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唐宋时期的教育体系的完善
唐宋时期的教育体系的完善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的隋唐至两宋时期,其学校教育发展也随社会发展而兴盛。
唐宋教育体制和模式的确立和完善,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体系框架的基本完成。
众所周知,教育制度是社会制度之一,如果放眼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教育无不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甚至与一个家族的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服务。
随着道、释思想传入中原,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三教并用”的文教政策,唐朝的官学教育制度下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
在中央设立国子监,下设七学三馆,主要以儒学性质学校和各类专科学校为主,地方官学主要有府、州、县学三级学校。
官学体制的完善推动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比如规定了入学条件、教学目录及学习年限、假期制度、升进与罢退制度以及学官的考核等,尤其是对学官的考核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讲师队伍素质和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基于此,唐朝官学教育发展的特点不难得出。
第一:封建教育等级性异常突出。
第二:儒家思想仍然是学校教育体系的主体。
三:非儒家学校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四:学校设置多样化的类型和形式。
五:逐渐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六:地方学校发达。
七:七:学校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属机构。
唐朝的私学教育快速发展,如像大儒韩愈和胡安定等学者型官员尝试私学教育,采用经学家私人传道授徒的方式。
除此之外,唐代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机构即书院诞生了。
起源于唐玄宗时期,有官和民两种。
民间来源于士大夫个人的研究。
与此不同,春秋时期书院以社会为导向,逐渐成为秦朝四方馆的公共活动场所。
儒学、僧侣、道家等都可以自由进出。
由向私人渐渐向公共,此乃书院与书斋的差别。
官办书院起源于朝廷整理典籍图书的组织,下设学士、修撰、拓书手、装书直等职,汇聚藏、校、刊、讲书等为一体,主要原因是学术文化,没有具体的政府事务。
这是官方政府官方办公室与政府职能之间的区别。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师大版第五章隋唐时期的教育教案教学笔记
隋唐的教育管理体制上确立了两种模式:
I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长官长史负责;
II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国子监统一管理教育事业,一些专科学校由对口部门去管理,比如医科由太医署管理,音乐由太卜署管理等。
二、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
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韩愈认为“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学习其思想、方法,要活学。
第五节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一、文以明道
柳宗元认为文章是为阐明道理服务的,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漂亮、文采华丽、音节动听。这就是他的思想内容重于艺术形式的“文以明道”的思想,也是他的教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学习、教育、写作的目的在于明“道”。
唐科举对教育的影响:
六、隋唐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利:
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一,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第二,科举考试主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淡学风和玄虚思想,这对于学校教育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这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第三,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
弊:
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第二,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 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一)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了汉代学校制度框架,但也有诸多突破,其主要表现如下:①等级性的加强;②专门学校的发展,尤其是专门学校的发展开启了唐代专科教育的先河。
1.西晋的国子学西晋咸宁二年,晋武帝下令建立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以后国子学制度逐步得到发展,成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
国子学的创立是为了维护士族阶级享受教育特权的愿望,严格士庶之分,也标志着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化更加明显。
2.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①“四馆”:文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儒学馆②总明观:集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且教学已退居次要地位,其主要内容为“儒”、“道”、“文”、“史”四科。
3.北魏的官学①北魏建国初期,以经术为先,立太学,撰写《正文经》作为太学教材;②明元帝时改国子学为中书学,属中书省管辖,学内设中书博士以教授中书学生,中书学是北魏的特创。
③孝文帝时期,为了加速封建化进程,强调皇族教育,建立了皇宗学,这也是北魏首创。
(二)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1.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隋唐时期采纳重振儒术,兼容佛、道的文化教育政策,其基本内容如下:①崇儒兴学。
唐太宗时期,诏令由颜师古、孔颖达对“五经”经义进行统一的解释,皇帝钦定,提名《五经正义》以及编写《孝经》。
唐文宗时期镌刻石经,维护儒经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开成石经”。
②兼用佛道。
唐朝时期提出“三教虽异,善归一揆(kui)”。
③发展科举。
隋炀帝大业二年,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成立。
④任立私学。
隋唐时期,鼓励私学的发展。
2.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隋朝以前,中央政府没有专设管理学校教育的机构,都是由负责礼乐的太常寺监管学校;隋朝后随着教育事业发展管理的需要,中央官学由附属机构转为独立机构,从太常寺分离,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国子监既是高级教育学府,也是教育行政机关;从此,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得以实行,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管理;地方官学由州长官负责;专科性质的学校则归对口的行政部门管理,以利于专业教育的实施。
教育学之中国古代教育史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一、学校萌芽的传说(一)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活动:身教、言传)(二)学校的萌芽(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社会活动)原因:①教育的分化;②文字的产生二、西周的教育制度(一)“学在官府”(学术官守)★特点: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重视道德教育,明人伦是核心(二)国学与乡学国学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统称为乡学。
(三)大学与小学天子的大学:辟雍、东序、成均、瞽(谷)宗、上痒。
诸侯的大学:泮宫(四)家庭教育教以初步的礼仪。
7岁开始男女有别。
三、“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中心是礼、乐。
“六艺”起源于夏代。
既重思想道德,又重文化知识;既重传统文化,又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戒备;既重礼仪规范,又要重内心情感修养。
第二章私人讲学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一、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一)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1.官学的衰废(天下动乱、旧有的教育失去了价值)2.学术的扩散与下移3.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二)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1.私学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2.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3.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4.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三)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二、齐国的稷下学宫(一)稷下学宫的性质:1.是一所有官家举办而由四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二)稷下学宫的特点:★1.尊师重道,待遇优厚。
2.不治而议论。
3.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4.学无常师。
5.管理规范(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1.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
2.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隋唐时期学校制度特点
一、学校体系的形成隋唐时期,学校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中央官学成为教育的主干,地方官学则作为官学的补充。
这一时期,中央官学已有五学,地方官学也有州县学,但时起时落,并未组成一个全面稳定的学校体系。
到了唐代,不仅官学得以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全面稳定的学校体系。
地方官学向中央官学选送学生,使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衔接。
私学与官学并存,私学承担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层次教育任务。
二、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隋以前,中央政府没有专设管理学校教育的机构,都由负责管礼乐的太常寺兼管学校。
隋代开始,中央官学从太常寺分离,由附属机构转为独立机构,国子学后来改称国子监,既是高级教育学府,也是教育行政机关,从此实行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三、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的完备隋唐时期对过去学校教学的规定和惯例加以梳理,按现实的需要,做了新的规定。
使入学资格、学校礼仪、专业教学、成绩考核、违规惩罚、休假处理等方面都纳入法制轨道,此后可依法制对学校教学进行管理。
四、重视专业教育隋唐时期,专业教育得到了重视。
医学、法学、算学等专科性学校得到了发展,专科性学校归对口的行政部门管理,以利于专业教育的实施。
这种体制,在当时收到实效。
五、学校类型多样化,分布广泛隋唐时期,学校类型多样化,分布广泛。
经学教育、专科性学校、地方官学等类型多样,数量多,教育普及程度高。
六、增加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隋唐时期,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仍是儒经,但增加了专科性的知识,如医学、法学、算学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此外,学校教育等级制度明显,学校主要学习内容是儒家经学内容。
七、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隋唐时期,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较为紧密。
学生能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具有以下特点:学校体系的形成、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的完备、重视专业教育、学校类型多样化、增加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以及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唐代继承并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学校教育体系也进一步完备
学习资料隋唐的科举和教育1.618年唐政府下令京都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入学身份有等级限制,名额也只有 300多;州县也设置学校,按州县大小规模分三等,就教学内容而论,其性质大部是儒学。
贞观年代,大量兴办学校,京都弘文馆、崇文馆都是此时创建,国子监也增置书学、算学,后又加置律学,学生数量猛增,加上邻国派遣的留学生,六学二馆共计8000多人。
唐高宗李治当政时,变化不多。
武则天当政时,重科举轻学校。
到了开元年代,学校才又得到恢复和发展,制度进一步完善,确定了比较适当的规模,地方官学与京都官学的上下关系也较明确。
京都的儒学(包括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①入学的身份与名额:弘文馆、崇文馆属贵族学校,专收皇帝、皇太后、皇后的亲属和宰相等高级官员的儿子,共收50名。
国子学收文武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子孙,限 300名。
太学收文武五品以上中级官员的子孙,限 500名。
四门学收文武七品以上低级官员的儿子,限 500名,又收地方庶民中俊秀青年,限 800名。
入学年龄限在14~19岁之间。
这些学校,等级越高,名额越少,等级低些,名额渐次增多。
②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主要是九经,按文字多少,分为大经、中经、小经三类,学习期限不一。
《礼记》、《左传》学三年,《诗》、《周礼》、《仪礼》、《周易》学二年,《尚书》、《公羊》、《穀梁》学一年半,《论语》、《孝经》学一年。
大经和中经是分班必修的,小经作为选修,《孝经》、《论语》作为公共必修。
教材由国家规定,用孔颖达等编的《五经正义》。
除学经之外,还学书法及各项礼仪。
学生分班习经,博士、助教分经教授,一经习毕方许习另一经,读熟经文之后才教授文义。
这种方式,可称为专经缓进。
在学时间长短,取决于习经的数目与考试能否合格。
③重要的规章:a.入学举行束修礼。
通过隆重的仪式,献礼拜师,标志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尊师敬学的一种表示。
b.考试督促学业。
考试有旬考、月考、季考、岁考等名目,方式有试读(帖经)和试讲(口义)两种。
(完整版)隋唐时期的教育
隋唐时期的教育内容提要:一、隋唐文教政策二、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三、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四、韩愈的教育思想一、隋唐文教政策:(一)尊崇儒术:1、尊孔2、整理、统一儒经3、提高儒士的地位(二)兼容佛道二、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一、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1、在学校设置上,隋朝中央官学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
2、在教育行政上,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和设置专门教育行政长官)二、唐朝的学校教育制度:(一)唐朝的学制系统:1、官学:(1)中央官学:①中央专设学校:六学一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广文馆②中央附设学校(2)地方官学:①郡(州)学②县学地方官学的类型:①经学②医学③崇玄学2、私学(二)唐朝的学校管理制度:(1)入学制度(2)学礼制度(3)教学制度(4)考核制度(5)惩罚制度(6)休假制度(三)唐朝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1、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2、教育的等级性明显3、教育行政体制实行分级管理4、完备的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5、专业教育受到重视6、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相结合三、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古代选士制度的发展演变:察举制(以德取人)—-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取人)——科举制度(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西方人将它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一、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一)隋朝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公元607年,隋炀帝始置进士科,是科举考试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二)唐朝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1、唐朝科举考试的程序:(1)考生来源(2)报考资格(3)报考时间与方法2、科举考试科目:(1)秀才科(2)明经科(3)进士科(4)明法科(5)明字科(6)明算科3、科举考试方法:1、贴经2、墨义3、口试4、策问5、诗赋二、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一)宋代的改革:1、扩大科举名额,提高及第者的社会地位和待遇2、确定“三年一贡举"3、殿试成为定制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二)元代的改革:1、明定三场制乡试、会试都各考三场,每场之间相隔三日2、规定考试范围出题范围是《四书》,答题范围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3、科举制度日趋严密(三)明代的改革:1、确定“三年大比"制度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考试过程:童生试: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它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考中者称为生员,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与印度的文化交流主要是输入印度的佛学。
与日本的文化的交流主要是文化输出。
这些人员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遣唐使; 第二类为留学生; 第三类为学问僧。
Page 27
八股文特点
1.取材于《四书》、《五经》;
2.代圣人立言;
3.采用排偶文字,文体本身集诗、赋、论、策于
一体。
Page
28
4.清代的科举制度改革
(1)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
(2)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
“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
Page
29
四、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Page 5
二、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隋朝设立了国子
寺,后又改称国子监,设祭酒一人总管学校,首
次设立了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首长,教育成为独
立的部门。 唐代国子监统辖下属的各学校,对学校的领导和 管理加强。
Page
6
三、学校教育体制的完善
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是我 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典型。
4. 教育管理
规定修业年限,形成旬试、月试、季试、岁试、毕业考试 等学业评估检察体系,还规定了旬假、田假、授衣假等假 期制度。
Page 9
第二节 科举制度建立
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 四、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五、科举制的影响
Page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考试预测(四)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预测临近考研,万学海文集合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深入研究2012年考研统考专业课考试大纲,结合统考专业课的命题趋势、规律及特点,经过反复推敲锤炼之后,分析提炼各层级知识核心要点,从而对本年的考研命题进行预测,帮助学员把握出题重点。
教育学原理部分1.教育的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每种学说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2.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每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互补性等)以及这些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这其中还包涵两个概念的理解“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
5.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
)6.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7.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掌握知识中心、社会中心、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核心观点。
8.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9.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10.教学设计的概念(“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计划、选择与安排)与教学设计的模式(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11.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当代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直观性、启发性、系统性、巩固性、量力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13.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道尔顿制、分组教学、特朗普制),以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隋唐时期的教育
隋唐时期的教育隋唐时期,中国封建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隋朝统一南北之后,政治上革除了门阀士族专政,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实行均田法和租调徭役法,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地发展,这些都为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隋统治时间不长,它创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新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和发展。
唐朝在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下,出现了封建文化教育高度繁荣发展的局面,如学校的数量有较大的发展,基本教学制度已确立,专门学校在学制中也占有一定地位,从中央到地方已形成一个较完备的封建学校教育体系。
一、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一)重振儒术自东汉后期至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儒学地位下降,佛教、道教日益兴盛。
到隋文帝即位后,认识到三教皆可利用,要论教化百姓,养育人才,则非崇儒兴学不可。
唐高祖李渊在开国之初,就“颇好儒臣”。
为了提高儒学的地位,在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
公元624年颁《兴学敕》,要求“敦本息末,崇尚儒宗”。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崇儒,登基前就在王府内设立文学馆,召集房玄龄、魏征等十八名儒为学士。
贞观元年下令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
贞观四年诏令各州县学皆立孔子庙。
贞观十四年,诏令孔颖达会同诸儒撰写《五经正义》,颁行天下。
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由官方颁布的经学权威著述,成为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每年的明经科考试也以此为标准。
唐以后诸帝也基本上都是尊崇儒术的。
(二)兼融佛道隋唐崇尚儒术,但在重儒的同时,还提倡佛教和道教。
佛教和道教都是宗教,都主张与世无争,积德行善,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特别是佛教和道教在生死观上都有一套理论,如佛教宣传“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以求得死后超生。
道教研究养生之道,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这些对封建帝王直至平民百姓都有极大的诱惑力。
整个唐代,儒、佛、道三教虽间有此消彼长的矛盾,但总的来说,在政治上还是儒术居于主导地位,而佛教和道教只是作为信仰和精神寄托。
二、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的发展隋初注意学校的发展,作为重点加以发展的,首推京都的国子寺,其中有五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
中国教育史第四章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改革一、西晋的中央官学西晋在继续兴办太学之外,还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也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
国子学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
国子学的设置,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
二、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文帝当政的元嘉时期,官学教育出现了暂时的繁荣。
文帝征召名儒,先后设立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四馆并列,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研究。
泰始六年(470年),宋明帝以国学既废,诏立总明观(亦称东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每科置博士。
总明观并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而是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
总明观的四科虽与元嘉时期的四馆分科相同,但它以总明观作为总的领导机构,在管理上更加完善,也使原来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在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三、北魏的中央官学北魏明元帝时(409—423年)改国子学为中书学,中书学属中书省管辖,学内设中书博士以教授中书学生。
中书学名称是北魏的特创,太和十年(486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为强调皇族的教育,北魏还建起了黄宗学。
黄宗学亦为北魏首创。
附:泰始:????(265年十二月-274年)是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
这也是西晋的第一个年号。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北魏的第二任皇帝,鲜卑族人。
拓跋嗣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土,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一、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隋唐时期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文教政策和调整,文教政策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在儒学德治思想的主导下,隋唐在开国之初都曾实行崇儒兴学的政策,作为推行教化的根本;又兼利用佛教和道教,作为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积极发展科举,作为选拔人才、改进吏治的重要途径;提倡民间办学,听任私学发展,以补充官学。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1.西周的教育制度:①“学在官府”;②国学和乡学:国学分大学和小学;乡学分闾塾、党庠、州序、乡校等,学习内容为“乡三物”,由大司徒负责;③大学与小学:天子设大学称辟雍;诸侯设大学称“泮宫”;④家庭教育:7岁开始分男女进行教学。
2.“六艺”教育:①礼的作用:明确等级关系,强化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②乐的作用:是一切艺术教育的总称,包括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③礼乐的关系:“礼”是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道德精神修养;④射御:军事技能训练;⑤书数:小学的学习内容;《史蒥篇》是西周的小学文字教学用书。
3.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①私学兴起的原因:政治下移、经济下移导致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官学衰败;士阶级的崛起,养士之风盛行;②私学兴起的意义: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扩大了教育对象,培养了各类人才;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③百家争鸣对教育的作用:“百家争鸣”必然推动教育实践的活跃、教育思想的繁荣、教育理论的发展。
5.齐国的稷下学宫:6.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7.孟轲的教育思想:①“性善论”与教育作用:“四善端”(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恭敬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教育的作用在于“求放心”;②“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③“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④道德修养的方法: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已;⑤教学方法:深造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专心致志。
8.荀况的教育思想:①“六经传人”、先秦儒家学派之集大成者;②“性恶论”:“性伪之分”说明教育的必要性,“性伪之合”说明教育的可能性,教育作用在于“化性起伪”;③以“大儒”为培养目标: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层次为“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在于培养“圣人”,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④以儒经为教学内容:以《礼》为重点;⑤“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出“虚一而静”的学习心理状态;⑥论教师:维护教师尊严和学术统一,“天地君亲师”的观点即出自《荀子·礼论》。
隋唐时期的小学教【2024版】
3、唐代设立算学专科开创了中外教育史 上由政府设立自然科学专科学校的先河。
小学教育体制的嬗变及其影响
隋朝构建了比较完备的以官学为主体、 私学为辅助的封建教育体系。
唐代的官学教育体制以儒学学校为主。 国乱官学废,私学成为了延续教育的主
学、文学的教学及训练。 诗歌教授非常普遍;道玄等学术思想、
科技教学、天文历法都有传授。
私学是隋唐实施小学教育的主要场所。
原因:
1、官学满足不了人才的培养需要。 2、战乱导致官学衰落,私学不受影响。 3、私学主要招收庶民子弟,没有官学那
样严格、扭曲人性的管理和森严的等级 制度。
4、私学注重实际,适应乡土民间社会的 需求。
要力量,取代了官学的教育主导地位。
官立小学教育
隋代在州县设立学校。 唐代的中央官学中设有宫廷小学,教育
皇族子孙。 地方学校中也有小学的建置。 唐政府“许百姓任立私学”,乡里官学
实际多半属私学。
管理上“两无”、“两自”。
“两无”:教师无定员,学生无定额。
“两自”:经费自筹,校舍自理。
文教政策及其对小学教育的影 响
隋文帝: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王庇民,莫 先于礼。
大兴学校,创立中央的教育行政机关——国子 寺,开启重振儒术的高潮。
隋炀帝倡导的科举取士制度开创了中国传统教 育的一个新时代,即指挥着中国传统高等教育 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随后各个朝代的小学教 育——产生了急功近利的经学化倾向。
表明国家在基层教育上的诚意不够,或 缺乏实力,实际上刺激了民间乡学、村 学的兴办。
私立小学教育
隋代一些官学的著名学者和教师在任职前后都 从事私பைடு நூலகம்教育,部分私学规模甚至超过了地方 官学的规模。
唐代学校制度特点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教育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代学校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唐代学校制度的主要特点:一、官学体系完善唐代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中央设立国子监,加强对教育的领导。
国子监采用两种教育管理模式: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
这一体系保证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教育管理制度完备唐代学校教育形成了完备的教育管理制度。
各学校从入学到毕业都有制度化的规定。
例如,明文规定入学之始学生行束脩之礼;按照专业与课程的难易程度规定修业年限,形成旬考、岁考、毕业考试这三种形式的考试;还规定了假期制度等。
这些制度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规范和保障。
三、教育内容丰富唐代学校教育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仍是儒经,此外还有各种专科性知识,如天文、地理、医学、数学等。
这些内容丰富多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教育等级制明显唐代学校教育等级制明显,这是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体现。
唐朝政府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将教育的等级性以法令的形式加以制度化。
这种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但也保证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五、学校类型多样化隋唐时期,形成了以经学为主、专科性学校为辅的隋唐教育体系。
学校类型多、数量多、涉及面广,远甚于前代。
这些学校包括国子监、太学、州县学、乡学、私学等。
学校类型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阶层和不同需求的教育需求。
六、学校分布面广隋唐时期,学校分布面广,意味着教育普及程度高。
中央官学遍布全国,地方学校、乡学、私学等也广泛设立。
尤其在唐朝,依据州县面积和人口数量,广设学校,使得教育普及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七、重视教师培养唐代学校教育重视教师培养,提倡“尊师重道”。
国子监设立教师培训机构,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教师。
此外,唐代还实行了“举孝廉”制度,选拔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才担任教育工作者。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二、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这是我国古 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后秦姚兴、梁朝武帝也设置“律学”。 晋武帝立书博士设弟子员,教习书法。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开设医学,这是我国医学专科教 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北魏也曾设医学博 士以教弟子。 (一)“四馆” 1.概况:438年,宋文帝下令设立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 文学馆等四馆。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和研究。 2.意义: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是为学制上的一大改 革,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的实际变化。
三 、论家庭教育
(二)威严有慈,爱教结合 颜之推批评当时许多家庭的父母对子女“无教而有爱”, 一味放纵:“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 笑。”别人提醒他时还不以为然。这样,孩子就会以为 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等到孩子逐渐长大,不良行为也愈 加明显,这时父母才觉察到,开始加以管教。然而已经 难以奏效了,反而导致子女的抵触对抗:“捶挞至死而 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 颜之推主张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要严格要求,勤于教诲, 不能溺爱和放任。父母在子女面前要庄重严肃,但不能 过于严厉,要严慈有度,所谓“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 女畏惧而生孝”。
一方面,学校培养人才供科举选拔,选才与育 才的标准和要求得以统一。促进了学校教育的 发展。
(1)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各,而进学校读书 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 教育的重视。 (2)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 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 极意义。 (3)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 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和文武兼备教 育的发展。
(二)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第163-165)
隋唐教育
2015/9/22
16
2、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从入学到毕业都有制度化规定,如考试制度有 旬考、岁考、毕业考试;假期分长假和短假两种, 长假又分田假(5月份,田里麦子成熟之际放假) 和授衣假(9月份,天气转凉需要添加衣服时放 假),每次放假一个月。短假又称旬假或常假,每 10天放假一天。这是我国放假制度的由来,后来 吸收欧美国家的经验,将假期安排在每年寒暑两季。
s
2015/9/22 20
总之,在文教政策上,隋唐时期以儒学为主, 佛教和道教为辅的政策打破了独尊儒学的文化专制 局面,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开阔了人们 的视野,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该时期文化教 育事业的发展。
在教育制度上,以儒家经典为主的经学和以专 业知识为主的专科学校并行,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官学和私学并存,共同构成了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 体系,为以后封建教育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并成 为当时领先于世界较为完备的教育制度。
2015/9/22
21
在教育思想上,呈现出以宣扬儒家思想为主, 兼容佛道为辅的多元化特点,为后来宋明理学的形 成提供了思想养料。 在选士制度上,把选士和育人紧密结合的科举 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士制度,对封建教育的 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5/9/22
2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 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 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 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 百多年。 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既不同于两汉时期以德 取人的察举制,又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门第取人的九品 中正制。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 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它称为“中国第五大发 明”。
中国教育史第一部分
中国教育史部分总结中国教育史主要是理清思路,掌握人物,识记史实。
一、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人物人性与教育的作用孔子:人性论:1、孔子提倡:“性相近,习相远”,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
2、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丘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很重要,“烧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人应当钟声不断受教育,这样才是知识的站我和道德的修养不至于停顿,倒退,还认为认得生活或经营当受到重视,应争取积极因素的影响,派出小计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强调居住环境的选择,另一方面强调社交的选择。
3、从“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出发,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
性相近,习相远,指的是中人的部分,中人是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他们谈高深的学问。
人性与教育的作用1、对社会的作用,“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社会发展有中的作用,实力郭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提出了“庶”“富”“教”的理论(结合书上看);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苛政,以教育作为市政的基本手段,宣传忠君小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2、依据,“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可知,孔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孟子的人性论与教育的作用性善论1、课本第一句(67页),大纲第一句(67)2、大纲第2点的三个部分。
荀子人性论与教育的作用性恶论与教育作用1、荀子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在于不懂得“人之性伪之分”,并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荀子的人性论可归纳为一下三点。
2、“性伪之分”,性值得是人的先天素质,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素,伪指的是后天的习得,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性与伪分别是先天素质与后天习得,应把两者区分开来,又指出人性本恶,但人性可以被转化,这也体现了教育必要性的作用。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Ⅰ 考试性质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 考查目标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教育学原理约 60分中外教育史约 50分教育心理学约 40分(注:中外教育史包含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材料分析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Ⅳ 考查内容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 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 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 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 关于“教育”的陈述类型教育定义;教育隐喻;教育口号。
2.教育定义的类型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
3. 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育的本质与教育概念的内涵;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 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 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隋唐学校制度
一、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隋唐时期,中央设立国子监,加强对教育的领导。
国子监负责管理中央官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和广文馆等。
地方官学则由州、府、县设立,主要分为经学、医学、崇玄学等类型。
这种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有利于统一教育标准和提高教育质量。
二、完备的教育管理制度隋唐时期,各学校从入学到毕业都有制度化的规定。
入学制度实行等级入学制,对申请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有一定的年龄限制。
学礼制度定期举行,使学生受到崇儒尊师、登科从政的教育。
教学制度具有具体性和专业性,学校类型不同,教学内容也不同。
考核制度主要有旬试、月试、季试、岁试和毕业试。
督责与惩戒制度由国子监主簿负责执行,保证国子监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休假制度包括旬假、田假和授衣假。
三、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扩大隋唐时期,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仍是儒经,但同时也增添了各种专科性知识。
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以学习唐律令为专业,书学以书法为专业,算学以数学为专业,广文馆则学习文学、历史等。
这种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扩大,为培养各类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教育的等级性明显隋唐时期,教育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体现。
唐朝政府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限制,使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等级的差异。
五、私学与官学的互补隋唐时期,官学是教育的主干,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
私学承担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层次教育任务,有利于普及教育。
地方官学向中央官学选送学生,使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衔接。
官学以私学为基础,吸纳私学输送优秀学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系。
六、学校制度的传承与发展隋唐学校制度源于西周,经过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隋唐时期达到了古代极盛时期。
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
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为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总之,隋唐学校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1、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随着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外交流日益频繁,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与两汉时期有了很大不同。
自从汉武帝确定了“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儒学定于一尊,曾促成了经学教育的发展,但经学教育也出现了很多弊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玄学、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加之战乱的影响和经学教育自身的问题,儒家思想不仅逐渐失去了独尊的地位,甚至一度有岌岌可危之势。
到隋唐时期,传统的儒家、土生土长的道家和外来的佛教之间呈现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的局面,他们都想取得独尊的地位,却都未能如愿。
统治者根据政治的需要和各自的倾向,不断调整三者的关系,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士族地主、庶族地主和僧俗之间的矛盾,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总体上可以概况为“尊崇儒术,兼重佛道”,即在崇儒兴学的前提下儒、佛、道三家并用。
2、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隋以前,中央没有专设管理学校教育的机构,都由负责管礼乐的太常寺兼管学校。
隋代开始,加强对教育事业发展管理,中央官学由附属机构转为独立机构,从太常寺中分离。
隋文帝时期设置了国子监,内设祭酒,专门负责管理学校教育工作,它标志着我国历史上专门设立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的开端。
在中央六部中,礼部成为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还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的行政机构——国子监,并对教育管理的模式作出了规定。
模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吏负责;模式之二是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并举。
官署办学、管学是唐代教育管理体制的一大特色。
3、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中央官学是隋唐时期封建教育的主干,也是教育发达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完备于唐。
(1)隋代中央专设的学校隋代中央官学初称国子寺,隶属于太常寺,后来,国子寺独立,改称为国子学,后又改为国子监。
隋代的中央官学有五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统归国子寺管理。
前三者是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书学和算学属于专科学校。
书学教授汉字“六书”的构造原则和文字“八体”的不同写法,培养书法的专门人才;算学培养天文、历法、财务、工程等方面的专业计算人才,以算学专书为主要学习内容。
(2)唐代中央专设的学校唐初,恢复旧传统,以国子学隶属太常寺,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
这三学虽有等级差别,学生身份不同,但都是学习儒学的高级学校,实质是同一类型的学校。
贞观时,国子学脱离太常寺,改称国子监,成为与太常寺平行的独立机构。
国子监成为中央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可直接对皇帝负责,也要接受上级机关礼部的统调指导;国子监又是国家最高学府,培养统治人才为国家所用,具有两方面的职能。
国子监的设立,标志着国家对培养统治人才的重视,学校管理走向专门化,以适应教育事业大规模发展的需要。
国子监一直延续到清末学部成立为止。
国子监设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前三者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者属于专科学校。
国子监内还有广文馆,接受将应进士科考试者读书备考。
(3)唐代中央专设学校的管理开元年代,将有关的中央官学管理制度集中整理,载入《唐六典》,成为国家的法制,其重要意义是使教育有法可依,对以后的教育管理能加以规范。
①入学制度:唐代中央官学实行等级入学制度。
申请入国子监的学生,年龄有一定的限制。
②学礼制度a. 束脩之礼: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穿好制服,隆重举行拜师礼,表示建立师生关系。
礼制还规定向学官敬献礼物,即束帛一篚,酒一壶,脩一案。
b.国学释奠礼:每年春秋季第二月上丁日,行释奠礼于先圣庙,全体学生学官都要参加行礼仪式,还奏请在京文武七品以上清官并从观礼。
行礼完毕,举行讲学活动。
c. 贡士谒见及使者观礼:贡士明经进士朝见完毕之后,到国子监拜谒先师。
外国使者来唐,朝见之后,引至国子监参观,感受中华的文化礼教。
定期性的隆重礼仪活动,使学生受到崇儒尊师、登科从政的教育,从思想上受到一定影响。
③教学制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学习儒家经典;律学学习唐律令,书学学习《石经》、《说文》、《字林》,算学学习算经。
④考核制度:每阶段都有考试,考试形成系列,有旬试、月试、季试、岁试、毕业试等。
⑤惩罚制度:国子监主簿负责执行学规,督促学生勤学,保证国子监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不率师德、学业无成、假违程限、作乐杂戏等,都会作退学处理。
⑥休假制度:一方面,由于国家有统一规定的休假制度,学官享受政府规定的休假日;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需求,适当安排其学习和休息,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两方面结合起来,安排学校常规的假期,有旬假、田假、授衣假。
田假在五月收种农忙时放假15天。
授衣假在九月秋凉要准备冬衣之时放假15天。
路程遥远时,可增加路程假。
休假制度反映了农业社会的人文关怀。
(4)中央附设学校唐代有些官学不是独立设置的,而是利用行政部门人才资源和业务设备的资源,附设一些学校,并由这些部门管理。
比如“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
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二馆为集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医药学是唐代中央附设学校中有代表性的专科学校。
中国设置医学始于南宋元嘉二十年(443年),但只存在10年就被省去。
隋代再设医学,唐代继承并有较大的改革与发展。
唐代的医药学校,不仅具有一定的规模,还有较完善的教育制度,虽然附设于政府的事务部门,没有独立设置,但实行分科分专业教学,各科教学内容比较明确,注重学习传统的医药经验,选用的教材是历代的医药经典,教学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医疗的效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
(5)隋唐的地方官学地方的行政管理,主要是由州县两级实施,州学县学由地方政府主办,在管理上从属于州县行政机构,具体事务在州由司功办理,在县由司功佐办理。
地方官学有经学、崇玄学、医学。
开元年间设崇玄学,体现唐玄宗对道教的提倡。
崇玄学存在时间较短,经学存在时间长。
贞观年间在地方设置医学,在教育史上一大创新,体现唐太宗对民众医疗保健的关怀。
由于强调招生本地化,地方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庶民子弟,等级意识有所淡化,教学要求相对较低,毕业时由长吏主持考试。
唐朝官学体制中还有玄学和集贤书院。
政府设置州县学,在全国形成官学的学校教育网。
地方官学按地方行政层次相应地设置,并由同层次的行政机关来领导管理,使地方官学在政治、经济上都由地方行政机关来保证,但地方官学的兴衰实际取决于地方当政者的思想倾向,能关注学校则采取措施给予大力支持,不关注学校教育这甚至会造成学校荒废。
4、私学发展官学重在培养未来的官僚后备人才,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和成人为主要对象,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儒家的经学,培养封建道德,造就行政管理人才,为国家所用;私学承担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儿童进行启蒙识字的基础教育,还承担比官学更广泛的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
私学不局限于儒家经学,不受学术派别、学科、专业等的限制,凡是社会需要的知识技术,都会有人要学习有人会传授。
隋唐时期私学蓬勃发展的原因和条件:①社会民众的需要。
由于地方官学名额有严格限制,广大民众要求子弟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不能满足,只好从发展私学找出路,于是尽可能利用各种条件,挖掘教育资源,开办私学。
②政府政策的倡导。
隋唐时期,鼓励私学发展成为政府的政策之一,要求私学在施行礼教、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作用。
县以下的乡里,政府不派官办学,由民间人士自己筹办。
政府提倡民间办学,听任私人自由设置,不施加过多的限制。
③隋唐经济的繁荣。
隋唐都有政治较为安定的时段,和平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繁荣,构成了民间私学发展的基础。
④科举考试刺激私学的发展,办学形式灵活,私学具有发展活力。
隋唐私学按其教学程度有初级私学和高级私学之分。
初级私学包括乡学(乡校)、村学、私塾、家塾、家学等,春季始业,以年为阶段,无固定的学习年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读、写、算,尤重视读、写。
初级私学一般是单班学校,学生人数不多,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由一位教室轮流教学,教学效率很低。
从传授内容来分,高级私学有《三礼》学、《易》学、《春秋》学、《汉书》学、谱学(研究氏族姓系发展过程)、《文选》学、文学(唐代凡参加科举考试者都必须有文学素养和技能)、科学技术(如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等。
书院创立于唐贞元元和年间,发展于五代,繁荣和完善于宋代。
书院既有藏书,又有教学活动,学习内容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不同于以前单科学习为主的私学,而形成知识面较广的新型教育机构。
唐后期开始有印版书,为书院增加藏书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书院承担起培育人才和传播、发展中华文化的双重任务,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
隋唐私学具有层次多样化、机构简单、办学灵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及覆盖面广等特点,与官学相互补充和影响,共同构成了隋唐完备的封建教育体系。
5、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①形成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学校教育体系私学承担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层次教育任务,官学以私学为基础,吸纳私学的优秀学生。
在教育行政上官学是教育的主干,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
②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央设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并形成了两种教育管理模式:一种是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吏负责;另一种是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国子监统一管理各类教育事业,医学和天文学等专科性质的学校由各个对口部门管理,使其师资、设备和管理有利于专业教育的发展。
③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隋唐时期对过去的学校教学规定和惯例加以梳理,按现实的需要做了新的规定,特别是开元年间集中整理后载入《唐六典》,使入学资格、学校礼仪、专业教学、成绩考核、违规惩罚、休假处理等方面都纳入法制轨道,使教育有法可依,对以后的教育管理能加以规范。
④重视专业教育,增添教育内容,学校类型多样化在国子监添设算学专科,以培养算学的专门人才,在太医署附设医药专科,以培养医药专门人才,还有其他一些专科教育。
从教育制度发展过程来考察,这是实科教育的首创。
⑤教育的等级性明显唐朝政府明文规定了各级给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将教育的等级性以法令的形式加以制度化。
贵胄子弟进国子学、太学等贵族学校,庶民子弟进专科性质学校。
⑥学校的分布面较广唐朝按州县面积和人口数量规定学校教授和学生人数。
中央有中央官学,地方有州县学,乡里有私学和家学。
⑦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合为一体唐朝诸多的教育机构或行政机构都承担着多重任务和职能。
如国子监是最高教育管理机构,也是教学机构;弘文馆、崇文馆既管理图书,又教育学生;太医署、司天台等兼具行政管理、教学、研究的三重功能。
参考资料:孙培青《中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