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消费者行为分析.ppt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消费者行为分析.ppt

第二,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第三,边际效用离不开时间因素,是在特定
时间内的效用。
第四,边际效用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主观标准。
主观效用论者认为,商品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消
费数量少,边际效用就高,价值或需求价格也就高;
反之,则相反。
边际效用决定价格-价值悖论
200年前斯密在《国富论》中
提出的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为
O
MRS xy=-1*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a b c
ΔQX1 ΔQX2
完全替代品与完全互补品
(1)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 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时,这两种商品是 完全替代品,即描绘这两种商品消费的无差 异曲线为直线;
(2)当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时,它们是完全互补品,即两种商品必须按 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
多愿意支付的价钱与实际支付的价钱之差,它是 对消费者从交易中所得利益的一种货币度量。
P A
P1 P0
B
P2
O
Q0
D Q
研究消费者剩余的意义:
1.为分析消费者的利益及其受损状况提供了分析工具。 2. 有助于说明市场售价的降低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 3.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是以商品供给的丰富性为前提的。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 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因 此,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e
边际替代率:为了维持原 有的满足程度不变,消费 者增加一单位商品X而必 须
放弃M的R商Sx品y Y的 数QQ量xy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 着X增加,消费者为增加 1单位商品X而放弃的商品 Y 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西方经济学》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

《西方经济学》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

《西方经济学》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典型考点1:消费者行为理论(一)考点扫描该考点是考查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的知识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点等。

(二)真题链接[1](2007-7)某消费者有120元,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该消费者在购买几单位X商品和几单位Y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2](2007-1)用图形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三)考点解析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是决定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下一章里将要学习决定供给的生产者行为理论。

本章要求重点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法,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点等知识点。

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而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这是我们首次接触“边际”这个专业术语,一定要认真体会、把握。

边际效用的规律是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效用理论分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其中基数效用论要求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x x Y Y P Q P Q M ⨯+⨯= (1)X Y MU MU m X YMU P P == (2) 式(1)是限制条件,说明收入M 是既定的;式(2)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每一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X 商品,还是购买Y 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结合(2007-7)试题和参考答案来理解。

序数效用论中要求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结合(2007-1)试题与参考答案来理解。

把无差异曲线I 1、I 2、I 3与消费可能线AB 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E ,在这个切点E 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满足需求和 欲望的过程中所进行的选择、购买、 使用和评价商品或服务的活动。
消费者行为特点
消费者行为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可 诱导性、动态性等特点,受到个人因 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发展历程
古典消费者行为理论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 派,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产品特点
明确产品的核心卖点,突出其与竞品的差异化优势,满足消费者 特定需求。
目标市场
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精准营销。
消费者需求
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其实际需求。
营销策略制定及执行过程
01
价格策略
根据边际效用原理,制定有竞争 力的价格策略,确保产品在市场 上的竞争力。
促销手段
02
03
渠道拓展
运用多种促销手段,如打折、赠 品等,吸引消费者购买,提高市 场占有率。
积极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 高产品覆盖面,方便消费者购买。
边际效用原理在案例中体现
1 2
消费者购买决策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考虑其实际效用与价格 之间的平衡,即追求边际效用最大化。
企业决策依据
企业根据边际效用原理,合理调整产品价格、产 量和营销策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品牌建设提升消费者忠诚度
品牌形象塑造
品牌忠诚度培养
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树立品牌知名 度和美誉度。
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稳定的 客户关系,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
品牌价值传递
通过广告宣传、口碑传播等方式,向 消费者传递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
06 案例分析:某产品市场成 功运用边际效用原理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从上章的分析知道,需求规律是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现反方向变动的规律,需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

为什么需求曲线会呈现这一形状呢?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说明存在于这种关系背后的原因。

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也就是消费者行为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如何以现有的货币收入,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对可买到的商品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消费者行为达到最佳境界。

西方经济学研究消费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一、欲望与效用(一)欲望消费者的行为取决于其购买动机,这种动机主要来自于他的某种欲望(Wants)。

欲望即需要,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

这种欲望或者从肉体产生,或者从精神产生,消费就是满足这种欲望的一种合乎目的的经济行为。

关于欲望或需要的学说,目前最流行的是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关于欲望或需要层次的解释,根据这种解释,人的欲望或需要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们的欲望或需要是按以上五个层次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发展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开始追求更高一层的需要,驱使人们不断追求最高层次需要的动力就是人们无限的欲望。

但是,人们的欲望或需要不可能得到无限的满足。

这是因为,(1)任何社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而提供的产品也有限;(2)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欲望,只能满足部分欲望;(3)欲望或需要的满足必须依靠他人的劳动来提供,而任何人所提供的劳动都有限,正因为资源、产品和时间有限,人们就必须在资源、产品和时间中加以最优选择,这样才能实现消费者行为的理想境界。

(二)效用支配消费者行为的潜在力量是商品和劳务所提供的效用(Utility)。

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填空1、个人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好处或满足称为效用,它取决于个人的偏好,是一种心理感觉。

2、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

3、一个人从增加1单位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增加的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4、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经济分析中假设个人选择的消费量是要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6、如果用于所有商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7、预算线说明了在收入与价格及定势,家庭所能进行的最大消费量。

8、如果用横轴表示A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B商品的数量,A商品价格上升将使预算线更加陡峭。

收入增加将使预算线向外(右方)移动。

9、无差异曲线表明了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

10、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替代效应意味着该商品的消费量减少,而如果该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效应又会加强前一种效应。

11、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居民收入越高,对所有正常商品的消费量越多,这就是所说的收入效应。

12、当工资率上升时,替代效应鼓励减少闲暇,收入效应鼓励增加闲暇。

二、判断1、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 T)2、一种商品的效用代表了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 F )3、从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所得到的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 T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减。

( F )5、当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使总效用最大时,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 T )6、如果居民户用于所有商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而且所有收入全部支出,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 T )7、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如果X商品的价格下降,其替代品的消费就要增加。

( F )8、效用无法观察也无法衡量这一事实使边际效用理论基本是无用的。

( F )9、经济学家假设,居民户要使其边际效用最大化。

( F )10、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心理愿意支付得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为购置一定量某物品所乐意付出旳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 一定量物品中所取得旳效用,效用大,愿付出旳价格高;效用小, 愿付出旳价格低。伴随消费者购置旳某物品数量旳增长,该物品 给消费者所带来旳边际效用是递减旳,而货币旳边际效用是不变 旳。这么,伴随物品旳增长,消 费者所愿付出旳价格也在下降。 所以,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
不可与酒同吃 :酒与榴莲皆属热气之物,如患糖尿 病人士两者同吃,会造成血管阻塞,严重旳会有爆血管、 中风情况出现,宜小心食用为妙。
四、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一)基数效用论
边际学派以为,效用不但存在,而且还能够计量 和比较,而且效用还能够加总求和。基数效用论采 用边际效用分析来研究消费者均衡问题。
3、必要条件:
(MUx/Px)=(MUy/Py)=Mum
练习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怎样 实现:( )
A.欲望最大化
B.偏好最大化
C.利润最大化
D.效用最大化
最佳购置量旳决定
你带1000元去溜商场,准备购置一件上衣和一件裤子, 你看上了一套名牌服装,这件服装虽然你很喜欢但价格超出 了1000元,也就是说给你带来效用虽然大,但超出了你旳 支付能力买不起;你说你就带了1000元,卖服装旳售货员 又给你推荐了另外一套价格为1000元旳服装,但你觉得不 值,经过货比三家,在充分选择旳基础上你终于选到了喜欢 旳服装,也恰好是1000元。
女同学爱逛商场,无非就是要挑选自己最满意旳服装, 在对一种商品要决策“买不买”时,会把效用与价格进行比 较。当你对自己购置旳服装最满意旳时候,也就是花钱至少, 得到旳效用最大。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效用旳大小 完全是主观旳感觉。
已知X商品旳价格为5元,Y商品旳价格为2元。 假如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旳消费中得到最大效 用时,商品Y旳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 品旳边际效用为: ( )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品牌手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总结词
消费者对某品牌手机的购买决策主要基于其功能、外 观、价格和品牌形象等因素。边际效用分析表明,消 费者在购买决策中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即 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最大的产品。
详细描述
该品牌手机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 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综合考 虑该品牌手机的性能、外观、价格和品牌形象等因素。 通过边际效用分析,可以发现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 比高的产品,即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最大的产品。因此 ,该品牌手机需要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优化外观设计、 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和加强品牌建设,以吸引更多消费 者的关注和购买。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 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消费 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02
边际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 偏好、收入和商品或服务的特性 。
边际效用的特点
主观性
边际效用是消费者个人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观感受,不同消费者对 同一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可能不同。
递减性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递减,即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 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满足程度逐渐降低。
经济学家开始关注消费者行为,提出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
论等基本理Hale Waihona Puke 。20世纪中叶02
随着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兴起,消费者行为研究开始更多地关
注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和决策过程。
20世纪末至今
03
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
数据和工具,推动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流派
不确定性
由于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或服务特性等因素的变化,边际效用 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准确预测。

西方经济学微观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微观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以商品x旳价格下降为例阐明
替代效应不变化效用水平 收入效应变化效用水平
宏微观经济学
假设X商品旳价格
下降,Y商品价格
不变,则对X商品
旳需求量增长,
其中,X 1X 3为替 代效应,X 3X 2为 收入效应
宏微观经济学
正常商品旳价格效应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X1X2=X1X3+X3X2
正常商品旳替代效应同价格 成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同价格成反方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变动的百分比 收入支出变动的百分比
宏微观经济学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 30%下列
30%-40% 40%-50% 50%-60% 60%以上
生活水平 最富裕 富裕
小康水平 勉强度日 绝对贫困
宏微观经济学
历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旳恩格尔系数
年份
1957 1964 1981 1990 1997
宏微观经济学
消费
当工资增长时
工资
劳动力供 给曲线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闲暇小时
劳动供给小时数
a.对提升工资旳反应是享有更少旳闲暇
工资水平比较低时,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宏微观经济学
消费
工资
劳动力供 给曲线
替代效应
闲暇小时
收入效应
劳动供给小时数
b.对提升工资旳反应是享有更多旳闲暇
工资水平比较高时,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概念: 公式:
MRS xy
Y X
宏微观经济学
MRS递减规律
原因: MRS
递减
总效用不变 边际效用递减
公式: X • MU x Y • MU y
Y MU x X MU y
MRSx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减少A商品消费时理性经济的。
MU A = λ, 一 元 钱 购 买A商 品 的MU等 于 货 币 本 身 的MU PA
▪ 最佳A商品消费量。
2020/8/4
10
微观经济学原理
四、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
1. 边际效用与需求规律
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规律:
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 取决于他从这些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
o 2020/8/4 1 2 3 4 5
15
微观经济学原理
四、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
C. 边际效用与“价值悖论”
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总量)
函数形式:TU = f(Q)
边际效用: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 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增量)
函数形式:MU = ΔTU (数据) = dTU (函数式)
ΔQ
dQ
2020/8/4
4
即问即答
微观经济学原理
1. 如果X物品的价格上升:
① 消费X物品的边际效用增加 ② 消费X物品的总效用增加 ③ 用于X物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增加 ④ X物品的消费减少
2. 随着一种物品消费的增加:
① 总效用增加 ② 总效用减少 ③ 总效用保持不变 ④ 边际效用增加
2020/8/4
5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定义: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 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 得到的满足程度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 加而递减。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 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 欲望与效用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 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
一、欲望与效用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效用
定义:人们通过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能获 得的满足程度。
正效用:物品给予的满足程度越高,效用越大。
负效用:从消费物品过程中感到痛苦。
1 2 3 4 5 5
市场价格
4 4 4 4 4 4*5=20
消费者剩余
8 6 4 2 0 20
14
微观经济学原理
四、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
B.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
上例中消费者愿意出价总额:12+10+8+6+4=40, 实际出价总额:4×5=20,差额:40-20=20。
P
12
10 8 6 4
Q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 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 最大的效用,即效用最大化选择。
消费者面对的收入与价格限制了他希望达到 的最大效用。
三个假设条件:
消费者的偏好既定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物品的价格既定
2020/8/4
8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B.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过程(以仅消费两种商 品为例)
影响效用及其大小的因素
物品的客观物质属性:饥则食,渴则饮,寒则衣
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因人: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因时:冬天和夏天的阳光 因地:沙漠中的水
2020/8/4
2
一、欲望与效用
微观经济学原理
C.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论:以主观心理因素界定效用,用 具体的数值来衡量消费者满足的程度。
三、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B.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过程
某种商品边际效用与货币边际效用的关系:
MU A >λ, 一 元 钱 购 买A商 品 的MU大 于 货 币 本 身 的MU PA ▪ 增加A商品消费是理性经济的。
MU A <λ, 一 元 钱 购 买A商 品 的MU小 于 货 币 本 身 的MU
PA
消费某种物品,刚开始的刺激一定更大,从而人 的满足程度就高,但不断消费同一种物品,即同 一种刺激的不断反复,人在心理上的兴奋程度或 满足必然减少。
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把该规律称为
“人类本性的这种平凡而基本的倾向”。
2020/8/4
7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三节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1. 消费者均衡及其均衡条件
这是人们消费时的普遍规律,也是微观经济 学中的重要假设,其代表原因有二: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2020/8/4
6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生理上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映递 减了。
消费者进行消费是为了获得某种满足,即获得效 用,如果感到增加的消费不能带来满足,就会停 止消费。
MU A > MU B , 增 加A商 品 的 购 买 量

PB
MU A < MU B , 增 加B商 品 的 购 买 量
PA
PB
MU A = MU B , 总 效 用 最 大 化 选 择 ,最 佳 购 买 行 为
PA
PB
PA • QA + PB • QB = M, 预算约束
2020/8/4
9
微观经济学原理
某物品数量(Q)
10
20
1
10
10
2
10
5
3
10
2
4
10
1
5
价格(P)
2.0 1.0 0.5 0.2 0.1
2020/8/4
12
微观经济学原理
四、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
B.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 最高总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总支出之间的差 额。
人们对某种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 对该物品效用的评价,可称之为价值。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 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随着物品数 量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 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
MU A
PA
2020/8/4
11
微观经济学原理
四、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
1. 边际效用与需求规律
货币的边际效用(λ) 边际效用(MU)
而他实际支付的是该物品的市场价格。 可把消费者剩余看作上述二者的差额。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非常主观。
2020/8/4
13
微观经济学原理
四、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
B.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
下面是消费者对周杰伦专辑的支付意愿
消费者愿付 的最高价格
12 10 8 6 4
40
2020/8/4
专辑的数量
基本观点: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可用具体数 值衡量消费者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加总求和。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称为:效用单位。 流行时期:19世纪和20世纪初。 常见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
2020/8/4
3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学原理
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消费者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一定量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