景
展的影响
• 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 2.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经济 • 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 3.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特点
1.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国古代社会 中社会地位
通史视角下的历史复习
--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秦汉
中国古代文明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
秦朝 时期
BC221-BC207 都:咸阳
西汉 时期
BC202-公元8年 都:长安
新朝 时期
公元9--公元23年
东汉 时期
公元25-220年
都:洛阳
考纲解读
•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
1.理清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2.认识秦汉经济发展在中国古代 经济中的地位 3.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4秦汉科技文学艺术文字的影响
【研读教材】
概念辨析
•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指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 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第五讲 秦汉考古(1)PPT课件
14
长安城出土四神瓦当
09.11.202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15
-汉长安城的特点:
-a.城墙多曲折,布局不甚规整。
-b.大致符合《考工记》关于城市的理想状 态。
-c.各功能分区较战国城市集中,宫殿区占 全城绝大部分。
09.11.202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16
▪ 三、东汉洛阳城
-汉改洛阳为雒阳,曹魏又改称洛阳。
了部分陪葬墓。重点发掘宣帝杜陵和景帝阳陵。
09.11.202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39
09.11.202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40
汉景帝陵
王皇后陵
▪ 阳陵:
-汉景帝刘启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秦都区。
-以车兵为主体的庞大军阵。
09.11.202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30
1号坑兵马俑
09.11.202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31
▪ 二号坑:曲尺形。
-94年发掘。
-二号俑坑局部被 焚,大部分棚木 保存较好,为松 柏和榆木。棚木 长4-8米,直径 一般为30~40厘 米。上填青膏泥, 具防潮、防腐作 用。
09.11.202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21
邺城建筑构件-柱础、瓦当
09.11.202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22
邺城复原图
09.11.202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23
贰、秦汉墓葬
▪ 一、帝陵
▪ 1.始皇陵与兵马俑
-秦始皇嬴政的陵墓,位于陕西临潼县骊山 脚下。
-247年BC嬴政即位,开始修建陵墓,历时37 年。
第五讲 秦汉考古
09.11.2020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2_1 秦汉城市(咸阳)
秦都咸阳营建及废弃的四个阶段(文献记载):
• 一 初创期;秦孝公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 350-前338年)。商鞅变法、攻魏收河 西之地。
• 二 发展期:秦惠文王元年至庄襄王(公元前337前247)。利用巴蜀之利,总体规划、 跨渭河两岸,并逐渐南移。
• 三 鼎盛期:嬴政统治期间(公元前246-前210)。 五帝所不及的成就,写仿六国宫 室;诸庙、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丈,长三百八十步的渭水桥,将渭北渭南联系在一起。
•
在秦都咸阳的北郊有秦始皇避暑的林光宫(今淳化县铁
王乡梁武帝村)和梁山宫(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县乾陵乡梁山)。在泾阳建
筑了防御外来侵略的指挥部望夷宫。
•
秦都咸阳南郊多是离宫别馆,如帝王别墅的负(加草字
头)阳宫(今户县县西坡头村),皇帝狩猎的长杨宫(今周
至县终南乡东竹园头)等等。东郊、西郊与咸阳复道 、甬
“(始皇)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 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 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 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欲更择令名名之。 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刑徒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宫,或作 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史记·秦始皇本纪》
地震坏城” • 《史记•秦始皇》“三十二年,……坏城郭。”等
等。
• 就是说秦都咸阳的144年中,它的规模是逐 步扩大的,是个大约百万人的城市。东迄 黄河,西达汧渭之交,北由九 山和林光宫, 南至秦岭北麓的长杨宫和负(上有草字头) 阳宫。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城市的 中心在渭北今咸阳市窑店乡一带。
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课件
2、汉武帝的“有为”政治
(1)背景 国力增强;社会的危机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 广川人(今河 北衡水),西汉时期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 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 基本要点。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 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 个新的儒学思想体系,并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之后儒学 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 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晚年著 《春秋繁露》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正统化,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与专制
(3)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① 设立内外朝制度
② 颁行“推恩令”
面对王国坐大,文帝时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但未得实 施;景帝时晁错提出“削藩”,地方王国以此为借口引发了“七国之乱”,平 叛后,王国力量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王国依然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是个巨 大隐患;至武帝,主父偃“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 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王国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 业主要耕作方式
秦汉时期关中水利图
六辅渠 郑国渠
白渠 漕漕渠 渠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2_4 秦汉地方城邑与城市体系、长城、村落
塔布陀罗亥城址
位于呼和浩特巴彦镇塔 里村北约1千米,大青山 脚下。城址平面呈方形, 由大、小两城组成,平 面呈“回”字形。面积 约77万平方米。南墙正 中有一缺口,可能为城 门,其它三面未见城门。
宜春楚皇城
云梦楚皇城
城市体系
• 许多城市布局结构特征在汉帝国广阔的疆 域范围内被广泛接受,例如平面结构以矩 形为主,均采用粘土夯筑作为主要建筑技 术等,这些特点在相隔数千公里的不同城 市中都一般无二。
• 二、秦汉长城及西北地区的汉代烽燧 • 1、秦汉长城 •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汉时期两次大
规模筑长城:一次是秦始皇时期,一次是 汉武帝时代。
• 部分利用战国长城,沿用、联结、废弃; 部分为新筑的长城。
• 秦汉长城西起甘肃敦煌,东至辽东碣石, 直线距离达6000公里以上。这条横贯中国 北方的长城及其沿线的烽燧、城障等建筑 设施,既代表了当时军事建筑工程技术的 杰作,也是秦汉强大帝国政治经济力量的 反映,曾有效地控制了长城南北居民之间 的往来接触,对以后长城南北互有差别的 历史进程也有深刻的影响。
• 茂陵邑周围没有夯土城
墙,而是以壕沟环绕,面 积可达550多万平方米。
长陵邑南、北、西三面有墙,东面无墙,东西长约
2200米,南北宽约1300米,面积约280万平方米。
北方区
• 代王城遗址位于河北 蔚县代王城镇。城址 平面呈椭圆形,周长 9200余米,总面积约 600万平方米。
• 代王城规模较大,形 制较为特殊,城内又 发现有春秋时期遗物 ,则很可能是沿用早 期古城。
• 城市与城市体系可能直接地反映汉帝国对 其政治与社会的顶层设计。
汉城市与城市体系研究切入角度(考古) • 城址类型
京城(都城)、诸侯王国都城、郡治县城 、一般县城、乡城和边城。 (刘庆柱)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4_2 食
2、农耕工具和耕作技术
农耕工具不仅与农耕技术直接相关,而且是农耕技术和农业发展水平 的重要指示器。秦汉时期农耕工具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它的铁器化。这 是伴随着当时铁器工业的全面发展而实现的 。
✓ 常见土作农耕工具有铲、锸、耒、耜、镢、锄等
✓
铲
鍤
耒
耜
锄
(2)铁犁与牛耕
犁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 历史和传统。耕犁的出 现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晚 期,牛耕的历史可以上 溯到商代 。战国时期铁 犁出现,牛耕获得初步 发展。秦汉时期铁犁广 泛使用,耕犁逐步定型 ,牛耕趋于普及,成为 当时农业发展的另一个 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古 代传统农业走向成熟的 重要标志。
耧播,即用耧车播种。据文献记载, 耧车播种技术出现于汉武帝时期 。 山西平陆县枣园新莽时期的墓葬壁画 中,绘有一牛驾三脚耧进行播种的场 面,“耧斗下的三足尚可看见”。
秦汉时期非常重视田间管理,其中主要包括中耕除草、施肥和灌溉。中耕作 为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松土除草,还具有间苗的作用。
(4)谷物的收获
麦:包括小麦、大麦和燕麦。在汉朝政府的大力倡导之下 ,麦类的种植获得相当普 遍的推广,小麦在北方地区成为仅次于粟的主要粮食作物。汉代儒家对“五谷”的 解释中都包含了麦。
稻:考古发现的汉代水稻中粳jīng稻多于籼xiān稻,并且北方出土的大多是粳稻,而 籼稻则发现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且大多属于东汉,或许反映出东汉以后籼稻在 南方地区获得了较大发展 。(穬:kuàng稻麦等有芒的谷物) 菽:即豆类作物,品种多样,但一般特指“大豆” ,或称之为“黍豆”,是秦汉时 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西汉农学家氾fàn胜之曾呼吁发展大豆生产 。秦汉时期的大 豆发现较少,可能与当时的丧葬习俗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豆的种植没有 稻、麦、粟等那样普遍。 高粱:又称为“梁”、“秫shú”、“梁秫”、“蜀秫”、“蜀黍”等 。秦汉时期不 仅有高梁的种植,而且已经成为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麻:即大麻,其雄株秸秆的表皮可用作纺织原材料,而雌株所产麻籽则是一种古老 的食粮。秦汉时期麻籽仍然被作为粮食,被列为九谷之一,不过在粮食作物中已经 不再头和木制的犁架 构成,一般所说 的铁犁实际上指 的是铁制犁头。
秦汉考古
秦汉考古第一讲绪论一、秦汉考古的历史特点(一)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至秦汉有划时代的发展,进入铁器时代。
1社会发展中,生产力水平起了决定作用,生产工具及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的程度起了重要作用。
工具改进→社会大分工→社会形态变化2但因各自条件不同,工具的改进引起的社会形态的具体变化不同:铁器→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⑵奴隶社会→会?例:古希腊罗马:原→奴两河流域:原→奴我国:铜器时代已进入奴隶社会古埃及等3不论社会形态处于哪一阶段,都是由生产工具改进引起的。
4铁器对于中原:西周末春秋初产生战国中期之后普遍用于生产工具西汉时真正使用,大量用于生产生活各领域(二)社会经济形态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古史分期问题:50S中期争论激烈70S末80S初又争论⑴西周封建论: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战国)⑵战国⑶秦统一入封建⑷魏晋封建论:三代为家内奴隶制,战国至西汉为劳动奴隶制。
不论观点如何,均不能忽视春秋战国之际存在一次社会变革。
文献记载各国变法在此时发生。
2、变革的原因及过程:铁器的使用——生产力↑——井田制的土地公有制↓——劳动大量解放成个体小农——个体小农为主的经济体系(个体小农,个体手工业者),至西汉前期达到最高水平[之前,所有经济个体均在国家控制之下]。
西汉中期,随土地私有买卖——>土地集中——>(武帝之后)大土地所有制建立,土地兼并——>小农破产,成为雇农,流民或奴隶、奴婢(大批自由把破产。
武帝之前无大土地兼并造成自由民破产的情况,文献无记,之后文献常见。
王莽托古改制——>井田制复辟,以解决土地兼并、流民奴婢问题——>王田私属。
东汉:大土地所有制(南洋豪强地主)继续发展等,使其成为“依附农民”,社会相对稳定。
汉和帝时,大土地所有制急剧膨胀。
庄园经济成为独立单位,可左右整个国家命脉,标志:①废除“盐铁官营”。
②停止蜀郡的“漆器工官”,而于漆器上刻“蜀郡作牢?”。
③手工业、商业衰落,商品货币关系走下坡路,商业衰退(庄园自给自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时期非常重视田间管理,其中主要包括中耕除草、施肥和灌溉。中耕作 为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松土除草,还具有间苗的作用。
(4)谷物的收获
秦汉时期的谷物收获 方式主要有两种:一 种是用镰刀收割;另 一种是用铚刀掐穗。 考古发现的镰刀和少 量铚zhì刀大都是其刀 头部分,并且绝大多 数为鉄质。
需要指出的是,镰刀 和铚刀在秦代基本实 现铁器化之后,有些 边远地区仍使用青铜 制品,反映出秦汉时 期各地收割工具发展 的不平衡性。
3、粮食加工
食Leabharlann 秦汉考古3秦汉时期的农业秦汉考古中有关农业生产的资料,比 先秦时期更为丰富多彩。除农业生产 工具和农作物遗骸大量发现外,有关 农业的资料还有画像石、画像砖、壁 画等图像资料 ,简牍、铭刻、陶器文 字等文字资料,以及模型明器等实物 资料。这些成为研究秦汉农业的不可 或缺的重要实物资料。
1、粮食作物
粮食加工主要包括脱粒、脱壳、去秕糠、磨粉与制浆等一系列加工活 动。
脱 壳
杵与臼,是秦汉时期流行的粮食谷物脱壳工具之一。臼为石臼或木臼 ,杵为木杵 。杵臼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但用杵臼舂chōng米,劳动 强度大、效率低。
汉代发明了利用杠杆原理和人体部分重力的踏碓,将用手举杵改为用 足踏杠杆以举杵。踏碓,“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 。因为 是用足踏,故又名“践碓”。
稻麦是汉代人主食的基本来源
秦汉时期主要粮食作物有粟(稷)、黍、麦 、菽、稻、麻、高粱等,与《氾胜之书》所 说的“九谷” 大致相同。
粟sù:非黏性的小米,俗称为“谷子”,又称为“禾”、“稷”等 。粟为百谷之长, 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又往往作为各种粮食和谷物的统称或代称 。
黍shǔ:黏性的小米,又称作“穄jì”、“秬jù”、“秫shú”、“糜méi子”、“黍 子”、“黄米”等。其栽培条件和地理分布与粟相近,但比粟生长期短且更耐旱耐 瘠薄,同样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石磨的推广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粮食加工效 率,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麦、粟等谷物磨成面粉 ,将豆类谷物磨成浆,从而使饮食习惯从粒食发 展为面食与粒食并行,引发了粮食加工、食品制 作技术的一系列变革。同时,随着谷物粉碎磨粉 以及磨浆技术的进步,使小麦成为人们喜爱的粮 食,大豆用以加工成豆腐 ,从而促进了这两种作 物的推广种植。另外,秦汉时期踏碓、风车和石 磨等粮食加工机具的成熟,使我国古代粮食加工 机具和技术传统基本形成,而这种传统历时近两 千年而不衰,直至延续到近代。
脱壳后还应簸去秕糠。簸去秕糠,最简单的方式是用簸箕bò ji簸扬。 为了提高簸扬谷物的效率,汉代发明了飏yáng扇和风车。风车又称为 扇车。洛阳东关东汉晚期墓出土的一件陶踏碓风车模型,结构清晰, 风厢呈长方形,其顶部为斗状进粮口,风厢左端两壁上有圆形曲轴孔 。
(2)粉碎与制浆
关于谷物的粉碎和制浆技术,秦汉时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石磨的推广 应用。就考古发现来看,石磨可能出现于战国晚期,秦代已有一定程 度的使用 。汉代有关磨的考古资料,主要有石磨实物和陶磨模型两类 。考古发现表明,新莽时期磨的使用已经扩展到北起辽东、南到长江 中下游的广阔地域 ;到东汉时期,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踏碓、风车 和石磨的配套使用。
秦汉时期的耕犁 主要由铁制的犁 头和木制的犁架 构成,一般所说 的铁犁实际上指 的是铁制犁头。
铁犁一般由犁铧 、铧冠和犁镜三 部分组成。
(3)播种与田间管理
秦汉时期的播种方式有三种,即撒播、点播和条播。条播 有两种,一种是手播,一种是耧播。手播,是用犁铧破土 开沟、将种子撒到沟里再覆之以土的播种方式。
麦:包括小麦、大麦和燕麦。在汉朝政府的大力倡导之下 ,麦类的种植获得相当普 遍的推广,小麦在北方地区成为仅次于粟的主要粮食作物。汉代儒家对“五谷”的 解释中都包含了麦。
稻:考古发现的汉代水稻中粳jīng稻多于籼xiān稻,并且北方出土的大多是粳稻,而 籼稻则发现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且大多属于东汉,或许反映出东汉以后籼稻在 南方地区获得了较大发展 。(穬:kuàng稻麦等有芒的谷物) 菽:即豆类作物,品种多样,但一般特指“大豆” ,或称之为“黍豆”,是秦汉时 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西汉农学家氾fàn胜之曾呼吁发展大豆生产 。秦汉时期的大 豆发现较少,可能与当时的丧葬习俗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豆的种植没有 稻、麦、粟等那样普遍。 高粱:又称为“梁”、“秫shú”、“梁秫”、“蜀秫”、“蜀黍”等 。秦汉时期 不仅有高梁的种植,而且已经成为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麻:即大麻,其雄株秸秆的表皮可用作纺织原材料,而雌株所产麻籽则是一种古老 的食粮。秦汉时期麻籽仍然被作为粮食,被列为九谷之一,不过在粮食作物中已经 不再占有重要的地位。
2、农耕工具和耕作技术
农耕工具不仅与农耕技术直接相关,而且是农耕技术和农业发展水平 的重要指示器。秦汉时期农耕工具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它的铁器化。这 是伴随着当时铁器工业的全面发展而实现的 。
✓ 常见土作农耕工具有铲、锸、耒、耜、镢、锄等
✓
铲
鍤
耒
耜
锄
(2)铁犁与牛耕
犁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 历史和传统。耕犁的出 现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晚 期,牛耕的历史可以上 溯到商代 。战国时期铁 犁出现,牛耕获得初步 发展。秦汉时期铁犁广 泛使用,耕犁逐步定型 ,牛耕趋于普及,成为 当时农业发展的另一个 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古 代传统农业走向成熟的 重要标志。
就石磨的功能而言,秦汉时期主要有旱磨和水磨两种类型。旱磨用于 谷物的粉碎和磨粉,较为常见。水磨用于磨浆,其结构与旱磨相似, 但磨下或有漏斗,或有盛接浆的容器。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一套水磨 ,由石磨和铜漏斗组成。
至于秦汉时期推磨的动力,除了人力推磨之外,有可能还出现了畜力 拉磨,如满城刘胜墓北耳室石磨的南侧,发现马骨架一具,“可能是 用于推磨的牲畜的遗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