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和孙思邈文言对比阅读
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与练习:《孙思邈传》
文言文阅读与练习:《孙思邈传》A.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B.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C.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D.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2.对文中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士,官名。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县人,唐朝著名诗人,与骆宾王、卢炯、王勃合为初唐四杰。
C.《诗》,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风雅颂是其内容。
D.牲牢,指古代供宴飨祭祀用的牲畜。
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为少牢;用羊、豕,称之为太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思邈年少聪慧,精通学说。
孙思邈七岁入学,能够一天背诵一千字以上的文章。
还未成年,就能谈论老庄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好佛经。
B.孙思邈隐居山野,不慕名利。
孙思邈在周宣帝时,因王室经常发生变故,于是隐居太白山。
高宗先征召他为谏议大夫,太宗后召见他,赐他爵位,他都坚决推辞不受。
C.孙思邈经历数朝,见识广博。
孙思邈经历周朝、隋朝和唐朝,谈论周齐年间的事情就好像亲眼所见。
唐太宗时,魏徵等人修编史书时,担心有遗漏,曾多次拜访他。
D.孙思邈想法独特,预见未来。
孙思邈曾说五十年后会出现圣人,那会他才会去做官。
他对拜访他的孙处约说孙佺的名气会最大,祸患会出在掌握军权上,后来果然应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
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2)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5.文中,卢照邻问孙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你认为名医之道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与医学有关的文言文阅读
4.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
(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 分)
①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3 分)
②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4 分)
(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例子。(请自己概括)(
3 分)
答案:
1. C(“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为……所苦,或感到痛苦”)
秦鸣鹤
唐高宗苦.风眩,头目不能视。召侍医秦鸣鹤诊之。 秦曰:“风毒上攻,若刺头出少血,愈 .矣。”天后自帘中怒曰:“此可斩也。天子头上,岂 是出血处耶?”鸣鹤叩头请命。上曰:“医人议病,理 .不加罪。且吾头重闷,殆.不能忍,出 血未必不佳。朕意决矣。”命刺之。鸣鹤刺百会..及脑户出血。上曰: “吾眼明.矣。”言未毕, 后自帘中顶礼以谢.之曰:“此天赐我师也。”躬 .负缯宝以遗.之。(出《谭宾录》)
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 “佗术实工, 人命所县, 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 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遂考竟②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 “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
举:推荐
B. 人命所县苦:痛苦
D. 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强:勉强
2.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及后爱子曹冲病 / 困太祖叹曰 / 吾悔杀华佗 / 令此儿强死也
B.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 / 太祖叹曰 / 吾悔杀华佗 / 令此儿强死也
C. 及后爱子曹冲病 / 困太祖叹曰 / 吾悔杀 / 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2020年整理
八上文言文对比阅读《愚公移山》共12篇 2020年整理1.【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乙】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
(6分)⑴何苦.而不平⑵河曲智叟亡.以应⑶立有间.⑷臣是以无请..也⑸达于汉阴..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翻译。
文言文《旧唐书孙思邈传》阅读练习与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
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
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
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
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
”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
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
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
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
”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
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
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
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
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
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
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
”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
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
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
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永淳元年卒。
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
经月余,颜貌不改。
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B.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C.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D.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一种成人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并赐以字,以示成年。
与医学有关的文言文
2019年高考的文言文阅读选材一反常态,开始旗帜鲜明地开始考查名人传记。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所以考查了三位“古代改革家”,那就是商鞅、贾谊、吴起,这些人物无论成败,都是改革的倡导者或者实践者,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2020年,疫情当前,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高考绝不可能回避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古代医学的文化常识岐黄:1.岐伯和黄帝。
相传为医家之祖。
2.借指中医医生或医书。
太医:太医令为古代医官名,指掌管医事行政的官员[。
最早始于战国时的秦国,战国时期,秦有太医令,由秦至宋历代都设有这种官职。
太医令下一般设有太医丞等医官作为助手,因此,有的文献则合称为太医令丞。
宋代医务机构甚多,有太常寺属下的太医局、翰林医官院、御医院等,宋徽宗时又设惠民局,广传医方及施诊。
扁鹊:1. 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
2.扁鹊(前407—前310),秦氏,名越人(秦越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渤海莫人。
因他医术高超,人们借用了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望闻问切:中医用语。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合称四诊。
《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针砭:泛称金针治疗与砭石出血为针砭。
《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
”砭为治病石针,针头圆型,前圆后方,方处为柄,以指易捏为宜。
针头在棉油灯焰上炙之微烫,沾姜汁、艾汁或其它配置药液,立顶于患者穴道,可治风湿、寒热诸病。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扁鹊医术一定比大哥二哥更好!
扁鹊医术一定比大哥二哥更好!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
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
大哥在没发病时就能提前预防所以最厉害;二哥是刚发病时就给治好了,所以次等厉害;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所以末等厉害。
文王叹道:“你说得好极了。
”
实际以我自身真实体会却有不同看法。
已病重之人远比未病、刚病时难以康复,所用手段也远更复杂。
未病时,只要善加调整生活习惯和做好情绪管理,改变饮食和观念,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
发病之初,在未病基础上略使医术即可很快康复。
等到病重就需要借助所有手段才能力挽狂澜,一定会对医术有最高的要求。
所以不能说善治未病者医术最高也,普通医师只要认知没问题,都能提前预防,否则那还真不能称之为医师了。
只有善治重病者才能确信医术最高也,而从中医角度,凡所有能治重病者都一定是个预防高手,否则连日常健康都不能维护就说能治重病,此理说不通!。
《扁鹊见蔡桓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言文题(共8分)阅读《扁鹊见蔡桓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完成8~10题。
(共8分)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甲】“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乙】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下面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故.使人问之/平白无故.∕故.弄玄虚 B.望桓侯而还走./走.漏天机∕走.为上策C.莫不私.王/正直无私.∕窃窃私.语 D.寡人之过./闭门思过.∕将功补过.9.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翻译:医生喜欢给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
理解:这句话是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表现,同时是他反驳扁鹊的名言,也常常成为他愚昧顽固的佐证。
【乙】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翻译: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很严重啊。
注解孙思邈养生铭
养生铭孙思邈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孙思邈《养生铭》的解释如下: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相因。
这一节总体上是讲精神养生的,怒之所伤,肝气也;思之所伤,脾胃之气也;喜之所伤,心气也。
气乃肺、肾所主,神依气血所存,正气损伤,岂不心“疫”、病“因”吗!对于此,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曾引用魏晋时期养生学家嵇康的话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实乃最大的心病),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确为耗心神、伤肾气之大虑),滋味不绝为四难(吃也是非常费脑筋的活),神虑精散为五难。
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
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在孙氏反复论证的这段话中,重点强调的都是情志对养生的决定性作用。
就孙氏诗中所说之怒伤肝言,它是人情志受损的一种表现。
《黄帝内经》中有明确地论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涌)于上。
”(《素问·生气通天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飱泄。
”(《素问·举痛论》)也就是说,怒因气生,气则怒发,生气——发怒——生气,构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
正如《淮南子》所言:“人之性,有所侵犯则怒,怒则血充,血充则气激,气激则发怒”。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在一首制怒诗中也阐明了雷同的观点:“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
怒气大发,相应的疾病就会因之而生,受害最直接的是肝胆系统。
因怒导致的机体的气血逆乱,会使人出现头痛、目胀、面红、耳赤、呕血、憋气等症状。
甚则使人昏厥卒倒,因此致死者也不罕见。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血气方刚的周瑜性情急躁,容易发怒。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唐书-孙思邈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唐书·孙思邈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孙思邈,京兆华原人。
少即通百家,善言老、庄。
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
太宗..初,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
欲官之,不受。
显庆中,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
上元元年,称疾还山,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
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其道如何?”答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
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霜雪,张为虹霓,天常数也。
人有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注],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
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失则蒸生热,否生寒,结为瘤赘,陷为痈疽,奔则喘乏,端则燋槁,发乎面,动乎形。
天地亦然。
高医导以药石,救以针剂;圣人和以至德,辅以人事。
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之灾。
”照邻曰:“人事奈何?”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之谓也。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谓也。
‘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
‘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之谓也。
”复问养生之要,答曰:“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
故养生必先知自慎也。
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堕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货不殖,子无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
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
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远。
”永淳初,卒,年百余岁,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注]荣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
1.下列对文中阴影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B.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C.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D.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2.下列对文中标注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博士,古代国子学的学官名。
愚公移山中考对比阅读卷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卷一、(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乙)愚公移山一:1、解释(1)何苦.而不平()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立有间. ( ) (4)臣是以无请..也 ( )(5)达于汉阴.. ( )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1)愁(2)通“无”(3)有一会儿(4)不问,不再说话(5)汉水南岸(6)用箕畚运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B(两个“而”均表转折关系)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子。
(2分)甲:扁鹊远远地看到蔡桓公就转身跑了4.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稍长的三人挑着担,拿着镐上了山,凿岩石,挖泥土,挥汗如雨,号声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迹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5、(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1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答:(1)“讳疾忌医”的人(掩饰错误,顽固坚持、不愿改正错误的人);要点: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医的文言文及翻译
夫医者,乃国之栋梁,民之福音。
医者之责,非止于治病救人,更在于悬壶济世,扶危济困。
是以,医者之德,当以仁为本;医者之术,当以术为先。
自古至今,医者仁心,传颂千古。
孔子曰:“医者仁术也。
”医者以仁心为本,视患者如己,故能竭尽全力,救死扶伤。
孟子云:“医者,仁术也,所以济世也。
”医者之仁,在于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无私奉献。
是以,医者之德,当如松柏,岁寒而不凋;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古之医者,如扁鹊、华佗、孙思邈等,皆以仁术济世,名垂青史。
扁鹊乃春秋时期名医,医术高超,治病救人无数。
华佗,东汉末年神医,擅长外科手术,以麻沸散闻名于世。
孙思邈,唐代医学家,著有《千金要方》,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此三者,皆以仁心仁术,悬壶济世,乃医者之楷模。
医者之术,亦非易事。
医术之道,广博而深奥。
医者需博学多才,精通医理,方能应对各种疾病。
医者之术,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以及针灸、草药、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
医者需熟练掌握这些技艺,方能对症下药,妙手回春。
望诊,医者观患者面色、舌象、脉象,以辨病之所在。
闻诊,医者闻患者气息、声音,以察病之变化。
问诊,医者询问患者病史、症状,以探病之根源。
切诊,医者按患者脉搏,以辨病之性质。
四诊合参,方能确诊。
针灸,乃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以针刺人体穴位,调和气血,驱除病邪。
草药,医者根据患者病情,选取适宜的草药,煎汤服用,以达到治疗目的。
手术,医者运用手术器械,对病变部位进行切除、修复等操作,以治疗疾病。
然而,医者之术,非一日之功。
医者需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方能成为一代名医。
医者需具备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医风,才能在医学道路上越走越远。
今日之医者,肩负着治病救人的重任。
医者当以仁为本,以术为先,以德为基,以技为翼,方能悬壶济世,造福苍生。
译文:医生,是国家的栋梁,人民的福音。
医生的责任,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在于悬壶济世,扶危济困。
因此,医生的品德,应当以仁爱为本;医生的技艺,应当以技艺为重。
《太平广记 神仙二十一孙思邈》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
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
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
但恨其器大,难为用也。
”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
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
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
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
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思邈尝从幸九成宫照邻留在其宅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时照邻有盛名,而染恶疾,嗟禀受之不同,昧遐夭之殊致。
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阴阳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诊发乎面,变动乎形。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
”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
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
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
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
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太子詹事卢齐卿童幼时,请问人伦之事,思邈曰:“汝后五十年位登方伯,吾孙当为属吏,可自保也。
”后齐卿为徐州刺史,思邈孙薄果为徐州萧县丞。
思邈初谓齐卿之时,溥犹未生,而预知其事。
永淳元年卒。
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
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开元中,复有人见隐于终南山。
(《太平广记·卷二十一·神仙二十一》有删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思邈尝从幸九成宫/照邻留在其宅/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B.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思邈尝从幸九成宫/照邻留在其宅/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C.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思邈尝从幸九成宫/照邻留在其宅/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课外阅读医古文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故有昧揥..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赵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中医经典故事
中医经典故事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许多源远流长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传承了中医的智慧和医术,更蕴含着对生命、自然和人文关怀的深刻体验。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中医经典故事,感受中医医学的魅力。
故事一,扁鹊治病。
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位医圣扁鹊,他精通医术,能够治愈各种疑难杂症。
有一次,有一位患者患上了重病,众人束手无策,唯有求助于扁鹊。
扁鹊仔细观察患者的脉象、舌苔等病征,细心询问病史和生活习惯,最终给出了一剂中药方剂。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最终痊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注重整体观念,重视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个体差异,以求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故事二,华佗救命。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曾经治愈过曹操的头疼。
有一天,曹操突然头痛欲裂,医生们束手无策,只有华佗挺身而出。
华佗仔细询问曹操的病情,观察其脉象、舌苔等病征,最终确定了曹操的病症,并给出了一剂中药方剂。
曹操服药后,头痛立刻减轻,不久便痊愈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注重病因病机,以及医生的医德医术。
故事三,孙思邈治病。
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治愈过一位患有癫痫的患者。
患者病情反复,各种治疗方法都无法奏效。
孙思邈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现患者的癫痫是由于肝风内动所致。
他给患者开出了一剂清肝熄风的中药方剂,并嘱咐患者要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痊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注重调理肝风,以及疾病的防治和调摄。
这些中医经典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医医学的博大精深和人文关怀。
中医医学强调辨证施治,注重整体观念,重视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个体差异,以求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希望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医医学的精神,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医学的智慧和医术。
亲尝汤药_文言文翻译
昔有智者,名扁鹊,乃战国时之医圣。
扁鹊尝谓:“医者,不问疾之轻重,必亲尝汤药,以辨其味。
”此言一出,遂成医界之典范。
扁鹊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医,皆因其亲尝汤药,深知药性,故能对症下药,屡起沉疴。
吾闻一故事,乃汉武帝时之事。
时有臣子,因久病不愈,朝廷命太医为其诊治。
太医诊后,开出一剂汤药,然未尝亲自尝之。
臣子服用后,病情反而加重。
武帝闻之,怒曰:“医者不亲尝汤药,何以为医?”遂命人将太医拘捕,以儆效尤。
太医无奈,只得亲自尝药,果然药到病除。
武帝大喜,遂重赏太医,并命其传医术于后世。
自古至今,亲尝汤药之医者,皆以仁心仁术著称。
如唐代医圣孙思邈,尝谓:“医者,生死攸关,岂可不慎?”故其行医数十载,皆亲尝汤药,以辨药性,救死扶伤,其德莫大焉。
然亲尝汤药,非但医者之事,亦为患者之福。
患者服用汤药,若医者不亲尝,恐有误服之虞。
故患者之家属,常劝医者亲尝汤药,以示关爱。
古有谚语云:“医者亲尝汤药,患者心自安。
”此言不虚也。
然亲尝汤药,亦非易事。
医者须具备敏锐的味觉,方能辨出药之真伪。
又有医者,因亲尝汤药,不幸中毒而亡。
如唐代名医陈藏器,尝一剂毒药,不幸中毒,虽经救治,终不救其命。
然陈藏器虽死,其医术仍传于世,后世之人,无不敬仰。
今日之医者,虽不必亲尝汤药,然其心之仁,手之巧,亦应与古时医者相媲美。
医者当以患者之利益为重,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方能不负医者之称。
总之,亲尝汤药,乃医者之职责,患者之希望。
虽古时医术未甚发达,然亲尝汤药之精神,仍为后世医者所传承。
愿医者皆能秉承此精神,以仁心仁术,救治众生,使天下无病。
译文:亲尝汤药,古代的贤人无不敬重。
因为汤药是治疗疾病的良药。
医生的心意,患者的希望,都系于此。
然而古代医学并未十分发达,药物大多由民间采集,或者由药农种植,所以汤药的品质,往往参差不齐。
因此,亲尝汤药的举动,尤为珍贵。
曾经有智者,名叫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圣人。
扁鹊曾说:“医生,不论疾病轻重,必须亲自尝汤药,以辨别药性。
扁鹊曰:世间大病,不用灸艾,如何救命?看扁鹊、孟子、孙思邈谈艾灸
扁鹊曰:世间大病,不用灸艾,如何救命?看扁鹊、孟子、孙思邈谈艾灸扁鹊论艾灸《黄帝内经》说:“用药如用兵,不得已而为之。
药能治病,亦能致病。
是药都有毒,有利必有弊……”又说:“一剂药,七服,病好或病不好,不再服。
再服则伤气伤血伤脏……”还说:“善治者,治皮毛,内务大病,病在皮毛,首选外治,慎言内调。
”意思是说:用药治病如同用兵器退敌,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兵器。
用药得当,药能治病,用药不当,药能杀人,是药物都是有毒性的,有利就有弊端……用药物治病,七服药,无论见效不见效不要再服用。
多服则伤人身心。
真正高明的医生,是从外在的皮毛治病的,所有的重大疾病,在外在的皮毛上都能找到治疗疾病突破口,治疗应该首先从外部治疗内部大病,不要动不动就内调。
孟子论艾灸《中国药典》说:“目前,造成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即所谓‘医药公害’。
这就是“为什么医院越来越多,疾病越治越多,医院的大楼越盖越高”的原因之一。
神医扁鹊说:“医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灸艾故也。
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意思是:“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使用艾灸疗法,如同煮饭要用火。
现在的医疗手段对慢性病、疑难病、危重病难以奏效,完全是由于医家不了解艾灸疗法,不会用艾灸疗法的原因。
世间有太多太多的慢性病、疑难病、危重病……不懂艾灸,不会使用艾灸疗法,怎么解除病痛,怎么能救人性命?”如肿瘤、伤寒、疽疮、中风、肿胀、泄泻、久痢、喉痹、小儿急慢惊风、痘疹黑陷、慢支、三高、贫血症、哮喘、大三阳、银屑病、癫痫等诸多中药、西药难以见效症,使用艾灸疗法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
又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
”意思是说:许多大病,旧病,慢性病、要命的病等如果不及时艾灸,等到元气虚脱耗尽之时,再来艾灸也没有效果了,来不及了;如果能早点艾灸,自然能给身体补充到阳气,可以保命了。
经典寓言《孰最善医》原文及赏析
经典寓言《孰最善医》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经典寓言《孰最善医》原文及赏析【导语】:(魏文侯) 曰:子昆弟三人, 其孰最善医?鹊曰:长兄最善, 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文言文《新唐书孙思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
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
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
密语人曰:“后五十年有圣人出,等师事之。
照邻有恶疾,不可为,感而问曰:“高医愈疾,奈何?”答曰:“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彰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
阳用其形,阴用其精。
失则蒸生热,否生寒;结为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
胆为之将,以果决为务,故欲大。
仁者静,地之象,故欲方。
智者动,天之象,故欲圆。
”复问养性之要,答曰:以畏为本。
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远。
知此则人事毕矣。
”初,魏征等修齐、梁、周、隋等五家史,屡咨所遗,其传最详。
永淳初,卒,年百余岁,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孙处约尝以诸子见,思邈曰:“俊先显,侑晚贵,佺祸在执兵。
”后皆验。
太子詹事卢齐卿之少也,思邈曰:“后五十年位方伯,吾孙为属吏,愿自爱。
”时思邈之孙溥尚未生,及溥为萧丞,而齐卿徐州刺史。
(节选自《新唐书》)【注】①屯:此读zhūn,困难、艰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B.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C.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D.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帝”是庙号,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文言文行医的翻译
昔者,医道盛行于世,医者以仁术济世,悬壶济生。
然古之医者,非唯用药石而已,亦以文言文行医,传道授业,以文养德,医术与文采并重。
余尝考之古籍,录其一二,以飨读者。
古医家曰:“医者,仁术也。
不以文害医,不以医害文。
文言文行医,非独医术,亦养性情。
”此言医者,当以文养德,以德养术,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且夫文言文行医,有四大益处:一曰:修身养性。
医者以文言文行医,可以陶冶性情,修养道德,使心胸开阔,性情平和,有利于医术之精研。
二曰:传承文化。
文言文为中华民族之瑰宝,医者以文言文行医,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之文化,弘扬国医之精粹。
三曰:增进学识。
文言文行医,医者需博学多才,涉猎经史子集,广收博采,以充实医术,提高医德。
四曰:交流思想。
文言文行医,医者可以借助文字交流思想,切磋医术,共同提高。
古医家扁鹊,以文言文行医,其医术高明,名声远播。
扁鹊曰:“医之善者,必以文载道,以术养德。
”扁鹊所著《黄帝内经》一书,以文言文写成,至今仍为医学之经典。
又如华佗,以文言文行医,医术高超,名垂青史。
华佗曰:“医者,以文载道,以术济世。
”华佗所著《中藏经》一书,以文言文撰成,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宋之际,医家孙思邈,亦以文言文行医,其医术精湛,品德高尚。
孙思邈曰:“医者,仁术也。
文言文行医,可以培养品德,提高医术。
”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一书,以文言文撰写,成为后世医学之瑰宝。
明清时期,医家李时珍,亦以文言文行医,其《本草纲目》一书,以文言文撰写,成为我国医药学之巨著。
然而,至近代以来,文言文逐渐衰落,医者多以白话文行医。
然文言文行医之传统,仍为部分医家所传承。
如现代著名医家张伯礼,以文言文撰写《中医内科学》,弘扬国医之精粹。
总之,文言文行医,乃我国医学之瑰宝。
医者当以文言文行医,修身养性,传承文化,增进学识,交流思想,使医术与文采相得益彰,以更好地服务患者,造福人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
魏文侯问扁鹊曰:“子昆弟①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耳。
”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
若扁鹊者,镵②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魏文侯曰:“善。
”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
(节选自《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有删改)
[乙]
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
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
若病已成,可得半愈。
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又曰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
又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
(节选自孙思邈⑤《备急千金要方·论诊候》有删改)【注释】①昆弟:指兄和弟。
②镵(chán):刺。
③伸:扩大。
④维:被束缚,指动不了。
⑤孙思邈:唐代医学家、药物学家。
1. 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谁)
B.闲而名出闻.于诸侯(使……听到)
C.上医医.国(医治)
D. 中医察色.(脸色)
2. 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最好的医生能在疾病未成形时发现并消除病因。
B. 扁鹊对自己“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的描述,道出自己出名的原因。
C. 魏文侯“善”,意在表达对扁鹊高超医术的赞美。
D. [乙]文中对“病已成”“病势已过”的阐述,意在说明把握治病时机的重要性。
3. 参照示例,结合上下文,谈谈加点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
示例: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耳.。
分析:“耳”是“罢了”的意思,表示感叹语气,表达了扁鹊对自己医术最下而
闻名诸侯的感慨,体现了他的谦虚。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疮伸股维。
5. 读了[甲][乙]两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C (上医医.国:治理)
2、C (意在表达对扁鹊兄弟三人高超医术的赞美)
3、“矣”可以译为“了”,表示感叹的语气,表达了孙思邈对下医延误时机,导致病人难以救治的批评和惋惜,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
4、所以好的医生消除疾病,差的医生打败疾病,病人就算侥幸不死,伤口也大了,大腿也动不了。
(不准确酌扣)
5、扁鹊和孙思邈都认为良医重在消除病因,在病萌芽时就进行治疗,要先搞清病因,弄清病理才能有效医治。
启发我们做事应该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不要消极应对,疲于应付;面对问题要追溯源头,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加以用意”,做任何事都要专心;治病时机很重要,启发我们做事要抓住时机。
【甲文译文】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扁鹊我最差。
”文王再问:“可以听听其中原因吗?”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像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魏文王说:“好”。
所以这种人不担心患病,在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治疗,使病在无形之中消除,功效就在这里,这就叫做自然。
【乙文译文】
医生想要治病,先要搞清病因,弄清病理。
如果五脏没有虚弱,六腑没有衰
竭,血脉不紊乱,精神没有涣散,通过服药一定能够救活。
如果病理已经形成,也可以保住性命。
如果病理已经恶化,性命就难以保全。
……古代那些善于治病的人,高明的医生能为国家除患祛弊,普通的医生能治病救人,差的医生只是打败疾病。
又听说过,好的医生通过声音判断病情,普通医生通过脸色把握病情,差的医生通过把脉诊断病情。
还听说,好的医生是在疾病未成形时发现并消除病因,普通医生是在疾病刚成形时发现并消除病因,差的医生是在疾病已经成形时来治疗疾病。
差的医生如果不小心谨慎,一旦把病情弄混淆,那么病人就难以救治了。