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异常症状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认知障碍
感知障碍
思维障碍
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自知力障碍
感觉障碍
知觉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注意
记忆
智能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内感性不适
错觉
幻觉
视物变形症
非真实感
窥镜症
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插入.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多见于精神分裂).逻辑倒错性思维患者推理过程属无前提,又缺乏逻辑根据,患者却坚持己见,不可说服,多见于精神分裂.
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
是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高涨”。患者经常面带单调并且刻板的笑容,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高兴的原因,因此给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觉。
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
神经症
定义:持久的心理冲突,当事人能体验到这种冲突,并感到痛苦,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妄想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注意减弱: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胖子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注意狭窄:注意范围缩小,多见于意识障碍时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记忆增强:可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偏执.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
精神发育迟滞.
痴呆.
反应过强,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慢性焦虑症。
(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
(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常见心理疾病症状及答案
常见心理疾病症状及答案心理疾病是一种与情绪、思维和行为有关的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症状,而正确了解和识别这些症状,对于及早发现、干预和治疗心理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焦虑症状焦虑症状是指在无明显压力或危险情况下,感到过度紧张、担心和不安。
常见的焦虑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出汗、手抖、失眠等。
对于焦虑症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缓解:1. 深呼吸与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可以缓解身体的紧张感,减轻焦虑症状。
2. 寻求支持:与朋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倾诉内心的不安与担忧,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
3. 建立积极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睡眠,适当参与运动和放松活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焦虑情绪。
二、抑郁症状抑郁症状是指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消极思维等一系列与心情和心理状态有关的问题。
常见的抑郁症状包括悲伤、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以下是一些缓解抑郁症状的方法:1. 寻找乐趣:尽量参与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逐渐恢复兴趣和愉悦感。
2. 建立支持网络:与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3. 接受专业帮助:如果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较长或影响到正常生活,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于经历过创伤事件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战争、灾难或个人经历的创伤。
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包括噩梦、闪回、避开相关情境等。
以下是一些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方法:1. 寻找安全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2. 处理创伤经历:通过与专业人士的配合,逐渐处理和面对过去的创伤经历,减轻相关症状。
3. 平衡生活: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量参与社交、运动等活动,有助于稳定情绪。
四、强迫症状强迫症状是指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或行为,使患者感到无法控制和摆脱。
心理疾病有哪些症状
心理疾病有哪些症状
心理疾病是一种影响个体思维、情感或行为的异常状况。
心理疾病的症状种类
繁多,常见的症状包括:
•情绪波动:心理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愤怒、兴奋等,情绪不稳定,情绪反应不合适。
•睡眠问题: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在睡眠方面会出现问题,如失眠、多梦、睡眠不深等,影响了正常的作息和生活质量。
•自我认知问题:患有心理疾病的个体可能出现自我认知问题,包括自我否定、自我放大等,甚至有严重的自卑感。
•社交障碍:心理疾病患者可能出现社交障碍,如社交恐惧症、孤独感、人际交往困难等,影响了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身体症状:有些心理疾病表现为身体症状,如头痛、胃痛、胸闷等,但经过检查却无器质性问题,这可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行为异常:心理疾病患者可能表现出一些行为异常,如强迫行为、暴力倾向、自残行为等,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
•注意力缺陷: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缺陷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等,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
总的来说,心理疾病的症状多种多样,需要及时察觉并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
治疗。
如果您或周围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共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保持身心健康。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内脏性幻觉:躯体内部性质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 体验来源 真性幻觉:幻觉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象清、生动精神分裂症/抑郁发作
产生条件
假性幻觉:幻觉不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象模糊、不生动 功能性幻觉: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同时出现的幻觉 思维鸣响: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
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强迫观念
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中,患者力图加以摆脱(有自知 力)又摆脱不了,为此苦恼(反强迫观念),常伴有强迫动作 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对 立观念
超价观念 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有一定事实基础(vs 妄想),但是片面切 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或者坚信不能自拔,明显影响其行为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注意障碍 注意减弱 患者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障碍
注意狭窄 记忆增强 记忆减退
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 (病理性)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情都能回忆起来 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近记忆力明显减退
遗忘 错构
顺行性遗忘:不能回忆疾病发生后经历的事情 逆行性遗忘:不能回忆疾病发生前经历的事情 心因性遗忘:对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不利于自己的事) 记忆的错误:错误的回忆并深信不疑
思维内容 妄想
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毫无根据、坚信不疑、自我卷入
障碍
内容
关系妄想: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
精神分裂症
被害妄想:坚信周围有人害自己,(可能)有攻击性
偏执型精神障碍
特殊意义妄想:不但有关(关系妄想),而且有特殊意义
影响妄想:受外界力量支配、控制和操纵(物理影响妄想-物理因素) 夸大妄想:夸大自己(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相貌) 自罪妄想:毫无根据认为自己有罪(自虐行为偿罪) 疑病妄想:毫无根据认为自己有病(虚无妄想-只剩驱壳)
心理异常现象及指导策略
心理异常现象及指导策略
心理异常现象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症、恐慌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及指导策略:
1. 焦虑:人们感到过度紧张、担忧和恐惧。
指导策略包括深呼吸、放松训练、寻求支持和理解、设定合理目标、减少刺激源等。
2. 抑郁:人们感到无助、消沉、丧失兴趣和享乐感。
指导策略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寻求社交支持、进行体力活动、寻求专业帮助等。
3. 强迫症:人们反复进行某种行为或想法,感到无法控制。
指导策略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药物治疗等。
4. 恐慌症:人们经历突发的恐惧、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身体反应。
指导策略包括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来缓解身体反应,同时逐渐面对恐慌的触发因素。
5. 创伤后应激障碍:人们经历创伤事件后,持续出现回忆、噩梦、情绪波动等症状。
指导策略包括寻求心理支持、参加治疗、学习情绪调节和处理创伤经历的方法。
在面对心理异常现象时,重要的是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套适合个体的指导策略。
此外,建立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也对改善心理异常有积极的影响。
心理问题的识别和治疗方法
心理问题的识别和治疗方法在当今社会中,心理问题越来越常见。
压力、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还会对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心理问题的识别和治疗方法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理问题的常见症状、识别方法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心理问题的常见症状不同的心理问题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但有一些常见的症状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症状:1. 情绪波动:情绪的剧烈波动,例如突然的愤怒、悲伤或沮丧,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
2. 焦虑和恐惧:过度焦虑、恐惧或恐慌,尤其是没有明确原因的情况下,可能是焦虑障碍的症状。
3. 孤独感和社交回避:对社交场合感到不舒服,无法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或者更喜欢独自一人,可能是人际关系障碍的表现。
4. 自卑和自我负面评价:对自己的评价持负面态度,缺乏自信,可能是抑郁症或自卑感的表现。
5. 睡眠问题:失眠、过度入睡或睡眠质量下降,可能是心理问题的信号。
二、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了解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识别方法:1. 自我观察: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寻找不寻常的模式或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
2. 寻求他人观察:与亲密的朋友或家人沟通,听取他们的观察和反馈。
有时别人可能更容易发现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变化。
3. 专业评估: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评估和诊断。
他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谈和测试来评估您的心理状况。
三、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接受适当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治疗方法:1. 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专业人士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通过交谈和反思来探索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办法。
2. 药物治疗:在严重的心理障碍病例中,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来帮助控制症状。
这一治疗方法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监督和管理。
3. 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等。
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与求助途径
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与求助途径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普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以及努力提供适当的求助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和求助途径,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 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1. 焦虑: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和恐惧。
常见的焦虑症状包括心慌、呼吸急促、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2. 抑郁:抑郁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可能感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动力,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抑郁症状还包括疲劳、食欲改变、睡眠问题等。
3. 压力反应:在现代社会中,压力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人们出现头痛、肌肉紧张、胃痛、焦虑等症状。
4. 睡眠问题:睡眠问题也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人们可能面临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定和早醒等问题。
睡眠问题会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5. 进食障碍:进食障碍包括暴食症、厌食症和暴饮暴食症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人们的体重和身体健康出现严重问题。
二. 求助途径1.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有心理健康问题,寻求专业帮助是最重要的。
可以寻找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
2. 寻找支持:与朋友、亲人或其他社会支持系统沟通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他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有时候,倾诉内心的痛苦已经能够带来一定的缓解。
3. 积极应对:学习积极应对压力的方法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这可能包括放松训练、运动、艺术治疗等。
通过积极的方式面对问题,可以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4. 寻找社区资源:很多社区都提供心理健康资源,比如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健康支持小组等。
寻找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并获得专业的帮助。
5. 在线资源:互联网上提供了很多心理健康相关的资源,比如心理健康网站、在线心理咨询平台等。
然而,需要警惕虚假信息和未经验证的资源。
结论: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了解常见症状和求助途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与心理治疗方法
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与心理治疗方法一、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当代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
以下是几种常见心理疾病及其主要症状:1.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持续低落、消沉和失去兴趣以及快乐感的丧失。
患者可能会感到无助、自卑并且缺乏能量,对日常生活产生困扰。
2.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指过度担心和异常恐惧的情绪状态。
这种状态可能伴有紧张感、恐慌发作、或对某些事物或情况过度反应等。
焦虑障碍还可能导致身体上出现不适如头晕、胸闷等。
3. 强迫性障碍强迫性障碍是指反复出现而引发强迫行为和不自主思维的心理疾病。
患者会感到强烈的冲动和压力,需要进行某种特定的反复且刻板的行为才能减轻焦虑。
4. 边缘人格障碍边缘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社交、自我认同、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困难和不稳定性。
常见症状有情绪波动、恐惧被抛弃以及自我形象混乱等。
二、心理治疗方法1.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讨论,个体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并得到相应建议。
心理咨询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致力于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或消极的思维模式,并学习采用积极有效的行为方式来应对问题。
CBT提倡通过改变不合理思考模式来改善情绪而无需使用药物。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用于重度心理疾病的治疗,如严重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脑化学平衡来减轻心理疾病的相关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一般需要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并在合适的时候停止使用。
4. 心理教育和自助课程心理教育是帮助个体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的过程。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参加自助课程或关注心理健康类社交媒体内容,个体可以增加对自己情感和行为模式的认识,并学会更好地应对挑战。
5. 社交支持和家庭参与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正面的情感连接以及提供实质性上的协助。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一览表(修改后)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一览表名称表现常见疾病感觉过敏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神经症、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感觉减退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状态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感觉障碍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脑外伤后综合症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可加以纠正精神疾病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言语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幻听非言语性幻听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幻视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做原始性幻视;幻视也可以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高热患者幻嗅患者嗅到的异味感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幻味在食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精神分裂症幻触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虫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精神分裂症、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根据感受器官不同内脏性幻觉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发作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按体验来源假性幻觉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
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
功能性幻觉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
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思维鸣响(思维回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
精神分裂症知觉障碍幻觉(无对象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按产生的特殊条件心因性幻觉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
该症状分为“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
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是月”、“镜中花”抑郁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感知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窥镜症”,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一、简述感知觉障碍的种类及其特点。
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如声光的刺激以及躯体上的某些轻微不适感的感受性增高。
多见于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感染后的虚弱状态等。
(2)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低,如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都只有轻微的感觉。
严重时,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感觉消失)。
感觉减退较多见于入睡前的瞌睡状态、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或在某些意识障碍时以及癔病和催眠状态。
感觉障碍多见于癔病。
(3)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可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的或相反的异常感觉。
多见于癔病。
(4)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异常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及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知觉障碍(1)错觉: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歪曲地感觉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
(2)幻觉: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病人却感知有它的存在。
如无人在现场时,病人听到有责骂他的声音,或看到某人在窗外。
听幻觉:临床上最常见,幻听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听到各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的声音。
视幻觉:较常见,内容也较丰富多样,形象可清晰、鲜明和具体,但有时比较模糊。
嗅幻觉:多见的是一些使病人不愉快的难闻的气味,如腐烂的食品、尸体、烧焦物品、粪便或化学药品的气味。
味幻觉:较少见,病人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因而拒绝进食。
触幻觉:常见的是麻木感、刀刺感、通电感、虫爬感等。
内脏性幻觉:可产生于某一固定的器官或躯体内部。
运动性幻觉:本体感受器如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和位置的幻觉。
(3)感知综合障碍:它是另一类较常见的感知觉障碍。
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这一事物(包括个人躯体本身)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形象、大小、颜色、位置、距离等却产生与该事物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感知。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及常见精神障碍
性身份障碍
易性症
性偏好障碍
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性受虐
性指向障碍
同性恋
心理生理障碍
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睡眠障碍
失眠症、嗜睡症、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性功能障碍
性欲减低、阳萎、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
癔症
(二)
思维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2、思维内容障碍
⑴妄想
①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
常见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及其他
妄想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
青春型(乱)、偏执型(疑)、紧张型(呆)、单纯型(懒)
偏执性精神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双相障碍
持续性心境障碍
神经症
恐怖症
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
焦虑症
惊恐障碍(急性焦虑发作)
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症)
强迫性障碍
强迫思维
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疑虑、强迫性对立观念
强迫行为
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强迫性计数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乱、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神经衰弱
应激相关障碍
定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心理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体心理功能出现异常的一类疾病。
它表现为个体思维、情绪、意志以及行为上的异常。
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1. 抑郁症状:包括持续的低落情绪、失去兴趣、睡眠障碍、体重改变、自杀意念等。
2. 焦虑症状:体验到过度紧张、不安全感、恐惧和频繁的惊恐发作。
3. 人格障碍:表现为固定的、会引起社交、工作以及个人功能困难的人格特质。
4. 精神分裂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迟钝等。
5. 创伤后应激障碍:在遭受创伤性事件之后,持续经历回忆、噩梦、焦虑以及情感麻木等症状。
二、常见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心理疾病的治疗常常需要药物辅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等。
但是,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需要根据个体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
2.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治疗、催眠治疗等。
心理治疗旨在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改善心理疾病症状。
3. 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工作能力等。
康复训练常常包括社交技能培训、认知训练、职业训练等。
4. 精神病院治疗: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住院治疗。
精神病院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和监护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稳定。
5. 互助支持:加入支持小组、参与康复组织等,可以与其他患者共享经验、获得支持和鼓励。
三、心理疾病治疗的步骤1.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心理疾病症状,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可以咨询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或专业机构。
2. 诊断评估:专业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评估,包括病史采集、症状观察、心理测试等。
通过评估,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所患的心理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3.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诊断结果,医生会与患者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心理异常的基本症状
易激惹性增高
易激惹
表现为极易因一般小事而引起强烈的不愉快情感反应,如暴怒发作、激动、忿怒 等,持续时间一般较短暂。
病理性激情
指突然发生的、非常强烈但又短暂的一种情感障碍,常常伴有冲动和破坏行为, 事后不能完全回忆。
03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增强与减退
意志增强
表现为患者病态的自信和固执的行动,常见于偏执狂、精神 分裂症等精神障碍。
情感表达夸张
情感表达过于夸张,可能轻易陷入极端的情绪状 态。
戏剧化行为
行为具有戏剧性,可能通过制造事端或夸大事实 来吸引他人注意。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无责任感
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可能经常违反社会规范或法律。
冷漠无情
对他人感受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和悔意,可能利用或伤 害他人以达到个人目的。
冲动和攻击性
01
02
03
遗忘
表现为顺行性遗忘、逆行 性遗忘、界限性遗忘。
错构
表现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 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 、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 误的回忆,并深信不疑。
虚构
表现为患者以想象的、未 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 记忆的缺损。
思维障碍
思维奔逸
表现为特别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感到脑子特别灵活,就 像机器加了“润滑油”,难以停顿下来。
为。
分裂型人格障碍
情感冷漠
对他人情感反应减弱或缺乏,难以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社交障碍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缺乏社交技巧,难以与他人保持联系 。
奇特信念和行为
可能持有一些奇特或魔幻的信念,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
表演型人格障碍
自我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需要持续的关注和赞美,难以满 足时对他人产生不满或怨恨。
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考试复习资料三(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考试复习资料三(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一、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自制力障碍)(一)感知障碍(1)感觉障碍a.感觉过敏: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对外界低强度刺激过强反应(神经症患者)b.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感受迟钝(多见于抑郁、木僵、意识障碍)c.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精神分裂,抑郁,神经症)(2)知觉障碍a.错觉: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精神疾患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常带有恐怖性质b.幻觉:A.幻听:精神病的诊断鉴别(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B.幻视:精神分裂C.幻嗅:D.幻味E.幻触F.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
精神分裂症,严重的抑郁症G.思维鸣响:听到自己所思的内容。
(3)感知综合症:非真实感,周围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二)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a.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增加,语言多,快,转换话题等特征(躁狂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b.思维迟缓:思维慢,反应迟缓,语音低沉,抑郁思维联想(抑郁状态性精神障碍)c.思维贫乏: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回答语言少,慢,多见神经分裂症d.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答非所问,精分早期e.破裂性思维: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精分特征的思维联想障碍f.思维不连贯g.思维中断:大脑一片空白h.思维插入:思维被夺得感觉j.思维云集:大量的内容突然出现,迅速消失k.病理性赘述:不能简单明了,直接了当的回答问题。
L.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紧抱暖气片)z.语词新作x.逻辑倒错性思维:吃菜就是吃祖先。
(2)思维内容障碍(精神分裂):a.妄想:A.关系妄想(吐痰针对他)B.被害妄想:偏执性精神病。
C.特殊意义妄想D.物理影响妄想(X光、激光)E.夸大妄想:夸大财富、地位(情感性躁狂)F.自罪妄想G.疑病H.嫉妒J.钟情K.内心被揭露感,又称洞悉感:分为原发性:突然发生,与处境无关,继发性b.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思维,反复出现脑海中,多见于强迫症,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对照表
患者蝗意志活动减少:①抑郁状态患者②意志减退,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
四、精神运动性兴奋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和环境协议一致。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行力增多与思维及情感不相协调。让人难以理解。
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㈠木僵:
●按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两大类)
⑴原发性妄想: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
[①突发性妄想②妄想知觉③妄想心境]
⑵继发性妄想: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
2.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脑海中。
[①强迫性回忆、②强迫性穷思竭虑、③强迫性计数、④强迫性怀疑、⑤强迫性对立观念]
四、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自知力完整;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
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㈠情感高涨:面带笑容,自诉高兴,精力充沛,睡眠少,爱管闲事,自我评价过高,花钱大方,可有夸大妄想,易激惹,情绪易波动。[躁狂状态]
㈡情感低落:面带愁容,自诉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过多)。喜欢独处,思维迟缓,自我评价低,可有自罪妄想,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抑郁状态]
㈡易激惹: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㈢强制性哭笑: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不能抑制、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
㈣欣快: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高涨。面带单调刻板的笑容,呆傻的感觉。
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增强
意志活动增多。
二、意志缺乏
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及应对方法
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及应对方法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无论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困扰还是其他生活难题,都可能导致人们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并提供应对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一、焦虑症状:1. 身体上:- 心悸、胸闷、呼吸困难- 头痛、乏力、失眠- 肌肉紧张、出汗过多2. 心理上:- 不安、紧张、恐惧感- 难以控制烦躁情绪- 常常担心将发生的事情应对方法:- 长期练习深呼吸和放松技巧,并结合身体运动- 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寻找适当的减压方法,如冥想、瑜伽或舒缓的音乐二、抑郁症状:1. 情绪上:- 悲伤、情绪低落、消极思维- 失去兴趣和乐趣- 没有活力、精力不足2. 身体上:- 睡眠问题,可能是入睡困难或早醒- 食欲变化,可能是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 体重增加或减少应对方法:- 寻求专业心理援助,例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 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三、压力过大症状:1. 身体上:- 頭痛、背痛、颈部僵硬- 肠胃问题,如胃痛、消化不良- 免疫力下降,易感冒或生病2. 行为上:- 焦躁不安,易怒或焦虑- 心情不稳定,容易疲劳和失眠- 集中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应对方法:- 学会划定个人和工作的边界,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和运动- 学习放松方法,如冥想、音乐或艺术等四、社交障碍症状:1. 社交场合上:- 害怕与陌生人交谈- 避免和他人进行眼神交流- 容易紧张、出汗或心跳加快2. 日常生活中:- 社交活动变少,选择孤独- 对面对面交流感到不自在- 害怕评估和批评应对方法:- 寻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等治疗- 逐渐面对恐惧,进行社交训练和练习- 寻找支持和理解的社交圈子,例如支持小组或兴趣社区通过了解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持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与早期干预方法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与早期干预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出不容忽视的趋势。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早期的干预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章将讨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以及早期干预的方法。
1. 常见症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多种多样,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1 情绪异常:学生可能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比如经常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等。
他们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且情绪持续时间较长。
1.2 社交问题:学生可能出现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困难,表现出退缩、孤独、或者与人交往时过度紧张等问题。
他们可能选择回避社交场合,加重了自身的孤立感和焦虑感。
1.3 学习困难:学生可能在学业上出现困难,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
这些问题可能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需要引起重视。
1.4 身体异常:学生可能身体不适,出现头痛、胃痛、失眠等症状。
这些生理反应往往是心理问题的表现。
2. 早期干预方法早期干预是指及早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避免问题加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早期干预方法:2.1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为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2.2 加强学生自我意识: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教授他们技巧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2.3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问题,并给予合适的指导和建议。
2.4 培养良好的社交关系: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这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2.5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
总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包括情绪异常、社交问题、学习困难和身体异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 (一)感觉的定义: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
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 (二)知觉的定义: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感觉到 的事物的各种属性在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 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
• (三)感觉障碍: • 感觉过敏:感觉阈限降低 • 感觉减退:感觉阈限增高 • 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
• 三.学 习常见心理异常症状的目的: • 精神科医生——诊断、治疗精神障碍。 • 心理咨询师——鉴别精神障碍、转诊。 • 四.对 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 辅助性的 • 有条件的
1. 经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 失以后。
• 2.主要目的是社会功能康复和预防复发。 3.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 4.思维散漫:思维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 碍。(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
• 5.思维破裂:概念之间联想断裂,句意互不相关, 严重者可表现为语词杂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 6.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语词杂 拌。(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7.思维中断和思维被夺 • 8.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 • 9.病理性赘述 • 10.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 11.语词新作 • 12.逻辑倒错性思维
(三)思维内容障碍
• 1.妄想 • 妄想的定义和特征: • 定义: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 特征: • 1.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
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 2.对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 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 纠正。
• 3.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
• 妄想的分类:. • 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分类: • (1)被害妄想 • (2)关系妄想 • (3)特殊意义妄想 • (4)物理影响妄想及被控制妄想 • (5)夸大妄想 • (6)罪恶妄想 • (7 )疑病妄想 • (8)嫉妒妄想 • (9)钟情妄想 • (10)思维被洞悉妄想(被洞悉感)
舒适感;
•
(四)知觉障碍:
• 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 错听、 错视等。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
检验。
• 2.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 • 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 幻觉的分类: • 按涉及的感官分: • 幻听:临床最常见、且有诊断意义的幻觉。可见于功
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 也可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脑炎所致精神障碍、肺性 脑病、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等) 。
• 二.思维及思维障碍.
• (一)相关定义:
• 1.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由感知 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联想、分析、比较、 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 上进行判断和推理,这个过程称为思维。
• 2.联想: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回忆时以表象的 形式出现,一个表象及另一个表象联系,引起另 一个表象,这样的过程称联想。
• 二.心理异常的症状及精神障碍的关系:
• 1.“心理异常”就是指“心理不正常”,是指有 “精神障碍”(“精神疾病”)者的心理状态。
• 2.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是指精神障碍者异常精神 活动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学习症状学知识,有 助于我们对有无精神障碍的鉴别以及对各类精神 障碍的诊断。
• 3.心理异常的症状是有轻重之分的;几种症状在 一起可以组合成症状群(又称综合征),对各类 精神障碍的诊断才更加有意义。
无
• 无明确的定位。
•
•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分:
• 功能性幻觉:又称机能性幻觉;当某一感觉器官 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 觉,正常知觉及幻觉并存。
• 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 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
• 思维鸣响:自己思考的内容变成了声音,自己 能听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观空间;
• 不通过感官获得;
• 幻觉.知觉及表象的区别
•
区别点
知觉 表象 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 1.当时有无相
• 应的客观刺激作 有 无 无
无
• 用于感官。
• 2.映象的清晰. 高 低 高
பைடு நூலகம்
中
• 鲜明生动程度。
• 3.当事人是否 否 是 否
否
• 感到映象是自
• 己意志的产物。
• 4.映象来源有 有 无 有
• 非言语性幻听:轰鸣声、水流声等。 • 言语性幻听(最多见):评论性、争论性、命令性等。
• 幻视:可见于脑器质性疾病、高热患者、精神分 裂症等。
• 单调的光、色, 人物、场面、恐怖性; • 嗅幻觉: • 难闻的气味,可因此拒食。 • 幻味: • 尝到某种特殊怪味,可因此拒食。 • 幻触: • 虫爬、针刺、电击等 ,部位明确。 • 内脏性幻觉: • 能清楚描述自己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
一种异常知觉体验,如肺在扇动。 •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 真 性幻觉: • 幻觉形象位于外部空间; • 形象鲜明生动; • 感到直接通过本人的感觉器官获得; • 可有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 • 假性幻觉: • 一般轮廓不清,不够鲜明生动; • 不位于外部空间,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患者的主
• 3.其余请复习基础心理学。
• (二)思维形式障碍: • 包括联想障碍及思维逻辑障碍。 • 1.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
丰富生动。(及躁狂有关)
• 2.思维迟缓:抑制性的,思维活动缓慢、联想 困难、思考吃力、反应迟钝。(与抑郁有关)
• 3.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器质性痴呆状态)
• •
•
••
•
••
•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
• 概述:
• 一.本节内容来自于[精神病学]中的[精神障碍的 症状学],所以这里所说的心理异常的症状就等同 于精神障碍(精神疾病)的症状。
• 二.症状学的定义:
•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 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 症状。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 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 心因性幻觉: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幻 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仅见于应激相关 障碍、癔症等。
• (五)感知综合障碍: • 指患者对客观事物总体上能感知,但对事物的
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 等产生错误的感知。
• 视物变形症 • 非真实感 • 窥镜症 •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 •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