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教育需要爱》演讲稿范文(三篇)
《教育需要爱》演讲稿范文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教育需要爱》。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之一,而教育则是塑造人的情感、品德、智慧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育需要爱。
爱是一切教育的源泉和灵魂,没有爱的教育将变得枯燥乏味、失去生命力。
为了探讨这个话题,让我们一起来思考教育中的爱的重要性。
首先,教育需要爱的体现在师生关系中。
一个充满爱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在爱的基础上,教师能够用心倾听学生的思想和需求,因而能够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和关心。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同时,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加愿意积极参与课程和学校的各项活动。
通过建立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次,教育需要爱的体现在教育方式上。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以知识点和考试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
然而,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
只有通过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潜能。
因此,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通过开展各种爱的教育活动,如爱心义卖、关爱留守儿童等,让学生明白爱的力量和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次,教育需要爱的体现在教育目标上。
传统的教育目标往往是追求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
然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梦想和能力。
因此,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能,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只有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自由成长,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发展自己的潜能。
最后,教育需要爱的体现在家庭教育中。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孩子从小就需要父母的爱和关心。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给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习惯。
爱的行为
爱的行为艺术内容提要: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爱心是打开儿童心灵、理解教育奥秘的钥匙。
为人师者,必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真心、真才、真知”爱学生,爱每一个学生。
用真心关爱学生,用爱铸就师魂。
关键词:教师独生子女孩子们眼睛乐观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爱的身影,动物与动物间的爱,植物与植物间的爱,人与人间的爱也有很多的体现,夫妻间、父母间、子女间、朋友间、师生间……爱无处不在。
爱是一个简单而不平凡的字,爱是最动听的歌,爱是最美的诗,爱是最温暖的被子,爱是绝望中的希望,……爱更是一种本能,如何去爱,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作为一名教师,掌握这一门学问更是非常之有必要。
古人有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顾名思义,种下瓜苗,到了收获的季节就能收获到香甜的瓜,种下豆苗,到了收获的季节就能收获许多的豆子。
只要有心,用心,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如果我们播种的是希望,将来就会收获希望;如果我们播种的是爱,同样也将会收获爱。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把爱的种子播种到孩子们的身心呢?一、用爱的眼睛欣赏孩子。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诸多,处于家庭得天独厚的物资条件下,孩子的优越感是非常强烈的,如果不小心挫败了他们的那份优越感,后果就如同斗败了的公鸡一样——萎靡不振。
有这样的一个孩子,每次我上课的时候,他的明亮的小眼睛总是跟着我的身影转,提问时,他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叫他起来回答时,他却什么也回答不出来。
后来,每当他看到他举手时,我都会忽略掉他……慢慢的,那孩子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看不到了,孩子的眼睛里也不再有我的身影了。
一次上课前,我当着全班的学生表扬了他的书写有很大的进步时,他先是一愣,那双明亮的眼睛对上我的时候,我以微笑的眼神回之,那节课他听得特别的认真,可是就是没有举手回答任何一个提问,我知道他是会答的。
下课前,我又一次表扬他上课认真,孩子一下课,就跟在我的后面,我借机问他,老师教的都学会了没有?他说这一次的都会了,我继续问,为什么不举手呀,你以前不是常常举手的吗?孩子告诉我,以前他很多都不会,但是又想我叫他的名字。
教育需要爱
教育需要爱鄂州市太和镇谢埠小学吴亚炬“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
老师们,我们从事的是滩羊底下最辉煌的职业,我们应该用爱的言行书写人生,应该用博爱诠释教育。
用爱融化学生心底的坚冰,用慈爱滋润每棵稚嫩的心田。
“爱”,是每个人都需求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多的就是需要爱。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说老师是浇灌花朵的园丁;更为甚者,把师爱比作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是我认为,老师对学生的爱护要高于母爱,因为师爱关系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老师要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老师的关爱、鼓励、呵护,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之得到最大的进步。
这次学习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专家对于学生的爱,讲话时总是亲切地称学生为“孩子”。
一个简单的称呼,让我们感受到对于学生的那份浓浓爱意。
那么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怎样来爱孩子呢?1.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重在"育"而不是"教",允许学生说"不"。
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以严为主,总希望学生能言听计从,老师怎样说,学生就应怎样做,没有给他们自主的权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抹杀,是对幼小心灵的抹杀,他们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只要学生一张口,教师就说"不",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年龄虽小,有时也有他们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不好的做法,完全可以说"不",不赞成,不去做,而做为教师的我们,往往一权专政。
2.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了解学生,认识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
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不单单是对学生表面的了解,而最为重要的是对他们内心世界的了解和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你不只是他的老师,更是朋友和亲人,他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你分享,这才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爱、理解、尊重、严格
一、关爱——师爱的起点。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该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情感,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班级中中等生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们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始终如一地尊重、关爱、信任他们。比如,我们班的纪云芬同学,她学习成绩一般,但很关心集体,特别是打扫卫生,她总是干得头头是道。于是我就让她当卫生委员,在她的带领下,教室里及走廊上几乎看不到一点脏东西,每次的卫生检查我们班总是名列第一。
作为一名教师,要宽容学生,爱护学生。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收获一些成功的喜悦。作为一名班主任,就更应以一种人文理念治班,以一颗博大仁慈的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也许爱就在那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每个天真可爱而又充满鲜灵的生命当中传递。只要我们真诚地用爱心来浇灌身边一棵棵幼小的树苗,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长成参天大树。从而也会在感受恩泽的同时,用他们的枝繁叶茂来回赠大地!
关爱、理解、尊重、严格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她是付出,是给予,不是等价交换。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在履行职责时对教育对象产生的一种强烈的高尚无私的道德情感。它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有学者把爱概括为四各方面:
农村孩子需要教师付出无私的爱
农村孩子需要教师付出无私的爱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岩庄学校赖永胜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的一句话:“教育需要爱,也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我是一个从农村出来又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的,所以我对农村总是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农村孩子特别的纯朴,但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他们总是输在起跑线上,这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对此我深有体会,记得从家乡中学毕业后,来到县城重点中学就读,我发现城市的学生懂得很多,我很快就发现了我的落后。
我开始发奋努力学习,但我一直都追不上他们,我很迷惑,是不是我自己的智力真的不如他们吗?我毕业后回到了我就读的母校,我的故事也许现在正在很多农村学生的身上重演,我的学生现在有的已经上大学了,他们放假回来时对我说:老师,我从我们学校出去以后我发现我有很多的不足,我觉得我的同学好像比我强。
我对他们说:你们发现了就意味着你找到了超过他们的方法,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你们会超过他们。
但我心里只能默默祝福他们:孩子只要努力了,你的今生就不会后悔,你们是会成材的。
内心的遗憾使我使去摸索、找寻我想知道的答案,经过几年的摸索,我觉得农村学生是输在了基础教育上,不是说他们的老师不努力,而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农村的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教育的缺失,我们农村家庭很多都不太重视教育孩子。
也许有人会反问我:难道农村的父母就不是望子成才、望女成凤吗?其实农村的父母也是渴望子女成材的,但他们的知识水平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我曾与一些幼儿园老师聊天时发现,在孩子来幼儿园前,他们的学生不要说从1认到10,连基本的礼貌用语都不会说,而此时他们未来的竞争对手们正在父母的陪同下唱ABC的英文歌,城市的孩子是在快乐中学习,他们的父母懂得教育规律。
我们农村的孩子此时只会单纯地玩耍,我们的父母此时正在为生计而发愁,他们关心孩子的方式只是你吃饱了没有?今天有没有听奶奶的话?甚至在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
也许我们不能去责备他们,本来他们也没有什么文化,他们白天还要从事体力活,回到家里已经累不堪言。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和粘合剂。
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均已达成共识,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
教育者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
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
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
法国教育学家卢俊在他《爱弥儿》一文中写道:"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至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
实施博爱教育 增强教育效果论文
实施博爱教育增强教育效果摘要:爱是教育的生命,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
教师只有热爱每一位学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才能建立起“尊师爱生”的和谐师生关系。
实施博爱教育,可以使一个学生从心底上接受一个老师的批评和教育,相应的学生也会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老师。
并付诸实际行动,迎头赶上。
关键词:实施;博爱;增强;教育;效果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152-01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当学生把班级当成一个大家庭,教师的角色就是“家长”。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应该让一些学习成绩好的、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和学习一般的学生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这个温暖好比冬日暖阳,沙漠甘泉,可以激发鼓励每一个家庭成员为这个家庭生活富裕而付出努力,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那么如何实施博爱教育,增强教育效果呢?一、教师应加强自身建设教师的言行举止,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像,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
可见教师只有用正面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才能让博爱精神通过教育这片实验田,去帮助学生完美地诠释生命的意义。
不难想象,一个没有渊博知识、良好师德、丰富情感的教师也不会培养出一个懂得博爱的好学生来。
所以,为了实施博爱教育,增强教育效果,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地加强师德建设,这样才能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
当然,教师还应该努力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否则就有可能被淘汰,无法胜任“传道、授业、解惑”这个神圣的职业。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对学生本身也有极强的示范作用,是最有说服力的榜样。
二、教师爱学生更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爱学生更要严格要求学生,是指这种爱要有理智。
它既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不娇惯、溺爱学生,也要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姑息纵容。
同时,还要教师具备一个宽阔的胸襟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让学生在严格要求和宽容饶恕的环境下主动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把多一点爱给学习成绩差的孩子
我学习不好,但我依然可爱记得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当前素质教育更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更加重视爱的教育,在教育中去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目标。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身上,而忽视了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
每次考试成绩发布以后,看那些成绩很差的同学我都觉得特别来气,恨不得把他们赶出去。
同样的教同样的学,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后来,我听了同办公室的一个资深老教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而改变了看法。
故事是这样的: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
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无论演说家如何对待那张钞票,还是有人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当听完这个故事后,我不禁思绪万千。
无论学生的成绩是好是坏,他们依然是父母眼中的珍宝,他们对于社会的意义并没有改变。
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曾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许多老师都不喜欢,不接受差生,希望差生转学,停学,有的甚至把差生赶走。
这些教师也包括曾经的我在内,认为自己尽了很大的努力,认真地在教,但差生总是学不好,是他自己的事。
静心想一想,追根朔源,是不是也应该从我们自身找找原因呢?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性格、能力、生活环境、阅历等都不相同,如果我们用一种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学生,是不是就会对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太不公平。
教育学生从“爱”开始
教育学生从“爱”开始教育是一门需要有爱心的事业。
爱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动力,也是教育的灵魂。
而要让教育成为一种有爱的事业,就需要从学生的“爱”开始。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之一,它包含了关怀、尊重、理解和支持。
当教育师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时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创新和成长。
教育学生从“爱”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
教育学生从“爱”开始,需要教育者以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的兴趣、优点和困难。
教育者需要以爱心对待他们,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的情感。
只有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者才能够真正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教育学生从“爱”开始,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责任心和爱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素养,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
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教育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热爱自己的家庭和社区。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才能够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也才能够让他们尊重和爱护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育学生从“爱”开始,需要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一个充满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育者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相互之间分享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新能力。
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更愿意接受知识,更愿意主动学习。
教育学生从“爱”开始,还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和合作。
竞争是一种推动力,而合作是一种智慧。
教育者需要让学生理解竞争的意义和合作的价值,引导他们学会竞争,更要懂得合作。
只有通过正确对待竞争和合作,学生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才能够在竞争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发展出健康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育学生从“爱”开始,需要建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教育风气。
“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发表时间:2011-12-21T10:28:06.393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李华[导读]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李华(长春市绿园区青阳小学吉林长春 130000)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所以对教师来说,“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间的桥梁。
我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小文豪,她可是个很文静的小丫头,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但眉宇间有着几分灵气,就连她的名字也和才女赵四小姐同名,叫赵一狄,她现在可是和以前判若两人,她现在学习成绩在我们班名列前茅,书画、作文更优秀,现在还经常往报刊投稿呢。
记得我教她时,她可是出了名的后进生,谁也不会想到她会和逃课生、说谎大王联系在一起。
她从小体弱多病,患有心肌炎等综合症,不能累着,家长也因此对她很溺爱,每当犯病时,就得耽误个十天半月的不能上学,旷课是经常的事,因此也使她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上课经常趴桌子,不写字,很懒散,从来不值日,什么活动也不参加,课间也不活动,也不和同学玩,我也总是迁就她,渐渐的她有了厌学心理,有时故意找借口不来上课,家长也拿她没办法,又怕她犯病,后来发展到逃课,说谎,乱花钱等坏习气。
有次偷拿家长的钱花,买小食品、粘贴等,一天能花一百多元钱,就连家长给她拿的水费和饭费,她都说谎不交,自己私自花了,家长不知打她多少次,可就是不改,后来家长给我打电话向我求救,甚至产生想对她放弃的想法。
最后竟然发展到说谎逃课,好几次自己以家长的口吻给我发短信请假……刚开始我没有怀疑,可是后来有一天,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从此她彻底改变了。
还记得,有一天她没有到校上课,我也没有接到家长请假的信息,我给她妈打电话询问,她妈妈很惊诧,说是看着她进校门的,听她这样说,我们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她妈妈匆匆赶到学校,我们全班总动员,开始全校大搜索,大动干戈,终于在四楼的卫生间找到了她,无论她妈妈怎么软硬兼施,同学们怎么劝她,可是她就是不出来,门紧锁着,也许是被我们的举动吓坏了,也许是抗议,看到这种情况,我想对这样的孩子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于是,我把她们都撵走了,隔着厕所门,我和她谈起心来,我讲了许多,更多的是对她给予理解,鼓励,给她信心、勇气,说老师相信她是个好孩子。
师爱是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
师爱是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人们常说: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对于乐观而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
因为真正的教育中饱含着无私的“爱”。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不教而教”,“爱”成了维系师生问教育的桥梁。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这种爱。
是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
1、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
应从自我做起,热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只有处处为学生树榜样,事事做表率,在工作、为人上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记得第一次带的那个班级最让我头痛的就是教室的清洁卫生,天天讲道理、说破喉咙,还是老样子一废纸满地。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改变做法。
一天,我来上课。
教室里仍然跟平时一样到处是废纸,这一次我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弯下腰把一张张废纸捡了起来。
我听见有学生在小声议论,我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的将纸丢进垃圾篓。
下午上班会课,当我再次走进教室,发现地面上废纸少了,我准备弯腰去拾那仅有的几张时。
突然听见有学生讲:“老师,我来”,接下来,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得跟着我把地上的废纸捡了起来。
以后,我一发现地上有废纸,就要去捡,但都让同学们抢先捡起来了。
从此,教室的地面上很少有废纸了,我由衷的高兴。
这就是老师的言表风度潜移默化地成了学生最真实直观的教材。
2、诚心诚意,平等待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的身份有多重定位,他们希望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慈母严父,而且要公正待人。
一个教师要做到爱学生并不困难,难的是能做到真心的爱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包括那些成绩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
班主任工作十字诀
班主任工作“十字诀”1.当班主任应体现一个“勤”字。
勤观察(最好能做到每节课能与学生见上一面),以掌握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对症下药。
勤说教(最好一遇事就找其谈心),以摸准学生的运动脉搏,从而循循善诱。
勤解决,了解了情况、及时发现了问题、应及时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不使问题与矛盾扩大和激化,不给管理工作留下隐患。
勤记录、勤总结,以发现管理的变化规律,从而少走弯路。
2.当班主任应注意一个“静”字。
班主任要随时静观班级的动态,静思发展的趋势,冷静的处理各种矛盾。
3.当班主任要心怀一个“爱”字。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
特别是“以人为本”的今天,更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
4.当班主任要强调一个“宽”字。
当班主任要重视优生,可更应原谅、厚爱、宽待中差生,因为中差生毕竟是一个班级的“绝对多数”.我们只有赢得了他们,才赢得了教育的成功。
所以,我们对他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和宽待。
5.当班主任别忘记一个“严”字。
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努力做到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衡量。
要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要严而有理,严而有格;要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使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严,接受老师的严格管理。
6.当班主任应具有一个“博”字。
要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必须努力去学习,让自己具备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熟悉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艺术,要从单一型向多面型、全能型发展。
一专多能,德才兼备,才能适应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的需要和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7.当班主任应崇尚一个“德”字。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应活得有意义和价值,如果没有“德”是根本不行的。
2024年《教育需要爱》演讲稿范文
2024年《教育需要爱》演讲稿范文敬爱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个讲台上,向大家发表演讲。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教育需要爱》。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塑造未来的力量。
而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也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纽带。
教育和爱的结合,无疑是构筑美好社会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当今社会,教育中的爱似乎有些遗漏,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教育需要爱吗?首先,让我们回顾一段历史。
在之前的教育模式中,教育更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则往往是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在这种关系下,爱和温暖显得有些遥远。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这就使得教育中的爱成为关键。
教育需要爱,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爱。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伴侣和引路人,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教师用真心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温暖和关怀,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爱去引导学生,用爱去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关爱和温暖中成长。
教育需要爱,还表现在教育环境的建设。
教育环境是一个学生成长的舞台,只有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的人格。
而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投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要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倡导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家长要关注学生的教育,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只有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中,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教育需要爱,最重要的表现在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关注。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潜能和特长。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过分注重给予学生的是相同的知识内容和考试评价。
2024年《教育需要爱》演讲稿(四篇)
2024年《教育需要爱》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演讲。
我要谈的题目是“教育需要爱”。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之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我们不禁要问:教育还有爱吗?正是因为教育的重要性,它也经历了很多的变革,从传统的教育方式到现代的教育理念,我们不断地尝试寻找最好的方式来培养学生。
但是,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体系,给了学生很大的压力,很多学生陷入了焦虑、自卑的困境中。
而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教育需要爱。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温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潜能。
在教育中加入爱的元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更能够让他们拥有更好的人生。
首先,教育需要爱,因为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是促进人发展的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只有爱,才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冲动和求知欲望。
正如乐府古诗中所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他们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才能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
其次,教育需要爱,因为爱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精神内核,是一个人对待他人、对待社会的态度和方式。
爱能够传递善意和友善,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这种善意和友善的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育,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互助、理解和宽容;让学生在竞争中不丢失友谊,在失败中不丧失勇气。
只有拥有这样的人格,他们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有爱心、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再次,教育需要爱,因为爱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人才发展的重要素养,我们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而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一个充满爱的教育环境。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和尊重,他们才能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
教育需要培养爱
教育需要培养爱作者:杨震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年第01期不久前曾看过一则报道:王女士和德国丈夫带着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儿子回青岛定居。
儿子不太会汉语,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起来比较困难。
王女士就没让儿子上学,聘了大学生来家里辅导他。
怕儿子寂寞,王女士给儿子买了一只小猫。
谁知刚过几天,王女士就发现小猫的胡须和身上的一些毛被拔掉了。
又过了些日子,小猫不知何故突然死了。
王女士对此没太在意,又买了第二只宠物猫。
今年过年时给小猫洗澡,儿子竟用热水把小猫烫死了。
无独有偶,据某网站报道:年仅12岁的黄某与同班的4名同学私自到距校200米的鱼塘内游泳。
黄体力不支,在水中挣扎。
上岸后的4名同学看到后,其中一人哭着要喊救人,却遭到了其他人的制止,他们说:“如果现在喊人,老师会知道我们私自游泳。
”4名学生正在犹豫时,黄沉入水底,不幸溺水身亡。
4名同龄的孩子,仅仅是为了避免挨老师批评,就漠然置自己同伴的生死于不顾!究竟在哪个环节上出了毛病,让小学生们如此冷漠?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播,重视品德行为的养成,惟独忽视了生命教育和爱的教育,这样畸形的教育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孩子对动物、对自己的小伙伴、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乃至对自己的生命,多的是冷漠、仇恨、冷酷,少的是亲情、温情、同情和友情。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孩子的行为令人忧虑。
他们对父母、老师、同伴、他人都缺乏爱心。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爱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在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爱心像阳光雨露对禾苗一样重要。
缺乏爱心的人生就像生长在黑暗中的禾苗一样,永远不会开花结果。
然而,怪癖、羞怯、浮躁、自私、狭隘、残忍、暴虐、萎靡、缺乏同情心、虐待动物、毁坏公物、幸灾乐祸、不负责任、缺乏自控等不良行为在当今孩子身上表现较多,这是一种极端的、危害性极大的心理变态反映。
教育需要爱,也需要培养爱。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教育需要爱藏书实验小学许雪媛爱自己的下一代,是一切动物的本能,爱孩子,是人类的天性,作为教师,当然更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就意味着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
”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爱的重要,努力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不嫌弃,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的学生。
一、把真爱留给差生班中有一位叫张梦圆的女孩,长得白白胖胖,挺讨人喜欢,可她上课听讲安静不了三分钟,就会做小动作,自理能力极差,经常把自己的文具搞得乱七八糟,一会儿丢这一会儿丢那,作业又不肯完成,平时话不多,是班中的差生,为此,家长老师苦恼不已。
发生了一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
有一天,孩子作业完不成,留下来做完后时间不早了,我决定送她回家,在路上孩子对我说:“老师,我也想戴红领巾。
”听了这话,我当即一楞,平时看这孩子没心思似的,没想到她挺想上进的。
事后,我送给孩子一个文具盒,教育她好好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还经常利用课间和孩子一起游戏、谈笑;利用饭后的时间与孩子一起沟通思想,了解情况;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帮助孩子补习功课。
在第二次送孩子的路上,孩子的话多了起来,她主动请我到她家吃饭,说她妈妈会拿好菜招待我,我一看孩子已把我当朋友了,我顺势与孩子约定,当她改掉身上的坏习惯,就能戴红领巾了,老师也会到她家作客。
这一招真灵,现在孩子的文具不再乱丢了,学习也自觉多了。
二、把真爱教给家长每一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可有的家长总反映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在家怎么怎么不乖,我想那是家长与孩子缺少沟通,为此,我经常向家长介绍一些杂志,让家长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更新观念,缩短与孩子的距离。
孩子与父母是天然的朋友,这份有血缘的爱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吴俊同学是一位特调皮的男孩,由于父母离婚,孩子变得自卑、孤独,加上爷爷奶奶特宠他,所以家里任何人的话他都不听进去,还经常问大人要钱。
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一方面鼓励班干部关心他的学习、生活,一看到他不开心我就细心询问,让他感受到集体的关爱、老师的温暖,让他走出父母离婚的阴影,另一方面,我向他母亲送去了《关心下一代周报》,《苏州德育》等资料给她看。
师爱—维系教育的纽带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爱成了维系师生间教育的纽带。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
如何体现师爱,让每一名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获得充足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前提——明确师爱的内涵,营造师爱的氛围。
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不论其个性的强弱,成绩的好坏,道德品质的差异)然而在我们的身边,许多教师依旧放不下师道尊严:在教学上,对于处于落后的学生,没有去分析原因,因材施教,却是板着面孔,横眉怒目,不管学生的接受于否一味空洞的说教;在班级管理上,对品行较差拖班级后腿的学生,更多的是机械呆板的纪律约束。
一段时间下来,这些学生不是惧怕学习,就是行为变的更难以约束,与老师成了相对立的一派。
造成这种原因的关键就是缺乏爱。
爱如阳光,记得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这样说过:“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
”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均衡的享受阳光的温暖。
如春风一缕,扬起他们信心的风帆,去劈波斩浪驰向希望的彼岸。
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牢记这句话“要教师阳光到别人心里去,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罗曼罗兰语)三、重点——把握师爱的教育性,注重引导催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爱如同和煦的春风,无声的拂过学生的心灵。
她要求教育方法的改变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指的是在进行感化时无刻意教育的痕迹,朴素自然(科学),了无声息,但效果极佳。
教育学生无不出自爱的目的,但惟有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获得润物无声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这个教育名言也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生是做好老师的关键。
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不过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那么,作为老师们应如何去爱学生呢?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
这是做好教育工作、避免教育盲点以及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爱学生就要关怀体贴学生.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实行教育的必要条件。
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协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位置,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就是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就要信任他们的潜在水平,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更深刻地理解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多给予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尊重、理解、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主品格的养料.爱学生就要平等公平对待学生,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无论智商、性别、家庭背景等如何不同,但他们应该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平等相待。
此外,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爱学生就是对学生负责,就是对家长负责,也是对教育负责。
我认为爱学生更要理智的爱,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
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
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
不但着眼于学生当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总来说之,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爱,但我们在给予学生无私的爱时千万不能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