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及应对措施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及应对措施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难点以及应对措施。
这个问题可是困扰了不少同仁,不过别担心,跟着我,保证让你豁然开朗!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中医治疗这类骨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但诊疗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难点,下面我就来一一分析。
一、诊断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表现多样,容易与手腕其他疾病混淆。
应对措施: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受伤经过,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必要时,进行中医四诊合参,如望、闻、问、切,以确定骨折类型和程度。
2.难点:部分患者就诊时,骨折已发生移位,影响诊断。
应对措施:对于疑似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法复位,再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骨折复位困难。
应对措施: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如拔伸、旋转、推挤等,结合患者体质和骨折类型,进行个性化复位。
复位过程中,注意力量适中,避免过度暴力,以免加重损伤。
2.难点:骨折愈合慢。
应对措施:中医治疗骨折注重内外兼治,内服中药以促进骨折愈合,外敷膏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3.难点:并发症较多。
应对措施: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如神经损伤,可采取针灸、推拿等疗法;血管损伤,可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感染,可给予清热解毒药物。
三、康复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康复周期长。
应对措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手指屈伸、手腕旋转等,以恢复手腕功能。
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难点:康复效果不佳。
应对措施:评估康复效果,针对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如手腕活动受限,可采取中医推拿、针灸等疗法;疼痛明显,可给予中药熏洗、热敷等治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在诊疗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加油!1.注意事项:复位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二次损伤。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6%~11%。
临床上多采用中医正骨方法治疗,很少采用手术固定处理。
不论骨折粉碎与否,在具体操作中,只要全面理解正骨要领,采用以下治疗步骤,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血肿内麻醉虽然在伤后1~2小时内复位较易成功,有些甚至可以不用局麻,即可复位或基本矫正。
但疼痛会造成患者恐惧,甚至影响复位效果,所以应当使用麻醉,最简单的方法是:常规消毒后,5%利多卡因注入骨折处的血肿内,约1~2分钟左右,将血肿内血性液抽出,既起到麻醉作用,又减轻局部肿胀。
X线检查结合触诊《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将理伤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后世又称为正骨八法。
强调整复时手法要轻、巧、稳、准,达到“法之所施,病人不知所苦”。
若想取得闭合复位的成功,单纯依赖X线透视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必须在复位前认真分析其创伤解剖和受伤机制。
在复位中熟练的运用手的感觉,如台阶感、上下端对比、骨端摩擦感、稳定感,把X线检查所见和手的触诊结合起来,在术者头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运动的立体概念。
充分运用正骨八法,才能得心应手。
手法复位首先,麻醉后患者采用卧位或坐位,屈肘90度。
其次一助手沿前臂长轴方向牵拉患者手腕及拇指,另一助手握住肘部拔伸2~3分钟,使腕部尺偏,并使前臂旋前,然后使腕关节弯曲。
第三步术者在桡骨远折端上向掌侧及尺侧推压,可闻及咔嚓音。
第四步保护腕部在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即可达到解剖对位。
复位过程完成后,即进入外固定阶段。
外固定用小夹板固定小夹板是具有可塑性、韧性和弹性的自然材料,符合“动静结合”的原则。
能通过压垫的杠杆作用及肌肉收缩运动,矫正骨折的成角和侧向移位。
随时间调整布缚带松紧度,观察方便。
缺点是复诊次数较多。
小夹板固定步骤:首先复位后松松缠上3~4层绷带。
第二步放置胶布条固定压垫。
桡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中医干预
桡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
包括:1、Colles 骨折。
2、Smith骨折。
3、Barton骨折。
约占全身骨折的1/6。
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
一、诊断标准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
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
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
或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呈掌屈,手背部着地致伤。
2、症状和体征: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锅铲样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
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3、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手术适应证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塌陷大于2mm,或伴有关节面压缩塌陷无法通过手法复位者;手法整复失败或复位后稳定性极差者;陈旧性骨折伴有严重畸形,影响功能者;桡骨下端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术前中医治疗方案1.内治法:证型:气滞血瘀证:伤后1周—2周。
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床觉局部瘀肿明显,疼痛较甚。
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方药: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赤芍15g丹参15g川芎10g延胡索12g甘草6g加减法:如果患者骨折伴有腑实证则去当归,加大黄10g,元明粉6g以泻瘀通便;如果开放骨折并创伤感染,热毒蕴结者,去当归,加黄连9g,黄柏10g,栀子9g以清热解毒;如果患肢肿胀严重者,可加木通12g,泽泻15g以利水消肿。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西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动功能障碍。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有跌倒用手掌撑地的病史;或有腕关节掌屈着地而受伤病史。
(2)伤后有腕部肿胀,并出现“餐叉”畸形;也可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腕关节畸形不显著。
(3)伸直型X线片上具有三大特征:①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②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的角度也消失;③桡骨长度短缩,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处于同一平面。
屈曲型桡骨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二)骨折分类1.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可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2. 证候分类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由于经脉受伤,气血受损,气血瘀滞,局部出现肿胀疼痛,胃纳不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淤血阻滞证:损伤中期,经初期治疗局部瘀血、肿胀基本消退,疼痛基本消失,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受限,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肝肾不足证:损伤后期,骨折基本愈合,功能初步恢复,但筋骨尚未坚实强壮,气血不足,舌淡苔白,脉虚细。
三、治疗(一)、手法治疗1.石膏夹板外固定法采用非麻醉下或血肿内麻醉下徒手整复。
国家中医药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无移位型(2)伸直型(3)屈曲型(4)半脱位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功能、肾功能(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6。
主要多发于两个人群: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前者是由于运动或交通引起的高能量损伤,并常合并软骨、韧带损伤;后者是老年人群中,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会造成桡骨远端骨折。
那什么是桡骨远端骨折呢?桡骨在整个手臂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桡骨远端骨折在手腕部位,主要是在关节面3cm内骨折。
在松质骨与致密骨交界处,切面呈四边形。
骨皮质薄弱,结构薄弱。
骨折后易发生松质骨塌陷、皮质骨压碎和桡骨缩短。
更容易发生在中老年和经常运动以及跌倒后手接触地面的人。
桡骨远端骨折会导致手腕严重疼痛和肿胀,手腕畸形等。
如发生桡骨远端骨折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对于桡骨远端骨折西医的治疗方法是:石膏或外固定板闭合复位;腕带外固定用支架;切开复位固定等。
我院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的临床中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案,具体如下:1 .正骨手法: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探索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其正骨手法在治疗中最为常用,桡骨远端骨折伤后其症状为骨折、脱位、筋伤。
经正骨使骨折后脱位的部分复位,再加药膏类进行敷治,90%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2 .内治法:主要是通过内给药来治疗全身,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择药物。
但重点应放在脏腑、经络、气血、筋骨上。
它通常分三个阶段进行,在血肿形成的早期,主要因素是发作,中期和营是主力,后期主要是补益气。
3.外治:外治是指对受损部位的处理,使用纯中药成份的膏药对受损部位贴敷。
成效也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结合上述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可在3-4周内可实现临床治愈,多数患者通过传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经过药物和手法的治疗之外,同时搭配康复运动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
康复治疗1. 功能锻炼(1)早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复位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知识科普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知识科普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即手腕处)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创伤。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以下方法:
1. 中药熏洗: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大黄、桃仁等研磨成粉末,加热后放入热水中,待水温适宜后浸泡患肢,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2. 祛湿祛寒:骨折后常伴有湿寒阻滞,可使用适量的艾叶、艾草、姜黄等熏灸治疗,疏通经络,驱散寒湿。
3. 活血化瘀:可选用红花、川芎、当归、鸡血藤等中药煎剂口服,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4. 针灸疗法:采用针刺或灸法刺激特定的穴位,如合谷、阳陵泉、外关等,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5.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推拿按摩,可以刺激穴位、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帮助骨折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辅助治疗方法,不能替代传统的外科手术和功能锻炼。
在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应积极接受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遵循医生的处方药物治疗。
只有综合应用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副作 用较小,有利
于患者恢复
中医治疗注重 养生,有助于 患者恢复健康
费用较低
中医治疗费用相对较低,适合
01
普通家庭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可以根据
02
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副作用较小,患者恢
03
复较快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有助
04
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注意事 项
复位手法
03
优点:创伤小,恢 复快,并发症少
04
注意事项:操作需 由专业中医师进行,
避免二次损伤
夹板固定
01
原理:利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 保持骨折复位
03
注意事项:夹板固定时要注意松 紧适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02
方法:根据骨折部位和程度选 择合适的夹板
04
效果:夹板固定有助于骨折愈合, 减轻疼痛,防止二次损伤
骨远端骨折患者,可 有效固定骨折部位, 促进骨折愈合。
02 夹板固定:适用于桡
骨远端骨折患者,可 有效固定骨折部位, 促进骨折愈合。
04 牵引固定:Βιβλιοθήκη 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 有效固定骨折部位, 促进骨折愈合。
药物选择
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根据 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注意药物的配伍和剂量,避免 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
演讲人
目录
01. 中 医 治 疗 原 理 03. 中 医 治 疗 优 势
02. 中 医 治 疗 方 法 04. 中 医 治 疗 注 意 事 项
中医治疗原理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 整体,各部分相
互联系、相互影 1
响
注重调整阴阳、 4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通常是由于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有其独特的疗效,本文将介绍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优势。
1. 中医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是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重要手段。
中医药物能够通过温经活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作用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中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是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调配适当的针灸手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推拿是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物理疗法。
通过推拿手法,可以促进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患处的肿胀和疼痛,增强患处的营养供应,有助于加快骨折愈合的速度。
中医食疗也是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饮食调理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调配患者的饮食,如多食用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和促进骨折愈合。
1. 着眼全局,综合治疗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不仅仅局限于对症治疗,更着眼于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运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促进骨折愈合的速度3. 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中医综合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中医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手段,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4. 低风险,少副作用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手段多样,具有较低的治疗风险和较少的副作用。
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手段均属于自然疗法,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适宜老年患者接受。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桡骨远端骨折,不妨试试中医保守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不妨试试中医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上肢骨折,骨折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10-14岁儿童和65岁以上女性发病率最高,患者腕部疼痛严重和活动受限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一般以复位、固定和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为主。
中医的保守治疗方法适用于部分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在临床中具有有着良好效果,本文从中医的手法复位治疗、中医药治疗、康复锻炼治疗等几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手法复位治疗部分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以及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可通过中医手法复位进行中医保守治疗,但中医保守治疗方法不适用于以下患者:骨折关节面塌陷大于2mm的患者;关节面出现压缩塌陷、无法通过手法复位的患者;患者存在陈旧性骨折并存在畸形影响正常功能的患者;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伴随神经损伤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伴有血管损伤的患者;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手法复位后稳定性差的患者。
除去不适宜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其他骨折的患者在进行保守治疗时,首先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手法复位治疗。
在进行骨折复位时,对骨折端先进行充分的分离处理,通过拔伸牵引等手段尽量解除缩短畸形的情况,保障患处骨端长度,再通过端、提、按、压等专业的复位手法对骨折处进行复位。
复位后根据患者情况使用小夹板、塑料弹力夹板等进行固定处理,固定时应保障骨折端的稳定,避免发生复位后再移位的现象。
如使用小夹板进行外部固定时,患者腕关节应处于伸直状态,并于肢体与夹板之间放置棉花、棉垫等进行辅助固定。
根据患者情况使用不同数目的夹板,如对于存在移位的骨折患者应使用4块夹板来保障腕部关节固定牢固。
固定完成后,在夹板外侧使用绷带缠绕保障夹板对骨折部位的稳定作用。
在使用夹板进行固定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紧、过松固定,并根据患者肿胀情况及时调整松紧度,避免过松影响固定效果,过紧则容易导致小溃疡、压疮等其他损伤出现。
复位的手法和固定的方法需要根据骨折情况而定,固定的时间一般为3-7周不等。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保守治疗的诀窍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保守治疗的诀窍桡骨远端骨折指的是距离桡骨关节面2~3cm的骨折,通常还有桡腕关节和下尺桡关节部位的损伤,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横截面呈四边形且骨皮质较弱,力学结构比较弱,通常发生骨折之后,松质骨会有坍塌,皮质骨会出现粉碎,桡骨部分会有缩短的现象。
桡骨远端骨折非常常见,而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医生最常遇到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10,主要发生在老年妇女身上,青壮年发生骨折主要是外伤导致。
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严重,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在老年患者中出现的桡骨远端骨折现象逐渐增多。
1.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你了解吗?目前在中医界针对桡骨远端骨型分类各异,但是目前有多种分类方法,在古代主要是将桡骨远端骨折按照内出和外出的类型进行治疗,在现代桡骨远端骨折的类型比较多,有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还有巴尔通骨折骨折,其中伸直型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通常是由暴力导致的伤害,1814年A.Colles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是在跌倒时腕关节正好处于背伸状态,前臂处于向前的位置,手掌正好朝地,通常对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的骨折多是由于暴力导致的,骨折远端会有移位的情况。
老年人的骨质比较疏松,轻微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骨折的部分会由于嵌压会发生短缩。
一般屈曲型骨折比较少见,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是屈曲型骨折与伸直型骨折的致病原因相反,跌倒时手背会朝地,骨折远端会发生移位,朝着掌心一侧移位,骨折的近端也会有移位,会朝着背侧移位。
2.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保守治疗的诀窍,你一定要知道2.1手法整复复位在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保守治疗方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手法整复复位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患者骨折的部位进一步复位,骨折部位的复位需要在半个月内完成,有利于患者的骨头能够进一步生长,复位的时间要越早越好,在进行复位之后如果再次移位,就需要进行二次复位。
整复复位手法中复位方法的应用是有一定的禁忌症和适应症的,通过判断患者的骨折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如果符合禁忌症的患者则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但是通常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规范清远市中医院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9 年优化版本本诊疗方案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并结合我院骨伤科临床实际情况和临床路径管理优化结果制定一、诊断(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 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 2)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动功能障碍。
( 3) X 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年)( 1)有跌倒用手掌撑地的病史;或有腕关节掌屈着地而受伤病史。
( 2)伤后有腕部肿胀,并出现餐叉畸形;也可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腕关节畸形不显著。
( 3)伸直型 X 线片上具有三大特征:①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②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的角度也消失;③桡骨长度短缩,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处于同一平面。
屈曲型桡骨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二)骨折分类与分期 1. 分型( 1)无移位型:1/ 14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可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引言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在远端部位发生骨折。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骨折是外伤带来的病症,中医通过整体调理和针灸、药物等方式来加速骨折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医辩证分型中医辩证分型是对疾病的不同表现和病因进行区分和归类的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辩证分型有以下几种:1. 气滞血瘀型特点是骨折部位肿胀疼痛,瘀斑明显,活动受限。
舌质暗紫,苔薄黄。
脉弦细。
2. 寒邪客风型特点是骨折部位寒痛,不适感加重于寒冷天气,舌质淡白,苔白腻。
脉浮紧。
3. 湿热痰瘀型特点是骨折部位疼痛较重,伴有灼热感,舌质暗红,苔黄厚腻。
脉滑数。
二、中医治疗方法1. 药物疗法(1) 内服药物针对不同的辩证分型,可选用以下方剂:•气滞血瘀型:桃红四物汤•寒邪客风型:理中汤•湿热痰瘀型:红花六合汤以上方剂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 外用药物对于局部有疼痛和肿胀的患者,可用中药煎汤热敷,如川芎、红花等。
2.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推拿按摩:轻柔地按摩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和经络,配合适当的穴位按压,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
•摩擦法:用手掌或按摩工具以适当的力度持续揉搓骨折部位,可以缓解肿胀和疼痛。
3.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促进骨折的愈合。
常用的穴位有:•手三里穴:位于前臂内侧,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涉及的穴位之一。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包括合谷、内关、阳溪等。
针灸疗程和疗效因个体差异而异,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4. 中医推拿疗法中医推拿疗法可通过揉捏、推拿和按摩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改善骨折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按揉法:用拇指、食指或掌心按压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和经络,轻轻揉搓,以提高血液循环。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很常见。
传统的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风险较高,还容易因为患者本身的情况而被禁忌。
而中医综合治疗是一种保守性治疗,疗效明显,风险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是针对骨折本身以及后期康复的各种症状,所以疗效非常显著。
中医综合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外治、针灸、推拿、理疗等多种手段。
中药内服是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中医认为老年人身体虚弱,肾气不足,骨质疏松,因此中药方剂要以滋阴补肾、壮骨为主,以黄芪、人参、灵芝、茯苓、当归、熟地、骨碎补等中药为主要成分,具有滋养营养,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恢复的作用。
外治是针对骨折部位的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外用、拔罐、艾灸、热敷等方法。
外用中药主要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具有祛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如桂枝、艾叶、川芎、白芷等中药,可以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预防因肿胀引起的感染。
针灸是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主要针对疼痛、肌肉僵硬、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激活气血、改善组织代谢的方式,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推拿则是一种经络按摩手法,可以促进气血畅通,缓解肌肉僵硬、疼痛等症状。
理疗主要是指康复训练,包括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运动、活动,逐渐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康复训练时间长,力量逐渐加大,对患者的耐力、力量、协调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预防子痉挛或者骨折后腕关节的强制不能症。
总的来说,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疼痛、恢复功能,加速骨折部位的恢复,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而且因为是以保守治疗为主,风险低,适用范围广,特别适合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
总之,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功能,促进全面康复。
在治疗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
【免费下载】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宜章县中医医院骨二科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2012年)桡骨远端骨折指发生在桡骨下端3cm范围内的骨折。
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成年人、老年人。
儿童多为骨骺分离,老年人多为粉碎性骨折。
常并发桡尺侧关节脱位、尺骨茎突骨折。
【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一、局部解剖1、松质骨——易于愈合。
2、横断为四方形、具有4个面掌面——光滑凹陷,旋前方肌附着背面——凸隆、桡结节、4条纵形骨性腱沟桡侧面—较粗糙,向远延伸为为桡骨茎突,稍上方附着肱桡肌尺侧面——弧形凹陷,桡骨尺切迹与尺骨小头的半环附状关节面组成下尺、桡关节 ——远端的旋轴枢纽。
3、桡腕关节:掌倾角——10-150 尺倾角——20-250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长1-1.5cm二、病因病理间接暴力多见1、伸直型:又称克雷氏骨折(Colles)跌倒时,腕关节呈背伸位,手掌先着地,可造成伸直型骨折。
伸直型骨折远段向背侧(餐叉样畸形)和桡侧移位,桡骨远段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减少或完全消失,腕背伸位——伸直型骨折 ——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2、屈曲型:史密斯骨折腕关节掌屈位——屈曲型(smits)——远端向桡侧和掌侧移位。
20岁以前,骨骺尚未融合,可发生骺离骨折;老年人多为粉碎性骨折,且多波及关节。
三、诊断要点: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手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向桡侧移位时,向桡侧移位时呈枪刺刀状畸形,无移位或不完全骨折时,肿胀多不明显,仅觉得局部疼痛和压痛,可有环状压痛和纵轴压痛,腕和指运动不便,握力减弱,须注意与腕部组织扭伤鉴别。
腕关节X线正侧位照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
【中医治疗】一、骨折早期(血肿机化期伤后1~2周):(一)外治法:1、手法整复:桡骨下端骨折在药物治疗前需及早运用手法使骨折得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
按证候一般分为4类,分别为无移位型、伸直型(Colles骨折)、屈曲型(Smith骨折)、半脱位型(Barton骨折),每型骨折均有不同的复位手法,在整复过程中,应注意牵拉复位法、手掌向下或向上一人整复法、三人复位法、反折旋转复位法及提按复位法等多种常用手法的结合运用。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骨折是指骨头中断、质地改变或者骨周软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外伤,其中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情况。
桡骨远端骨折由于其病理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中医临床中,需要进行深入的路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肌力减退等。
中医理论认为,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与气血不通、湿邪内蕴、肝郁气滞等有关。
因此,在进行临床路径分析时,中医治疗思路以活血化瘀、健脾化湿、清肝理气为基础,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综合治疗。
在中医临床路径中,首先要进行病因辨析和病机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种类型。
外伤性骨折多为运动损伤、事故伤等导致,而非外伤性骨折主要与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等内因有关。
根据病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措施。
其次,在临床路径中,需要进行经络辨证和病位辨证。
根据病程不同,骨折可分为新鲜性和陈旧性。
新鲜性骨折以外伤后病情明显,骨折处触诊疼痛明显为特点;陈旧性骨折则常有反复发作的疼痛和肿胀症状。
通过辨证分析,可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案。
针灸和推拿也是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改善气血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推拿则能通过推、拿手法刺激肌肉和韧带,促进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
通过中医手段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中医临床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方案改进的建议。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团队,包括中医、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等多学科的合作。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个专业的优势,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服务。
其次,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进程,做到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
最后,应加强对中医临床路径的科学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率。
总之,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一种常见骨科临床情况,在中医临床中需要进行深入的路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病名
中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病名: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
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
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
或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呈掌屈,手背部着地致伤。
2、症状和体征: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
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枪刺状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
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3、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1—2周。
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局部瘀肿明显,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痛处拒按,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涩。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肿胀渐消,疼痛渐减,但瘀肿虽消而未尽,筋骨未连。
活动渐恢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
表现为肿胀已消,疼痛已减,骨折愈合迟缓,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二)骨折分期与分型
1、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中期:伤后2~4周左右,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手法复位困难。
此时如需要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晚期:伤后4周以上。
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性改造,已相当稳定。
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2、分型:
(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插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三、治疗方案
(一)传统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
1、无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
无需手法复位,只需将前臂进行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患肢屈肘90°前臂旋后,掌心向上位固定,固定时间3~4周。
2、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采用非麻醉下或血肿内麻醉下徒手整复。
(1)手法整复:按“牵引—端挤—提按”或“牵引—提按—端挤”次序整复;
(2)固定方法:小夹板(或石膏)超腕关节外固定,使腕关节掌屈15°~30°,患肢屈肘90 °,掌心朝上,用前臂吊带(或三角巾)悬挂于胸前固定4-6周,儿童3周左右。
3、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
采用非麻醉下或血肿内麻醉下徒手整复。
按与伸直型相反的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超腕关节外固定,固定于腕背伸15°~30°,患肢屈肘90 °,掌心朝上,用前臂吊带(或三角巾)悬挂于胸前固定4-6周。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骨折
(1)整复方法:背侧半脱位:助手握住肘部,术者握住腕部拔伸牵引后,术者一手维持牵引,一手用掌部环握患者腕部近端,用拇指将远端骨折块及脱位部向掌侧推挤复位,牵引下徐徐将腕关节掌屈,使伸肌腱紧张,防止复位的骨折片移位。
掌侧半脱位:手法与背侧脱位型相反。
(2)固定方法:背侧半脱位:同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半脱位:同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
固定时间均4~6周左右。
(二)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具有相应适应症的患者,采用有限切开、有限内固定方法治疗,术后采用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严重的粉碎骨折也可采用手法整复结合外固定支架、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
(三)药物治疗
1、内服:根据骨折三期辨证施治。
(1)骨折早期(血瘀气滞证):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 g。
(2)骨折中期(瘀血凝滞证):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方药:八珍汤加减。
人参、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甘草(炙)各30g。
(3)骨折晚期(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15g,山茱萸肉12g,山药12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0g。
(4)中成药:早、中期可选红花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中一种静滴,予独一味胶囊、接骨七厘片口服,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肽注射液、复方骨肽注射液、鹿瓜多肽提取物注射液中一种以调节骨代谢、促进新骨形成。
晚期可用仙灵骨葆胶囊补肝肾、强筋骨。
2、外治:早期用“活血散”(科室协定方);中、晚期用海桐皮汤、四肢损伤洗方等汤剂熏洗局部。
有严重张力性水泡和使用膏散过敏者应避免使用。
(四)康复治疗
1、功能锻炼:
(1)早期: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张收缩练习,肩、肘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和手部关节主动运动练习。
(2)中期:手指抓握锻炼及手指的灵活性锻炼,前臂旋转功能练习,肘关节伸屈活动练习。
(3)晚期:桡腕、桡尺、腕间关节松动练习。
2、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TDP照射、艾灸及骨折治疗仪理疗等。
(五)护理
1、早期:主要从心理、生活上进行护理,外固定者需要观察患肢手指的血液循环,采用手术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指导患者及时恢复功能锻炼。
2、中期:加强营养,注意安全,保持有效的外固定,观察伤肢疼痛及肿胀情况,定期门诊复查,不适随诊。
3、晚期:平时注意营养和安全防护,坚持功能锻炼,预防肩--手并发症,定期门诊复查,不适随诊。
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选择时机去除内固定。
四、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人们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进行评定。
治愈:骨折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局部无明显畸形,无疼痛肿胀,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或腕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转受限在15°以内。
好转:骨折对位欠佳,局部轻度疼痛,轻度畸形,腕背伸、掌屈及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内。
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压痛、叩击痛存在,功能障碍。
五、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措施
由于适应证选择不当、手法不够熟练、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松动、严重的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部分患者手法治疗失败,患肢功能恢复不理想,这都是治疗的难点所在,解决的思路和措施如下:
1、手法治疗的适应证选择不当。
对于C
2、C3型的骨折,由于骨折程度严重,且涉及关节面,不适宜进行手法复位,即使进行了充分的复位,也难以维持。
对于这样的骨折,我们建议直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2. 通常是手法不够熟练。
主要是牵引力不够,持续的时间不够,骨折断端仍然嵌插,即使进行了上述操作,掌倾角、尺偏角仍然难以恢复,暴力复位可能进一步加重骨折
3. 对于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的松动容易导致骨折移位,应维持有效稳定的固定、加强小夹板(或石膏)固定的管理,及时调整松紧,可适当增加扎带、改用有弹力的扎带。
4.功能锻炼时间选择。
对于稳定性较差的骨折,早期适当进行指间关节活动,逐步加强到掌指关节,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