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分数应用题常见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_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探究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探究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探究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分数应用题是一个比较难题。

学生在做分数应用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解题障碍。

在本文中,将会探讨学生常见的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并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解题障碍之难以理解题意
有些分数应用题的题意比较复杂,学生常常听不懂或不能理解题意。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仔细阅读题目,标出关键词,找出解题的方向和思路。

2. 做类似的例题,让学生了解题目中的关键知识点和求解方法。

3. 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在分数应用题中,计算是关键。

有些学生不会进行分数的计算,导致不能正确求解答案。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提高学生对分数计算的掌握能力,包括加减乘除,化简、通分等。

2. 强化例题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掌握分数计算能力。

3. 进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计算方法。

三、解题障碍之不会化简
1. 把分数化为最简形式,把分数因式分解,找出公因数后进行化简。

2. 对于难以化简的分数,可以采用通分的方法,分母相同后再进行化简。

1. 提高学生对单位换算的掌握能力,让学生掌握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带着学生看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

3.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单位换算。

1.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 带着学生讨论实际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1. 题目错误或不准确:有时候错误的成因可以是题目本身的错误或者是题目描述不准确,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题意,从而做错题目。

解决办法:审题要准确,能够理解题目的意思,可以使用关键词或者是概括题意的方法来理解题目。

2. 分数(百分数)理解错误:分数(百分数)是一个比例表示,因此学生必须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转换两者之间的关系。

解决办法: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例如将一个分数转换成百分数,或者将一个百分数转换成分数。

3. 计算错误:在进行分数(百分数)的计算时,学生可能会出错,如计算错误、运算符使用错误等。

解决办法:学生需要进行基本的分数运算和百分数运算的练习,熟练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和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5. 概念理解错误:学生可能对分数(百分数)的概念理解错误,例如没有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没有掌握分母为0的情况、没有理解百分数和比例的关系等。

解决办法:学生需要对分数(百分数)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可以通过多做题目和与老师交流来提高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6. 疏忽大意:学生可能在解题过程中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错误,例如没有进行必要的转换、没有注意题目中的条件要求等。

解决办法:学生需要在解题过程中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仔细阅读题目中的要求和条件,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转换。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可能出现的错误成因主要包括题目错误、分数(百分数)理解错误、计算错误、细节错误、概念理解错误和疏忽大意等。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学生需要提高审题准确性、掌握分数与百分数的转换关系、熟练掌握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方法、仔细检查计算过程、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提高细心程度。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探究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探究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探究分数是小学数学中较为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常常出现在数学应用题中。

在解这些应用题时,一些同学常常会遇到解题障碍,无法正确地解答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原因分析(一)对分数的理解不足很多学生会把以前学习的分数知识当成一个难点,也就是说,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不足、不深刻。

对于一些能够映像出分数含义的问题,他们也不容易进行直观化的转化,造成了在解决问题时的困惑。

(二)部分同学不善于变形运算在进行分数运算综合应用时,部分同学会有强烈的心理抵触,喜欢用整数化的思路来解题,这显然是不科学、不现实的方法。

而这种思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变形运算的不熟练造成的。

(三)对于实际问题的抽象能力还不足许多题目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实际问题,尤其是对于需要抽象能力的学生而言,更充满了难度。

因为这些题目往往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建模,并将其变形、转化成符号语言,这对于抽象能力的人来说较为容易,但对于几乎没有抽象能力的学生来说难度要加大。

二、解决方法分数是指分子除以分母的结果,分子表示数量的多少,分母表示整体的数量。

了解这个含义,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建议同学逐渐逐渐强化这种理解,这样,在后续进行应用时,就能够更准确地准备建模、转化等环节。

(二)多使用变形运算在进行分数综合应用时,变形运算是十分有用的工具。

在等式、不等式、和、积以及不定方程式等结构的运算中,都要求我们使用特定的变形法则,以解决问题。

推荐学生多使用变形运算这一工具,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运算的本质和规律。

(三)加强抽象能力的平时训练加强抽象能力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从大量地解题做起,也可以借助比分数更为符合自然直观的图形来练习。

例如,将线段划分成若干份,计算它的某一部分所占比例,就是一种比分数更为直观、符合自然的方法。

总之,在对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时,只要我们坚持强化对分数知识的理解、多使用变形运算以及加强抽象能力的练习,相信我们一定能够顺利地解决这些应用题,取得挺好的成绩。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进行分数运算的必备之一。

在学习分数除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稍微复杂的应用题,如分数百分数除法、复合分数除法等。

然而,在解决这些应用题时,常常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不理解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在分数百分数除法中,往往需要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然后进行计算。

在转化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忽略两者之间的关系,而直接进行转化,导致错误。

实际上,百分数就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表示的是一个百分之几,可以转化为带分数或分数的形式。

例如,75%可以转化为3/4或15/20等形式,只有在理解了这种关系后,才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对分数除法的规则不熟悉在进行分数除法时,需要将除号改成乘号,然后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分子分别相乘,分母分别相乘,最后将其结果化简即可。

然而,由于很多学生未能掌握这一规则,导致在应用题中出现错误。

例如,如果有一道题目是“1/2 ÷ 3/4 = ?”,学生可能会误将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得到1×4=4,2×3=6,结果是4/6,而忽略了乘号改为除号的重要步骤。

三、计算过程中出现转换错误在进行分数除法时,如果忽略了化简的步骤,往往会导致结果错误。

此外,也可能会在转化分数或者百分数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如分子分母颠倒、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位错误等。

这些错误虽然看起来微小,但却会对最终结果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要细心、认真对待每个步骤。

四、题目的理解存在偏差有些复杂的应用题可能存在多个解法,不同的解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此外,有些题目的语言描述不够准确,容易让学生产生歧义。

在此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出现偏差,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

因此,在学习和解答应用题时,要认真理解题目含义,避免产生歧义和排除多余解法。

总之,解决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分数基础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只有在理解每个步骤的意义和分析题目的文意下,才能得到正确的解答。

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常遇到的难题之一。

分数的理解与运用,涉及到学生对数学的整体抽象能力的培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分数进行计算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

那么,对于分数应用题的解题障碍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通过教学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一、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1.1 缺乏对分数的整体理解分数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后所得的结果,分数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等三种形式。

学生往往仅仅记住了分数的定义,没有对分数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握,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解决分数应用题时缺乏对分数的准确理解和使用。

1.2 对分数的加减乘除理解不深分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学生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往往极力避免对分数进行运算,以至于在面对分数应用题时,他们无法准确地进行运算,从而导致解题出现障碍。

1.3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的能力薄弱分数应用题往往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然而很多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薄弱,对于问题的转化以及数学运算的方法无法正确把握,因而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困难。

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学生对于分数的应用理解不足,无法将分数的概念与实际问题进行有效地结合,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出现了障碍。

二、分数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2.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而是要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刻理解。

2.2 强化分数概念的教学教师在教学分数概念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从而使学生在解题时能够更加准确地运用分数来进行计算。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从而培养学生在解题时的能力。

2.4 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分数的兴趣,促进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知识。

分数运算中的常见困惑与解决方法

分数运算中的常见困惑与解决方法

分数运算中的常见困惑与解决方法分数是数学中常见的数形式,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数。

在分数运算中,有一些常见的困惑,比如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分数的化简和通分等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困惑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中,很多人容易混淆规则,导致计算错误。

下面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1.1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遵循相同的规则。

当分母相同的时候,直接对分子进行加减;当分母不同的时候,需要先通分,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转化为相同的分母,然后再进行加减。

通分的方法是将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新的分母,分别乘上对应的倍数,然后对分子进行加减。

例子1:1/4 + 2/4 = 3/4解释:分母相同,直接对分子进行加法运算。

例子2:1/3 + 1/4 = (4/12) + (3/12) = 7/12解释:分母不同,先通分为12,然后对分子进行加法运算。

1.2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的乘法遵循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原则;分数的除法遵循分子相除,分母相除的原则。

例子3:1/2 × 2/3 = (1×2) / (2×3) = 2/6 = 1/3解释: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例子4:1/2 ÷ 2/3 = (1×3) / (2×2) = 3/4解释:分子相除,分母相除。

2. 分数的化简在分数运算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分数进行化简。

化简是指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约去到最简形式。

例子5:8/12 = (8÷4) / (12÷4) = 2/3解释: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4,约去公因数。

3. 分数的通分当进行分数加减运算时,如果分母不同,需要先进行通分,将分母转化为相同的形式,然后再进行运算。

例子6:1/2 + 1/3 = (1×3) / (2×3) + (1×2) / (3×2) = 3/6 + 2/6 = 5/6解释:通分为6,在对分子进行加法运算。

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分数却是一个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常常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障碍之一。

本文将从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分数应用题解题的障碍。

一、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1.1 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分数作为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本质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比值。

但是很多学生在初学分数时往往只停留在有限小数的认识上,没有真正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用。

这导致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容易迷失在分数的运算和应用中。

1.2 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抽象理解能力不足分数应用题通常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需要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进行分析和解决。

很多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他们在解题过程中难以将分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1.3 缺乏分数应用题解题的策略和方法解决分数应用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转化问题形式等。

但是很多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培养和指导,导致他们在解题中无从下手,或者采取错误的方法,最终得不到正确的答案。

二、教学策略研究2.1 强化分数概念的教学针对学生对分数概念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去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用。

还可以通过分数的图形表示、分数的大小比较等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分数概念的认识。

2.2 开展分数应用题解题的实践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对分数应用题解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分数应用题,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分数应用题解题的能力。

2.3 引导学生建立解题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分数应用题,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比如分数加减乘除的规则、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等。

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解题策略和方法,可以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更有条理、更有把握。

分数运算的错误分析与纠正:人教版教学实例分享

分数运算的错误分析与纠正:人教版教学实例分享

分数运算的错误分析与纠正:人教版教学实例分享分数运算在数学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本文将从人教版教材中选取几个典型例题,分析学生在分数运算中常见的错误,并提供相应的纠正方法,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运算。

1. 错误分析:分数大小的判断错误例题:将以下分数从小到大排序:1/2、2/3、3/4、4/5。

错误:学生常常认为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因此,他们可能会错误地将1/2放在第一位,2/3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

纠正方法:学生在进行分数大小的判断时,应该注意到分数是一个整体,要综合考虑分子和分母。

可以找出这些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通过比较分子的大小来确定分数的大小关系。

在这个例题中,可以先将这些分数都改写为公共分母的形式,即6分之3、6分之4、6分之5。

然后我们可以看到,6分之3=2,6分之4=1.5,6分之5=1.2,因此排序应该是1/2、2/3、3/4、4/5。

2. 错误分析:错位相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例题:2/3 × 3/4 = ?错误:学生常常将分子之间相乘,分母之间相乘,忽略了分数的整体性,因此可能会错误地得到1/12的结果。

纠正方法:学生在进行分数相乘时,应该将分数视为一个整体,将分子与分母对应相乘。

在这个例题中,正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2 × 3 = 6,3 × 4 = 12,因此2/3 × 3/4 = 6/12。

3. 错误分析:相加减时忽略了分母不同导致计算错误例题:2/3 + 1/4 = ?错误:学生常常只关注分子的运算,而忽略了分母的运算。

在这个例题中,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得到3/7的结果。

纠正方法:学生在进行分数相加减时,应该保持分母不变,将分子相加减。

在这个例题中,可以通过找到这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来统一分母,即12。

然后将2/3和1/4分别改写为12分之8和12分之3,此时计算2/3 + 1/4将得到11/12的结果。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在一些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错误。

这些错误的成因包括诸多方面,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错误的成因进行一一分析。

对于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往往没有对题目进行仔细的分析。

他们在进行计算时,直接套用公式,而忽视了题目中的一些细节。

题目中可能涉及到了分母为负数的情况,但学生并没有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到这一点,导致了错误的计算结果。

缺乏对题目的仔细分析是导致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在进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往往存在计算粗心的情况。

他们可能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疏漏,比如忘记了简化分数、漏乘或漏除以某个数等等。

这些计算上的粗心导致了错误的产生。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分数计算,学生可能在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的处理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学生在进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能存在着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

他们可能在感觉到题目较为复杂时,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不够熟练,从而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对于分数的乘除法规则理解不够深刻,导致了错误的计算结果。

学生可能在进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没有很好地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他们可能在面对较为复杂的题目时,没有很好地将所学的分数运算规则应用到实际计算中,从而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学生对于所学方法和技巧没有进行充分的练习和掌握,导致在实际计算中无法运用自如。

对于学生在进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出现错误的成因主要包括对题目分析不够仔细、计算粗心、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刻、运用方法和技巧不够熟练、对计算结果审查不够严谨等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应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引导他们在进行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注重对题目的仔细分析,提高计算的精准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并且对计算结果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验证。

数学六年级分数运算常见错误总结

数学六年级分数运算常见错误总结

数学六年级分数运算常见错误总结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性和准确性的学科,而在六年级学习分数运算时,很多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本文将对六年级学生在分数运算中常见的错误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混淆分数的概念在分数运算中,很多同学会混淆分子和分母的概念,导致计算错误。

分子表示分数的一部分,而分母表示被分成的份数。

例如,在计算1/4 + 1/3时,很多同学会直接将分子相加,忽视了分母,导致错误的结果。

正确的做法是先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按照最小公倍数进行分子的计算,最后将结果化简为最简分数。

二、忘记找到最小公倍数在进行分数运算时,找到最小公倍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很多同学在计算分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容易疏忽,导致后面的计算出现错误。

比如计算3/5 + 2/3时,正确的做法应该先找到15这个最小公倍数,然后将两个分数的分子按照最小公倍数进行换算,最后再进行分子的相加运算。

三、未化简最终结果在进行分数运算后,很多同学未将最终的结果化简为最简分数,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例如在计算2/3 + 4/6时,很多同学只是进行了分子的相加运算,而未将结果化简,得到了错误的答案。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化简4/6为2/3,然后再进行分子的相加,最后得到答案为4/3。

四、未注意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在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很多同学未注意数轴上分数的位置关系,导致出现错误的结果。

例如比较1/2和3/4的大小,很多同学直接比较了1和3的大小,而忽略了分母的影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两个分数转化为相同的分母,然后再比较分子的大小。

五、未掌握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在分数运算中,同时掌握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学在计算中未能熟练地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导致计算的困难和错误。

例如在计算1/2 + 0.25时,很多同学未能将1/2转化为0.5,导致无法进行简单的小数相加运算。

以上就是数学六年级分数运算中常见的错误总结。

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分数应用题在数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数学工具。

分数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却是制约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针对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一、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1. 缺乏对分数概念的深刻理解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往往对分数的概念模糊不清,无法准确地理解分数代表的意义,甚至还存在将分数看作一个整体的错误观念。

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难以正确地理解题意,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解题能力。

2. 无法准确转化分数的加减乘除问题求解分数应用题往往需要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而学生在进行这些运算时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

这是由于学生在进行计算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无法准确地进行分数的四则运算,从而造成了解题能力的影响。

3. 缺乏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分数应用题通常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求解。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出现障碍,无法准确地识别问题的关键信息,无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就导致了解题难度的增加。

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图形等形式进行直观的展示,让学生看到分数的实际意义。

可以通过比较大小、分解合并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数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分数观念。

2. 分数的四则运算强化训练针对学生在分数的四则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

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分数运算的掌握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转化练习,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些问题,然后将其转化为分数应用题,并进行求解。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解题能力。

学生解分数应用题易出现的几种错误及对策_

学生解分数应用题易出现的几种错误及对策_

学生解分数应用题易出现的几种错误及对策_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六年级的内容,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下面我就把分数应用题易出现的问题及致错原因分析如下:1、混淆概念。

请试作下面各题。

(1)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1/5 米,还剩多少米?错例:10x(1-1/5 )=8(米)正确方法:10-1/5 =9.8(米)错例原因:学生对几分之几和几分之几米这样有单位名称和没有单位名称的数量概念混淆,主要是不理解1/5 米和1/5 的区别,用去1/5 米表示的是用去米数是1/5 米,即0.2米,这是一个具体的数量,可以直接进行减法计算;用去1/5表示用去单位“1”的1/5 ,应该先求出单位“1”的1/5是多少,再进行减法计算。

2、找不准对应关系,请试作下面各题:(1)食品店有苹果96千克,梨是苹果的1/4 ,梨有多少?(2)食品店有苹果96千克,梨比苹果多1/4 ,梨有多少?(3)食品店有苹果96千克,梨比苹果少1/4 ,梨有多少?正确的方法:(1)96x1/4 =24(千克)(2)96x(1+1/4 )=120(千克)(3) 96x(1- 1/4)=72(千克)原因: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求比单位“1”多几分之几,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容易出现错误。

主要是找不准所求问题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学生画线段图,找准对应关系,明确什么时候直接乘以所给分数,什么时候乘以用1加所给的分数,什么时候乘以用1减所给的分数,可以避免出现错误。

3、找不准单位“1”,请同学们试作下面试题:(1)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1/3 ,池塘里有多少只鹅?(2)池塘里有4只鹅,鹅是鸭的只数的1/3 ,池塘里有多少只鸭?正确算式:(1)12x1/3 =4(只)(2)4÷1/3 =12(只)分析:第(1)题鹅的只数是鸭的1/3 ,是把鸭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探究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探究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探究小学数学中,分数是一个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运用分数常常是一项难题。

尤其是在分数的应用题中,学生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常常会出现解题障碍。

本文将探究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数知识。

一、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原因1. 概念理解不清晰分数概念相对抽象,学生往往对分数的含义和运用不够清晰。

在应用题中,如果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运用不够理解,就会导致解题障碍。

2. 计算能力不足分数的运算涉及到分子、分母的加减乘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而有些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难以正确进行分数的计算,导致解题困难。

3. 缺乏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分数应用题通常涉及到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有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不足,难以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进行求解。

4. 没有灵活运用分数知识在应用题中,有时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数的转化和运用,而有些学生对分数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足,导致解题困难。

二、解决方法1. 强化分数概念的理解针对分数概念理解不清晰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含义,例如通过图形、实物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从而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 提高计算能力针对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分数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分数的计算能力,例如口算、练习册等,逐步提高学生对分数计算的熟练程度。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解题障碍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提高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对解决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提供一些帮助。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常见错误分析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常见错误分析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常见错误分析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较难学好的内容之一,小学生解题时容易把解法混淆,该用乘法解答的却用除法解答,该用除法解答的却用乘法解答。

其次是在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难以找到题目中数量的对应关系。

正确辨认应用题中的单位“1”,这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在确定单位“1”时,要特别注意分析应用题中含有“分率”或“百分率”的词句(即关键句)。

当正确地确定题中的单位“1”以后,再看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从而正确地选择解法。

比如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要明确谁与谁比,被比的为单位“1”,然后用单位“1”作除数,求出商以后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出来。

解答这类问题常见的错误是不能正确地确定谁是单位“1”,尤其有些题中,单位“1”并不明显,因此,常常发生错误。

例1:人民机床厂计划生产320台机床,结果多生产了40台。

实际完成了计划的百分之几?[解](320+40)÷320=360÷320=1.125=112.5%。

答:实际完成了计划的112.5%。

[常见错误]320÷(320+40)=320÷360≈0.889=88.9%。

答:实际完成了计划的88.9%。

错误原因:“完成了计划的百分之几”,这句问话的意思是:完成数是计划数的百分之几。

而错解中则恰恰弄反,求出了“计划是实际完成的百分之几”。

例2:育红小学三月份支出电费40元,四月份支出电费32元,四月份支出的电费比三月份节省了百分之几?[解](40-32)÷40=8÷40=0.2=20%。

答: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省了20%。

[常见错误](40-32)÷32=8÷32=0.25=25%。

答: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省了25%。

错误原因:所问“四月份支出的电费比三月份节省了百分之几”,正确理解是“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省的电费是三月份的百分之几”。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常见错误成因及对策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常见错误成因及对策
二、运算方法的判断错误。
如,有一种药,每次吃半片,每天吃三次。这盒药共12片,可以吃几天?
有的学生列出算式: ×3×12
成因:教师在教学中对运算意义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策略不当;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不深,判断不明,运用不当的造成。
对策:强化现实情境和计算过程中进行运算意义的教学。
由于运算意义既是建立计算法则的基础,又是判断在什么场合运用这种运算的依据,所以,明确运算的意义就成了教学的首要环节。新课标教材淡化了“专题式”、“结语式”的分数乘除法运算意义的教学,但并没有弱化运算意义的教学,反而强化在现实情境和计算过程中进行运算意义的教学。
3、注重设计开放性题组练习在分析数量中的多变性、“助推式”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
学校在十月份举行开展“读书月”活动,小明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周看了全书的 ,第二周看了全书的 ,———这本书共多少页?
(1)两周共看了75页;(2)第一周比第二周少看了15页;
在学习分数乘除法时,我补充设计了相关练习,如用“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等形式表示诸如 × ; ÷2这类算式的意义。
实践证明,在现实具体情景中、直观操作活动中、亲身经历体验中,正反比较异同中,感悟内化模型中。学生感知充分、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应用灵活。
二、数量关系的分析错误。
例如:一条水渠已经修了全长的 ,还剩240米。学生列出方程: x=240;又如:一捆铁丝长120米,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还剩多少米?有的学生列出算式:120×( + )。
对策:
1、重视简单问题在分析数量关系中的基础性、“牵引式”作用。任何复杂的问题都是由若干个简单问题组成,可以说没有简单就无所谓的复杂。简单的乘除法问题结构组成、解题思路、内在联系是相同、相通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分析,基本策略的形成,基本经验的积累对稍复杂的分数乘除问题的正向迁移不可低估的。我在教学中做到了提前渗透,分散难点,夯实基础,逐步提升。增设了适量的专项练习,如“一找、二画、三写、四列”。即找出数量关系语——找准单位“1”——画出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文、图、式三位一体,用图形语言,直观手段,揭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发挥直观形象思维对抽象逻辑思维支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数形结合的优势。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探究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探究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探究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

分数应用题涉及到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由于分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

一、概念理解不清晰分数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在初学分数时往往对分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尤其是对于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大小关系的掌握不够准确。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混淆分数大小的概念,导致答案错误。

解决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举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数的大小和大小关系。

并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分数大小的理解和掌握。

二、运算方式不熟练分数的加减乘除是学生在解题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

由于分数的加减乘除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转化为通分或通分计算,但是很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常忘记通分的过程或者计算错误。

三、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困难分数的应用题往往需要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再进行分数的运算。

但是很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常难以将实际问题准确地转化为数学问题,导致解题困难。

四、应用题解题思路不清晰分数的应用题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但是很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导致解题困难。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上,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加强练习和思考。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学生的分数应用题解题能力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错误成因分析在学习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例如需要进行多步计算,需要考虑不同单位的转换等等。

在这些问题中,常常会犯一些错误,下面我们将对这些错误的成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1. 没有明确问题所求在解题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所求,有些问题可能需要求“部分”的值,而有些问题需要求“整体”的值。

如果没有明确问题所求,则很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偏差。

因此,在解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问题所求。

2. 对分数(百分数)单位的理解不够清晰分数和百分数是常见的两种数学单位,而它们的互相转换也是十分常见的。

在进行计算时,如果对这些单位的理解不够清晰,就容易出现错误。

例如,在计算比例时,常常需要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如果对这个转换不熟悉,则容易计算错误。

3. 对算式的分析和转换能力不足有些问题需要进行多步计算,而这就需要对算式进行分析和转换,如果这方面的能力不够强,就容易出现错误。

例如,在计算一个复合利率时,需要先将利率转换为分数形式,然后将多个年份的利息计算出来,最后将利息和本金相加得到本利和。

如果在其中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错误,整个计算都会受到影响。

4. 对小数点的处理不当在计算过程中,小数点的位置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

有些题目需要进行小数点的移动,而这就需要对小数点的处理非常熟练。

如果对小数点的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计算错误。

例如,在计算利率时,如果没有将小数点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就会导致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际利率不符。

5. 对乘除法操作次序的理解不足在进行比例计算时,常常需要进行乘除法操作。

如果对乘除法操作次序的理解不够清晰,就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例如,在计算一个多项式的值时,如果没有按照正确的次序进行乘除法操作,就会导致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际值不符。

总之,以上这些原因都是导致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计算错误的常见原因。

要避免这些错误,需要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多加练习和实践,提高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要注意细节和准确性,对计算过程进行仔细的检查和验证,以确保最终的计算结果正确无误。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错误评析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错误评析
★解题技巧
分数应用题类型多 , 数量 关系复杂 , 如何纠 正学生 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是个不可忽 视的问题 。 教 师应找 准“ 病” 因 , 重 在治“ 本” 。 学 生解答 分数 应用 题的 常见 错误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 一 、意义混淆 例 1 一只鸡的重量等于它本身 重量的 千克的和 , 这只鸡重多少 ? 5 5 2 错解 : + =1 ( 千克) 6 6 3 5 5 评析 : 把 与 千 克的 意义 混淆 起来 。 其 实 , 题 6 6 5 5 中“ ” 与“ 千克” 的意义不一样 。“ 5 ” 指 鸡重的 5 , 6 6 6 6 5 5 随鸡重量的变 化而 变化 ; “ 千 克” 表示 具体 数 量 , 6 6 5 与 千克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 6 5 5 正确解法 : ÷( 1- ) =5( 千克) 6 6 二 、数量与分率混淆 例 2 一段 路长 6 千 米 , 修 路队 第一 天修 了 它的 1 1 , 第二天又修了 千米 , 问还剩多少千米没有修 ? 4 3 1 1 1 - ) =2 ( 千米) 4 3 2 评析 : 题中“ 1 ” 是分 率 , 而“ 1 ” 后面有 单位名 称 , 4 3 1 是一个具体的数量 , 不能与 相加减 。 4 1 1 1 正确解法 : 6 ×( 1 - )- =4 ( 千米) 4 3 6 三 、单位“ 1” 弄不清 错解 : 6 ×( 1例 3 东方半导体元件厂实行生产自动化后 , 一种 3 , 原 来 每 件 成 本是 37 . 4 20 元 , 现在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 元件的成 本 比原 来 降 低 了 3 ) =44( 元) 20 评析 : 没有弄清 单位“ 1” 的 量 , 把求 原来 每件 成本 错解 : 37 . 4 ÷( 1的( 1 - 3 )是多 少 的问 题 , 当 成现 在每 件 成本 的( 120 3 ) 是 37 . 4 元的问题 , 走向了问题的反面 。 20 3 ) =31 . 9( 元) 20 四、 “ 比差” 与“ 比倍” 不分 正确解法 : 37 . 4 ×( 15 5 加上 6 6 例 4 六( 1) 班 男 生人 数 占 全班人数的 人数的 3 , 女生人 数占全 班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分数应用题常见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_
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分析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帮助学生防错,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一、把抽象的分率当成具体数量
例1:一块花布长10米,剪去3/5又3/5米,还剩多少米?
错解:10-3/5-3/5=8.8(米)
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是:把抽象的分率“3/5”当成具体数量“3/5米”。

“3/5”与“3/5米”表示的实际意义并不相同。

“3/5”是指“10米的3/5”,它表示10x3/5=6(米);“3/5米”是指实际数量。

正确解法为:10-10x3/5-3/5=3.4(米)或10-(10x3/5+3/5)=3 4(米)。

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应帮助他们弄清一个分数不带单位时,表示相对意义,它是由单位“1”的大小决定的;一个分数带上单位后,就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具有绝对意义,它的大小是不能改变的。

二、把具体数量当成抽象的分率
例2:一件工作.单独做,甲要1/5小时,乙要1/4小时。

今甲、乙二人同时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做完?
错解:1÷(1/5+1/4)=2x2/9(小时)
出现这种错误解法,是学生被常见的分数工作效率所干扰,因而误认为分数表示的工作时间是工作效率。

甲的工作效率应为(1÷1/5),乙的工作效率应为(1÷1/4)。

正确解法为:1÷(1÷1/5+1÷1/4)=1/9(小时)。

为了避免解题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审题,弄清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预防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混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